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克希爾哈撒韋股票歷史曲線
⑴ 美國歷史上漲最多的股票
美國歷史上漲最多的股票是巴菲特掌管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是全球股價最高的公司,股價從巴菲特接手時的每股7美元上漲到(昨天)211560.00美元,漲幅為30223倍。伯克希爾·哈撒韋股價去年最高時為229300美元,最大漲幅高達32757倍。
⑵ 2020年接近尾聲,「股神」巴菲特買了什麼賣了什麼
文 | 《中國經濟周刊》特約撰稿人 陳九霖
在大眾的眼中,巴菲特只是被視為美國數一數二的價值投資者。但是,與普通大眾印象相反的是,巴菲特其實也是一名出色的宏觀經濟大師。
1999年,巴菲特在《財富》雜志上發表文章,對當時的互聯網泡沫給予提醒,緊接著就發生了2000年的「互聯網冬天」;在2008年的金融危機中,在市場對股市(尤其是金融業)喪失信心乃至極度恐慌之時,巴菲特選擇了大幅增持當時的銀行股。後來,美國股市開啟了長達11年的長牛時代:從2009年3月6日起,截至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國爆發的2月底,美國標准普爾500指數累計漲了408%,道瓊斯工業指數累計上漲357%,納斯達克指數累計漲幅669%。
所以,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巴菲特的投資選擇,就是美國經濟的一個風向標和晴雨表。在動盪不安的2020年即將結束之際,我們或許可從「股神」的投資選擇中,看出美國未來經濟的走勢。
「股神」賣了什麼,又買了什麼
在今年一季度美國股市大跌的時候,巴菲選擇奉行他自己的原則:「別人恐慌時我貪婪,別人貪婪時我恐慌。」他逆向增持當時受疫情影響比較嚴重的航空公司以及石油公司的股票。
但是,之後不久,隨著美國整體疫情防控的不利,巴菲特馬上改變投資邏輯,將航空股全部「割肉」(美國四大航空公司,即美國航空、達美航空、西南航空和美國聯合航空)。在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於今年5月3日召開的股東大會上,巴菲特表示:「航空業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困難行業,尤其是在目前的情況之下。現在,大家都被告知不要再飛行、不要再旅行。今天所有的業務,到底以後會發展成什麼樣的趨勢,我們不得而知。」
後來的事實證明,隨著疫情在美國失控,美國航空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擊。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受疫情影響,2020年全球航空公司客運收入可能減少3140億美元,同比下降55%。美國航空業的衰減程度更是前所未見,美國航空運輸協會CEO尼古拉斯·卡利奧(Nicholas Calio)表示,美國航空公司的旅客凈預訂機票數量同比下降了近100%。
今年7月,巴菲特花了97億美元購買了Dominion能源公司,包括7700英里的天然氣運輸管道,以及9000立方英尺的天然氣儲存空間。其實,早在2016年,巴菲特就表示想要構建自己的能源產業。2017年,伯克希爾·哈撒韋就曾發起對Oncor電力公司的收購計劃。但是,當時市場對於能源股的追逐導致其價格過高,巴菲特沒有追風。今年,美國在經歷了疫情以及全球石油增產的雙重打擊下,能源類企業也面臨著跟航空類企業一樣的命運。但是,不像對於航空業那種悲觀的預期,巴菲特對於能源和鐵路這兩大傳統行業,卻願意去不斷地進行投資。他還多次表示,能源和鐵路是兩個需要很多資金的行業,也是對抗通脹的最好選擇。如今,巴菲特左手握著石油勘探開采權的上游產業資產(西方石油公司),右手握有運輸管道和儲存空間以及鐵路的中游產業資產。巴菲特的能源帝國框架,已逐漸浮出水面。
不單單如此,就在今年8月,巴菲特又作出了讓人意想不到的決定。美國證監會(SEC)公布的最新文件顯示,今年二季度,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買入了黃金礦業公司——巴里克黃金公司(Barrick Gold Corporation)近2100萬股股票,並且,拋棄了自金融危機以來所持有的金融類股票,如高盛、摩根等銀行股票。
令人玩味的是,2018年,在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股東大會上,巴菲特比較了1942年以來,投資股票與黃金的回報率相差130倍,股票的回報率遠遠高於黃金。巴菲特因此奉勸投資者:「炒金不如炒股。」那麼,此時此刻,巴菲特為什麼突然殺入黃金領域而購買黃金企業呢?
其實,巴菲特的做法,一方面預示著其對於美國未來經濟的轉型看法,另一方面則表明他已經開始為未來做著准備。
美國的未來:低利率+高通脹?
1999年,巴菲特在《財富》雜志上發表文章指出,影響投資的結果,有兩個重要變數,分別為「利率」和「獲利」。利率與投資,就好比地心引力之於物體一樣,利率越高投資的回報就越低。而企業的獲利,則是另外一個重要變數。
今年,由於疫情所帶來的封城等一系列舉措,美國企業在不斷地「死亡」。據央視 財經 報道,標准普爾全球市場情報統計顯示,截至止今年10月4日,美國申請破產的較大規模企業達504家,超過2010年以來任何可比時期的破產申請數量。在申請破產的企業當中,消費、工業和能源企業佔了大頭。今年9月30日,美國商務部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佔美國經濟總量約70%的個人消費支出降幅為33.2%。其中,服務支出因受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而重挫41.8%。在消費行業之中,美國餐飲行業整體上將損失2400億美元,摺合人民幣超萬億元。而美聯儲為了將經濟拉回正軌,可能不斷地拋出更加激進的政策,比如,負利率以及比現在更大的量化寬松政策。
當地時間2020年5月7日, 有113年 歷史 的美國高端連鎖百貨商店內曼·馬庫斯 (Neiman Marcus) 提交了破產保護申請。
那麼,這種做法會帶來怎樣的後果呢?
首先,美國的長期低利率尤其是負利率政策,會直接導致美元的大幅貶值。當美元因量化寬松政策而直接導致其貨幣供應量大幅增加時,原先持有美國國債的投資者,也會用這種廉價的美元去投資海外那些利率仍然較高的國家。
其次,負利率會摧毀美國的金融世界。而首當其沖的就是銀行。在正常的模式下,當央行利息還是「正」的時候,銀行可以通過借貸利息與存款利息之間的利息差,並在不斷放貸加杠桿的情況下,取得盈利。但是,當利率由正變成「負」時,就會遏制銀行在原先正常情況下上杠桿的意願。銀行為了增加收入會轉向發行衍生品以及投資高風險資產。
對於這樣的一個未來,巴菲特正在用購買傳統能源以及黃金等資產的手段,去應對隨時可能到來的危機。在遭遇過1970年末到1980年期間每年10%通貨膨脹的經歷後,巴菲特在其1981年致股東的信中給出了明確答案。巴菲特說,在這種情況下,只有兩類公司能夠存活下來:一類是因為剛需,企業可以輕易抬高價格;另一類是可不斷產生現金流。
不論是能源,還是鐵路,甚至是黃金,都是巴菲特所說的這兩類資產或符合其中之一性質的資產;而且,在可能出現惡性通貨膨脹的大背景下,它們無疑也是可以實現保值增值的優質資產。這就是巴菲特拋棄航空股、金融股,而轉投能源、鐵路和黃金企業的背後邏輯。它所暗示的美國未來經濟的發展趨勢是:在今後較長的時期內,將會是低利率、高通脹下的低速運行。
我的兩點看法
基於對巴菲特今年的投資運作的分析後,我有如下兩點看法:
1.長期看好美國。盡管美國經濟短期內遭遇挫折,今年更是大幅萎縮,但是,從長遠來看,美國經濟有兩個方面不能忽視,一是它的修復能力極強;二是它的創新活力極強。在克服當下困難後,今後二三十年內,美國經濟依然強勁。
2.傳統能源和基礎商業仍然具有生命力。10月20日,世界石油巨頭——埃克森·美孚首席執行官Darren Woods在給員工的電子郵件中表示,因經營困難,該公司計劃裁員。但是,在他的歐洲同行稱可再生能源將很快取代石化能源之際,他卻對石化燃料依然充滿信心,並稱這一領域有幫助全球經濟繁榮的「更高使命」。Woods明確地表示,在2040年之前,石化燃料仍將佔全球能源領域的一半左右,而且,通常會為貧窮國家提供成本效益最佳的發展途徑,尤其是非洲和亞洲的較貧窮國家。
我贊同Woods的觀點,因為可再生能源技術進步和成本降低尚需時日。巴菲特選擇投資傳統能源的做法則是另一個重要證明——巴菲特擁有天然氣、煤氣、電力等抗通膨且可以帶來龐大現金流的傳統能源公司組合。即使未來偏愛新能源的民主黨人執政,也難以改變包括頁岩油氣在內的傳統石化能源將長期佔有半壁以上江山的局面!
我贊成石油輸出國組織秘書長巴爾金都(Mohammad Barkindo)的判斷:「到2045年,石油將繼續在能源構成中占據最大份額!」
責編 | 姚坤
(版權屬《中國經濟周刊》雜志社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摘編、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⑶ 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剛上市時的股價是多少
每股19美元。
自巴菲特和查理·芒格共同掌管伯克希爾哈撒韋以來,該公司股價由每股19美元飆升至上周五收盤的321000美元,讓數百名早期投資者受益成為了百萬甚至是億萬富翁。
芒格表示自己想起了兩次自己在年輕時進行1000美元的投資,其中一次很成功「花了1000美元買了股票,後來賺了13萬。」
但是另一次就很失敗了,芒格表示:「還有一次,我買了一隻股票,很快就漲了30倍,但是在漲到5倍時我就把股票買了,這是我做過的最愚蠢的決定 。」
(3)伯克希爾哈撒韋股票歷史曲線擴展閱讀
伯克希爾作為一家北方紡織品製造企業卻沒能做出相應地調整,業績開始寥落。1955年,伯克希爾與哈撒韋兩家公司合並,取名為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也就是現在的名字。
不過這兩家公司的合並,並沒有給公司的業績帶來好轉。在合並後的7年間,公司整體上是虧損的,資產凈值大幅縮水了37%。
到1962年12月,巴菲特首次以7.5美元價格大量買入該公司的股票。到了1964年,當時的首席執行官Seabury Stanton想以各位股東回購公司股票,在正式發布公告之前曾經問巴菲特多少錢才願意出售持有的該公司股票。
巴菲特當時的要求是11.50美元,Seabury Stanton面上同意了這個報價。
但結果正式發布股東信的時候,給出的回購價格卻是11.375美元,比商議的少了0.125美金。
⑷ 華爾街「伯克希爾哈撒韋」股價是多少呀
伯克希爾哈撒韋(代碼BRK.A)
上周五(2012年2月17日)收在了119190美元
2011年2月28日最高在131463美元
⑸ 伯克希爾.哈撒韋僅有的一次分紅是為什麼
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僅在1967年向股東支付了上市後首次也是唯一的一次紅利——每股10美分。這個典型的例子印證了菲利普·A.費舍的名言:「追求資本大幅成長的投資者,應淡化股利的重要性。」成長型的公司總是將大部分利潤投入到新的業務擴張中去。因此,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股價不斷上漲。截止上周五收盤,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股價為33.04萬美元一股,是美國市場上價格最高的股票。(下圖為年線圖)
⑹ 2020年3月26號哪些股票歷史最低
2020年3月份股票都是很高的。
截止2020年3月中國股市百元股數量創下歷史新高,達到106家,貴州茅台更是成為第一隻「千元股」,在7月7日創下1744.82元/股新高。
挖貝研究院數據顯示,106家「百元股」中,有29家來自科創板,佔比超過25%。安集科技(688019)453.2元/股成為科創板「股王」,在整個市場中位居第三位,排在貴州茅台和吉比特之後。
石頭科技(688169)以443元/股位居科創板第二,財富趨勢(688318)以416.8元/股位居第三位。
曾經百元股數量是一個衡量牛市過熱的指標,(因為投機炒作,而發生的階段性高價),而現在一批百元票在這有些常態的意味。
曾經百元股與高價發行相關度大,現在出現了越來越多,真正在成長,並且受到市場資金認可的股票。所以,當下的百元股給市場的印象,越來越接近:高價,基本面扎實,成長確定。漸漸在成為一種價值的標桿。
而在美股,超級慢牛,高價的優質上市公司比比皆是。你去看看那些真正的核心資產,包括伯克希爾哈撒韋26萬美元一股、英偉達322美元一股、亞馬遜2409美元一股,都是上百上千甚至上萬美元的價格。
(6)伯克希爾哈撒韋股票歷史曲線擴展閱讀:
對許多投資者來說,100元的股票是遙不可及的。畢竟,A股是單手買入的。最著名的是貴州茅台,一隻手的價格超過10萬元。
到2020年7月,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和NVR公司成為香港和美國股市的主要股票。亞馬遜最近的股價接近3000美元,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股價高達289435美元。香港股市最大的公司之一騰訊控股(TencentHoldings)和香港交易所(HongKongstockExchange)的股價均低於600港元。
⑺ 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歷史
如果你在1956年把1萬美元交給巴菲特,它今天就已然變成了大約2.7億美元————值得一提的是這是稅後的收入!
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40年前,是一家瀕臨破產的紡織廠,在沃倫·巴菲特的精心運作下,公司凈資產從1964年的2288.7萬美元,增長到2001年底的1620億美元;股價從每股7美元一度上漲到近15萬美元。
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是全球股價最高的公司,截止到2013年5月2日,公司股價超過了16萬美元,在僅有166萬股的情況下其市值達到了約2660億美元。
⑻ 巴菲特的這一年:跑贏標普500指數,身家重回世界第6
2021年6月:
與蓋茨聯手投入10億美金建核電站
億萬富翁比爾·蓋茨的核能公司「泰拉能源」和巴菲特的「太平洋電力」達成合作,將在該州建立一個新型核反應堆。
撇清關系 巴菲特辭去蓋茨基金會受託人身份
比爾·蓋茨和梅琳達於5月申請離婚,蓋茨此前被爆與性丑聞纏身的美國億萬富豪愛潑斯坦多有往來,並曾與微軟及旗下公司女員工有染。
巴菲特自2006年以來一直擔任蓋茨基金會的受託人,在蓋茨基金會創始人比爾·蓋茨與妻子梅琳達宣布離婚後,巴菲特就有意退出。巴菲特6月23日表示,自己將辭去比爾和梅琳達·蓋茨基金會的受託人職務,並將向包括蓋茨基金會在內的5個基金會贈送價值41億美元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股票。
Q2
2021年二季度伯克希爾?哈撒韋歸母凈利潤為280.94億美元,二季度凈利潤增長6.8%
僅回購了60億美元的伯克希爾哈撒韋股票,這是自2020年中期以來的最低回購金額。
手握1440億美元現金,股票倉位幾乎不動,僅賣出11億美元股票,是過去三個季度里凈賣出額最低的一次。
削減了超過雪佛龍超過50%的持倉至2370萬股,對默克公司的投資減少37%至1790萬股。
加倉克羅格、RH和怡安保險三隻股票。增持克羅格1072.8萬股,新增比例21%。增持RH 35,519股,增持怡安保險299,854股。
清倉三隻股票:生物 科技 公司Biogen、自由全球-A和Axalta塗層系統。
減倉:共減持了11隻股票,減持幅度位列前五的分別是Axalta塗層系統、默沙東、通用 汽車 、自由全球-C和施貴寶。
減持醫葯巨頭默沙東958萬股,持股較一季度減少約49%;
減持百時美施貴寶474萬股,持股較一季度減少15%;
減持艾伯維234萬股,持股較一季度減少10%。
減持了通用 汽車 700萬股 通用 汽車 因此跌出了前十大重倉股。
在Q1大幅減持後,伯克希爾繼續減持了雪佛蘭。
伯克希爾A類股票在第二季度上漲了8.5%
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股票已抹去了2020年的所有下跌,並創下 歷史 新高。
二季度回購60億美元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股票
Q3
建倉兩只個股,分別是生物制葯企業Royalty Pharm(持有1314萬股)和地板裝飾公司Floor&;Decor(持有816,863股)。
加倉:石油公司雪佛龍558萬
清倉3隻股票:默沙東、Liberty Global和Organon
減持:特許通訊、艾伯維和百時美施貴寶、Visa、萬事達、美國合眾銀行、威達信集團
清倉了默沙東後,默沙東在10月1日就發布了新冠特效葯的重磅利好,11月獲得英國監管部門批准上市。
現金儲備創 歷史 新高:在第三季度達到了1492億美元的新高,超過了 2020 年初創下的紀錄。實際上自2020年以來,其現金儲備規模就在這一水平徘徊。
巴菲特在三季度斥資 76 億美元回購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股票,一季度回購約66美元,二季度回購60億美元。
從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提交的第三季度13F文件來看,第三季度持倉市值僅增長0.1%,達到2934億美元,而同期標准普爾500指數上漲了8.2%。
11月巴菲特踩雷新能源騙局被騙22億元
11月10日,美國加州當地法院宣布,美國加州DC太陽能(DC Solar)公司老闆傑夫·卡(Carpoff)波夫騙取投資者10億美元,被判30年監禁。「股神」巴菲特也成為「受害者」,損失金額達3.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2.1億元)。
截至12月16日收盤,伯克希爾哈賽維報收454550美元/股,總市值2818億美元,再一次創下 歷史 新高。
2021年Q4
「股神」股票調倉操作並不多,前十大重倉股變化較小,蘋果依舊為第一大重倉股。
增持:雪佛龍954萬股,雪佛龍新晉成為「股神」的前十大重倉股
建倉:在微軟宣布收購暴雪前,10億美元買了近1470萬股動視暴雪。巴菲特回應「內幕交易」,在入股 游戲 巨頭動視暴雪之前,其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事前不知道」微軟收購動視暴雪的計劃。
2021年第四季度投入69億美元回購股票,2021年投入270億美元用於回購股票。
2021年歸屬伯克希爾·哈撒韋股東的凈利潤為897.95億美元,增幅高達111%。
2022年:
巴菲特身家超越扎克伯格,排名彭博億萬富翁指數第六位
據彭博社報道,「股神」巴菲特的凈資產今年增加了24億美元,達到1113億美元,超過Meta創始人扎克伯格,排名彭博億萬富翁指數第六位。扎克伯格的凈資產2022年減少約150億美元,排名彭博億萬富翁指數第八位。
巴菲特投資近4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50億元)押注新能源
1月23日,巴菲特計劃投資近4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50億元),在美國愛荷華州建設更多的風能和太陽能發電項目。
2月:巴菲特公布年度股東信
再度跑贏標普指數
2021年伯克希爾的股價大漲29.6%,創下近8年最佳表現,標普500指數的增幅是28.7%,伯克希爾跑贏了0.9個百分點。
盛贊蘋果公司
蘋果公司傑出的CEO庫克非常恰當地將蘋果產品的用戶視為自己的初戀,他的其他支持者也同樣受益於其管理風格。
永遠不要做空美國
伯克希爾的繁榮是由於公司在美國運營而得到大力培養的。如果沒有伯克希爾,美國在1965年以後的幾年裡依然會表現得非常出色。然而,如果沒有美國,伯克希爾永遠不會成為今天的樣子。
千億美元現金花不掉
2021年末伯克希爾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高達1440億美元,其中有1200億美元是美國國債,全部在一年之內到期。巴菲特強調,持有這么多現金是因為沒有合適標的。
巴菲特在2021年度股東信中表示,伯克希爾哈撒韋股價2021年上漲29.6%,創近八年來新高,跑贏標普500指數。2021年全球股市劇烈震盪,股神巴菲特再次用優異成績證明自己的實力。
3月:
連續3周增持西方石油公司股份,合計持有1.364億股,佔西方石油流通在外股票的比率達到14.6%。
3月份斥資116億美元收購的保險公司Alleghany。而在宣布收購Alleghany之前,巴菲特已經六年沒有進行重大收購。
4月:
巴菲特4月14日接受專訪時表示,身體很好沒有退休計劃,並盛贊馬斯克是「贏家」。關於公司的繼任者問題,巴菲特表示已經有繼任者人選(應該指的是公司高管Greg Abel)
美國最大公共養老金加州公共雇員退休基金(CalPERS)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文件表示,將在4月30日舉行的伯克希爾·哈撒韋股東大會上投票支持一項股東提案,提案內容為罷免巴菲特的董事長職位,但仍可繼續擔任CEO。
4月多次增持惠普,持有1.21億股惠普股票。
本文源自網易 財經
⑼ 伯克希爾誒為什麼可以從40多萬跌到一塊
伯克希爾誒可以從40多萬跌到一塊因為買的人少,賣的人多,導致股票大跌
實際上,股市大幅回調從不少見,即便是巴菲特執掌的伯克希爾,歷史上也經歷過幾次大規模的凈值回撤。
第一次:20世紀70年代開始,美國股市出現了整體性的大幅下跌,伯克希爾·哈撒韋股價從1973年的每股90多美元跌到1975年10月的每股40美元左右,跌幅達到56%。
第二次:1987年發生全球性股災,伯克希爾·哈撒韋股價從每股4000美元迅速跌到每股3000美元,跌幅達到25%。
第三次:1990年海灣戰爭爆發,伯克希爾·哈撒韋股價從每股8900美元跌到每股5500美元,跌幅達到38.2%。
第四次:20世紀90年代末,美國出現了科網股泡沫,由於市場熱捧新經濟概念股票,那些非新經濟概念的公司股票遭到市場拋棄,伯克希爾·哈撒韋股價從每股80000多美元跌至每股40000美元左右,跌幅達到50%以上。
第五次:2008年美國爆發金融危機,伯克希爾·哈撒韋股價從2007年12月每股99800美元跌到2009年7月15日的每股44820美元,跌幅達到56%。
⑽ 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歷年市值
在巴菲特及其投資夥伴於1962年買進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股票時,股價僅為每股7美元。1969年,沃倫·巴菲特將這家紡織品公司改造為投資公司,並親自出任董事長和首席執行官。目前,伯克希爾·哈撒韋旗下共有60多家公司,涉足保險、傢具、地毯、珠寶、餐館和公用事業等多個領域。截至去年底,該公司總資產已高達1983億美元。關於這個公司股票的走勢圖可以在雅虎財經美國網站上看到 網址 http://finance.yahoo.com/q?s=brka 你說的超過10萬元的是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A股 5年前其價格約為71000美元,10年前約為3200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