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五百強對公司股票的影響
❶ 持有全球五百強企業的0.5%的股票什麼概念
厲害了,等於富豪
❷ 中石化作為世界五百強企業,為何它的股價並不高
現在基本家家戶戶都有著汽車,所以在很多時候也會有人非常關注中石化的公司問題,當然對於中石化來說,也是所有有車家庭必備的。當然多年來中石化的公司發展一直非常的穩定,但是對於它的股價卻是一直以來卻都沒有很高,對於這一問題也會讓很多股民都表示疑惑。其實中石化雖然是世界500強企業,但是自身的盈利卻不是非常的多,但是如今的股價一直不高,更多的原因是因為在很多股份上都分的比較細,所以才會讓自己的股價不高。
股民在自己盈利的同時,也需要看清集團自身的資質,對於中石化來說,雖然是一個非常大的集團,但是在很多方面他們也會有所不足。
❸ 為什麼中石油世界500強而股票卻一直下跌
中石油這個世界500強之一的企業,市值曾居全球第一,在國際原油價格大幅飆升的情況下,其主營業務並沒有變化:還是經營燃油燃氣化工等,理應應該大賺錢的。但其一季度的財務報表並不理想。我認為其股價的異常下跌只能歸之於限價即行政性的價格管制的原因。在去年底規定成品油不許漲價(還包括氣電等)。根據中石油2007年報公布的資料,按照國際市場(西德克薩斯,北海布倫特,米納斯)原油2007年全年平均價約72美元多/桶,同比漲幅約在20%。而中石油全年出廠平均價汽油為人民幣5071元/噸,柴油4653元/頓,分別比新加坡進口完稅價人民幣低1225元/噸,1513元/噸,最高時價差超過2000元/噸。這就是說,按國際市場原油價格計算成本,中石油每向國內市場提供一噸汽柴油就承擔約1500元的人民幣損失。今年以來國際市場原油價格一路高企,目前已經超過140美元/桶,約增長一倍。盡管在去年底提高汽柴油價格500元/噸,今年6月又提高了1000元/噸和1500元/噸,又採取了進口原油減免稅收等措施,但相比較國際原油價格水平和中石油的生產成本,其還是在巨額虧損。據有人估計,目前的價差還超過2000元/噸。而中石油自產原油遠遠無法滿足生產的需要,必須依賴進口原油。因此,由於硬性規定了成品油的價格,才造成中石油經營狀況不佳,贏利水平不如人意,隨著股指下跌而出現更大跌幅。
正是因為管理國內物價上漲過快,防止通貨膨脹的目的,對中石油採取產品限價的措施,致使其無法跟隨國際市場原油價格上漲而獲利,卻由於要保證低價供應汽柴油反而出現經營虧損。其股價根據業績表現,呈現更大跌幅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如果國際市場原油價格繼續上揚,而國內成品油價格不變或變動幅度跟不上國際價格變動的幅度,同時又沒有予以足夠的補貼,那麼中石油股價不會有較好表現的。
然而對廣大股民投資者來說,作為股東投資中石油的目的是想分享其經營成果,收獲盈利分紅和股價上漲的利益,決不是想作為調控物價水平工具的犧牲品。股民沒有辦法通過「舉手投票」表明自己的意願,就只有選擇「用腳投票」,中石油股價下跌就是必然的結果。
❹ 世界500強企業,怎麼還有一個世界500強市值企業,這兩者有什麼區別怎麼排名都相差很大啊
1.市值500強是計算的上市公司的市值,也就是賣出去值多少。不上市的公司無法計算,不在名單之內,例如中國銀行。另外三星的市值大約3000億美元,但是實際總資產可能超過5000億美元,市場中人們覺得騰訊發展前景好,願意花5000億美元買下來,但是實際資產可能只有2000億美元,互聯網行業的市盈率普遍高於製造業,市值也就顯得虛高
2.企業500強是計算的企業的營業收入,反映的是競爭力,也不是企業的總價值。
❺ 世界500強企業是營業收入,和股票市值有什麼關系嗎
世界500強企業是指總資產排名,和股票市值關系不大。
❻ 入駐《財富》世界500強榜單,對企業有哪些方面的影響
進入財富500強,對企業是非常有利的,可以擴大企業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使企業不僅在國內,而且在國際上都享有盛名,可以使企業更健康,更快速的發展,慢慢的成為國際化的大公司。
不論對企業,還是對個人,都有很多的好處。個人來說,進入世界財富500強,個人的好處更多了,比如這次小米,給員工福利,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華為公司,現在也是國際品牌大公司,員工的福利待遇,不是一般企業可以比的。員工不論生活還是培訓,個人拓展能力,提升發展空間,在企業進入國際知名企業後,對個人都有很大的便利。企業的福利待遇可以做得更好,對企業的員工和他們的家屬,也會有很多的好處,比如,職工的醫療,交通補助,住房保險,會得到更多的福利和照顧。
❼ 入選世界500強企業的概念股票可關注
這個說法比較有意思,好象沒人提出這么個概念。
不過,07的500強不一定08年度還能上榜,據此進行投資未必有好結果。
比如中國排第一的中石化,由於國際油價頻創新高,而國內成品油價格控製得很緊,所以今年虧損嚴重,每個月國家不得不給它巨額補貼,毫無疑問這樣的石油煉化企業是要迴避的。油價見頂了或者國內成品油價格完全放開了才能介入它。
❽ 中國石化既然是世界五百強企業,為什麼股票價格那麼低
股票價格按照市盈率已經不低了,中國的500強有幾個真正的優質企業,只不過是壟斷企業罷了
❾ 關於公司上市與世界500強企業的疑惑
你所觀察到的現象,還有自己的一些思考,基本都符合事實。的確,上市公司無論是在收益率、員工福利、管理效率、企業環境各個方面 ,都不一定優於非上市公司。關於股權融資和債券融資,我以前的老師有過一句很形象的總結:企業首先舉債來擴大經營,後來覺得定期定量的硬性還款壓力很大,就動了少還款或不還款的念頭,這就出現了股權融資——我經營良好時多給你,經營不善時少給你,自身難保時拍屁股走人。對企業來說,新增一條資金來源,而且紅利是什麼時候想發就什麼時候發的,這無疑大大拓寬了企業的資金處理空間。
至於你說的上市公司被拿來當做吹噓的資本,一是它們的確能給地方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很多上市公司都為地方財政作出了突出貢獻。畢竟別的不說,它們的資本擺在那兒,每年能帶來巨大的稅收。地方政府抱著這些金娃娃,能不自豪嗎?
第二,政府出於宣傳上的需要,有必要樹立幾個企業的標桿。那它拿什麼當標桿呢?上市企業還是非上市企業?答案是很顯然的。上市企業,首先知名度上有優勢。其次就是上面說過的資本保證。還有,上市公司是必須公開其財務狀況的,而非上市公司則一般沒有這個義務。相信每個投資者都會青睞一家財務透明的公司,即使只是在賬面上。最後,上市公司的經營業績是有底線的,為了不被戴ST帽子或者摘牌,高官們還是要絞盡腦汁研究對策來提高公司盈利的。而未上市公司由於財務不公開,業績比較難以預料,風險較大。
其實呢,部分地方政府本身可能都沒有這么多考量。它們只是人雲亦雲地追捧「上市企業」這一標桿罷了。就像高校科研普遍採用論文發表數和引用數來論高下一樣,這一指標的確有代表性,但是用著用著已經忘了它為什麼重要了。從這一點來說,地方政府並不比普通高中高明多少——只關注清華北大的考取數目,而忽視其他實力相當高校的錄取學生。極力打造地方標桿必然導致地方政策對重點企業的進一步傾斜,壓縮非上市企業的生存空間,這對建立良好的市場競爭環境,以及解決我國的收入不平等問題,或許會有不良的一面。
❿ 五百強是不是好利害,幹嘛這些股票散戶買了還虧本
需要三個素質。一是專業知識,二是長期的從業經驗,三是適合這個行業的人格特質和思維習慣。三個因素缺一個,都很難取得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