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特斯拉股票
A. 特斯拉充電樁概念股有哪些
在政策的扶持下,新能源汽車產業高速發展的趨勢已經形成,而隨著充電樁等基礎設施建設扶持政策出台臨近,相關個股可以長期關注。
具體到投資標的股上,在整車領域推薦:比亞迪、宇通客車、江淮汽車以及多氟多、杉杉股份、康盛股份、猛獅科技等轉型標的;電池及相關原材料領域推薦:東源電器、猛獅科技、先導股份、贏合科技、天賜材料、當升科技、新宙邦、滄州明珠、正海磁材、寧波韻升、中科三環、天齊鋰業、贛鋒鋰業、眾和股份、華友鈷業等;充電樁領域推薦:特銳德、萬馬股份、奧特迅等
B. 登頂全球車企市值第一,誰點燃了特斯拉股價
紅色線條在幾次不經意的跳動後,毫無保留地沖上了這塊空白區域的高點,沒錯,特斯拉股價突破了 1000 美元,市值超過豐田汽車,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車企。
最終以 1025 美元每股的價格和 8.97% 的漲幅收盤,市值定格 1900 億美元。
雖然一個多月前,特斯拉 CEO Elon Musk 剛在推特上碎碎念道:「Tesla stock price is too high imo. 在我看來,特斯拉的股價太高了。」
但是 CEO 的謙虛最終還是沒能攔住這頭蠻牛,股價跟著兄弟公司 SpaceX Falcon 9 的成功發射,一起突破了一個新的高度。
我們知道,這一刻一定會到來,但是來得比想像的更早了一些,在這個蕭瑟的時間點,特斯拉股價確實漲得太沒道理了。
謎之暴漲
2020 年是一個大家都想從日歷里刪掉的年份,即使是鏗鏘的特斯拉也受到了不小的影響。
3 月中旬,美國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迫於疫情嚴峻的狀態,松下撤出了在 Giga Nevada 里負責生產電池的 3500 名員工。隨著 Giga Nevada 的停產,負責整車生產的 Fremont 工廠也進入停工狀態。
對於庫存周期僅有 11 天的特斯拉來說,停產就意味著停銷。這樣的狀態從 3 月底一直持續到了 5 月初。
根據 EV Sales 的數據顯示,今年 4 月特斯拉在全球的銷量為 14793 輛,而今年 3 月全球銷量為 60131 輛,環比暴跌超過 75%。
如果你說這是特斯拉的傳統,每個季度末都會沖銷量,季度初都是銷量最慘淡的一個月,這個數據很正常的話,我們再來看一組對比。
去年 4 月特斯拉的銷量是 20823 輛,也就是說,即使是同比,也出現了 28.9% 的下滑。
要知道,2020 年 4 月相比 2019 年 4 月,特斯拉不僅有重磅車型 Model Y 的加成,還有更大的用戶體量,而且特斯拉的交付指引也從 2019 年的 36 萬輛提高到了 50 萬輛,所以無論站在哪個角度來看,4 月的銷量都是非常糟糕的。
我相信這個數據,Elon 也看在眼裡,但是工廠仍然無法開工需要為疫情防控作出退讓。
5 月 12 日,Elon 仍無可忍,直接在推特上喊話地方政府:「Tesla is restarting proction today against Alameda County rules.I will be on the line with everyone else.If anyone is arrested,I ask that it only be me.
特斯拉今天違反了 Alameda County 的規定,重新開始了生產工作,我會和大家一起重回產線,如果有人因此被捕,抓我就好了。」
但是結果呢?
5 月受疫情影響較小的中國地區,依靠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實現了 11095 輛 Model 3 的月銷量,但是美國地區仍然不容樂觀。
4 月底特斯拉 2020 年 Q1 財報的電話會議中 Elon 表示,即使復工了,工廠也會面臨供應鏈跟進不及時造成產能受限的問題。
Elon 在近期的全員郵件中再次強調:「對於我們來說,提高 Model Y 的產能,並降低修正的次數非常重要。我想讓你們知道,這對於特斯拉來說非常重要。
我們在 Model S、X 和 3 上做得非常好,但是 Model Y 在生產和供應鏈端都面臨產能爬坡的挑戰。」
顯然本次疫情對特斯拉的生產和銷售都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Electrek 從知情人士處獲悉,Model S/X 產線上 4 名工作人員新型冠狀病毒的檢測結果呈陽性(確診)。
在如此艱難的時期,特斯拉全球業務發展副總裁,也是唯一一個參加股東大會的華人任宇翔在 2020 年 6 月正式卸任。
在這個蕭瑟的時間點,並沒有什麼利好可以刺激特斯拉的股價,但是在這種情況下,特斯拉的股價還是超過了豐田,成為全球市值第一高的車企。
再見豐田
423302 是豐田汽車 2020 年 4 月在全球范圍內的銷量,雖然同比大跌了 46%,但是仍然是特斯拉 2020 年 4 月全球銷量的 25 倍以上。
在如此懸殊的銷量差距下,到底是什麼撐起了特斯拉如此高額的市值?
我們已經無法站在「銷量」的角度,太過單純地看待這兩家「車企」了,因為從根源上來看,這兩家車企做的事已經不太一樣了。
特斯拉一直在努力把兩件事兒做到極致:電動化和智能化。作為這兩個領域的引領者,市值超越豐田只是時間問題。
為什麼這么說呢?
尋找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是每個國家都在做的事,無論你承認或者不承認,特斯拉已經摸索出了電動汽車這條替代燃油車的路線,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車企都走上了這條路。
大眾集團從 2019 年宣布,在 2020 年至 2024 年期間將在混合動力、電動出行和數字化領域投入 600 億歐元,其中 330 億將將用在電動化上。大眾預計 2025 年實現 100 萬輛 MEB 平台車型的量產。
6 月 10 日,福特汽車公司和大眾汽車集團正式簽署協議,福特將基於大眾的 MEB 平台,為歐洲客戶打造一款純電動車,計劃 2023 年推出市場,預期數年內產量超過 60 萬輛。
通用集團也表示將在 2020 年到 2025 年間在電動車和自動駕駛領域投入 200 億美元的資金和資源。
在越來越多車企認可這條道路之後,特斯拉的優勢顯得就愈發明顯了。
雖然國內的造車新勢力車企陸續推出了 NEDC 600+ km 的車型,看似在電池技術層面追平了特斯拉 Model 3,但是Model 3 已經是一款 4 年前發布,3 年前就量產的車型,也就是說在電池技術方面特斯拉至少有 3-4 年的領先。
特斯拉 CEO Elon Musk 也多次透露,將在近期舉行特斯拉電池日。
以我們目前已知的信息來看,與特斯拉簽署排他性合作協議的 Jeff Dahn 研究小組已經研發出壽命超過 160 萬英里的電池。
2019 年 2 月特斯拉以溢價 55% 的價格收購了掌握了「干電極技術」和「超級電容技術」的 Maxwell 公司。
2020 年初 Electrek 爆料特斯拉收購了電池產線設備製造商 Hibar System,並在 Fremont 建立了一條電池試點生產線。
因此在今年的電池日上特斯拉極有可能推出自研電芯,並且在電池能量密度、循環壽命等指標上達到一個全新的高度。
與此同時特斯拉已經把魔爪伸向了商用車領域。
Elon 最近的全員郵件中透露,特斯拉 Semi 半掛即將量產,續航達到 300-500 英里,這不僅是特斯拉電池技術最好的證明,也是特斯拉實現「推動世界向可持續能源發展」更實質性的一步。
特斯拉的減排不止出行領域,根據特斯拉最新發布的《特斯拉影響力報告 2019》內容顯示,截止 2019 年特斯拉一共安裝了 3.7 千兆瓦的太陽能系統,產生的清潔能源遠大於工廠消耗的能源。
以上是特斯拉在能源層面作出的努力,現在我們再來聊聊智能化。
2020 年,L2 級輔助駕駛出現得越來越高頻,這項在 3 年前被很多汽車愛好者嗤之以鼻的功能,也開始成為車企宣傳的亮點功能。
但是早在 2014 年特斯拉就已經推出了第一代 Autopilot,實現了 L2 級別的輔助駕駛。當傳統車企開始推出 L2 級輔助駕駛這個時間點,特斯拉已經實現了高速 NoA 功能。在功能和體驗兩個維度,以數個太平洋的距離領先對手。
「智能化」的另一點體現在電子電氣架構,這是一個很多人都很陌生的詞,為了讓大家可以簡單粗暴地了解特斯拉的優勢,在這里引入一位日系車企工程師拆解了 Model 3 之後的結論:「特斯拉的電子電氣架構領先豐田和大眾六年。」
進軍百萬銷量
在這兩點基礎下,我們再看回銷量。
從 2015 年到 2019 年之後特斯拉每一年的漲幅都穩定在 36% 以上,增幅最大的一年達到了 137.74%,也正是在這一年,特斯拉 Model 3 車型刷新了美國豪華轎車銷量排行榜。
面對市場更加巨大的豪華 SUV 市場,Model Y 重寫 Model 3 的歷史只是時間問題。
正因如此,在這個汽車行業不景氣的時間點、所有車企都在收縮的時間點,特斯拉仍然在以最猛的速度,在全球布局。
5 月 15 日 Giga Berlin 打下第一根樁,6 月 4 日 Giga Shanghai 二期封頂。
一座坐落在歐洲大陸的工廠和一座坐落在亞洲大陸的工廠,是特斯拉全球化布局兩顆重要的棋子。
目前完成產線擴張之後,Fremont 工廠 Model 3&Y 合計產能將達到 50 萬輛,Model S&X 產線產能 9 萬輛,Fremont 工廠總產能 59 萬輛。
負責生產國產 Model 3 的 Giga Shanghai 一期工廠產能 10-15 萬輛/年,規劃生產國產 Model Y 的 Giga 上海二期工廠預計 2020 年底完工,2021 年實現量產,規劃產能同樣為 10-15 萬輛。
Giga Berlin 建成後也將用於生產 Model Y 車型,預計 2021 年 7 月實現量產,產能 10-15 萬輛。
所以在 2022 年特斯拉全球范圍內的這 3 座工廠將具有超過 100 萬輛/年的產能,為了滿足不斷擴張的市場需求,從產銷層面,特斯拉也在努力追趕豐田。
當然,我們並不一味推崇特斯拉的超級速度,在瘋狂推進速度的過程中,特斯拉仍然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
例如參差不齊的裝配工藝,並不算出色的油漆質量,還有多變的價格,這些都是特斯拉作為一家車企,在銷量增長中過程中必須解決的問題。
寫在最後
2003 年 7 月,特斯拉正式成立。
2010 年 6 月,特斯拉正式 IPO,發行價 17 美元。
2017 年 4 月,特斯拉市值超越福特汽車。
2017 年 5 月,特斯拉市值超越通用汽車,成為市值最高的美國車企。
2020 年 1 月初,特斯拉市值超越福特汽車和通用汽車的總和。
2020 年 1 月底,特斯拉市值超越大眾汽車,成為全球市值第二高車企。
2020 年 6 月,特斯拉市值超越豐田汽車,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車企。
你可能很難想像,一家市值超越豐田汽車的車企,在 1 年前被質疑需求問題,被大量機構看空,股價一度從 300 多美元跌至 176 美元。
2020 年就是這么魔幻,雖然在這個時間點超越豐田讓人有些意外,但是毫無疑問的是特斯拉的市值遲早會超越豐田,只不過實現的這個時間點來得比大家的預期都要更早。
如果你用一個看待車企的視角,看待著所發生的一切,你永遠無法理解,因為特斯拉不僅僅是一家「車企」,還是一家「科技公司」。
特斯拉給這個陳腐多年的汽車行業帶來了太多新鮮血液,以一己之力撬動了整個行業發生改變。
回頭看看整個美股市場,蘋果、亞馬遜、微軟、Facebook 幾家科技巨頭,股價都在昨天晚上創下了歷史新高,再看看特斯拉的股價也就沒什麼稀奇的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C. 瘋狂!特斯拉股價連創新高!Model Y車身可能採用全新黑科技
新冠疫情對中國的經濟顯然造成了不小的影響,春節後的A股開市就迎來一波千股跌停。不過在大洋彼岸,美股卻有不一樣的表現。尤其是電動汽車的領軍者特斯拉,受多重利好的刺激,特斯拉的股票一路飄紅。
■邦點評
作為一家創新公司,特斯拉的每一款新產品和新技術都會給消費者帶來全新的體驗,特斯拉的每一次的成功都會讓其股價飆升。但是,即將上市的ModelY和盛傳的整體鑄造車身技術是否也會成為真正的革命性技術,目前來看還有很多疑點和難點。馬斯克到底是瘋子還是聖人?我現在不敢下結論。畢竟,他曾經吹過的牛大部分都實現了。
那麼,這一次是否也會如此呢?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D. 特斯拉概念的etf基金有嗎
沒有,有特斯拉概念股。
特斯拉概念股中2019年凈利潤增幅較高的還有藍思科技、秀強股份、常鋁股份、宜安科技、寧波華翔、長信科技等。
數據顯示,2020年獲機構一致預測凈利潤增幅最高的是贛鋒鋰業,預測凈利潤為9.22億元,同比增長1.59倍。贛鋒鋰業是全球領先的鋰化合物生產商及金屬鋰生產商。公司的產品廣泛用於眾多應用領域,尤其是在電動汽車、化學品及制葯方面。
東山精密一致預測凈利潤為17.06億元,同比增長1.39倍。一致預測凈利潤增幅居前的還有東睦股份、四維圖新、聯創電子、長信科技、新宙邦等。
(4)科技特斯拉股票擴展閱讀
2020年9月15日,卡倍億今日於上午尾盤便封板,但下午開盤後開板回落,不過該股依然於午後尾盤封板,創下兩市除新股和ST個股外唯一一隻近三日三連板的記錄,賺足了眼球。從收盤數據來看,該股流通市值僅為13.92億元,股價為106.25元。
招股書顯示,公司主要產品為汽車線纜,已進入特斯拉、大眾MEB平台等主流新能源汽車廠商供應鏈體系。報告期內新能源汽車線纜收入持續增長。
E. 如何看待特斯拉股價暴跌21%帶來的影響
美股市場最近可謂是波濤洶涌,先是疫情期間的多次熔斷,到了最近,各大科技股紛紛蹭蹭往上漲。而最有錢的那一批人的財富也是唰唰地往上漲。剛有貝索斯身價突破兩千億,其他科技公司也不例外。可到了前幾天,特斯拉股價暴跌21%。幾乎可以說是沒有徵兆的。唯一的徵兆就是漲得太多,形成了泡沫。現在泡沫破碎了,也警醒了整個市場。
盡管其股價暴跌,但特斯拉依然是各大車企當中的市值榜首。而且它的發展也並沒有因此而停下,所以他的未來依然是可期,可待。
F. 金晶科技是特斯拉概念股嗎
這只股票確實有特斯拉概念,是光伏基材,不是汽車方面的,截了幾個圖,請參考
G. 科技股助納指標普再創新高,特斯拉市值破4千億了
是的,新冠肺炎疫苗研發積極進展消息和強勁的美國經濟數據提升投資者信心,標普500和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周三再創歷史新高,科技股持續領漲大盤,標普500指數上漲1%至3478.73點,連續4個交易日創新高,其中特斯拉收漲6.42%,均創下收盤紀錄新高,市值突破4000億美元。
在周二盤後公布好於預期的財報後,軟體公司Salesforce的股價今日飆升26%,創下有史以來最大的單日漲幅,Salesforce將於8月31日正式取代埃克森美孚加入道瓊斯指數。Facebook和奈飛分別上漲8.2%和11.6%;亞馬遜上漲了近3%,谷歌母公司Alphabet和微軟分別上漲了2.4%和2.2%,蘋果上漲1.4%。
(7)科技特斯拉股票擴展閱讀
概念股漲、能源股走低
熱門中概股也多數上漲,阿里巴巴漲2.09%,京東漲1.79%,網路漲1.41%;理想汽車漲28.25%,蔚來漲14.69%。
但能源股承壓全線走低,埃克森美孚被道指剔除成分股資格後下跌2.12%,雪佛龍跌1.58%,康菲石油跌3.32%,斯倫貝謝跌3.06%,西方石油跌4.11%。
自3月23日觸及今年低點以來,標普500指數累計上漲超過58%,納斯達克指數在此期間更是飆升了75%。在美股不斷創新高時,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仍在紀錄低點0.688%附近徘徊,股債之間走勢的背離讓投資者擔心這會不會是美股回調前的預兆。
H. 特斯拉中國建廠和哪些股票
特斯拉概念股:萬向錢潮(000559)、江蘇國泰(002091)、佛塑科技(000973)、杉杉股份(600884) 、比亞迪(002594),國機汽車(600335)、贛鋒鋰業(002460)、富奧股份(000030) 、科陸電子(002121) 、天齊鋰業(002466),力帆股份(601777),江特電機(002176)
I. 特斯拉一度蒸發3000億,華為強力攪局,是否要變天了
這兩天公司可以說占據了這一段時間內的所有熱搜,特斯拉公司的股票一夜之間蒸發了3000億,而華為又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款新能源汽車。總地來說,我並不認為華為的這一次行動可以直接改變特斯拉目前的市場佔有率。那麼今天就跟大家來探討一下,華為的入駐是否會導致變天。
第三,是否真的會變天。
如果說華為的入駐就可以導致這個行業變天,在我看來還沒有這么誇張。那麼此前蘋果的發布會更是誇張,表示將直接會研製自己的新能源汽車。要知道蘋果可以說是一個徹頭徹尾的互聯網公司,而現在他們也要進入到智障行業,從這里就可以看出他們對汽車行業還是比較看好的。所以這些公司能夠加入到汽車行業對於整個行業的發展還是比較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