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投資者年初准備購買股票
⑴ 請問本公司年初購買了股票和基金,年末應怎樣作財務處理
按照新准則,如果你公司持有的股票、基金只是做短期投資的話,當初購入時應該作為交易性金融資產核算,採用公允價值計量,在年底的時候,看這些股票、基金的公允價值是多少(也就是看年底的股價是多少),將成本與公允價值的差額計入「 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同時計入「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比如目前公允價值比成本高時,分錄為: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如果是公允價值比成本低,就做相反分錄。
如果你公司執行的是舊准則,應該將股票、基金通過「短期投資」科目核算,期末按成本與市價孰低法計價,就是說,如果目前它的市價(即股價)比成本高,就不需要做處理,如果市價比成本低,則需要計提短期投資跌價准備,並計入當期損益
借:投資收益
貸:短期投資跌價准備
⑵ 某公司准備投資購買一種股票.現有A公司股票和B公司股票可供選擇.已知A公司股票現行市價為每股28元,上年每
1.
A:(0.5/8%-6%)=6.31
B:0.15/8%=1.875
2.甲企業股票內在價值遠小於現價市值,所以應該降低股票的現值市值
⑶ (2)為該投資者做出應該購買何種股票的決策;
根據相關的風險溢價公式可以得出:
甲必要收益率=8%+1.4*(13%-8%)=15%,乙必要收益率=8%+1.2*(13%-8%)=14%,丙必要收益率=8%+0.8(13%-8%)=12%。
必須要知道根據股利固定增長政策模式必定會用到這一個股利固定模式定價模型的公式:D1/(R-g),D1為第一年的股利,R為必要收益率,g為股利增長率(注意當g=0時,實際上這個公式就會變成D1/R或D/R,即固定股利政策)
根據甲的必要收益率可得甲的股票估值=1.2/15%=8元
根據乙的必要收益率可得乙的股票估值=1/(1+14%)+1.02/(1+14%)^2+[1.02*(1+3%)/(14%-3%)]/(1+14%)^2=9.01元
注意:乙主要是先算出從第三年起的股利固定增長模型的現金流折現值後再折現到當前的時間點上即可(即上述式子最後一部分)。
根據丙的必要收益率可得丙的股票估值=1.2/12%=10元。
根據各自的必要收益率計算出的股票估值可知,只有乙股票的目前每股市價低於所算出來的估值,投資者做出應該購買乙股票的決策。
⑷ チ6ᆭ13、某投資者准備一個月後買入某股票100手,單價40元。他擔心屆
這說話怎麼不說全了呢?要我怎麼回答,這么算就是4000塊錢,也不多,比起我們公司的簡直太少了,股票風險很大要謹慎啊,4000也是錢。如果有什麼關於股票不懂的就私密我,我不是什麼銷售股票的,就當個朋友把
⑸ 求助金融學的幾個計算題
1、同樣時間,完成同樣項目,實現同樣收益的情況下,原則是前期盡可能少的投入現金,選擇第2種方法;
2、15元
3、(出票日+90天-貼現申請日)*100萬元*4.2%/360
4、(1)1500;(2)55
5、不懂,請教
⑹ 某投資者2012年准備投資購買股票
1
c公司
股權資本成本=8%+2*(12%-8%)=16%
c公司股票價值=5*3.274+5*1.06/(16%-6%)*0.476=41.598大於40值得購買
d公司
股權資本成本=8%+1.5*(12%-8%)=14%
d公司股權價值=2*1.04/(14%-4%)=20.8大於20值得購買
2
c股票權數=300*40/(300*60)=三分之二
d權數=三分之一
投資收益率=0.66*16%+0.33*14%=15.3%
3
1/3*1.5+2/3*2=1.83
⑺ 假定某投資者准備購買b公司的股票,打算長期持有,要求達到 10%的收益率(即折現
歷史上每次發出類似信號都得到了應驗,包括近期8月4日、9月5日、9月24日、11月6日都應驗了。從量能方面來看,持續巨量後,市場賺錢效應越來越小,股民也需要提防資金派發成功後,不需要權重股護盤而帶來的斷崖式調整的風險。
⑻ 財務管理 金融投資習題 ——某投資者2008年購買股票,現有A、B兩家公司可選擇。A公司稅後凈利潤為
1.5億,1.8億,
2.2億 ,2.6億,不值得投資
0.335,預期報酬率為 負33.7%
⑼ 某投資者准備投資購買股票
直接開戶就可以完成投資買股票這塊,所以這個不難的啊。
⑽ 某投資者2003年准備投資購買股票,現有A、B兩家公司可供選擇,從A、B公司2002年12月31日的有關會計報表及
K=Rf+β*(Km-Rf)=6%+1.5*4%=12%
設該股票5年後市價為X元,
要使該股票現在值得購買,則 10000*(P/A,12%,5)+X*(P/S,12%,5)>200000 成立。
所以,X > (200000-10000*3.6048)/0.5674
=288953.12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