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科技集團十一院股票
『壹』 中國航天科工一院控股的上市公司有哪些
中國航天科工一院旗下有:
北京航天測控技術有限公司、北京航天科工世紀衛星科技有限公司、中國航天系統工程有限公司、廣州航天海特系統工程有限公司、西安航天華迅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臨近空間飛艇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等公司。
北京航天測控技術有限公司:1982年成立,是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測控中心和武器裝備測試與綜合保障技術中心、國防科技工業自動化測試技術研究應用中心。在國防測控技術有關預研項目研究開發領域取得了大量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科研成果;主要承擔著國防軍工領域測控設備和維修保障信息化裝備的研發與生產任務;主要業務方向為測試維修保障設備、智能儀器、裝備保障信息化、故障預測與健康管理PHM以及智慧城市五大領域系統及產品的研發與生產。
北京航天科工世紀衛星科技有限公司:2000年成立,是專業從事衛星通信和衛星導航的現代高新技術企業。在衛星應用領域具有較強的系統集成能力和產品技術優勢,為各類用戶提供高品質的應急通信、衛星通信、衛星導航及完善的系統集成服務。目前主要產品包括:VSAT衛星通信網路產品、車載衛星天線系統、攜帶型衛星天線系統、衛星通信車、船載衛星通信平台、衛星導航終端及應用在武器系統上的特種衛星通信終端等。
中國航天系統工程有限公司:由「人民科學家」錢學森親自倡導,經國務院批准於1993年成立。公司在信息安全、信息技術服務、智能交通、節能減排等領域擁有一系列的成熟產品和解決方案。
廣州航天海特系統工程有限公司:1997年成立,是國內最早從事高速公路信息系統建設的企業之一,現為廣州市高新技術企業。主要承擔路橋隧機電系統、軌道交通機電系統和城市智能交通系統等產品的開發和建設,取得了行業所需的多項資質。先後承擔了一系列國家重點工程的設計和施工任務,在國內交通領域系統集成行業內有一定的影響力,在廣東省智能交通行業有較強的影響力。
西安航天華迅科技有限公司:2004年成立,是中國GPS/北斗導航定位核心晶元技術和產品的開拓者和領先企業,是國內衛星導航領域唯一擁有射頻和基帶設計、研發、批產能力的企業。2014年,航天華迅將推出華迅四代導航定位晶元;40nm級集導航、通訊、藍牙、FM等功能集成,可用於手機、平板電腦等消費類電子的新一代晶元;同時,航天華迅正在從事多個行業的北斗導航定位應用方案的策劃、制定、實施和運維。
北京臨近空間飛艇技術開發有限公司:2013年成立,以國家航天科技的發展和市場需求為導向,開展臨近空間飛艇的研製、應用系統集成。公司經營范圍:臨近空間飛艇及其應用系統的設計、開發、研製、生產、服務和銷售。空間飛行器的總體技術和關鍵技術研發、系統集成。航天材料、器件、設備、地面應用系統和電子設備的技術開發、技術服務、技術轉讓、技術培訓及應用。
北京航天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成立,2014年12月加入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隸屬於中國航天科工信息技術研究院。是一家專門從事空間信息技術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長期致力於多源遙感影像集成處理和地理信息綜合應用服務的技術研究,具備軟體開發、系統集成、數據加工和信息服務的綜合業務能力,是我國領先的空間信息技術服務的提供商。
『貳』 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發行了哪些股票 名稱和代碼
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發行的股票名稱和代碼如下:
航天通信(600677)
航天長峰(600855)
航天晨光(600501)
航天信息(600271)
中航光電(002179)
中航精機(002013)
股票是股份證書的簡稱,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同一類別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權是相等的。每個股東所擁有的公司所有權份額的大小,取決於其持有的股票數量占公司總股本的比重。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構成部分,可以轉讓、買賣或作價抵押,是資本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其出資。
『叄』 中國航天十一院是不是央企
是央企。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十一研究院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的航天空氣動力學研究機構,是屬於中央企業。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是根據國務院深化國防科技工業管理體制改革的戰略部署,經國務院批准,於1999年7月1日在原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所屬部分企事業單位基礎上組建的國有特大型高科技企業,是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由中央直接管理。
(3)航天科技集團十一院股票擴展閱讀: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十一研究院主要從事飛行器空氣動力綜合技術研究,開發和研製了各種飛行器氣動外形優化設計平台和氣動性能預測方法。據2018年4月研究院官網顯示,研究院設有3個研究所、1個設計部、3個科技公司。
截至2017年9月,研究院設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個、學術學位二級學科博士點1個、學術學位一級學科碩士點2個、學術學位二級學科碩士點11個。
央企在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主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占據支配地位,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按照國有資產管理許可權劃分,國有企業分為中央企業(由中央政府監督管理的國有企業)和地方企業(由地方政府監督管理的國有企業)。
網路_中央企業
『肆』 航天軍工概念股有哪些
以航天軍工為主營業務的概念股
代碼 名稱 所屬集團涉及軍工業務 軍工業務佔比
600765 中航重機中航工業航空航天用高端鑄件 約60%
600118 中國衛星航天科技小衛星 99%
600893 航空動力 中航工業航空發動機 80%
000768 中航飛機 中航工業 ARJ21等飛機製造 93%
300034 鋼研高納 鋼研科技航空高溫合金材料 100%
600501 航天晨光 航天科工航天發射地面設備 約30%(假設募資項目順利達產)
600184 新華光 兵工集團精確制導武器 較高(資產收購中)
002025 航天電器 航天科工軍用連接器繼電器 接近100%
600879 航天電子航天科技火箭配套設備 78%
601989 中國重工 中船重工軍用艦艇 12%
000099 中信海直 中信集團直升機運輸和維修 100%
002179 中航光電 中航工業電子元器件、通信終端設備 約50%
600391 成發科技 中航工業航空發動機 63%
600316 洪都航空 中航工業 K8等飛機製造 79%
002297 博雲新材 中南大學航空機輪和剎車片系統 40%
600435 北方導航兵工集團軍事信息化產品 約30%
002046 軸研科技 中國機械航天特種軸承 20%-40%
600038 哈飛股份 中航工業 C919、直15、符合材料等 96%
600990 四創電子電子科技航管雷達、機載雷達 28%
002265 西儀股份 兵裝集團航天航空發動機連桿 13%
600677 航天通信 航天科工導彈武器系統總裝 15%
000901 航天科技航天科工航天慣性產品 22%
002414 高德紅外民營紅外熱像儀 45%
300101 國騰電子民營北斗衛星導航終端 77%
一、航空航天類
航天科技集團公司: 600151航天機電、600343航天動力、600118中國衛星。600879航天電子。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
航天電器、航天長峰、航天晨光、600677航天通信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
哈飛股份、航空動力、中航精機和貴航股份、600391成發科技、600765中航重機
二、兵器裝備類
晉西車軸、北化股份、遼通化工、夜視集團、北方導航、600184新華光和000519銀河動力
航空母艦概念股
一、碼頭
(1)外高橋:外高橋造船廠
(2)中海集運
(3)600018上港集團
二、造船廠(船舶振興)
(1)中國船舶
(2)600072中船股份
(3)6000685廣船國際
(4)000993閩東電力:持有廈門船舶重工32%股權、福建福寧船舶重工30%股權
(5)滬東重機的主業為油輪、集裝箱船、散貨船舶配套的船用柴油機
三、龍骨鋼材 需要大量的特種鋼材和稀有金屬,如HY100特鋼、鈦和稀土等,這也是製造航母的關鍵。關注寶鋼www.southmoney.com股份(600019)、武鋼股份(600005)、寶鈦股份(600456)、廈門鎢業(600549)和包鋼稀土(600111)等有相關能力的國內龍頭企業,以及一批國內重點的特鋼企業,大冶特鋼、中原特鋼、方大特鋼。
四、飛機彈射器(自主創新)
(1)電動機
002169智光電氣
002028思源電氣
002123榮信股份
600089特變電工:變壓器
600192長城電工:直流發電機伺服電機+西部地區受益
600875東方電氣
002074東源電器:高低壓設備
『伍』 航天科技團第十一研究院有沒有上市公司
沒有 我就是這個院的
『陸』 航天軍工板塊龍頭股有哪些
航天軍工板塊的細分龍頭如下:
航天發動機龍頭是:航天動力。
船舶製造龍頭是:廣船國際。
無人機龍頭是:洪都航空。
嫦娥飛船龍頭是:軸研科技。
軍工工程建設龍頭是:中航三鑫。
軍工汽車製造龍頭是:航天晨光。
大飛機龍頭是:航天電子。
北斗導航龍頭是:中海達。
國家安全龍頭是:高德紅外。
以下是航天軍工板塊成分股
『柒』 航天十一院是哪家上市公司
航天科技集團下面的研究院,不是上市公司。
航天十一院全名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十一研究院,隸屬於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創建於1956年,又名中國航天空氣動力技術研究院,地處中國北京豐台區雲崗。前身為北京空氣動力研究所(原航天701所), 創建於1956年,是在中國導彈之父錢學森的親自指揮下創建的我國第一個空氣動力研究與試驗基地。是中國最早建成的空氣動力研究試驗基地,是中國航天空氣動力技術研究與試驗中心,至今已有50多年的歷史,現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下屬大型八大科研生產聯合體。
『捌』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下屬的上市公司有哪些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下屬的上市公司有中國東方紅衛星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航天汽車機電股份有限公司、陝西航天動力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長征火箭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航天萬源國際(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航天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亞太衛星控股有限公司。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是我國航天科技工業的主導力量,國家首批創新型企業,轄有8個大型科研生產聯合體、10家專業公司、12家境內外上市公司以及若干直屬單位。
(8)航天科技集團十一院股票擴展閱讀: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主要從事運載火箭、各類衛星、載人飛船、貨運飛船、深空探測器、空間站等宇航產品和戰略、戰術導彈武器系統的研究、設計、生產、試驗和發射服務。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也是我國唯一的洲際戰略核導彈研製生產單位。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正在按照「發展航天、強大集團、改革創新、鑄造一流」的發展方針,大力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和信息化建設,突出導彈武器系統、宇航技術與產品、民用產業三大主業,努力向國際一流宇航公司的目標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