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股票歷史漲了多少
1. 直達國際:萬一發生石油危機,真的會打擊股票市場嗎
萬一發生石油危機,真的會打擊股票市場嗎?
作者:直達國際Jiya
從2月24日開始,烏俄地緣沖突不斷升級。國際緊張氣氛、禁運等一連串事件使原油價格飆漲,布倫特原油最高達至127.98美元,為7年多來首次破百。有不少市場聲音甚至指出油價可以觸達200美元/桶。同時,從2月到3月中,多個地區的大盤指數都呈現不同的跌勢。香港恆生指數更是慘不忍睹,跌幅超過20%。那麼,地緣沖突和石油危機真的會打擊大盤指數嗎?小妹特意翻查歷史,給各位查找蛛絲馬跡。答案是:不一定。
追溯歷史:70年代末石油危機
首先,我們先看看上個世紀70年代,世界上爆發了兩次著名的石油危機。1973年10月,由於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第一次石油危機」也發生了。此次危機持續時間將近6個月。阿拉伯石油生產國為了抵抗以色列和美國的干涉,把石油作為武器,通過石油減產、停產、提價等一系列手段來發動石油戰爭,導致全球原油價格飆升。根據世界銀行數據統計,此次沖突,原油價格從爆發前的2.7美元/桶一路上漲至13美元/桶,漲幅高達400%。最後隨著事態的平息,最終維持在10美元/桶-12美元/桶。
「第二次石碼脊祥油危機」則發生在1978年底到1980年底之間,導火索是伊朗伊斯蘭革命運動。伊朗核伊拉克開戰導致原油日產量銳減,石油市場每天短缺約500萬桶,隨著原油供給的下降,國際原油價格極速上漲,從剛開始的13美元/桶一直上漲到了40美元/桶,漲幅超2倍。這種狀態持續了半年野基多,此次危機也當時的西方經濟帶來了一個全面的衰退。
(圖:20世紀70年代原油價格走勢(美元/桶),來源:Wind,華西證券研究所)
兩次石油危機下市場反應有差異
一般人認為,石油大漲,引發通脹,妨礙經濟發展,而股票指數是反映經濟走勢的。那麼當經濟堪憂,股票指數也應該下跌。這樣的說法乍聽之下挺有道理的,可是歷史證明:不一定。
第一次石油危機的確對股票市場構成沖擊。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機期間,美國股市暴跌,標普500出現兩次大幅跳水。第一次跳水是從110.19點下跌至94.42點。第二次跳水更是持續了9個月,從99.8點一直下跌至63.54點。兩次累計跌幅高達至40%+。但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次石油危機並不是引起股市大跌的導火索,因為從時間上來看,經濟下行在第一次石油危機之前就已經開始了,遲搏只是第一次石油危機的爆發,加劇了全球股市的低迷。同期美元指數也進入弱勢周期。
(圖:第一次石油危機標普500指數表現,來源:Wind,西部證券研發中心)
可是,第二次石油危機就不一樣了,美國股市出現了和第一次石油危機期間截然不同的走勢,標普500指數在短暫的下跌之後,走出了一個累計漲幅達至41%的牛市。在此期間,美元指數和石油價格,甚至反常的呈現同步上升的情況。
還值得一提,當時的美國10年期國債利率水平,在1年內,從9%水平飆升到超過13%。同時,美國GDP增幅從1978年的5.5%下降到1980年的負0.3%,美國企業總體盈利增幅也放緩。業績增幅不好,折現率上升,大盤股價上漲,完全違反一般認知啊!
為何在這兩次石油危機,股票市場表現完全不同?小妹查了不少資料,最後得出一個結論供參考:投資偏好和預期。首先,大家都知道市場漲幅驅動力有三種:業績、偏好和流動性。在業績不好、流動性緊縮的情況下,市場上漲就只有偏好這個解釋了。
市場偏好上升很有可能與當時的市場預期和科技發展相關。第一,在第二次石油危機期間,
傳奇人物保羅·沃爾擔任美聯儲主席,他採取的鷹派貨幣政策(大力緊縮性的貨幣政策),大幅提升聯邦利率,有效調節了市場對通脹會繼續惡化的預期。
科技行業在接力。雖然石油價格居高不下的那段時間,消費股,例如:可口可樂、百事、保潔等股價都明顯落後於大盤。然而,能源、餘姚和科技股先後領跑帶動上漲。能源相信大家都能理解。科技公司裡面,波音推出以舊換新策略,重新奪回商用飛機的第一寶座,79年初到80年初,股價漲了30%以上。
其後,個人電腦正式面試。1981年,第一台個人電腦正式由IBM推出,並獲取巨大成功。英特爾也因此成功地從內存業務切換到處理器業務。這就是著名的X86 CPU的起源。後面就是微軟推出MS DOS、蘋果推出 Macintosh。IBM和英特爾股價81年到82年的調整領跑市場。
總的來說,高油價打擊企業利潤,令流動性緊縮,但並沒有令投資者失去信心。
(圖:第二次石油危機標普500指數和原油價格表現,來源:Wind,招商證券)
由此可見,哪怕石油危機這么大的事件,石油價格與大盤指數並不一定呈現正相關,或者負相關的關系。我們不能預設市場會因為石油價格大漲而下跌。
萬一市場真的下跌怎麼辦?
萬一市場真的下跌,有什麼方法可以提早警覺避免短期內的虧損呢?這里有一個簡單方法供技術分析經驗不多的朋友參考:就是關注120天和200天移動平均線。回顧2018年1月1日到2022年3月1日的標普500指數,我們可以看到,2018年年底美股下跌、2020年3月新冠疫情、2022年2月烏俄戰爭這些市場調整幅度比較大的事件都令標普500指數跌破120天和200天移動平均線。
所以,當標普500指數跌穿120天平均線時需要警覺,跌穿200天平均線則可能需要考慮對沖行動。當然,投資的方法沒有說只有利沒有弊的。按這個方法來操作,在2018年和2019年都會有不少虛驚一場的小錯誤。可是,這些小錯誤換來的是,當大盤暴跌的時候,都能被有效避過。
尤其在2020年的時候,標普500在2月也出現了跌穿120天和200天後,在此之後僅4周,就大幅暴跌1/3,從約3400的最高點暴跌至最低2191.86點。所以,重點還是看投資者需要什麼。如果希望以逸待勞,指數總會有漲回來的那一天。如果不希望承受短期大幅回撤,那麼對沖是重要選擇之一。
(圖:標普500走勢圖,來源:Wind)
3隻對沖產品,對抗三種風險
美股對沖:微型MSCI美國指數期貨
對於亞洲投資者來說,ICE(洲際交易所)推出的Micro MSCI USA Index Futures(微型MSCI美國指數期貨)值得考慮。該期貨產品的優勢是可以作為標普500指數期貨的代替,並且行情報價免費。對於一般需要考慮對沖的投資者,不一定每天都交易,付費開通行情報價顯得不劃算。由於ICE的MSCI美股指數期貨是免行情費用的,對一般對沖投資者來說,就顯得十分實用了。
同時產品以MSCI美國指數作為底層跟蹤資產,而MSCI美國指數擁有600多隻成分股,覆蓋美國股票市場總量的約85%,歷史走勢和標普500指數類似(見下圖),適合做美股投資的人在亞洲時間段做對沖。
(圖:標普500指數和MSCI USA行情走勢圖,來源:ICE)
(圖:微型MSCI美國指數期貨前十大成分股,來源:ICE)
微型MSCI美國指數期貨合約細則
外匯對沖:Mini US Dollar Index Futures(迷你美元指數)
眾所周知,美元仍然是世界主要儲備貨幣,美元指數則是國際市場的一大風向標。美元指數期貨對於國際投資者而言具有重要的風險管理作用。ICE發行的Mini US Dollar Index Futures(迷你美元指數期貨)不僅保留了前者的特點和優勢,而且具有更高的靈活性與成本利用率,其合約規模和保證金相對於美元指數期貨要低很多,有助於低保證金偏好投資者入場交易。同樣,行情報價也是免費。
迷你指數期貨和美元指數期貨的比較:
另外,美元匯率和能源價格是有著密切的聯系。美元作為國際原油價格的計價貨幣,其對原油價格的影響是遠大於其他貨幣的。貨幣匯率的變化會影響原油價格走勢。一般來說,當美元升值的時候,以美元計價的國際原油價格會下跌。根據市場研究表明,在2000年之後,美元和油價的負相關性明顯增強,且呈現油價越高,負相關性越強的狀態。但是這不是一直呈現完全負相關性的,在偶爾短期內也可能會出現美元和石油價格走勢同步的情況。
但從整體上來說,美元和石油價格是負相關的。迷你美元指數是唯一的迷你美匯指數期貨,市場參與者通過交易此期貨合約,即可獲得美元對一籃子主要貨幣的匯率風險管理工具。
(圖:一籃子貨幣及其權重,來源:網路)
(圖:2000年-2015年原油價格和美元指數走勢圖,來源:網路)
對沖通脹:Mini Brent Crude Futures (迷你布倫特原油)
布倫特原油出產於英國北海布倫特地區,其品質高、產量穩定,歐洲、非洲和中東出口的原油均以布倫特原油價格作為市場參考價格。1988年,洲際交易所(ICE) 推出布倫特原油期貨合約後,一躍成為當時交易所內最活躍的合約,並被認為是「高度靈活的規避風險及進行交易的工具」。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也成為了國際油價的標桿。
2015年11月17日,ICE又推出迷你布倫特原油期貨(代碼:BM),該合約的標的物為100桶布倫特原油,是標准布倫特原油合約的十分之一。在保證金要求更低、靈活性更高的情況下,迷你布倫特原油期貨一經上市便吸引投資者踴躍參與。在其後不久的12月9日,該合約單日交易量創下14188份的新高。同樣,期貨合約的行情報價也是免費的,要知道歐洲布倫特原油行情報價可是動輒幾百美元的收費。洲際交易所的迷你產品真的非常」平易近人」。
迷你布倫特原油和它的「兄弟們」的比較:
在當前新冠疫情全球肆虐、全球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或將轉向的情況下,市場對於原油期貨的關注度持續提升。對於偏好低保證金,免費報價的投資者來說,ICE迷你布蘭特原油期貨產品是非常友好的。既是管理投資組合風險敞口,也是捕捉市場機遇的好工具。
在目前經濟不確定的環境下,你覺得有什麼投資工具,或者方式可以為自己的資產增值?歡迎關注「直達國際」微信公眾號與我們互動。
風險聲明:
文章內的觀點和洞察僅為作者的觀點,且僅供參考與交流用途。直達國際金融服務有限公司為打造專業的投資交流平台不遺餘力。平台非常歡迎老師、同學踴躍投稿,以及任何參與交流的活動,並且歡迎關注我們的公眾號:直達國際。
所有投資均涉及風險﹙包括可能會損失投資本金﹚,期貨價格可升亦可跌。
本資料涉及產品只供參考,並不構成據以所作任何行動的要約、邀請、建議或招攬。
雖然本資料內的內容是取自獲相信為正確的資料,但直達國際金融服務有限公司不會對本數據內容之准確性、完整性、適時性、精確性作出任何聲明或保證。
版權所有 未經許可 請勿轉載
2. 拆股拆股-舉例
範例一:陳小姐持有1,000股波音公司(BA)的股票,當公司宣布進行2:1的股票分割後,她的股票數量將翻倍,變為2,000股。原先1股的市值為$40,分割後每股價值減半,為$20。盡管股票數量增加,但總市值保持不變,從$40,000(1,000股x$40)變為$40,000(2,000股x$20)。
範例二:國美電器在港交所發布公告,計劃將1股拆分為4股,每股面值從0.1港元降至0.025港元。2008年5月22日,公司將召開股東大會討論這一計劃,目的是提升股票交易活躍度,吸引更多投資者和擴大股東基礎,此舉對公司和股東的整體利益有益。
拆股操作對市值的影響可見於國美電器的案例。公司計劃將每股股票拆為4股,這將使股價降低,如國美電器的17.96港元收盤價在拆股後降至4.49港元,以吸引投資者特別是喜歡低價股的群體。盡管這只是技術性操作,對公司的實際價值沒有影響,但能提高股票的流動性,為未來的股票買賣提供便利。
通常,公司選擇拆股是為解決股價過高、交易不活躍的問題。通過降低價格,股票拆分有利於散戶參與,如國美電器的拆股舉措,使得大股東減持或高管激勵計劃更為靈活。國美電器當日收盤價為17.96港元,較前一天上漲1.126%。
(2)波音股票歷史漲了多少擴展閱讀
拆股:share split 拆股,就是將股票進行切割,使股價降低。拆股,又稱「分割」。當一隻股票的價格高企,影響股票的交易量影響投資人(尤其是散戶)的購買慾望,交投清淡。這時股份公司就會考慮將股票拆股,分割股票後,股東權益不變,公司的總市值也不會,且能激勵每股股價急升,因為分割股票的決定常被投資大眾視為公司管理階層看多股價後市的吉兆。拆股有利於擴大投資者基礎,吸引更多投資者參與,增加交易量和流動性。
3. 2017年美股漲幅最大的個股是哪個
2017年美國股市累計上漲,蘋果公司、亞馬遜公司,谷歌母公司上漲。在2017年即將過去日子裡,盤點美國三大股市中上漲最多的股票。(一)標准普爾股市2017年上漲最多的十個股票。1、NRG能源公司,2017年累計上漲132%。2、醫療保健Align科技公司,2017年累計上漲131%。3、福泰制葯公司,2017年累計上漲103%。4、永利度假村公司,2017年累計上漲95%。5、波音公司,2017年累計上漲89%。6、美光科技,2017年累計上漲88%。7、消費品霍頓公司,2017年累計上漲87%。8、貝寶公司,2017年累計上漲87%。9、英偉達公司,2017年累計上漲81%。10、房地產商普爾特公司,2017年累計上漲81%。標准普爾股市今年累計上漲約20%,科技股累計上漲近34%,電信股累計下跌約13%。科技股和房屋建築股表現較好,能源股和消費類股表現較差。表現最差的個股是貝克休斯公司,通用電氣收購後,老貝克休斯公司股東獲得特別現金股利。波音公司在標准普爾股市排名第五。(二)道瓊斯股市2017年上漲最多十個股票。1、波音公司,2017年累計上漲89.4%。2、卡特彼勒公司,2017年累計上漲69.9%。3、維薩公司,2017年累計上漲46.1%。4、蘋果公司,2017年累計上漲46.1%。5、沃爾瑪公司,2017年累計上漲42.9%。6、麥當勞公司,2017年累計上漲41.4%。7、家得寶公司,2017年累計上漲41.4%。8、美國聯合健康保險公司,2017年累計上漲37.8%。9、微軟公司,2017年累計上漲37.7%。10、美國運通公司,2017年累計上漲34.1%。道瓊斯股市,也有下跌比較大的個股,例如,通用電氣公司累計下跌44.8%。美國商用機器公司IBM股價累計下跌7.6%。埃克森美孚公司累計下跌7.3%。(三)納斯達克股市2017年上漲最多十個股票。1、牙科醫療設備艾利科技,2017年累計上漲131%。2、軟體Take-Two Interactive公司,2017年累計上漲123%。3、制葯企業凱萊英公司,2017年累計上漲103%。4、電商公司MercadoLibre,2017年累計上漲102%。5、永利獨家公司,2017年累計上漲95%。6、美光科技公司,2017年累計上漲95%。7、貝寶公司,2017年累計上漲87%。8、英偉達公司,2017年累計上漲82%。9、動視暴雪公司,2017年累計上漲75%。10、半導體設備美商科林公司,2017年累計上漲74%。納斯達克股市2017年累計上漲28%,晶元製造商、視頻游戲科技公司股價上漲。超過道瓊斯股市累計上漲25.1%,超過標准普爾股市累計上漲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