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資效應
Ⅰ 股市裡的杠桿效應是什麼
財務杠桿效應是指由於固定費用的存在而導致的,當某一財務變數以較小幅度變動時。另一相關變數會以較大幅度變動的現象。也就是指在企業運用負債籌資方式(如銀行借款、發行債券)時所產生的普通股每股收益變動率大於息稅前利潤變動率的現象。
所謂財務杠桿利益(損失)是指負債籌資經營對所有者收益的影響。負債經營後,企業權益資本所能獲得的凈收益公式為:
權益資本利潤=(資本利潤率X總資本-負債利息率X債務資本)×(1-所得稅率)=(資本利潤率X(權益資本+債務資本)-負債利息率×債務資本〕×(1-所得稅率)=(資本利潤率×權益資本+(資本利潤率-負債利息率)×債務資本〕×(1-所得稅率)
以上的企業資本利潤率-息稅前利潤率資本總額,即息稅前利潤率。因而可得權益資本利潤率的計算公式為:
權益資本利潤率=(資本利潤率十(資本利潤率-負債利率)×債務資本/權益資本)×(1-所得稅率)或=((資本利潤率×總資本-負債利息率×債務資本)×(1-所得稅率))÷權益資本
可見,只要企業投資利潤率大於負債利息率,財務杠桿作用就會使得權益資本收益由於負債經營而絕對值增加,從而使得權益資本利潤率大於企業投資利潤率。且負債比率(債務資本/資本總額)越高,財務杠桿利益越大,所以財務杠桿利益的實質便是由於企業投資利潤率大於負債利息率。而若是企業投資利潤率等於或小於負債利率,那麼負債所產生的利潤只能或者不足以彌補負債所需的利息,甚至利用權益資本所取得的利潤都不足以彌補利息,而不得不以減少權益資本來償債,這便是財務杠桿損失的本質所在。
Ⅱ 怎樣看待股市上的「人氣效應」
股市上的「人氣效應」是指如下情況:
(1)股市上投資者越來越多,股市看漲;
(2)當股市上的投資者已多到密不透風,無縫可插,股市已經過熱,危機四伏,應該考慮出貨;
(3)當股市上的投資者人數一日少於一日,說明股市前景暫時不樂觀;
(4)當股市上的投資者已無心戀戰,匆匆遠離市場,沒有人再有興趣談論股票時,卻又是—個入市購股買票的最佳時機。
股市裡的人氣,需要一段時間去凝聚,一旦人氣匯集起來,外力是很難阻擋的,隨著牛勢的形成,追漲情緒就成為股市的主流,此時的股市即使出現盤整,股價的波動也會遇到強有力的支撐。
股市人氣聚集後,股票行情往往會有走出一波漂亮的行情,而且會由於「慣性」的作用,那波走勢往往可以持續一些日子。一旦大的利空消息出現,行情走低,人氣散失之後,再聚集就非易事,給投資者一種大勢已去的感覺,股指的各重要關口均會無聲而破,縱有反彈力度也不會大。
Ⅲ 熱手效應的股票投資
林樹、俞喬等發表在《經濟研究》8月號、題為《投資者「熱手效應」與「賭徒謬誤」的心理實驗研究》的文章發現,在中國資本市場上具有較高教育程度的個人投資者或潛在個人投資者中,'賭徒謬誤』效應對股價序列變化的作用均要強於
'熱手效應』,占據支配地位」,也就是說,無論股價連續上漲還是下跌,投資者更願意相信價格走勢會逆向反轉。根據這一發現,研究認為「在中國股票市場處於中長期'熊市』時,較高知識水平的個體投資者存在預期市場回升的基本心理動力。」
Ⅳ 請問股票投資對彌補國內資金空缺的效應
以上的答案可能不是很正確,首先,「流動性過剩」並不是資金進入股市或者在股市中流動導致的,恰恰相反,所謂「流動性過剩」是指一直以來我們的居民沒有其他的投資渠道,所以儲蓄存款連年增加,再有就是我們的外匯儲備也不斷增加,這使得我國的貨幣供應增加,說白了,「流動性過剩」就是具有高流動性的資產積累過多,即可以即時兌付的資產,如現金、活期存款、儲蓄存款等等。正是由於這些流動性資產過多,才導致我們的股市現在瘋狂上漲,也就是說現在的股市除了正常的價值回歸和業績增長因素外,漲的如此之快的原因是儲蓄存款等這類流動性資金不斷從銀行流入股市所託起來的,因為只要有資金投入,股票就會漲。
其次,對於樓主所說的國內資金空缺問題,其實並不盡然,如果你說的是資金短缺或者融資困難的話。97年亞洲金融危機後,我們國家實施擴張性的貨幣政策,這直接導致前幾年我們國家投資過熱,投資過熱是因為投入的資金太多才導致過熱啊,也就是說從宏觀上講,我們國家現在的問題不是資金空缺問題而是資金過剩問題,這也是為什麼央行不斷提高存款准備金率以及加息來抑制貸款和投資的原因,也是為什麼政府要把我們的GDP增長率壓縮到10%以內的原因。
如果樓主說的是結構性的資金空缺,那可以這樣來理解,在某些環節上,我們國家確實是存在資金空缺的,比如我們都知道的我們國家中小企業融資困難這個老問題,還有比如我國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確實是存在投融資缺口的問題等等,這也是為什麼這些地區和企業不斷要吸引外資、民間資金等等來拓展資金來源的原因。
如果這樣考慮的話,顯而易見,投資到股市裡的錢對於緩解這些資金空缺是的作用是有限的。從我國的經濟體整體來看,相對美國歐洲日本等發達經濟體來說,我們的股市市值占我們國家經濟體的比重是相當小的,資金流入股市,對於上市公司增加資金來源,解決其資金問題確實有幫助,但對於上市公司以外的,占我國經濟體主體部分的企業、公司來講,並沒有什麼資金效應。而從外資來看,以我國每年8%以上的經濟增長率,投入到股市的這點資金,還遠達不到擠出外資的作用。再說,國內大部分企業和地區吸引外資不光是為了錢,還有技術、管理經驗等非貨幣因素,這都決定外資投資我國在未來相當一段時間內是不會減少的。
當然,投資於股市的資金對於緩解一些缺錢的上市公司資金問題,肯定還是有幫助的,而且,一些地區和企業也確實可以通過到A股市場發行股票來籌資。但是,從國內整體情況來看,考慮我們股票市場的容量有限和我們國家中小企業大部分質量一般達不到上市融資標准,因此,存在資金短缺問題的企業和地區的資金問題肯定不能通過股市來解決,要解決根本問題還是得從投融資環境,企業信用,拓寬融資渠道如吸引外資、民間資金,嘗試更多的除貸款、股票以外的融資工具,如發債、信託等等來抓起。這也是我國近來提出金融生態建設、開展企業徵信等的原因。
Ⅳ 股市,股票有什麼社會效益。
一、為企業直接融資。在沒有股票市場的國家中,如企業生產經營需資金,一般通過銀行貸款。但是自從有了股票市場,有利地促進了企業的發展,許多原先不能做成的事都做成了。在企業的資產負債表中,貸款和上市融資反應在不同科目,貸款是企業負債,上市融資是實收資本,這筆資金一般不能隨便由投資人抽回,只能轉讓,這有利於企業減輕資產負債率,提高生產效率。
二、價值發現功能和經濟周期預測。一般來說,股市往往領先於實體經濟的發展。在經濟繁榮的初期,還不被人重視時,股市往往己反映了未來繁榮的預期,所以象06年股市的繁榮,實際上是反映了今後若干年中國經濟將有一個大的繁榮期。股市上各行業股票的被追捧,也反映了該行業在未來的成長性。因此股市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預測性。如99年高科技股的受追捧,也是幾年後網路科技繁榮的預演。股市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使各國經濟學家均以股市走向來觀測國民經濟。
三、上市企業的廣告功能。一些原來名不見經傳的企業,一旦上市便成了全國皆知的聞名企業,極大地提升了企業形象,象海爾、青啤、伊利都是在上市後才發展壯大的。其廣告效果不亞於由專業大廣告公司做的策劃。
四、社會資源的配置功能。原先的計劃經濟在我國社會發展到一定時期後嚴重地阻礙了經濟的發展。一個成熟的社會更需要資源的社會的自主配置。由於資本的逐利性造成了資本會追捧高效率的企業而拋棄低效益的企業。這使得低效益的企業的資本和人才等向高效益的企業轉移,由管理更好的人才來運作,而股市中企業的兼並和收購成為更方便的渠道。
Ⅵ 什麼叫做股市虹吸效應
股市虹吸效應:在市場弱勢時,少數銀行連續漲,導致其他股票的部分投資者拋售而去追漲銀行股。從而會導致其他股票跌的更多,而操縱銀行股的主力機構能夠熊市獲利。
虹吸現象來源於物理現象,是液態分子間引力與位能差所造成的,即利用水柱壓力差,使水上升後再流到低處。水先上去,再下去走向低處。
Ⅶ 什麼是股市的賺錢效應
炒股的八大紀律:
第一,趨勢投資:大盤是決定能否做短線的前提,大盤不好,必須堅持持幣;大盤轉好,結合市場熱點才有可能取得良好的收益。所以只要出現大盤跳空底開2%以上,所有的操盤計劃全部取消。我們的黃金線確保趨勢向上,目前沒有站上黃金線,繼續觀望為好。
第二,周期操盤:在上漲和下跌周期應該採取不同的操盤策略,在下跌周期,一般都會在周三形成最低點,所以最佳買進時間為周三的下午收盤前一個小時內,選擇熱門股介入都會有不錯的收益;在上漲周期,一般都會在周五前後沖高回落,所以最佳買進時間為周五的下午收盤前一個小時內,最佳賣出時間為周二上午沖高賣出。
第三,擇機買進:買進時間一般最佳為收盤前一個小時,選擇股價維持在全天最高點附近的股票逢底介入;開盤後1個小時以內是賣出股票的好時機,15分鍾以內不能買股票,但是可以按照八卦箱體的下強支撐位埋單,一般沖高後都會回落,試探支撐位。
第四,不賺錢不補倉:做短線絕對不能因為套住而改做長線,不管你是什麼原因買入的,任何一隻股票,不賺錢絕對不補倉,在任何時間虧損達到5%以上、10%以內,收盤前10-30分鍾必須賣出50%!
第五,堅持止損:不管是機構推薦的,還是有很強的利好消息,在任何時間虧損達到10%,必須立即止損,無條件全部賣出!
第六,控制倉位:短線參與的資金不能過重,建議控制倉位在20%以下,並且持股不超過3隻。
第七,堅持止贏:大盤趨勢向上的時候,我們的止贏線是30%;大盤不好的時候,我們的止贏線是15%.建議贏利達到10%立即賣出一半。
第八,現金為王:牛短熊長,熊市中要盡量持幣,不要頻繁的買股,不要去抄底。嚴格控制倉位在半倉以下,甚至空倉。
Ⅷ 何為股票的稀釋效應(dilution effect)
上市公司的增發新股和送紅股的行為都會造成股票的稀釋。
舉一個例子:
上市公司A在外流通的普通股股數是100股,當前股價為10元/股,現決定增發新股100股。也就是說,增發後,流通中的股數為200股,而公司市值沒變,還是100股*10元/股=1000元。
增發後,每股價值=1000元/200股=5元,即股價稀釋為5元/股。
通常來說,小股東利益是受到傷害。可以考慮一些特殊情況,公司股價太高了,普通投資者根本不能進入市場,這時候,通過增發新股使股價下降,可以增加股票的流動性,刺激二級市場的買賣,對投資者來說也未嘗不是好事。
Ⅸ 什麼是股票的28效應
28效應:
股市常說的二八效應其實就是指有兩成股票在漲或是跌,而同時又有八成股票在跌或者漲。
簡介:
二八現象是這兩年來的不正常的股市現象,機構為了做市,猛拉大盤指標股,結果是20%的指標股漲,大盤指數漲了,80%的股票不漲還下跌。
如果二八現象要繼續走下去,就意味著牛市已經結束,熊市已經來臨,而且,這樣的"二八"現象也是暫時的,最終那些強勢的少數股票也會象當初德隆的股票一樣被市場拋棄。
Ⅹ 股票投資成功的因素
長線策略選股。短時技術建倉!屏蔽9成9的消息政策經濟評論分析等,閉門造車,進市取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