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大漲對房產的影響
『壹』 為什麼房地產股票大漲
源於對通脹的預期,國內外游資大量進入房地產市場及房地產股做投機性炒作,導致股價,樓價暴漲!
『貳』 股票 為什麼來個房地產方面的利好消息,房地產概念的股票就能上漲
房地產股近期確實在上漲,當然會利好建築工程、建築材料、地產公司,包括但不限於如下幾只股票:000014沙河股份;000517榮安地產;000002萬科A;002208合肥城建;600606綠地控股;600890中房股份;600383金地集團;600246萬通地產;600641萬業企業;600743華遠地產
『叄』 房產限購對房產股票的影響是什麼樣的
1、樓市的成交量大幅度下降這是必然的了。那大規模的炒房資金不可能安心的去買理財產品,必然會想辦法尋找出去處?大家自然想到了會來股市,但是股市和房市還是有明顯的區別,買房賺錢是深入人心了,並不需要任何研究直接買就好了,股市需要技術和研究,去年的虧損還心有餘悸,不可能房市那邊限購,立馬就全部跑來買股票,會有一個緩慢、逐步入市的過程,短期只有小部分先知先覺的大資金進來股市,散戶是沒有耐心去等待,需要買入就賺,所以只有等股市趨勢走好了,炒房的資金才能大規模的入市。但是必然會大規模減少股市的資金再進入房市。
2、限購政策對房地產股票影響,成交量大幅度下降對房地產市場肯定是利空,但到了資本市場並不是利空就一定會下跌,利好就會上漲這樣簡單直接的影響,房地產行業這兩年銷售額是大幅度增長,但是確認業績有一個滯後性,所以未來一二年房地產公司的業績是有保障的。房地產股票除了萬科其它股票並沒有因為房價大漲股價出現大漲,保利地產15年以來最低價也就8塊錢,現在9.6元,幾乎是沒漲。所以房地產股票如果出現了一個深跌應該是一個買入的機會,可以搏一把短線。但是如果房地產股票沒有下跌,從價值上來說我並不認為房地產股票可以買入。
3、雖然在限購的同時,並沒有說要限制土地供應,像南京還出台了加大土地供應,如果供應量不變,那建房的材料就不會少,對經濟就不會有影響,但是需求方在減少,供應還在增大,必然的結果就是跌,所以我是不會相信地方政府看到房價大幅下還會大幅度增加供應。這一二年經濟的企穩全靠房地產,現在房地產再次下滑,國家必然要找到新的增長點來保證經濟的L型,從目前出台的政策看,加大PPP是最有可能替代房地產經濟的。
『肆』 通貨膨脹對房價及股票的影響,請專業人士回答
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銀貨幣量不變,而紙幣發行量超過了金銀貨幣量的一倍,單位紙幣就只能代表單位金銀貨幣價值量的1/2,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用紙幣來計量物價,物價就上漲了一倍,這就是通常所說的貨幣貶值。此時,流通中的紙幣量比流通中所需要的金銀貨幣量增加了一倍,這就是通貨膨脹。在宏觀經濟學中,通貨膨脹主要是指價格和工資的普遍上漲。
說到對房價肯定是使房價上漲,通貨膨脹時,消費者的購買力是下降了,但是有太多的因素促使房價一直處在強勢地位。
1.房子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中處在一個非常重要的地位,現在一般年輕人都會先買了房子再結婚。房子對於這些人來說是一種必須品,因此只要供得起,沒錢也得借錢買。
2.現在買房的大部分人目的都是一種投資,都是為了趕上通貨膨脹的速度,將手中的人民幣保值。炒得起房的人不會在乎那點錢,那些大財團就更不用說了。
3.我們現在期待房價大跳水,這是一個不現實的想法,個人認為房價還會一直升,一線城市的房價還有下降的可能,因為的確存在不少泡沫,但不會降太多,二線城市我認為基本上不會降了。既然房價越升越高,遲買不如早買。
4.國家政策的影響。為了抑制房地產市場的過熱,國家出台了不少政策。象升息、提高買第二套房的首付、嚴格二手房交易的貸款等等。效果肯定有,不過不大。原因我前面說過,炒房的人不會在乎這點,只要收益比投入大,為什麼不去做呢。
5.房價跳水、房地產市場崩潰,這對國家的經濟影響是巨大的,國家不會允許這種情況出現。另外,一個政府官員擁有幾套房子這是我們不知道的,不過我敢說很多。這些人不會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6.最後我們別忘了,房價的上漲政府也是推波助瀾的兇手。土地國有並拿來公開拍賣就能有力地證明這點。
至於對股市
其實通貨膨脹對股市來說就是一把雙刃劍,適度的通貨膨脹對股市不僅沒有壞處,而且還有推動的作用。因為,通貨膨脹主要是因為貨幣供應量增多造成的。貨幣供應量增多,開始時一般能刺激生產,增加公司利潤,從而增加可分派股息。股息的增加會使股票更具吸引力,於是股票價格將上漲。
但是貨幣供應的速度不能即時控制的話,就會造成過度的通貨膨脹,這樣的情況下才會對股市造成負面影響。
簡單的說,通貨膨脹對股市最直接,路徑最短的影響是正面影響,就是我開頭說的。因為這是一個新興市場必經之路。只不過不加以控制才會對股市造成間接的負面影響,也就是樓主所提到的。
個人看法,僅供參考
『伍』 房產調控對股市帶來什麼影響利好還是利空
房地產調控對股市資金面利好,基本面利空,部分周期股承壓,利好PPP和基建。居民購房支出下降利好消費板塊。雲掌財經建議可關注消費、PPP、國企改革等主題。
『陸』 為什麼股票和房地產價格容易出現暴漲暴跌現象,從經濟學角度解釋為什麼
股票和房地產價格出現暴漲暴跌的原因在於:
人與人對於股票和房地產的價值的看法有著不同的理解,一旦多數人達成了共識,認為股票會漲,那麼股民的信心就導致股票一直漲;同理,人們達成了股票會跌的共識,那麼就會對股市失去信心,所以人們都瘋狂的清倉,就導致了股票市場的暴跌。
經濟學研究的是人,商品本來是沒有價格的,只有人們進行了交換,才會具有價格,所以商品的價格是人所賦予的,人們認為稀缺那麼商品就昂貴。所以只要弄懂了人們的共識,那麼也就能預測股市和房市的漲跌。
『柒』 房地產對股市有什麼影響
房地產是國家經濟的支柱,房地產破滅,股市絕對崩盤,想想美國金融危機就知道。
『捌』 股市的漲跌對房價的影響
真正意義的個人浮動資產 在過去,中國經濟主要是靠投資拉動,政府行為處於主導。但現在已經慢慢過渡到靠內需推動的時代,居民的消費行為對經濟增長起到決定性作用,而且這個重要性會越來越大。這時候,居民在消費傾向上的微小變化對宏觀經濟的影響都能凸現出來了。 在計劃經濟時代,中國人基本上都沒有什麼個人資產,消費完全由收入決定,而絕大多數的收入就是靠工資,而工資高低又是由宏觀經濟,更准確地說,宏觀經濟中的實體部分來決定的。 居民的生活消費是完全被動地接受宏觀經濟作用,特別是國家政策和政府投資的作用。那時候,條件好一點的人能有一些現金和銀行儲蓄存款或者一點黃金,再後來,又開始擁有些國債和企業證券。中國居民們逐漸累積屬於自己的個人資產,其消費模式也不再是當月吃光工資,有多少用多少,而會開始做長遠決策和短期決策相結合,跨期消費。但這些個人資產收益小而穩定,資產價值幾乎不會發生波動,也不會對居民的消費發生任何意外的沖擊和干擾。 1991年國內股市開通,中國居民們開始擁有真正意義上的個人浮動資產。股市的第一桶金和幾輪牛市熊市變換行情讓很多人積累了大量的股票資產,也讓更多人認識到股市的陰晴變化之快,股價的變化無常。相當比例的人因為股市行情的一點波動就會使生活處境和消費能力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當房子有了價格 中國居民的經濟生活在上世紀90年代還遇到另外一件大事:房地產市場的放開。這意味著住房不再是免費發放的福利品,房子可以買賣了,有價格了,而且這個價格還會變化,且變化還很快、很大。 當資產價格變動引起居民消費的變動,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財富效應」。這個話題在國外已經被研究了很長時間。如前面所說,因為現金和銀行存款、債券等資產價值變化很小,一般人們主要討論股票市場和住宅房地產的財富效應。早在20世紀70年代,著名經濟學家、曾因為創立「生命周期消費假說」而獲198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莫迪格亞 尼(Modigliani)就在一系列文章中就提出,假定勞動收入不變,財富每增加1美元會導致美國消費者支出增加5美分。從那時起,資產價值變動對消費的財富效應就逐漸成為經濟學尤其宏觀方針政策研究的一個討論重點。莫迪格亞尼的5美分論斷也被廣泛引用,包括成為美國宏觀經濟決策的參考。 之後的研究雖然對這個論斷有一些微調,但總體上經濟學界承認,財富變動會引起消費變動。 學者們開始區分股票價值變動對居民消費的長期效應和短期效應,直接效應和間接效應。長期和短期效應從字面上就可以理解,是僅僅影響當前消費支出,還是會作用到很久之後的消費決策。直接效應,簡單來說,就是覺得自己變富了,至少手頭變闊綽了,就想多花錢了。 有人就此質疑,股票盈餘還停留在賬面時候不存在這個效應,「紙面財富」只有真正賣了、套現了、落袋為安了,才可能算是財富。但如果套現了,那隻是一次性收益,該股民不會預期將來每次都遇上好運氣,不會認為自己的一生收入(勞動收入+資產收益)真的發生重大改善,那麼最多有短期效應,長期來看就沒有什麼了。所以,有人認為間接效應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