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設甲有資金20萬擬投資股票
1. 假如有20萬的資金炒股
首先,做股票是個投資的問題不是資金多少的問題。20萬在股市是散戶。
一、錢怎麼分配是個風格問題,做短線或中長線是你自己的選擇。要有經律,不要短線做成長 線,長線做成貢獻;
二、買幾只是偏好和策略問題,數量不宜太多,個人認為最好不超三隻,低價有量上攻的好!
三、有錢補倉是必須的,全倉是只在大牛市時才做的事。
2. 尋求解答 一道 財務管理的 題目
(1)甲公司股票的股利預計每年均以5%的增長率增長,上年每股股利為0.2元,投資者要求必要報酬率為8%,代入長期持有、股利固定增長的股票估價模型。V(甲)=0.2×(1+5%)/(8%-5%)=7(元)
v乙公司每年股利穩定不變,每股股利0.6元,代入長期持有,股利穩定不變的股票估價模型。 V(乙)=0.6/8%=7.5 (元)
由於甲公司股票現行市價6元,低於其投資價值7元,故該企業可以購買甲公司股票。 乙公司股票現行市價為8元,高於其投資價值7.5元,故該企業不應購買乙公司股票。
(2)假設如果企業按照6元/股的價格購入甲公司股票的持有期收益率為i,則有: 6=0.2×(1+5%)/(i-5%),解得i=8.5%
3. 如果有20萬現金,你准備怎麼運用這筆資金去投資談談你的策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要是保險些的就是一半去做固定資產投資,一半做創業投資,股票什麼的。要是冒險些的就是高創業,長線的我覺得現在的餐飲業還湊乎,其他的小本經營太難。不建議炒股,股票這東西費神費力,而且賺不賺是別人說的算的。
4. 會計計算題:關於股票投資的問題
1、購入股票時: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102萬元
貸:銀行存款 102萬元
2008年12月31日,按公允價值調整賬面價值: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78萬元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78萬元
調整後,賬面價值為18*10=180萬元
2、2009年3月15日:
借:銀行存款 4萬元
貸:投資收益 4萬元
出售時:
借:銀行存款 157.50萬元
借:投資收益 22.50萬元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180萬元
轉出原確認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78萬元
貸:投資收益 78萬元
2009年度確認的總投資收益為:4-22.5+78=59.50萬元
5. 假設你手中持有20萬計劃理財,請給出方案
那要看你的收益預期和風險承受能力了,穩健一些的銀行短期理財或者國債,地方債,企業債。目前央行下調利率定期存款沒太大意義。也可以拿出百分之20到30的資金投資股票,再多的話風險就打了。
6. 假設某投資人有資金100萬元,向配資公司借入400萬元,去全倉買入某隻價格為10元的股票,股票價格
本金100萬,借了400萬,全倉買10元的股票,總計50萬股。
這50萬股虧100萬就賠光了本金,100萬/50萬=2元,股票下跌2元就爆倉了,所以是跌到8元。
7. 投資理財計劃 案例 MBA《金融市場》作業 假設你現有的資產狀況如下表: 資產現狀一覽表 現金 人民幣 20萬
表呢?無圖無真相啊
8. 甲公司投資12萬,持股比例佔1/3(假設實收資本賬面資本即是注冊資本),會計分錄中為什麼會出現「資本公積」
如何計算出資本公積與實收資本——新增的實收資本是通過持股比例和原來的實收資本計算得到的。比如,假設原來實收資本有20萬,甲投資12萬,但是持股比例只有1/3,也就是原來的股東持股比例2/3(20萬),那麼甲的實收資本實際上只有10萬(簡單的比例運算),多出來的2萬進入資本公積。
嚴格規定實收資本和資本公積是為了日後的權益分配,所以後出錢的,一般都有資本公積,即為了獲得一定的權益分配權,需要額外多出一部分錢歸公司。
還有借方為什麼一定是「銀行存款」——因為增資需要「驗資」這個步驟,「驗資」需要在「驗資戶」——一個銀行賬戶里進行,所以投資款一定要先進銀行,故一定是「銀行存款」
9. 假設你可用投資額為20萬元,請策劃對股票基金期貨債券等的投資方案,並簡要分析投資理由收益
20萬,哈哈,一看就是書本題目,脫離現實。太少了,20億都少,根本不需要配置。
人都是能力有限的,而作為一個團體,倒是可以分管200億的資金在股票、基金、期貨、債券,分成偏股型基金,債券型基金,期貨資金。
個人的話,200萬可以配置股票和期貨,熟悉股票的這樣配置,其中期貨主要用於指數期貨用來對股票持倉進行對沖保險。
熟悉債券的,就只做債券就是了。熟悉基金的,其實就是沒精力自己做,委託給基金而已。
如果熟悉期貨,其他的還真都看不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