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科技股票 » 放歷史天量的股票能買嗎

放歷史天量的股票能買嗎

發布時間: 2022-09-25 10:15:09

① 放天量下跌的股票可介入嗎

這種股票大多數情況下還會下跌,不宜介入。除非你有足夠的把握判斷是機構故意砸下來,並且已經跌到位了。

② 股票放出歷史天量後是不是主力一般都志在長遠後市還會有升幅

如果是在底部放出歷史天量,那就是主力志在長遠!後市肯定還會有升幅的!

現在外圍市場對A股的影響最多就是一個開盤價,越往後發展的話,甚至開盤價都不受影響了。

還有一個積極的因素是最近的上漲一直都有量能的配合,滬市成交金額達到1900億水平,創業板更為活躍,達到800億。更要注意的是,創業板今天成交了8729萬手,是歷史上最大的成交手數,又刷新了一項歷史記錄。

這也就是創業板現在的點位低,要是放以前牛市時4000點的位置,今天的成交金額將會非常的驚人。今天的歷史天量說明,在當前位置,已經有非常多的資金願意進來積極的換手創業板股票了,低位放的量能越大,越是說明這個位置越被市場認可。這也符合當前中小盤股票橫行的市場風格。

③ 哪九種股票散戶堅決不能購買

以下九種股票堅決不能買:
一、沒有資金關照的股票不能買。股票的上漲是由資金推動的,沒有資金關照的股票是散戶行情。這類股票的特點是:漲的不多,大盤一調整跌得比誰都凶,牛市時還跟著起鬨,一旦調整,不但打回原位,還要創新低。這種票不能買。

二、放過天量的股票不能買。放天量一般都是主力出逃的信號。特別是漲幅較大又放出天量,那表示莊家已經換籌走人,新的莊家不會很快進入,沒有大買盤接手,短期內股價難以上漲。

三、大幅拉升後在高位橫盤的股票不能買。經過大幅拉升,不理會大盤的波動,高位橫盤整理,像是要突破的樣子,看著很安全,其實是莊家在悄悄出貨,等出完了,便開始加速下跌。盤久必跌,就是這個道理。

四、前期大幅炒高的個股不能買。即便是目前回落了,也不要買。山頂左邊的10元與山頂右邊的10元其價值是不同的,出貨前與出貨後的10元價值是不同的。在山頂右邊的每次交易往往都是自尋死路。

五、受輿論關注和股評家公開推薦的股票不能買。輿論和股評家們肯定都是關注業績好的上市公司,炒股票其實賭得就是利好。一旦利好公開,莊家便借機出貨。就算是業績好得不能再好了,全國的股民都知道並都買進,那誰能賺錢呢?何況業績是可以人造的。

六、沒有走出底部的股票不能買。漫漫下跌路,深不見底,即便僥幸買到底部也要忍受煎熬,少則幾周多則數月,股價剛有所上漲忍耐不住就趕緊走人,隨後股價一路飆升,所謂「抄底不賺大錢」就是這個道理。

七、明顯下跌通道的個股不能買。買下跌途中的股票猶如赤手接飛刀,風險往往大於收益,運氣好的趕上個反彈,運氣不好則悉數被套。只要有10%的失誤,輕者把賺到的錢如數交回股市,重者連本金都搭進去。

八、大除權的的股票不要去買。除權往往是主力出逃的良機,股價經過一番大漲,由幾元漲到十幾甚至幾十元,沒人敢接盤,大除權後股價便宜了一半,人們往往喜歡貪便宜買低價,一旦進場接盤,主力便逃得乾乾凈凈。如果大除權後又放出天量,就更不能買。

九、基金重倉股不要買。基金賬戶是不能隱瞞的,一季度公開一次。基金不同於莊家,牛市中個股普漲,基金不會拋售。熊市裡基金往往不計成本開溜,散戶全部被套。所以,不是大牛市遠離基金重倉股。

這些可以慢慢去領悟,炒股最重要的是掌握好一定的經驗與技巧,這樣才能作出准確的判斷,新手在把握不準的情況下不防用個牛股寶手機炒股去跟著裡面的牛人去操作,這樣要穩妥得多,希望可以幫助到您,祝投資愉快!

④ 放天量的股票是什麼意思

天量本身意思是指:極大的數量。

在股市中就是指成交量相當大,達到頂點,去年5.30之前大盤就是放天量。反之還有地量,就是指成交量極度萎縮,近期大盤就是地量,7.31日的成交量還不足500億!

一隻股票如果在高位放天量下跌,那就是見頂的信號,往往這天的換手率極大;如果是低位放天量上漲,基本可以判斷這只股票已經啟動向上突破了。

這些費用主要用於通訊、設備、單證製作等方面的開支,其中委託費在一般情況下,投資者在上海、深圳本地買賣滬、深證券交易所的證券時,向證券營業部繳納1元委託費,異地繳納5元委託費。

其他費用由券商根據需要酌情收取,一般沒有明確的收費標准,只要其收費得到當地物價部門批准即可,目前有相當多的證券經營機構出於競爭的考慮而減免部分或全部此類費用。

(4)放歷史天量的股票能買嗎擴展閱讀:

普通股股東按其所持有股份比例享有以下基本權利:

(1)公司決策參與權。普通股股東有權參與股東大會,並有建議權、表決權和選舉權,也可以委託他人代表其行使其股東權利。

(2)利潤分配權。普通股股東有權從公司利潤分配中得到股息。普通股的股息是不固定的,由公司贏利狀況及其分配政策決定。普通股股東必須在優先股股東取得固定股息之後才有權享受股息分配權。

(3)優先認股權。如果公司需要擴張而增發普通股股票時,現有普通股股東有權按其持股比例,以低於市價的某一特定價格優先購買一定數量的新發行股票,從而保持其對企業所有權的原有比例。

(4)剩餘資產分配權。當公司破產或清算時,若公司的資產在償還欠債後還有剩餘,其剩餘部分按先優先股股東、後普通股股東的順序進行分配。

⑤ 什麼股票堅決不能買

1、暴漲過的股票
「暴漲」就是指在K線圖上出現垂直上漲達兩周,短時間上漲幅度在100%-200%,且中途沒有任何調整,一步到位。這種股票暴漲的原因,往往是其上市公司有特大合資、兼並、收購和重組利好消息。上漲初期在市場上沒有任何消息和傳言,幾個星期後對該上市公司的傳說和消息逐漸流傳,上漲到天價後上市公司才宣布明朗的特大利好消息,此時缺少技術的散戶和新股民見利好出現便蜂擁而入,莊家迅速把所有低價買進的持股拋給搶入的新股民。當天出現一根歷史天量後股價就像瀑布飛流直下,何處來何處去。
暴漲後的股票往往需要大約1-2年的時間來修復後才會有新莊家進入操作,所以當某隻股票暴漲後不要在短期內就參與,除
非是短線高手。
2、放過天量的股票
天量往往是做莊機構用利好消息在一天之內把所有或大部分籌碼派發給聽到消息的散戶,有句話叫「天量見天價,見了天價回老家」,非常形象。股市高手往往都是「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成交量放大」。可參考大盤2002年6月24日、2008年4月23
日、2008年9月22日走勢中的天量。
有沒有放了天量後市繼續漲的股票?有,但不多,大約在0.6%左右。比較典型的有馬鋼股份,在2000年3月16日天量繼續漲,這種情況的出現往往有突發的個股題材,機構突擊拉高建倉,但後面的行情是非常快速地上漲,並一步到位。
3、大除權股票
大除權是大比例送配除權的股票,是中國市場特有的產物,即莊家利用除權改變價格對比現象的特種手段,如一隻股票被莊家炒到30元利用10送10的除權價格變成了15元。除權之前往往有絕對的好消息,價格低於同類股票且基本面又「好」,吸引喜歡低價又認為基本面好的新股民,為出貨創造了機會。判斷大除權不買的條件一般要配合除權前後2-3周的成交量分析,如果除權前後3周中出現天量那就要遵守不買原則。
4、大問題股票
大問題股票是受證監會或相關上級執法機構處罰和制裁的股票。這種股票在受處罰的階段莊家一時不能拉升。如果問題較大,下跌期就會更長。這種股票的消息往往在重要的證券媒體上公開刊登。如ST銀廣夏2001年7月之後的走勢,下跌周期達5年左右,37元大跌到7.04元,根本就無法用百分比來計算。
5、長期盤整的股票

長期盤整、不隨大盤漲跌,意味著這是無莊家或撤庄後的股票。這種股票往往前一階段有放天量暴漲的情況,正因為該股無人照顧,只能長期盤整。也可能因跟庄機構被套,一時無法出局,只能在某一區間長期盤整。有機會則猛拉一下,沒機會一泄千里。對於這類比較難對付的庄股,投資者寧可放棄一千,不可進入一個,應該適當迴避。
6、利好公開的股票
利好公開是指大盤或個股利好公開。作為莊家的投資機構見所有散戶進去,便立刻反向操作,大規模洗盤,砸到散戶割肉出局為止。所以公開利好幾乎沒有一次使個股和大盤上漲。如2001年6月前B股的利好兌現、2002年6月24日的特大利好出現,更有2008年4月23日、9月19日的兩次利好消息無不例外,見好就死。不管大盤還是個股,聽到利好出現或傳聞的利好兌現,不要猶豫不決,先退為主。
7、基金重倉股票
在大牛市,基金持股的數量巨大且不輕易做差價,一直持股到最高價,造成基金巨額盈利。但也正因為這一原因,當大趨勢改變後不能輕易出貨,最後又變成了巨額虧損。不管盈利還是虧損,這都是基金公司的事情,關鍵在於基金公司賬戶的持股情況在某個時間要公布於眾,這就意味著不能做莊家,只能跟庄。只好端端的股票,突然某隻基金大規模介入,就會嚴重影響它的內在秩序,老莊就會壓盤或不得已撤庄。

⑥ 哪些時候不能買入股票

有時候空倉就是一種勝利,試想一下,如果買入後股價下跌,我們就會不斷產生虧損,而如果空倉,就不會有這些虧損,所以空倉也是盈利的一種重要手段。

一、放出天量的股票不能買

天量見天價,放天量也代表著主力開始不斷拋售,雖然這時候股價可能漲勢如虹,但已經是強弩之末,我們需要再等一等,除非股價能夠一舉突破天量當天的收盤價,否則就需要持續觀望,等待股價下跌企穩後再做考慮。

二、暴漲之後的股票不能買

如果股價在高位上出現一飛沖天,這並不是什麼好事,說明主力在拉高出貨,造成繁榮的假象等你進場接盤,最起碼短期內股價是很難再上漲的。

三、大除權的股票不能買

股票除權的時候往往也是主力逃跑的時候,這是因為如果股價從5元錢漲到了15元,這時候有點經驗的股民都不會去碰,因為漲幅太大了,但是如果10送10之後,股價只有7.5元,這就會給投資者造成錯覺,認為股價很便宜,而主力就是利用散戶貪便宜的心態出貨,尤其是在大除權之後出現天量,更是絕對不能碰。

四、基本面出問題的股票不能買

如果一隻股票被管理層處理了,那絕對不能碰,比如曾經的銀廣廈,這些問題股如果出現了暴漲,那肯定是有主力在炒作,但是這些股票被管理層監管,或者是出現資金鏈斷裂,風險太大,一般散戶根本就無法駕馭,所以不要去冒險。

五、長期橫盤的股票不要買

一隻股票長期橫盤,我們需要繼續觀察,所謂橫久必跌,股價在長期橫盤之後總會選擇方向,要麼向下,要麼向上,除非股價能夠放量突破整理平台並且回踩確認之後才能買入,否則不能碰。

六、有利好消息公布的股票不能買

這一點很多人不理解,利好消息出現難道股價不應該上漲嗎?其實利好消息在出現之前主力往往已經提前獲知,並且開始拉升股價,為的就是等利好消息公布之後逢高出貨。股市中有一句至理名言,那就是所有人都知道的利好,就不是利好。所有人都知道的利空,那就不是利空。所以經常會出現利好落則地股價下跌,而利空落地則股價上漲的現象。

⑦ 股票放天量上漲之後大跌還能買進嗎 比如今天的600227

放出天量的下跌,之前的大量獲利籌碼需要市場消化,一般來說需要很長的時間的
是可以考慮買入的,不過不要急著操作,等待以後回調到位的情況,適當介入是可以的
好 評 下

⑧ 個股一直(最近10天)下跌突然放歷史天量說明些什麼

有量才有價,股票突然放量,往往就是股價上漲的開始,而上漲的持續性就是要靠量的支持,如果量能保持下來,那麼該股將大漲,如果量能跟不上,該股在短期拉升之後將跌回啟動位置附近。
如果是在底部放量收大陽則說明新資金介入,持股待漲.如果是在高處放量收陰且帶有長上影線的則說明主力出貨。關於精品個股,可以下載一個神牛APP的快訊看一下,通過看資訊,看看哪些個股在現在的大盤情況下面,在放量前能夠買入。
關於放量的知識:
股票出現大幅放量,一般有如下幾種原因:
原因一
個股在低位運行中,突然開始急速拉升,伴隨成交量大幅放量,說明主力在趁機吸籌,拉高的目地是給散戶一點利潤,使他們出局,主力趁機拿手籌碼。個股有可能會從此開始逐步拉升,使散戶不敢再追高,眼睜睜看著個股絕塵而去,以至於到最後最迫追高,主力趁機出貨。也可能個股還要盤整一段時間,繼續折磨散戶的耐性,使他們誤認為前次的拉高是主力在出貨,迫使散戶喪失信心,交出籌碼。

3原因二編輯
個股在經過一段時間拉升後,漲勢突然加速,伴隨成交量急速放大,說明主力在趁機出貨,是一種誘多的走勢,通過急速拉升誘使散戶跟進,這時個股可能還有一小段拉升,但個股已經進入漲勢的尾聲,通常不應在跟進,即使個股還能漲,但是風險已經很大。

4原因三
個股在高位運行一段時間後,突然破位下跌,伴隨成交量急速放大,說明主力已經完成了大部分的出貨,此時的下跌是將剩餘籌碼不計成本甩賣,此時的放量往往會誘使部分散戶進場,利用他們撿便宜貨的心理繼續完成出貨,出現這種情況散戶應當冷靜,切匆跟進。

5原因四
個股在經過長時間下跌後,突然加速下跌,伴隨成交量急速放大,說明主力在利用散戶恐慌性心理,以砸盤的手段來完成吸籌的目地,出現放量是主力在對敲,是一種誘空的走勢。出現這種情況是千載難逢的買入良機,散戶應當分批買入,越跌越買,即使短時被套,此時如果過分恐慌的話盲目割肉,往往會割在地板上,被主力趁機撿走廉價籌碼。通常情況下個股在突然加速下跌後會快速拉起,因為主力不想讓更多的散戶趁機撿走便宜籌碼。

⑨ 剛創歷史新高的股票能買嗎

最好不要買,原因如下:
近幾年市場總體低迷,A股已經持續了多年的熊市狀態。很多人問我:秋實的天空,怎麼在熊市裡面選對股了能賺錢?我的回答是選那些朝陽行業中前景光明、業績逐年增長的成長性企業,可是很多人仍然不會分辨。那麼我只能再縮小范圍說比如醫葯白馬類股,甚至點名指出了是哪些股。可是得到的回復總是:那些股股價高了,不敢買了。很久之後,那些股翻倍了,同樣的人又會來問同樣的問題。那麼今天,我換個思路來回答大家:在熊市買入近期首創歷史新高的股票,你就會賺錢。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這個法則不是100%的准確。之所以加了個熊市兩個字,因為這可以保證你的准確率在90%。大牛市裡面的股票創新高了,那多半都是在創造泡沫,所以類似2007年的那種牛市的情況下不適用於本文探討的范圍。而熊市裡面能創新高的股票,絕大多數都是由於基本面發生了改變,正在往好的方面加速發展,比如經營拐點、業績改善或者凈利潤大幅提升,當然也有極少數概念炒作或重組炒作的情況。如果你能通過結合基本面來按此操作,並嚴格執行基本面萬一變壞之後的8-15%以內止損操作,你的准確率就會在90%的基礎上再提升,達到95-100%。試問,這樣賺錢還難嗎?你再也不用管什麼行業什麼股票了,僅僅就需要判斷當前是熊市嗎?當前你關注的個股創新高沒有。
空說無憑,我們得來看一個又一個鮮活的事實。
巴菲特在2012年股東會上說,高盛和通用電氣這樣的交易不是伯克希爾的立足之本(即尋找便宜貨),伯克希爾的成功是建立在像購買可口可樂和IBM這樣的公司之上的(即尋找估值合理的偉大公司)。我們可以分析一下巴菲特買入這兩家公司的時點和價位。可口可樂1962年到1987年股價盤整了25年,巴菲特1988年買入可口可樂,正好在其股價三年翻倍創歷史新高的時候;IBM在1999年到2010年股價盤整了11年。而巴菲特2011年3月買入IBM,正好也是其股價兩年多翻倍創歷史新高的時候。換句話說,伯克希爾的立足之本是購買估值合理、股價正在創歷史新高的偉大公司。
傑克.德瑞福斯則是點陣圖表專家,他買股票完全基於該股票的市場表現,只在該股票突破阻力位,創下新高的時候買入。瑞福斯基金(Dreyfus Fund)在1957年-1959年表現卓越。當時,德瑞福斯基金是一個相當小型的基金,其所管理的資金大約只有1500萬美元,然而在傑克·德瑞福斯的經營下,該基金的投資報酬率卻是其他競爭對手的兩倍。於是有人根據該基金的季報,研究其投資方法。仔細分析了幾年來德瑞福斯基金新買的100多個股票,驚奇地發現每個新增股票的買入價是上年該股票的最高賣出價。而且該股票在創下新高之前,形態比較好。
歐奈爾也有一項重大理論,即是要購買上漲潛力雄厚的股票,盡量不要選擇價格已經跌到接近谷底的股票。更多的時候,創新高價的股票前景可能更是海闊天空。歐奈爾認為,在新一輪牛市開始之前的熊市裡,成長性好的公司往往最早發動,並成為大盤的領漲股,在此期間,這些股票通常屢創新高。一旦大盤結束調整,最先向上反彈回升創出新高的股票,幾乎可以肯定就是領先股。後來無數事實也證明了這個理論的正確性。
可是,無論在70年代,還是80年代,或者90年代,歐奈爾問過許多個人投資者,98%的人認為他們不會買入創下新高的股票,他們認為價格太高了。在A股市場,我們今天面對的是同樣的所謂的「理性」「不追高」的投資者。這也就決定了大多數人虧錢的必然結局。
舉國外市場的例子你會說這不具備代表性,不能說明什麼。可是實際上,A股市場完全一樣,除去掉2007年的大牛市和2009年下半年到2010年上半年在3000點以上時候的階段性牛市創新高的個股不談。在大市不好的2008、2010年下半年之後到今天的時間里。如果你買入首次創歷史新高的個股,秋實初略統計了一下,後來繼續新高漲30%以上的概率大於90%,那些牛股後來翻倍的概率都在60%以上。即使有些股票由於基本面走壞後來跌下去了,你在首次新高時買入仍有大賺甚至翻倍的機會(比如些酒類股)。秋實記憶最深刻的是雙鷺葯業曾經在2008年底的大熊市裡在大盤下跌4000多點後逆市創了歷史新高,成為了當年最大的明星抗跌股,而如今雙鷺葯業又漲了多少大家可以自己欣賞。
遠的不說,筆者剛好找到了一張去年8月10日當時統計8月上旬創歷史新高股票的一個匯總圖片如下。我們驚奇的發現,如果你在當天「追高」買入這些股,24支股票一支買4%的倉位,9個月後的今天,你的收益達到了70%多。你會發現,像大華股份、歌爾聲學、上海家化、樂視網,藍色游標,康得新、天士力這些大牛股不僅是新高不斷,而且再次翻倍有餘或接近翻倍了。
熊市經典選股法:買入創歷史新高的股票
再者,我們回到本博一年前推出的股池《秋實50ETF成分股》來看,同樣可以看出,如果買入那些首次創新高的股票,也是相當可觀的收益,且有不少股票實現了翻倍。而少數沒創新高的股票,反而長期比較低迷。
實際上,秋實的天空認為,好的價格就是正在創階段新高或者歷史新高的價格。不斷創新低的價格,哪裡都不是好價格。不斷創新高的價格,哪裡都是好價格。我們要多做基本面研究,少做技術分析,但是當一隻股票正在創階段新高或歷史新高的時候,應該格外引起我們的注意。因為任何一隻大牛股都是在股價不斷創新高的過程中誕生的,無一例外。在熊市裡,某家公司的股價創新高總是有足夠的理由的,買入就一般不會錯。而要是能在本身大概率的前提下加上基本面的輔助分析和必要情況下的止損操作,你出錯的概率就是極低極低了。
從投資戰略戰術思路上來看,買入不斷創新高的股票與買入超跌反彈股甚至創新低個股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思路。搶反彈買新低股是一種消極思路,把自己的僥幸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自以為很聰明。買創新高的股票則是對未來的一種積極預期下的主動進取思路。也許在偶爾的較短時期內,買創新高的股票收益不如超跌反彈股或創新低個股收益高,但是由於其視野開闊目標明確,加上持股心態好,反而會取得更好的投資效果。新高後買入,等待你的,還會是無數個新高再新高。

⑩ 放量上攻的股票能買嗎

可以,股票放量上攻後繼續上漲的概率較大,股票放量上攻意味著多方力量很強,戰勝了空方力量,放量意味著投資者結構發生了變化。
股票放量上攻後,如果股票後續成交量和價格繼續放大,那麼可以參與(越早參與越好),股票放量上漲後,如果成交量沒有繼續放大,那麼股票可能走到了近期的高點,投資者以觀望為主。
【拓展資料】
放量上攻是指上漲有量即帶量上漲;放量是指成交量放大。放量上攻,如果正常的話,多是下列情況:
1.突然利好,促使機構主力放量拉抬建倉。超跌個股出現突然利好,此前,該個股持續無量下跌,場內資金普遍達成共識,就是賣出股票,但苦於沒有承接盤,所以量很小,但是,遇到突然利好,機構主力為了搶籌,而不惜重金,甚至放量漲停。因為前期,資金達成空頭共識,散戶和機構多以做空為主,突然有資金來給空頭解套,空頭自然欣喜若狂,大肆賣出,造成了放量上攻。
2.上升途中,出現突然利好。雖然此時,機構主力高控盤,但是,有一定的分歧,畢竟低位的機構主力獲利豐厚,但是,個股在拉高過程中,又有新的利好,引來其他機構主力紛紛追漲建倉,底部建倉的機構主力,趁機大肆賣出,倒給新建倉的機構主力,造成了放量上攻,總體而言,正常的放量上攻,多是由利好消息造成的。
同樣,還有幾種不正常的放量上攻:
(1)機構主力之間對倒拉抬,吸引散戶跟風盤。這種放量上攻多是機構群之間的自賣自買,這需要機構群利益一致,而且已經高度控盤,自賣自買雖然使股價提高,但是自己的持倉成本仍然沒有提高,因為有散戶跟風盤介入,雖然股價提高,但是機構主力持倉量確是逐步減少的。一旦時機成熟,機構群會用最後的一小部分股票,兇狠砸盤,造成連續的放量暴漲,接著縮量盤跌。
(2)放量上攻後出貨。機構主力高度持倉的股票,機構會先讓股票放量上攻,放量也是為了再吸一點籌碼,並且放量上攻到一定價位後,因機構高度持倉,機構不下賣單,所以盤面上,委賣盤很少。放量上攻,並且委賣盤很少,這很容易吸引散戶的眼球,因為放量上攻說明機構主力實力強,委賣盤少,說明壓力很小,這種股票確實容易漲停,但是,還有另一種情況,就是放量拉升後,委賣盤也少,但股價就是上不去,並且換手率很高,甚至10%以上,這就是一種放量上攻後的出貨表現,這類股票通常在尾盤跳水。
這些可在平時的操作中慢慢去領悟,炒股最重要的是掌握好一定的經驗和技術,這樣才能作出准確的判斷,新手最好是多去借鑒他人的成功經驗,這樣少走彎路、最大限度地減少經濟損失。

熱點內容
塑料一手期貨多少噸 發布:2025-09-18 17:48:41 瀏覽:265
期貨日內交易如何應對橫盤 發布:2025-09-18 17:42:10 瀏覽:53
天津發行的基金漲了多少倍 發布:2025-09-18 17:42:01 瀏覽:708
招商期貨原油多少錢可以交易 發布:2025-09-18 17:11:45 瀏覽:763
股市裡的血一般怎麼教訓 發布:2025-09-18 17:02:29 瀏覽:407
期貨還在你手上怎麼接盤 發布:2025-09-18 17:01:11 瀏覽:302
國貨的基金有哪些 發布:2025-09-18 16:43:16 瀏覽:1000
股市回購私有化按什麼價格 發布:2025-09-18 16:35:01 瀏覽:132
中信建設股票交易軟體 發布:2025-09-18 16:30:46 瀏覽:969
方正證券金寶寶理財怎麼樣 發布:2025-09-18 16:21:05 瀏覽: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