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日本海嘯影響股票
㈠ 11年曰本海嘯哪幾個城市受到主要傷害
日本共同社3月14日報道,截至3月14日,日本東北部大地震的遇難和失蹤者已超過5000人。地震災區嚴重缺少水、食物、汽油等物資;聚集在避難所的民眾上升至55萬人。地方政府無法確認平安與否的居民有數萬人,目前正在加緊確認工作。 據日本各地警察總部統計,遇難者達1886人,失蹤者達2369人。宮城縣警方表示,牡鹿半島海邊多處發現了約1000人的遺體。綜合以上數據,遇難者和失蹤者高達5000多人。岩手縣政府表示已收殮了795具遺體,這比當地警方公布的數據要多出160具。宮城縣政府表示,在南三陸町的搜救中發現了約1000人的遺體。 據日本媒體報道,因地震和海嘯造成的死亡人數已經超過4000人,因為不斷有新的屍體被發現,估計死亡人數會超過1萬人。 日本警察廳等表示,避難者集中在東北太平洋一側和茨城等6縣。其中,宮城縣有32萬人,福島縣13萬人,茨城縣將近6萬人,避難所有約2500處。宮城縣政府稱,隨著被困人員救援活動的推進,避難所收留人數有所增加。有些避難所已經飽和,正在商討讓災民前往鄰近地區。 岩手縣大槌町至今約有8000人無法確認是否平安。宮城縣南三陸町約有1萬人無法取得聯系,也有消息稱許多人已前往鄰近的登米市避難。 日本觀光廳表示,目前也無法確認身在災區的2500名遊客是否安全。 綜合新華社消息 日本大地震發生後,日本全國共有4座核電站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截至14日,大部分受影響的核電站機組擺脫緊急狀態,但仍有機組存在冷卻問題。 按照聯合國公布的數字,截至13日晚間,日本政府總計轉移安置災區民眾59萬人,其中21萬人因福島第一核電站泄漏而緊急轉移。
㈡ 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部的海嘯,到底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
,太平洋板塊和亞歐大陸板塊碰撞,太平洋板塊俯沖在亞歐大陸板塊下面,俯沖處形成了日本海溝,亞歐大陸板塊被抬升形成了日本島弧。 位於西北太平洋、日本列島東面深邃海底窪地。是從千島海溝,經小笠原海溝,延伸到馬里亞納海溝的一系列窪地之一。而板塊其實也是有韌性的,俯沖的板塊表面和上部的板塊表面拈連在一起,當俯沖時他也同時帶動上層的板塊邊緣,使其下移(這就造成日本地區多地震)。長時間的向下拉力也使板塊張力到了極點,最後回彈,回彈時排開上方海水,海水被地底9.0級巨大地震引起,排開的水形成海嘯襲擊附近日本海岸。
隨後地底有開始上層板塊被下層板塊帶動向下彎曲,如此周而復始,這也是日本每隔數年會有一次較大的地震原因,而且這樣的情況將持續數十萬年,但是在這其中,日本也會逐漸抬升,在抬升過程中會有短期下降情況(被下降板塊拉動向下)總體是抬升的
㈢ 日本大地震是如何影響股市的
自然災害和核泄漏的不可抵抗,不可預知和不可把控導致恐慌和對未來的不確定。誰還投資?
㈣ 日本大地震真會影響中國股票
會有影響的。
有色金屬短期利空
分析師表示短期內將利空銅、鋁等有色金屬價格,但長期來看有望推動大宗有色金屬價格上漲。
液晶面板產業影響甚微
地震中心附近的仙台和福島一帶是日本半導體製造廠的聚集地,影響較大。
日本漁業或再遇挫
這次日本地震災區的漁業占日本漁業四成左右,估計損失巨大。
鐵礦石價格暴跌
鋼鐵作為基礎設施原材料,將成為災後重建最重要的物資。這對於中國鋼鐵企業應是一個利好。
內存晶元價格走勢難料
分析師們不是有意渲染危機效應。目前,內存晶元價格上漲言論正快速傳播。
日企北美汽車生產將減速
整車零部件出口延遲:日企北美汽車生產將減速,地震對中國市場影響不大。
國際煤價可能先抑後揚
地震發生地仙台附近正是日本火電廠密集區域之一,專家認為日本火電亦難逃此劫。
化工品短期可能漲價
日本煉油、化工企業的停產可能對國際化工品市場產生沖擊,部分產品價格可能因此上漲。
高層建築市場風險大增
對開發商而言,一個無法迴避的問題是,高密度和高層住宅在震後面臨不小的市場風險。
㈤ 日本這次地震海嘯的巨大損失會讓日本經濟倒退多少年
2011年3月11日(星期五)日本時間14:46左右發生的大地震和海嘯,被稱為(東日本大震災)。(據日本政府公布的結果)其危害給日本帶來的經濟損失是:16兆9000億日元。
不過,世界銀行,針對東日本大震災,計算出的日本的経済損失是2,350億美金(相當於そ19兆日元)(日本的一兆日元約合679億6千萬人民幣,大家可以換算一下。)
--
2015年日本的 GDP是:大約 528兆日元。
僅僅從日本的GDP來看,似乎,動搖不了日本的總體經濟。
但是,2011年的海嘯,給日本東北地區造成了核污染,大量當地居民的失業,其長期影響應該更大一些。
㈥ 日本地震海嘯會不會影響世界的股票下跌啊
短時間內肯定會的,中期要看各個股票市場的具體情況。
㈦ 1.日本大地震為什麼會導致日本股票大跌 2.災後重建花的是政府的錢,是什麼引起恐慌性的拋售現象
發生災難了,經濟減速或停滯了,公司受災資產損失了,災難來臨民眾緊縮支出了。。。這些都能導致上市公司經營狀況惡化,股票大跌。
股民投到股市的錢是為了獲得較好收益的,股市要跌,留著股票就當是廢紙,是辛辛苦苦賺來的錢啊,不恐慌這個恐慌什麼。
注資是為了穩定股市穩定經濟,等「出現大量海外資金迅速撤離的場景」的時候,再多的錢也於事無補了。
首先要明白一點,注資不代表這些錢就花出去了,只是為了增加流動性。現在救災還未結束,還談不了災後重建的事。災後重建的錢遲早還是要下來的,但不一定在這上面花得錢越多越好。
㈧ 2011年3月11日日本的北海道附近是否受到地震或海嘯的影響
2011年3月11日日本最北部北海道的漁港函館昨日也遭到兩米高的海嘯侵襲,大股的海水侵入該市中心地區,三萬人被令疏散後,該市頓成死寂城鎮。
大水上岸後,把大批的木箱和魚桶沖入市內,數以千計驚慌失措的居民趕緊逃離海岸邊,他們擔心更大一波巨浪會來襲。海嘯撲上岸來之後,當地的火車和纜車服務暫停,市區內大街小巷出現堵車的情況。
主要地震在當地時間昨日下午近三點的時間來襲後,當地還發生10多次的強烈餘震。當局下令3萬人緊急疏散,大家躲進避難所安身,平日繁忙的函館港成為鬼城。除了警察和消防員,就看不到任何人的蹤影。
㈨ 現在日本地震海嘯。是不是影響了股市
我國股市的投資散戶大多是經驗主義者和跟風者,看到別人了他就賣,或者參照以前的經驗,地震災害對經濟肯定有影響,但我們得分析是負面還是正面,就像美國去打伊拉克,拉動了內需,所以日本這次地震也不一定是壞事,房屋壞了是不是要重建?重建是不是要花錢買鋼鐵啊水泥啊什麼的材料,這也給有些企業帶來了必然是收益,只要這些收益大於損失,這些上市企業的業績就會增加,但經濟是復雜的,沒有這么簡單,關鍵是看你這么分析了,中國有句古話:福兮禍所伏,禍兮福之所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