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退市影響 » 計劃經濟影響哪只股票

計劃經濟影響哪只股票

發布時間: 2021-09-26 07:27:54

❶ 請問哪裡有關於某一隻股票的詳細近期個股分析或者是哪位仁兄能寫一些一千字左右就行!謝謝了!

我來告訴你,我也找了很久才找到的。可千萬別忘了把分加給我喲!打開http://stock.cheng.com/ylyc.php?mod=1&code=000858&type1=ylyc&type=index&image.x=9&image.y=6網頁,只要輸入你要查詢的股票代碼,什麼分析都有了。

❷ 市場經濟和計劃經濟哪一個好,為什麼

市場經濟開放市場,公平公正競爭,經濟一體化,有利於社會經濟快速發展,推動社會進步,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必然取代計劃經濟。
市場經濟時代是以工業為主導的時代,人們已經看到了現代工業文明在改善人類生活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今天許多發展中國家都在致力於積極推進國家的工業化。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實行改革開放,於1984年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提出發展有計劃的商品經濟,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目前,已經基本上建立了市場經濟體系,步入了市場經濟國家行列。但總體市場化程度仍然有待提高。

❸ 市場經濟與計劃經濟的優缺點

一、市場經濟的優點:

1、能夠是經濟活動遵循價值規律的要求,適應供求關系的變化,通過價值杠桿和競爭機制的功能,把資源配置到效益較好的環節中去;

2、能夠個企業以壓力和動力,實現優勝劣汰,促進技術和管理進步;

3、對各種經濟信號反應比較靈敏,能促進生產與需要之間的及時協調。

4、調整物價,控制物價不亂上漲。特別當前階段應該發揮供銷系 統的行政職能,對其部門應該實行計劃經濟體制。

5、糾正市場失靈的弊端:壟斷、外部影響、公共物品、不完全信息

6、能夠高度有效地集中人力、物力和才力進行重點建設,集中有限的資金發展重點產業

二、市場經濟的缺點:

1、對經濟總量的平衡、宏觀經濟結構的調整、生態平衡和環境保護等的調節顯得無能為力

2、市場機制的自發作用容易造成經濟失衡和出現盲目性,導致資源的浪費

3、市場規律的作用會引起貧富差距的擴大和出現兩極分化等現象

4、市場競爭會帶來環境污染生態問題

5、忽視長期利益和社會總體利益,對經濟總量無力調節

6、對於大的結構調整,市場機制顯得軟弱無力

三、計劃經濟的優點

1、能保證所有的人都有工作,能保證國計民生必需品的生產和供應。

2、對經濟進行預測和規劃,制定國民經濟發展戰略,在宏觀上優化資源配置,對國民經濟重大結構進行調整和生產力合理布局,有利於實現國民經濟重大比例關系的合理化。

3、有利於推動經濟持續增長。

4、能夠合理調節收入分配,兼顧效率與公平。

5、貧富差距不象市場經濟那樣嚴重,身份等級差別也較小。

四、計劃經濟的缺點

1、容易脫離實際,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2、對微觀經濟活動與復雜多變的社會需求之間的矛盾難以發揮有效的調節作用,容易產生生產與需求之間的相互脫節。

3、不能合理地調節經濟主體之間的經濟利益關系,容易造成動力不足、效率低下、缺乏活力等現象。

4、形成特權階層和被奴役階層不可避免。消極怠工成為勞動者的必然選擇,束縛了企業的手腳,企業缺乏生產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5、不利於推動技術進步和革新。

(3)計劃經濟影響哪只股票擴展閱讀:

現代商品經濟社會的基本經濟體系集中體現為市場機制配置方式和基本運行方式,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1.以市場機制調節為基礎的微觀經濟體系。

2.以宏觀調控為手段的宏觀經濟體系。

3.確保基本經濟體系運行的市場體系和外在環境等。

這三個方面共同決定特定社會的經濟結構形式、運行機理和發展方式。

❹ 股票常識

證券基礎知識 (都是我自己總結的 不是在網上找的 )
1 證券交易所的交易席位不得退回,但可以轉讓。嚴禁會員將席位全部或者部分以出租或者承包等形式交有其他機構或個人使用.
2投資者購買證券的過程 1開立帳戶2委託3成交4結算
(開立哪個證券營業機構的證券賬戶卡後只能在那個營業部買賣! 或者在電腦上下載該公司的軟體交易,自己家或者網吧 都可以!~。。)
3 大宗交易,又稱為大宗買賣。一般是指交易規模,包括交易的數量和金額都非常大,遠遠超過市場的平均交易規模。具體來說各個交易所在它的交易制度中或者在它的大宗交易制度中都對大宗交易有明確的界定,而且各不相同。
大宗交易在交易所正常交易日限定時間進行,大宗交易的交易時間為交易日的15:00-15:30。還須了解的是大宗交易是不納入指數計算的,因此對於當天的指數無影響。
4股票過戶(是雙向收費的)是投資人從證券市場上買到股票後,到該股票發行公司辦理變更股東名簿記載的活動,是股票所有權的轉移。股票有記名股票與不記名股票兩種。不記名股票可以自由轉讓,記名股票的轉讓必須辦理過戶手續。在證券市場上流通的股票基本上都是記名股票,都應該辦理過戶手續才能生效。
5配股(要定股權交易日T日)是上市公司根據公司發展的需要,依據有關規定和相應程序,旨在向原股東進一步發行新股、籌集資金的行為。按照慣例,公司配股時新股的認購權按照原有股權比例在原股東之間分配,即原股東擁有優先認購權。(要給錢的只是便宜點)
6上交所和深交所不接受已經上報上去定單的撤消報告。。。
7客戶在資金帳戶中的存款可隨時提取,並可按活期存款利率得到利息。(2月29日國家規定不計利息)
銀行發放的利息分別在3月21 6月21 9月21 12月21
8交易所每一個標准流速15筆交易
9上海證券代碼和深圳證券代碼都為一組6位數字
10證券營業部將客戶委託傳送到證券交易撮合主機稱為「申報」或者「報盤」。
11連續3年在公司會計報表出現虧損在公司股票簡稱全冠有*ST表示退市風險警告
連續2年公司會計報表出現虧損 在公司。。。。。。。。。。。。ST表示其他特別處理 提示投資者注意風險。。沒退市風險警告嚴重。12由「證券帳戶管理規則」。一個自然人 和法人可以開立不同類別和用途的證券帳戶。但是對於同一類別的和用途的證券帳戶 在一般情況下一個自然人和法人只能開一個。
13 套牢 是指進行股票交易時所遭遇的交易風險。例如投資者預計股價將上漲,但在買進後股價卻一直呈下跌趨勢,這種現象稱為多頭套牢。相反,投資者預計股價將下跌,將所有股票放空賣出,但股價卻一直上漲,這種現象稱為空頭套牢。 由於我國大陸股票交易並未實行賣空制度,股票空頭套牢在大陸市場並不存在。
14 多頭就是認為以後一段時間里股票上漲的投資者,空頭就是認為以後一段時間里股票下跌的投資者
15 PT 是英文Particular Transfer(特別轉讓)的縮寫。依據《公司法》和《證券法》規定,上市公司出現連續三年虧損等情況,其股票將暫停上市。滬深交易所從1999年7月9日起,對這類暫停上市的股票實施"特別轉讓服務",並在其簡稱前冠以"PT",稱之為"PT股票"。
PT股:就是停止任何交易,價格清零,等待退市的股票
PT股可以交易
但僅限於每周五的開市時間內進行,而非逐日持續交易。申報價不得超過上一次轉讓價格的上下5%,交易所於收市後一次性對該股票當天所有有效申報按集合競價方式進行撮合,產生唯一的成交價格,所有符合成交條件的委託盤均按此價格成交。
公司回到主板,或者破產,就不是PT股交易了。
16因為股價要四捨五入嘛。所以有些不是整整的10%
17請問股票跌到什麼情況才會下市呢???
上市的話首先要申請,經過證監會審核批准後才可以上市;

退市的股票一般是連續三年會計年報虧損而又無望重組的股票;

一般情況下,在二級市場退市(就是我們現在交易的市場),會到三級市場交易;如果公司情況好轉,有可能重組後再重新回到二級市場;最壞的情況就是在三級市場消失;那時無望了;
18傭金:(雙邊收費)由證券公司收取,最高不超過交易金額的0.3%,不同的券商不同的交易方式比例不一樣,最低收取5元
印花稅:證券公司代收,交易金額的0.1%
過戶費:每1000股1元,最低1元,證券公司代收,深市股票不收
權證、基金沒有印花稅和過戶費
目前不收通訊費
19.股權登記日,設置為R日,就是登記日你持有股票的話,既可以得到送股;
上市公司的股份每日在交易市場上流通,上市公司在送股、派息或配股的時候,需要定出某一天,界定哪些股東可以參加分紅或參與配股,定出的這一天就是股權登記日.
20.公告刊登日設置為T日。
21在中國一個卷商可以有幾個交易員位置
就算不是卷間也可以有交易員位置的.
.是所謂的T+N制度.
中國A股是T+1,當天買的不能當天賣.中國的B股是T+0,所以當天買賣多少次都可以.
22當買賣股票賺了錢之後,第二個工作日才到帳 才好取出來,但當天可以買股票 如果哪天你需要用錢了 必須前一天賣出股票 第二天才能轉到銀行第三方存管的賬戶 (休息日順延)。
23已經開了戶的帳號永遠不會被消除。
S股是未股改的股票。SST股票是未股改的特別處理的股票。S*ST是未股改的有退市奉賢警告的股票
XD是除息 XR是除權 DR是除權加除息

1.什麼是舉牌?舉牌」收購:為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防止機構大戶操縱股價,《證券法》規定,投資者持有一個上市公司已發行股份的5%時,應在該事實發生之日起3日內,向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證券交易所作出書面報告,通知該上市公司並予以公告,並且履行有關法律規定的義務。業內稱之為"舉牌"。
2.委託指令只局限與當日有效或約定日有效
3.400的股票都是退市的股票或未上市的股份公司
屬於三板市場(每周交易3次 每次一小時)
36+原證券代碼的後四位 為正在進行網路投票的的上市公司。
怎麼區分滬市和深市?
60開頭是 滬市,00開頭是深市。

4 股票簡稱前面加G是說明已經股改的股份 +S 是表示未股改的股票
1,用簡單通俗的話解釋什麼叫股改?
股改就是股權分置改革(股票的權利改革,原來是什麼樣的股票權利都有,改了之後都是一樣的權利了).

2,為什麼要股改?
我們原來是計劃經濟,股市也是計劃經濟產物,再不改革就會阻礙我們股市發展了.

3,股改前後區別.
沒改的時候我們的權利不一樣,改了之後全部流通,權利都是一樣.要是大股東不好好做公司業績,那很有可能因為股價過低被收購,沒股改的時候可不是這樣,公司賺不賺錢他都穩穩當當的做大股東.所心沒股改就會損傷小股東利益.

4,怎麼樣進行股改?
怎麼樣股改都由各個公司自己出方法,我這里就不說了.說不完方法太多,但多數都是採用送股.

5,如果是非流通股東送股給流通股東的話,那非流通股東不是損失很多嗎?這對非流通股東有什麼好處呢?對上市公司有什麼好處呢?以上合起來回答你.
打比方說,A股票20元市場價格,但是非流通股是不能流通也就不能買賣,那A股票20,30,100,1000對大股東本身都是不能在二級市場現價賣的.政府規定可以轉讓,但轉讓價非常低,據我所知高過二級市價的非常少.如果流通了大股東可以隨時賣出,當然會獲利很高.即使採取了送流通股票,那也不會送的很多,送很少一部分股票給出去,然後換來股票流通,你說對大股東來說是不是好事?原來的流通股東也得到了小部分的饋贈,真是皆大歡喜的事情.這樣大小股東全部是一樣的股票,一樣的權利,當然大小股東就會認真做自己公司業績,好好乾活了,公司自然就變得更好.

6,對與投資者和大股東來說分別意味著什麼?
這個問題我就不用回答了吧,你看懂了上面的當然就知道這個問題答案了.
5.中央人民銀行沒有上市
6.股票代碼
滬市A股票買賣的代碼是以600或601打頭
B股買賣的代碼是以900打頭

深市A股票買賣的代碼是以000打頭
B股買賣的代碼是以200打頭

滬市新股申購的代碼是以730打頭
深市新股申購的代碼與深市股票買賣代碼一樣

配股代碼,滬市以700打頭,深市以080打頭
400是屬於三版市場
360開頭屬於正在投票的

牛市:象牛的脾氣,頭向上沖頂,股價節節上升,長期看好
熊市:象熊的脾氣,頭向下慢慢爬行,股價連連下跌,後市不好。
鹿市:投資人短線行為較多,使股市漲跌幅度很大,前景不明朗。
猴市:我國股票市場獨特的形態,股市很不穩定,象猴一樣上竄下跳。
虎市:虎視眈眈,不敢輕易入市。

7.N開頭的是新上市的新股
8.1.對於無漲跌限制的股票來說集合競價實際上也是有一個漲跌限制的,不能超過前個收盤價的900%並且不能低與50%。
2.並不是所有的證券公司的員工都可以進入交易所內的,,而是要有席位並且獲得交易所認同的交易權才行。因為交易員有素質要求的。
9.股票不能從一個證券帳戶上轉到另一個證券帳戶上,只能買賣。
10.加L的股票有類:1.該只股票是權證標的物——也就是說該只股票有對應的權證發行。比如L貴州茅台、L雲天化、L五糧液……,你在權證行情裡面會發現,它們都有相應的權證:茅台JCP1,雲化CWB1,五糧液YGC1…… 2.該只股票除發行A股外還發行了H股(在香港也上市)。比如:L工商銀行,L中國人壽,L江西銅業
11.國家法定假日:元旦 春節 五一 清明 端午 中秋 國慶 交易所休市。
12.A股資金帳戶中的保證金可以為0。B股是1000美金
13.只有在交易時間內資金帳戶中的錢才可以轉到銀行帳戶中。銀行帳戶的錢才可以轉到自己帳戶中
14.如有低於100股(或B股1000股)的零股需要交易,必須一次性委託賣出如果高與100股可一1股1股的賣
15按照我國現行的有關規定,證券商有權拒絕下列人員開戶:

(1)未滿18周歲的成年人及未經法定代理人允許者。

(2)證券主管機關及證券交易所的職員與雇員。

(3)黨政機關幹部、現役軍人。

(4)證券公司的職員。

(5)被宣布破產且未恢復者。

(6)未經證券主管機關或證券交易所允許者。

(7)法人委託開戶未能提出該法人授權開戶證明者。

(8)曾因違反證券交易的案件在查未滿三年者。

16.當天買的股票不能再賣出
當天賣的股票可以再買
17.在深交所上市的公司不能在上交所交易,在上交所上市的公司不能在深交所交易。股民買賣深市的股票和買賣上交所的股票時費用有一點不同。
18.股票代碼就象汽車牌號一樣。顯示著知名度與實力
19.被冠有ST的公司不一定是虧損的 只是每股凈收益低與票面價格
股票每股的票面價格是都是一元
20.當交易所的不能正常申報的會員席位超過總數的10% 交易所會臨時決定停市
21.上市公司是因為信息披露原因停市 而再度上市的話 第一天依然有漲跌限制
22.買了某種股票 當天還可以再買其他股票的。也可以繼續夠買這種股票。
23.股票到了漲停和跌停的話 那麼一天之內價格就封在那不動了
24就注意一點,當天開戶,一般要到第二天<第二個交易日>才能買賣股票)
25.有人申報買入價為9元,賣出價為11元 作為買一和賣一的情況時,按誰下掛單的價格交易
超過漲跌限制的價格委託為無效委託。
26.股票價格:當股民主動買/就成交在賣價。稱外盤。 當賣家主動賣的話,成交在買價,稱為內盤。
27國外綠色是上漲,紅色是下跌,國內紅色是上漲,綠色是下跌
28紅色向上箭頭表示主動買入,即買盤增加
綠色向下箭頭表示主動賣出,即賣盤增加
白色菱形代表同時有這個價位的買單和賣單,雙方平手。
29.證券公司也有上市的
30 QFII是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s(合格的境外機構投資者)的簡稱,QFII機制是指外國專業投資機構到境內投資的資格認定製度
31交易所會員的席位都有席位號的。都不同。
G是機構,包括基金 券商 QFII等等
A是普通的證券營業部
T是中國人壽和平安2家專用的
32.集合競價未成交的委託暫存與交易主機。把委託拖入連續競價。
33.集合競價未產生的開盤價以連續競價產生
34.三板市場的漲跌限制為5%。
三板市場上有些股票一周交易5次(周一到周五)次 股票簡稱後有個數字5
。。。。。。。。。。。。。。。。。。。。。。。。。3次(周五 周三 周一)。。。。。。。。。。。。。。。3
。。。。。。。。。。。。。。。。。。。。。。。。。1次(周五) 。。。。。。。。。。。。。。。。。。1
35城市合作銀行,郵政儲蓄,信用社等等不能開立第三方存管
36。買(賣)一到買(賣)五稱為五檔。
37 S(未股改)類股票有漲跌限制的5%
38.集合競價時候不能撤消委託
39中小板企業的限制是每一個成交價
的3%
40個別的周末、月末、年末,一些機構為造高自己持倉市值,要拉高一下;
41.對於個股股票漲一點就是漲1%。
零碎股指分紅、配股後的總額出現不足1股的股份,如某股10送1.11股,投資者甲有100股,則其100股獲送11.1股,其中0.1股即為零碎股。 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的規定,零碎股按數量、大小排序,數量小的循環進位給數量大的股東,以達到最小記賬單位1
虧損50%就叫深套

1申購新股的委託不能撤單。只能申購一次
上海以1000股為倍數,深圳以500股為倍數購買。
2公告停牌1小時個股,在9:30前掛單,是無效單,是廢單也
3.配股不需要交納手續費
4.新股上市首日。

2.G股復牌首日。

3.暫停上市的ST股扭虧復牌首日。

4.權證的漲跌停大於10%。
5目前還沒有發行過優先股因為沒有相關規定
6.600***是大盤股,6006**是最早上市的股票,有時候,一個公司的股票代碼跟車牌號差不多,能夠顯示出這個公司的實力以及知名度,比如000088鹽田港,000888峨眉山。
7上海證券交易所規定一個股東帳戶只能開通一個證券商。
8上市公司的凈資產主要由股本、資本公積金、盈餘公積金和未分配利潤組成。
希望採納

❺ 計劃經濟的利與弊

1、計劃經濟的利:

首先,運用這種新的經濟體制有助於在短期內醫治舊中國遺留下來的經濟惡性波動,以順利地渡過經濟困難時期。建國伊始,面對國民黨政府留下的財政枯竭、通貨膨脹的局面,由於國家加強了集中管理,不出一年時間,就基本制止了通貨膨脹,經濟初步獲得穩定。

中財委在1949年關於穩定物價斗爭的總結中曾指出:在市場物價問題上的較量,不但需要統一的指揮,而且要有保證實施這種統一指揮意圖的能力。就是說,要能做到集中使用力量,靈活調度物資,全面指導物價。

薄一波後來在總結這一條歷史經驗時說:「40年來,我們看過來看過去,在中國這樣一個人口眾多又還不富裕的大國里,要長期保持金融物價的基本穩定,經濟的基本穩定,維護中央的權威,保證政治與經濟必要的集中統一是不可缺少的,中央有力量,各個地區都會得到益處」。

其次,在經濟發展水平低,建設資金嚴重短缺,國力有限的條件下,運用這種行政集權的計劃經濟體制,保證把有限的資源集中到重點建設上,奠定了國民經濟良性循環的物質基礎。

在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結束後的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正是由於國家利用手中的行政力量對重點建設進行集中統一的管理,才建成了以蘇聯幫助我國建設的156項工程為中心的694個大中型建設項目和一些骨幹企業,

使我國建立起比較完整的基礎工業體系和國際工業體系的骨架,積累了經驗,培養了幹部,為國家工業化奠定了初步基礎,從而為國民經濟的長遠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2、計劃經濟的弊:

第一,計劃經濟體制把企業置於行政部門附屬物的地位,企業既不能自主經營,又不能自負盈虧。

企業的生產數量、生產品種、價格以及企業的生產要素供給與生產成果的銷售都處於政府計劃部門和有關行政主管機構的控制之下,企業如果想自行決定生產和經營,稍稍擺脫一下計劃的安排,稍稍違背一下行政主管機構的意願,就會受到制裁,直到把企業領導人撤職或給予其他處分。

行政權力支撐著整個計劃經濟體制的運轉。因此,一個企業想背離計劃經濟的軌道,是十分困難的。同樣的道理,在計劃經濟體制之下,居民個人實際上也處於行政部門附屬物的地位。

個人作為勞動者,在什麼工作崗位上就業和擔任什麼工作,都由勞動人事機構按計劃安排好,流動難以如願,抵制這種安排等於自己斷送了繼續工作的機會。  

個人作為消費者,也要由計劃部門安排,具體表現為生活必需品是憑票證供應的、住房是由單位提供的、甚至子女的升學就業也無一不同行政主管機構的安排有關。

假定居民個人想離開計劃經濟所安排的居住地點或工作單位,他在生活上將遇到很大的困難。這樣,從居民個人的角度來看,同樣可以認為計劃經濟的運轉得到了行政權力的支撐。  

第二,計劃經濟體制是由若干個次一級的體制組成的。例如,計劃的企業體制、計劃的財稅體制、計劃的金融體制、計劃的價格體制、計劃的勞動用工體制與人事體制等等。

它們彼此緊密地結合在一起,這個次一級的體制依存於另一個次一級的體制,而另一個次一級的體制又依存於第三個次一級的體制,盤根錯節,難解難分,此存則彼存,此損則彼損。於是,要想沖破計劃經濟體制的束縛,對任何單個的企業或單個的居民個人來說,簡直是不可思議的事情。

而且,就算某個企業或某個居民個人在某種情況下能夠違背計劃經濟體制的規定而使自己的經濟活動有所發展,那也只能被當作偶然的、非常規的事情,而不可能成為經常性的、別人可以效法的行為。

在這種情況下,絕大多數企業或單個居民都只好對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安排採取默認和順從的態度,企業和個人都感覺到自己的力量同強大的計劃經濟體制相比是太微不足道了,無法掙脫計劃經濟體制的束縛。  

第三,計劃經濟體制有一種被認為是正確無誤、不容懷疑的計劃經濟理論體系作為支柱,這種經濟理論為計劃經濟體制進行辯護,把計劃經濟體制的建立說成是社會主義社會的唯一選擇,把任何背離計劃經濟體制的經濟行為都說成是修正主義的。

這就是說,通過計劃經濟理論的解釋,選擇計劃經濟體制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即使計劃經濟體制之下出現了這種或那種問題,但一來這是歷史所註定的選擇,無法更改;

二來如果要離開計劃經濟的軌道,那就是滑到了資本主義的邪路上去了,對社會、對企業、對個人的後果都是十分嚴重的,因為這等於背叛。計劃經濟體制既有行政權力作為支撐,又有計劃經濟理論體系為之進行辯護和論證,要想沖破計劃經濟體制的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不僅如此,由於長時期內計劃經濟理論在意識形態方面占據著統治地位,被確定為正統的經濟理論,任何對計劃經濟提出懷疑,甚至想作出修正的觀點都被打成異端。

由於人們從學校里、從書籍報刊上、從電影電視中所讀到的和看到的都是宣傳計劃經濟的東西,於是人們也就自覺地或不自覺地對各種想擺脫計劃經濟束縛的行為加以譴責、加以抵制。

某個企業或某個居民個人如果在擺脫計劃經濟體制方面有些舉動,就會陷於非常孤立的境地,周圍的人鄙視他、嘲笑他、斥責他,使他不得不屈從於輿論的壓力、周圍的人的壓力。

盡管這些壓力往往是無形的,以致於到後來,連最初懷疑過計劃經濟體制的人也會進而懷疑自己可能真的錯了:立場錯了,觀點錯了,於是本來正確而且很有創新意義的改革嘗試,就這樣被扼殺了、消失了。

(5)計劃經濟影響哪只股票擴展閱讀:

計劃經濟的特點:

第一,在集中統一的原則下,強調中央與地方兩個積極性的結合。

1949年冬到1950年春,中國政府在提出並實行統一財政經濟工作的方針時,強調了高度的集中統一。這是在當時急需穩定物價,克服財政困難等特定歷史條件下的客觀要求。

到1950年6月財政經濟狀況初步好轉後,中央肯定了華北局關於「除重工業和規模宏大的輕工業應歸中央直接經營外,其餘國營工業應委託省經營較為有利」的建議。

1951年4月陳雲明確提出,「要分一點權給地方」。並具體提出工業方面中央和地方分管;貿易方面在中央規定的總價格水平上,地方可適當調整;稅收方面,有幾種稅收地方可作調整。

不久,中央即正式決定把「高度集中」的方針轉變為「統一領導,分級負責」的方針,首先實行了中央、大區和省市財政三級管理的體制。此後中央多次強調「必須在集中統一的原則下,發揚地方與群眾的積極性。」

1954年3月,中央又決定:「地方國營企業超額利潤可以作為地方工業投資」。根據幾年來的實踐經驗,黨對中央和地方的關系作了初步總結。毛澤東指出:「我們的國家這樣大,人口這樣多,情況這樣復雜,有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比只有一個積極性好得多。

我們不能象蘇聯那樣,把什麼都集中到中央,把地方卡得死死的,一點機動權也沒有」。在研究和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中,1956年國務院專門召開了全國體制會議,檢查了中央集權過多的現象,具體劃分了中央和地方的管理職權。

明確規定了地方有一定范圍的計劃、財政、企業、事業、物資、人事的管理權。凡關繫到國民經濟帶全局性、關鍵性的企事業由中央管理,其他企事業盡可能交地方管理;對企事業的管理,實行中央為主地方為輔或地方為主中央為輔的雙重領導的管理方法;

中央管理的主要計劃和財務指標,由國務院統一下達,改變過去由各部門分頭下達的辦法;某些主要計劃和人員的編制名額等,給地方留一定的調整幅度和機動權。

黨的「八大」也對這個問題作出了決定。這樣就形成了我國計劃經濟體制的基本特點之一--在集中統一原則下中央與地方兩個積極性相結合。

第二,以計劃管理為主,同時重視市場管理。

建國之初,中國政府曾著力對經濟實行完全的計劃管理。然而,客觀上始終存在著商品市場。有計劃按比例發展的規律並沒有完全取代價值規律,也就不可能用產品經濟完全取代商品經濟。

我黨在建立計劃經濟管理體制的同時,在實際工作中一直沒有放鬆市場管理,而是努力運用價值規律,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如在幾次穩定市場物價的斗爭中,一方面採取通過國營貿易公司和供銷合作社控制物資和市場價格,由銀行控制貨幣、貸款等行政措施,嚴厲地打擊投機倒把行為。

同時,為保證財政收入和穩定市場,又採取了調整工農業產品稅收政策和公、私營的稅收政策以及發行公債等經濟手段。隨著經濟建設的發展,社會上出現了糧、棉、油及某些副食品嚴重短缺的現象。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黨又多次採取了依據供求關系調整價格的措施。

如1950年10月提高糧棉比價;1951年8月進行全國物價調整,調高棉紗、棉布價格;1953年10月實行糧、棉統購統銷政策後,1954年再次提高棉糧比價;1956年又調低重工業產品調撥價格等等。

此外,為了活躍農村市場,在農村集鎮上設立了由國家管理的糧食市場,允許農民對完成統購統銷後的多餘產品進行自由買賣,對一般農產品更不加限制。

為了活躍城市市場,以私營工商業公私合營後,仍提倡在商品品種、質量上的競爭,允許夫妻店、手工業者、攤販等長期存在。

1956年4月,中央指出:「小商店的形式,是我國商業中一種特別發達的形式。」並正式決定凡經營日用雜貨、食品雜貨、油鹽醬醋、紙煙等行業的商店,不合並集中;

飲食業小商店大部分不合並組織;「要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商店或小商店在經營上的優良特點」,蔬菜一類的商品應提倡生產者和消費者直接見面,在價格上允許有一定的靈活性。

第三,在計劃管理上實行多種計劃類型。

建國頭七年的計劃管理,我黨根據實踐經驗,曾劃分了直接計劃、間接計劃和估算性計劃等類型。1953年8月,中央在關於編制計劃的指示中指出:「對於不同的經濟成份有不同的計劃。國營經濟,實行直接計劃,其它經濟成份,實行間接計劃。」

「對中央各部所屬的國營經濟,要求作比較完整的全面的計劃;對地方國營經濟,只要求計劃幾項主要指標」。1955年又進一步提出:「對於直接計劃、間接計劃和估算性計劃,應加以區別,不能一律看待」。

這實際上已有劃分指令性計劃和指導性計劃的思想。據統計,上海1956年按間接計劃完成的工業產值占工業總產值的70%左右,這個比例還是相當大的。

第四,比較注重宏觀調控,綜合平衡。

這主要表現為在綜合平衡上比較重視積累與消費,國家、集體與個人,重工業、輕工業與農業,沿海建設與內地建設,漢族與少數民族,經濟建設與國防建設的關系等等。對這些關系的處理,也與蘇聯的模式有較大的不同。

在積累和消費的比例方面,「一五」計劃期間,年平均積累率為24.1%。1956年11月,陳雲在總結這方面的經驗時指出:「經濟建設和人民生活必須兼顧,必須平衡」。

毛澤東強調對國家、集體和個人三個方面的利益也要予以兼顧,指出:「把什麼東西統統都集中在中央或省市,不給工廠一點權力,一點機動的餘地,一點利益,恐怕不妥」。

1955年8月,中央規定國營企業超計劃利潤中的40%可留給企業主管部門使用。當時職工和幹部的個人利益主要是通過「按勞付酬」原則領得的工資來實現的。1951年春我黨就確定了統一全國工資制度的步驟。

1953年調整了普通工人、技術工人和技術幹部工資倒掛的現象,推行和改善計件工資制和計時獎勵工資制度。1955年國家幹部的包干制改為貨幣工資制度。1956年召開的全國工資會議,又對工資制度實行了進一步的改革。

在建國頭七年裡,還逐步建立起失業救濟、勞保、公費醫療、大學免費入學等社會福利制度。盡管在對個人收入的分配上實際上存在平均主義的傾向,但使人民群眾從實際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中,體會到新社會的好處。

❻ 宏觀經濟是如何影響股票市場的

任何企業都不是生活在真空中,整個社會經濟和外部環境的變化必然會對其中的企業產生巨大的影響。但如何關注宏觀經濟是一個問題。關注宏觀經濟就意味著總是看CPI、PPI、M1M2、PMI等經濟指標,並以此來指導決策?這不一定。我們必須承認,對於整個市場而言,我們在某種程度上都是盲人。

試想一下,如果未來5年和10年整個國家經濟發展的總體趨勢和特點,與你投資和長期持有所需要的發展環境完全一致,結果會怎樣?所以我覺得所謂的關注需要一種意識形態的穿透力,需要對未來5-10年社會經濟發展的大趨勢有前瞻性的認識,而不是每個季度都試圖去預測。

❼ 政策為什麼會影響股市

霸位先,然後在編輯答案
國家的一些政策,首先影響的並不單純是整個股市,要看政策內容,是屬於整體經濟范疇,或者是具體行業范疇。
例如 之前4萬億推動經濟恢復發展的大計劃,影響的就是整個經濟層面,特別是基建;
又例如 國家十二五新能源規劃,影響的就是新能源這個行業。

我們說政策,也是分為【利好】(對市場或行業影響力為積極,好的消息),和【利空】(反之,是壞消息)。
例如 國家推動節能減排計劃,整治高污染行業及企業……那麼,像具備節能減排概念的個股(例如節能燈生產企業,製造脫硝機器的企業--降低煙排放中硝的排放,受益),股價受政策導向利好,股價上升;而像鋼鐵廠和玻璃製造等企業(因污染嚴重,產能過剩等原因,需要整頓),就會因為政策利空而導致股價下挫。

當然政策的導向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但消息出來以後往往立刻被市場反映出來,同時也有些情況是不能立刻反映的,需要看具體情況。
說起來很復雜,也很龐大,但如果具體能說是哪些政策,解答會更清晰些。

❽ 計劃經濟的優缺點

一、定義

計劃經濟,也稱指令性經濟,是一種經濟體制,而這種體系下,國家在生產、資源分配以及產品消費各方面,都是由政府或財團事先進行計劃。

二、計劃經濟優點

1、能保證所有的人都有工作,能保證國計民生必需品的生產和供應。

2、對經濟進行預測和規劃,制定國民經濟發展戰略,在宏觀上優化資源配置,對國民經濟重大結構進行調整和生產力合理布局,有利於實現國民經濟重大比例關系的合理化。

3、有利於推動經濟持續增長。

4、能夠合理調節收入分配,兼顧效率與公平。

三、計劃經濟缺點

1、容易脫離實際,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2、對微觀經濟活動與復雜多變的社會需求之間的矛盾難以發揮有效的調節作用,容易產生生產與需求之間的相互脫節。

3、不能合理地調節經濟主體之間的經濟利益關系,容易造成動力不足、效率低下、缺乏活力等現象。

4、形成特權階層和被奴役階層不可避免。消極怠工成為勞動者的必然選擇,束縛了企業的手腳,企業缺乏生產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5、不利於推動技術進步和革新。

6、容易導致供求脫節及宏觀經濟比例重大失調。

❾ 如果恢復計劃經濟股市還會存在嗎

股市是市場經濟的產物,要是計劃經濟,就相當於各公司計劃都被提前披露,大股東還怎麼玩散戶

熱點內容
p2p理財顧問怎麼樣 發布:2025-07-10 06:07:33 瀏覽:582
期貨什麼是多平 發布:2025-07-10 06:02:34 瀏覽:795
大連泰微科技有限公司股票代碼 發布:2025-07-10 05:56:58 瀏覽:945
易方達基金每季度漲多少 發布:2025-07-10 05:56:58 瀏覽:311
期貨停板價位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7-10 05:49:38 瀏覽:215
股市弱勢如何抓漲停票 發布:2025-07-10 05:39:52 瀏覽:491
什麼情況買貨幣基金 發布:2025-07-10 05:36:37 瀏覽:161
定投基金累計凈值怎麼算 發布:2025-07-10 05:23:50 瀏覽:665
工資理財期貨怎麼樣 發布:2025-07-10 05:15:54 瀏覽:268
古代貨幣發展前景如何 發布:2025-07-10 05:01:12 瀏覽: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