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黃河光伏科技股票代碼
❶ 國內最具實力的光伏公司有哪些
中國十大光伏發電公司排名:
1、雲南天達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雲南天達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最早、最大的進行太陽電池製造、設計、銷售和安裝的專業公司之一,1978年開始研製生產單晶硅太陽電池。在近30年的時間里,在中國累計安裝數萬高質量的太陽電池發電站(系統),遍及中國大陸,廣泛用於民用、商業和工業領域,為中國的太陽能利用的推廣和環境改善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2、中電48所
中電48所全名為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四十八研究所,隸屬於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中國電科為涉足光伏業最早的集團之一,旗下48所,18所,2所,45所,36所均涉足光伏產業。其中18所為國內光伏產品測試檢驗的權威機構,48所為國內光伏裝備的權威研發生產機構。
3、天威集團
天威集團涉足光伏產業鏈的全部,特別是上游硅材料。擁有天威四川硅業,樂山樂電天威硅業,四川新光硅業等國內知名硅材料生產企業。中游擁有天威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天威(成都)光伏組件有限公司。下游有天威新能源系統工程(北京)有限公司。
4、中國恩菲
中國恩菲,隸屬於中國冶金科工集團。中國恩菲工程研究院為國家甲級設計院,特別在有色金屬設計領域具有很強地位。中國恩菲在光伏行業主要集中於產業鏈兩端,前端為硅材料生產,其控股的洛陽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為國內硅業前三,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末端為光伏電站的投資、開發及運營。
5、上海航天機電
上海航天機電隸屬於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為上海航天八院旗下公司。上海航天八院近兩年發展態勢迅猛。旗下全資或者控股子公司眾多。較著名的有上海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作為其組件銷售企業及應用系統集成企業。還有,上海神舟新能源、連雲港神舟新能源、內蒙古神舟硅業、內蒙古神舟電力、上海神舟電力均為八院的光伏相關企業。
6、陝西電子信息集團有限公司
陝西電子信息集團有限公司直屬於陝西國資委管轄的大型集團,在光伏領域的下屬企業有:陝西光伏產業有限公司,西安黃河光伏有限公司,西安烽火光伏科技有限公司,陝西長嶺光伏電氣有限公司等。電子信息集團幾乎占據了陝西省光伏行業的大半壁江山,投資力度極大。擁有自硅料、矽片、電池、組件、系統集成、逆變器生產的全產業鏈。
7、寧夏銀星多晶硅有限公司
寧夏銀星多晶硅有限公司直屬於寧夏發電集團,旗下銀星能源為上市公司。依託寧夏發電集團在電力行業的強大優勢,銀星在光伏領域發展較為迅猛。寧夏銀星多晶硅採用有別於其他企業的物理冶煉法,成功克服了難題並擁有相關知識產權。公旗下還擁有寧夏銀星光伏發電設備有限公司,專注於組件生產。意科能源專注於投資運營。
8、國電光伏(江蘇)有限公司
國電光伏有限公司隸屬於是中國國電集團——國電環保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的子公司,藉助於中國國電在電力系統的強大優勢,國電光伏(江蘇)有限公司主要集中於組件生產、系統集成總包服務。在宜興,控股了國電晶德太陽能科技(宜興)有限公司,在上海成立了國電太陽能系統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專注於做電站總包服務。
9、東方電氣集團(宜興)邁吉新能源有限公司
東方電氣集團邁吉新能源有限公司屬於東方電氣集團,專注於單晶156的生產。東方邁吉位於江蘇宜興經濟開發區,於2008年9月開工建設,2009年9月生產出試制產品,2010年1月第一條60MW太陽能電池片生產線進入批量生產。
10、中國科技光伏電力控股有限公司
中國科技光伏電力控股有限公司其母公司中國科技發展集團有限公司隸屬於招商局集團,其下屬公司有:青海網路光電有限責任公司,青海宏科新能源集成科技有限公司(籌)。此外招商局新能源又收購了凌陽新能源,旗下擁有招商局漳州開發區傳達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
❷ 西安黃河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待遇怎麼樣
正式錄用一線工人基本工資加獎金1600--1800元。全年全勤加4個月工資。單位交「五險一金」。
❸ 中國十大光伏發電公司排名
中國光伏十大品牌:
1、天合光伏
天合光伏公司創建於1997年,是第一家獲得UL客戶測試數據項目認證(CTDP)的光伏企業。2015年,公司光伏組件累計出貨量接近17吉瓦,銷售額突破30億美元。占據重要的市場份額。成為全球最大的太陽能組件供應商。
2、晶澳太陽能
晶澳太陽能於2005年創建至今,經過兩年的發展廳在美國掛牌上市,成為全球領先的高性能光伏產品製造商,應用於住宅、商業和地面光伏電站發電系統。在業界有著不凡的地位。
3、英利
英利於1998年成立以來,在業界有著悠久的歷史,2007年6月在美國紐交所上市,是全球領先的太陽能光伏企業。
4、展宇
展宇光伏是全球光伏行業領跑者,匯聚全球頂級的晶硅電池廠商、組件集成商和行業上下游資源,從晶硅電池、高效率光伏組件、全智慧光伏系統到全面的解決方案,構建一體的產業鏈,並形成從項目前期融資、產品定製、安裝、售後完善的的服務體系。
5、杜邦光伏
杜邦光伏在業界有著25年的生產經驗,不管是在材料的研發,技術應用上都受到同行的一致好評,為世界光伏產業界提供最完整、全方位的創新材料組合。
6、協鑫
協鑫光伏擁有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不斷促進經濟發展。經過二十年的打拚,成為中國領先高效能源企業。
7、韓華新能源有限公司
韓華新能源有限公司是一家全球性能源公司,主要從事從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等組件到項目開發與融資。業務還涉及到大型公共事業、商業及住宅/小型商業的太陽能裝置。
8、阿特斯陽光電力
阿特斯陽光電力是中國第一家美國光伏一體化企業,專業從事硅錠、矽片、太陽能電池片等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業務還涉及到太陽能電站系統的設計和安裝。
9、海潤光伏
海潤光伏公司主要以晶硅太陽能電池及太陽能組件的研發和生產,努力拓展全球光伏電站開發、建設和運營,是中國最大的晶硅太陽能電池生產企業之一。
10、尚德電力控股有限公司
尚德電力控股有限公司是國內第一家在美國交易所上市的企業,專業從事晶體硅太陽電池光伏發電系統等產品的研發、製造與銷售為一體。
❹ 塗料檢測中心哪家權威
這是智慧測聯第97篇原創文章
咱們建工建材的朋友們
應該都聽說過國檢中心
但是誰能搞清楚一共有多少家
哪家哪個領域最強
在哪裡
如何聯系
…
智慧測聯老土兒,
專門對涉及建工建材的國檢中心
進行了歸納整理
希望能幫到大家
整理完
小編也著實嚇了一跳
我的天啊
原來有這么多家國檢中心
我都母雞(不知)呀
以後大家要去送檢
想找最最權威的檢測機構
就知道找誰啦
檢測中心哪家強
智慧測聯幫上忙
一份清單派用長
麻煩點贊加收藏
1 國家道路及橋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所公路工程檢測中心
010-62079556
北京市通州區馬駒橋鎮交通運輸部試驗場、北京市海淀區西土城路8號
2 國家道路交通安全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交通安全產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
0510-85503152
江蘇省無錫市錢榮路88號
3 國家燈具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上海市質量監督檢驗技術研究院
021-54337200
上海市江月路900號
4 國家電梯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浙江)
浙江省特種設備檢驗研究院
0571-86026725
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區凱旋路211號
5 國家電梯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建築機械化研究分院中心實驗室
0316-2057334
河北省廊坊市廣陽區金光道61號
6 國家電梯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廣東)
廣東省特種設備檢測研究院
0757-66866542
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桂城街道平洲三山環島西路
7 國家電線電纜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廣東)
廣東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廣州電氣安全檢驗所
020-89232696
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科學城科學大道10號
8 國家電線電纜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武漢)
武漢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
027-85795691
湖北省武漢市東西湖區金銀湖東二路5號
9 國家電線電纜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江蘇)
江蘇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
025-84470260
江蘇省無錫市宜興市新街街道綠園路500號
10 國家電線電纜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遼寧)
遼寧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遼寧省建築材料監督檢驗院)
024-86610662
遼寧省沈陽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沈西三東路2甲3號
11 國家電子工程建築及環境性能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中電投工程研究檢測評定中心
010-88194101
北京市海淀區西四環北路160號
12 國家防火建築材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公安部四川消防科學研究所標准與檢測技術研究室
028-87516330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區金科南路69號
13 國家防水與節水材料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中國建材檢驗認證集團蘇州有限公司
0512-65332068
江蘇省蘇州市廣濟路282號
14 國家鋼結構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中冶建築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010-61555931
北京市通州區經濟開發區東區靚麗五街2號
15 國家鋼絲繩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南通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
0513-51008609
江蘇省南通市港閘區國強路119號
16 國家鋼鐵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鋼鐵研究總院鋼鐵產品質量檢驗中心
010-62182584
北京市海淀區高粱橋斜街13號
17 國家鋼鐵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唐山)
河北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
0311-83895742
河北省唐山市裕華道823號
18 國家鋼鐵及製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馬鞍山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
0555-5235063
安徽省馬鞍山市湖東南路4099號
19 國家工程復合材料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江蘇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
025-84470260
江蘇省南京市光華東街5號
20 國家工程機械液壓件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湖南)
湖南省產商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
0731-89775220
湖南省長沙市經濟開發區灕湘東路198號
21 國家工程機械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機械科學研究總院工程機械軍用改裝車試驗場
010-69101904
北京市延慶區東外大街55號
22 國家工業建構築物質量安全監督檢驗中心
中冶建築研究總院有限公司建築工程檢測中心
010-82228229
北京市海淀區西土城路33號
23 國家光伏材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遼寧)
錦州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
0416-3050183
遼寧省錦州市濱海新區龍棲灣龍興工業園區光伏大廈
24 國家光伏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成都產品質量檢驗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
028-86262955
四川省成都市西航港經濟開發區騰飛2路355號
25 國家軌道交通高分子材料及製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湖南)
湖南省軌道交通高分子材料及製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0731-28491600
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區黃河北路788號
26 國家化學建材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浙江省質量技術監督檢測研究院/浙江方圓檢測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0571-86918251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下沙路300號
27 國家環保設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浙江)
紹興市質量技術監督檢測院
0575-88132730
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瀝海鎮花宮道8號
28 國家建材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南京)
南京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
025-86673858
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誠信大道1828號
29 國家建材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四川)
成都產品質量檢驗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
028-86262955
四川省成都市龍泉驛區興茂街16號
30 國家建材機械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濟南市產品質量檢驗院
0531-87169687
山東省濟南市高新區龍奧北路1311號
31 國家建築材料及裝飾裝修材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上海市質量監督檢驗技術研究院
021-54335828
上海市閔行區江月路900號
32 國家建築材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中國建築材料檢驗認證中心
010-65764684
北京市朝陽區管庄東里1號
33 國家建築城建機械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國家建築城建機械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0731-88910912
湖南省長沙市銀盆南路361號
34 國家建築防火產品安全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北京建築材料檢驗中心有限公司
010-88715348
北京市石景山區金頂北路69號
35 國家建築鋼材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中冶建築研究總院有限公司建築鋼材檢測中心
010-82227341
北京市海淀區西土城路33號
36 國家建築工程材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上海建科檢驗有限公司
021-64863453
上海市閔行區申富路568號
37 國家建築工程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
010-84288515
北京市朝陽區北三環東路30號
38 國家建築節能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安徽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
0551-63851879
安徽省合肥市經開區天都路33號
39 國家建築節能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建築能源與環境檢測中心
010-84274062
北京市北三環東路30號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內
40 國家建築幕牆門窗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建築能源與環境檢測中心
010-84274062
北京市北三環東路30號
41 國家建築起重機械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遼寧省安全科學研究院
024-23902127
遼寧省沈陽市和平區文萃路4-2號C座
42 國家建築衛生陶瓷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中國建材檢驗認證集團(陝西)有限公司
029-33575203
陝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區灃東新城王寺街道紅光大道以北中國建材認證大廈
43 國家建築五金材料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杭州市質量技術監督檢測院
0571-85372611
浙江省杭州市九環路50號
44 國家建築五金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廣東)
廣東省肇慶市質量計量監督檢測所
0758-6622683
廣東省肇慶市鼎湖區新城十五區寶鼎路
45 國家建築裝飾裝修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福建)
福建省產品質量檢驗研究院
0591-83710867
福建省福州市楊橋西路山頭角121號
46 國家建築裝修材料質量安全監督檢驗中心
遼寧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遼寧省建築材料監督檢驗院)
024-86610662
遼寧省沈陽市皇姑區崇山東路61號
47 國家建築裝修材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河南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
0371-63318907 河南省鄭州市東明路北17號
48 國家交通安全設施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所交通工程研究測試中心
010-62370567
北京市海淀區西土城路8號
49 國家節能保溫材料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哈爾濱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
0451-82314447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香坊區珠江路5號
50 國家節能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山東省產品質量檢驗研究院
0531-88118766
山東省濟南市經十東路31000號
51 國家節能建築材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湖北)
湖北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
027-59370500
湖北省鄂州市葛店開發區創業大道東側
52 國家礦山機械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洛陽正方圓重礦機械檢驗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0379-64279395
河南省洛陽市澗西區建設路206號
53 國家綠色材料及製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廣東省測試分析研究所(中國廣州分析測試中心)
020-87687975
廣東省廣州市先烈中路100號大院34號樓
54 國家綠色建築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上海市建築科學研究院
021-64691233
上海市宛平南路75號
55 國家綠色建築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廣州)
廣東省建築科學研究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020-87256379
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先烈東路121號
56 國家綠色牆體材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中國建材檢驗認證集團西安有限公司
029-85221489
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南路6號
57 國家耐火材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中鋼集團洛陽耐火材料研究院質檢中心
0379-64205955
河南省洛陽市澗西區西苑路43號
58 國家橋架類及輕小型起重機械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河南)
河南省特種設備安全檢測研究院
0371-66300196
河南省鄭州市商城路281號
59 國家橋門式起重機械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江蘇省特種設備安全監督檢驗研究院
025-84417747
江蘇省無錫市惠山開發區堰新路330號
60 國家升降機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重慶)
023-89232265
重慶市高新區金鳳電子信息產業園國家質檢基地內
61 國家石材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廣東)
廣東省雲浮市質量計量監督檢測所
0766-8816623
廣東省雲浮市雲城區城北武警支隊西南側
62 國家石材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中材人工晶體研究院有限公司測試中心
010-65492639
北京市朝陽區東壩紅松園1號
63 國家試驗機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長春中機檢測有限公司
0431-87963560
吉林省長春市越達路1118號
64 國家室內車內環境及環保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北京愛爾求室內裝飾環境監測中心
010-83114407
北京市西城區廣安門內廣義街4號
65 國家水泥混凝土製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蘇州混凝土水泥製品研究院檢測中心
0512-68284223
江蘇省蘇州市三香路禾家塘岸64號
66 國家水泥及製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廣東)
廣東省梅州市質量計量監督檢測所
0753-2323682
廣東省梅州市蕉嶺縣福星大道
67 國家水泥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中國建築材料檢驗認證中心
010-65765120
北京市朝陽區管庄東里1號
68 國家塑料建材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甘肅)
甘肅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0931-8735439
甘肅省蘭州市七里河區彭家坪鎮東坪街536號
69 國家塔式起重機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山東省特種設備檢驗研究院
0531-81903610
山東省濟南市高新區天辰大街939號
70 國家太陽能熱水器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昆明)
雲南師范大學太陽能研究所檢測中心
0871-65940709
雲南省昆明市呈貢新區聚賢街768號
71 國家陶瓷與耐火材料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淄博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
0533-2858060
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昌國西路88號
72 國家鐵塔工程安全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010-68021190
北京市西城區月壇西街4號
73 國家塗料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廣東)
廣東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廣州電氣安全檢驗所
0757-22802666
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大良新城區德勝東路1號
74 國家塗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中海油常州塗料化工研究院檢測中心
0519-83299560
江蘇省常州市龍江中路22號
75 國家新型牆體材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貴州)
貴州省建材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
0851-85762271
貴州省貴陽市白雲區科教街698號
76 國家智能製造裝備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浙江)
寧波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
0574-87889216
浙江省寧波市北侖區明州西路521號
77 國家裝飾裝修材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山東省產品質量檢驗研究院
0531-88118766
山東省濟南市經十東路31000號
-End-
聲明:本文所用視頻、圖片、文字部分來源於互聯網,版權屬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和我們聯系,核實後按國家標准支付稿酬或作刪除處理。
本文編輯|小智
❺ 西安黃河光伏廠屬於哪個區
黃河光伏廠在西安市幸福北路21號,屬於新城區。
附近;幸福北路9號黃河東區家屬院、
❻ 光伏發電前景如何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國內光伏產業上市公司主要有隆基股份(601012)、晶澳科技(002459)、晶科能源(688223)、通威股份(600438)、天合光能(688599)等。
本文核心數據:產能利用率、裝機量、棄光率、光伏發電量、系統建設成本
行業概況
1、定義
光伏產業,簡稱PV(photovoltaic),主要指以硅材料的應用開發形成的光電轉換產業鏈條,包括高純多晶硅原材料生產、太陽能電池生產、太陽能電池組件生產、相關生產設備的製造以及光伏發電的應用等多個環節。隨著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推進,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工作正在加速部署,光伏與「復興號」高鐵、國產商業大飛機、新一代運載火箭一起榮登《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紀念郵票,光伏行業地位顯著提升,迎來歷史性發展機遇。
光伏產業的下游應用主要為光伏發電,按照建設規劃位置可將光伏發電系統分為集中式光伏發電系統和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集中式光伏發電系統,如大型西北地面光伏發電系統;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以>6MW為分界),如工商企業廠房屋頂光伏發電系統,民居屋頂光伏發電系統。
2、產業鏈剖析:產業鏈條長
隨著光伏發電在能源供應體系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光伏相關產業也隨之強大起來,已形成了從高純度硅材料、硅錠/硅棒/矽片、電池片/組件、光伏輔材輔料、光伏生產設備到系統集成和光伏產品應用等完整的產業鏈條。
光伏行業的產業鏈上游主要為光伏電池相關原材料組成,包括形成電池的單晶硅和多晶硅。上游單晶硅和多晶硅生產企業主要有保利協鑫、隆基股份、通威股份、中環股份等。而矽片生產企業已經呈現雙寡頭格局,中國的太陽能矽片占據全球市場份額的大部分,而中國的市場中,主流的廠商主要有包括隆基和中環等,產能格局仍高度集中,中環股份和隆基股份矽片對外銷售規模占據絕對領先地位。
中游主要為電池片、電池組件生產企業和系統集成企業。中游電池片和組件生產企業主要有通威、隆基、晶澳等。光伏發電系統中逆變器生產廠商主要有陽光電源等企業;涉及系統集成的包括億晶光電、正泰電器等。部分企業,如隆基股份基本已經形成從單晶硅到組件到電站光伏運營一套完整的光伏發電產業鏈。下游為光伏發電應用領域,包括分布式光伏發電和集中式電站。
行業發展歷程:行業處在突飛猛進階段
我國光伏行業於2005年左右受歐洲市場需求拉動起步,十幾年來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強的跨越式大發展,建立了完整的市場環境和配套環境,已經成為我國為數不多、可以同步參與國際競爭並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也成為我國產業經濟發展的一張嶄新名片和推動我國能源變革的重要引擎。目前我國光伏產業在製造規模、產業化技術水平、應用市場拓展、產業體系建設等方面均位居全球前列,並具備向智能光伏邁進的堅實基礎。我國光伏行業發展經歷了以下幾個歷史階段:
行業政策背景:政策加持,光伏產業加速發展
我國於2006年1月1日起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該法案將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列為能源發展的優先領域,並推動增加能源供應,改善能源結構,保障能源安全,保護環境,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並且推動可再生能源市場的建立和發展。2006年以來,為鼓勵和扶持光伏產業的發展,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工信部、國家能源局、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多部門密集出台支持和規范光伏產業發展的政策性文件,其范圍包括了生產、銷售、財稅、補貼、土地政策等產業發展的各個相關方面。
工業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農業農村部、國家能源局等五部門聯合印發《智能光伏產業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5年)》,旨在「十四五」期間有效引導行業智能升級,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從而推動光伏發電的大規模應用,使我國保持全球光伏製造第一大國和裝機應用第一大國地位。
「3060碳達峰碳中和」是多重目標、多重約束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需要統籌處理好發展和減排、降碳和安全、整體和局部、短期和中長期、立和破、政府和市場、國內和國際等多方面多維度關系,是重塑我國經濟結構、能源結構、轉變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的歷史性突破。「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提出將會對我國光伏產業產生多維度的顯著影響。
行業發展現狀
1、光伏產品市場供給能力較強,產能利用率有待提高
結合光伏產業市場重點公司光伏產品產量及產能利用率情況來看,2021年,中國光伏產品市場供給能力較強,隆基綠能光伏產品產量遙遙領先於其他公司,單晶矽片產量達到69.96GW,單晶組件產量達到38.69GW。從產能利用率角度來看,2021年光伏市場各公司產能利用率不高,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2、光伏新增裝機量再創新高,累計裝機量突破300吉瓦
我國太陽能光伏行業雖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尤其是2013年以來,在國家及各地區的政策驅動下,太陽能光伏發電在我國呈現爆發式增長,據國家能源局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光伏發電新增裝機容量為53.06GW,創歷史新高,2018年,受光伏531新政影響,各地光伏發電新增項目有所下滑,全年新增裝機容量為44.26GW,同比下降17%。受國家光伏行業補貼、金融扶持等政策影響,2020年及2021年光伏裝機量大幅回升。2020年,中國光伏新增裝機48.20GW,同比增長59%。2021年,中國光伏新增裝機再創新高,達到54.88GW,同比增長14%。
據國家能源局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以來,我國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增長迅速。2013年,全國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僅為19.42GW,到2019年已經增長至204.58GW。在2013-2019年,全國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已超過10倍增長。截至2021年,全國光伏發電累計裝機306.56GW,同比增長21%。
3、光伏棄光率大幅下降,光伏發電量穩步提升
隨著光伏發電快速發展,一些地方也出現了較為嚴重的棄光問題。根據國家能源局數據,在2015-2018年,新疆和甘肅的棄光率最高點突破了30%。2019-2021年,新疆和甘肅棄光率大幅下降,2021年新疆棄光率降至1.7%,甘肅降至1.5%。棄光率的大幅下降主要由於光伏發電並網運行,促進了資源的利用水平。
據國家能源局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以來,我國光伏發電量增長迅速。2013年,全國光伏發電量僅為91億千瓦時,到2021年,全國光伏發電量325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5%。經測算,2021年我國光伏發電量佔全社會用電量的比例為3.92%。
4、光伏發電系統建設成本呈下降趨勢,光伏上網步入平價
我國地面光伏系統的初始全投資主要由組件、逆變器、支架、電纜、一次設備、二次設備等關鍵設備成本,以及土地費用、電網接入、建安、管理費用等部分構成。其中,一次設備包含箱變、主變、開關櫃、升壓站(50MW,110kV)等設備,二次設備包括監控、通信等設備。土地費用包括全生命周期土地租金以及植被恢復費或相關補償費用;電網接入成本僅含送出50MW,110kV,10km的對側改造;管理費用包括前期管理、勘察、設計以及招投標等費用。建安費用主要為人工費用、土石方工程費用及常規鋼筋水泥費用等,未來下降空間不大。組件、逆變器等關鍵設備成本隨著技術進步和規模化效益,仍有一定下降空間。接網、土地、項目前期開發費用等屬於非技術成本,不同區域及項目之間差別較大,降低非技術成本有助於加快推動光伏發電平價上網。
2021年,我國地面光伏系統的初始全投資成本為4.15元/W左右,較2020年上漲0.16元/w,漲幅為4%。其中,組件約占投資成本的46%,佔比較2020年上升7個百分點。非技術成本約佔14.1%(不包含融資成本),較2020年下降了3.2個百分點。預計2022年,隨著產業鏈各環節新建產能的逐步釋放,組件價格回歸合理水平,光伏系統初始全投資成本可下降至3.93元/W。
我國工商業分布式光伏系統的初始全投資主要由組件、逆變器、支架、電纜、建安費用、電網接入、屋頂租賃、屋頂加固以及一次設備、二次設備等部分構成。其中一次設備包括箱變、開關箱以及預制艙。根據《中國光伏產業發展路線圖》,2020年和2021年我國工商業分布式光伏系統初始投資成本分別為3.38元/W和3.74元/W,2022年預計下降至3.53元/W。
2020年中國光伏上網電價補貼政策結束,平價將至:中國上網電價政策經歷了標桿電價、競價、平價三個階段,2020年是競價項目收官之年,競價項目規模26GW,同增14%,同時2020年也是光伏上網平價開啟之年,平價項目33GW,同增124%,首次超過競價項目規模。平價將至,2021年成為中國光伏上網全面平價的第一年。
行業競爭格局
1、企業競爭:隆基綠能穩居行業龍頭
光伏是我國能源供應體系的重要分支,也是新能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2021年企業光伏業務收入,可將光伏頭部企業大體分為3個競爭梯隊。其中,營業收入大於300億元的企業有隆基綠能、天合光能、晶澳科技、中環股份、通威股份,其中隆基綠能以809億元的光伏業務營收遙遙領先於其後的幾家企業;光伏業務收入在100-200億元之間的企業有陽光電源、中環股份、正泰電器、東方日升、保利協鑫和愛旭股份;光伏業務收入小於100億元的有中利集團、億晶光電、晶科科技和愛康科技。
2、行業集中度較高,總體呈提升趨勢
根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數據顯示,2021年光伏行業實現穩步增長,多晶硅、矽片、電池片、組件產量分別達到50.5萬噸、227吉瓦(GW)、198吉瓦、182吉瓦,同比分別增長28.8%、40.7%、46.9%、46.1%,這4個環節產值突破7500億元。同時,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多晶硅、矽片、電池片、組件4個環節,產量排名前五企業在國內總產量中的佔比分別為86.7%、84%、53.9%和63.4%,頭部企業規模優勢明顯。
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預測
1、光伏行業熱度持續,2027年累計裝機量有望接近1000吉瓦
2020年12月12日,習近平主席在氣候雄心峰會上宣布,到2030年,中國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為達到此目標,在「十四五」期間,我國光伏年均新增光伏裝機或將在70-110GW之間。為達成2030年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光伏行業將成為長期處於高速發展的新能源行業之一,預期2027年將保持70-120GW左右的新增裝機量,2027年我國光伏發電行業累計裝機量可能在827-938GW之間。
以上數據來源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光伏產業投資機會與投融資策略建議分析報告》。
❼ 中國國內做光伏產業(太陽能電池板)的前二十強企業有哪些
目前光伏產業主要是太陽能產業
太陽能作為未來唯一能夠最大規模滿足人類能源需求的可再生資源,包括發達國家在內的各個國家都已積極介入,搶占技術制高點,我國也把太陽能列為新能源產業的重頭戲之一。從技術上看,利用太陽能的最佳方式是光伏轉換,即利用光伏效應使太陽光照射到硅材料上產生電流直接發電。以硅材料的應用開發形成的產業鏈條被稱為光伏產業
光伏發電產業鏈從上游到下游,主要包括的產業鏈條包括多晶硅、矽片、電池片以及電池組件。在產業鏈中,從多晶硅到電池組件,生產的技術門檻越來越低,相應地,公司數量分布也越來越多。因此,整個光伏產業鏈的利潤主要集中在上游的多晶硅生產環節,上游企業的盈利能力明顯優於下游。
國家先後推出的光伏發電產業扶持政策,不難發現,每次出台的政策在扶持重點上各有側重。
今年3月23日開始實施的「太陽能屋頂計劃」,主要通過財政補助支持開展光電建築應用示範項目,解決太陽能光電建築一體化設計及施工能力不足、相關應用技術標准缺失、與建築實現構件化的太陽能光電組件生產能力薄弱等問題,從而啟動太陽能光電在城鄉建築領域的應用市場,帶動太陽能光電產業發展。政策扶持重點是太陽能光電建築一體化應用等,而不與建築結合利用的光伏電站等光電利用形式不在此政策扶持范圍之內。據推算,2009年該政策的補助標准為20元/瓦,今後將根據成本變動情況,逐年調整補助標准。
金融危機對國外光伏產業打擊較大 ,縱觀當前國際光伏產業,電站停建,組件大幅降價。這對我國光伏電力應用是件大好事。如果中國是一個對光伏利用經過了深思熟慮的地區,在這千載難逢的好時機到來之時,可大量采購,大量裝機,抓緊時間建電站,滿足國內需要。可惜,指揮者和操作者沒有這么做或力度不夠,是什麼道理呢。
第一,光伏產業,作為一項新技術產業,產業內對該鏈條上的各項科技應用,需要有自記得高新技術和自主的知識產權。新技術的產業之路就是科技發展之路,但是,在中國光伏產業內看不到這種情況。「兩頭在外」,關鍵的科技一頭,就掌握不到。我們在南昌「低碳會議」上聽到聞立時院士介紹改良西門子法時就突然產生一個想法,假定他是在介紹「聞立時改良法」,中國光伏界就會有盼頭了,可惜不是。我國現在的光伏產業,只能是引進技術的來料加工型產業,還不能一律視同高新技術。
第二,光伏產業應該是一個完整的產業組成。要有科學的產業構成,有明確的產業分工,有配置合理、運行有序的產業鏈條,也要有較穩定的市場和一定的產品消費。關於生產應考慮生產、分配、交換、消費四個環節的。交換就要有市場,市場在哪?很不明確。好像是政府要買單,補貼要國家給錢!消費就是應用,應用在哪?不斷地做示範,不斷地做形象工程。有哪裡是真正的實際應用,未明確指出。市場在國外?據我了解,國內用於示範工程的組件,包括配件也還是國外進口。深圳園博園電站的電池組件是日本的,逆變器是德國的。指望政府建大型電廠來拉動內需,首先就要把示範工程做好,做成功,再推廣。園博園竣工五年了,發了多少用電,效果如何?說明中國的光伏產業還不健全。盡管有些企業規模不小,也只能算是光伏電池產業。來自光伏界的聲音,基本上只代表了組件廠商的意見。盡管有些組件廠商也做工程,但這只是個別經營者的壟斷意識,除了本身專業水平不高,工程質量差,影響到其主要產品組件的銷售,還會使下游企業拒絕采購國內電池,轉而把內需市場讓出去。在金融危機中這種情況尤為明顯。如果國家要給組件廠家補貼,也應該把補貼給予采購國內電池板並合理應用的企業,不能直接補貼給組件廠自己承建的工程。至於工程規模,不應該作為補貼的條件,而是要對工程效益進行評估,優先補貼效果好的工程。
第三,條塊分割、重復建設是國內光伏產業的基本特徵。所謂產能過剩,也就是供過於求。第一家搞硅生產,還沒有產能過剩的概念,第二、第三,接二連三地重復搞下去,當然就會有人出來喊產能過剩,甚至喊「不要搞春秋戰國」等等。市場競爭,優勝劣汰,有什麼好緊張的。緊張的是喝不到政府的奶了。如果不是靠財政支持,我相信,不會有那麼多的硅「谷」出現。他們之間不是相互補充,而是各自為政,互相打壓。北京懷柔建光伏路燈,不管有無工程實踐成功的案例,就把項目交給在本區注冊的企業去做。跨省之間,也是不相往來。鄰近江西的湖南就對光伏應用冷眼旁觀;河北省把多晶硅路燈炒的沸沸揚揚,可江蘇就拚命要建造單晶硅屋頂電廠。各地政府補貼的應用方向和工程內容不盡相同,其中隱情就不得而知了。
財政和金融是互相聯系的。職能有所不同,其內容相交甚密。其對光伏產業能產生調控作用,會運作就一本萬利,失誤就會產生危害。金融危機不可怕,只要我們善於在危機中去學習,總結經驗教訓,才能做好我國的興伏產業.
目前市場還稱國內做光伏產業還存在產能過剩的問題,盲目投資、項目產能過剩、技術落後、標准不一等問題,不僅影響到我國光伏產業的健康發展,而且有可能使我們失去利用已形成的產業基礎盡快搶佔世界新能源產業制高點的難得機遇。
一、盲目投資,重復建設。自2006年以來,國內光伏產業的投資急劇擴張。即使是在全球金融危機發生後,該領域的投資依然逆勢增長。初步估計,2009—2010年新增投資預計超過1500億元。
目前,仍有很多地方將發展光伏產業列為當地「一號工程」。據不完全統計,國內已有14個省市提出將光伏產業培育成新興支柱產業。江西把光伏產業納入本省「三個千億工程」之一。僅江蘇一省,就至少有6個地市提出要打造全國性的光伏產業基地。6月26日,寧夏舉行了11個大型太陽能光伏並網發電項目集中開工儀式,這是迄今為止全國一次性開工數量最多、規模最大的太陽能光伏並網發電項目,而這些並網發電項目均未得到國家發改委對其上網電價的批准。此外,青海、河北也大上項目。
二、產能過剩,虧損嚴重。光伏產業一哄而上和各自為政不僅帶來浪費和環境污染,而且造成項目產能過剩和惡性競爭。目前國內在建或是擬建的多晶硅項目產能高達14萬噸,而預計全球2010年多晶硅的需求僅為8萬噸左右。另外,隨著國內外市場的急劇萎縮,國內光伏組件和電池生產領域的產能過剩更為嚴重,多數企業陷入困境。據初步統計,自2008年四季度以來,國內光伏組件企業已有300多家倒閉,有一半左右的光伏企業處於停產半停產狀態。多家光伏上市公司財務狀況惡化,部分企業負債率超過50%,有的甚至接近70%。
三、技術落後,污染環境。目前我國光伏產業尚未建立研發和創新體系,基礎研究工作薄弱,從整體上看,我國在多晶硅提純、電池轉換率、系統集成等關鍵技術和工藝上,在基礎科學和未來新技術研發上,與國外有較大差距。目前我國太陽能光伏產業仍未完全擺脫「低水平擴張的出口依賴型產業」特徵。目前,國內大多數多晶硅企業生產流程還不能做到閉環運行,產生大量廢液廢氣,帶來較為嚴重的環境污染。
四、行業標准不一,政策支持不足。目前,光伏製造業缺乏統一的行業標准,導致光伏產業鏈上的名詞、設計、製造、建築一體化標准差異較大。目前相關的電網調度技術標准和管理規程又很缺乏,使得電力部門不願接受光伏發電上網。我國已建成的光伏並網發電示範項目都處於試驗性並網狀態,不允許光伏電力通過電力變壓器向高壓電網反送電,只允許在低壓側自發自用,嚴重製約了光伏產業的發展。目前,與《可再生能源法》相匹配的全國性光伏產業調控機制和具體實施政策尚未出台,一些支持政策不能落到實處。
近年來,發達國家從戰略高度出台支持政策,搶佔光伏產業技術前沿。我國應高度重視並及時解決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推動光伏產業有序健康發展。
一、制定《太陽能產業促進法》。建議在《可再生能源法》等有關能源法的基礎上,制定《太陽能產業促進法》,並抓緊出台《加快光伏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從技術創新、產業發展、推廣應用等方面構築完善的政策支持體系。當前,應強化光伏產品的政府采購,明確光伏發電強制性市場份額政策,提高光伏發電的使用比例和相應的電價與補貼政策;明確對光伏獨立系統和光伏並網系統給予立項、貸款、稅收及財政補貼等方面的支持。
二、啟動國內市場。在國內光伏產業全面發展的同時,光伏市場發展卻嚴重滯後。目前國內生產的95%以上的太陽能電池出口,國內市場開拓十分困難,市場份額提高異常緩慢。近期應在難以建設電網或水電站的無電地區加快建設光伏電站和推廣戶用光伏系統;中期應隨著光伏發電成本趨近銷售電價,首先擴大建築屋頂和建築一體化並網光伏市場,並穩步建設地面並網光伏系統;遠期應隨著光伏發電成本接近常規發電成本,全面擴大各類並網光伏市場。
三、健全行業標准,加強投資引導。加快建立光伏產品和發電系統的技術標准和監管體系,將一些有重大影響的企業標准及時轉化為國家強制性標准,並積極參與國際相關標準的制定。盡快實施光伏產品的質量認證制度,優先支持符合標準的產品和企業。
政府應擇優支持有條件的企業自主研發,走可持續發展道路,並嚴格限制技術落後的、高能耗和可能造成對環境嚴重污染的企業盲目上馬,已上項目應限期改進工藝技術。立足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加快推進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的兼並重組,支持優勢企業並購落後企業和困難企業,鼓勵強強聯合和上下游一體化經營,優化產業布局,提高光伏產業集中度和資源利用效率
❽ 西安的光伏企業有哪些
1、隆基樂葉光伏科技有限公司:隆基樂葉專注於太陽能單晶電池及組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2017年,隆基樂葉單晶組件出貨量4.7GW,全球單晶組件出貨第一,國內單晶組件出貨第一,戶用單晶組件出貨第一。
隆基樂葉致力於成為全球最具價值的太陽能科技公司,在單晶全產業鏈持續進行高額的研發投入。近五年累計研發投入超過23.8億元,每年的研發費用佔比均超過5%,同時擁有接近500人的研發團隊。
2、陝西光伏產業有限公司:陝西光伏產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是經省國資委批准,由陝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和陝西電子信息集團有限公司共同出資組建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位於西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內,2009年12月正式成立,注冊資金10億元人民幣。
主要從事太陽能光伏系統集成、產業鏈核心產品研發與生產、光伏檢測運營服務三大業務。現擁有四家全資子公司(陝西光伏太陽能發電有限公司、陝西定邊太陽能發電有限公司、延安新電能源開發有限責任公司、陝西翱騰光伏發電有限公司)。
3、西安烽火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陝西烽火通信集團有限公司和陝西光伏產業有限公司下屬的新能源產業板塊,自2010年成立以來,經過八年的建設發展,企業品牌悄然走向全國,並成功躋身國際市場,成為陝西省重要的太陽能光伏企業。
公司產品涵蓋高品質太陽能級單晶矽片、多晶矽片,小型離網發電系統,攜帶型移動電源,太陽能光伏電站建設等。依託股東單位陝西烽火通信集團有限公司軍工實力,開發研製了軍用小型野外光伏發電系統。主導產品單、多晶矽片年產量超過7000萬片,產能超過300MW。
(8)西安黃河光伏科技股票代碼擴展閱讀:
無論從世界還是從中國來看,常規能源都是很有限的。中國的一次能源儲量遠遠低於世界的平均水平,大約只有世界總儲量的10%。太陽能是人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充分的清潔性、絕對的安全性、相對的廣泛性、確實的長壽命和免維護性、資源的充足性及潛在的經濟性等優點,在長期的能源戰略中具有重要地位。
與常用的火力發電系統相比,光伏發電的優點主要體現於:①無枯竭危險;②安全可靠,無雜訊,無污染排放外,絕對干凈(無公害);③不受資源分布地域的限制,可利用建築屋面的優勢;例如,無電地區,以及地形復雜地區;④無需消耗燃料和架設輸電線路即可就地發電供電;⑤能源質量高。
太陽能電池板的生產卻具有高污染、高能耗的特點,在現有的條件下,生產國內自己使用的電池板還說的過去,不過大量出口等於污染中國,造福世界了。①照射的能量分布密度小,即要佔用巨大面積;②獲得的能源同四季、晝夜及陰晴等氣象條件有關。③目前相對於火力發電,發電機會成本高。
參考資料:網路—光伏發電
❾ 西安黃河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什麼性質
國企
是黃河集團和電子信息集團共同創辦的!也沒上面說的那麼嚴重,我原來在裡面做帶線組長,3班2倒(兩天白班兩天夜班兩天放假,6天一周期),一天12小時!每月在1500左右,正常情況下都在1700-2000左右,好了能到2500!關鍵問題是效益經常不好,效益不好就放假!各種假期都有,節日發購物卡,年底有年終獎(不多2000左右)夏天有降溫費3個月每月186塊!冬天沒取暖費!因為在裡面工作太過枯燥(流水線)所以我現在出來做銷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