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退市影響 » 捉妖記2出品方影響哪個股票

捉妖記2出品方影響哪個股票

發布時間: 2021-09-03 19:23:07

A. 《捉妖記2》票房撲街,到底是因為啥

2015年中國電影全年票房超440億,成為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國產片的票房紀錄也不斷刷新,《捉妖記》就一舉超過24億。時隔3年,《捉妖記2》重磅歸來,除了萌妖胡巴和原班人馬白百何、井柏然回歸,更有梁朝偉時隔15年再次接演古裝喜劇角色,李宇春亦奉獻顛覆性喜劇演出。續集亦加入眾多萌妖,「妖界第一暖妖」笨笨、「妖界情侶」骰子妖和女朋友妖,性格鮮明且造型討喜。《捉妖記2》不僅是第一部在劇情上的延續,還有全面升級的特效製作和更為宏大的故事架構,胡巴歸來,歡樂升級。

離大年初一是越來越近了,其他電影都沒有什麼負面新聞,只有這個《捉妖記2》是一言難盡啊,雖說是經典作品,可是在拍攝期間,女主白百何不守婦道, 出軌風波轟動一時,如果說考靠白百何撐起這部電影,這部電影票房肯定九死一生了!

還好臨時找了梁朝偉來擔任主角,看在梁朝偉的份上,觀眾也不會糾住這個問題不放,畢竟白百何和梁朝偉不是一個檔次的。本以為白百何的風波過後,這部電影能夠風平浪靜的撐到上映日,不料離上映還有一個月的時間,又曝出了曾志偉的丑聞

B. 為什麼捉妖記2票房那麼高,口碑卻不好

《捉妖記2》的劇情,可以說是毫無邏輯,槽點滿滿,梁朝偉的加入,不僅沒有為電影帶來他影帝級別的演技,浮誇的表演,和毫無意義的戲劇沖突,反而讓這個覺得孤立於系列電影之間。極其不容易打造出來的白百何和井柏然的組合,第一部盡管起初有一些違和感,但是逐漸在電影中建立默契,也在這一部重新歸零。

我們可以理解電影在第二部要加入新的角色,但是李宇春飾演的角色,同樣是完全獨立的存在。為了避免李宇春普通話表演過於出戲,以四川話的形式巧妙規避,也不是在藏拙的同時,讓整個角色突兀。而楊佑寧飾演的大反派,黑化過程看似有伏筆,也完全可以想像得到,但是毫無線索,也毫無交代。這種拍攝進度,就好像是為了湊齊每個角色的功能,而強行粘合的方式。

感覺應該是導演的問題,拍的亂七八糟的,覺得主線的凌亂和太多角色的賣萌導致了2的看點嚴重不如1了,作為喜劇笑點不足,有些甚至僵硬有點小失落,這部除了李宇春的表現算是驚喜外其他一無是處。用胡巴吐口水通靈來強行將兩條故事線並到一起,牽強地想捂臉;用胸口碎大石和四川口音來充當笑點,沒有什麼讓人留戀和感嘆的,不是在搶胡巴就是在懷念胡巴,就算加上樑韓偉也沒能很好的帶動這部電影的精彩算度,結尾太草率隨隨便便就結束了,不過特效在國產片里還算不錯。

C. 電影《捉妖記2》的製作發行與前期宣傳是什麼


D. 是《捉妖記》二票房高還是女兒國票房高

因為票房火爆而引爆上市公司股價的一幕在A股股票市場屢見不鮮,在春節假期,又一部萬眾期待的大戲《捉妖記2》上演,其不負眾望,根據數據統計,《捉妖記2》首日票房就高達5.55億,一口氣打破兩項中國電影歷史單日票房紀錄:《速度與激情8》的4.87億中國電影歷史單日票房紀錄、《戰狼2》4.26億華語電影單日票房紀錄。

而截至2月17日24時的中國票房截圖數據,僅僅兩日,《捉妖記2》票房就已經突破了10億大關,這讓相關的出品投資方直接受益匪淺。目前《捉妖記2》的出品方包括橫店影視、中國電影、金逸影視、貓眼文化(光線傳媒參股公司)、上海騰訊企鵝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等。

其中直接受益的上市公司中,除了光線傳媒上市已經多年外,橫店影視、中國電影、金逸影視都是最近兩年才IPO登陸A股的,橫店影視、金逸影視更加是2017年10月才正式亮相A股,在次新股上市次年業績變臉憂慮質疑下,《捉妖記2》票房的火爆無疑對於相關上市公司今年一季度業績產生影響積極。並且,昔日光線傳媒盤子猶小之際正是依靠《泰囧》的票房火爆打響了企業的知名度和引爆股價,後與華誼兄弟造就了創業板影視傳媒雙子星的格局,本次《捉妖記2》的成功,對於相關上市公司來說,影響更大的將是品牌價值的著名度的提升。

E. 捉妖記2這樣一部大爛片,為什麼還要花這么大的成本做

賀歲檔歷來是電影的「必爭之地」,再爛的片子,只要擠進賀歲檔就有機會大撈一筆。不信你就去電影院感受一下,初一到初三的電影院場場爆滿,電影票好像「不要錢」一樣。受大盤影響,這個檔期的電影都嘗到了甜頭,最大的贏家要屬《捉妖記2》,首日就斬獲5.55億票房,刷新了《戰狼2》4.26億的單日票房數據,打破中國影史單日票房紀錄,很快突破十億領跑賀歲檔。
這一串數據是不是閃瞎眼?這與《捉妖記2》全方位的營銷手段脫不開關系。其中最大的手筆當屬央視春晚前的黃金倒計時廣告,費用據說高達一個億。其他廣告更是密集轟炸,從麥當勞合作的漢堡,到各大平台的植入廣告,胡巴這個白蘿卜精已經到了無孔不入的程度,甚至農村的牆面都刷上了它的「洗腦式」廣告。《捉妖記2》光合作授權的品牌就不下六十個,簡直是史無前例的跨界營銷。有圈內人估計,《捉妖記2》的營銷費花了有兩個億,這都夠拍一部電影了。
花這么多錢可不只是賺吆喝,片方這次的野心不僅是票房,更有意將《捉妖記》打造成系列IP。這個套路並不新鮮,好萊塢打造的漫威系列,老牌的迪士尼系列,哪個不是金字招牌?那麼,打響第一炮的《捉妖記》,能創造這樣的神話嗎?這就得問問電影的口碑和觀眾的看法了。
截止發稿前,《捉妖記2》的豆瓣評分已經降至5.3分。網友評論批評的聲音較多:劇情主線不知道是什麼,故事零散,笑點尷尬,第一部建立的世界觀沒有得到進一步完善,定位是合家歡式的喜劇,但故事偏於低齡化。而正面評價則無外乎這幾點:適合帶孩子看,有笑點有淚點,李宇春讓人驚喜,最大的贊美大概就是胡巴很萌。但是,光有萌恐怕是不夠的。
電影史上,能拍成系列的都有其制勝法寶,以及精準的觀眾定位。比如《速度與激情》連拍八部,靠的是激烈的大場面,令人血脈噴張的飆車、打鬥的場景,定位的觀眾人群是喜歡刺激的年輕人。《迪士尼公主》系列,有精美的特效和音樂,浪漫經典的故事,熱愛童話,追求視聽效果的人都會喜歡。野心勃勃的《捉妖記》有什麼呢?論製作,只能算二流,妖怪設計得除了萌外,簡陋得就像個白蘿卜,只能滿足少女和小孩那顆萌化的心,這樣簡陋的製作大概能省下不少經費吧。論故事,老套的親情故事並沒有拍出新意,更談不上輸出文化價值。論演員,梁朝偉的名氣能將觀眾吸引進電影院,下次再換一個消費?
一部成功的電影,歸根結底還是離不開精彩的故事,鮮活的人物,再好的營銷也要建立在精良的製作水準之上,否則就是對電影市場的污染,何況沒有口碑做基礎,票房也無法持續走高。在拿到開門紅之後,《捉妖記2》單日票房現在已經跌到第三位,被《唐人街探案2》和《紅海行動》反超,總票房也掉到了第二。據貓眼平台預測,《捉妖記2》的總票房最終會達到21億左右。按照這個數據,去掉影院和其他分賬,片方只能拿不到8億,而電影投資就高達9億,難道還要賠錢?

F. 唐人街探案2 捉妖記2哪個票房高

大年初一中國電影市場火爆:單日總票房破13億元 創全球紀錄

據貓眼實時數據統計,在2018年2月16日(農歷大年初一),全國的春節檔票房突破1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2%,再創中國影市單日票房紀錄,觀影人次達3190萬,同比增長了50%。

單日突破13億的票房還打破了全球單一市場單日票房紀錄,此前紀錄為北美市場2015年12月18日《星球大戰7》上映期間創下的1.37億美元(按今日匯率計算約為8.7億人民幣)。

其中,《捉妖記2》排片比達36.6%,票房5.5億元,不出意外地領跑春節檔,打破了由《速度與激情8》保持的中國影史首日和單日票房紀錄。

今年的春節檔競爭空前激烈,2月16日大年初一當天,高票房續作《捉妖記 2》、《唐人街探案 2》、《熊出沒 變形記》,西遊 IP《西遊記女兒國》,軍旅題材《紅海行動》,以及喜劇電影《祖宗十九代》六部影片同期上映。

除了票房,資本市場更關心背後的出品方以及開年後的市場表現。據證券時報e公司不完全統計,其中4部大片背後參與方合計超過百家,涉及的相關公司包括:

《捉妖記2》: 出品方涉及A股公司橫店影視、中國電影、金逸影視、光線傳媒等。

《唐人街探案 2》: 萬達集團旗下萬達影視主控,製作方還涉及中國電影、文投控股、橫店影視等。

《西遊記之女兒國》: 星皓影業為主控方。製作方還涉及中國電影、幸福藍海、完美世界、文投控股等。

《紅海行動》: 博納影業出品,製作方還涉及橫店影視、捷成股份等。

2017年,中國電影總票房突破了500億元大關,創歷史新高。國產電影票房為301.04億元,佔比53.84%。

唐人街探案2 14108.50 173511.50 32.39% 110957 6

紅海行動 13689.00 106195.00 23.10% 79121 6

捉妖記2 6387.20 162490.20 23.88% 81815 6

截止到2018年2月21日正月初六

目前來說《唐人街探案2》票房17億元,《捉妖記2 》票房16億元,春節檔還沒完,《唐人街探案2》,暫時領先。

G. 捉妖記2這樣的票房會不會虧損

20多億票房要是還虧錢,那估計沒人願意再投資拍電影了

H. 電影《捉妖記2》幕後製作和創作背景是什麼


I. 《捉妖記》文化傳媒概念股有哪些

7月份以來,A股市場出現了全面性的下挫。7月1日,上證指數最高為4317點,而7月28日,上證指數收盤為3663點。相比月初的最高點位,7月28日的收盤價跌幅為15%。相比其它板塊,影視板塊則表現相對穩健。
據數據顯示,包括新文化、華策影視、北京文化、光線傳媒等實現了逆勢上漲。其中新文化7月份以來漲幅達1.6%,居該板塊首位。
影視傳媒板塊的上漲與目前國內電影票房大賣也有一定的關系。數據顯示,《捉妖記》頻頻創出新高,而《西遊記之大聖歸來》遠遠超過了《功夫熊貓2》總票房,刷新了國內動畫電影票房榜單。這樣的數據讓資本市場對國內影視傳媒產生了更多的想像。
而跟這些電影沾邊的上市公司也受到了投資者的追逐。鹿港科技就是其中一家。2014年5月份,鹿港科技宣布以4.7億元收購世紀長龍影視100%股權,進軍文化產業。而世紀長龍影視為《西遊記之大聖歸來》的出品方之一。受此影響,鹿港科技二級市場的股價表現也引人側目。數據顯示,鹿港科技自7月13日復牌以來,公司股價從復牌前的9.14元/股,漲至7月27日的相對高價20.94元/股,漲幅達129%。
鹿港科技在披露的2015年半年報中表示,電影《大聖歸來》在7月份電影票房上屢創紀錄,不僅極大提升了公司形象,並為公司下半年業績帶來了較多的收益。
此外,北京文化也是這一次國產電影熱的受益者。北京文化近日披露,擬定增收購的標的之一為浙江星河文化經紀有限公司,後者參與投資了《捉妖記》。北京文化自7月20日復牌以來,從停牌前的22.29元/股漲至7月27日的相對高價35.54元/股,漲幅近60%。

熱點內容
股東違反股權協議如何處理 發布:2025-07-29 00:15:53 瀏覽:914
股市什麼叫破5天線 發布:2025-07-29 00:11:20 瀏覽:430
國內如何玩虛擬貨幣 發布:2025-07-29 00:08:54 瀏覽:560
股權解凍後企查查如何刪除信息 發布:2025-07-29 00:07:06 瀏覽:781
賞金令理財卡都能開多少積分 發布:2025-07-28 23:51:37 瀏覽:130
股票型私募基金如何監管 發布:2025-07-28 23:48:15 瀏覽:982
貨幣政策如何改變 發布:2025-07-28 23:19:55 瀏覽:549
非貨幣補價如何計算 發布:2025-07-28 23:10:50 瀏覽:526
風華金融現在備案進展如何 發布:2025-07-28 23:08:53 瀏覽:195
巴西貨幣叫什麼英文 發布:2025-07-28 23:08:07 瀏覽: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