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工科技股票是哪個大學的
Ⅰ 華工科技產業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華工科技產業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國家「863」高技術成果產業化基地,成立於1999年7月28日。2000年6月8日,公司發行的3000萬A股股票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是華中地區第一批由高校產業重組上市的高科技公司,股票代碼000988。
法定代表人:馬新強
成立時間:1999-07-28
注冊資本:100550.2707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420000000015031
企業類型:股份有限公司(上市)
公司地址:武漢市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華中科技大學科技園
Ⅱ 3D列印概念股有哪些
3d列印龍頭概念股一覽:
南風股份(300004):子公司南方風機研究所將投資「重型金屬構件電熔精密成型技術項目」,總投資1.68億元,南方風機研究所投資的項目就是國際上流行的3D列印技術。
銀邦股份(300337):與無錫安迪利捷貿易有限公司共同出資設立飛而康快速製造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新設立公司主營業務暫定為高密度、高精度粉末冶金零件、各類新材料與復雜部件的研發、生產、銷售,其中主營業務中有部分產品涉及激光快速成型技術。該技術是金屬3D列印技術中的一種。
大族激光(002008):大族激光以激游標記、焊接、切割設備起家,並依託光機電一體化的設備研發平台,成功拓展熱點行業專用設備,涵蓋行業包括LED、光伏、PCB和激光製版印刷行業。
中航重機(600765):與另7家公司共同投資成立中航激光成形製造有限公司,中航激光注冊資本1億元,其中公司出資2000萬元。中航激光是國內唯一生產激光噴粉成型設備的公司,而且已經實現收入。
華中數控(300161):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史玉升團隊在國內的3D列印機研發方面,處於領先地位;華中數控作為華中科技大學控股的上市公司,已經與學校的相關研究機構展開3D列印設備的合作開發。
宏昌電子(603002):宏昌電子的3D列印機使用液態環氧樹脂,通過激光使樹脂硬化成形,是3D列印的主要材料。
華工科技(000988):公司是華中地區第一家由高校產業重組上市的高科技公司,將生產全球最大3D列印機。
東方鐵塔(002545):與西安交通大學快速製造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簽署了《全面合作協議書》,就產品技術研究、金屬和3D列印產品技術領域課題研究及人才合作等領域展開合作。
Ⅲ 高校概念股有哪些高校概念股票一覽(名單)
何為高校概念股? 近期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12年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預算同比增幅約為36%,而2011年實現的增幅為28%。國家對教育投入的大幅增加,將促進與教育相關產業的發展。高校教育越來越引起了人們的重視。我們可以發現,近年來國家財政教育經費支出的增幅逐年大幅增加,而且遠遠超過GDP的增幅,2010年-2012年的同比增幅分別為20%、28%、36%。盡管2012年我國教育經費支出預算實現了4%的目標,已經算是不錯的成績了,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發達國家比例為6-7%,仍有較大距離。因此,今後國家對教育的投入仍有大幅提升的預期近而引發了高校概念股。據專家分析,未來看好高校概念股。 財政對教育投入的大幅增長,必然有利於相關行業的發展。同時,教育行業本身就是朝陽行業,因此相關上市公司值得看好。例如在美國股市上市的新東方、ATA、諾亞舟等中國教育概念股一直表現較為強勁。據專家分析,高校參股的上市公司,往往都是四兩撥千斤的上市公司,盤子很小,但是科研與創新能力非常強,另外,有些高校往往是上市公司的發起人,大多掌握著核心技術和人才,所以與高校相關行業的上市公司都值得看好。高校概念股 「高校概念」有望受益科研經費增加 當前,全球經濟復甦艱難,中國經濟仍然處於危機陰影之中,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召開,顯示了國家最高決策層高瞻遠矚,牢牢把握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歷史機遇的重大決心。對於深滬股市而言,相關板塊有望受利好刺激。 科研經費投入的增加,將使具有較強科研能力的一流大學受到更多資金扶持,而由於著名高校參股的上市公司往往科研與創新能力都較強,因此有望受到市場青睞。 比如,我國最具科研實力的大學之一——清華大學旗下就有多家上市公司,比如名列屆中國電子信息百強企業的同方股份(600100),具有創投創新與物聯網概念的紫光股份(000938)等。有復旦大學背景的中國高科(600730)近期也備受市場關注,本周整體呈現逆勢上行格局。此外,高校概念股還包括與上海交通大學相關的新南洋(600661)、交大昂立(600530);與同濟大學相關的同濟科技(600846);與哈爾濱工業大學相關的工大高新(600701)、工大首創(600857);與華中科技大學相關的華工科技(000988);與山東大學相關的山大華特(000915)等。 高校概念股一覽: 名 稱代 碼 控股參股學校 中國高科:復旦大學 復旦復華(600624):復旦大學 欣網視訊:南京大學資產經營有限公司 久聯發展(002037):南京理工大學 凱迪電力(000939):武漢大學 成飛集成(002190):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西北工業大學 方正科技(600601):北京大學 *ST新材:北京大學教育基金會 紫光股份:清華大學 同方股份:清華大學 誠志股份(000990):清華大學 同濟科技:同濟大學 浙大網新(600797):浙江大學 山大華特:山東大學 工大高新:哈爾濱工業大學
Ⅳ 華工科技的股票簡介
!常常聽到人們這樣談論:配戴水晶石眼鏡可以使眼睛發涼、舒適,有保護眼睛的作用。其實不然,水晶石是一種天然石英礦的純凈結晶,當光線通過水晶石時要產生二重摺射,另外,由於這種天然透明體的透度不那麼高,使得較長波型的紅外線及較短波型的紫外線容易被通過吸收,這兩種情況對眼睛都可產生有害作用如果對你有幫助,。
Ⅳ 華工科技這只股票走勢如何
1、華工科技 這個股前期已經基本走完一個拉升派發的過程,現在進入階段性調整的階段,從量價關系來看,主力並沒有足夠的空間完全出貨;
2、如果現在是持股的話,可以暫時持有,但是要注意60日均線的支撐,也就是8.5附近,如果空倉的話,上漲趨勢已經確定,近期年報利好,前期有缺口短期會補缺口,目標價格是14元,最新漲停板戰法和中長線100%獲利方法出爐。
Ⅵ 華工激光股票代碼
應該是國企
21世紀,中國光電子信息產業發展風起雲涌。作為國家發改委批準的唯一國家光電子產業基地,武漢「中國光谷」的發展正吸引著全球光電子產業的目光。華南理工大學產業有限公司作為武漢「中國光谷」的大型骨幹企業,也正以不斷創新進取的精神,全力推動中國光電信息產業的發展。
華工科技產業有限公司是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和「863」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基地。成立於1999年7月28日,其3000萬股a股於2000年6月8日在深交所上市(股票代碼000988)。是華中地區第一家由大學產業重組上市的高科技公司,也是中國第一家以激光為主營業務的上市公司。
華工科技主要從事工業激光器及數控激光加工成套設備、光通信器件及信息、電子元器件、圖像防偽及信息安全技術。隸屬於華工激光、華工影像、鄭源光子、高力電子等骨幹企業。這些企業在行業中處於領先地位。
2007年四大業務佔比(數據來源:2007年財務審計報告)
2006年10月,國家發改委、科技部、財政部、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五部委聯合審定,華南理工大學科技企業技術中心被認定為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當年綜合評價排名全國第54位。華南理工大學擁有激光加工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防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教育部敏感陶瓷工程研究中心等國家級科研機構。
華南理工大學以國家振興重大裝備製造業為契機,抓住「武漢·中國光谷」激光產業結構調整的良好機遇,集中優勢資源和有利條件,保持了較快的增長速度。截至2007年底,華南理工大學總資產為23.532億元。2007年產值11.74億元,銷售收入10.03億元,同比增長39%。利潤總額5269萬元,同比增長28%。
華工科技位於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中國光谷腹地。工業園佔地500多畝,建築面積5萬平方米。目前已建成國內最大的激光加工設備生產基地、最大的激光全息防偽產品生產基地、敏感陶瓷電子元器件生產基地、一流的光有源器件光收發模塊生產基地。
公司員工近2000人,平均年齡30歲。其中78%具有本科以上學歷,32%具有碩士以上學歷。公司以培養「懂技術的職業經理人、懂管理的技術專家」為基礎,通過建立完善的激勵機制和競爭機制,積極倡導「勤奮學習、勇於創新、勇於競爭、善於合作」的企業精神,致力於為員工創造創新空間,實現企業與員工的共同成長。
未來,華南理工大學將實施三大戰略——自主創新戰略、品牌戰略、國際化戰略,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實現「在光電子、信息安全、防偽等領域代表國家競爭力、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奮斗目標。這是所有華南理工大學科技工作者的誓言,也是中國光電子行業龍頭企業義不容辭的使命和責任。
Ⅶ 華工科技和華中科技大學的關系華中科技大學是不是華工科技的最大的股東
是啊,多數都是華中科大的科研成果轉化成產品的。。華工科技的上市都是學校裡面的老師給做的
Ⅷ 華工科技怎麼樣
華工科技(10.38,-0.32,-2.99%)近期消息不斷。繼定向增發止步、重組楚天激光失敗之後,公司再曝變賣旗下同濟現代醫葯公司控股權。該公司的一系列舉動引起市場人士對其經營理念和發展模式的反思。
研究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華工科技近年來的發展路徑其實是一種類似於創投的模式,這種發展思路導致公司主業不明晰,企業始終無法沉下心去發展核心產業。這也是該公司一直「長不大」、甚至徘徊不前的重要原因。
多產業迷局
在由眾多子公司和合營公司形成的產業架構背後,華工科技的核心業務在哪裡?
驅車沿華中科技大學正門前行約5公里,即進入武漢東湖開發區大學科技園區。園區偏東角的華工科技園內,聚集了華工科技旗下的正源光子、華工激光、高理電子、華工圖像、海恆存儲等公司,華工科技主營的激光加工、光通信、激光防偽、信息安全與存儲等各類產品均產自這里。
不過,這並不是華工科技的全部。公司最新財務報告顯示,華工科技控股子公司及合營企業一共17家。在這些公司中,規模最大的是正源光子,注冊資本為2.1億元,最小的是南京開目軟體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為100萬元,注冊資本低於1000萬元的有6家。這些公司主要分布在武漢、深圳等地。
另外,其他未納入合並會計報表范圍的作為長期股權投資的公司一共12家,包括長江證券、武漢華工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以及明確定位為高科技企業孵化器的武漢華工大學科技園發展有限公司等。
記者隨後了解到,2000年,華工科技以每股13.98元的價格發行3000萬股募資約4億元後,隨即進行了一系列投資,其中既有激光系列產品開發、計算機信息集成系統以及敏感元器件等計劃內募資項目,也包括部分變更募資項目和自有資金投資項目。其間最主要的一次變資項目是將擬投資控股武漢華中數控系統有限公司的資金,變更為投資生物醫葯項目,包含投資3337萬元改制設立同濟現代醫葯公司,投入500萬元收購湖北華工生化公司50%的股權,投資200萬元設立武漢華中科大納米葯業有限公司等。
同時,在流動資金充裕的情況下,公司還加大了對IT產業的投入:出資900萬元控股深圳賽百電腦工程公司,涉足金融證券企業系統集成和軟體服務;投資2000萬元收購武漢漢網高技術公司,開發高速無線互聯網業務等。另外,公司還控股了一些孵化型企業,也參股了一部分類似華中科大精細華工公司這樣規模不大的科技類公司。不過在這些投資中,單項投資額度均不大,去年6月設立的武漢開目佰鈞成軟體公司,公司僅出資區區25萬元。
令人眼花繚亂的投資形成了公司今天龐雜的產業網路。主業在哪裡?投資者無法釐清公司的核心業務和盈利點。
事實上,據了解公司財務內情的華中科技大產業集團人士透露,華工科技17家子公司和12家參股公司中真正給企業帶來實質利潤的並不多。公司2006年年報揭示了全年排名前三的幾家子公司盈利情況,分別是華工激光920萬元、正源光子578.6萬元、同濟現代364.4萬元,華工科技公司全年凈利潤僅3536.6萬元。
在今年初召開的年度股東大會上,公司董事長馬新強曾告訴與會股東,2007年利潤指標定為4500萬元。但最新的三季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度僅實現2676萬凈利潤,這似乎預告了公司管理層諾言將很難實現,今年又將是一個「清貧」的年份。
類創投模式
如此龐雜又不能產生多少效益的產業布局,究竟反映了公司怎樣的經營思路?
據一位長期跟蹤公司的券商人士分析,作為一家由幾個校辦企業改制組合而成的上市公司,華工科技自身並無直接經營實體,總部做的事情其實就是定戰略、投項目,然後再伺機轉讓,變現之後再孵化新的項目;「這有點類似於創業投資公司的運作模式」。
事實上,馬新強此前也告訴記者,在新項目的選擇上,華工科技早期傾向於「孵化」,「你(子公司)有個想法,我們就讓你去做,研發出來了,再把它產業化」。這種做法不僅回收周期較長,耗費經營資源,而且盈利不穩定甚至無法預測,蘊含著很大的投資風險。
華工科技也曾一度對投資控股的孵化型企業進行了剝離,將其權益增資到武漢華工大學科技園發展有限公司。不過,這樣的調整並未從根本上轉變公司的戰略思路,正源光子和同濟現代的股權轉讓就是例證。
作為國內最大的光通信器件製造商之一,正源光子是華工科技上市以來孵化的最為成功的一個盈利點。但在2006年5月,公司卻突然與外資簽訂協議,擬轉讓其全部控股權;後因外資在盡職調查中對正源光子的某些現狀不予認同而導致該項交易失敗。
出售公司多年培育的核心資產,這項不合常理交易也引起業內嘩然。馬新強在記者采訪時曾解釋說,轉讓成熟的項目是為了公司能繼續孵化另一些儲備項目,為優化公司業務結構創造條件。據公司透露是打算用該項交易的收益投資新的項目即信息存儲系統。
券商人士指出,正源光子事件其實就是典型的創投思維。同樣,在近期的同濟現代股權轉讓中也是如此。與正源光子作為成熟項目轉讓不同的是,同濟現代作為上市當初更改的投資項目,其發展一直不盡如人意,或者說孵化並不成功。雖然公司在今年初仍強調生物醫葯行業是「永續增長的朝陽產業」,「2007年同濟現代面臨戰略機遇期」,但在前三季度虧損400多萬元的事實面前,公司最終還是決定將其凈價轉讓,接盤的是位個人投資者。公司表示,轉讓的理由是盡快收回資金投向其他項目。
不管是成功的項目,還是失敗的項目,公司最終都欲脫手。券商人士給出了這樣的診斷:沒有從根本上摒棄「類創投模式」的經營理念,長期陷入「孵化——轉讓」的怪圈,無法沉下心去做大產業,這是公司一直「長不大」、甚至徘徊不前的重要原因。
學院派思維
為何始終無法確立「做大產業」的思維?
一位已離職的某旗下公司高層告訴記者,華工科技存在很濃厚的「學院派」思維,這樣會產生很多問題,諸如技術至上、缺乏實業思維、戰略上的隨意性等等。
資料顯示,作為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華工科技擁有激光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激光加工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防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教育部敏感陶瓷工程研究中心等國家級科研機構,公司產品和技術創新也屢有收獲。但如此完善的技術創新體系,卻始終未給公司的產業規模和盈利狀況帶來多大突破。
最典型的就是激光產品。在武漢,目前有大大小小50餘家激光企業與華工激光「爭食」,但擁有上市公司融資平台的華工激光一直沒有能取得領先地位,不僅如此,公司與本地其他幾家規模較大的民營激光企業相比也並不佔絕對優勢,以至於在此次激光產業重組中,無法主導同城各路「激光諸侯」而導致定向增發流產。投行人士指出,醞釀達三年之久的武漢激光產業重組以如此局面收場,反映的其實是華工科技產業發展和經營模式的尷尬。
尷尬的境地並不僅僅在武漢。作為曾經的激光擂主,華工激光原本擁有國內最強大的技術資源,但近年來卻未把握好發展良機,被後來者、民營背景的深圳大族激光(26.20,0.88,3.48%)反超。數據顯示,大族激光上市以來獲得快速發展,已迅速取代華工激光成為新的激光霸主。今年前三季度,大族激光因產品銷售收入不斷增長,實現營業總收入10.8億元,凈利潤1.3億元。
此外,「學院派」思維的隨意性在公司經營管理中也不乏案例。去年以來,華工科技有好幾件事情都「黃了」:變賣正源光子、轉讓長江證券股權、定向增發、重組楚天激光等等。一位多次與公司打交道的投行人士告訴記者,感覺公司不少決策都是在沒有經過周密部署的情況下即匆忙動手,結果導致「虎頭蛇尾」。
-記者隨筆
上市公司不是創投公司
⊙本報記者 王宏斌
華工科技這一案例反映的其實是上市公司該不該做創投?事實上,市場的態度很明確。
從監管部門的角度來說,並不支持上市公司直接投身創投,因為這很容易導致企業主業不明晰,無法造就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不利於上市公司的可持續發展和做強做大。監管層的意圖貫穿在再融資項目審核等環節和過程中。
從投資者的角度來說,也不希望上市公司走這一經營模式,因為這種做法回收周期長,盈利不穩定甚至無法預測,同時也會因為不諳創投規律而蘊含很大的投資風險。投資者希望看到的是公司一門心思扎在明確的主業里,想法設法擴大產業規模,提高盈利能力,從而讓其盡快享受到公司不斷成長所帶來的收益和快樂。相信沒有哪個投資者願意看到自己所投資的上市公司永遠折騰在創投領域,「一眼看不到頭」。
按照華工科技自己的宣傳口徑,公司的主營業務可以理解為激光加工、光通信、激光防偽、信息安全與存儲、生物醫葯等。不過從公司的發展狀況來看,投資者很難建立這種認識,在激光領域,公司上市以來由於沒有加大投入,其「江山」正逐漸被對手吞噬,早已失去原來的「霸主」地位;在光通信領域,公司「見好就收」,一度要賣掉正源光子;而在生物醫葯領域,公司已決定轉賣同濟現代。公司報告顯示,17家子公司真正成氣候的並不多。
正如有網友在該公司重組楚天激光失敗後所談到的那樣,如果公司上市後哪怕只集中精力重點發展一個產業,也不至於落入今天這般被動境地。
其實,不僅僅華工科技,其他不少有高校背景的上市公司也或多或少存在這一問題。這似乎很容易理解,就是自覺或不自覺地受到了學院派思維的影響。高等院校一般都有很多研究課題,校辦企業上市後一下子「闊」了起來,常常就會對這些研究項目實施「產業化」,孵化成熟後再轉讓,缺乏一種做大產業和追求可持續發展的思維。這可能是問題的症結。
Ⅸ 截止現在,中國高校控股的上市公司有哪幾家
高校概念股一覽:
名 稱 代碼 控股參股學校
中國高科(600730):復旦大學
復旦復華(600624):復旦大學
欣網視訊(600403):南京大學資產經營有限公司
久聯發展(002037):南京理工大學
凱迪電力(000939):武漢大學
成飛集成(002190):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西北工業大學
方正科技(600601):北京大學
*ST新材(600299):北京大學教育基金會
紫光股份(000938):清華大學
同方股份(600100):清華大學
誠志股份(000990):清華大學
同濟科技(600846):同濟大學
浙大網新(600797):浙江大學
山大華特(000915):山東大學
工大高新(600701):哈爾濱工業大學
工大首創(600701):哈爾濱工業大學
新南洋(600661):上海交通大學
交大昂立(600530):上海交通大學
鑫茂科技(000836):天津大學
浙大網新(600797):浙江大學
山大華特(000915):山東大學
華工科技(000988):華中科技大學
東軟集團(600718):東北大學
雷鳴科化(600985):安徽理工大學
新五豐(600975):中國農業大學
永生投資(600613):浙江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