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盤指數對股票市場的影響
① 股票的大盤指數對個股到底有什麼關聯和影響
大盤與個股八大關系
1,逆跌持平會上行,
2,逆跌小漲會大漲,
3,逆跌大漲要清倉,4,逆漲持平要下行,
5,逆漲小跌要大跌,
6,逆漲大跌准備接,
7,差不要,同不行,只有強勢才上攻,
8,踏准節奏,事不過三,跌勢將盡,進,漲勢趨緩,出.第一天,量大要封停,不封要調整。
從大的方面來說,當大盤處於熊市時,個股總體都是向下的,炒作個股能夠獲利的機會不過十之二、三;當大盤處於牛市時,個股總體都是向上的,炒作個股能夠獲利的機會卻有十之六、七。
從中的方面來說,當大盤處於熊市階段相對低位時,將會發生比較大的波段反彈,此時個股的機會大致可以提高到十之四、五;當大盤處於牛市相對高位時,將會遭到比較大的獲利拋壓,產生波段的回落,此時,個股的機會會下降到十之四、五。
從小的方面來說,當大盤處於一種比較狹小的空間振盪的時候,個股的炒作才會短暫的脫離大盤的影響。
當然,並不是說懂得看大盤就能夠做好個股;其實,個股的炒作遠比大盤要難得多!大盤是所有個股的集合體,主要的風險來自於系統風險,對於消息面的變化,在盤面上總是有跡可尋的;可對於個股來說,其不確定的因素卻是多方面的,其形形色色的陷阱也是防不勝防的。除了要考慮大盤的風險,更要考慮個股的風險。
② 怎樣看待大盤指數對個股的影響
操作個股究竟看不看大盤指數取決於你的操作風格。但是無論哪種風格都要參考一下指數所處的位置以及當時的市場情緒。
價值型投資者:指數點位越低越好。這樣泥沙俱下,不少價值型個股會迎來錯殺行情,是難得的買入時機。
游資:擊鼓傳花,炒作概念股,妖股,快進快出,利用資金優勢,技術優勢(個別內幕交易中利用信息優勢無需看大盤)追漲殺跌。這種風格對大盤絕對點位依賴不大,主要看大盤有沒有黑天鵝風險,只要不是過度的背離,都可以對標的個股執行操作。
普通短線投資者:基本是被割的韭菜,絕大多數散戶屬於這一陣營,對熱點把握不清,或是「吃剩飯」,或是鑽到冷門股里瞎蒙亂撞。這種情況需要嚴格遵循大盤指數優先的原則。既然分不清熱門股那就看著大盤安全的時候來幾發了事。
被套長線,掙錢短線型投資者:絕對的市場潤滑劑和壓艙石,對大盤指數沒什麼。
還有其他偏僻類型,就不一一列舉了。私募風雲網馬老師一再提示,大盤指數還是很重要的,一定要重視,寧可錯過不可做錯。
③ 大盤的指數對股票有什麼影響
影響大盤的原因:1.政策消息,目前中國還是個政策市所以國家政策的出台會影響大盤.2.突發事件,例如.98年洪水,美國轟炸南聯盟中國的大使館.3.外界增量基金的進入目前就想到這么多.大盤對股票的影響:大盤漲股票才會漲(當然也有一部分逆市拉升的)大盤如大樓各個股票如一塊塊的磚
④ 上證指數對股票價格有什麼的影響
上證指數:代表上海所有股票,現在2861點,只比2006年底的2675點高7%。
深證綜指:代表深圳所有股票,現在1229點,比2006年底的550點高了124%。
深證成指:代表深圳40支大盤藍籌股,現在12603點,比2006年底的6647點高了90%。
中小板綜指:代表深圳中小板股票,現在6895點,比2006年底的2493點高了177%。
滬深300:代表滬深兩市所有藍籌股,現在3217點,只比2006年底的2041點高了61%。
從上面可以看出,近四年時間總體來看,藍籌股是大漲的,中小盤股更是暴漲的,可包括了藍籌股和中小盤股上證指數並不如想像那樣,比滬深300指數漲得多,比中小板綜指漲得少,而是比任何指數都遠遠漲得少,包括未列出的如上證50、上證180、深證100等其他較為重要的指數。
從同花順股票軟體統計2006年底已經上市的股票,現在平均價格復權後是2006年底的2.3倍還多,可從上證指數來看居然是和4年前差不多,簡直是荒唐透頂。
什麼原因呢?可能是上證指數總市值計算股票權重的方法不合理吧,如中國石油400多億流通市價卻按2萬多億的總市值加權,恰好中國石油走勢又太差,光它一支股票也許就壓低了上證指數1000點。
上證指數居然是最失真、最垃圾的指數,為什麼中國人還最喜歡把它作為反映整個股市的指標,股民也最喜歡看,最熟悉。不知道當初制定上證指數計算辦法的所謂專家們現在怎麼想哦。
也許現在的上證指數應該顯示出5000多點的數字,才能真正反映上海股市所有股票價格的加權平均數。
⑤ 什麼是大盤指數它對個股有什麼影響詳細點
大盤指數就是我們所說的上證指數(比如今天上證以2356.86收盤這個2365.86就是個天收盤的上證指數)和深證指數,一般情況下不是強於大盤的個股,指數跌個股就跌,指數漲個股就漲,這就是最直接的影響
⑥ 一隻股票影響大盤指數跟什麼有關
大盤指數是指:滬市的「上證綜合指數」和深市的「深證成份股指數」。
計算股票指數時,往往把股票指數和股價平均數分開計算。按定義,股票指數即股價平均數。但從兩者對股市的實際作用而言,股價平均數是反映多種股票價格變動的一般水平,通常以算術平均數表示。人們通過對不同的時期股價平均數之間的比較,可以認識到多種股票價格變動水平。而股票指數則是反映不同時期的股價變動情況的相對指標,也就是將第一時期的股價平均數當作另一時期股價平均數的基準的百分數。通過股票指數,人們可以了解到計算期的股價比基期的股價上升或下降的百分比率。由於股票指數是一個相對指標,則就一個較長的時期來說,股票指數比股價平均數能更為精確地衡量股價的變動。
1.股價平均數的計算
股票價格平均數反映一定時點上市股票價格的絕對水平,它可分為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修正的股價平均數、加權股價平均數三類。人們通過對不同時點股價平均數的比較,可以看出股票價格的變動情況及趨勢。
(1)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
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是將樣本股票每日收盤價之和除以樣本數得出的,即: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P1+P2+P3+…+Pn)/n世界上第一個股票價格平均——道·瓊斯股價平均數在1928年10月1日前就是使用簡單算術平均法計算的。
現假設從某一股市采樣的股票為A、B、C、D四種,在某一交易日的收盤價分別為10元、16元、24元和30元,計算該市場股價平均數。將上述數置入公式中,即得:股價平均數=(P1+P2+P3+P4)/n=(10+16+24+30)/4=20(元)
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雖然計算較簡便,但它有兩個缺點:一是它未考慮各種樣本股票的權數,從而不能區分重要性不同的樣本股票對股價平均數的不同影響。二是當樣本股票發生股票分割派發紅股、增資等情況時,股價平均數會產生斷層而失去連續性,使時間序列前後的比較發生困難。例如,上述D股票發生以1股分割為3股時,股價勢必從30元下調為10元,這時平均數就不是按上面計算得出的20元,而是(10+16+24+10)/4=15(元)。這就是說,由於D股分割技術上的變化,導致股價平均數從20元下跌為15元(這還未考慮其他影響股價變動的因素),顯然不符合平均數作為反映股價變動指標的要求。
(2)修正的股份平均數
修正的股價平均數有兩種:一是除數修正法,又稱道式修正法。這是美國道·瓊斯在1928年創造的一種計算股價平均數的方法。該法的核心是求出一個常數除數,以修正因股票分割、增資、發放紅股等因素造成股價平均數的變化,以保持股份平均數的連續性和可比性。
具體作法是以新股價總額除以舊股價平均數,求出新的除數,再以計算期的股價總額除以新除數,這就得出修正的股價平均數。即:新除數=變動後的新股價總額/舊的股價平均數修正的股價平均數=報告期股價總額/新除數在前面的例子除數是4,經調整後的新的除數應是:新的除數=(10+16+24+10)/20=3,將新的除數代入下列式中,則:修正的股價平均數=(10+16+24+10)/3=20(元)得出的平均數與未分割時計算的一樣,股價水平也不會因股票分割而變動。二是股價修正法。股價修正法就是將股票分割等,變動後的股價還原為變動前的股價,使股價平均數不會因此變動。美國《紐約時報》編制的500種股價平均數就採用股價修正法來計算股價平均數。
(3)加權股價平均數
加權股價平均數是根據各種樣本股票的相對重要性進行加權平均計算的股價平均數,其權數(Q)可以是成交股數、股票總市值、股票發行量等。
2.股票指數的計算
股票指數是反映不同時點上股價變動情況的相對指標。通常是將報告期的股票價格與定的基期價格相比,並將兩者的比值乘以基期的指數值,即為該報告期的股票指數。
(1)相對法:相對法又稱平均法,就是先計算各樣本股票指數。再加總求總的算術平均數。其計算公式為:股票指數=n個樣本股票指數之和/n英國的《經濟學家》普通股票指數就使用這種計演算法。
(2)綜合法:綜合法是先將樣本股票的基期和報告期價格分別加總,然後相比求出股票指數。即:股票指數=報告期股價之和/基期股價之和代入數字得:股價指數=(8+12+14+18)/(5+8+10+15)=52/38=136.8%即報告期的股價比基期上升了36.8%。從平均法和綜合法計算股票指數來看,兩者都未考慮到由各種采樣股票的發行量和交易量的不相同,而對整個股市股價的影響不一樣等因素,因此,計算出來的指數亦不夠准確。為使股票指數計算精確,則需要加入權數,這個權數可以是交易量,亦可以是發行量。
(3)加權法:加權股票指數是根據各期樣本股票的相對重要性予以加權,其權數可以是成交股數、股票發行量等。按時間劃分,權數可以是基期權數,也可以是報告期權數。以基期成交股數(或發行量)為權數的指數稱為拉斯拜爾指數;以報告期成交股數(或發行量)為權數的指數稱為派許指數。拉斯拜爾指數偏重基期成交股數(或發行量),而派許指數則偏重報告期的成交股數(或發行量)。當前世界上大多數股票指數都是派許指數。
⑦ 上市公司的多少對大盤指數的影響。
幾乎沒有影響。
大盤指數是指:滬市的「上證綜合指數」和深市的「深證成份股指數」。
計算股票指數時,往往把股票指數和股價平均數分開計算。按定義,股票指數即股價平均數。但從兩者對股市的實際作用而言,股價平均數是反映多種股票價格變動的一般水平,通常以算術平均數表示。人們通過對不同的時期股價平均數之間的比較,可以認識到多種股票價格變動水平。而股票指數則是反映不同時期的股價變動情況的相對指標,也就是將第一時期的股價平均數當作另一時期股價平均數的基準的百分數。通過股票指數,人們可以了解到計算期的股價比基期的股價上升或下降的百分比率。由於股票指數是一個相對指標,則就一個較長的時期來說,股票指數比股價平均數能更為精確地衡量股價的變動。
1.股價平均數的計算
股票價格平均數反映一定時點上市股票價格的絕對水平,它可分為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修正的股價平均數、加權股價平均數三類。人們通過對不同時點股價平均數的比較,可以看出股票價格的變動情況及趨勢。
(1)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
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是將樣本股票每日收盤價之和除以樣本數得出的,即: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P1+P2+P3+…+Pn)/n世界上第一個股票價格平均——道·瓊斯股價平均數在1928年10月1日前就是使用簡單算術平均法計算的。
現假設從某一股市采樣的股票為A、B、C、D四種,在某一交易日的收盤價分別為10元、16元、24元和30元,計算該市場股價平均數。將上述數置入公式中,即得:股價平均數=(P1+P2+P3+P4)/n=(10+16+24+30)/4=20(元)
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雖然計算較簡便,但它有兩個缺點:一是它未考慮各種樣本股票的權數,從而不能區分重要性不同的樣本股票對股價平均數的不同影響。二是當樣本股票發生股票分割派發紅股、增資等情況時,股價平均數會產生斷層而失去連續性,使時間序列前後的比較發生困難。例如,上述D股票發生以1股分割為3股時,股價勢必從30元下調為10元,這時平均數就不是按上面計算得出的20元,而是(10+16+24+10)/4=15(元)。這就是說,由於D股分割技術上的變化,導致股價平均數從20元下跌為15元(這還未考慮其他影響股價變動的因素),顯然不符合平均數作為反映股價變動指標的要求。
(2)修正的股份平均數
修正的股價平均數有兩種:一是除數修正法,又稱道式修正法。這是美國道·瓊斯在1928年創造的一種計算股價平均數的方法。該法的核心是求出一個常數除數,以修正因股票分割、增資、發放紅股等因素造成股價平均數的變化,以保持股份平均數的連續性和可比性。
具體作法是以新股價總額除以舊股價平均數,求出新的除數,再以計算期的股價總額除以新除數,這就得出修正的股價平均數。即:新除數=變動後的新股價總額/舊的股價平均數修正的股價平均數=報告期股價總額/新除數在前面的例子除數是4,經調整後的新的除數應是:新的除數=(10+16+24+10)/20=3,將新的除數代入下列式中,則:修正的股價平均數=(10+16+24+10)/3=20(元)得出的平均數與未分割時計算的一樣,股價水平也不會因股票分割而變動。二是股價修正法。股價修正法就是將股票分割等,變動後的股價還原為變動前的股價,使股價平均數不會因此變動。美國《紐約時報》編制的500種股價平均數就採用股價修正法來計算股價平均數。
(3)加權股價平均數
加權股價平均數是根據各種樣本股票的相對重要性進行加權平均計算的股價平均數,其權數(Q)可以是成交股數、股票總市值、股票發行量等。
2.股票指數的計算
股票指數是反映不同時點上股價變動情況的相對指標。通常是將報告期的股票價格與定的基期價格相比,並將兩者的比值乘以基期的指數值,即為該報告期的股票指數。
(1)相對法:相對法又稱平均法,就是先計算各樣本股票指數。再加總求總的算術平均數。其計算公式為:股票指數=n個樣本股票指數之和/n英國的《經濟學家》普通股票指數就使用這種計演算法。
(2)綜合法:綜合法是先將樣本股票的基期和報告期價格分別加總,然後相比求出股票指數。即:股票指數=報告期股價之和/基期股價之和代入數字得:股價指數=(8+12+14+18)/(5+8+10+15)=52/38=136.8%即報告期的股價比基期上升了36.8%。從平均法和綜合法計算股票指數來看,兩者都未考慮到由各種采樣股票的發行量和交易量的不相同,而對整個股市股價的影響不一樣等因素,因此,計算出來的指數亦不夠准確。為使股票指數計算精確,則需要加入權數,這個權數可以是交易量,亦可以是發行量。
(3)加權法:加權股票指數是根據各期樣本股票的相對重要性予以加權,其權數可以是成交股數、股票發行量等。按時間劃分,權數可以是基期權數,也可以是報告期權數。以基期成交股數(或發行量)為權數的指數稱為拉斯拜爾指數;以報告期成交股數(或發行量)為權數的指數稱為派許指數。拉斯拜爾指數偏重基期成交股數(或發行量),而派許指數則偏重報告期的成交股數(或發行量)。當前世界上大多數股票指數都是派許指數。
⑧ 大盤指數對個股有什麼影響
大盤指數下跌代表大部分個股在跌,當然會影響到個股的漲跌。但是一些股票會逆市上漲的,因此不能一概而論!總的來說順勢而為比較好!大盤是戰略性的,個股是是戰術性的
⑨ 如何查詢某股票對大盤指數的影響
這個不確定,對指數的影響是會隨著指數總市值和股票本身自己市值變化而變化的,在6000點的時候人家說中石油跌三分錢,大盤跌一點,我倒沒有驗證過是不是正確,不過你可以根據市值大概估算下啦,你要記得那些板塊,對指數的影響大概是多少就夠了,一般板塊聯動,沒必要知道每隻股票,板塊市值變化相對要穩定一下吧!
⑩ 關於大盤指數是什麼意思對股市起到的作用是什麼
大盤指數是指在大陸上市的所有股票的指數。
我們大陸有上海和深圳兩個證券交易所,上證指數是指在上海上市的所有股票的指數,深證指數是指在深圳上市的所有股票的指數。大盤指數是指上證指數和深證指數。上證指數和深證指數是相互聯系又相互分開的,因為在一個國家裡不可能出現在上海上市的股票就升,在深圳上市的股票就跌這種情況,所以聯系在於有時升大家一起升,跌大家一起跌。我所說在分開的意思是說上證指數只代表上證所的指數,深證指數只代表深證所的指數。
我們平時所說的大盤指數就是指上證指數,全稱為上海證券交易所指數,也叫上證綜指。由上海證券交易所依據在該交易所所有上市股票價格編制而成。它對股市起到的作用是,它能影響股市個股的價格,如果大盤的指數上漲,走勢良好,股民的信心就提振了,大家入市的積極性就提高了,這樣又會推高大盤指數,這是一個良性循環,反之就是惡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