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科技股票 » 航天科技股票和航天集團關系

航天科技股票和航天集團關系

發布時間: 2022-09-19 02:04:07

⑴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於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是什麼樣的一個關系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

原來航天系統是由國防科工委歸口管理的,在1998年以前,國防科工委是國務院和中央軍委雙重領導的機構,既帶有軍隊性質,又是政府部分,1998-1999的改革後,國防科工委的軍隊職能劃給了解放軍總裝備部,成為了一個純政府部門。這樣,航天系統可以大致分為兩個方面,軍隊系統和非軍隊系統。

軍隊部分的航天系統主要包括酒泉、西昌、太原三大衛星發射中心和各航天測控中心(北京、西安、遠望等等),以及一些航天事業和航天工程的領導機構,比如載人航天工程指揮部等。各單位的職能從名稱上就一目瞭然,比如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就是負責衛星發射的,如此等等。

非軍隊系統包括政府部分的國家航天局,國家航天局國防科工委下屬的一個部分,管理民用航天事業、對外代表國家。

真正的航天科研體系已經改組為了企業體制,就是我們經常聽說的航天科技集團和航天科工集團,這兩個集團下屬的各研究院/所/事業部,是中國航天的主要科研力量。也就是說,航天大部分型號產品都是他們研製的。

航天科技集團實行母子公司體制,下設7個大型研製實體:

1)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 航天科技集團第一研究院 運載火箭與戰略導彈

2)航天動力技術研究院 航天科技集團第四研究院 固體火箭發動機技術

3)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 航天科技集團第五研究院 衛星與飛船

4)航天推進技術研究院 航天科技集團第六研究院 液體火箭發動機技術

5)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 航天科技集團第八研究院 運載火箭、導彈、衛星、飛船

6)中國航天時代電子公司原航天科技集團九院、十院合並重組而成 電子技術、導航技術

7)四川航天工業總公司 航天科技集團第七研究院

航天科工集團實行事業部體制,下設四個事業部和六個研究院,在六個研究院中,有四個研究院與四個事業部是一體的,還有兩個研究院沒有編入事業部體制

1)中國航天科工信息技術研究院航天科工集團第一事業部(航天科工一院) 宇航與信息技術

2)中國航天科工防禦技術研究院航天科工集團第二事業部(航天科工二院) 防空、防天技術

3)中國航天科工飛航技術研究院 航天科工集團第三事業部 (航天科工三院) 飛航導彈技術

4)中國航天科工運載技術研究院航天科工集團第四事業部(航天科工四院)運載技術與特種地面車輛

5)航天固體火箭發動機技術研究院 航天科工集團六院 固體火箭發動機技術

6)中國航天建築設計研究院 航天科工集團七院 北京 建築設計

補充:

1)航天科技集團和科工集團在研究院編號上已經有了重復,科工集團一院的說法還很少出現,所以現在提到一院基本上都是CALT (china academy of launch vehicle technology)

2)科技集團沒有二院和三院,而科工集團的二、三事業部(二、三院)是以原來的二院、三院為主組建的,所以提到二院、三院,基本上還是原來的二院和三院。

3)原航天總公司四院是從事固體發動機研製的,總部在陝西,有一個大的科研基地在內蒙,就是四院駐內蒙指揮部,又叫河西公司;99年分家的時候,四院給了科技集團,但河西公司屬於科工集團,科工集團將河西公司重命名為六院,這樣從事固體發動機研製的就有了兩家,科技集團四院和科工集團六院,代表產品分別是載人航天逃逸發動機和EPKM。

4)科技集團將067基地改名為航天科技集團六院,067基地在中國航天史上功不可沒,其液體發動機是長征火箭的動力之源。這樣六院也有了兩個,需要注意區分。

5)科技集團共有130多個企事業單位分布在全國各地,有職工9.33萬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4.2萬人,包括6800多名高級工程師,1200多名研究員,31名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科工集團共計180多個企事業成員單位,近l0萬名職工中,各類專業技術人員佔40%。

⑵ 航天科技與航天科工

軍工央企往往略顯神秘,圈內人講話提到某單位都是818所、11院、505基地,令人十分費解,出身自軍工,最初代號的設置更多是出於軍事管理與保密的考慮,出於情懷,很多代號沿用至今,包括一些已經被合並的所、改制的所,航天老人們也依然會飽含深情地呼喚著它的代號。

兩大航天央企,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同屬一脈,均始於1956年10月成立的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所以如今提起航天五院,某種情結使然,名字是很響亮的),先後經歷了第七機械工業部、航天工業部、航空航天工業部、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的歷史沿革。1999年,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分拆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與中國航天機電集團,2001年,中國航天機電集團改名為中國航天科工集團。那麼,兩大航天央企是如何分工的?

關於航天科技和航天科工,坊間有段子(作者不詳):

科技是把人送上藍天,科工是把人送上西天

科技的對象是自己人,科工的目標是敵人

科技那麼小氣,打出去了還要!

科工那麼大方,打出去就算了!

科技乾的是光明正大顯威揚名的活,科工乾的是偷偷摸摸遮遮掩掩的活

科技發的是錢,科工發的是火

科技高興的是又成功了,科工高興的是沒掉下來

打仗還是要靠科工底,打仗真要靠科工就完了底

科技中的成功人士能在報紙上看到,科工的優秀代表只能將來在歷史書上找

科技成功了國家希望知道的人越多越好,科工成功了,國家希望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科技的成功對外說叫宣傳,科工的成功對外說叫泄密

科技是為了和平事業往天上飛,科工是為了戰爭事業往天上扔

科技飛過留名,科工飛過留聲

科技錢途美好,科工前途無光

科技搞的型號地球人都知道了,科工的型號即使是在區域網上也叫 X-X

科技向上面要錢打著和平的旗號,科工要錢打著戰爭的旗號

科技飛向藍藍的太空,科工飛向敵人的艦船

科技的成就感是安全往返,科工的成就感是一去不返

科技是是搞衛星的,科工是搞衛生的

科技是英雄,科工是兇手

哈哈哈,段子終歸是段子,言歸正題,其實,中國航天事業經過幾十年高速發展,科技與科工在業務上互有交叉,航天科技也有軍品,航天科工也做民用衛星,在軍民融合大背景之下,兩大央企也出現了大量航天技術民用工業化的業務,比如已經上市的稅控龍頭航天信息、借殼上市的大型無人機獨角獸航天彩虹。

電視上經常曝光的是航天科技,主要是民用航天,包括火箭、衛星、載人飛船、空間站、深空探測器等航天器,比如大眾耳熟能詳的東方紅系列衛星、嫦娥探月、神舟飛船、北斗導航等;比較低調的是航天科工,主要是軍用,包括防空導彈、飛航導彈等國防導彈。

航天科技和航天科工都由多個下屬的研究院和專業公司組成,特別是帶有濃厚歷史色彩的採用數字編號的研究院,名稱相似。航天一院到十院,分屬於科技與科工兩個集團。

⑶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和000901是一個嗎

不是,000901是航天科工集團的,股市一小垃圾股

⑷ 航天科技股票怎麼樣啊

比較有潛力,是個潛力股。
【拓展資料】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是根據國務院深化國防科技工業管理體制改革的戰略部署,經國務院批准,於1999年7月1日在原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所屬部分企事業單位基礎上組建的國有特大型高科技企業,是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由中央直接管理。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承擔著中國全部的運載火箭、應用衛星、載人飛船、空間站、深空探測飛行器等宇航產品及全部戰略導彈和部分戰術導彈等武器系統的研製、生產和發射試驗任務;同時,著力發展衛星應用設備及產品、信息技術產品、新能源與新材料產品、航天特種技術應用產品、特種車輛及汽車零部件、空間生物產品等航天技術應用產業;大力開拓以衛星及其地面運營服務、國際宇航商業服務、航天金融投資服務、軟體與信息服務等為主的航天服務業,是中國境內僅有的廣播通信衛星運營服務商;是中國影像信息記錄產業中規模最大、技術最強的產品提供商。作為中國航天科技工業的主導力量,集團公司是國家首批創新型企業,創造了以載人航天和月球探測兩大里程碑為標志的一系列輝煌成就,在推進國防現代化建設和國民經濟發展中做出了重要貢獻。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擁有11個國防科技重點試驗室、1個國家工程實驗室、5個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公司以掌握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核心技術為目標,制定了航天核心技術計劃,取得了數百項標志性成果,有力地推動了以載人航天和月球探測工程為代表的國家重大航天科技專項的立項研製。公司成立以來,共獲得51項國家科技進步獎,申請專利一萬多件。
2006年,作為僅有一家軍工企業,被列入國家首批創新型企業試點單位,並在2008年獲得了「創新型企業」稱號;2011年獲得「中國十大創新型企業」稱號;2007年,集團公司獲得了國家首次設立的「中國工業大獎」。2006年,集團公司黨組被中組部、國資委黨委授予了「全國國有企業創建『四好』領導班子先進集體」稱號。2006年、2010年,集團公司連續兩屆被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授予任期考核「業績優秀企業」稱號和「科技創新特別獎」。集團公司還先後獲得「改革開放30周年傑出品牌」、「全國企業文化建設先進單位」、「最具價值之責任榜樣」等榮譽稱號。

⑸ 航天科技集團與航天科工集團有什麼區別

航天科技集團與航天科工集團都是屬於國有特大型高科技企業,它們在職能和管理方面有所區別,它們的區別為:

1、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是由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特大型高科技企業;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是國有特大型高科技企業。

2、航天科工現由總部、5個研究院、2個科研生產基地、11個公司制、股份制企業構成,控股6家上市公司。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擁有11個國防科技重點試驗室、1個國家工程實驗室、5個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

3、中國航天科技是擁有「神舟」、「長征」等著名品牌和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而中國航天科工是參與了「神舟」系列飛船和「嫦娥」探月工程的研製、生產、測試、監控等任務。

4、中國航天科工以航天防務、信息技術、裝備製造為主業,建立了完整的防空導彈系統、飛航導彈系統、固體運載火箭及空間技術產品等技術開發和研製生產體系,所研製的產品涉及陸、海、空、天、電磁等各個領域。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研發產品主要有衛星,運載火箭,衛星應用設備及產品,衛星運營服務產品,高端工業計算機、集成電路、光機電等信息技術產品,碳纖維、覆銅板、飛機剎車盤等新材料產品,太陽光伏、風力發電設備等新能源產品。

(5)航天科技股票和航天集團關系擴展閱讀:

航天科技集團與航天科工集團的前身都是1956年10月成立的國防部第五研究院,兩個集團先後經歷了第七機械工業部(1981年9月第八機械工業部並入)、航天工業部、航空航天工業部、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兩個公司都為我國的航天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兩個公司在1999年7月,從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分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與中國航天科工集團。

⑹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與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是一個公司嗎

不是一個公司 算是改革後專屬領域不同的兄弟單位

原來航天系統是由國防科工委歸口管理的,在1998年以前,國防科工委是國務院和中央軍委雙重領導的機構,既帶有軍隊性質,又是政府部
分,1998-1999的改革後,國防科工委的軍隊職能劃給了解放軍總裝備部,成為了一個純政府部門。這樣,航天系統可以大致分為兩個方面,軍隊系統和非
軍隊系統。

軍隊部分的航天系統主要包括酒泉、西昌、太原三大衛星發射中心和各航天測控中心(北京、西安、遠望等等),以及一些航天事業和航天工程的領導機構,比如載人航天工程指揮部等。各單位的職能從名稱上就一目瞭然,比如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就是負責衛星發射的,如此等等。

非軍隊系統包括政府部分的國家航天局,國家航天局國防科工委下屬的一個部分,管理民用航天事業、對外代表國家。

真正的航天科研體系已經改組為了企業體制,就是我們經常聽說的航天科技集團和航天科工集團,這兩個集團下屬的各研究院/所/事業部,是中國航天的主要科研力量。也就是說,航天大部分型號產品都是他們研製的。

航天科技集團實行母子公司體制,下設7個大型研製實體:

1)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航天科技集團第一研究院
運載火箭與戰略導彈
2)航天動力技術研究院 航天科技集團第四研究院
固體火箭發動機技術
3)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 航天科技集團第五研究院
衛星與飛船
4)航天推進技術研究院 航天科技集團第六研究院
液體火箭發動機技術

5)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 航天科技集團第八研究院
運載火箭、導彈、衛星、飛船
6)中國航天時代電子公司
原航天科技集團九院、十院合並重組而成
電子技術、導航技術
7)四川航天工業總公司 航天科技集團第七研究院

航天科工集團實行事業部體制,下設四個事業部和六個研究院,在六個研究院中,有四個研究院與四個事業部是一體的,還有兩個研究院沒有編入事業部體制

1)中國航天科工信息技術研究院
航天科工集團第一事業部(航天科工一院)
宇航與信息技術
2)中國航天科工防禦技術研究院
航天科工集團第二事業部(航天科工二院)
防空、防天技術
3)中國航天科工飛航技術研究院 航天科工集團第三事業部
(航天科工三院)
飛航導彈技術
4)中國航天科工運載技術研究院
航天科工集團第四事業部(航天科工四院)
運載技術與特種地面車輛
5)航天固體火箭發動機技術研究院 航天科工集團六院
固體火箭發動機技術
6)中國航天建築設計研究院 航天科工集團七院 北京 建築設計

補充:

1)航天科技集團和科工集團在研究院編號上已經有了重復,科工集團一院的說法還很少出現,所以現在提到一院基本上都是CALT
(china academy of launch vehicle
technology)

2)科技集團沒有二院和三院,而科工集團的二、三事業部(二、三院)是以原來的二院、三院為主組建的,所以提到二院、三院,基本上還是原來的二院和三院。

3)原航天總公司四院是從事固體發動機研製的,總部在陝西,有一個大的科研基地在內蒙,就是四院駐內蒙指揮部,又叫河西公司;99年分家的時候,四院給了
科技集團,但河西公司屬於科工集團,科工集團將河西公司重命名為六院,這樣從事固體發動機研製的就有了兩家,科技集團四院和科工集團六院,代表產品分別是
載人航天逃逸發動機和EPKM。

4)科技集團將067基地改名為航天科技集團六院,067基地在中國航天史上功不可沒,其液體發動機是長征火箭的動力之源。這樣六院也有了兩個,需要注意區分。

5)科技集團共有130多個企事業單位分布在全國各地,有職工9.33萬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4.2萬人,包括6800多名高級工程師,1200多名研究
員,31名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科工集團共計180多個企事業成員單位,近l0萬名職工中,各類專業技術人員佔40%。

⑺ 我想了解下航天科技集團與航天科工集團的具體區別,以及集團下屬各有什麼單位和機構

一、指代不同

1、航天科工集團: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特大型高科技企業,前身為1956年10月成立的國防部第五研究院,先後經歷了第七機械工業部(1981年9月第八機械工業部並入)、航天工業部、航空航天工業部、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的歷史沿革。

2、航天科技集團:是在我國戰略高技術領域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著名品牌,創新能力突出、核心競爭力強的國有特大型高科技企業。


二、下屬機構不同

1、航天科工集團:目前擁有6個研究院、1個科研生產基地、6家上市公司、600餘戶企事業單位,遍布全國各地,職工13餘萬人,各類專業技術人員超過40%,先後有1599名專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2、航天科技集團:擁有11個國防科技重點試驗室、1個國家工程實驗室、5個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公司以掌握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核心技術為目標,制定了航天核心技術計劃,取得了數百項標志性成果。

三、發展不同

1、航天科工集團:始終堅持「國家利益高於一切」的核心價值觀,大力發展航天防務技術,經過多年的勵精圖治,建立了完整的防空導彈武器系統、飛航導彈武器系統、固體運載火箭及空間技術產品等技術開發與研製生產體系。

2、航天科技集團:承擔著我國全部的運載火箭、應用衛星、載人飛船、空間站、深空探測飛行器等宇航產品及全部戰略導彈和部分戰術導彈等武器系統的研製、生產和發射試驗任務。

⑻ 航天發展是什麼性質的股票航天發展為什麼業績爆漲航天發展屬於哪個公司

國防軍工是保衛祖國的尖刀利器,珠海航展的圓滿結束也讓軍工股走進了人們的視野,航天發展也屬於軍工股,這只股票是不是優秀呢,是否還有投資的價值,下面我來仔細地分析分析。在開始分析航天發展前,我整理好的國防軍工行業龍頭股名單分享給大家,點擊就可以領取:寶藏資料!國防軍工行業龍頭股一欄表



一、從公司角度來看


公司介紹:航天工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於軍用、民用產業領域的高新技術公司,以信息技術作為主業和基業,目前主要業務涵蓋電磁科技工程、通信指控、網路信息安全、微系統、海洋信息裝備等五大領域。該公司的主要產品是數字藍軍與藍軍裝備產品、海洋信息裝備產品、新一代通信與指控裝備產品、網路空間安全產品等


簡單介紹航天發展後,下面通過亮點分析航天發展值不值得投資。


亮點一:電磁安防和通信指控領域龍頭,布局通信產業


航天發展作為航天科工集團這個企業的"新產業、新領域的拓展平台,社會化資源的組織平台",新時代的國防在部隊聯戰和實戰能力方面重點培養,同時隨著5G通信產業的發展也帶來了更多的機遇,航天發展是電磁安防和通信指控領域里的優質企業,有希望獲得更多利益。航天新通科技有限公司的成立,也離不開航天發展平台的幫助,擁有了新一代的通訊產業布局,有機會進一步增長業績。


亮點二:聚焦核心主業,剝離非核心業務


航天發展依靠著上市公司資本運營方面的優點,重點促進資本結構調整與優化。一方面,航天發展也開始走資本運營的路線,以核心業務板塊為工作核心,利用新設和收購等方式加快外延發展,有序帶動銳安科技控股權收購,並積極落實藍軍裝備研究院的籌建工作。此外,航天發展對非核心業務處置起到促進作用,完成的工作有航天福昕、航天恆容轉讓、福發設備減資等。由於篇幅受限,更多關於航天發展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我整理在這篇研報當中,點擊即可查看:【深度研報】航天發展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角度看


跳躍式增長發展促進了新型號武器快速更替換新,有利於帶動藍軍對應研製環節拓寬市場規模。根據政治局第二十二次會議內容進行分析,我國將步入"跨越式武器裝備發展"+"戰略、顛覆性技術突破"新時期,十三五末+十四五也在推動我國前沿技術國防裝備的快速發展,預計進入十年景氣擴張期。


另一方面,國防信息化也是適應現代戰爭主要是對於信息化戰爭發展需要而創辦的國防信息體系,這個方向是目前現代戰爭的發展趨勢,並且國防軍隊建設的發展也正朝著這個方向努力。而且在武器裝備這個方面,我國武器裝備有很大一部分還是機械化、半機械化裝備,而且信息化裝備也處於落後狀態,具有比較大的發展空間。


總的來說,在軍工領域,航天發展深耕多年,隨著武器裝備的不斷發展與更新,發展規模將繼續擴大。但是文章具有一定的滯後性,如果想更准確地知道航天發展未來行情,直接點擊鏈接,有專業的投顧幫你診股,看下航天發展估值是高估還是低估:【免費】測一測航天發展現在是高估還是低估?



應答時間:2021-12-07,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⑼ 航天科技集團和航天科工集團有何區別

簡單說吧,航天科技送人上天,航天科工送人上西天。

航天科技集團和航天科工集團以前為一家,可以追溯到1956年10月成立的國防部第五研究院,先後經歷了第七機械工業部、航天工業部、航空航天工業部、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的歷史沿革。1999年7月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分拆為航天科技集團和航天科工集團(剛拆分時稱中國航天機電集團公司,2001年改現名)。

航天科技集團主要從事民用航天產業,即通常意義上的航天工程,包括我國全部的運載火箭、應用衛星、載人飛船、空間站、深空探測飛行器等宇航產品,軍用方麵包括戰略導彈和戰術導彈等武器系統的研製、生產和發射試驗任務。我們平時所熟知的神舟飛船工程、嫦娥探月工程、空間站、北斗導航衛星等都是航天科技集團的領域。

航天科技集團主要組成單位包括8個研究院,以及一些航天產業的公司和研究中心。

航天一院,即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主要從事運載火箭和戰略導彈的研究,著名的產品有長征系列運載火箭;

航天四院,即航天動力技術研究院,主要從事固體火箭發動機的研究;

航天五院,即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主要從事航天器的研究,我們熟知的神舟飛船、嫦娥探月衛星、天宮號空間實驗室等都出自該院;

航天六院,即航天推進技術研究院,主要從事液體火箭發動機的研究工作;

航天七院,即四川航天技術研究院,主要從事國防裝備生產、火箭彈研製等工作;

航天八院,即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衛星、導彈、火箭等都有涉及,風雲系列衛星出自該院;

航天九院,即中國航天電子技術研究院,主要從事慣性導航、遙測遙控等領域的研究,該院下屬的西安微電子技術研究所是中興通訊的第二大股東;

航天十一院,即中國航天空氣動力技術研究院,主要從事飛行器空氣動力研究。

航天科技集團直屬公司中比較著名的有四維圖新的母公司中國四維測繪技術有限公司,中國衛星通訊等。

航天科工集團主要從事國防軍事產業,我國的防空導彈、飛航導彈等大都出自航天科工集團。

航天科工集團包括五個研究院,以及相關的生產基地和上市公司等。

中國航天科工信息技術研究院,又稱航天科工一院,主要從事軍民信息系統研究設計。

航天二院,即中國航天科工防禦技術研究院,主要從事導彈武器、空天防禦技術的研究。

航天三院,,即中國航天科工飛航技術研究院,主要從事飛航導彈的研製工作,在飛航導彈領域是老大。

中國航天科工運載技術研究院,即航天科工四院,主要從事運載技術的研究。

河西化工機械公司,即航天科工六院,主要從事固體火箭發動機的研製

熱點內容
2000年股市入市門檻多少錢 發布:2025-09-19 01:50:59 瀏覽:262
孝感救助基金機構在哪裡 發布:2025-09-19 01:43:00 瀏覽:297
揭陽信管家外匯期貨如何開戶 發布:2025-09-19 01:41:40 瀏覽:553
北京銀行中加基金是什麼理財產品 發布:2025-09-19 01:03:42 瀏覽:964
現在入股什麼基金好 發布:2025-09-19 00:00:12 瀏覽:960
怎麼看大基金持股情況 發布:2025-09-18 23:55:31 瀏覽:362
敦煌種業股票到底會不會退市 發布:2025-09-18 23:54:18 瀏覽:269
股市275個交易日是多少天 發布:2025-09-18 23:16:44 瀏覽:296
股票交易手續費最低收多少錢 發布:2025-09-18 22:52:05 瀏覽:689
上海維修基金如何收取 發布:2025-09-18 22:45:27 瀏覽: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