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科技股票 » 航發控制股票歷史最高價多少錢

航發控制股票歷史最高價多少錢

發布時間: 2021-04-25 17:19:57

❶ 介紹一下中國股票市場的發展歷史

中國證券市場從1870年至今已有120多年的歷史,經歷了三個時期:1870年至1949年的香港、上海、天津、北平的證券市場,1950年至1980年的天津、北京、香港、台灣證券市場,1981年至今的上海、深圳、香港、台灣證券市場,形成了中國證券市場發展的三個階段。

1.1870—1949年

中國歷史上最早出現的股票是洋人發行的。1840年鴉片戰爭後,外商開始在中國興辦工商企業並開始發行股票。最早在中國設立股份銀行的是英國匯豐銀行,1865年3月3日在香港設立總行,4月在上海設立分行,1870年前後中國出現了買賣外商股票的的經紀人。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為中國的民族資本主義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同時由於帝國主義忙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放鬆了對中國市場的控制,中國民族工商業迅速發展,股份公司日益增多,股票大量發行,成為我國證券市場發展史上的一個新時期。

1914年上海股票商業公會成立,同年12月北洋政府頒布了我國第一部證券交易條例,證券交易有了初步的法規。當時的上海股票商業公會設在上海二馬路一帶(今九江路)。最初有會員12家,後增至15家,會員繳納12兩白銀作為公會資本,每月還要交會費2兩。交易品種包括政府公債、鐵路債券、公司股票及外匯等等。交易方式是現貨交易,交易時間為上午9——11時,手續費按1%—5%收取。這標志著中國人自己經營的第一家現代證券交易所誕生了。

1920年孫中山先生與虞洽卿聯名向北洋政府申請成立了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集資500萬元,於同年7月1日開業,經營品種除證券之外還有金銀、皮毛、花紗布、糧油等等。與此同時,上海股票商業公會也根據北洋政府頒布的《證券所交易法》改組為上海華商證券交易所,集資300萬元,經紀人有55名,主要經營北洋政府發行的公債。這兩個交易所業務興隆,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開業半年就賺了100多萬,引起了各方面投資者的注意,各種證券物品交易所如雨後春筍般的建立起來,僅在上海就有200多家。隨後全國一些大城市陸續建立了證券交易所。

1918年北京股票交易所成立,1921年天津證券物品交易所成立。當時的天津證券物品交易所資本200多萬元,分為10萬多股,由天津和上海兩地籌資,理事長為曹錕之弟曹均,滬方代表由孫棣三擔任,監督人為天津一位巨紳。當年10月1日在天津東馬路開業,先是買賣公債,然後增加了股票交易,也曾興盛一時。

1921年秋,風雲突變,當時上海先後興起的150家交易所,有的發行股票成立了信託公司,因股票價格大幅下跌而倒閉,引起了連鎖反應,上海有近百家證券物品交易所倒閉,只剩下包括上海貨商交易所在內的十幾家。天津的證券物品交易所也因上海股價暴跌、交易所倒閉之風的影響,於1922年停止了營業。後來人們把1921年的交易所和信託公司的倒閉風潮稱為信交風潮,這是中國證券市場的第一次暴跌。

1949年以前中國有香港、上海、天津、北平四個證券市場。香港是開業最早的證券市場,1891年香港股票經紀協會成立,1914年易名為香港證券交易所。1921年建立了第二個證券交易所。1941年香港被日軍佔領,這兩個交易所停止活動。1947年兩個交易所合並,成立了香港證券交易所有限公司。實際上,香港從1866年開始股票買賣到1947年香港香港證券交易所成立這一階段,市場規模很小。

2.1950—1980年

1949年6月華東軍事管制委員會為了穩定上海金融秩序封閉了上海證券交易所。1949年1月天津解放,天津軍管會接收和清理了原國民黨時期的證券交易所,並在此基礎上成立了天津證券交易所,該所於1949年6月正式營業,成為新中國的第一個證券交易所。1950年2月1日北京證券交易所成立。這兩家交易所在解放初期對融通社會資金,恢復生產起了積極作用。1950年以後金融和物價趨於穩定,證券交易減少。1952年天津證券交易所並入天津投資公司,北京交易所也停業。50年代至70年代中國大陸的有價證券是國家發行的公債,但只能還本會息不能買賣和轉讓。80年代中國大陸又興起國債、企業債券和股票的交易。

香港證券市場是1949年以後一部分內地資金的轉入才逐步發展起來的,但市場狹小,銀行信貸是各公司的主要資金來源,到1962年也只有65家上市公司。1965年平均月營業額410萬美元(約3200萬港元),1967年8月31日恆生指數曾降至58.61點,香港證券交易所曾兩次停市10天。 1968年香港經濟增長,使證券市場成為地方實業重要的資金來源,1969年平均月營業額2720萬美元(約2.12億港元),上市公司72家,同年12 月17日遠東證券交易所開張。

1971年9月15日金銀證券交易所開業,1972年九龍證券交易所有限公司開業,在如此狹小的地區擁有四個證券交易所是世界上罕見的。但是特殊的地理位置使香港發展為東南亞的金融中心,港英當局和中外財團的投資迅速增長。1972年香港四個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190種,當年上市的就有98種,成交額達到43.397億港元,是1969年的70多倍。1983年成交額達到482.17億港元,比1968年增長了53倍,總市值達到了1734.5億港元。在這期間香港股市也經歷了1973年和1982年的兩次暴跌。

1980年7月7日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組成,1981年3月31日正式注冊。1978年以後由於中國的改革開放政策極大地促進了香港的進出口和轉口貿易,香港房地產興旺,恆生指數又恢復到1972年的水平,1980年10月1日達到1810點,成交額達到957億港元。1982年香港股市因佳寧事件和撒切爾夫人訪華引發的所謂「信心危機」發生第二次暴跌,1983年初恆生指數跌至750點。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公布,人心穩定,恆生指數又上升到1200點。

台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1949年國民黨當局逃到台灣以後,通過發行所謂「愛國債券」促進證券交易,但是真正的證券市場是從1953年開始的。台灣當局為了把地主的土地轉換給農民,對地主實行贖買政策,以七成稻穀實物債券和三成的公營事業股票(主要是台灣水泥、台灣紙業、台灣工礦、台灣農林四大公司)換取地主的土地。當時地主所得的債券和股票,連同台灣當局發行的愛國公債共22億新台幣,地主對其所擁有的股票不感興趣而大量開價出售,場外交易的商行應運而生,最繁榮時達到二三百家。

3.1980—1997年

1981年10月香港聯合證券交易所選舉了第一批成員,經過三年,原來的香港證券交易所、遠東證券交易所、金銀證券交易所、九龍證券交易所停止營業,1986年4月2日聯交所正式開業,並亨有在香港建立、經營和維護證券市場的專營權,使香港證券市場進入了一個新時期。1986年9月22日香港被接納為國際證券交易所聯合會的正式成員,開始向國際金融市場邁進。

當時香港共有上市公司258家,證券330種,其中260種是普通股票,21種是認購權證,7種是公司債券,1種是政府債券,36種是單位信託,5 種是優先股。1987年恆生指數接近4000點,但由於美國股市暴跌而引起的世界性股災,香港股市在1987年12月7日跌到1894.94點,1990 年重新恢復到3500點。90年代香港股市雖然也受到各種外界影響,但搞風險能力較強,1992年恆生指數曾達到12000點,到1997年1月香港已有 550隻股票,其中包括綜合企業、航運貨倉、酒店飲食、金融投資、地產建築、零售傳播、電子玩具、工業和公用事業九類,此外還有基金16隻,認股權證36 只,中國H股22隻,共624隻。

台灣股市80年代初的加權指數在400至500點徘徊,直到1986年才上升到1039.11點,此後幾乎是翻倍的的增長,1987年達到4673 點,1988年8789點,1989年10773點,1990年12495點,終於暴發了一次暴跌,從90年2月的12682點跌到10月份的2485 點,跌幅達80%,到年底又回復到4530點,當時的355家證券公司受到不同程序的損失。

80年代至90年代最引人注目的是深圳、上海證券市場的建立和發展。中國境內形成了深圳、上海、香港、台灣四個證券市場。

1981年中國政府開始發行國庫券,1984年7月北京天橋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飛樂音響股份有限公司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向社會公開發行股票。這是 1979年改革開放以來證券市場發展的初級階段。到1989年全國發行股票的企業達到6000家,累計人民幣35億元,遍及北京、上海、天津、廣東、江蘇、河北、安徽、湖北、遼寧、內蒙古等省市,其中債券化的股票佔90%以上,經正式批準的比較規范的股票發行的試點企業有100多家。

除股票之外, 1986年5月8日沈陽信託投資公司率先開展了債券買賣和抵押業務,到1988年全國61個大中城市開放了國庫券流通市場,1989年全國有100多個城市的400多家的交易機構開辦了國庫券轉讓業務,1990年全國累計發行各種有價證券2100多億,累計轉讓交易額318億,證券中介機構網點達到 1600多家,1990年11月26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宣告成立,12月自動報價系統(STAQ)正式落成並投入使用,1991年7月3日深圳證券交易所開始營業,中國證券市場進入了啟動階段。

1986年9月上海工商銀行信託投資公司靜安業務部開始了股票櫃台交易,主要交易飛樂音響和延中實業兩家公司的股票,1988年上海又有海通、萬國、振興三家證券公司成立從而初步形成了場外證券交易市場。到1990年上海市場上有延中實業、真空電子、飛樂音響、愛使電子、申華電工、飛樂股份、豫園商場、鳳凰化工等8隻股票進行交易,這就是所謂的老8股。

到1991年上交所成立時除老8股之外,還有89年保值公債三種,87至91年國庫券四種,工行債券六種,交行債券一種,中行債券兩種,建行債券一種,還有上海石化、氯鹼化工等企業債券十四種。深圳證券市場從1987年啟動,到1990年已有發展、萬科、金田、安達、原野等5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公開交易,證券公司12家,營業網點16 個,深圳與上海不同,大宗的交易不是債券,而是股票。

1992年5月上海和深圳相繼開放股價,同時在兩個交易所進行規范化的場內交易,兩地綜合指數分別達到1429點和312點,到11月又分別回落到 386點和164點。1992年底,在上交所上市的A股有29隻,B股9隻,在深交所上市的A股有23隻,B股9隻。1993年2月滬深股市的指數又上升到1558點和369點,同時又有大批新股上市,到93年底,在上交所上市的A股107隻,B股22隻,國庫券5種,在深交所上市的A股76隻,B股19 只。

1994年7月29日滬深股市在擴容的壓力下分別降到325點和94點,從8月份管理層提出暫停發行新股等三項政策,兩市指數在9月份又上升到 1052點和210點。到94年底,在上交所上市A股有168隻,B股32隻,基金10隻,國債現券5種,期貨10種;在深交所上市的A股有118隻,B 股18隻,基金8隻,國債期貨15種。

1995年初由於大量資金雲集國債期貨市場,深滬股市分別降到524點和122點,5月18日國務院宣布停止國債期貨交易並處罰違規的券商,3天之內滬深股市指數上升到927點和175點(成份指數1473點),到95年底在滬深證券市場上市的證券達到460個,全年累計成交額64097億,在上交所上市的A股有184隻,B股35隻,基金12隻,國債現券6種,期貨14種,國債回購8種;在深交所上市的A股127 只,B股34隻,基金10隻,國債現券6種,期貨14種,國債回購7種。

1996年初滬深股市指數在522點和104點徘徊,但是隨著宏觀經濟的好轉和 97年香港回歸以及中國共產黨第十五大次代表大會即將召開,兩市指數迅速上升,到12月11日和12日分別達到1258點(30指數3064點)和476 點(成份指數4522點)。96年底,滬深兩市上市的證券達到667個,全年成交額41610億,在上交所上市的A股有287隻,B股42隻,基金15 只,國債現券9種,國債回購8種,在深交所上市的A股有227隻,B股43隻,基金10隻,國債現券9種,國債回購9種。

1997年5月滬深股市的指數分別達到1510點(30指數4286點)和520點(成份指數6130點)到97年10月1日在上交所上市的A股已有361隻,B股48隻,在深交所上市的A股有336隻,B股51隻。中國上海和深圳證券市場發展引起了世界各國金融界的極大關注,特別是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代表大會上提出發展股份制進行企業改革之後,證券市場將進一步發揮它的籌資和融資功能。

拓展資料:

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的成立標志著我國證券市場開始發展。1990年12月1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開業;1991年7月3日,深圳證券交易所正式開業。

中國證券市場作為一個新興的高速成長的證券市場,在短短十幾年的時間里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的交易和結算網路覆蓋了全國各地。證券市場交易技術手段處於世界先進水平,法規體系逐步完善。全國統一的證券監管體制也已經建立。證券市場在促進國有企業改革、推動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和技術進步方面發揮了突出的作用。

中國證券市場-網路

❷ 股票問題

什麼是股票?
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籌集資本時向出資人發行的股份憑證。股票代表著其持有者(即股東)對股份公司的所有權。這種所有權是一種綜合權利,如參加股東大會、投票表決、參與公司的重大決策。收取股息或分享紅利等。同一類別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權是相等的。每個股東所擁有的公司所有權份額的大小,取決於其持有的股票數量占公司總股本的比重。股票一般可以通過買賣方式有償轉讓,股東能通過股票轉讓收回其投資,但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其出資。股東與公司之間的關系不是債權債務關系。股東是公司的所有者,以其出資額為限對公司負有限只任,承擔風險,分享收益。
股票是社會化大生產的產物,已有近400年的歷史。作為人類文明的成果,股份制和股票也適用於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企業可以通過向社會公開發行股票籌集資金用於生產經營。國家可通過控制多數股權的方式,用同樣的資金控制更多的資源。目前在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絕大部分是國家控股公司。
開始投資股票的步驟 :
1.攜帶身分證到證券公司開戶,這樣子以後你才有一個買賣下單的窗口。
2.證券公司護要求你到一家指定銀行開戶,這是為了方便(買股)代扣(賣股)代收股款用的。
3.在第一步驟中找一位認真一點的接單營業員。看不順眼就當場要求換人。這個人將來必須對你提供所有的市場資訊,如果一開始找個懶散的,你將無休無止地痛苦。
4.你得有一筆小錢,至少足夠買第一張股票。
5.等行情來就開始買賣。一般說來先看成交量,指數大跌且成交量降到均量一半以下時,買進風險很低,這叫九生一死,此時買股賠錢風險只有10%。反之,指數上漲且成交量降到均量一半以下時,買進風險很高,這叫九死一生,此時買股賠錢風險高達90%。大抵狀況如此。細部狀況可以跟營業員請教。
6.別貪。可以不停利,但一定要設停損。就是輸錢到20%(或25%,自己訂一個標准),一定要砍倉。20幾年來我在市場看過多少賠大錢的人,都是因為沒有停損。只要有停損觀念,永遠能東山再起。如果沒有停損觀念,或訂了停損點但沒有認真執行,很可能一次栽跟頭就把你打出股市20年,永無翻身之日這句話,你先記著,20年後再說我是不是危言聳聽!
7.賺到錢一定要做些善事,然後忘了這些事!為祖國許多赤貧同胞做點貢獻,積些陰德。
呵呵,再給你個網址,對新手最有用的了,從什麼是股票、投資股票的步驟等開始,一直到如何賣股票賺錢,應有盡有。
股票基礎知識
如何賣股票
股票秘笈
基金優選
高手看市:
股市是什麼?
股票市場是股票發行和交易的場所。根據市場的功能劃分,股票市場可分為發行市場和流通市場。
發行市場是通過發行股票進行等資活動的市場,一方面為資本的需求者提供籌集資金的渠道,另一方面為資本的供應者提供投資場所,發行市場是實現資本職能轉化的場所,通過發行股票,把社會閑散資金轉化為生產資本,由於發行活動是股市一切活動的源頭和起始點,故又稱發行市場為「一級市場」。流通市場是已發行股票進行轉讓的市場。又稱「二級市場」。
流通市場一方面為股票持有者提供隨時變現的機會。另一方面又為新的投資者提供投資機會。與發行市場的一次性行為不同、在流通市場上股票可以不斷地進行交易。
發行市場是流通市場的基礎和前提,流通市場又是發行市場得以存在和發展的件。發行市場的規模決定了流通市場的規模,影響看流通市場的交易價格。沒有發行市場,流通市場就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在一定時期內,發行市場規模過小,容易使流通市場供需脫節,造成過度投機,股價颶升;發行節奏過快,股票供過於求,對流通市場形成壓力,股價低落,市場低迷,反過來影響發行市場的籌資。所以,發行市場和流通市場是相互依存、互為補充的整體。
根據市場的組織形式劃分,股票市場可分為場內交易市場和場外交易市場。
股票場內交易市場是股票集中交易的場所,即股票交易所。有些國家最初的股票交易所是自發產生的,有些則是根據國家的有關法規注冊登記設立或經批准設立的。今天的股票交易所有嚴密的組織。嚴格的管理,並有進行集中交易的固定場所,在許多國家,交易所是股票交易的唯一合法場所。在我國,1990年底,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成立、深圳證券交易所也開始試營業。
股票場外交易市場是在股票交易所以外的各證券交易機構櫃台上進行的股票交易市場,所以也叫做櫃台交易市場。隨著通訊技術的發展,一些國家出現了有組織的、並通過現代化通信與電腦網路進行交易的場外交易市場,如美國的全美證券商協會自動報價系統(NASDAQ〕。由於我國的證券市場還不成熟,目前還不具備發展場外交易市場的條件。
根據投資者范圍不同,我同股票市場還可分為境內投資者參與的A股市場和專供境外投資者參與的B股市場。

❸ 葛洲壩 [600068] 股票 歷史最高漲到多少

葛洲壩 [600068] 股票 歷史最高漲到22.90元,出現在1997年6月5日。(截止2015年10月21日)

簡介:
公司是經電力工業部電政法[1996]907號文批准,由中國葛洲壩水利水電集團公司作為獨家發起人,在公司資產重組基礎上,以社會募集方式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經營范圍:按國家核準的資質等級范圍、全過程或分項承包國內外、境內國際招標的水利水電建設工程及航道、堤防、橋梁、機場、輸電線路其他建築工程的勘察設計及施工安裝;上述工程所需材料、設備的出口;對外派遣本行業工程、生產的勞務人員等。

主營業務:
按國家核準的資質等級范圍、全過程或分項承包國內外、境內國際招標的水利水電建設工程及航道、堤防、橋梁、機場、輸電線路其他建築工程的勘察設計及施工安裝;上述工程所需材料、設備的出口;對外派遣本行業工程、生產的勞務人員;機電設備製作安裝、船舶製造修理;金屬結構壓力容器製作安裝、低壓開關櫃製造;汽車改裝與維修;生產銷售和出口水泥、磷、碳化工產品(不含化學危險品及國家控制的化學品)、粘合劑、電焊條、大理石;運輸及旅遊服務;經營和代理本系統機械、電器設備等商品和技術進出口業務;建築安裝設備的購銷和租賃;水電站、水利工程、交通工程的投資和開發;房屋租賃;經營本企業自產產品及技術的出口業務和本企業所需的機械設備、零配件、原輔材料及技術的進出口業務,但國家限定公司經營或禁止進出口的商品及技術除外;普通貨運(限分公司經營);可承擔房屋建築工程施工總承包貳級資級范圍內的建築工程施工;煤炭批發經營。

❹ 航空發動機概念股票有哪些

中航動力(600893)目前是我國航空發動機整機業務的龍頭,成為中航工業發動機整合平台的預期最強烈。公司曾參與國內多個新型航空發動機的科研、製造任務,如「秦嶺」發動機和「太行」發動機等。2014年6月完成重大資產重組,增加了黎明、南方、黎陽動力三家擁有發動機整機業務的公司,產品范圍從大型發動機擴展為大中小型發動機,從渦噴、渦扇發動機擴展到渦噴、渦扇、渦軸、渦槳、航模發動機,集成了我國航空動力裝置主機業務的幾乎全部型譜。
中航動控(000738)是我國航空發動機控制系統唯一供應商,航空發動機控制系統業務占公司收入60%以上。已與通用、羅羅、賽峰、霍尼韋爾、漢勝等國外航空工業巨頭建立合作關系,在航空發動機燃油泵、滑油泵、輔助動力裝置的研製中深入合作,不斷提升產品國際核心競爭力。公司體外發動機板塊下尚有中航工業集團下屬國內唯一航空動力控制系統專業研究所(614所),承擔各類軍、民用飛機、艦船、導彈以及燃氣輪機發電等動力裝置控制系統和其它機電一體化產品的研製和生產任務,未來有資產注入預期。
成發科技(600391)主要生產航空發動機零部件,產品體系包括軍品和非軍用航空發動機衍生產品兩大部分。成發科技在長期的軍品型號研製以及與國際知名航空企業合作過程中,建立了機匣、鈑金、葉片、軸承等四個專業化優勢平台,形成了技術、熱表、裝試等三個能力中心,初步掌握了國際先進航空發動機關鍵零部件製造技術。

❺ 基金與股票有什麼區別

沒有人能投資「資金」,此處應該是「基金」。投資股票和投資基金的本質區別不大,都是「投資」,既然是「投資」,當然都存在風險,只是風險有大有小而已。相對來講,基金的風險要小於股票,這個結論是建立在「基金」是正規基金,而「投資股票」是散戶的前提下。如果投資非正規基金,那麼血本無歸的情況,也時有發生,不比散戶投資股票風險低。

不過,無論是投資股票,還是投資基金,都會帶來極大的風險,要做好風險防控,起碼要有思想准備,要知道「有風險,需謹慎」,因為一旦投資失敗,極有可能血本無歸,傾家盪產,最終步入「跳樓」的絕境。

❻ 太平洋歷史上市是多少錢,送幾次紅,送多少股

兩棲裝甲車輛是指在水中具有浮渡能力的一類裝甲車輛,與其他裝甲車輛的最大區別就在於它具有兩棲性能。兩棲裝甲車輛的種類繁多,根據陸地上行進裝置的不同,可分為輪式和履帶式兩種;根據水上推進裝置的不同,分為螺旋槳、噴水推進器、履帶或輪胎劃水三類;根據作戰任務的不同可分為兩棲裝甲戰斗車輛和兩棲裝甲保障車輛兩類,其中戰斗車輛包括:水陸坦克、兩棲裝甲突擊車、兩棲裝甲步兵戰車、兩棲裝甲輸送車、兩棲火炮發射車、兩棲導彈發射車等;保障車輛包括:兩棲裝甲指揮車、兩棲裝甲偵察車、兩棲裝甲工程車、兩棲裝甲搶修車、兩棲裝甲彈葯車、兩棲裝甲救護車等。

大多數兩棲裝甲車輛都是利用水密車體在水中的排水體積產生的浮力浮於水上,依靠螺旋槳或噴水推進器等裝置在水中推進。少數還需依賴制式浮箱、浮囊或浮渡圍帳產生的附加浮力才能浮出水面,並借用履帶或輪胎等陸上行動裝置與水的相互作用產生推力。兩棲裝甲車輛是世界上規模較大的各海軍陸戰隊主要裝備之一,有些國家的裝甲兵和空降兵部隊也裝備了一定數量的此類裝甲車。

兩棲裝甲車輛的問世及發展概況

兩棲裝甲車輛最早出現在英國,比坦克略晚幾年。1918年10月,英國軍方使用兩側各掛裝一個「駝」式浮箱的Ⅸ型坦克,在倫敦附近的布倫特水庫進行了首次坦克浮渡試驗,開創了兩棲裝甲車輛開發與研製的先河。隨後又於1920~1922年間,製成了由D式中型坦克改裝的、靠履帶劃水推進的第一輛水陸坦克樣車,水上航速僅為2.4千米/小時。

30年代初,蘇聯推出了只有2名乘員,戰斗全重3.2噸的T-37水陸坦克,水上最大航速為4千米/小時。隨後,蘇聯又先後研製出裝有螺旋槳和防浪板的T-38和T-40水陸坦克。

一直到二戰以前這段時間,兩棲裝甲車輛的發展總的來說比較緩慢。主要原因在於登陸作戰在一戰中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也沒有得到大規模的應用。一戰期間所進行的數十次登陸作戰,基本上是小型的、戰術規模的登陸,或是偵察破壞性登陸。如1914年,英、法、日艦隊在太平洋對德佔殖民地進行的幾次小規模登陸;1916年俄國黑海艦隊為了配合瀕海陸軍的作戰而進行的登陸;以及十月革命成功後,蘇聯海軍在江、河、湖、海上為擊退白匪軍而進行的一些登陸。戰役性的登陸只進行過幾次。其中規模最大的一次是英軍和法軍於1916年在加里波里半島進行的,卻遭到殘敗,致使許多國家認為,對有強大設防的海岸進行登陸是不可能取得勝利的。這種觀念嚴重阻礙了兩棲裝甲車輛在一戰期間及戰後的發展。與此不同的只有美、日兩國,他們出於在太平洋爭奪德佔島嶼的目的,對登陸作戰比較重視,美國制定了登陸作戰的試行條令,日本也制定了一套實施登陸作戰的司令部文書。

二戰開始後,在歐洲、北非及太平洋各戰場,由於盟軍初期的失利,致使隨後的反攻作戰非從海上發起不可,因此登陸作戰的次數相當頻繁,規模越來越大,組織指揮更加復雜,登陸作戰才再次受到各國軍事專家的重視。登陸作戰的廣泛應用,不僅在各個戰區,而且在戰爭的各個階段都起了重要作用,給兩棲裝甲車輛的發展創造了歷史機遇。

1942年,日本研製成功「卡米沙」水陸坦克,車尾裝有螺旋槳,水上最大航速達到了9.6千米/小時。同年,美國開始對一種被叫做「鱷魚」的LVT1兩棲車輛進行改進,並命名為「水牛」LVT2,其中加上裝甲的稱為LVT(A)2,成為美國第一輛兩棲裝甲車,專門用於在兩棲作戰中運送軍用物資。1943年,美國又定型生產出發動機前置的LVT3。在此之後,又將LVT3的尾門改裝成跳板式,製造出LVT4。LVT4戰斗全重16.5噸,乘員3人,載重4086千克,可以裝載30名士兵或一輛吉普車,或1門反坦克炮,採用風冷汽油機,最大功率184千瓦,水上靠履帶劃水,最大航速達到10千米/小時,是二戰期間LVT系列中生產數量最多的裝甲車。美國在不斷發展LVT系列裝甲車的同時,為了適應登陸作戰和島嶼爭奪的需要,又在M4中型坦克尾部加裝2個直徑為66厘米的螺旋槳,並首次採用浮渡圍帳提供附加浮力的方式,將重達30噸的坦克浮於水上,使水中最大航速達到了8~10千米/小時,這型坦克就是M4DD。在諾曼底登陸作戰中共有10個M4DD坦克營參戰。

50~60年代,兩棲裝甲車輛的技術逐步走向成熟。1952年,前蘇聯裝備了集水陸、偵察等用途於一身的、設計獨特的ПТ-76水陸坦克,隨後又利用該坦克底盤研製成功了БТР-50П兩棲裝甲輸送車。ПТ-76水陸坦克採用船形裝甲鋼焊接車體,並最早使用了噴水推進器,水上航速達到10千米/小時,裝有1門76毫米加農炮,能在水上射擊。總產量高達10000輛,曾經有30多個國家的軍隊裝備該車,至今仍有一些ПТ-76在編。1960年前蘇聯又開始裝備一些БТР-60輪式兩棲裝甲輸送車,該車累計生產了2.5萬輛,是其生產數量最多的一種輪式裝甲車輛。與此同時,美國開發出了LVTP5兩棲裝甲突擊車系列。LVTP5有3名乘員和34名載員,裝有1挺7.62毫米機槍,車體前部有鉸接其上的跳板,由液壓機構控制。車體兩側各有1扇緊急艙門,發動機後置,水中靠履帶劃水,最大航速達10.9千米/小時。美國海軍陸戰隊已於 1974年淘汰該系列,目前台灣海軍陸戰隊中還裝備有該系列中的LVTH6自行榴彈炮和LVTR1搶救車。1964年,中國軍隊裝備了自行研製的63式水陸坦克。該坦克戰斗全重18噸,乘員4人,裝有1門85毫米坦克炮,採用噴水推進器,水上最大航速達到12千米/小時,當時稱得上是世界最先進的水陸坦克。

70年代至今,水陸坦克的發展基本處於停滯狀態,但是其他兩棲裝甲車輛的研製與改進從未停止。美國海軍陸戰隊於1971年8月裝備了新一代兩棲裝甲突擊車LVTP7系列。該系列突擊車車體為鋁合金裝甲焊接結構,車首呈尖形,並略向下傾斜,兩側甲板向內傾斜,車尾設有液壓控制的跳板,主要武器為1挺12.7毫米機槍,裝有噴水推進器,水上最高航速達到13.5千米/小時。從1977年開始,美國又開始對LVTP7的動力裝置、瞄準儀器和懸掛裝置等進行改進,完成了向AAV7A1的過渡。70年代,中國採用63式兩棲坦克底盤,發展了77-1、77-2兩棲裝甲輸送車和76式兩棲坦克搶救車。

此間,兩棲裝甲車輛的范圍開始擴大,兩棲性能得到普遍重視,這一時期問世的步兵戰車、裝甲輸送車和空降戰車,無論是履帶式還是輪式,幾乎都具備兩棲性能。如美國的LAV和「突擊隊員」系列,蘇聯的БМП步兵戰車系列、БМД傘兵戰車系列、БТР-70和БТР-80裝甲輸送車、2C9式自行迫榴炮,法國的AMX10P步兵戰車,中國的86式和WZ551步兵戰車,德國的「狐」式裝甲輸送車和「山貓」裝甲偵察車等。這些兩棲裝甲車輛大都裝有專用的水上推進裝置,而採用制式浮箱、浮囊或浮渡圍帳並借用陸上行進裝置推進的形式已有日見減少的趨勢。

兩棲裝甲車輛的結構及戰技性能

1?總體結構特點

兩棲裝甲車輛因為不僅要滿足陸地行駛作戰的需求,而且要滿足水上行駛作戰的要求,所以它的總體設計要求嚴格,結構比較復雜。首先必須保證兩棲裝甲車輛的車體具有水密性,通過該密閉車體的排水體積,提供相應的浮力。同時,為保證水上使用的安全性並使戰斗車輛具備在水上發揚火力的能力,設計之初就保證具有一定的浮力儲備。一些僅依靠水密車體還不足以產生所需浮力的裝甲車輛,還帶有一些輔助機構,以便於平時攜帶、戰時迅速展開和固定製式浮箱、浮囊或浮渡圍帳。為了減輕車體重量,有些兩棲裝甲車輛還選用鋁合金材料作為防護裝甲。其次,除了在水中使用履帶或輪胎作為推進工具的以外,其他兩棲裝甲車輛還設計有一套水上動力傳動和推進機構。陸上行駛時,該套機構不工作;水上航行時,該機構用於把發動機的動力傳到車體後部安裝的螺旋槳或噴水推進器,通過與水的相互作用轉變為推力,確保車輛航行的動力需要。第三,駕駛艙內裝有一套水上操縱機構,控制兩棲車輛在水上的前進、倒車和轉向等行動;有些兩棲裝甲車輛的發動機有陸上和水上兩種不同的工作狀態,因此,車內還有用於實現陸上和水上工作狀態轉換的裝置。第四,為了保持水上航行的良好姿態,在車首均設有各種防浪板及操縱機構。平時防浪板折放在車首,航行時使用手動或液壓機構向前展開,避免浮渡時車首大量涌水和車輛扎頭等現象。此外,車內均裝有手動或電動排水泵,用於排除車內積水;一般還配備撐桿、駕駛員水上使用的高潛望等,個別的兩棲裝甲車輛還裝備有空投用具。

2?戰術技術性能特點

兩棲裝甲車輛的機動能力總體上明顯優於其他裝甲車輛。兩棲裝甲車輛相對較輕,所用發動機的功率一般大於其同一系列其他車或前一代車,不僅陸上行進速度較高,而且還可以保證水上高速航行對動力的要求;水上航速一般為6~10千米/小時,有些兩棲裝甲車輛不僅在水上航速較高,而且具有抗海浪和行進間射擊能力。如ПТ-76水陸坦克不但能在河流中行駛,還能從海上登陸艦下水,在4級海浪中浮渡,並能在水上拖曳損壞的車輛。法國的AMX10PAC90水陸坦克在設計時還認真考慮了能對付海灣處港灣中強大海流的影響;為了保證水上航行的浮性和穩性,確保安全,兩棲裝甲車輛均具有一定的浮力儲備,一般為20%~30%;有些兩棲裝甲車輛還具有空運性能,具備戰略機動能力。如БМД-3就是專用的空降戰車,LAV系列是美軍在海灣戰爭時能及時空運到戰區的僅有的兩種車之一。

因兩棲裝甲車輛的車載武器不盡相同,形成用途各異的戰斗車輛。如水陸坦克、兩棲裝甲突擊車、兩棲裝甲輸送車、兩棲火炮發射車、兩棲導彈發射車等等。在兩棲作戰中,防禦方的坦克、固定火力發射點、永備工事等是進攻方兩棲裝甲車輛的主要攻擊目標。因此,現代兩棲裝甲車輛多配備了反坦克武器。БМП-3步兵戰車安裝了100毫米兩用炮,AMX10PAC90水陸坦克安裝了90毫米炮,AMX10RC裝甲偵察車安裝了105毫米坦克炮,俄羅斯的步兵戰車、空降戰車及美國AAV7A1兩棲裝甲突擊車均配備有反坦克導彈。其中,AMX10RC裝甲偵察車的105毫米炮發射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可在2009米距離內擊穿北約三層重型靶板。俄羅斯БМП-3步兵戰車上使用的AT-10反坦克導彈在有效射程內能擊穿650毫米厚鋼裝甲板。

兩棲裝甲車輛由於受其水上機動性能的制約,主裝甲普遍較薄,只能抵禦輕武器的射擊。但是,為了提高裝甲防護能力,有的車輛也採取了一些有力的措施。AAV7A1兩棲裝甲突擊車安裝了一種雙層的增強型附加裝甲,使車體兩側、傾斜部、頂部和艙門等增強了防護力,從整體上講可抵抗12.7毫米和14.5毫米機槍及155毫米榴彈片的攻擊。БМП-3步兵戰車採用了鋁合金裝甲,在重要部位用高強度鋼作了加強,在炮塔周圍還安裝了間隙式附加裝甲。

兩棲裝甲車輛的未來發展趨勢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電子化、信息化將在裝甲車輛中得到全面反映。如敵我識別器、超近反導、激光報警、熱成像、激光測距、影像融合、GPS定位/導航等技術以及全自動火控系統都將根據不同的需要,應用到裝甲車輛上。兩棲裝甲車輛作為一種特殊的裝甲車輛,在這方面也不會例外,並且由於兩棲作戰的迫切需要,還有可能在某些方面領先於其他裝甲車輛。

此外,兩棲裝甲車輛的水上性能將呈現兩極分化趨勢。一方面,那些以陸地性能為主,兼具克服水障能力的兩棲裝甲車輛,其水上推進方式及航行速度將基本保持目前的水平。隨著一些新技術的採用,兩棲裝甲車輛的水上推進效率和水上航行速度雖然也會有所提高,但是幅度不會很大,難以產生質的飛躍;另一方面,由於未來登陸作戰是高技術條件下的大規模、高強度和陸海空三軍聯合的立體作戰,必將促使那些以由海向陸實施平面登陸作戰為主的兩棲裝甲車輛,在其總體結構、水上推進方式及航行速度等諸多方面有重大突破性發展。最典型的代表就是美國正在開發的AAAV先進兩棲突擊車,預計將在2008
年裝備美國海軍陸戰隊。美國AAAV先進兩棲突擊車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引進滑行車體的概念,並採用伸縮式懸掛裝置,大大減少了水上航行的阻力,消除了以往兩棲裝甲車輛水上航速達到一定數值就會產生阻力牆這一現象。同時還選用功率高達1911.8千瓦的兩級增壓發動機和直徑為584毫米的噴水推進器,使水上航速達到37~46.25千米/小時,能夠滿足美國「超視距」登陸作戰概念的要求。這些新技術的實際應用,預示著兩棲裝甲車輛的發展必將取得實質性突破。

❼ 上港集團歷史最高股價

上港集團歷史高價是開盤幾個月後的25.5元,請周知。

希望您能採納。
剛才看好中科雲網,現在已經上漲至8%。
這是昨日部分微博內容。
今日繼續看好眾業達,現在還沒有漲,即可進入。
現在看好雲鋁股份,預計後幾日20%收益。

本人是股海拾貝副團長 東城2018
本人騰訊微博是 騎牛看熊 微博也是炒股日記 裡面薦股較為准確,風險控制較為謹慎。需要更好更多薦股可私信聯系,本人積極回答。還有很多股票在微博推薦,更主要的是買股的切入點把握的准確、賣出點位控制的技巧。

❽ 中國股市有多少次牛市,時間間隔是多長

1.第一輪牛熊更替:100點——1429點——400點(跌幅超過50%)

1992年5月26日,上證指數就狂飆至1429點,這是中國股市第一個大牛市的「頂峰」。在一年半的時間中,上證指數暴漲1300多點。隨後股市便是迅猛而恐慌地回跌,暴跌5個月後,1992年11月16日,上證指數回落至400點下方,幾乎打回原形。

2.第二輪牛熊更替:400點——1536點——333點(跌幅超過50%)

上證指數從1992年底的400點低谷啟航,開始了它的第二輪「大起大落」。這一次暴漲來得更為猛烈,從400點附近極速地竄至1993年2月15日1536.82點收盤(上證指數第一次站上1500點之上),僅用了3個月的時間,上證指數上漲了1100點。股指在1500點上方站穩了4天之後,便調頭持續下跌。這一次下跌基本上沒遇上任何阻力,但下跌時間較上一輪要長,持續陰跌達17個月之久。1994年7月29日,上證指數跌至這一輪行情的最低點333.92點收盤。

3.第三輪牛熊更替:333點——1053點——512點(跌幅超過50%)

由於三大政策救市,1994年8月1日,新一輪行情再次啟動,這一輪大牛行情來得更加猛烈而短暫,僅用一個多月時間,上證指數就猛竄至1994年9月13日的最高點1053點,漲幅為215%。隨後便展開了一輪更加漫長的熊市。直至1996年1月19日,上證指數跌至512.80點的最低點。這一輪下跌總計耗時16個月。

4.第四輪牛熊更替:512點——2245點——998點(跌幅超過50%)

第四輪牛熊更替

1996年初,這一波大牛市悄無聲息地在常規年報披露中發起。上證指數從1996年1月19日的500點上方啟動。2001年6月14日,上證指數沖向2245點的歷史最高峰。自此,正式宣告我國持續5年之久的此輪大牛市的真正終結。

在第四輪大牛市的上升通道中,它所表現出來的「一波三折」行情,極好地化解了股市階段性暴漲過程中所聚集的泡沫,這極有利於牛市行情的延長:512點(2006年1月)——1510點(1997年5月)——1047點(1999年5月)——1756點(1999年6月)——1361點(2000年1月)——2245點(2001年6月)。

請注意:由於處在大牛市上升通道中的每一次「回調」,其跌幅均未超過前期上漲的最高點的1/2,因此,筆者才將它視為一種「回調」,而不是一輪獨立的「熊市」行情。第四輪牛熊更替與前三輪牛熊更替的主要區別在於:第四輪行情是一輪「慢牛」行情,它表現為「一波三折」地上漲,同時也對稱地表現為「一波三折」地下跌:2245點——1500點——1200點——1000點。正是牛市「一波三折」地曲折上漲,才有後來「一波三折」地曲折下跌。也正是這樣,這一輪牛熊行情才能持久,前後持續9年的時間。

5.第五輪牛熊更替:998點——4081點——?(跌幅超過50%)

2005年6月6日,上證指數跌破1000點,最低為998.23點。與2001年6月14日的2245點相比,總計跌幅超過50%,故標志著此輪熊市目標位的正式確立。正常的技術性反轉,再加上「股改」的東風,2005年5月,管理層啟動股改試點,上證指數從2005年6月6日的1000點附近再次啟動,2006年5月9日,上證指數終於再次站上1500點。

2006年11月20日,上證指數站上2000點。2006年12月14日,上證指數首次創出歷史最高記錄,收於2249.11點。8個交易日後,2006年12月27日,上證指數首次沖上2500點關口。

2007年2月26日,大盤首次站上3000點大關。

2007年5月9日,大盤首次站上4000點大關。

2007年5月14日,大盤再次創下記錄4081點。

2007年10月16日,大盤創造歷史最高點6124.04點。

其後,由於股改承諾的大小非解禁,估值偏高,平安再融資,CPI值不斷升高,人民幣匯率升高,美國次貸危機等問題。大盤一度回落到2008年4月22日的3147.79點。當天最低點已破3000點。

中國股市正式從牛轉熊。

1、現在中國股市是熊市。第十一次熊市:2015年6月12日~迄今(5166~4478)。

2、中國股市的牛熊歷史:

第一次牛市:1990年12月19日~1992年5月26日(96.05~1429)(一年半後,1380%);

第一次熊市:1992年5月26日~1992年11月17日(1429~386)(半年時間,-73%);

第二次牛市:1992年11月17日~1993年2月16日(386~1558)(三個月後,303%);

第二次熊市:1993年2月16日~1994年7月29日(1558~325)(17個月,-79%);

第三次牛市:1994年7月29日~1994年9月13日(325~1052)(一個半月,223%);

第三次熊市:1994年9月13日~1995年5月17日(1052~577點)(八個月,-45%);

第四次牛市:1995年5月18日~1995年5月22日(582~926)(三天,59%);

第四次熊市:1995年5月22日~1996年1月19日(926~512)(八個月,-45%);

第五次牛市:1996年1月19日~1997年5月12日(512~1510)(17個月,194%);

第五次熊市:1997年5月12日~1999年5月18日(1510~1025)(兩年,-33%);

第六次牛市:1999年5月19日~2001年6月14日(1047~2245)(兩年多,114%);

第六次熊市:2001年6月14日~2005年6月6日(2245~998)(四年多,-55.5%);

第七次牛市:2005年6月6日~2007年10月16日(998~6124)(兩年半,513%);

第七次熊市:2007年10月16日~2008年10月28日(6124~1664)(一年,-73%);

第八次牛市:2008年10月28日~2009年8月4日(1664~3478)(九個多月,109%);

第八次熊市:2009年8月4日~2012年12月4日(3478~1949)(三年多,-39%);

第九次牛市:2012年12月4日~2013年2月18日(1949~2444,23.56%);

第九次熊市:2013年2月18日~2013年6月25日(2444~1849)(四個多月,-19%);

第十次牛市:2013年6月25日~2013年9月12日(1849~2270)(兩個多月,15%);

第十次熊市:2013年9月12日~2014年3月12日(2270~1974)(六個月,-11%);

第十一次牛市:2014年3月12日~2015年6月12日(1974~5166)(一年三個月,162%)。

❾ 懂股票的幫忙解答一下這個問題

1、籌集金額500萬元。其中:100萬元計入股本,溢價400元計入資本公積

2、股市,投機與投資共存,帶有不確定性的。如果股市中,都是按規律出牌,也不見得人人大款也。。。
最近為了促經濟、保增長,國家加大重組力度,ST股中,也許烏雞變鳳凰也。。。

3、炒股目的,賺差價也。
投機,就是所謂的能賭博到漲停也。。。賭博的特點:風險高,收益也大。
投資,就是希望股價與上市公司的業績聯系在一起。國家也提倡上市公司多分紅,回報廣大股民,堅持長期投資。但事實呢。。。。。

❿ 發動機股票有哪些

新大洲A(000571,5.83,0.87%)參股的中航新大洲航空製造有限公司所產大飛機發動機零部件為Leap發動機零部件,該款發動機主要用於波音737MAX、空客A320neo和C919等機型。

航發科技(600391,22.20,0.50%)飛機製造 公司主營航空發動機和燃氣輪機的主要零部件;參與C919發動機部分零部件研製。

航發動力(600893,27.52,0.40%)航空發動機製造商,參與C919正在研製的國產發動機。

發動機概念股2月18日早盤大漲,航發控制(000738)、航發科技(600391)、航發動力(600893)3股漲停,鋼研高納(300034)股價暴漲超過8%,威孚高科(000581)漲逾3%,宗申動力(001696)、濰柴重機(000880)、富瑞特裝(300228)等個股也有小幅上揚。



鋼研高納(300034):鋼研高納2019上半年實現營業總收入6.8億,同比增長95.6%;實現歸母凈利潤8629.2萬,同比增長超過86%。報告期內,公司毛利率為33.1%,同比提高5.2個百分點,凈利率為15.6%,同比提高1.5個百分點。

熱點內容
股市死亡之吻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5-10 23:05:08 瀏覽:950
基金持有人內部持有多少正常 發布:2025-05-10 23:02:22 瀏覽:878
大數據金融和金融卓越哪個好一點 發布:2025-05-10 23:02:13 瀏覽:720
如何買其他國家貨幣 發布:2025-05-10 22:03:44 瀏覽:617
香港中國投資基金股票 發布:2025-05-10 21:47:33 瀏覽:719
金融與自動化考研哪個好 發布:2025-05-10 21:44:22 瀏覽:533
台風天什麼股票有影響 發布:2025-05-10 21:35:24 瀏覽:382
炒股軟體里的數據怎麼來的 發布:2025-05-10 21:31:56 瀏覽:232
基金新能源車板塊哪個好 發布:2025-05-10 21:31:06 瀏覽:845
未上市公司的股權有什麼作用 發布:2025-05-10 21:31:06 瀏覽: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