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規影響股票抱團
⑴ 股票持倉日報顯示資金抱團是什麼意思
一般是指一些大資金共同持有某隻股票,控制該股票的漲跌。
⑵ 股市資金抱團是什麼意思,能舉個通俗易懂的例子嗎
以主動偏股公募基金作為代表描述,以持續加倉某一個板塊至接近或超過30%,並持續持有超過兩個季度以上,稱為「抱團」。2006年,隨著公募基金和保險機構的不斷壯大,機構投資者對市場的影響越來越大。2006年以後,大概出現了四波非常著名的抱團。分別是:
1、2007-2009年加倉並抱團金融地產,稱之為「金融的黃金年代」。
2、2010-2012年加倉並抱團消費「第一次消費抱團」;
3、2013-2015年加倉並抱團信息科技「移動互聯網浪潮」;
4、2016至今 持續加倉並抱團消費「第二次消費抱團」。
(2)新規影響股票抱團擴展閱讀:
股市資金抱團的原因:由於經濟處於下行階段,資金傾向於「確定性」,而不是「成長性」,投資者選擇業績確定性高的投資標的來取得相對收益,如果對這些板塊集中配置持續上升、結構性行情持續發酵,那麼就形成了一次典型的「抱團取暖」行情。
一般以這類公司發展低於預期,估值品質被打破,資金抱團瓦解;或者是出現了其他的新的熱門板塊,分流存量資金。
⑶ 因央行新規多加銀行停止房貸,對股市有什麼影響
對股市相對而言是個利好,會刺激房貸資金流向金融市場,使金融市場資金寬松,從而使股票上漲。
⑷ 如果「抱團股」瓦解了,會不會導致大盤指數崩盤呢
如果抱團股真的瓦解了,會不會導致大盤崩盤呢?其實大家都知道,目前整個股票市場大部分的資金、人氣、以及賺錢效應都是鎖定在抱團股,抱團股對當下的A股影響非常大。
假設這些抱團股出現瓦解了,抱團股瓦解之日就是肯定是大盤指數下變盤之時,盡管抱團股瓦解也不會導致大盤崩盤的,大盤崩盤是絕對不允許的,但拖累大盤下跌是在所難免。
這些神秘資金在背後啟動金融板塊,啟動周期板塊進行護盤拉升,意思就是證券和保險不大跌,大盤是不可能崩盤的,這兩大板塊會穩定大盤走勢的。
匯總分析
通過上面分析得知,抱團股瓦解是必然的事,近期這種不健康的一九分化行情不可持續的,抱團股瓦解之日就是大盤變盤之時。
當抱團股瓦解的時候,一定會拖累大盤指數出現下跌,進入新一輪的調整行情,但還不至於大盤出現崩盤的,下跌難免崩盤是不可能的,希望投資者們要理性看待這個問題,不用這么悲觀,樂觀面對抱團股的瓦解走勢。
⑸ 在股市裡「熊市抱團」是什麼意思,且能不能舉例說明。多謝1
「熊市抱團」就是很多家大機構(QFII,基金,社保等)在市場不旺時,扎堆買進市場上公認的那麼幾只好股票,由於他們資金量大,買入極多,造成這幾只股票的市場浮籌很少,減輕了這幾只股票的空頭壓力,從而實現在股指調整時其他股票大跌,而被「抱團」的股票少跌,不跌,甚至反漲的現象。
例如浦發銀行、萬科A、寶鋼股份、蘇寧電器、深發展、貴州茅台和武鋼股份這些被重點「抱團」的股票,市場不旺時,由於被眾機構扎堆持有,市場浮籌很少,所以下跌很少。當市場一旦轉旺,又因為市場浮籌很少,機構輕輕一拉,就可以創出歷史新高來。這也是這輪牛市機構戰勝散戶的一大法寶。
⑹ 有人說股市暴漲暴跌是散戶造成的,如果沒有散戶,市場會怎樣
中國股市目前有九成左右的參與者是散戶,而在歐美等發達國家的成熟股票市場上,個人投資者和機構投資者的比例與我國是正好相反的。
市場去散戶化是有利於市場長期穩定健康發展的,從提升市場交易制度的實現效率、優化資金流向和運用、修復個股估值等各方面都有積極效果。
現階段中國市場已經在推動注冊制進程、放開漲跌幅限制、嚴格股票退市程序等,其主要目標之一就是去散戶化。
總之,中國股市去散戶化並不意味著入市的資金會少,也不意味著市場流動性會降低。將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做,去散戶化可以最大效用發揮市場的效率,有效配置資金,帶動優質企業快速發展,迫使劣質企業退市,推動股市的各項新規執行,中國股市可以更健康地發展。
⑺ 股市中的機構抱團現象,會給散戶帶來哪些影響
去散戶化的意義,是讓更多散戶不虧錢。股市裡面的誘惑太多了,每個人都懷揣著發財夢進入股市,但是真正在股市中賺到錢的有幾個?一賺二平七虧這句老話,我估計很多人都聽到耳朵起繭了,但依然前仆後繼的進入股市,無外乎,還是一個「利」字。大量的散戶退出股市,或許對這些散戶來說,是好事,但是這並不意味中國股市就成熟了。如果大量的散戶帶著巨大的虧損,帶著無盡的哀怨,悔恨,無奈的退市,這恰恰說明了中國股市的殘酷性,掠奪性,這不是市場的成熟和進步,恰恰是市場的退步。
⑻ 證監會新規對股市有什麼影響
從技術層面來看這實則是一個大利好。但是實際情況是它並沒有起到作用,股市依舊下跌的厲害。就連今日國家出面,直接用錢救市效果還是不夠明顯。
⑼ 如今股市抱團取暖,抱團瓦解帶崩盤的情形是否會出現
近期,瑞銀集團召開大中華研討會,對2021年中國市場行情及投資機會進行展望。瑞銀中國策略主管劉鳴鏑表示,今年是由EPS盈利增長引領市場上揚的行情,指數有可能階段性突破多年歷史高點。龍頭股強者恆強,最看好材料、電信,低配金融、互聯網。
針對市場比較關注的機構抱團龍頭股,瑞銀證券A股策略分析師孟磊在回答媒體提問時表示,抱團短期內不太可能很快瓦解,但是部分股票或部分板塊龍頭的估值會面臨一定的盤整壓力,很難說估值上面有特別大的提升空間。
他指出其核心原因有兩點:第一,龍頭公司由於各種原因,盈利增速比整個行業快很多,過去幾年無論是上游材料行業、下游消費或創新驅動的科技行業,龍頭公司都能拿到更多市場份額,這個趨勢的本質是中國經濟再平衡的過程,我們相信這個趨勢會延續下去;第二,過去幾年因為「房住不炒」的定調或無風險收益率下行,居民資產從固定收益到股票當中,但投資股票不是自己炒股,而是通過買基金等方式,去年股票和混合型基金發了1.9萬億,所以機構抱團只是結果,因為龍頭公司符合機構投資者的邏輯,大家喜歡風險偏好較穩定、增長較快但盈利沒有特別大風險的股票。
但是,孟磊也表示,今年經濟會有較好的復甦,在此背景下政策會有一部分收縮,對股票市場的估值造成壓力,這部分股票可能需要一段時間的盤整。
什麼時候股票抱團會瓦解?孟磊認為,第一看要是不是政策開始退坡,如果政策有明顯收緊,可能是較大風險,要關注兩會後的情況,第二看是否有更好的板塊和公司取代這些龍頭,比如2020年之後新能源異軍突起。抱團瓦解不是很快能夠發生的事情,會更多關注新的領域哪些優質公司能夠取代這部分公司,機構投資者開始會有一些新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