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聯重科股票歷史新高
1. 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的發展歷史
中聯重科1956年成立於北京。1969年遷至湖南。曾隸屬於第一機械工業部、建設部、中央企業工委。
1992年9月28日,中聯重科的前身——長沙高新技術開發區中聯建設機械產業公司正式掛牌成立。
1993年7月,公司以貿易帶生產,以生產促貿易,以科技為中心,開發生產了第一代混凝土輸送泵,第一台HBT40泵於7月1日下線,當年完成銷售額500萬元,實現利稅230萬元。
1994年1月,原長沙建機院混凝土機械研究室、機械廠成建制並入中聯公司,中聯公司從此有了自己的研發隊伍和生產基地。
1994年8月,1994年初,中聯第一代砼泵由於產品不盡完善,故障較多,公司痛下決心,在市場銷售良好的情況下全面停產。當年7月成功研製出第二代砼泵,並免費換回前期銷出的10台產品。此舉對中聯重科的品牌塑造和公司後來的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1994年 9月,中聯建設機械產業公司成立兩周年慶祝大會在長沙建機院召開,建設部毛如柏副部長專程來長沙參加慶典,並為建設部商品混凝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掛牌。
1994年12月,1994年公司完成營銷及技術收入4000萬元,創利稅1200萬元,長沙市政府授予利稅超1000萬元企業獎牌。
1996年7月,經建設部批准,長沙建設機械研究院新一屆領導班子成立。研究院與中聯公司形成了「一套班子,兩塊牌子」的運行機制。中聯公司下屬混凝土機械、起重機械、專用車輛、營銷等四個分公司。
2001年到2003年,並購了湖南機床廠、中標實業、浦沅集團;
2003年劃歸湖南省屬地化管理。建機院集工程機械科研開發和行業技術歸口於一體,是中國工程機械行業技術的發源地。
2008年連續並購陝西黃河工程機械集團、義大利CIFA公司、湖南車橋廠、華泰重工、信誠液壓。
2010年,中標實業的收入、利潤分別是並購時的9.11倍和9.33倍;浦沅集團的收入、利潤分別是並購時的10.28 倍和192.1倍。
2011大事記: 中聯重科董事長詹純新應哈佛商學院邀請發表演講,中聯重科成功並購世界第三大混凝土機械製造商義大利CIFA案例成功入選哈佛案例庫。 中聯重科董事長詹純新榮獲「萊昂納多國際獎」,是中國企業家首次獲得該國際獎項。 中聯重科自主研發製造的全球最大噸位履帶起重機ZCC3200NP成功下線,打破了國外對於3000t級履帶起重機的壟斷。 中聯重科與中鐵大橋局聯合研製的世界最大水平臂上回轉D5200-240塔式起重機順利生產下線。 中聯重科董事長詹純新當選CCTV 2011中國經濟年度人物 2012年6月3日晚間,中聯重科公告稱,經公司董事會會議審議通過,公司擬向有關銀行申請信用(授信)及融資業務,總規模不超過1400億元,包括流動資金貸款、按揭業務。會議並授權公司董事長詹純新代表公司與有關銀行簽署相關開戶文件、預留印鑒,簽訂信用(授信)及融資業務相關文件。委託有效期自2012年5月1日起至2013年4月30日止。
2012年6月18日上午中聯重科舉行2012年度股東大會,董事長詹純新首次公開公司產業戰略。這次股東大會釋放諸多信號,也許將成會新的轉折點。大會表示「工程機械只是中聯重科的業務板塊之一,公司未來將會是工程機械、環境產業、農業機械、重型卡車、金融服務5大業務板塊齊頭並進」 。
董事長詹純新表示,公司未來不會全部「押寶」在工程機械行業,而是考慮多元發展,形成多個增長點,持續推動公司實現超越行業平均水平的增長。
詹純新的規劃,3至5年內,中聯重科將在做好現有龍頭產品的同時,對重型卡車和農業機械等板塊進行戰略布局,形成工程機械、環境產業、農業機械、重型卡車、金融服務五大板塊齊頭並進的格局。
2012大事記: 9月28日,中聯重科舉行慶祝公司成立20周年大會。當日,國內首個工程機械展館——中聯重科工程機械館在中聯重科麓谷工業園落成。同時,中聯重科研發的全球最長7橋7節臂101米泵車、全球工作幅度最長的塔式起重機D1250-80、全球起重能力最強的汽車起重機ZACB01三款吉尼斯世界紀錄產品發布。 2012年中聯重科成功發行10億美元債券。 中聯重科與印度ELECTROMECH公司簽訂合資建廠協議,這是中聯重科第一個海外直接投資建廠項目。 2013大事記: 4月,獲「2011-2012年度納稅信用A級單位」和「益陽市優秀納稅企業」榮譽稱號。 12月25日,中聯重科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正式收購全球干混砂漿設備品牌—位於德國Neuenburg的M-TEC公司。 2014大事記: 8月20日消息,中聯重科、弘毅投資與奇瑞重工共同宣布,中聯重科以20.88億元收購奇瑞重工18億股股份,占總股本的60%。弘毅投資則以6.96億元取得奇瑞重工6億股股份,占總股本的20%。中聯重科表示,將藉助此項收購進入農業機械行業,在城鎮化發展中形成新的利潤增長點。 2015大事記: 義大利當地時間12月22日下午,中聯重科聯合曼達林基金收購義大利LADURNER(納都勒)公司75%股權的協議正式簽署,這是中聯重科繼工程機械板塊之後,在環境產業領域再次以並購方式實現與國際資源接軌、融入全球環境高端產業鏈的重大舉措。
2. 中聯重科是國企嗎
中聯重科是國企。
中聯重科不斷推進改革,形成了科研支持產業、產業反哺科研的良性體制機制,成為國有科研院所改制的典範;作為建立了現代企業制度的上市公司,中聯重科通過重組並購,參與到傳統國企的改革、改組、改造之中,在老企業植入新機制、新技術,取得了經濟和社會的雙重效益,成為國企改革的標桿。
中聯重科前身是原建設部長沙建設機械研究院,公司自1992年成立至今25年間,不斷進行體制、機制創新,通過自身的股份制改造上市、母公司改制、整體上市,最終形成了湖南省國資委、管理團隊和骨幹員工、戰略投資者、國際投資者及其他流通股東共同持股的混合所有制產權結構,不同性質的資本融合為與市場緊密掛鉤的利益共同體。
(2)中聯重科股票歷史新高擴展閱讀:
中聯重科的發展歷史:
2001年,中聯重科整體收購了英國保路捷公司。這次收購既為公司搭建了外向型發展的平台,也將我國在水平非開挖施工領域的技術水平一舉提前了至少20年。
2002年12月,中聯重科以承債方式收購中國機床工具工業老牌國有企業——湖南機床廠。通過改制,湖機員工隊伍在理順勞動關系的基礎上實行了競爭上崗、優化組合,第二年即實現銷售收入、產值同比增長均超過100%,迅速實現扭虧增盈。
2003年8月,中聯重科與浦沅成功重組並購,寫下了中國工程機械行業重組並購的最大手筆。2004年,浦沅分公司實現的利潤,超過了其過去15年的利潤總和。
2003年9月,中聯重科收購中標實業有限公司經營性資產,從而占據了國內城市環衛機械市場的龍頭地位。
2006年中聯重科大股東完成改制。公司管理層通過長沙合盛科技投資有限公司和長沙一方科技投資有限公司完成曲線MBO。
3. 000157中聯重科歷史最高多少一股
答:2008年3月28日歷史最高價63.80元
4. 我,7塊8買的中聯重科,這股票老是不漲 怎麼回事,是否要持有
中聯重科是2018年從2.8開始啟動的,中聯重科正在大力發展農業機械+智慧農業以及中聯新材這兩大板塊。據了解,這兩個板塊都有巨大的市場規模,近年來發展迅速。如果看好中聯重科後期發展的話,是可以考慮繼續持有股票的。
據了解,中聯重科2020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651.09億元,同比增長50.34%;毛利額同比增長43.28%;實現歸母凈利潤72.81億元,同比增長66.55%;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75.23億元,同比增加13.04億元。公司強勁增長的營收和凈利,刷新紀錄並創歷史最好水平。
在實現高質量增長的同時,中聯重科通過持續、穩定的現金分紅回報股東。根據2020年度利潤分配預案,公司擬以實施2020年度利潤分配時股權登記日的總股本為基數, 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人民幣3.2元(含稅),紅利實現穩步增長。
據了解,中聯重科2020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651.09億元,同比增長50.34%;毛利額同比增長43.28%;實現歸母凈利潤72.81億元,同比增長66.55%;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75.23億元,同比增加13.04億元。公司強勁增長的營收和凈利,刷新紀錄並創歷史最好水平。
在實現高質量增長的同時,中聯重科通過持續、穩定的現金分紅回報股東。根據2020年度利潤分配預案,公司擬以實施2020年度利潤分配時股權登記日的總股本為基數, 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人民幣3.2元(含稅),紅利實現穩步增長。
據了解,自2000年在深交所上市以來,中聯重科已累計實施分紅22次,其中,2020年進行了兩次分紅,彰顯中聯重科以高分紅不斷回報股東。特別下半年以來,周期股趨勢拐點也已開始出現。
周期股,歷來都是低估值賣,高估值買!市場會有「市盈率陷阱」這種說法,說的是周期股,市盈率低的時候股價最高,看市盈率買周期股會虧損,要買周期股就要在高估值時買,因為往往此時處於行業低迷期,股價雙殺股價反而是最低點。
5. 中聯重科發展歷史
中聯重科母體——長沙建設機械研究院,這是工程機械行業不會陌生的名字。1956年5月創建於北京,1969年底搬遷到湖南常德,1978年底搬遷到長沙,曾是國內唯一集建設機械科研開發和行業技術歸口於一體的應用型研究院,主要從事建築、能源、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行業重大裝備及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材料的科研開發工作。 1992年,時任建機院副院長的詹純新帶領7名科技人員,靠借款50萬元起步,成立了院屬產業實體——中聯建設機械產業公司。推出的混凝土輸送設備讓混凝土嘩嘩地就象抽水一樣被送上作業面,讓更多的工程建築企業感受了高科技的高效率。「中聯」便開始以一個高科技、高成長性、高利潤率、誠實信用的形象出現在當時的建設機械行業。初嘗市場轉化成果的中聯,更是意氣風發,老產品不斷更新換代,新產品源源推出,車載泵、泵車不斷創造新紀錄,建築起重機械、路面機械都不斷地由圖紙轉化為產品。
6. 求 000157 中聯重科A股發行價最好關於它的形勢也說下,多多了解嘛!謝謝了、
中聯重科的發行價是12.74元,首日開盤價是25.55元。
該股屬於機械製造板塊中比較好的公司,和三一重工同屬湖南的製造龍頭企業,業績優良。最近剛進行了10送15的大比例送配,除權後走勢一般,失去了除權前的良好勢頭。
由於公司發展勢頭良好,年利潤增長長期保持較高增長,是一隻很好的長線股。結合目前大盤勢態,並不是介入良機,但如果出現比較大的調整可以考慮中長線買入持有,直到公司增長勢態放緩的情況出現。
另外該股連年送配,股本已經比較大了,可能不會像以前那樣活躍,就不要太期望有過於火爆的表現。
7. 請問000157(中聯重科)現在是處於洗盤還是出貨的階段
自2011年4月,該股創出歷史新高之後,股價走勢就處於高位調整之中,令人難以琢磨。
很顯然,該股走勢並不是與大盤同步的,從目前走勢來看,很難判斷其是在洗盤還是在出貨。正如你所言,該公司業績優良,市盈率較低,應該是一隻不錯的個股。但是為什麼他沒有大漲呢?一是前期走勢與大盤有別,二是目前流通盤太大。
操作建議:一是只要該股未跌破8元就繼續堅守;二是逢高出局換取其它流通盤較小、股價相近的績優股。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8. 中聯重科成功發行新股是利空還是利好
1、公司招股信息
招股價、全球發售股數、公開發售股數、國際發售股數、招股日期,上市日期、每手股數、一手入場費、市值等等,券商新股認購界面均有
2、行業
港股的新股表現具有明顯的行業效應,港股投資者比較喜歡未來前景廣闊或現金流穩健的行業,比如零售股/醫葯股/教育古/物業股等,且一些行業的新股表現會一致性的好或壞;每個時間段市場偏好的行業不一樣
比如康方生物,可以將其上市估值/市值與其他同行業同體量的公司進行對比衡量定價區間是否合理。
物業、醫葯、餐飲加上最近的建築都是比較熱門的行業,熱門行業一般都會受到市場的熱烈追捧,一般都會取得不錯的收益
3、招股書中的概況與摘要
不管上市公司提出什麼樣的背景、概念或者「故事」,最終還是要落到盈利能力上,因此投資者需要注意的是過去3-5年,公司核心業務的經常性收益變化、任何影響盈利的特殊項目或安排、邊際利潤的走勢及現金流量的狀況等,若扣除特殊項目收益的經常性盈利仍然能夠每年提升,表示上市企業的盈利能力較強。
港股市場上行業周期性十分明顯:處於發展初期的行業產品開發資本較大,盈利的穩定性難以保證,風險較高,不過一旦成功回報利潤也相對較大;成熟期的行業通常有穩定的盈利增長,因此風險較低,適合作為投資對象,而衰退期的行業由於發展前景及空間有限,需慎重考慮,但也不排除由於科技突破而重新進入發展期。
當然實際上大部分市值低於10億港幣的公司,基本都是靠莊家炒作,基本面因素可以忽略不計
4、保薦人
保薦人的好壞直接會影響市場投資人的投資信心,保薦人也就是上市公司委託的股票銷售方,說白了就是保薦人依靠自身信譽及行業影響力給上市公司進行品牌背書,來向市場兜售股票。
保薦人也分三六九等:最受市場追捧的當然是高盛、美林、大小摩根、花旗 這樣的國際投行 :其次就建銀、農銀等這種全力護盤、不只吃差價的國內投行;還有就是最受市場唾棄的中金、均富,多的就不說的了,咱來日方長,日後再敘。
保薦人及包銷商過往業績。特別注意某些妖股發行中會出現的保薦人或承銷商;比較好的有潮商、匯富、豐盛、南華等,比較差的有紅日、均富、浩德
5、公司的歷史與發展
通過招股說明書理解公司的管理架構,發展歷程
有無特別事情發生,新股是資金歸公司所有,舊股是大股東在套現。有舊股發售的新股則減分,上市前投資者投資成本,對未來股價判斷,股權結構。特別注意有沒有禁售期,沒禁售期則減分
6、基石投資
基石投資佔比越多越好,佔比越多說明基石投資對投資標的的 信心越強:明星基石投資比普通基石投資好,比如我們所熟知的高瓴資本、新加坡國投等等;有基石投資比沒有要好
如果有前期投資人參與基石投資也說明投資人認可公司發展前景或者潛力
7、包銷協議
看配售費率,包銷費率越高,說明券商覺得股票越難賣,費率越低越好賣。基石投資,越有名越好。(包銷費率在3到3.5個點是正常的,5到7個點相當高,還有個別 10多個點的費用,其中不乏炒作費用,不排除一些高包銷費率的股會走妖),獨家包銷說明股權集中。大股東禁售期(6+6,1年內不能賣殼),如果12+12說明被證監會重點監管,要小心。此處主要針對市值低於6億的小市值股
8、認購情況市場及坊間傳聞
超購倍數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所以最好在最後一天根據認購情況來決定是否打新。此處分為2類新股:
第1類是市值低於6億的小市值股,此類新股的漲跌多由莊家決定,所以越冷門越好,最好認購倍數低於15倍,不要回撥,這樣莊家籌碼集中,便於拉升炒作,這種股我們一般最後一天看認購倍數決定是否認購
第2類是比較知名的大市值公司,一般市值大於20億港幣,此類新股是認購越熱門越好,說明有大資金關照;
隨時關注市場動向:一些公開發售很冷淡的股,卻傳出國際配售大幅超額認購的,一般都是坑,資本圈到處是謠言,這種虧我們還吃的少嗎?中國抗體還歷歷在目!
9、配售結果
配售結果會有所的認購信息申請人數、一手中簽率、頂頭槌數量、招股定價,最終認購倍數,每個檔位的中簽率,回撥比例是否套路回撥,配售結果的分配直接回決定了一隻新股的暗盤及上市價格走勢,篇幅有限後面我會出單獨寫一篇回撥比例對新股的上市影響
10、當前港股市場形勢及外圍市場形勢
如果港股恆指處於上升的熱潮中,新股上市的整體收益率也是非常不錯的,相反如果港股恆指處於下跌的漩渦中,也會大面積發生破發潮,俗稱買什麼跌什麼 。千萬不能忽略大盤的周期性及外圍國際市場的形勢!投資界有這么一句話:雪崩了,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9. 中聯重科的成功歷程
建設部長沙機械建設研究院是國家級研究所,中聯重科是建機院的改制結果。1956年成立於北京。1969年遷至湖南。曾隸屬於第一機械工業部、建設部、中央企業工委。2003年劃歸湖南省屬地化管理。建機院集工程機械科研開發和行業技術歸口於一體,是中國工程機械行業技術的發源地。
第一台塔式起重機第一代壓路機第一台靜壓樁機第一台液壓式起重機第一代自行式單鋼輪振動壓路機及系列振動壓實機械第一代纜索起重機第一台100噸汽車起重機第一座混凝土攪拌站第一台攪拌車、泵車、泵…… 通過「科研院所企業化轉制」到「國企改革」再到「國家化」,完成中聯重科的改革三部曲,實現完美淬煉和蛻變。
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創立於1992年,主要從事建築工程、能源工程、環境工程、交通工程等基礎設施建設所需重大高新技術裝備的研發製造,是一家持續創新的全球化企業。中聯重科成立20年來,年均復合增長率超過65%,為全球增長最為迅速的工程機械企業。公司生產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13大類別、86個產品系列,近800多個品種的主導產品,為全球產品鏈最齊備的工程機械企業。公司的兩大業務板塊混凝土機械和起重機械均位居全球前兩位。公司注冊資本77.06億元,員工3萬餘人。2012年,中聯重科下屬各經營單元實現收入過900億元,利稅過120億元。
10. 2016年中聯重科能創歷史新高嗎
2016年戰略轉型變革,開年就計劃收購美國第二大工程機械巨頭特雷克斯,然後環境產業和農機都成為市場佔有率極大的兩個重點,而且今年還繼續在做電商,有一個那啥中聯重科商城,也是工程機械在網上銷售的第一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