為什麼股權激勵不是為了留住員工
『壹』 股權激勵的利與弊
有利於緩解公司面臨的薪酬壓力,有利於降低職業經理人的「道德風險」,有利於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實現自身價值。但如果員工不想繼續幹下去,甚至與公司實際控制人鬧翻,那麼會變為對自己很不利的反對者。
(1)利:股權激勵有利於緩解公司面臨的薪酬壓力。由於絕大大多數非上市公司都屬於中小型企業,他們普遍面臨資金短缺的問題。因此,通過股權激勵的方式,公司能夠適當地降低經營成本,減少現金流出。與此同時,也可以提高公司經營業績,留住績效高、能力強的核心人才。
對原有股東來講,實行股權激勵有利於降低職業經理人的「道德風險」,從而實現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非上市公司往往存在一股獨大的現象,公司的所有權與經營權高度統一,導致公司的「三會」制度等在很多情況下形同虛設。隨著企業的發展、壯大,公司的經營權將逐漸向職業經理人轉移。由於股東和經理人追求的目標是不一致的,股東和經理人之間存在「道德風險」,需要通過激勵和約束機制來引導和限制經理人行為。
對公司員工來講,實行股權激勵有利於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實現自身價值。中小企業面臨的最大問題之一就是人才的流動問題。由於待遇差距,很多中小企業很難吸引和留住高素質管理和科研人才。實踐證明,實施股權激勵計劃後,由於員工的長期價值能夠通過股權激勵得到體現,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會大幅提高,同時,由於股權激勵的約束作用,員工對公司的忠誠度也會有所增強。
(2)弊:直接持股激勵程度最強,時效最長。因為他們是擁有自主投票權的正式股東,真正成為了公司的所有者之一,他的努力可以很大程度上轉變為自己的利益。但是劣勢在於如果他不想繼續幹下去,甚至與公司實際控制人鬧翻,那麼會變為對自己很不利的反對者,而且只要他不出售自己的股權,對他沒有任何約束力,除非有任何事先約定。通常而言我們會建議制定製度,參與了激勵但後來離職的人員應當將其股份以適當的價格退出。對於被激勵的高管,如果想要在此有所長遠發展,直接持股無疑是最為適當的。對於公司來說,直接持股需要進行工商變更登記,如果是非上市公司這一程序相對較為復雜。如果是有限公司的法律結構,股東的進出通常需要股東會決策程序,非常繁瑣。
一般操作中有虛擬股分紅獎勵和實股獎勵兩種。其利的方面,有助於經營者關注企業凈資產的增長,因為只有凈資產增值,所得的獎勵股才會增值或才會獲得更多的分紅。弊的方面,可能導致經營者過度關注企業的凈資產的增長,而出現一些人為操縱企業資產負債表現的情況,比如:盡量降低對外借款,以減少負債,增加凈資產。另外長期使用這一措施可能導致企業股權結構被分解的支離破碎。
『貳』 股權激勵對於員工來說靠譜嗎
我覺得公司股權架構不是靜態的,而是動態發展的,公司在不同階段會遇到不同的股權分配問題。比如:
1.合夥創業第一天,應當解決創始人之間的股權分配的問題;
2.公司早期要引入資金,會面臨天使投資人的股權分配的問題;
3.公司逐步發展壯大,要通過激勵手段激勵中高層管理與重要技術人員,就會面臨員工股權激勵的問題;
4.公司不斷發展,引入A輪、B輪、C輪融資,及新三板、創業板、主板掛牌上市時,需要重新定義股權架構,以保障核心團隊的控制權;
以上不同階段會出現的不同問題,要求創業者們在公司的創立期就應當對股權架構有總體把握,提前布局,以戰略思維預設股權架構,並通過法律手段鎖定股權架構。
初創公司股權如何設計我們可以到明德咨詢一下。明德天盛以「精準投資優質企業,讓企業成為行業領跑者」為使命,由投資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士為企業提供戰略規劃、業務經營及IPO上市籌劃等全方位、全流程的一體化服務,與企業共創價值、促進企業快速發展並成功上市。
【如果你還有有關初創公司股權如何設計的問題,可以點擊下方的在線咨詢按鈕,直接跟老師對話交流。】
『叄』 依靠股權激勵真的可以吸引和留住人才嗎
股權激勵到底能實現什麼?我想這是很多人想問的。
讓員工跟你有一樣的理想,一起往前奔跑,這是企業文化層面的願景。如果不務虛,務實來看,做好股權激勵可以有哪些作用呢?
簡而言之,股權激勵有三點作用:吸引和留住人才、降低現金薪酬支付成本、提高團隊的工作熱情。
對於初創公司而言,公司規模小,市場知名度低,而且隨時有倒閉的可能。吸引優秀的人才就是一個難題。為什麼我們會被股權吸引?有句老話「人無股權不富」。確實是這樣,普通人想要實現階層躍升,成為優秀創業公司的股東是一個不常有,但是卻很有效的途徑。
如果有這樣一個難得的機會擺在眼前,對大部分人來說,想必都很難拒絕。
『肆』 股權激勵是好事還是壞事
股權激勵對公司來講是好事,這個問題是非常多公司所面臨的問題。
很多人公司負責人對股權激勵略懂一二,並且也知道一些公司做過股權激勵之後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但是一直躍躍欲試卻沒有行動,就是糾結在這個問題上面。從平均數分析,只要激勵屬實,效果達到基本上都是利好的;實際利空的案例,目前還沒看到過,不過估計也都是沒有可復制性的。股權激勵是好事。
上市公司搞股權激勵,是為了激勵公司高管們拿出自己的全部才智和精力,為公司業績的增長目標去奮斗。股權激勵可以刺激激勵的對象把企業搞好,因為把企業搞好了,股價自然就上去了,到時候你仍然可以低價獲得期權,賺到的不僅是工資收入,還有股票權益上的收入。
例如三年期股權激勵方案,如到時候達到目標,高管有權以現在的股價2元每股購買100萬股,當企業經營達到預期的目標,股價也會上升,如果股價到時達到了4元,他就可以賺到200萬,這就是激勵他的動力。也就是說,把高管的利益用股票跟公司的利益捆綁起來。對投資者來說,也是利好,高管肯賣力工作了,企業轉好,股價就上漲。
股權激勵,也稱為期權激勵,是企業為了激勵和留住核心人才而推行的一種長期激勵機制,是目前最常用的激勵員工的方法之一。股權激勵主要是通過附條件給予員工部分股東權益,使其具有主人翁意識,從而與企業形成利益共同體,促進企業與員工共同成長,從而幫助企業實現穩定發展的長期目標。股權激勵的目的是為了讓員工成為公司股東,獲得更多的收益
『伍』 為什麼要對員工進行股權激勵
「股權激勵」幾乎成為新經濟企業招聘時的標配,員工持股計劃的風潮在中國是如何流行起來的?為什麼要設置ESOP股權激勵?
富途安逸專家認為,對創業者而言,對員工進行股權激勵有三點好處:
首先,增強員工的歸屬感,有助於人員穩定。員工激勵計劃以企業未來的股權價值作為激勵目標,輔以對員工服務期限、業績指標等與員工工作表現相掛鉤的具體要求,真正做到「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從而增強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與凝聚力、促進企業的人員穩定,在「主人翁」意識的驅動下,實現員工與企業的中長期利益及價值取向統一。
第二,促進員工之間的良性競爭。企業通過設計個性化的員工激勵方案,通過不同的激勵形式和行權方式或條件,可以實現對不同性質的工作崗位和不同程度的工作表現進行區分激勵,將員工的績效與相應的激勵目標和激勵手段進行綁定,充分體現「多勞多得」,從而有效地刺激員工持續提升績效,通過公平競爭的機制實現企業與優秀員工雙贏的結果。
第三,減輕企業(特別是早期企業)的現金壓力。由於企業的股權本身具有一定的價值並且該價值將隨著企業的發展不斷提升。企業可以將激勵工具作為現金等價物,充抵一部分的員工報酬/薪資,此時企業給員工的行權價往往是極低的。
雖然在會計處理上,股權對應的激勵工具可能會被記作企業的成本(「股份支付」),對財務報表的數據有一定影響,但從企業現金流的角度而言,則很大程度上緩解了企業向員工支付現金報酬的壓力。
初創企業在早期階段普遍虧損的情況下,不必過分擔心股份支付的問題,而一旦進入為上市准備的財務報告期,則需要聽從律師和審計師的意見、謹慎對待。
『陸』 為什麼要進行股權激勵到底是用股份吸引人才還是用激勵去留住人才
之所以要進行股權激勵是因為目前很多企業的員工,工作不是比較積極,而且現在招人,留人都比較困難,人才流動性比較大,為了留住核心人才就必須拿出他們心動的東西,那就是進行股權激勵。我覺得激勵和股份是分不開的,既然要激勵你就要拿出股份去滿足他們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