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達生物股票歷史
『壹』 信達生物股票多少錢一股
A股市場沒有這個股票名稱的上市公司
只有600657信達地產
『貳』 中國腫瘤葯被外企盯上,6億歐元抄底信達,首席商務官同日辭職
前些天。中國著名的葯企,也就是腫瘤葯方面的權威,信達生物與知名的外國葯企賽諾菲集團達成戰略合作,主要就是一起實驗開發兩款抗腫瘤葯物。
不過與一般的合作不同的是,這次合作還涉及到了股份方面的合作。賽諾菲一共買入了超過40億人民幣的信達生物股票。
在雙方的視頻會議上,賽諾菲集團表示很欣賞信達生物的開發能力,而信達生物表示很感謝賽諾菲集團的資金注入,這此後開發葯物可以進行更大的投入。
結語
信達生物與賽諾菲集團的合作體現了我國葯企這些年的發展進步,而合作開發抗腫瘤葯物也是一件有利於全人類的好事,希望他們合作開發出更多的葯物。
『叄』 股票的歷史股價怎麼查詢
登錄你的股票軟體,在交易界面找到「查詢」,或者「搜索」選項。
雖然股票交易軟體可能不一樣,不過類似功能肯定大同小異。
搜索選項或者查詢選項,一般都是用一個放大鏡圖標表示。
在查詢這一目錄下面尋找到交割單選項,或者資金流水選項,
這些都能查詢出你的歷史交易數據。
如圖:
點擊起始日期,
在日歷上點擊箭頭所指的紅色圓圈中的小箭頭,
可以選擇日期。
起始日期和終止日期都要選擇,
有的軟體只能支持你查詢2個月的數據,
那麼你必須一段一段時間的分開查詢。
比如說,你要查詢2013年的交易數據,
那麼你可以把起始日期設置為:2013年1月1日,
終止日期設置為:2013年2月28日,確認,就可以查詢到這兩個月的交易記錄了。
然後重新設置,把起始日期設置為:2013年3月1日,
終止日期設置為:2013年4月30日,那麼查詢到的就是3月和4月份的記錄。
『肆』 醫保談判落地三家上市公司抗癌神葯入圍,抗癌葯百分百有效嗎
2020年醫保談判結果出爐,包括三款被稱為抗癌神葯的PD-1葯品在內的119種葯品談判成功。醫保談判是將葯品納入醫保目錄,此舉對相關葯品公司的核心價值在於「以價換量」,尤其是較為昂貴且市場容量大的抗癌葯PD-1,本次包括恆瑞醫葯、百濟神州、君實生物三家上市公司旗下產品納入醫保目錄。
『伍』 醫保談判落地三家上市公司抗癌神葯入圍,抗癌葯百分百有效嗎
醫保談判是將葯品納入醫保目錄,此舉對相關葯品公司的核心價值在於「以價換量」,尤其是較為昂貴且市場容量大的抗癌葯PD-1,本次包括恆瑞醫葯、百濟神州、君實生物三家上市公司旗下產品納入醫保目錄。納入醫保目錄,將顯著提振上市公司的業績,以2020年初開始納入醫保的信達生物旗下PD-1達伯舒為例,信達生物披露的信息顯示,達伯舒在2020年前三季度內的銷售額達15億元,同比增長超過100%!股價漲幅在納入醫保前的2019年僅為10%,2020年股價漲幅超過170%。
『陸』 信達生物股票代碼
抱歉
目前A股市場沒有這個股票名稱的
上市公司
請確認
『柒』 信達生物屬於什麼上市公司
不是上市公司。
信達生物制葯(蘇州)有限公司,2011年08月24日成立,經營范圍包括提供抗體葯產品及蛋白葯產品的研發、中試,技術轉讓,以及相關的技術咨詢和技術服務等。致力於做國內最好、國際一流的高端生物葯制葯公司,開發、生產老百姓用得起的高端生物葯。公司已獲得全球知名創投高達4.9億美元的投資,形成了利用全球資本支持創新的新格局。
『捌』 信達港交所上市時間
信達港交所上市時間是2018年10月31日。
2018年10月31日蘇州工業園區生物醫葯領軍企業——信達生物制葯(蘇州)有限公司(簡稱:信達生物)正式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股票代碼:1801,發行價為13.98港元,當日開盤價為14.3港元。
信達生物是蘇州工業園區首家登陸港交所的生物醫葯企業,也是全國第四家在港交所掛牌上市的生物制葯企業。
此前,信達生物也創造了多個「第一」。
2015年,信達生物兩次與美國禮來制葯集團達成產品開發戰略合作協議,信達生物將創新產品的海外市場轉讓給美國禮來開發,獲得首付及里程碑款超過15億美元。這是中國生物葯產業發展中的一個重大里程碑事件,是第一個中國企業將創新生物葯的國際市場授權給世界500強制葯集團,這也是迄今為止中國生物醫葯領域金額最大的國際合作,第一次讓我們中國發明的原創葯賣出了國際價。
『玖』 信達生物屬於什麼上市公司
不是上市公司。
信達生物制葯(蘇州)有限公司,2011年08月24日成立,經營范圍包括提供抗體葯產品及蛋白葯產品的研發、中試,技術轉讓,以及相關的技術咨詢和技術服務等。致力於做國內最好、國際一流的高端生物葯制葯公司,開發、生產老百姓用得起的高端生物葯。公司已獲得全球知名創投高達4.9億美元的投資,形成了利用全球資本支持創新的新格局。
『拾』 財經大佬背後的故事,那些年他們與我們同歲
定場詩: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導讀:關於創業和經濟學的兩則小故事;大佬們背後的故事分享。
一、 富二代袁術創業哈哈鏡
中國歷史綿延幾千年,如果我們用創業的角度去看王朝的更迭興替,會發現它很像一個個產業萌芽、快速發展、逐步成熟、步入衰落的過程。王朝剛建立,代表產業進入了快速發展期;帝國末期,步入極度衰落、出現各類梟雄雛形,則像是新興的創業型公司大批出現。
在很多人的認知中,三國的創業主角,是魏蜀吳各國主公,或是最後一統天下的司馬家家族。再不濟也是袁紹、劉表這些某一方面才能出眾、獨霸一方的諸侯。而袁術,是常常被忽視的一位。但是他卻起點最高、條件最好、前期融資和市場拓展最成功,自身能力也不錯,然而最後輸掉了身家性命,歷史上名聲也不好。
說起這位袁公路先生,是一位標準的富二代,祖上四代都在大漢這家公司里擔任各種CXO。大漢這家公司,當時已經是病入膏肓,高管層分成幾派,長期相互撕X搞人身迫害。董卓這個門口的野蠻人進入中央後,侵吞股權、獨霸朝綱、大搞壟斷,弄得烏煙瘴氣,有眼光有能力的人都紛紛逃離出去創業。
以袁術為首的這群公子哥們雖然生性浪盪,但在正事上的行事作風,還是頗有游俠式的「救時難而濟同類」。有人被迫害了,他們就想辦法撈出來,有人在搞壞事了,他們自然也要去把他鬥倒。但是在發現董卓手裡有「槍」,弄不過他之後,他們也就各自外逃,自主創業,打算從外圍進攻董卓。
創業這條路,終究還是戰略、執行力、管理、營銷、人才的全方位比拼。袁先生的前半輩子靠著自己和家族的名聲,實在太順,以為創業這件事情,只需要干好營銷就可以了。
富二代創業需要的不僅是資金和人脈,更需要的是過硬的產品和完善的服務,而廣納賢才和互利共贏則是企業能夠走遠的關鍵因素,關鍵在於富二代的戰略思維和眼界。
做企業需要用心,肩負重大責任感,不管實體還是互聯網,概莫能外。當核心團隊的人把眼睛放在了眼下和利益,那離成功就越來越遠了。
教訓:
第一、及時補齊短板;
第二、不要盲目補貼,自尋死路;
第三、創業不能理想主義。
二、 風流信用債
炎熱的小鎮。
慵懶的一天。
太陽高掛,街道無人,每家小店的老闆都是債台高築,靠著僅有的信用經營度日。
這時,從外地來了一位有錢的旅客,他進了一家旅館,拿出一張1000元鈔票放在櫃台,說想先看看房間,挑一間合適的過夜。
就在此人上樓的時候……
旅店老闆抓了這張1000元鈔,匆忙地跑到隔壁屠戶那裡支付了他欠的肉錢。
屠夫有了1000元,橫過馬路付清了豬農的豬本錢。
豬農拿了1000元,出去付了他欠的飼料款。
那個賣飼料的老兄,拿到1000元趕忙去付清他召妓的錢(經濟不景氣,當地的服務業也不得不提供信用服務)。
有了1000元,這名妓女沖到旅館付了她所欠的房錢。
旅館老闆忙把這1000元放到櫃台上,以免旅客下樓時起疑。
此時那人正下樓來,拿起1000元,聲稱沒一間滿意的,他把錢收進口袋,走了……
這一天,沒有人生產了什麼東西,也沒有人得到什麼東西,可全鎮的債務都清了,大家很開心……
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答案:現金是要流通才能產生價值,而經濟永遠存在炒作!
三、企業趣聞
1、阿里背後老大竟是中國四大行之一
提起阿里巴巴的股權架構,很多人都知道大股東是一家日本公司。當年若不是孫正義慧眼識英雄,阿里能否成為中國最大的互聯網公司還未可知。
2000年正是互聯網泡沫破裂的一年,馬雲四處拉投資碰壁後在吳鷹的牽線下,馬雲見到了孫正義,最後孫正義把原本決定給另外一家電子商務的2000萬美元投給了馬雲。如今的軟銀已經持有阿里29.6%的股份,成為阿里巴巴的第一大股東。
雖然馬雲設計了合夥人結構,控制了阿里巴巴,但是馬雲跟管理層僅僅持股10%左右,許多人總是擔心有一天阿里巴巴落入日本人之手。畢竟阿里巴巴現在控制了中國幾乎一半以上的電子商務市場。不過其實這個擔心是多餘,因為阿里巴巴的大股東雖然是軟銀,但是軟銀背後的竟然也是一家中國公司。
軟銀最大的股東是南非的標准銀行。標准銀行聽起來是不是很熟悉,這家公司是南非報業集團的股東,南非報業集團則是中國另外一家市值超過了5000億美元公司的最大股東。
也就是說其實標准銀行才是最大的贏家。
不過這一切在2014年的一次收購案中又被改變了局勢。
2014年1月29日,中國工商銀行收購了標准銀行公眾有限公司已發行股份的60%,成為了標准銀行的最大股東。也就是轉來轉去,最後真正的大BOSS其實是 宇宙第一銀行中國工商銀行。
2、騰訊、京東背後的老男人旗下資產萬億元
手中掌握著180億美元資金,張磊無疑是中國最富有的投資人之一。
10年前,藉助耶魯大學捐贈基金的2000萬美元資金,張磊成為 騰訊 、京東等公司的早期投資者,這些新興企業已經撼動中國傳統行業。現在,張磊認為這些公司可能在全球掀起狂瀾。
如果說劉強東是站在山頂的人,那麼張磊就是站在雲端的人,他和他創立的高瓴資本,投資涵蓋各領域,其中包括:網路、騰訊、京東、攜程、去哪兒、Airbnb、Uber、百濟神州、美的、格力、中通快遞、藍月亮、滴滴出行、美團、蔚來汽車、孩子王、 摩拜單車、Grab、君實生物、信達生物、葯明康德、甘李葯業、美中宜和、惠每醫療等。
戴著眼鏡、言行隨和的外表,掩飾了張磊擁有巨額財富的真相。張磊的出身和經歷都不同常人,他1972年出生於河南省駐馬店。在張磊長大後,他恰巧處於中國進行變革的時代。
少年時期的張磊,學習成績差。小學考初中,差點沒考上,但他天賦異稟,高二時發憤圖強,高考竟然考中了河南高考狀元。數據統計1990年河南一共有8500萬人口,但張磊就是在這樣一個超級人口大省里考到了文科狀元,成功進入中國人民大學,學習金融專業。
人大畢業後去耶魯大學讀研,因囊中羞澀不到得不外出打工,這也成為他人生中最重要的轉折點之一。幸運之神,就是這個時候眷顧張磊的。被稱為耶魯投資之神的大衛史文森,是可以和巴菲特齊名的投資大師。史文森從他身上看到了巨大潛質,便招至麾下,傳授他各種投資技巧。
2000年除夕夜,27歲的張磊回國創業。天時地利人和,「中華創業網」就這么創辦起來了,從資本、人才、技術等各方面幫助國內企業,還不斷組織中國企業去國外巡迴交流。
網站最輝煌的時候,會員企業13000多家,遍布北京、上海、香港、舊金山;投資者200多家,代表資本超過100億美元。此時的張磊才28歲,創業半年。可生活就是這么戲劇化。2001年互聯網泡沫破滅,中華創業網也受到沖擊,僅紅極一年就倒掉了。張磊重新回到美國。
2005年,耶魯大學捐贈基金管理的資金達到150億美元,但其在中國押下的賭注很小,但張磊認為中國潛力巨大,獲得MBA文憑的張磊說服耶魯大學捐贈基金,交給他2000萬美元資金用於投資中國新興公司。。張磊的第一個賭注押在騰訊身上,2005年購買騰訊股票。當時騰訊最著名的產品是QQ,公司估值還不到20億美元。而今天,騰訊已經成為價值近1800億美元的互聯網巨頭。張磊說:「現在回想過去,我驚訝地發現騰訊股票如此便宜。」現在,高瓴資本依然持有騰訊的股份。
張磊的其他投資也都產生令人矚目的回報。2010年,高瓴資本向京東投資2.55億美元。4年後,當京東IPO時,這些股票價值暴增到39億美元。據2名知情人士透露,2014年,騰訊曾斥資2.15億美元收購京東15%股份,當時張磊也曾在幕後參與。
如今的高瓴估值高達2000億人民幣,投資在各個領域。為把前面的路繼續走好,張磊不敢有一分鍾懈怠。對於他今天的成功,他說:「我在創立高瓴期間,得到的做大財富就是學會了『合夥人制度』,尤其是對『身股』和『銀股』的運用,這是高瓴的成功,最直接的捷徑。」
如果有一天我在高瓴上失敗了,那麼不是市場的原因,也不是競爭對手的原因,一定是我的團隊出了問題,是我在制度上出了問題。無論是做人還是做企業,一定要打開格局,懂得「財散人聚、財聚人散」這句話的真理。
再次開口說話的張磊,則已是中國最大獨立基金的建立人。「選擇與誰同行,比要去的遠方更重要。」今年張磊更是在給耶魯捐贈了888.8888萬美元後,向人民大學捐贈3億人民幣。
「知識改變命運,耶魯改變了我的一生」
3、娃哈哈公主芳齡五七待字閨中
宗馥莉,宏勝飲料集團總裁、杭州娃哈哈集團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宗慶後的女兒。2014年成立「浙江馥莉慈善基金會」。 2014年,福布斯中文網發布「中國商界女性排行榜」,宗馥莉再次榜上有名,並高居第八位。 2015年,宗馥莉身家30億美元居亞洲十大年輕富豪第三名。 2015年,在全球最富有的20位35歲以下億萬富豪排行第11名。
1982年1月15日出生的宗馥莉,只比娃哈哈早誕生了5年。宗馥莉上小學時,娃哈哈正處於發展期,父母忙於工作,放學後她只能自己背著書包到公司食堂吃飯,在幾個大學生集體宿舍間跑來跑去。
1996年讀完初中,宗馥莉去了美國讀書。4年後,進入洛杉磯佩珀代因大學,主修國際商務,2004年大學畢業後回國,宗慶後馬上讓她直接參與管理。其父事必躬親的作風也體現在宗馥莉身上。她管理的蕭山第二基地的員工反映說,宗馥莉是第一個到基地,最後一個離開。
宗馥莉在公司內部頗有「鐵娘子」風范,凡事注重規則與效率。公司內跟從其父親的員工曾表示,宗馥莉與父親的思維和處事方式迥異。在公司,她讓員工叫她Kelly或馥莉,她的名片上不印頭銜,但這不妨礙她乾脆利落地行使決斷權。
而外界對這位民營企業家二代、富家女的評價多是正面詞彙——嚴肅、利落、勤奮。據媒體報道,她幾乎是公司每天到得最早、走得最晚的人。她的「工作狂」勁頭,跟其父簡直如出一轍。
在娃哈哈,宗馥莉被稱為「公主」,其中不乏玩笑成分,當然還有某種敬畏感。歷經多年的打拚,輔以父親的悉心培養,公主宗馥莉如今已經有了自己的「小王國」。
35歲的宗馥莉曾在某次采訪中親口表示她從未交過男朋友。」讓人跌破眼睛!
可能是家裡太有錢了,讓她難以分辨追求者的動機,好像每個試圖接近她的人都只是想談生意而已。
遺憾的是,如今35歲的宗馥莉還是單身,不是女兒不急父親急,據悉宗父已經著急得公開征婿,說35歲的女兒還沒有交過男朋友,並且坦言:對女兒的男朋友沒有任何的特殊要求,看來恨嫁的心思都在父親的身上。
然而對於十足工作狂宗馥莉來說,工作已然成為自己的「戀人。
「有人用一億元可以去買一架私人飛機,或者一艘豪華遊艇,但對我來說,捐贈高校來培養食品領域的職業人才更有意義。」浙江馥莉慈善基金會設立人——杭州宏勝飲料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宗馥莉女士曾對科技日報記者這樣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