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工科技股票大宗交易對象
① 武漢洪山區哪裡可以股票開戶
營業部簡介: 華泰證券武漢民族大道(光谷)證券營業部位於武漢市洪山區民族大道特1號光谷資本大廈一樓,營業部設有開戶大廳、理財室、貴賓室、運營中心和紫金大講堂。投資者可以在開戶大廳的體驗機上體驗華泰證券提供的全方位的投資理財服務,幫助您了解華泰證券。貴賓室寬敞明亮,環境優雅,由營業部理財中心分析師提供專業的投資分析幫助,是您潛心投資的理想場所。紫金大講堂是為投資者提供理財知識培訓,交流的平台,內有先進的通訊設備,可以經常邀請您參加華泰證券內部投資報告會,與公司研究員「面對面」交流,分享最前沿的投資理念和最鮮活的內部資訊,我們誠摯邀請您加入華泰,攜手打造武漢理財投資第一品牌。歡迎前來咨詢辦理華泰證券武漢民族大道證券營業部開戶轉戶業務。
聯系地址:武漢市洪山區民族大道特1號光谷資本大廈一樓華泰證券武漢民族大道證券營業部
業務范圍:股票開戶 融資融券
營業部簡介: 廣發證券武漢珞瑜路營業部位於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作為中國第一家國家級的光電子產業基地所在地,它也被人們形象的稱為「中國光谷」。具體地址在武漢市洪山區珞瑜路冷水鋪1號華樂大廈,經營面積約為1400平米。我部一向奉行穩健經營的宗旨,嚴格遵守行業規范,遵守監管部門的各項規章,並擁有一整套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我部全體員工將努力為廣大投資者提供專業和貼心的服務。 歡迎前來咨詢廣發證券武漢珞瑜路營業部開戶服務。
聯系地址:武漢市洪山區珞瑜路冷水鋪1號廣發證券武漢珞瑜路營業部
業務范圍:股票開戶 融資融券
營業部簡介: 武漢關山大道營業部成立於2013年1月,是長江證券在順應證券業創新發展的大趨勢下,緊跟中國證監會改革步伐而設立的新型營業部。營業部位於國家級自主創新示範區--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的核心區域,輻射開發區內的九大產業園區、眾多高等學府以及區內的萬家高科技企業。 營業部的定位是財富管理中心,是集銀行、保險、信託於一體的混業經營平台,是集券商全景業務:股票、基金、債券、IPO、新三板、債券發行、股權融資、風投創投等業務於一體的資本市場服務平台。 營業部現有正式員工17人,未來將繼續發展壯大,為成為開發區內企業信賴、客戶滿意的全面的金融服務平台而奮斗!
聯系地址:武漢東湖開發區關山大道111號光谷時代廣場C座3樓4號
業務范圍:股票開戶 融資融券
營業部簡介: 武漢徐東大街營業部位於徐東大街113號國電大廈7樓,徐東大街地處電力、商業、金融、酒店等商務中心,坐擁兩湖一江,作為連接漢口、武昌、青山的交通樞紐,是武漢市三大核心商業圈之一,商業氣氛濃厚,交通便利,環境優美,為營業部日後的蓬勃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硬體基礎。中信證券徐東大街營業部是中信證券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在武漢設立的第二家證券營業部,進一步完善了中信證券在華中地區的戰略布局,形成了江南江北齊頭並進的格局。徐東大街營業部秉承中信證券的理念,做好行業新一輪大發展的領頭羊。通過業務轉型,從被動的通道提供者走向市場組織者、流動性提供者、產品創造者、產品銷售商、財富管理者和交易對手等多重角色,從一個標准化產品提供者變成一個綜合金融服務提供者。營業部將以社會責任為重,合規經營,健康發展,為證_投資者提供優質的理財產品和金融服務,為武漢地區的證_市場和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聯系地址:武漢市洪山區徐東大街113號國電大廈7樓
業務范圍:股票開戶 融資融券
營業部簡介: 長江證券武漢珞瑜路營業部位於武漢市文化中心區-武昌,地處東湖之濱,風景優美,毗鄰武大、華師、華工等多所高校區,位於武漢市科技一條街中段,交通便利,信息迅捷豐富。營業部面積800多平方,服務項目齊全,措施完善,資訊全面,已經實施的第三方存管銀行能夠充分保證客戶的資產安全和轉帳便捷,我們願以百分百的努力,換取投資者更多一分的滿意。歡迎前來咨詢長江證券武漢珞瑜路營業部開戶服務!
聯系地址:武漢珞瑜路218號武漢數碼港8樓(註:魯巷廣場西側)長江證券武漢珞瑜路營業部
業務范圍:股票開戶 融資融券
營業部簡介: 廣發證券武漢珞獅北路營業部(原武漢信託投資公司東信證券營業部)於1994年8月份成立,位於武漢市洪山區珞獅北路91號(湖北省歌舞劇團對面),營業部面積1200平米,座落在武漢高校群中央,交通便利,環境優美。現有員工人數14人,均具備十多年從業經驗。我部交易現場環境舒適,設備先進,交易暢通。我部已開通三方存管銀行:招商銀行,工商銀行, 交通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農業銀行,廣發銀行,浦發銀行,興業銀行,中信銀行,民生銀行,華夏銀行,光大銀行。強大的分析師團隊、先進的IPTV視頻廣播系統、金管家財富管理、定期的研究報告,為您的資產保值增值提供保障!熱忱歡迎廣大投資者到我部投資理財,我們將秉承「專業、專心、專為您」的服務理念,為您提供全方位的投資理財服務 歡迎前來咨詢廣發證券武漢珞獅北路營業部開戶服務。
聯系地址: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珞獅北路91號廣發證券武漢珞獅北路營業部
業務范圍:股票開戶 融資融券
營業部簡介: 申銀萬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申銀萬國),由原上海申銀證券公司和原上海萬國證券公司於1996年7月16日合並設立,是國內最早的一家股份制證券公司。申銀萬國現有218家股東,其中中央匯金公司是第一大股東。創業二十餘年至今,公司已經發展成為一家擁有近3000名員工,資本金億元的大型綜合類證券公司。除各直屬總部外,申銀萬國在全國各地共設有9個分公司、2個代表處、145家營業網點。公司擁有控股子公司——上海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有限公司、申銀萬國期貨有限公司、申銀萬國投資有限公司和申萬巴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並在香港特別行政區設有申銀萬國(香港)集團公司和控股的上市公司——申銀萬國(香港)有限公司。公司還參股富國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公司經營范圍包括:證券經紀;證券投資咨詢;與證券交易、證券投資活動有關的財務顧問;證券自營;證券承銷與保薦;證券資產管理;證券投資基金代銷;為期貨公司提供中間介紹業務。
聯系地址:武漢市東湖開發區珞瑜路889號光谷中心花園A座7層01號
業務范圍:股票開戶 融資融券
營業部簡介: 中信證券武漢關山大道營業部是中信證券設立在武漢洪山區的一家營業機構,營業部作為中信證券的服務窗口,立足光谷,輻射武昌,面向武漢及周邊城市。秉承中信「穩健經營,勇於創新」精神,堅持以實現客戶資產增值為唯一目的,打造了一批精英的理財團隊,致力於向客戶提供高品質、多樣化的專業服務。針對個人投資者,我們提供穩定高速的交易通道,多樣化的投融資產品及專業的投資顧問服務;對機構投資者,我們提供現金管理,企業年金,資產管理,直接投資,企業上市,並購重組,債券結構融資,信託融資,中小企業私募債、新三板四板掛牌及行業信息服務。通過金融創新,優化產品與服務,成功的實踐了轉型與升級,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嶄露頭角。營業部將繼續開拓進取,勵精圖治,努力完成初創時期的歷史跨躍。
聯系地址: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珞瑜路1037號華中科技大學主校區培訓公寓1樓
業務范圍:股票開戶 融資融券
營業部簡介: 武漢珞喻路營業部於2011年10月成立,是華西證券在武漢設立的首家證券營業部。秉承「助你成功、共享成果,紀律創建品牌、責任鑄造成果、貢獻體現價值、坦誠增進合力」的公司價值觀,為廣大投資者提供專業化、人性化、個性化的優質高效服務,為投資者資產保值增值、資本運營管理提供全方位、多層次的金融服務。 營業部位於武漢市珞喻路吳家灣湖北信息產業大廈二層,毗鄰武漢市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武漢高校區、東湖風景區,緊鄰洪山魯巷新商圈,經濟、文化氛圍濃厚,交通極為便利。15路、18路、25路、59路、72路、401路、518路、510路、521路、536路、583路、591路、593路、613路、702路、703路、709路、728路、810路到珞瑜路吳家灣站下前行50米。 優越的交易環境:近1000平米的營業場所格調高雅、寬敞明亮,高速的寬頻上網、封閉式管理,高素質的員工團隊更讓您體會到投資的輕松和樂趣。 安全穩定的交易系統:擁有頂級的硬體設備,優質的結構化布線,數據交換網路主幹千兆交換,百兆到桌面,高效迅捷、行情揭示快,信息量大。配備山特品牌UPS電源系統,交易穩定安全。 齊全的業務種類:滬A股、深A股,滬B股、深B股,基金,國債,權證,國債回購,企業債,債轉股,開放式基金,要約收購,大宗交易,銀行間債券市場交易及證監會批準的其他交易品種。 安全的資金存管:開通多家銀行的三方存管業務: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招商銀行、中信銀行、華夏銀行、興業銀行、光大銀行、民生銀行、浦發銀行等,讓您安心理財。 專業的咨詢服務:針對客戶的不同需求和不同級別,為客戶分別提供不同層面的優質服務。以優勢信息交流為主的「全面解決方案」為機構客戶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優質服務;根據個人客戶的資金量和投資偏好的不同,提供「華彩人生」分級服務和營業部特色咨詢服務。 武漢珞喻路營業部作為華西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在武漢地區的唯一的證券營業部,秉承公司「助你成功、共享成果」的經營宗旨,依託其雄厚的實力、先進的技術支持,以及優秀的管理團隊,竭誠為廣大投資者提供優質服務。
聯系地址:武漢市珞喻路吳家灣湖北信息產業大廈二層
業務范圍:股票開戶 融資融券
營業部簡介: 民生證券武漢珞瑜路營業部位於武漢市洪山區珞瑜路727號,是經中國證監會核準的合法證券經營機構。營業部坐落於魯巷廣場、武漢光谷核心商務區。營業部裝修精良,智能化配置、交易環境優雅舒適,營業面積1300平方米,擁有貴賓室、VIP室、中戶室,能滿足不同客戶的投資需求,是投資者的理想選擇。 營業部擁有最先進、最前沿的windows網路、網際版交易平台,能在瞬間實現網上交易和現場交易模式的無縫切換,通過雙線路進行行情、交易傳輸,最大限度保證安全,可靠的交易服務;伺服器雙機熱備份,通信線路天地互備,確保行情和交易系統安全、暢通;雙迴路電源,大功率長延時UPS,不間斷電源為交易提供切實保障。 民生證券武漢珞瑜路營業部始終秉承「以誠信求生存,以創新謀發展」的經營理念,著力打造專業、一流的理財團隊,為投資者提供全方位的理財服務,助投資者的資產保值增值。
聯系地址: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珞瑜路727號光谷銀座5樓
業務范圍:股票開戶
營業部簡介: 齊魯證券有限公司武漢文馨街證券營業部,位於洪山區文馨街212號(大華南湖公園世家1期)。前身為武漢徐東大街營業部。營業部新址坐落在南湖湖畔,與圖書城隔街遙望。營業部秉承「客戶需求導向、專業咨詢驅動、技術支持領先」的業務發展理念,本著對證券業發展的強烈責任心與使命感,開拓進取,努力為客戶提供全方位投、融資理財服務,與客戶共同發展。並在業內率先試行「管家式」服務,客戶只需一個電話我們即可上門辦理相關業務,面對面解答客戶疑問,以更貼心的行動、以更專注的態度與廣大投資者共同發展、共贏未來。
聯系地址: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文馨街212號
業務范圍:股票開戶 融資融券
② 聽朋友說有個股權投資,是一家快上市的公司入行7000,還能拉下線,那贏利是多少聽著像傳銷呢
始建於20世紀90年代初的中國股市,經過十餘年的超速發展,上市公司總數已突破1000家。單就這一點來看,可以說,中國股市僅用十年左右時間,便跨越
了發達國家曾花一、兩百年時間走過的股市歷程。這的確是值得我們驕傲和自豪的,但與發達國家或地區的成熟股市相比,我國股市在質與量上卻還存在著相當大的
一段差距,這些差距正是我國股市前進道路上需要攻克的堡壘。
一、上市公司規模
眾所周知,企業規模是與企業內在素質相關聯的。所謂適度規模或經濟規模,正是由企業或企業家的內在素質所決定的,即他們有能力駕馭的資本或資產總規模。事實上,企業的成長是有一個過程的,它不僅需要優秀的企業家,更需要有生命力極強的市場競爭力和資本擴張力。打一個比方,一個企業本來經營好1個億的資本就相當不錯了,但你卻硬要一下子給它10個億的資本讓它經營,其結果一定是不如將這部分"多餘"的資本存入銀行坐收利息來得好。
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一份研究報告:1998年,中國工業500強的總資產平均值折算成美元為7.11億美元,銷售收入平均值為3.98億美元,分別僅相當於當年世界500強平均規模的0.88%和1.74%。1998年中國最大工業企業的銷售收入為61.13億美元,僅相當同年世界500強最小企業銷售收入89.02億美元的68.7%。即使以中國工業100強同世界500強比較,差距也仍然是顯著的。1998年中國工業100強的總資產平均值折算成美元為19.48億美元,銷售收入平均值為10.89億美元,分別僅相當於當年世界500強平均規模的2.44%和4.75%。
1999年我國四大全資國有商業銀行首次全部進入世界500強,但相比之下,它們在其中的表現卻是"大而不強"。其中的原因不言自明:我國四大全資國有商業銀行的龐大規模是政府過去用巨額財政資金和壟斷經營政策做大的。因此,我們的國有銀行雖有世界級大銀行的外殼,但尚缺乏跨國大銀行的內在素質,當然也就不能算作名符其實的世界500強。
不難想像,從上述企業中產生的上市公司,其規模也必然會是偏小的。以上市公司的總股本規模為例,上海30指數所含30隻成份股的可流通股本規模普遍都是偏小的。以2001年4月底的統計數據為准,在30隻成份股中,可流通股本不足1億股的就有2隻;1~2億股有12隻;2~4億股有8隻;4~6億股有6 只;6億股以上有2隻。從統計結果看,有近一半成份股的可流通股規模不足2億股,而且沒有一隻股的可流通股本達到10億股。即便從這30家上市公司的總股本來看,公司規模也是偏小的。其中,總股本大於20億的只佔2家;而總股本不足7億的則佔18家;總股本介於7~20億之間的有10家。
再以香港股市為例,在香港恆生指數所含的33隻成份股中,大多屬於藍籌股,它們的總股本(即可流通股本)規模現狀是:5億股以下只有1隻;5~10 億股有6隻;10~20億股有7隻;20~30億股有12隻;30~50億股有4隻;50億股以上有2隻;100億股以上有1隻。
應該承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我國的確立也還不到十年的時間,作為市場經濟主體的企業,仍處在改革與成長初級階段,尤其是上市公司中有相當部分是計劃經濟時代的國企改制而來,"底子"還很薄弱,尚有待於進一步規范與發展。事實上,我國上市公司通過送股、配股、增發等方式正在不斷地擴張股本規模,上市公司之間以及上市公司對非上市公司之間的並購正在興起。不難設想,上市公司總股本因送配增發將不斷增大,總資產也會隨著經營與並購而不斷擴張。
二、上市公司股本結構
依世界各國的先例,股本一般只有普通股與優先股之分,而我國上市公司總股本卻異樣地分割為國有股、法人股和社會公眾股三大塊,而且,只有社會公眾股才能上市流通,可流通股占總股本的比重僅30%多一點。原本偏小的總股本規模,當其中的60%以上又不能上市流通時,至少會引發以下後果:
其一,由於股市的實際股本流通量狹小,易於大戶操縱控盤,從而形成"投資不足、投機過剩"的格局,最終導致股價失真。曾經製造中國股市"天價奇跡" 的億安科技,為何能與其業績如此不符地沖上126元的"天價"?後來人們從證監會的公告中才得知,原來是南方四個大戶聯手操縱的結果。其實,只要看一下億安科技的股本結構,我們就不難發現問題所在:7000多萬的總股本已是夠小的了,而可流通股更是少得可憐,僅有3500萬股。正是由於流通股本太小,易於操縱,因此,經常的現象是,大戶"坐莊",散戶"抬庄",賺者投機,套者投資。
其二,由於上市公司總股本不能整體上市流通,尤其是處於控股地位的國有股和法人股不能上市流通,一方面,它不僅造成了上市公司與上市股本的不對稱,而且還導致了流通股與非流通股的不平等待遇以及市場並購的難度加大;另一方面,它不利於國有資產的存量活化與結構調整,易於造成國有資產的沉澱與流失。換言之,上市公司總股本不能整體上市流通,嚴重障礙了股市的資源配置功能,同時,退化了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機能。
此外,國有股與法人股的不能上市流通,易於形成內部人控制下的"一股獨大"。由於股權的過分集中,監督與決策機制失衡,經常發生的現象是,與上市公司控股股東不正常的關聯交易經常發生,強制上市公司為控股母公司擔保、私分上市公司財產、抽逃上市公司資金,甚至大肆掏空上市公司,中飽私囊或滿足小集體的利益。
我國上市公司這種特殊的股權結構,是我國股市在特定條件下形成的歷史遺留問題。應該看到,我國目前尚處於經濟體制轉軌與法制完善的過程中,國有股與法人股暫未上市的原因,主要是基於以下三方面考慮:一是龐大的國有股和法人股一下子上市相當於股市擴容數倍,市場承接乏力;二是國有資產管理機制尚不完善,國有股匆忙上市,國有資產有可能嚴重流失或被侵吞;三是有相當的國有股分布在國民經濟關鍵行業,國有股上市後有可能失去控股地位。盡管如此,國有股及法人股最終總歸還是要上市的。
實際上,國家股東和法人股東要想轉讓股權,目前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經證券主管部門批准,與合格的機構投資者簽訂轉讓協議,可以一次性完成大宗股權的轉讓。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國有股和法人股的這種轉讓主要是通過兼並收購、買殼、借殼等資產重組行為而展開的。業已開始試點的國有股減持方案顯示:國有股減持將採取二級市場配售、增量發行、上市公司回購、向非國有企業協議轉讓等四種方式進行。我們相信,隨著這一重大改革舉措的推行,中國股市的國有股與法人股的類別劃分,將最終從上市公司股本結構中消失。
三、上市公司盈利能力
一般地,本土上市公司應該是本土民族企業中的佼佼者,它們是本國或本地區優秀企業的代表。因此,在某種意義上講,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反映了該國或地區企業盈利能力的強弱。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強弱,是企業內在素質和外在規模的綜合體現。反映上市公司盈利水平的主要指標有每股收益和每股凈資產等。每股收益(也稱每股盈利或每股稅後利潤)側重反映企業當前經營業績的好壞;每股凈資產則著重反映企業經營的現實資本,及其未來創造利潤並能抵禦風險的能力。
縱觀世界各國股市,凡屬經濟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其股市發展史差不多與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歷史一樣,長達一、兩百年,因此,這些國家和地區的上市公司(其中有不少是跨國公司)一般都有著較高的國際競爭力和盈利水平。以美國為例,1999年,在世界500強中,美國獨佔185家,我國大陸地區則只佔5 家。正因如此,美國股市有著大批業績優良的上市公司,如J.P摩根1999年每股收益竟高達11.16美元。美國類似公司,80年代有通用汽車、通用電氣、可口可樂等;90年代則有IBM、英特爾、微軟、戴爾等。正是有了這一批最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績優股,美國股市與股指才能不斷地成長壯大。
再以香港股市為例,恆指33隻成份股中,絕大部分每股收益都在1港元以上,也有不少在2港元以上。其中,長江實業每股收益曾高達7.66港元。類似業績的藍籌股還有匯豐控股、九龍倉、恆生銀行、和記黃浦、新鴻基地產等。這些上市公司的每股凈資產一般都達20港元以上,有的每股凈資產甚至接近50港元。
我國上市公司則沒有這么幸運。以2000年度業績為例,滬深兩市1000餘家上市公司加權平均每股收益僅0.20元,每股凈資產為2.65元,凈資產收益率為7.66%,虧損面8.55%(剔除年內新上市公司後則虧損面將達10%)。其中,業績最差的每股收益為-3.12元,每股凈資產最低的為- 8.93元,每股未分配利潤最少的為-10.96元;即便業績最好的上市公司(一家釀酒公司)每股收益只有1.60元,每股凈資產最高的公司(當年才增發新股)也沒有達到10元。
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一項研究結果表明:同世界500強相比,中國工業500強的盈利能力明顯偏低。1998年,中國工業500強的平均資產利潤率、人均利潤和人均收入分別為2.78%、1366美元/人和27456美元/人,而當年世界500強的同類指標分別為11.29%、11093美元/人和 288855美元/人,前者分別僅相當於後者的24.62%、12.31%和9.51%。由此可見,作為上市公司基礎的我國民族工業的發展水平,與國際一流水平相比尚有較大差距。
但可以相信,加入WTO後,隨著我國企業產權制度改革與國際化經營戰略的不斷推進,已有二十年成功改革經驗的中國人民將會創造出大批國際水平的跨國公司來。業已進入世界500強的將會更強,尚且進入的將會不斷擠身於世界500強之列。到那時,我們的企業品牌不單是"國內知名"品牌,它們更多地將成為國際知名品牌,享譽世界。
四、上市公司利潤分配
按照國際慣例,上市公司必須在兼顧眼前和長遠利益的前提下,先行對稅後利潤至少作出如下幾項必要的扣除後,才能對股東進行最後的利潤分配。第一項扣除是抵補以前歷年虧損;第二項扣除是留作法定公積金;第三項扣除是留作法定公益金。
從國外發達股市來看,上市公司利潤分配基本上是以派息為主的,而派息的多少則是依盈利水平而定的。例如,從香港恆生指數的33隻成份股來看,公司對股東進行利潤分配的主要形式是派息,而且絕大多數公司的派息水平都在每10股派5港元之上。其中,派息最多的是恆生銀行,從網上可查閱到的1995—— 1998年的資料來看,該公司連續4年派息都是最高的,其每年派息都在每10股派30港元之上。匯豐控股每年每10股派息則都在20港元之上。對股東如此豐厚的利潤分配,如果沒有極強的盈利能力,那的確是很難想像的。
相比之下,大陸股市上市公司的利潤分配則以送股、配股、或直接增發新股為主要形式,而派息不過是象徵性的,派息面與派息率均很低,例如,每10股派 1元,甚至只有幾角錢。這種現象在我國股市中可能還要持續相當長一段時期,原因主要有兩個:其一,上市公司股本偏小,客觀上只有通過不斷地送配或增發新股,才能"做大"股本規模,尤其配股和增發還能同時提高每股凈資產含量;其二,上市公司普遍盈利能力較弱,每股盈利水平不高,若強制性要求所有上市公司的派息最低限,勢必影響企業資本積累與投資擴張。因此,送配增發形式的分配方式是目前我國上市公司一舉兩得的現實選擇。
五、機構投資者
發達國家或地區的成熟股市一般都有著龐大的機構投資者,其中,尤以證券投資基金為主體,這種以證券投資基金為代表的機構投資者,由於它們是集合投資、規模經營、專家管理、風險分散,而且有著強大的專家隊伍、分析技術和快捷信息作保障,因此,它們不僅是中小投資者的集合體和保護傘,更是股市的中流砥柱。機構投資者隊伍的大小及其內在素質高低,是股市能否健康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
據統計,1996年2月,美國共有5000多個開放式共同基金和500多個封閉式共同基金,持有基金股東有1億多人,共同基金資產總額達3.01萬億美元,相當於1995年美國GDP(7.4萬億美元)的40%;1997年6月,日本有基金管理公司44家,管理基金5300多個,管理資產近45萬億日元;1997年底,英國有單位信託基金管理公司154個,管理單位信託基金近1600個,管理資產1500億英鎊,另有投資信託公司570多個,管理資產 580億英鎊;1997年底,我國香港特區共有46家基金管理公司、788個投資基金,基金資產總值約為600多億美元。
另據統計,在美國股市中,個人直接持有的股票占股票總市值的20%,個人通過共同基金持有的股票占股票總市值的27%;機構直接持有的股票占股票總市值的 28%,機構通過共同基金持有的股票占股票總市值的25%;共同基金持有的股票占股票總市值的比例約為55%。1997年英國機構投資者持有的股票占上市股票總值的79.5%。日本的機構投資者持股比率增長很快,1960年為40.9%,1984年為64.4%,1989年為72%,1997年即增加到 81%。
相比之下,我國的證券投資基金也起步較晚,規模相對較小。1998年初,我國真正意義上的證券投資基金誕生。截止2001年5月初統計,滬深證交所掛牌的證券投資基金僅有33隻,而且全部都屬於封閉式基金。其中,最小規模只有5億個基金單位(佔11隻);最大的基金規模也不過30億個基金單位。
按照加入WTO談判的承諾,中國的資本市場也將逐步對外國投資者開放。一旦置於WTO的開放環境下,在一個以散戶為主的市場,由於散戶抗風險能力較弱,他們將無法成為市場穩定的力量,因此,培育大批機構投資者的工作非常重要。事實上,為了滿足股市超常發展的需要,我國證券監管部門正在大力培植機構投資者隊伍。例如,已經推出的一系列改革舉措包括:封閉式證券投資基金取代"老基金"、券商資本擴容、企業准入放寬限制、保險基金入市等;隨後還將推出的其他舉措包括:開放式基金面世、社保基金與養老金入市、外資設立基金入市、混業經營下的銀行資金直接入市等,直至完全開放的外資機構入市。到那時,我國機構投資者將是股市最龐大的投資者群體,它們將支撐著我們股市的健康發展,並逐步走向完全的國際化。
六、股價分布
股價作為虛擬資本的一種價格,它是股票市場最重要的信號之一。股價只有在市場給予合理定位的前提下,才有可能成為國民經濟的"晴雨表",從而做到准確有效地反映宏觀基本面和微觀景氣度。反之,失真的股價,則不僅會失去"晴雨表"的作用,而且更為嚴重的是還會誤導股市投資和社會資源配置,進而削弱或退化股市的經濟功能。
一般地,股市較為成熟的國家或地區,其股市價格分布大多表現為極差(即最高價與最低價之差)較大的均勻分布。例如,美國股市最高股價為100多美元,股價僅有1美元多的也不少,甚至還有不足1美元的。很顯然,其股價最高值與最低值之比均超出了100倍之多。
相比之下,我國股市價格分布則不妙。以2001年5月11日(星期五,年報出盡後的第一周)收盤價為例,最高股價為華工科技53.35元,最低股價為馬鋼股份3.94元,二者相差僅12.5倍。在1091隻上市A股中(不含PT股),站在50元之上的有1隻,介於40~50元之間的有9隻,介於 30~40元之間的有31隻;而落在7元以下的僅有20隻;介於7~10元間有84隻;其餘的946隻股票的價格則分布在10~30元之間,佔全部股票的 86.7%。其中727隻股價高度密集在10~20元之間。也就是說,我國股市的股價分布是"一窩蜂",是"大鍋飯",股價基本上沒有拉開應有的檔次,這樣的股價分布,當然也就反映不出上市公司質量的優劣與差異性來。反過來講,上市公司整體質量不高,正是股價普遍拉不開檔次的根本原因。
我國A股上市公司股價分布結構(2001年5月11日收盤價)
價格(元) 合計 7以下 7~10 10~20 20~30 30~40 40以上
股票(只) 1091 20 84 727 219 31 10
佔比(%) 100.0 1.8 7.7 66.6 20.1 2.8 0.01
另一方面,由於我國上市公司可流通股本規模偏小,這就使得股市客觀上供不應求,而流通盤過小的股票則更成為投機者的追逐對象,無論公司業績好壞,其股價均居高不下;相反,為數不多的流通大盤股,即便是績優大盤股,其股價由於流通盤較大不易炒作而始終偏低,例如,10元以下股價中大盤股佔多數。這種因股本而排列的股價嚴重偏離了上市公司的業績和投資價值。過度的投機行情及短期財富效應,使進入股市的人們大多熱衷於"短平快",希望能一夜之間暴富,每天都想逮住"黑馬——庄股",投資往往成為"被套"的代名詞。客觀上的股市投資不足和投機過剩,勢必造成股價整體水平高企,股價嚴重扭曲。以同時發行A股和 H股的上市公司股價比較,同股卻不能同價,普遍情形是,上市公司在大陸流通的A股市價無一例外地高於在香港流通的H股市價5~10倍,有的甚至達到近20 倍。例如,2000年最後一個交易日,昆明機床的A股和H股收盤價分別為17.69元人民幣和0.88港元。可以肯定的是,香港股市顯然比大陸股市成熟而規范。
七、股價指數的成長性
股價指數是衡量並記錄一國或地區股市成長歷程的重要指標。股市的成長,意味著股指不斷地向上"長大"。眾所周知,上市公司是股市的基礎,是股市的生命力之所在。股指"長大"正是上市公司不斷成長壯大的必然結果。因此,優良上市公司群體是推動股市成長的生力軍。與此同時,反映股市漲落的股指,又是國民經濟波動的"晴雨表"。一國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必然會帶動股指長期性上漲;反之,一國經濟經常"大起大落",必然會導致股市對應地"同起同落"、難以長大。
上個世紀最後10年,美國經濟經歷了戰後少見的長達100多個月的經濟持續增長,這也許是西方世界的奇跡,但正是這一奇跡製造了美國所謂的"新經濟"時代的到來,也正是這股動力推動了道瓊斯指數在近10年中的超常"生長"。美國道瓊斯指數每次突破1000點整數位收盤的日子:1991年4月17日首破 3000點;1995年2月23日首破4000點;1995年11月21日首破5000點;1996年10月14日首破6000點;1997年2月 13日首破7000點;1997年7月16日首破8000點;1998年4月6日首破9000點;1999年3月29日首破10000點;1999年5月 3日首破11000點。盡管目前該指數已回落至10000點附近,但它仍算是"不斷壯大"的。
而僅有十年發展歷程的我國股市的確還很年輕。如上所述,我國股市價格分布過於集中,在股價普遍偏高且拉不開檔次差別的情況下,宏觀面上稍有風吹草動,極易導致股市大起大落,進而形成股價上的普遍性同漲同跌,投資者方面的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格局。在股價反復的齊漲齊跌中,股指似乎很難長大。
以滬市綜合指數為例,1992年股指從最低293點猛竄至1429點,但年末卻又徒落至386點;1993年新年剛開市股指又猛升至1558點,隨後又快速步入逐波下跌之路,直至1994年7月底跌至325點,隨後上海綜指強勁反彈至9月13日達1052點,在不到一個半月的時間里股指累計漲幅達 223%,而年末收市又跌至600多點;在經歷了一年多的沉寂之後,1996年初股指從550點逐步啟動,1997年6月股指直逼此波行情的最高點 1510點;隨後股指退守至1000點附近,這種進退兩難的格局又維持了近兩年,直到1999年6月我國連續第七次降息及《證券法》的即將實施,終於推動股指快速上揚至1756點的歷史新高。
在經歷了近十年的曲折後,股指終於第一次擺脫1500點的歷史大箱頂,進而大步沖向2000年的最高點2125點,2001年5月份繼續沖高至 2200點之上。很顯然,自1996年啟動的這一波超長大牛市,一直沒有大回頭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宏觀經濟成功"軟著陸"後的買方市場時代的到來,使我國國民經濟擺脫了過去長期以來的"大起大落"的格局;二是上市公司在市場經濟改革大潮中,整體素質不斷提高。在此我們可以作出如下基本判斷:隨著這一波牛市的必然終結,下一波熊市的最低點如果能站穩在1750點之上,我們就有理由相信:我國股市已經告別了過去"大起大落"、難以"長大"的歷史,這將是我國股市走向成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八、股市的國際地位
國際股票市場,不僅擁有來自世界各地優秀的上市公司,而且還有著廣闊的國際資本供給空間。一國或地區要想將國內或地區內的股票市場變成國際股票市場,必須滿足一定的條件:完全開放的貿易和金融制度、充分發達的經濟和金融、規范的法治和有力的管制。從當今的國際股票市場來看,如紐約、倫敦、東京等地的國際性股票市場,它們無一例外地建在國際金融中心或開放的國度里。
以國別而論,美國在股市上佔有多項世界第一。其一,上市公司總數最多。1998年底,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擁有上市公司3000多家,在NASDAQ 注冊的企業有5068家,再加上其它全國性和地方性股票交易中心,實際上,美國共有28000家公司的股票直接在二級市場上交易。其二,股票年發行額最大。1996年美、英、日三國的股票發行額分別以84844億美元、30888億美元、17402億美元占據世界的前三位。其三,股票年交易額最大。 1996年美、日、英三國的股票交易額分別為71215億美元、12520億美元、5785億美元。
1996年,美、日、英三國股市股票總市值分別為88272億美元、32842億美元、17405億美元,它們佔GDP的比重分別為115.6%、 71.4%、151.9%。1994年全球共有43個國家285家公司在美國發行了ADR,共籌資達200億美元,交易額達2480億美元。在這些國家的開放股市中,既有大批來自世界各國的優質上市公司,也有來自世界各地規模龐大的機構投資群體,它們共同促進了這些國家股市的發展與繁榮。
目前,大陸股市的股票總市值已超過香港股市,僅次於日本東京股市,成為亞洲第二大股市。截止2000年底,我國境內上市公司總數為1088家,比 1993年的183家增長了近5倍;股票(A、B股)市價總值達48090億元,比1993年的3531億元增長了12.6倍;股票總市值佔GDP比重為 53.8%,比1993年的10.2%提高了40多個百分點;流通市值為16087億元,比1993年的862億元增長了17.7倍;股票當年交易額為 60826億元,比1993年的3627億元增長了15.8倍;股票當年籌資額1554億元,比1993年的315億元增長了近4倍。從動態看,我國股市在短短十年中的發展是十分迅猛的,但與發達國家和地區股市在質上作橫向比較則仍存在較大差距。目前,尚無外國企業直接來大陸上市,而且除在香港上市外,我國在海外直接上市的公司也很少,僅有10餘家。
我國是一個擁有近13億人口的國家。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的不斷前進,我國經濟的現代化指日可待。事實上,我國經濟的持續高增長正在不斷地提升國民經濟的綜合實力。加入WTO,將進一步推動中國證券市場對外開放。隨著中國加入WTO、人民幣可自由兌換、外企直接上市、外資直接入市的逐步推進,人民幣將會演變成國際性貨幣,中國也將會有若干城市成為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到那時我國國內股市將會變成名副其實的國際股票市場。
③ 何為創業板塊,哪些股票代表創業板塊
創業板塊首先是一種證券市場,它具有一般證券市場的共有特性,包括上市企業、券商和投資者三類市場活動主體,是企業融資和投資者投資的場所。相對於證券市場(主板市場)而言,主板市場在上市公司數量,單個上市公司規模以及對上市公司條件的要求上都要高於創業板,所以創業板塊的性質屬於二板市場。
創業板塊
二板市場(Second-board Market)一般是指中小企業的市場、小盤股市場、創業股市場,是在服務對象、上市標准、交易制度等方面不同於主板市場(Main-Board Market)的資本市場,是交易所主板市場之外的另一證券市場,其主要目的是為新興中小企業提供集資途徑,幫助其發展和擴展業務。由於我國的二板市場定位於為創業型中小企業服務,所以稱為創業板。根據已定的方案,創業板擬定設立在深圳證券交易所。
二板市場作為主要為中小型創業企業服務的市場,其特有功能是風險投資基金(創業資本)的退出機制,二板市場的發展可以為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良好的融資環境。大多數新興中小企業,具有較高的成長性,但往往成立時間較短、規模較小、業績也不突出,卻對資本的需求很大,證券市場的多次籌資功能可以改善中小企業對投資的大量需求,還可以引入競爭機制,把不具有市場前景的企業淘汰出局。國際上成熟的證券市場大都設有二板市場,只是名稱不同。
④ 中日美三國 從2000年到09年GDP與他們股票市值之比
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資料:
年份 匯率(官方) GDP (億人民幣) GDP(億美元)
2000 8.28 99215 11982
2001 8.28 109655 13243
2002 8.28 120333 14533
2003 8.28 135823 16404
2004 8.28 159878 19309
2005 8.07 183217 22703
2006 7.81 211923 27135
2007 7.30 257306 35247
2008 6.83 300670 44022
美國歷年GDP
2000 9,817.0
2001 10,128.0
2002 10,469.6
2003 10,960.8
2004 11,685.9
2005 12,421.9
2006 13,178.4
2007 13,807.5
2008 14,264.6
二戰後日本歷年GDP絕對數
1956 9,422.2
1957 10,858.3
1958 11,538.3
1959 13,190.3
1960 16,009.7
1961 19,336.5
1962 21,942.7
1963 25,113.2
1964 29,541.3
1965 32,866.0
1966 38,170.0
1967 44,730.5
1968 52,974.9
1969 62,228.9
1970 73,344.9
1971 80,701.3
1972 92,394.4
1973 112,498.1
1974 134,243.8
1975 148,327.1
1976 166,573.3
1977 185,622.0
1978 204,404.1
1979 221,546.6
1980 240,175.9
1981 257,962.9
1982 270,600.7
1983 281,767.1
1984 300,543.0
1985 320,418.7
1986 335,457.2
1987 349,759.6
1988 373,973.2
1989 399,998.3
1990 430,039.8
1991 458,299.1
1992 471,020.7
1993 475,381.1
1994 479,260.1
1995 483,220.2
1996 500,309.7
1997 509,645.3
1998 498,499.3
關於股票市值你要下一個各個市場的交易軟體自己算了,我沒有,不好意思
一般而言,股價與GDP之間是正相關關系,即GDP增長較快,股市會向好;反之,GDP回落,股市會回落。但股市與宏觀經濟之間的關系是在時間區間較大(以十年甚至百年為考察期)的情況下才成立的,在短期內是不成立的。股市與GDP之間的關系好像狗如主人的關系,主人帶著狗走路時,主人從A地走到B地,假設走了1公里。狗跟隨主人也從A地走到B地,但期間狗可能走了5公里,因為它總是不停地前後走動。
如果機械地理解股市與GDP之間的關系,則會導致荒謬的結果。比如說,2001年至2005年,我國宏觀經濟非常好,但股市是熊市;同樣的,2005年至2007年,宏觀經濟並沒有出現很大的變化,但股市卻漲了5倍。
可見我國股市的短期(甚至是中期)波動其實都不能用經濟基本面來解釋的,
⑤ 年報預增公告出來了嗎 第一隻股票的預增公告大概什麼時候出來呢
http://finance.sina.com.cn/realstock/stock_predict/predict_notice/20101231/qb3_1.html
年報預增公告一般要到12月中旬才開始出。但是部分企業在三季報的時候已經預告了。
公布年報預增也要看情況的,並不是所有的年報預增都會炒作,比如高速類就很少有炒作機會。成長型企的增長幅度低於預期的話,也不會被拉升。
並不是出了預增公告主力就會拉升,比如中報的士蘭微就是早就預增了但是沒有拉升而是等到馬上公布中報時開始拉升的。
如果是主營業務增長並且幅度比較大,比如超過50%,還有高送轉預期的話,並且沒有拉升,那麼恭喜你,你可以埋伏著等待拉升了。
埋伏預增股需要考慮行業。
⑥ 創投 新能源 還有什麼概念股都指什麼
大智慧-版塊- 行業 地域 概念
創投 新能源都在 概念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