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歷史成交價格計算
❶ 我的股票成交價是怎麼算出來的
A股股票上市價格計算公式為:
發行價格P=每股利潤EPS*市盈率R
其中:每股利潤=發行當年預測利潤/發行當年加權股本數
二、決定股票上市價格主要有以下幾個因素:
(1)上市企業的整體評估價值V(主要是企業核心技術的評估價值)。此因素是決定股票上市價格的重中之重,其評估方法和結果不但要得到二板上市委員會的認可,而且必須通過投資者的最後檢驗,因為只有投資者才是購買股票的顧客,是上帝。研究上市企業的整體評估價值是目前內地券商研究機構必須重點研究的二板市場課題。
(2)投資者對上市企業價值的認可度M1。此因素決定於保薦人向潛在投資者宣傳企業價值的營銷戰略是否成功。
(3)上市時企業所屬國家和地區、上市地和全球政治、經濟、金融形勢,稱之為宏觀影響系數M2。很明顯,亞洲金融危機的爆發對潛在投資者在亞洲的投資決策的影響難以估量,直接影響到股票的發行價格乃至發行成功與否。
(4)投資者在一級市場申購新股的合理投資回報率R。若沒有誘人的投資回報,誰會動用資金去申購具有更大風險的二級市場股票呢?風險資金的成本一般是比較高的。
❷ 股票成交價怎麼算
1、國際市場上確定股票發行價格的參考公式是:
股票發行價格=市盈率還原值×40%+股息還原率×20%+每股凈值×20%+預計當年股息與一年期存款利率還原值×20%
2、同時股票發行價格的確定有三種情況:
(1)股票的發行價格就是股票的票面價值。
(2)股票的發行價格在股票面值與市場流通價格之間,通常是對原有股東有償配股時採用這種價格。
(3)股票的發行價格以股票在流通市場上的價格為基準來確定。
3、股票代表的是持有者的股東權。這種股東權的直接經濟利益,表現為股息、紅利收入。股票的理論價格,就是為獲得這種股息、紅利收入的請求權而付出的代價,是股息資本化的表現。
❸ 想要計算股票的價格,應該怎麼計算
這個問題,有一點點專業性,我也相信蠻多的個人投資者比較納悶的地方。我就試著說說自己的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
首先,需要從行業的平均市盈率角度來看待。這個完全可以通過歷史數據來分析,大體上板塊的龍頭個股估值水平會高於二線個股的估值水平,三四線的個股可能只保守的估值水平。畢竟龍頭個股的競爭力更強一些,所以能獲得更高的估值水平。好比白酒行業,我覺得平均市盈率可以是15倍。而龍頭個股大體上可以給到20-25倍。而現在貴州茅台,已經超過35倍估值,那我覺得就是一種合理偏高的狀態。基本上不會考慮買入,但還沒有到風險的水平,也能適當的持有。
最後,跟資本市場所處的市場環境也很有關系。就算是成熟市場也有熊市跟牛市的說法。只是美國來說,牛長熊短。而A股的歷史來看,熊長牛短。往往在熊市裡面,市盈率水平是偏謹慎的,而在牛市周期里,市盈率水平是偏樂觀的。好比2015年的創業板指數市盈率,居然到了140倍的令人恐怖的高估。而當下A股的滬深300指數只有12倍PE,處於歷史估值區間的33%的位置,雖然不是歷史極值,但已經算是非常低估的位置了。
總之、股票投資是藝術范疇,不是科學。千萬不要刻舟求劍。那一定會出現問題。股票買賣本質上是有這人性的弱點的。追漲殺跌往往是其中的一個因素,所以投資中,投資者的逆商,財商非常重要。甚至是能否在七虧二平一贏的游戲裡面,成為佼佼者的關鍵因素。
❹ 股票的成交價怎麼算
簡單說 價高者得!
❺ 交易系統是如何計算出股票的交易價格的
根據買賣雙方的委託報價,按照價格優先,時間優先的原則進行撮合交易的,比如你買入一個股票:
1)你的買入價格是10.01元,其他人是10.00元,你的買入價格就優先成交。
2)你的買入價格是10.01元,其他人中有三位也是10.01元,交易系統就按照時間優先的原則來進行撮合交易,如果你的時間比其中的一位晚了0.01秒,結果,他就成交,你就不成交了。
3)賣出的話看誰的價格低和時間早。
❻ 股票的成交金額是怎樣計算的
賣出和買進都是1000億,因為正好撮合成交了1000億。
❼ 股票成交價是如何計算出來的
股票的市場價是由股民雙方買賣成交的結果產生的,不是計算出來的。
賣者委託報價後,買者願買,就有了成交價
或買者委託報價後,賣者願賣,就有了成交價
交易系統是跟據買賣雙方的報價,價格有雙方都合理的就成交(即:假如買方報價5元,賣方報價等於或小於5元就成交。反之賣方報價5元,買方報價等於或大於5元就成交)
再假如:賣方一報價5元1000股,賣方二報價5.01元1500股:買方報價5.01元4000股,那賣一、賣二全部成交,買方成交2500股,其餘1500股在「買一」中排隊等別人來賣。
❽ 股票歷史交易價格
對你想看的股票,按F5,進入K線圖,然後按鍵盤的方向鍵,按「左鍵」,然後就會出來一個十字游標,你就可以用方向鍵移動,在K線圖的左邊就會出現對應的歷史交易價格數據。
祝你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