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價值投資的股票
⑴ A股值得長期價值投資的好股有哪些
1)巴菲特先生所說的「有特許經營權的壟斷公司」。
2)但斌先生總結的「凈資產收益率長期高於15%」。
3)李劍先生總結的「產品永不過時;產品供不應求;產品量價齊升」。
4)我的標准:負債率長期低於40%。
李劍所說的「產品永不過時」這點我認為是篩選股票的第一條,這也是巴菲特所說的足夠長的雪坡。
而「產品供不應求和量價齊升」不能要求永遠,但至少應該出現在每次經濟上升期間出現。
但斌的長期ROE高於15%,這點是買任何股票只輸時間不輸錢的關鍵,只要該股長期ROE高於15,即使利潤不再大幅增長,5-10年時間凈資產也會翻番,股價自然還會漲回來。
巴菲特所說的有特許經營權的壟斷公司,這是企業擁有持續競爭力和利潤持續增長的關鍵。
我的標准負債率長期低於40%,高負債的企業很容易在經濟谷底時資不抵債破產,股價下跌90%以上,幾乎沒有翻身的餘地。
用以上標准衡量出來的最佳投資標的為:
第一類)消費醫葯類壟斷企業,如貴州茅台/雲南白葯/東阿阿膠/張裕等,但它們的平均40倍PE/10倍PB,價值已被基金充分挖掘,已非好價,現價投資他們未來10年年回報率不可能太高了,就像1996年的可口可樂,1999年後的微軟公司,把產品賣到了整個地球的每個角落,絕對的世界壟斷霸主,但之後10幾年股價都沒怎麼漲了,這點巴菲特早在1989年總結道:在有限的世界裡,任何高成長的事物終將自我束縛。
第二類)資源壟斷型企業,如盤江股份/江西銅業/包鋼稀土/鹽湖鉀肥等,其中我更看好煤炭,因為中國貧油富煤,煤炭使用不僅永不過時而且長期量價齊升供不應求,到明年秋天經濟到熊市谷底時,股價跌到低估的位置時,我會再集中投資這類股票。
第三類)連鎖超市類公司,如永輝超市/天虹商場等,這類穩健經營的公司,想買到便宜貨的機會也不多。
第四類)高科技類壟斷型企業,如中興通訊,和華為大唐三家寡頭壟斷了3g和4g的市場,但這類高科技公司員工的薪水支出也高得驚人,所以往往技術最頂級的獲得大部分利潤,就如蘋果和三星壟斷了手機市場80%以上的利潤。而華為是這三家中最傑出的企業,可惜沒有在A股上市,中興也只能等股價跌到低估時再投資。
相對而言,稅控企業航天信息壟斷了稅控行業,沒有國內企業競爭,國家更不會讓國外更高科技企業進入這個市場,即使這個公司毛利不高20%,利潤年復合增長率也即20%,但勝在穩健經驗,一旦出現好價時,也不能猶豫。
⑵ 什麼是價值投資哪些股票值得買
隨著你的投資經驗的日益豐富和投資規模的不斷增加,你交易的頻率不斷降低是必然的。因為你知道,抓一條大魚的收益會遠遠高於抓幾十條小魚。
能夠在證券市場生存的人都是聰明人,因此在多數情況下,股票的估值是合理的,由於買賣失衡造成股價的短期擾動,我們稱之為小魚,想利用這種短線波動賺取差價,你贏錢的概率跟拋硬幣賭正反面的概率差不多,加上缺乏經驗,沒有風控,手續費的磨損,你的虧損幾乎是肯定的。
股市中的大魚有很多種,比較典型的有兩種:
1,一隻股票的價格過去幾年一直都在某個價格比如10元附近波動,久而久之,我們就會理所當然的認為這只股票就值10元,有一天,其基本面發生了重大的變化,未來幾年業績大幅增長,這只股票隨後的股價大漲是定式。
2,另一種大魚往往是行業的龍頭,有優秀的管理者和護城河,企業的利潤每年都在穩定增長,長期持有,復合收益率十分驚人。
好股票,好價格才能算是大魚,大魚一定不會在市場關注的熱點中。如果股價已經充分反應了所有的利好,再好的股票也不算大魚。投資的主要任務就是找到這些大魚,在合適的時機重倉而且耐心持有。目前A股市場有三千多隻股票,同一時間能稱得上大魚的只有幾十隻,你要找到他們,難度可不是一般的大。你要盡可能多的了解不同行業的屬性,影響業績的重要因素,為此,你要付出極大的努力。以我的經驗,一年能夠找到一兩條大魚就相當不錯了,過多關注股票的短期波動,會讓你變得短視,你就無法發現大魚,發現了也拿不住,這就是我們交易頻率很低的原因。
⑶ 股票那麼多怎麼選擇長期的有價值投資的
第一,趨勢向上
第二,行業龍頭
第三,市值較大
比如7月我這個回答舉例的茅台 美的都創了歷史新高
⑷ 長期價值投資享受復利買什麼股票
這種情況只能購買高分紅得股票,一般是銀行,煤炭,地產這些傳統股票分紅率高。
⑸ A股最具有價值投資的股票,5-10隻左右
A股最具有價值投資的股票
目前只有一隻
貴州茅台
⑹ 價值投資的股票有哪些
不論是哪個證券市場,業績優良的股票和業績不良的股票都會存在。不論是業績優良的還是不良的股票都會有人盈利有人虧損。僅看業績的話,銀行股和券商股大都是績優股
⑺ 什麼是價值投資哪些股票具有長期投資價值
目前中國的股市沒有值得長線投資的股票。不要看到一個不錯的大盤走勢就認為是反轉了。過於樂觀往往會導致樂極生悲。沒有兩年的箱體振盪,反轉變成牛市是沒有多少希望的。
如果你想投資長線,只能在農業和新能源板塊尋找。這兩個板塊還勉強靠譜一些。例如登海種業(目前已經炒高,不能介入,待回調後逢低進入。新能源板塊可關注000862和600220。同樣逢低進入。
⑻ 什麼樣的股票具有長期投資價值
具有長期投資價值,最根本的原因就在於該上市公司能具有長期盈利的能力.
如何判斷該公司是不是有長期盈利的能力,個人給出幾點建議:
該公司產業是否具有周期性?比如房地產,會隨著各種外部環境的改變而改變
該公司是否存在被淘汰的風險?這個最常見於科技方面,比如諾基亞,前十幾年很火,但現在明顯不行
該公司是否在該行業具有統治地位或者主導地位?比如茅台.....
所以,具有長期投資價值的就是那些利潤好的,周期性和淘汰性相對較低的,比如現在很火的喝酒吃葯,這些東西都是人們在生活中無法取代的.
所以你在選擇具有長期投資價值的股票時可以從上面這些方面考慮.
⑼ 推薦幾支可以長期持有的好股票
偽價值投資者的煩惱
市場又跌了,很多人又開始找各種理由來解釋為何市場下跌。在我看來,影響市場短期波動的因素實在太多,與其盲人摸象般的揣摩市場先生的心理,不如靜下心來研究企業內在價值。
按照格雷厄姆所言,「市場先生」大部分時間無非表現為兩種狀態,一種是過於出手大方,總愛出高價買別人手裡的股票;另一種表現是過度恐懼,害怕別人在他出手之前賣掉,因此,「市場先生」總愛搶在別人之前以過高或過低的價格買進賣出。這樣帶來的結果就是市場總會暴漲暴跌。而投資者如果能夠時刻保持謹慎,從根本上認清「市場先生」這種歇斯底里的情緒波動,那麼,風險就能夠控制在較低水平。如果投資者無法認清市場的情緒,那麼就容易被「市場先生」拉下水去,情緒也隨之波動,操作上就會出現追漲殺跌的非理性行為。
然而,要成為一個理智的投資者,或是成為價值投資者,必須要經歷一段艱難的由繭化蝶的過程。所有的成功的價值投資者都不是與生俱來就擁有良好的風險意識,這種意識往往是在潛移默化中形成的。因此,未來市場漲跌的波動往往並不是價值投資者考慮的問題。換句話來說,價值投資者並不是一個市場分析師,市場的漲跌與價值投資者何時出手沒有必然的聯系。價值投資者唯一考慮的問題就是價格合適、價值合理。
現在的問題是,在中國市場中,倡導所謂的價值投資的人,未必是真的價值投資者,他們往往過多關心市場是漲是跌,關心經濟能否復甦。其實,這些問題在價值投資者看來都不是問題。在價值投資者看來,市場無論漲跌都是無法逃離價值規律的。經濟無論復甦與否,企業價格最終都能夠反映企業的價值。因此,只要市場價格不高於價值,那麼投資者就可以考慮出手買入。一旦價格遠遠高於企業內在價值,那麼,賣出就成為最佳的選擇。過於關心市場與經濟的未來走向,都讓人偏離了價值投資的根本。
正如格雷厄姆所言,「確切的說,預測證券價格不是證券分析的一部分,然而,人們通常認為這兩項活動是密切相連的。」在投資者和分析師積極預測和判斷市場未來走向的過程中,其實或多或少都承認「市場是可以預測的」,然而,很明顯,價值投資者認為市場是不可預測的。投資與投機的區別或許包括以下差異:投資以企業價值為標桿,投機以市場走向為目標;投資者認為市場不可預測,對市場預測毫無興趣,而投機者認為市場是可測的,並把自己的成敗得失押寶在市場預測上。格雷厄姆曾經所過,「投資者關鍵在於選擇低估值的優質股票長期持有直到價格回到價值之上。不受短期市場波動影響。」 巴菲特也說過,「在投資的時候,我們要把自己當作是企業分析師——而不是市場分析師,也不是宏觀經濟分析師,更不是證券分析師。」
因此,市場的漲跌不是價值投資者所關注的重點,偽價值投資者可能會因為市場漲跌而出現患得患失的煩惱,而對真正的價值投資者而言卻不會有這種浮躁情緒。冷看風起雲涌,靜聽潮漲潮落,這是一個價值投資者應有的心態。
⑽ 為什麼說萬科是長期價值投資必買的股票
大盤還將暴漲700點高手:迎接藍籌股的5.19行情股市暴漲釋放二大核心信息周二這幾個板塊將有補漲機會重大政策將出 點擊查看暴漲股 今天跟大家分享萬科,首先要說明的是,技術面我是排斥的,探討的都是趨勢,基本面價值面的趨勢。萬科是一個管理得非常好的公司,但放到股票上來看,投資者又是非常有爭議的股票。 公司微觀: 上市以來利潤:指標自己都研究過,35%左右復合增長率。 公司管理團隊:大家都明白,好的團隊,管理者對長期投資的重要性。 核心競爭力 :萬科專注住宅,競爭力依賴主要是規模優勢。這也是行業特點,萬科每次的融資都帶來利潤的大幅上漲。 分紅特點 :分紅一般,相對張裕純消費類行業,靠規模的房地產業最好少分紅。 行業特點: 規模化趨勢 :規模越大,做得越好,萬科越強大,萬科就越有利潤。而不是擔心規模。 金融化方向 :大家知道銀行業與房地產的近兄弟關系,房地產未來趨勢會有金融化趨勢。 「小公司」 :規模再大現在萬科僅僅占份額的2%,房地產公司眾多,但一般的小公司趨勢都會轉行,難以長期生存。 整體來看,中國還是處於城市化進程中,特別是大量的農民工,大學生湧入城市,我看這部分問題非常嚴重,這也意味著這類人群是長期要解決的。而且關繫到國家層面。我們看蝸居電視劇,有些人感覺很現實,隱隱約約能感覺到人群里「現實」兩字裡面帶有些無奈。我還是喜歡叫「事實」好點。 至於泡沫,個人看法目前是有一定泡沫,上海一類一線城市是肯定有的。有蔓延二線城市的趨勢。近期股市跌幅比較大,也是房地產政策的原因之一。我個人相信,這樣的政策對萬科是利大於弊。一些投機的小公司可能就要面對一定困難。 像浦東,未來十年這里是飽和了。未來趨勢肯定主要是二線城市,萬科近一年拿地,也大部分是二線城市,這也反映了萬科的想法。 萬科的對手:保利,中海,恆大,都是規模化比較好的,對老大萬科會形成一定威脅,但萬科當不當老大,我個人認為其實不重要的,重要的還是管理水平,我看萬科一直削減成本為目標,前一段時間上海萬科還統一采購的嘗試,削減成本10%。萬科的意識很前衛,世博展館,萬科館也是一個好的嘗試。 未來經濟很可能靠新能源,環保。王石這次去哥本哈根,希望學到的東西,能夠對這個行業有更深的認識,對未來房地產業與這個世界的把握跟強。 巴菲特看好未來中國十年,當然,我也看好,我自己對房地產業這個支柱,也看好。反過來,房地產業不好,未來十年中國還看好? 13億人口,五分之一的世界人口,8億非城鎮,城市化是解決中國很多問題的關鍵,雖目前房價有泡沫,但不影響行業發展的趨勢。 「蝸居」反映的問題卻好是利好,而不是利空?地產新政的出台,卻好是逢低布局的良機,而不是恐慌?希望這樣的小事不會妨礙長期持有萬科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