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股票大跌對A股影響大嗎
⑴ 美股下跌會對中國股市造成什麼影響
1、美股連續暴跌會影響A股的做多情緒,進而引發外資、基金的大量離場。
2、美股連續暴跌意味著整個美國金融體系的崩盤,而隨後美股的大量放水救市又會引發外匯的波動,進而影響到A股的走勢。
3、美股的暴跌會引發美債危機,進而有形成金融危機的可能性,所以這對於A股會造成一定程度的沖擊。
(1)美國股票大跌對A股影響大嗎擴展閱讀:
美股暴跌的原因其實是疫情所帶來的恐慌,從一開始美國不重視疫情到後續重視,再到後續一次性把所有的救市手段統統打光,這一系列的操作把整個股市的恐慌進一步放大,所以整個美股跌跌不休。另外美股在暴跌之後,它就已經形成了流動性的緊張,即上漲很容易,下跌很容易,這樣的暴漲暴跌對中國股市的影響也是極為明顯的,即中國股市開盤會受到嚴重影響。
總的來說,美股暴跌對中國股市的影響主要是集中在開盤,而後A股的走勢主要是受到外資、國內政策、國內資金的相互作用。對此,當前A股大漲大跌,又或者是低開低走等隨機性的波動全是多方力量角逐的結果。
⑵ 美國股票期貨大跌對節後A股會有影響嗎
美國股票期貨大跌對於全球資本市場會帶來一定的影響。對於A股短期走勢,也會形成一定沖擊,但影響並不大。
四季度隨著中國經濟進一步復甦,A股市場將有望迎來較好的回升行情,周三統計局公布的官方數據顯示,9月份作業PMI進一步回升,小幅上升至51.5%,和8月份相比,回升了0.5%,這已經持續了大概半年的時間維持在5%以上的榮枯分水嶺,這意味著在疫情控制住之後,我國經濟出現了持續的復甦。
9月份的數據顯示出經濟穩定復甦以及節假日消費增長的預期,企業開始加大對原材料的采購,從而迎接經濟的復甦和需求的上升,四季度經濟面還會強勁回升,今年一季度我國經濟受到疫情的沖擊回落了0.8%,但在二季度已經恢復了正增長。
GDP回升到3.2%,避免陷入到衰退,我國也是第一個從疫情造成的損失中復甦較大的經濟體,三四季度我國經濟上還會進一步回升,這將是我國經濟回升的重要推動力。
(2)美國股票大跌對A股影響大嗎擴展閱讀
美歐貿易摩擦再次升級:
路透社9月30日報道,WTO已准許歐盟對價值4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加征關稅,作為對波音公司獲得美國補貼的反制措施,這可能導致美國和歐盟貿易爭端進一步加劇,也為美俄貿易戰持續升級拉開了序幕,可能會影響到歐美經濟的復甦。
歐美經濟受到疫情的沖擊出現了大幅下降,二季度美國GDP下降了30%,因為歐美經濟主要推動力是消費服務業,受到疫情的沖擊非常大,這會對歐美的經濟形成持續的影響。據預測,美國GDP要想回升可能要等到明年年底,歐洲甚至可能要等到2022年才會出現明顯的復甦。
⑶ 美股漲跌對A股有影響嗎
美股是指在美股上市的股票,在進行交易時需要使用美元,而A股是指人民幣普通股票,它是由中國境內的上市公司發行的股票,境內機構、組織或個人可以以人民幣來認購和交易。美股與A股兩者的關系就是A股走勢看美股「臉色」,美股發生大的波動,那麼A股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盤面會出現比較大的震動。
A股市場之所有會受到美股的影響,具體原因如下:
1、投資者的情緒。美股是全球最大的證券市場,擁有非常龐大的投資者,當美股市場劇烈波動時,那麼這些投資者的情緒就會影響到他們在金融市場的一些投資決策。
2、經濟關聯。美國的經濟和美國企業的表現會影響到美國企業對中國的投資,以及影響中國企業對美國的出口等,這些情況對A股市場都會造成影響,例如當美國的蘋果股票下跌時,中國的蘋果概念股也會隨之下跌,從而對整個A股的市場走勢造成影響。
3、資金流動。美股的波動會影響A股震盪,這個影響並非是美股漲,A股就跟著漲,或美股跌,A股就隨之跌,很多時候美股和A股的跌漲時相反的,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就是A股具有較強的獨立性,而美股的跌漲還會影響到全球化的資金流動,這讓資金有機會流向更大的市場。
⑷ 昨夜美股和歐洲股市大跌對中國股市有影響嗎
不會太大影響,我國經濟總體運行基本穩定,即使面臨外部沖擊,政府有工具和能力保持經濟增長穩定,為股市和匯市穩定運行帶來良好基礎。
美股自1997年以來首次觸發熔斷機制,市場哀鴻一片。此次暴跌導火索是國際油價崩盤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深層則是長期資本估值過高帶來的市場泡沫化。暴跌暴露出的多重風險值得警惕。
首先要警惕原油市場繼續劇烈波動的風險。短期來看,國際油價下跌壓力繼續存在。隨著疫情全球擴散,封城限行等措施相繼推行,遭遇重挫的國際原油需求短期內難以改觀。
而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和俄羅斯在減產談判失敗後,必然會圍繞市場份額展開爭奪,價格戰或在所難免。國際原油市場不確定性陡增,讓全球金融市場的風險加大。
(4)美國股票大跌對A股影響大嗎擴展閱讀
美聯儲日前緊急大幅降息50個基點,非但沒有緩解市場焦慮,反而浪費了珍貴的「彈葯」,面臨把基準利率和長期國債收益率推向零的壓力。
美國銀行全球研究部的報告說,新冠肺炎疫情帶來了供應側沖擊,此時採取醫療衛生政策和定向財政政策比貨幣政策更為重要。有機構呼籲,相較力不從心的美聯儲降息,政府為新冠病毒檢測買單可能更有效。這次美股暴跌還暴露了估值過高帶來的虛假繁榮不可持續,由此造成的長期結構性風險值得警惕。
此次美股暴跌已經拉響警報,國際金融市場和世界經濟面臨的風險值得警惕。有2008年金融危機前車之鑒,包括美國在內的各國政府都有責任採取措施有效應對各種風險,為全球經濟穩定發展注入信心。
⑸ 請問,美股對A股有何影響為什麼美股下跌會影響到A股甚至是全球股市
中國股市其實對國外股市的反應並沒有接軌,導致這次大跌的不是美國股市下跌這個外部因素而是大小非這個內部因素,大小非直接導致了資金面的失衡,
7月10日大盤沖擊30日線失敗後下挫,11、14日連續兩個交易日空多雙方激烈爭奪5日線,而30日線已經下降到2908了再次對大盤形成了壓制,上周的行情特點是市場反復靠一直無法兌現的謠言來救市,先是國家有七大救市措施出台,在沒有兌現的情況下大盤破位又出了個國家平準基金已經獲准入市救市,第二天平準基金的發起人就辟謠沒有這事...,如果一個股市的行情全靠謠言來維持震盪減緩下跌趨勢,沒有真正的實質性的措施出台,那這次反彈的目的就要多思考了,機構的目的是什麼,頻繁的製造謠言來拉高股市,最新的資金統計結果已經出來了,在這次紅紅火火的抄底行動中基金、保險和QDF2均是凈流出,在上周行情比較被投資者看好的情況下,這些主力資金的凈流出接近50億,完全在意料之中,又是個借謠言拉高出貨。而市場頻繁傳出利好謠言的真正目的也很清楚了。「拉高出貨」。既然機構在眾人期盼紅七月的情況下,在半年報做業績的情況下都保持了凈流出,雖然大盤做得比較好看,但是從機構的意圖看仍然沒有改變的跡象,長期目標仍然是降低倉位迴避大小非和宏觀政策的壓力。
這波反彈如果後市在30日線再次結束沒政策護盤的情況下破2500就是很輕松的了,下個支持位也是象徵性的2000點。大盤謹慎看好的情況下是突破並站穩30日線2908點,還有看高3195點60日線的機會。
因為資金面緊張導致的現在下降趨勢已經形成的情況下,投資者應該保持理智不要盲目的樂觀,股市很復雜也很簡單,復雜的是什麼因素都可能導致股市變化,但是簡單的是資金面的長期多空趨勢就決定了,大盤的長期漲跌趨勢,但是股市不可能只跌不漲,肯定會在下跌途中出現反彈,但是反彈的規模應該視政策面的利好消息的情況來判斷,如果還是這些非實質性的利好消息來託大盤,那每次反彈都是減倉的機會,只有針對大小非實質性的限制措施出來後,大盤才有可能緩解資金面的壓力,帶來一波中級反彈甚至反轉,只要這個導致大跌的核心問題不解決,投資者就要以反彈看待,逢高減倉,而連續超跌投資者信心的積弱使得抄底資金非常謹慎,雖然抄底資金試圖該變這種運行頹勢,但是情況卻並不是太樂觀,現在的股市並不是政府說的缺乏信心不缺乏資金,個人覺得在大小非的陰影下現在這兩樣都缺.今年是大小非最輕的一年,只有3萬億的解禁資金,但是已經讓市場中的主力資金吃不消了(在主力開始出貨前市場中的主力資金一共只有3萬億,但是大小非足夠消滅它們了),雖然政府來了個基金也要講政治的說法,不過看來實質作用不大,機構繼續反彈出貨的動作沒有停止,不得不選擇邊打邊撤退的策略,來降低損失,就算在奧運前政府再出所謂的利好來阻止股市的繼續下跌,但是只要不是針對大小非的實質性的解決措施,只是一些不痛不癢的政策的話,那在資金的多空平衡已經打破的現在的這種行情下,就算在利好刺激下奧運期間採用橫盤運行或者小幅度反彈的走勢下,投資者仍然不要太過於樂觀,因該謹慎對待,因為實質問題沒解決,資金面就會繼續緊張.如果出現政策帶來的反彈時逢高降低才是明智之舉.不要去相信股評不考慮實際的大行情.由於2009年的大小非解禁資金是近7萬億,2010年的解禁資金是近10萬億,而這已經遠遠超過了今年的3萬億,所以,在這個導致這次大跌的核心問題解決前,資金面的壓力是不可能解決的,任何邊緣性的利好政策帶來的都只是反彈而不會是反轉,股市雖然很復雜但是其實也很簡單,股市的規律就是賣的多餘買的就跌,買的多於賣的就漲,大多數人都知道這個道理,但是當資金面已經體現出來的時候為什麼有些人卻不願意去面對.別去相信大小非也有要長線投資的,在大小非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的情況下一解禁上市就利潤高達400%以上,甚至高達1000%以上時,這種成本帶來的暴利,在一個弱勢行情下,你認為大小非持有者是會落袋為安還是會繼續看著自己的利潤縮水(大小非也是投資者,利潤第一同樣是他們的理念,當長期股東這種想法只有被機構教育出來的散戶會去干)而一個長期趨勢中因為某種原因賣的力量都處於壓倒性的優勢時去談牛市什麼時候回來就是在自欺欺人.非實質性政策帶來的就是反彈不是反轉.由於大盤最強的支撐區域3300~3400和股評、機構口中最強的所謂永遠不會被擊穿的政策鐵底2990都已經在資金面失衡的現實面前,迅速瓦解。所以短線在沒有新的利好政策的支撐情況下,反彈就是降低倉位的機會,當然如果有邊緣性的利好政策出台帶來抄底資金抄底,帶來的反彈相對規模較大當然最好,對散戶來說機會難得。嚴格控制倉位是我現在唯一要說的,逢反彈減倉是嚴謹的。有資金在手裡才有主動權,才能夠迎來真正的底。底是主力抄出來的不是散戶,在主力都迫於大小非壓力減倉時,做為中小投資者能夠做的就是順勢而為,不要逆勢而動,機構減倉我們也要控制倉位。
如果政府願意出台實質性的解決大小非的政策,那產生的行情就是大行情,就不是現在這種小打小鬧了,不過個人覺得不是太現實,近20萬億的資金本來政府就是想讓市場來消化,政府會願意自己來掏錢??
(對熊市操作的一些反思)首先在熊市中震盪逐漸走低是長期趨勢,利好消息只是催生反彈的一個條件而已,但是當利好消息的刺激逐漸淡化後,反彈就會結束了(而反彈高度取決於利好的大小程度),因為利好而被暫時改變的下跌趨勢將繼續下去,股市回歸其自然的規律。而在導致大跌的核心問題被解決前(大小非),股市都不可能扭轉過來,不可能產生反轉。而在連續下跌的這個趨勢中兩千多支股中處於上漲趨勢的能達到100支就不錯了,也就是說在大盤下跌時買到下跌股的概率是95%甚至以上,做為投資來說既然知道這么低的概率選到游資狙擊的股票,那還不如不去冒這個險。而選擇操作超跌反彈是在這個趨勢中講究安全系數投資者的很好的投資策略,因為在超跌後產生反彈是肯定的,沒有隻跌不漲的股市,只是反彈的規模大小而已(要根據是否有利好消息和利好消息的大小來具體分析反彈高度),而在這個反彈過程中一般以普漲為主,在這個反彈普漲過程中處於下跌的股又處於10%以下,也就是說,你隨便買支股票上漲的概率要遠遠大於在下跌過程介入股票的概率,雖然股票不能夠把這種概率做為抄股的標准但是作為對安全要求很高的投資者來說,趨勢投資是在熊市中最安全的一種投資策略。對股票把握不好的股友又想在熊市介入股票,那選擇這種策略是比較安全的。但要記住,只有超跌才能夠去抄一個短線,而一般的跌幅一般選擇觀望,中間的紅盤可能都是套人的陷阱,當天一個反彈,第二天直接低開低走把抄底的人全部套了,所以熊市中你如果無法把握哪裡是底的情況下,最好是做趨勢,降低風險(個人觀點謹慎採納)。
現在要順勢而為了,不做死多頭,也不做死空頭,做個滑頭就行了在大盤沒有選擇方向前,嚴格控制倉位會讓你風險降到最低的。
上純屬個人觀點請謹慎採納。祝你好運
⑹ 美國股市暴跌會影響中國A股嗎
會有影響,只是影響的方面都不一樣.要看是什麼到至美國股市暴跌
⑺ 美國的中概股跌對中國股市會影響嗎
中概股大跌是與外圍市場有關,美國政府如果對投資市場採取措施,勢必會導致資金流出,也會打破原有全球市場產業鏈格局,將會對估值產生比較深遠的影響。
不過,A股近期開盤後並未跟從美股走勢,而是上演逆襲,希望中國股市能走出獨立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