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科技股票 » 歷史上的泡沫股票

歷史上的泡沫股票

發布時間: 2021-04-18 07:26:52

Ⅰ 2009以前的中國股市泡沫會破嗎

個人認為08年末會破。。

Ⅱ 歷史上有哪些有名的金融泡沫

金融泡沫是指一種或一系列的金融資產在經歷了一個連續的漲價之後,市場價格大於實際價格的經濟現象。金融泡沫就是經濟上的宏觀調控不當, 過度的投資引起資產價格的過度膨脹,盲目追求經濟增長,使得國內投資規模急劇膨脹,導致虛假繁榮的一種假象。


歷史金融泡沫:

  • 1634-1637 荷蘭的鬱金香泡沫

17世紀中期時,鬱金香從土耳其被引入西歐,當時量少價高,被上層階級視為財富與榮耀的象徵,投機商看中其中的商機,開始囤積鬱金香球莖,並推動價格上漲。1635年,炒買鬱金香的熱潮蔓延為全民運動,人們購買鬱金香已經不再是為了其內在的價值或作觀賞之用,而是期望其價格能無限上漲並因此獲利。1637年2月4日,鬱金香市場突然崩潰,六個星期內,價格平均下跌了90%。鬱金香事件,是人類史上第一次有記載的金融泡沫經濟,此事間接導致了作為當時歐洲金融中心——荷蘭的衰落。


  • 18世紀初期的法國的密西西比泡沫

在荷蘭鬱金香泡沫迸裂80年後,在1719年又出現了著名的法國密西西比股市泡沫。這兩個泡沫的相同之處是:法國股票市場的價格和當年鬱金香價格一樣在很短的時期內大起大落。從1719年5月開始,法國股票價格連續上升了13個月,股票價格從500里弗爾漲到一萬多里弗爾,漲幅超過了20倍。法國股市從1720年5月開始崩潰,連續下跌13個月,跌幅為95%。密西西比股市泡沫和鬱金香泡沫的不同之處在於:荷蘭鬱金香泡沫基本上是民間的投機炒作,但是法國密西西比股市泡沫卻有著明顯的官方背景。鬱金香泡沫所炒作的只不過是一種商品,牽涉到的人數有限,而法國密西西比股市泡沫卻發生在股票和債券市場,把法國廣大的中下階層老百姓都卷了進去。從這一點來說,法國密西西比股市泡沫更具有現代特色。


  • 英國的南海泡沫

南海泡沫是經濟學上的專有名詞,指的是在1720年春天到秋天之間,脫離常軌的投資狂潮引發的股價暴漲和暴跌,以及之後的大混亂。1689年到1714年之間,英國政府因為打仗欠了1000萬英鎊的債務,英國政府找上南海公司(South Sea Company),大量發行股票,換成鈔票。南海公司執行長羅約翰(John Law)使股價拉高,投資人見有利可圖,就爭相搶購,造成了當時的經濟泡沫


  • 美國1929年股市崩盤

1929年10月24日,星期四。1929年大恐慌的第一天,也給人們燙上了關於股市崩盤的最深刻的烙印。那天,換手的股票達到1289460股,而且其中的許多股票售價之低,足以導致其持有人的希望和美夢破滅。但回頭來看時,災難的發生甚至是毫無徵兆的。開盤時,並沒有出現什麼值得注意的跡象,而且有一段時間股指還非常堅挺,但交易量非常大。突然,股價開始下跌。到了11:00,股市陷入了瘋狂,人們競相拋盤。到了11:30,股市已經完全聽憑盲目無情的恐慌擺布,狂跌不止。自殺風從那時起開始蔓延,一個小時內,就有11個知名的投機者自殺身亡。隨後的一段日子,紐約證券交易所迎來了自成立112年來最為艱難的一個時期,大崩盤發生,而且持續的時間也超過以往經歷的任何一次。


  • 20世紀80年代日本的金融泡沫

日本的泡沫經濟是由於「廣場協議」之後日元升值造成的。「廣場協議」之後,日元出現大幅度升值,但真正對日本經濟產生破壞性影響的並不是日元升值本身,而是當時極度擴張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

Ⅲ 什麼軍工股漸漸成為歷史上最大泡沫

20年前就有軍工題材股了,這並不是新鮮事,但是20年過去了,有哪個軍工題材股給投資者創造了超額投資回報?一個都沒有!業績始終都和價格不成比例,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軍工股的市場狹小,研發投入巨大,國企體制僵化,人員臃腫,包袱沉重。
現在是和平時期,雖然國家要強軍,但是這並不能給軍工企業帶來巨額利潤,軍工企業每年的利潤,僅僅能夠維持自身的生存,一架戰斗機能夠服役幾十年,而一個大國每年的戰斗機產量幾十架而已,美國的軍工企業厲害吧?但是美國的軍工企業的投資回報並不高,這是市場規律。
不要幻想軍工股會給你帶來超額利潤,因為那將是世界末日。
現在各個大國都是有核國家,都能確保相互毀滅,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不可能爆發世界大戰,所以軍工企業不可能有什麼好的回報,僅僅能夠維持生存。
我可以肯定的說,即使成飛集成重組成功了,也不可能有什麼投資價值,其業績根本支撐不了他的股價,這么大的泡沫,遲早會崩盤,僅僅是講故事而已,和其他的那些垃圾題材股沒有區別。
我給軍工股的估值是:10倍市盈率,一倍市凈率,超出這個范圍,毫無投資價值。

Ⅳ 通過對2007年中國股市的分析,我們 可以總結出股市泡沫經歷了哪幾個階段哪

通過對2007年中國股市的分析,我們 可以總結出股市泡沫經歷了快速增長和平衡

Ⅳ 歷史上股票跌得最慘的是哪一年啊

從1992年到2015年中國股市經歷了8次熊市,其中第二次也就是1993年的這一輪熊市跌幅最大。

第二次大熊市:1993年2月16日至1994年7月29日

快速牛市上漲完成後,股市的大擴容也就開始了,伴隨著新股的不斷發行,上證指數也逐步走低,進而在777點展開長期拉鋸,後來777點位失守,大盤再度一蹶不振的持續探底。到1994年7月29日,股指回到325點,但這次熊市帶來的"成果"是上市公司數量急速地膨脹。

(5)歷史上的泡沫股票擴展閱讀

第一次大熊市:1992年5月26日至1992年11月17日

沖動過後,市場開始價值回歸,不成熟的股市波動極大,僅僅半年時間,股指就從1429點下跌到386點,跌幅高達73%,這樣的下跌在現在來看是不可想像的,而在當時,投資者們都自然地接受了,難怪有人說,還是早期的股市炒起來爽。

第三次大熊市:1994年9月13日至1995年5月17日

早期的股市不講究什麼價值投資,業績好壞也是無所謂,最重要的是流通盤要小,這樣好炒。但是隨著股價的炒高,總有無形的手將股市打低,在1995年5月17日,股指已經回到577點,跌幅接近50%。

第四次熊市:1995年5月22日至1996年1月19日

短暫的牛市過後,股市重新下跌。從1995年的8月開始,當時僅僅3倍市盈率的四川長虹開始悄悄走強,業績白馬股票逐步受到主流資金的關注。至1996年1月19日,股指達到階段低點512點,績優股股價普遍超跌,新一行情條件具備。

第五次大熊市:1997年5月12日至1999年5月18日

這輪大調整也是因為過度投機,在績優股得到了充分炒作之後,到1999年5月18日,股指已經跌至1047點。這兩年間,股市的擴容繼續瘋狂進行,規模出現了難以想像的擴張。嚴重的供需矛盾使二級市場出現極度失血,持續2年的熊市就此展開

第六次大熊市:2001年6月14日至2005年6月6日

"5·19"行情過後,市場最關注的就是股權分置的問題。投資者普遍認為這是利空因素,解決股權分置也成為股市下跌的理由,股指也從2245點一路下跌到998點。經過這輪歷史上最長時間的大調整,A股市場的市盈率降至合理水平,新一輪行情也在悄然醞釀當中。

第七次大熊市:2007年10月16日至2008年10月28日

全國製造業和地產等支柱產業泡沫顯現,危機四伏,在投資者普遍對行情盲目樂觀之際,股指則開始一路下跌。隨著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指數隨之一瀉千里,僅一年時間,股指便從6124點狂跌至1664點。從此,進入幾個月的震盪調整之中。很多製造業的老闆,發現搞製造業賺不到錢了,所以投身於股市。

參考資料:騰訊財經-中國股市七次熊市



Ⅵ 「股票泡沫」一詞源於哪一歷史事件請不要直接粘貼復制,希望有文獻可以參考

股票泡沫來源於世界證券史上第一次由過度投機引起的金融災難,就是18世紀英國的「南海泡沫事件」,另外,比較著名的還有法國的「密西西比泡沫事件」,以及荷蘭的「鬱金香瘋狂」等。

Ⅶ 歷史上有哪些有名的金融泡沫

回想一下2008年由美國引起的金融危機事件,雖然我國在中央,政府的領導下,積極應對,雖然沒有產生什麼較大的影響,但對一些人還是造成了非常大的損失。因而,經濟的運作,最害怕的便是金融泡沫了,回憶歷史,又有那裡金融泡沫呢?


鬱金香泡沫

鬱金香泡沫是發生在16世紀的荷蘭,也是歷史上有記錄的最早的一次經濟泡沫。事件始末:16世紀的時候,鬱金香被引入了歐洲,從土耳其。人們因為很喜歡這種植物,17世紀的時候,一些罕見的鬱金香品種便被炒到了非比尋常的高價,於是引起了投機,人們開始瘋狂的購買,只是為了讓他值錢,結果可想而知。


金融泡沫對百姓的傷害是最大的,所以在經濟運行的過程中,我們更要尊重客觀規律,不能想著投機。

Ⅷ 股市泡沫的股市泡沫辨別

資產泡沫所以能形成,並非市場缺乏明顯的跡象,而是大家普遍視而不見。2000年,就在網路泡沫破滅之前,標准普爾500指數成分股中的美國大公司的歷史市盈率接近30倍,大約是歷史平均水平的兩倍。但有人說那時的互聯網已經讓市盈率這種估值方法過時了。2007年初,就在美國房價下跌30%之前,房價租金比是正常水平的兩倍,但寬松的房貸政策和各種補貼顯然重新定義了所謂「負擔能力」這個概念。
一個新的股市泡沫可能正在醞釀之中,但這一次跡象卻沒有那麼明顯。盡管美國股市只用了26個月的時間就從經濟衰退的底部飆漲至現在的水平(這樣的漲幅通常需要10年的時間),但美股看上去依然不貴。標普500指數成分股的歷史市盈率為15.3倍,這只稍稍高於歷史平均水平──14.5倍。但這些數字可能會吸引投資者走向懸崖。歷史經驗表明,相對於經濟規模來說,眼下企業的利潤水平過高且無法持續。以較正常的利潤水平計算的真實市盈率已經大大超過了20倍。
耶魯大學經濟學家羅伯特·希勒(Robert Shiller)用一種不同的方法來檢測被誇大的利潤水平。他以10年平均利潤計算個股市盈率,以防止上一年利潤不合理地激增。按照他的方法計算,美國股市現在的整體市盈率為24倍,2007年市場處於巔峰時整體市盈率為27倍。

Ⅸ 歷史上最大的一次金融泡沫是哪一次,造成了什麼樣的損失和後果

1929年10月24日,美國爆發了資本主義歷史上最大的一次經濟危機。1929年10月24日,在歷經10年的大牛市後,美國金融界崩潰了,股票一夜之間從頂巔跌入深淵。股指從363最高點跌至1932年7月40.56點,才宣告見底,最大跌幅超過90%,金融危機逐漸轉化為全球性的經濟危機,此後,美國和全球進入了長達10年的經濟大蕭條時期。

Ⅹ 上世紀末美國股市網路泡沫怎麼回事啊

美國的確發生了網路泡沫;沒錯,泡沫導致了投資的浪費和扭曲。但泡沫規模沒有通常想像的那麼大,持續時間也沒那麼久——事實上,泡沫從1998年末開始,只持續了一年半時間。 按照「故事」的通常講法,20世紀90年代的後半段,美國股市陷入了瘋狂之中。在「非理性繁榮」之下,投資者將大量財富投入到價值被高估的高科技公司中,但這些投機性企業卻賺不到一點利潤,白白浪費了大量投資。因此,政府對泡沫的強硬管制是必要的。 故事的確是這么個說法,但現實卻有所不同。沒錯,美國的確發生了網路泡沫;沒錯,泡沫導致了投資的浪費和扭曲。但泡沫規模沒有通常想像的那麼大,持續時間也沒那麼久——事實上,泡沫從1998年末開始,只持續了一年半時間。 那些贊同政府採取措施降低資產價格的人們相信,泡沫開始於1996年——這比實際時間早了三年。如果下這樣的診斷,「治療」將會比「疾病」本身的禍害更大。事實上,當經濟前景看好時,政府和觀察家們是難以區分非理性繁榮和理性樂觀的,因此,不該讓政府承擔擠破泡沫、打壓投資的任務。 當然,美國股市最終出現了顯著而嚴重的泡沫,這一點毫無爭議。但是,泡沫究竟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規模到底有多大? 有一種觀點認為,美國股市的網路泡沫應該從1995年3月網景公司開始IPO算起。但從1995年8月網景IPO結束到現在,始終投資於納斯達克指數的年均真實收益率為9.3%;而按上市當日收盤價持有網景股票直至其被美國在線收購之日的投資者,年均真實收益率則為35%。這像是泡沫嗎? 另一種觀點則認為,網路泡沫應從1996年12月5日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發表著名的「非理性繁榮」演講前算起。當時,格林斯潘在華盛頓的一次宴會後的演講中反問道:「我們怎麼知道,非理性繁榮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不當地抬高資產價格呢?」這番話令全世界的股票市場應聲而跌。但當時的納斯達克指數只相當於現在的42%,如果自格林斯潘講話後,投資者一直投資於納斯達克指數基金至今,則他每年會有8.2%的真實收益率。這像是非理性繁榮嗎? 即便將1998年1月作為網路泡沫的起點,也嫌太早。微軟、IBM等十大高科技公司照理說其股市價值是最可能被「非理性繁榮」推高的。但這十個公司中,有一半以上從1998年1月至今的年均真實收益率超過了10%。從現在的角度看,1998年1月美國高科技公司的股價不是太高,而是太低。 關於對泡沫的判斷,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博士後康斯坦丁馬金和我提出了三條衡量標准。 我們的第一條標準是:當納斯達克股票的真實收益率在6.5%的水平時,不算價值高估;第二條標準是,若股票的收益率低於債券的3%的真實收益率,則將購買股票的時期定義為「泡沫」;第三條標準是,如果後續的真實收益率為負,則購買股票的當時可定義為「泡沫」。 如果按第二條和第三條標准,網路泡沫的持續時間極其短暫。從1998年10月到現在,納斯達克年均真實回報率跌到了3%以下;在1998年11月之時則為負。據此,納斯達克指數在2000年3月達到峰值之前,在不到一年半時間里處於高估狀態。 如果按第一條標准算,則泡沫持續時間就要更長。自1997年4月以後,納斯達克累積的平均真實收益率低於6.5%。不過即便如此,泡沫也只持續了不到三年時間。 網路泡沫持續時間竟如此之短,這是否令人驚訝呢?馬金認為不是。在宏觀經濟意義上,顯著的泡沫是少見的,也不能持久。即便是加爾布雷斯這個最不相信金融市場效率的經濟學家,也在其對1929年股市大崩盤的研究中表示,估值過高和過度投機的階段是短暫的。他指出,直到1928年下半年,美國股市的狀況仍然是相當合理的。 事實上,美國股票市場在宏觀意義上最為顯著的困惑,並非市場因非理性繁榮而產生泡沫,而是股價為何總是如此之低,導致股票的真實回報如此慷慨——這即是著名的「股權溢價之謎」。看起來,美國股市更可能為過度謹慎而非「非理性繁榮」所苦。 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我相信,當格林斯潘說管制潛在的資產價值高估並非政府職責所在時,他是正確的。當然,如果潛在的泡沫導致金融危機風險上升,的確需要對之加以監控。但只要金融風險還足夠低,政府一旦出於對非理性繁榮的恐懼而試圖校正市場,就很可能好心辦壞事。 這些問題與中國的關系何在呢?我不能確定。但歷史,尤其是其他國家的歷史,雖然不能照搬照抄,卻無疑可以成為一個國家思考問題的指南和汲取教訓的源泉。

熱點內容
怎麼看到一支基金的實時持倉 發布:2025-08-18 04:57:03 瀏覽:996
中國銀行基金定投什麼時間 發布:2025-08-18 04:55:39 瀏覽:597
天天基金風險評估期是什麼 發布:2025-08-18 04:38:40 瀏覽:238
市盈率是反映股票投資價值的 發布:2025-08-18 04:33:46 瀏覽:648
法院辦理財產分割如何收費 發布:2025-08-18 04:29:21 瀏覽:603
中信集團市值排名多少 發布:2025-08-18 04:27:57 瀏覽:383
微信上怎麼取消炒股牛人 發布:2025-08-18 03:57:20 瀏覽:819
大盤市值總量多少好 發布:2025-08-18 03:43:49 瀏覽:375
美國為什麼沒有收緊貨幣政策 發布:2025-08-18 03:43:03 瀏覽:773
怎麼從炒股軟體上識別創業板股票 發布:2025-08-18 03:33:36 瀏覽: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