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前是怎麼炒股的
① 20世紀當時沒有電腦,人們怎麼炒股
開始買賣股票只能到上海,深圳在櫃台交易股票,很快證券營業部全國大城市都有了,基本也是櫃台報單後通過電話報單到兩個交易所買賣股票,後來有了電話委託可以不用到證券公司就能買賣股票了,那時候股票機很流行,網上交易到2000年後逐漸流行起來。
② 1萬變成50萬,股民忘記賬戶15年成「股神」,股票做長線是否更好呢
據相關媒體報道,一名股民做股票15年,結果從1萬變成了50萬。很多網友第一時間看到這樣的消息,確實感覺到10分羨慕,與此同時開始搜索一些有關該股民的情況。最後發現原來是股民自己忘了賬戶,所以15年結果成了股神。那麼面對這樣的結果,有一部分網友總結出經驗,原來是做長線會比短線更好。
個人觀點。
對於炒股的股民來說,看到這樣的消息,甚至立刻想自己也買一個股票,然後放在其中不動了。但從我個人角度來說,並不建議這樣操作,因為這種事情還是比較少見的。如果買到一個不好的股票,甚至還會出現下跌以及退市的情況。這種情況下別說收益了,甚至賬戶中的本金都可能虧完。
③ 對於股票市場,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經歷,你對股票有什麼經歷呢
我2007年接觸股票,那年剛好參加工作。除了以前學校生活,開始接觸一些什麼的新事物。06年大牛市,股市最高到了六千多點。整個 社會 都在談論股票,雖然我遠在西南一個人口僅有十萬的五線小縣城,也逃不開股市的影響。當時的工資1400元,因為剛剛參加工作,很多東西都需要添置,所以基本上是沒有存款。受股市影響的不僅僅我一人,我姐也聽到了很多股票的情況。有一天她約我一起買股票,然後我們就到當地建設銀行開了戶,還一同開了基金賬戶。過了幾天賬戶就開通了,我們二人商量一下,我姐覺得建設銀行好,最好我們就買了一手建設銀行的股票,當時建設銀行的股票是9元多,因為我沒有錢都是我姐拿出的錢,我欠下她四百多五百塊錢。我的股票生活就開始了。
2009年,我的工資已經從一千四漲到了1700元。但是還是沒有錢,又想買股票就只能是工作發了就趕快全部取出來,轉進股票賬戶。有一個處的特別好的同事,他基本也是月光。有時候就把他的工資也徵用過來買股票,也沒有任何依據的買,憑感覺買。我們都沒有錢了又把股票賣了對付生活。其中印象很深,十元附近買了中國石化,賺了五十塊錢,賣了特別的高興。因為大盤行情很好,所以這個期間雖然一樣不懂,到2009年七月份總體賺了1900元,大概一個月的工資。我們八個同事約著去騰沖玩了幾天,剛好也就花了2000元左右。感覺其他同事在花自己的工資,而我在用股票賺的錢 旅遊 ,成就感滿滿的。
股票反彈到了三千多,以後就開始了慢慢的熊途。我的工資在慢慢的增長,投入的資金也在緩慢的增加,但是我的賬戶資金卻在不斷減少。突然發現股票不賺錢了,但是嘗過股票賺錢的甜頭,又捨不得放棄。而且公司發展也剛好到了低谷,必須要有一個出路。最後還是決定學習股票。開始惡補股票知識,買了很多書《日本蠟燭圖精解》《股票趨勢分析》《股票作手回憶錄》《華爾街的崛起》等等。還在電腦上看陳浩老師早年的股票教程《炒股一招先》,一邊學一邊實踐,每學到一個方法就迫不及待的實施,結果始終是失敗。從2009年到2014年大概虧損了一萬塊錢左右。期間我姐拿出五千塊錢,讓我幫她操作,她的賬戶也是虧損了50%以上。
先寫到這里吧
金融行業從業十幾年,說起這個話題那簡直幾天幾夜都說不完!我就簡單對股票以及炒股的經歷。
第一:入市前,入市前從事多年二手房,06年那個時候地產還沒有升溫,賺錢也就維持生活。到了07年08年房價開始啟動,吃了一波紅利有點小錢。二手房中介這個活沒啥大姨大媽都能幹,左手客戶右手房源天天打電話邀約帶看真是累啊。這時候考慮找個「坐享其成」的行業。偶然接觸一大佬,經過深聊打算入市,那時候聽說08年之前那是大牛市真賺錢。就這樣入市了。
第二:學習階段,剛入市看著紅紅綠綠的K線那真上癮啊,波動就是錢啊,做著美夢一天10%很快就住別墅了!通過網路查如何炒股怎麼學,先是學習了廣通理論,感覺成長很快肯定能賺錢。實盤入市就買上建設銀行,正好也是建行 歷史 上少有的跌停的時候。虧不少的割肉了。事後回頭看那個懊悔啊,從割肉後那就是至今的 歷史 最低點!又買了海南航空結果一樣就不用說了。
第三:痴迷階段,10年房產限購我就徹底轉型到股票市場,閉門造車研究軟體指標形態。什麼MACD,KDJ,均線布林等,以為找到了戰勝股市的法寶。再實盤操作還是虧成狗!最後虧的都不看賬戶了,好處是一直看盤積累盤感,一直堅持著。
第四:小成階段,從虧損繼續研究摸索,我相信肯定能盈利,穿梭在各種股票群和高手論壇。偶然一次機會接觸到波浪高手,才知道股票有規律。開始學習介入的機會。賬戶也從虧損中解脫出來,股市也從長熊市中逐步築底。逐步有了方向,操作也又了節奏。但是對股市還是沒有必勝的信心,學的越多發現對風險的恐懼越來越大。
第五:牛市後的迷茫,學習了各種理論恰逢牛市,市場送給我幾倍的利潤,為啥是送給我的那?因為牛市所有股票都是幾倍,都賺錢!把市場的機會當成自己的本領!尾巴開始翹上天。2015年6月後熊市開啟,躲過大頂部成功逃亡但是殊不知後邊還有股災1.0到5.0在後邊等著,獲利會吐很多大倉位套牢,又一次迷茫了。
第六:大徹大悟階段,熊市炒價值,技術失效就是跌,看著盤面股票才開始研究這些上漲了價值牛股,為啥一些過猛穿越牛熊?最終回歸市場價值,回歸操作節奏和機會把握。才算走上快樂炒股之路,有底有信心,賬戶自己逐步增長完美的曲線是那麼美麗。
最後總結股票是叫人又愛又恨的東西,想離開欲罷不能。貪嗔痴疑慢在這里表現的淋淋盡致。學習技術提高水平的階段也是修心得階段!想有所大成從修心開始吧。
我的經歷比較曲折。
10年入市。當時開米線店,每天去市場買菜,跟老婆藏了一個心眼,每天偷著攢個一二百,多的時候五六百,最後攢夠了13000元,連襟說可以放到股市裡,我就開了個賬戶放進去了。當時什麼也不懂,就是挑最便宜的買。第一支票是泰山石油,第二天就賣了,賺了700多,高興的不得了。一開始賺了點小錢,但過後就開始虧了,最嚴重的時候是2011年,虧的還剩6000多點。從那以後我開始學習,在767網站上學了很多,還有唐能通的老鴨頭,季價托,陳文圖的火箭升空,風中燭,後來也學過王子的量學,還有翻倍黑馬的技術,每天都看。對我影響最大的是季價托,還有黃金分割,從那以後都靠這幾個看盤。2014年的牛市賺了一些,不到20萬。股災又跌回去很多,抄底海欣食品又賺了一些。經過這兩年又賺了一些,毛衣站踩雷損失了一點,現在開始穩定了,不會輕易滿倉,寧肯錯過,也不會做錯。今年這個疫情我都是空倉的,目前啥也沒買。
你好,我是緣來此行,很高興分享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對於股票市場,真的是每個人經歷不同,酸甜苦辣其中味,緣在股市不知深。我98年開始進入股市,由於剛畢業,年輕氣盛,仗著有點經濟學基礎,進去就開始賺錢,美的都要成專家了,誰說都不如自己判斷的對。08年一場股災下滑,一年就把我前幾年的收獲拿回去了。我就像傑西·利弗莫爾一樣,苦澀的差點自殺。後來學習佛法,修習道德經,懂得了捨得和擁有,都是人的心態在貪婪和恐懼之間做平衡,人性的考驗,多數人喜歡貪婪,沒有對恐懼具有敬畏之心,警示作用形同虛設。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可在現實中,有幾人把這句話當回事了,都忙著談論行情,談論基本面,公司消息呢?股票是一場人性,理性對抗貪婪,恐懼的 游戲 ,只不過是用金錢做誘餌,把人們心思都搞亂了。股評家用專業的術語和經濟形勢相結合,帶上一些消息新聞就給股民們上一堂生動的股票公開課,殊不知人家賺的是講課的費用,股民卻要上股市上廝殺。
技術面,基本面,價值觀等等,都是要用時間來實現它的走勢,所以只要做久了,就會明白。守一隻好股票,勝似每天博殺在漲停板的游擊隊。這裡面的分析和持有的時間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總的一句話,經歷過幾次大漲大跌,誰都是股市的明眼人。賺錢也是理所應當的,經驗就是智慧,智慧會變錢!
本人從2007年炒股至今將近13年,雖然沒有蘇軾「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那份灑脫淡然,但是心態多少有了些許平和安定,唯一慶幸的是最近幾年賬戶都保有一定的盈利。
開始:2007年那時候股市接近牛市的尾聲,但是作為股市小白的我在周圍人慫恿下,還是毅然決然拿出三千資金進入A股市場,對於我來說這是陌生的市場,只聽過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其他的一概不知。初生牛犢不怕虎,當初的我也只會追漲殺跌,只玩熱門板塊,經歷過天地板,前一秒笑嘻嘻後一秒已懵逼,股市真是人性的放大器,親身經歷過的人才會明白。然而正是股市給我打開投資的大門,年輕人對陌生市場渴求,探知,也造就了我那時候看了很多股市相關的書籍以及各種 財經 名人名博。憶當初,還是年輕人好,不怕失敗,好學習,愛分享!
最大盈利:2005年股災那年,國家以及各個機構出來救市,自己用全部資金抄底買入中國衛星,那天全盤股票地天板,經過三天累積漲幅45%盈利出場,周圍朋友在我鼓勵下也進場,但是第二天盈利就出場,畢竟那時的股災確實讓人恐慌。
如今:本人已經沒有追漲殺跌的勇氣,都是在耐心等待確定性機會買入績優股。個人心態有點恐高,相信機會都是跌出來,蟄伏是炒股不可缺少的階段,也是最為寂寞的時候,就像豹子尋找獵物一樣。
希望炒股年輕人多學習,多思考,這樣子你才能成長,而如果不想學習還是千萬別炒股,很容易被當韭菜,輸了時間也輸了金錢,何必呢。
我是2014年入的股市,經歷過千股跌停,經歷過熔斷,經歷過18年的一路陰跌,然後今年又經歷了大盤的差點跌停。總之一句話,不論你經歷了什麼,你要是停下來了,所有的經歷對你就沒有任何用途了。堅持總結經驗,做到那個10%的賺錢人。
本人2015年5月15號進入中國股票市場,基本上到牛頭了5000點進來的,那時候出門都在聊股市,這五年的經歷相當的豐富,股災,熔斷,黑天兒(還趕上2次),貿易戰等等一系列的事情讓自己真正的漲了見識股票市場的殘酷性,經歷過5年的洗禮豐富了自己的眼界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總結了自己的交易方法不斷的強化自己努力學習,用技術開啟財富之門
股市,可以說是沒有硝煙的戰場,其中的血腥只有多年的老股民才深有體會。人們往往只看到從這條路走上巔峰的高手,諸如八年一萬倍的趙老哥,名震江湖的喬幫主,A神,校長,小鱷魚等等,卻沒有看到山腳下的累累白骨。
我是在15年的牛市末端接觸股市,受不了其中的誘惑,開戶後便一發不可收拾,怎麼買怎麼賺,越來越大膽,感覺炒股也就這樣,很簡單而且來錢快。後來5173之後的事情,估計當時參與的股民都有深刻的印象,錢就像流水一樣,每天不停的減少,天天虧,作為新手沒一點的風控意識,還幻想能再漲起來。結果事與願違,不敢跟家裡人說,天天失眠。就這樣過完了炒股的第一年。
後面開始意識到技術的重要性,開始瘋狂的買書和從網上學習相關知識,因為本身就是學霸屬性,幾個月就把這些學的八九不離十。但是操作起來還是那樣,一直虧,追漲殺跌,有些道理都懂,但是就是沒法執行。
由於沒有師傅帶,完全是自己摸石頭過河,兩年多的時間基本都是賺賺虧虧,總體以虧居多。
真正的拐點是在18年,從網上認識了一個高手,也可以說是我短線的啟蒙老師,從他那裡知道了做股票需要有一套自己的交易系統,必須要有明確的買賣點,嚴格的止盈止損。具體的選股也是要精益求精,不是亂做一通。可惜沒有多久就失去了聯系,神龍見首不見尾。只能自己慢慢優化,終於在一九年開始穩定下來。
太多的煎熬,太多的不眠之夜。不敢想像再來一遍會是如何,還好我已經找到了屬於自己的路,慢慢走,不急不躁,穩步前行。
最後送給大家一句話,這是我近五年才明白過來的道理——慢就是快。
我剛開始炒股時一個星期掙了十幾萬,那時候點正,正好遇到大盤大漲,導致自己信心爆棚,又追加五十萬資金入市,但是很快遇到了大盤調整,自己還老是追漲停股,結果高位被套,不忍心割肉止損,結果越虧越多。唉,最後倒虧幾十萬,那時候整天渾渾噩噩的,感覺日子過得沒意思,天天想著怎麼整合資金殺進去翻本,但是由於剛入股市,懂得不多,技術也不好,越虧越多,自信心受到嚴重打擊。
後來還是在老婆的勸說下,終於不再追加資金,就那點錢在裡面瞎玩唄。然後天天看新聞,看 財經 知識,看大盤,跟眾多股友一起討論,慢慢的技術越來越成熟,經過一年半的時間終於回本了。
經歷過炒股的這段時間,真的是讓我成長了很多,也變得更加成熟穩重了,不會像個愣頭青一樣就知道往前沖, 社會 教你做人,該沖的時候要沖,該退的時候就要退,知進退,守規矩,不盲目,多思考,這是一段非常好的經歷,經歷的越多,人生才越豐富精彩。與君共勉!
我相信大家在進入股市的時候都跟我一樣,想通過股市改變自己的生活。這無可厚非,如果來股市只是來賺點零花錢,那還不如把錢存銀行類,你存銀行就已經戰勝股市百分之70的人了,因為股市是一贏二平七賠錢的格局。
我剛進來時,也是信心滿滿,我記得第一次買股票就賺了800塊錢,那種感覺好極了,是一種難言的爽快。後面碰見熔斷股災,賠了一部分,因為我當時入市的資金就萬把塊錢,就是想如果賠了就當交學費了,如果賺了就更好的思想,後面有炒了幾年,中間有賠有賺,曾經買過幾天就翻倍的股票,中間賣早了,後來翻了三倍的股票,我記得很清楚16年初的當升 科技 ,也有買了兩天就跌了百分之20的股票。所以後來就一直買各種各樣的介紹技術分析的書,先明白股票的專業術語,以及當特殊k線出來的背後的意義。但是技術分析解決的是斷線問題,到最後適合散戶的還是長線的穩健投資,把閑散資金投一部分買中國的核心資產,類似於茅台五糧液平安之類,我相信絕對比你投資房子要劃算的多
④ 以前沒有電腦的時候,人們是怎麼買賣股票的
我是97年開戶的,再早就不懂了。那時候都在營業部交易。
營業部有大屏幕和小的交易終端(也就是電腦啦)可以查看、分析行情,那時候懂電腦的人不多(我那時剛畢業,上學的時候才學計算機,還學的DOS系統,進電腦室要換鞋,呵呵。)。
懂的可以自己在交易終端上輸入自己的帳號密碼進行交易。
不懂的,可以到櫃台,索要買賣單,手工填寫,交給工作人員幫你交易,成交後會打出一份交割單。那張紙我印象還是收費的,一張多少錢好像……
也可以電話交易,那時通訊很差啊,都用公用電話,BP機,電話委託也少,而且電話委託很麻煩。
再後來電腦普及了,網路也從原來的用貓撥號上網換到寬頻了,炒股就很方便了!
一開始股票這東西是歐美發明的,本身是股權的書面證明而已,一張代表多少份額,要轉讓呢就找到想買的人,當面交易。
上交所剛開始的時候,就有了投機者,他們借了或者租別人的身份證去買股票(就和現在用很多熟人的賬戶交易一樣),達到控制大部分股票的目的。炒股炒股,就是那時候來的,囤積讓市場缺少流動性,抬高價錢再逐步賣出。後來的炒作的意思要比這個來得晚多了。
⑤ 上世紀九十年代怎麼炒股
1991年的滬深股市還是比較封閉的市場,要買賣上交所股票就得去上海,要買賣深交所股票就得去深圳。1991年7月以前,上交所還沒有推出股票賬戶,當年委託買賣股票時,我在各家證券營業部從未開過資金賬戶,委託買入或賣出成交後,都是以現金交收。委託價格分市價和限價兩種,委託有效期分當日有效和5日有效。
當時,投資者在填寫買入委託單時,經常會選擇市價委託和5日有效的委託內容,因為這種委託交易方式既方便又省事,還可以提高成交概率。
這種委託交易方式極大地方便了我這個外地股民。我通常周末到上海,周一遞交買入委託單後就乘車回南京,一周後正好過去五個交易日,下周一再去上海看有無成交,然後再決定是否繼續委託買入。
經過幾次委託,我終於在9月30日購得一直看好的申華電工(申華控股),並堅持持有至1992年7月,收益率達800%。
當時買賣股票傭金為千分之五,記得年初在買賣成交後的第四個營業日才能辦理清算交割。為了節省在上海的滯留消費開支,我還特地臨時回南通老家小住,股票交割單還是由營業部工作人員手工計算制單並簽字蓋章的。
1991年7月11日,上交所推出股票賬戶,逐步取代原先的股票名卡。7月中旬,我去黃浦路15號(上海證券交易所舊址)開設了股票賬戶,賬號為A100018×××,成為1991年上海股票賬戶的首批開戶股民之一。
⑥ 以前沒有電腦的時候,人們是怎麼買賣股票的
大家都在一個櫃台上趴著,然後報價格和數量,交易員在黑板上寫單子。你想看這個,建議去看看香港拍的《大時代》非常經典的。
股市最早出現在100多年前的美國,那時候是通過電話人工報價的。然後再通過人工記錄在黑板上供股民觀看。專業點的用傳真機傳遞行情。分析行情也是手工畫K線或美國線。股民交易需要在證券交易所通過填寫買賣單據,由工作人員執行單上的指令。操作的時候經常出現滯後現象,比如你下的單是10塊,可能買到手就是10多了。中國有股市的時候已經有了顯示屏,比如電視機。股民可以在證券交易所通過顯示屏看到行情變化,後來也可以在家裡通過電視機看到。然後到證券公司人工填單或電話交由證券公司處理指令。那個時候的證券交易所天天可是熱鬧的很,不像現在都在家裡操作了
⑦ 1萬變成50萬,股民忘記賬戶15年成「股神」,他買的哪只票呢
股票和大眾也是息息相關的,當人們有一定閑錢的時候,都想投身與股市當中,這樣可以變相理財。最近,一股民忘記15年前自己買過一隻股票,後來人家找上門了他才想起來,此時可以說是1萬變50萬,那麼,該男子到底買的是那一隻股票呢?
內容總結。
對於炒股的人來說,不管什麼時候都應該提高警惕,不要想著做長線就能賺錢,同時也不要想著做短線就能賺錢。具體情況還需要根據當時的時事情況,還有個股的情況進行分析。
⑧ 大爺佛系炒股,遺忘15年股票找回後1萬變50萬,他運氣有多好
浙江台州,有一位村民大爺佛系炒股,自己1萬股票被遺忘15年後變成50萬,而這件事情也在網上引起熱議,這位大爺被銀行員工通知之後又驚又喜,並且表示非常感謝銀行的工作人員,如果不是他們通知我,還不知道自己有這么多錢,有不少網友紛紛為銀行點贊,同時也羨慕這個大爺的心態非常的好,竟然能一直持有股票二十年,這是很少有人能做到的。
股市投資有較大的風險,所以大家炒股一定要更加謹慎一點,要學會控制好風險,如果自己的炒股技術不行,那麼我覺得一定不要輕易的選擇炒股,到時候不僅不會賺錢,反而會把自己的積蓄搭進去,炒股最重要的就是控制風險,不要想著如何去賺錢,最重要的就是不虧錢,而且一定要懂得價值投資,這樣才能獲得更高的收益
⑨ 1萬變成50萬,股民忘記賬戶15年成「股神」,這種事有多罕見呢
1萬變成50萬,還要持有15年,這件事的幾率基本等同於中彩票了。
用炒股15年獲得50倍的收益率,這波操作連“股神”巴菲特都難以做到,如今卻被浙江省天台縣的一位股民給實現了。
三,這件事我的看法。
炒股能不能賺錢不是自己能夠決定的,比如今天A股大盤上揚,你也不知道是什麼天外神力,知道了也不能說,希望大家都能踏踏實實賺錢,意外之財不可依靠。
⑩ 炒股15年的老股民,為何還是一直不斷的虧錢
在我看來,炒股長達15年的老股民之所以會在股市中不斷虧錢,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炒股是否會虧錢與炒股年份長短沒有任何關系,二是股民如果不能很好地把握住股票走勢,出現持續虧錢的情況也是一種十分正常的現象。可以說,炒股時間長並不代表著股民能保證自己在股市中不虧錢,並且股市投資本就具有一定的風險,誰都有在股市裡虧錢的時候,即便是老股民也不例外。
綜上所述,由於炒股是否會虧錢與炒股年份長短沒有任何關系,而且對於任何人來說,只要沒能把握住股票走勢,都會出現持續虧錢的可能,因此炒了15年股票的老股民出現持續虧錢的情況也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