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哪類股票影響小
Ⅰ 金融危機為什麼會對股市造成影響
1、全球金融危機的直接影響是針對嚴重依賴出口的實體上市公司及在海外有大量投資的金融機構。這部分損失還無法完全預計,最終的損失數字也將是個天文數字。
2、銀行業雖然直接受到金融危機的沖擊,但由於中國金融管制較嚴,致使損失相對較小,涉水不深。中長期看中國有持續降息的預期,但是由於消費者的心理預期變更,將在短期內有更多的資金暫時迴流到銀行,後續就看各家銀行如何應對了。
3、房地產業的冬天開始,房地產業在過去的幾年中由於固定資產投資過熱、通貨膨脹、中國貨幣升值的影響產生了大量泡沫。
4、鋼鐵行業受危機的影響開始顯現,表現在鋼鐵價格持續下跌,產能縮減。但是,就中國鋼鐵業來說,由於中國拉動內需的預期,勢必將提供更多公共品,即時冒著再次陷入通脹的危險。
5、石油、煤炭等能源業的影響將是長期的,表現在能源價格將持續走低(由於需求降低),未來風險處於中等水平。
6、黃金等貴金屬、奢侈品行業中期不看好。原因是黃金價格已經在過去持續升高中透支了其保值性,對於黃金及其奢侈品行業來說冬天即將到來。
(1)金融危機哪類股票影響小擴展閱讀:
金融危機是金融領域的危機。由於金融資產的流動性非常強,因此,金融的國際性非常強。金融危機的導火索可以是任何國家的金融產品、市場和機構等。
金融危機的特徵是人們基於經濟未來將更加悲觀的預期,整個區域內貨幣幣值出現較大幅度的貶值,經濟總量與經濟規模出現較大幅度的縮減,經濟增長受到打擊,往往伴隨著企業大量倒閉的現象,失業率提高,社會普遍的經濟蕭條,有時候甚至伴隨著社會動盪或國家政治層面的動盪。
Ⅱ 投資哪些上市公司受金融危機的影響較小該選那些行業的股票
民以食為天,投資農業的上市公司受金融危機的影響較小些,比如:600598北大荒、000998隆平高科、000876新希望、600359新農開發、000860順鑫農業、000713豐樂種業都是不錯的.
Ⅲ 金融危機對股票的影響有哪些
有一定影響:1、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一部分,一定會受牽連。2、外向型經濟的中國出口貿易有很大影響,出口企業利潤下降,甚至倒閉,公司業績不好,股價下跌。3、危機後美國公司的資金可能會撤出救急。4、最有錢的美國發生危機,投資者信心大減。
Ⅳ 金融危機對現在的股票影響大嗎
樓主見,我找了半天,終於幫您找了一篇非常深刻的,描述和議論"金融危機對現在的股票影響"請樓主看看噢!我就不復制了,那樣太沒水準!
透視金融危機下的中國股票市場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968f750100cawb.html(聯結地址,請樓主點入,查看)
希望能對樓主幫助.....
Ⅳ 金融危機會影響哪些方面
所謂金融,簡單的講就是資金的融通,再簡單點講就是研究錢與錢之間的關系,這是我的理解,嚴格定義見下:
金融是貨幣流通和信用活動以及與之相聯系的經濟活動的總稱,廣義的金融泛指一切與信用貨幣的發行、保管、兌換、結算,融通有關的經濟活動,甚至包括金銀的買賣,狹義的金融專指信用貨幣的融通。
金融危機又稱金融風暴,是指一個國家或幾個國家與地區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標(如:短期利率、貨幣資產、證券、房地產、土地(價格)、商業破產數和金融機構倒閉數)的急劇、短暫和超周期的惡化.
其特徵是人們基於經濟未來將更加悲觀的預期,整個區域內貨幣幣值出現幅度較大的貶值,經濟總量與經濟規模出現較大的損失,經濟增長受到打擊。往往伴隨著企業大量倒閉,失業率提高,社會普遍的經濟蕭條,甚至有些時候伴隨著社會動盪或國家政治層面的動盪。
金融危機可以分為貨幣危機、債務危機、銀行危機等類型。近年來的金融危機越來越呈現出某種混合形式的危機。
泰國的金融危機事發於股票市場和外匯市場的動亂。首先是外匯市場的美元收縮沖擊,使得泰銖在很短的時間內大幅度貶值,進一步影響了泰國的股票市場和金融體系,東南亞的金融市場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捆綁經濟,而且各國的貨幣不統一,在國際化的金融市場上美元最終成為交易單位。間接的為金融危機的爆發創造了助動力。
所以,東南亞金融危機的爆發來自於外匯市場的沖擊,貨幣危機又成了金融危機的附屬。
打個比喻吧,你借了張三100元,張三又借了李四100元,李四又借了王五100元,這就好比是現在金融體系。萬一現在張三說我沒錢了,還不了錢了。這樣張三也沒錢還李四,李四沒有錢還王五。就這樣傳下去,危機就發生了。
這次金融危機是由美國房產次貸危機引起的,美國人買房子不用首付,前三年免息。美國房貸公司把這些房貸變成債券全球發行,當美國人還不起房貸時很多銀行會因為購買了這樣的債券而破產。這就引發了金融危機,全球人為美國人買房子埋單。
不過人的心理因素也是這次金融危機的主要作用,比如中國,本來對中國是沒有什麼大的影響的,但由於國家領導的政策失誤和大眾的心理,導致了中國捲入本次的金融危機。
Ⅵ 國際金融危機後股票市場哪能種類型的股票最看好
你好,金融危機之後,會選擇保值的價值投資,黃金類概念股最看好,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Ⅶ 金融危機與股票有關系嗎說明原因
金融危機(經濟危機)與股票當然有關系,但不是你所謂的股價下跌金融危機爆發,而是金融危機導致股價下跌,但是中國股市的下跌並不全是由金融危機引起的。
股票炒作的是上市公司的未來業績,金融危機影響之下,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自然好不了,你想股價能漲得了么?中國股市07年底以來的下降,並不首先是由金融危機引起的,首先是因為股市上漲過快,各個上市公司的股價經過連續炒作已經虛高,自然會要回落。股價是不可能無限上漲,因為股票也是商品,是商品就要遵守最基本的價值規律,那就是商品價格始終是圍繞商品價值上下波動的,價格不能脫離價值,這就是價值規律的基本含義。股市中你經常會聽到所謂估值這一說法,這其實說的就是股票的價值,股票的價值是由凈資產、盈利率等一系列指標決定的。
綜述:07年底以來,中國A股的下跌,首先是因為前期的過度炒作,導致股價虛高、泡沫泛濫,起初的下跌是價值規律影響下的必然結果。後期又恰逢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目前已演化為經濟危機),而中國經濟因其獨特的結構是以出口為主要增長點的,全球經濟危機必然導致國內出口壓力加大,經濟下滑。另外,國內的一些內需型的行業也同時出了問題,比如房地產,房地產一直是國內的支柱型產業,而07年房地產市場因為供求結構不合理、價格上漲過快,也面臨調整的壓力。如果你經常關注房地產,應該會注意到07年以來的一系列樓市變化。
Ⅷ 08金融危機對股市的影響。
2008年中國經濟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分析》
一、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1、由於中國國際收支的資本項目還未完全開放、資產證券化的規模還處於初級階段、中國有大量外匯儲備,這些因素是中國免於受到此次金融危機的嚴重沖擊;
2、但是,中國金融資產在美國的實際損失預計也是巨大的,具體數字有待今後的時間來檢驗和消化;(如中投對大摩、黑石、貨幣基金的投資損失慘重,各大銀行持有的次貸及雷曼債券損失也將是巨大的,這從平安90%的巨大投資損失可以看到)
3、中國雖然沒有在金融上遭受嚴重危機的沖擊,但全球金融危機及經濟衰退的影響對中國的沖擊和考驗也是嚴峻的。在全球經濟一體化和國際分工高度化、中國長期以來用外需來支持經濟的發展模式等,都決定了中國不可能再一枝獨秀。正所謂「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4、世界巨頭的危機靠他們自己是無法消化的,例如美國7000億美金的救市資金肯定不會自己全部買單,中國勢必會成為最終的買單一族,只是買單多少的問題而已;
5、中國雖然採取了一系列的舉措,試圖用啟動強大的內需來化解此次外需不足造成的經濟影響,但為時太晚,長期的外需拉動型經濟豈是短期內可以改變的。而且中國面臨著通脹、通縮、滯脹的三重威脅,勢必使中國的政策制定較為艱難,只能兩權相害取其輕。但是,現在消費者的心理預期已經改變,即使連續降息也難以在短期拉動內需,經濟發展速度的放緩甚至短期衰退都是可能的;
二、金融危機及經濟衰退對中國股市的影響
1、全球金融危機的直接影響是針對嚴重依賴出口的實體上市公司及在海外有大量投資的金融機構。這部分損失目前還無法完全預計,最終的損失數字也將是個天文數字。並且,出口型企業倒閉的多米諾骨牌效應也將在此次合駿集團的倒下後展開,更多的外向型企業死掉將是必然的;
2、銀行業雖然直接受到金融危機的沖擊,但由於我國金融管制較嚴,致使損失相對較小,涉水不深。中長期看中國有持續降息的預期,但是由於消費者的心理預期變更,將在短期內有更多的資金暫時迴流到銀行,後續就看各家銀行如何應對了。
3、房地產業的冬天現在還是剛剛開始,房地產業在過去的幾年中由於固定資產投資過熱、通貨膨脹、中國貨幣升值的影響產生了大量泡沫。待泡沫破滅後,一些不利因素紛紛顯現,比如體制上的土地分配製度不公(高峰期大量的地王紛紛出現,地面價值迅猛拉高)、房價的上漲速度遠遠超過消費者工資的上漲速度、股市的持續下跌使大量資金套牢(消費者財產性收入嚴重縮水)等。但可喜的是房地產業的資產證券化改革還處於初級階段,由此避免了類似美國的次貸危機。
4、鋼鐵行業受危機的影響開始顯現,表現在鋼鐵價格持續下跌,產能縮減。但是,就中國鋼鐵業來說,由於中國拉動內需的預期,勢必將提供更多公共品,即時冒著再次陷入通脹的危險,***也將放鬆固定資產投資。對於鋼鐵及機械製造業來說中期看好,至少不會嚴重下跌;
5、石油、煤炭等能源業的影響將是長期的,表現在能源價格將持續走低(由於需求降低),未來風險處於中等水平。也可能由於中國內需的快速啟動致使能源價格不致下降過快,而且現在中國大部分地區進入冬季取暖期,對能源的需求將在未來半年內是穩定和持續的。
6、黃金等貴金屬、奢侈品行業中期不看好。原因是黃金價格已經在過去持續升高中透支了其保值性,對於黃金及其奢侈品行業來說冬天即將到來。更多的資金將撤出這個市場,消費者對實物的購買也將直線下降;
三、金融危機下的房地產業和汽車製造業
1、房地產業:現在針對房地產業的救市論甚囂塵下,本人認為此時救市是可笑的、是浪費納稅人錢的變相利益輸送。
⑴從此次房地產冬天的形成因素來看,是上文提到的固定資產投資過熱、通貨膨脹、中國貨幣升值的影響產生了大量泡沫。在此次泡沫形成過程中房地產業的暴利是眾所周知的,這部分利潤必須在市場的調節下回吐;
⑵現在房價相對消費者的工資來說還是太高,特別是中小城市後期的房地產價格上漲還未明顯下降,應該由市場來決定房地產業的未來;
⑶房地產業受金融危機的沖擊主要體現在需求的不足,但這正是房價過高造成的。中國百姓有嚴重的「買房情節」,潛在購買力是巨大的,只是因為房價過高,一旦房價回歸合理水平,大量的購買力將使房地產業自然復甦,所以無需救市。
2、汽車業
相對於房地產業,汽車業的危機即將體現,表現在汽車購買力的持續下降,也許這才是關注的重點
Ⅸ 哪些類的股票受金融危機的影響比較大
受危機影響最嚴重的股票是建築業、汽車製造業、旅遊業、金融業、服務業、紡織業、有色金屬、鋼鐵行業、房地產等行業,他們不但需要的資金量大,而且不少和出口密切相關。
源自:索維爾研究及數據中心
Ⅹ 08年金融危機中國股市什麼點
1 股市深調 最大跌幅近70%
2008年,中國股市經歷了其18年成長史上的又一次深度下跌。
其中,上證綜指從最高點的5522.78點一度跌落至1664.93點,最大跌幅達到69.85%;而如果從去年十月的股市最高點6124點算起,中國股市本輪的最大跌幅則更加驚心動魄。07年英國媒體曾經稱贊中國股市為全球表現最好的股市,而今一年過去,中國股市360度反轉,成了全球最差的股市之一。
2 股票交易印花稅經歷兩次大調
為刺激股市交易,挽救股市一路單邊下跌的局面,管理層在08年兩度出手調整印花稅:4月24日起印花稅稅率由千分之三調整到千分之一,9月19日印花稅改為單邊徵收。印花稅的兩次大調曾一度令股市小幅回調,然而最終未能阻止市場繼續下跌,與此同時,鼓吹「印花稅為中國股市亂源」的人也似乎越來越少了。
3 汶川大地震 股市停市3分鍾致哀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自建國以來有記錄最大的地震。為表達對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難同胞的深切哀悼,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於2008年5月19日14時28分起,臨時停市3分鍾。地震的發生使得川渝地區上市公司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部分公司緊急停牌。與此同時,一行三會展開了緊急地震救援行動,積極支持災區公司重建。而股民也自發「滿倉鎖倉,為救災出力」,一時間,團結戰勝一切,地震激發出「愛國市」。
4 國家推出4萬億救市計劃,五次下調利率,救經濟保股市
9月份,隨著雷曼兄弟的轟然倒下,全球金融危機的幽靈迅速蔓延到了全世界。作為最大發展中國家的中國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為了保增長促發展,國家高層迅速決策,批准了總額4萬億的投資計劃,並採取寬松的貨幣政策,在百日內連續5次下調利率。國辦則於12月15日「金融30條」,明確提出要採取有效措施穩定股市運行。一系列的經濟刺激措施抑制了股市的下跌速度,在10月份跌至最低點1664之後,A股逐漸回調,到12月份滬指一度回暖至2000以上。
5 維穩未奏效,奧運行情成空
盡管郎咸平一再提醒我們「不要有幻想」,但是前有積蓄已久的奧運概念沖動,後有證監會主席尚福林奧運之前多次維穩講話,輿論普遍仍對奧運行情充滿想像。然而事實卻殘酷的告訴我們,所謂奧運行情,不過是一廂情願的虛空一場。整個8月,上證指數從最高的2830點跌至最低的2284點,跌幅達到了14%。
6 股市大跌引發「救市」之爭
3月27日,上證綜指跌破3500點,距逾6100點的高位跌幅近半。股市的急跌讓不少專家學者頻繁發出要求政府救市的呼籲,但以胡舒立為代表的學者人士則加入到了反救市的陣營。在《何必諱言不救市》一文中,胡舒立強調「股市自有沉浮,政府不應救,不能救,亦不必救」,一時間引來板磚無數,也使更多的人加入到論爭隊伍。自此,「救市」在整個08年成為一直延續的重要話題。「救市」之爭實際上反映的是各方在股市制度建設上的不同觀點,是對中國股市道路選擇的一次理論大比武。
7 證監會開出史上個人最大罰單 懲治股價操縱在行動
還投資者一個「干凈」的市場,已經成為更多人的呼聲和共識。08年,證監會在打擊股價操縱等問題上的力度有了更大的增加。11月,證監會對北京首放法人代表汪建中開出1.25億元個人最大單筆處罰。隨後幾日,國美老總黃光裕也被警方調查,據稱調查原因也與股市操縱有關。對內幕交易和操縱市場的查處已經成為中國證券監管的重頭戲之一,但數量有限的證監會罰單,掀起的仍只是股市違法行為的「冰山一角」。
8 千億股出籠 大小非成千夫所指
08年共有千億股大小非解禁,巨量的限售股解禁被眾多市場人士一致認定為A股下跌重要因素,部分人甚至將大小非稱為股市下跌的罪魁禍首。
對於大小非的爭論一直伴隨股市的下跌過程。不少市場人士都為大小非的解決支招獻策,比如龔方雄建議設立封閉基金解決大小非問題,金岩石則主張設立平準基金鎖定大小非,就連《人民日報》也曾刊登對發改委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李琨的訪談,要求對"大小非"開征暴利稅。然而,證監會則回應說:對於大小非的政策不會改變。
9 匯金出手增持銀行股 成就熊市「919」行情
2008年9月18日,中央匯金公司宣布將在二級市場自主購入工、中、建三行股票,並從即日起開始有關市場操作。加上同日的印花稅調整以及國資委表態,不期而至的三大利好促使9月19日A股大盤近乎漲停,而甫一開盤,工行、中行、建行三家銀行的股票就牢牢封在漲停板上,全天下來一刻都沒打開。此謂記錄A股歷史的「919」行情。
據統計,自9月至11月,匯金分別增持工行和中行7.63億元和1.77億元。與其它「救市」措施相比,匯金入市全靠真金白銀,因此,市場上普遍認為其對市場的意義最為重大,有人甚至直接稱其為股市的平準基金。
10 中石油破發,中石油董事長深感對不起中小股民
2008年4月18日,中石油跌破發行價。
雖然中石油的破發在當時看來就是沒有任何懸念的事情,但其破發的象徵性意義仍然不可忽略:中石油在2007年是亞洲最賺錢的公司,如今卻跌破發行價,至少從某種意義上表明整個市場所面臨的潛在危機;而後來的股指繼續下行,則更印證了中石油在市場上的標桿作用。
對於中小股民來說,「死了都不賣」的中石油破發則更稱得上是一種標志性的打擊。就連中石油的董事長也不得不對中小股民表示歉意:「深感對不起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