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華夌星馬歷史股價
㈠ 吉利或收購商用車製造商華菱星馬15.24%股份
財經網汽車訊?吉利或收購華菱星馬股份,以補商用車短板。
6月3日,有媒體報道,吉利或將收購商用車上市公司華菱星馬15.24%股份。
財經網汽車為證實此事聯系了吉利集團相關負責人,對方表示,雙方確有接觸,不過目前仍處於了解中,最終信息還要以公告為准。
今年5月底吉利收購華菱星馬的消息就已傳出。
據了解,5月23日華菱星馬發布關於控股股東擬轉讓公司股份公開徵集受讓方的公告。
近日,華菱星馬發布風險提示公告,其股票價格1個月以來累計漲幅約90%,最新靜態市盈率為110.34,遠高於汽車製造業的平均水平。
華菱星馬前身為成立於1970年的馬鞍山市建築材料廠,2003年4月在上交所上市,2004年引進日本三菱技術進入卡車領域。2019年,華菱星馬與一汽解放、東風商用車等一同躋身「中國汽車(卡車)企業創新排行榜TOP5」。
財報顯示,2016年至2019年,華菱星馬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徘徊在0.5億元左右。2020年一季度,華菱星馬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約1.1億元,去年同期約為596萬元,同比大幅下滑1941.73%。
有業內人士表示,作為吉利控股集團的董事長,李書福的夢想是將吉利打造成大眾那樣的跨國汽車集團,彌補商用車業務的短板勢在必行。
2016年吉利收購東風南充汽車有限公司,成立吉利四川商用車有限公司。而在2017年吉利又豪擲33億美元,獲得沃爾沃卡車8.2%的股份和15.6%投票權,位居最大單一股東地位。但是,從目前來看,吉利四川商用車公司的產品更多專注於增程式動力系統及甲醇動力系統等新能源領域,收購華菱星馬,可以快速的獲得傳統重卡技術領域的資源和技術儲備。
根據中汽協數據,今年4月,我國重卡市場銷售各類車型約18萬輛,同比增長52%,環比增長50%。同時,這一數據也刷新了全球重卡市場的月銷量紀錄。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㈡ 華菱星馬簡介
華菱星馬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華菱星馬汽車」),是全國重要的重型卡車、重型專用車及零部件生產研發基地,國家重點支持企業,首批「國家汽車整車出口基地企業」,第四批國家科技部科技創新型試點企業,國家倡導發展自主品牌、堅持自主創新的典範。
公司於2003年4月1日成功上市(股票代碼:600375),2011年與安徽華菱汽車有限公司完成資產重組上市,2012年3月更名為華菱星馬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擁有安徽華菱汽車有限公司、安徽星馬專用汽車有限公司、安徽星凱馬動力有限公司(籌)、安徽華菱車橋有限公司、安徽福馬汽車零部件(集團)有限公司等五大子公司。佔地面積5000畝,建築面積40餘萬平米,形成了年產10萬輛重型卡車、5萬台大功率發動機和5萬輛重型專用車的生產能力。
公司總資產80億,員工5000人,工程技術人員1500人。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和博士後科研工作站,與國際一流研發機構有密切的技術合作關系,與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湖南大學、合肥工業大學等國內知名高校建立了長期的產學研合作關系,具有很強的產品開發能力。
主導產品為重型汽車底盤及整車、發動機、重型專用車、客車、汽車零部件等系列產品,其中華菱重型卡車是替代進口的主流品牌,並出口到東歐、北非、東南亞、南美等地的六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星馬專用車是享譽市場的知名品牌,長期占據國內市場的龍頭地位。
經過四十多年的不斷積累與完善,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企業文化,尊重客戶、服務客戶、誠信為本、滿足客戶個性化需求,堅持「以人為本、科技為先、創新為魂、追求卓越」的經營理念,秉承「為客戶創造價值、為員工創造機會、為企業創造效益、為社會創造財富」的經營宗旨。公司先後榮獲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文明單位等稱號,產品連續多年榮獲中國質量協會「全國用戶滿意產品」稱號,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高度重視和支持。
公司「十二五」期間基本發展思路是:貫徹科學發展觀,落實國家部委及省市關於加大推進汽車產業結構調整政策,推動自主創新和自主品牌建設,在堅持以重型汽車底盤和重型專用車輛為主導的基礎上,適度發展與此相關的核心零部件項目,拓寬產品品種。十二五期間,公司計劃投資50億元實施年產10萬輛重卡、5萬台發動機、核心汽車零部件以及年產5萬輛重型專用車項目,達產後可實現年銷售收入300億元、利稅30億元。
㈢ 吉利多品牌版圖再擴張:擬收購華菱星馬15.24%股份實現控股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高飛昌?一路「買買買」的吉利又盯上一個新獵物。6月7日,華菱星馬(600375)發布了「控股股東轉讓所持公司股份公開徵集受讓方的進展公告」。據該公告顯示,在公開徵集期內共有一家意向受讓方遞交了受讓意向書及相關申請材料,並支付了認購意向金人民幣3000萬元,而該受讓方是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車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吉利商用車」)。
這證實了此前業內傳出的吉利將要收購華菱星馬股份的消息。6月7日,經濟觀察網記者就此向吉利商用車進行咨詢,該公司一名內部人士未提供更多的信息,僅表示「一切以公告為准。」
據了解,華菱星馬股份轉讓的消息最早出現在4月26日。彼時華菱星馬表示,接到馬鞍山市國資委通知,其實際控制人馬鞍山市人民政府正在籌劃與公司相關的重大事項,可能導致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而後的5月22日,華菱星馬表示,其控股股東安徽星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星馬集團)及其全資子公司馬鞍山華神建材工業有限公司(華神建材)擬轉讓所持華菱星馬8468萬股股份,占總股本的15.24%。由於星馬集團是華菱星馬的控股方,因而轉讓完成後華菱星馬的實際控制人將變更。
星馬集團在轉讓華菱星馬股份的同時也開出了一系列條件。例如,擬受讓方或其實際控制人所控制的企業集團,2019年經審計的合並報表總資產應不少於人民幣2000億元,凈資產應不少於人民幣500億元;盈利水平方面,應該最近三年連續盈利,經審計的合並報表每年利潤總額不少於人民幣50億元。此外,擬受讓方或其所屬的企業集團應具有乘用車和商用車生產資質。
正是因為這些硬性條件,讓業內認為吉利將會是一個潛在買家。因為,在國內能夠滿足上述條件的企業並不多,全國僅有一汽、東風、長安、廣汽、上汽這些大型國企滿足條件,但同是國企的身份被視為「可能性不大」。而民營企業中能夠滿足條件的只有吉利控股。根據吉利汽車的財報,其近三年營業收入均超過1000億,而且連續三年盈利,年度盈利約100億元,而吉利汽車的母公司吉利控股的資產規模更大。更重要的是,吉利同時擁有乘用車和商用車業務。
據了解,吉利商用車旗下的品牌包括遠程汽車和倫敦電動計程車兩個品牌,前者是吉利在2016年收購東風南充汽車有限公司100%股權的基礎上推出的。為打造遠程品牌,吉利控股表示要投資70億元建設新能源商用車基地,包括年產10萬台新能源商用車和5萬台燃氣發動機。不過,遠程汽車目前的主要車型為中大型客車和輕卡,且該品牌發展較為緩慢。有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遠程汽車總銷量為4446輛,僅為同行業龍頭企業如宇通客車、金龍汽車等的月銷量。
公開資料顯示,華菱星馬的主要業務集中在重卡、專用車及汽車底盤、汽車零部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涵蓋重卡 底盤、重卡整車、混凝土攪拌車、散裝水泥車、混凝土泵車、半掛牽引車、工程自卸車、發動機、變速箱、車橋等。這些均是吉利商用車目前尚未涉足的領域,因而兩者之間存在「優勢互補」的可能性。
「擬通過本次公開徵集轉讓的方式引進產業關聯度高、綜合實力強的戰略夥伴,後續在資金、管理、業務等方面為華菱星馬提供支持,從而提升華菱星馬的規模和盈利能力,保持華菱星馬持續、穩定發展,做大做強華菱星馬汽車品牌。「華菱星馬在5月23日的公告中表示。
近兩年,華菱星馬的銷量與業績表現均處於下滑之中,這成為其想要尋求外部支持的重要原因。根據華菱星馬發布的2019年財報,當年其營業收入為63.82億元,同比下降12.47%,歸屬於上市公司的凈利潤為0.43億元,同比下降27.27%。而扣非凈利潤方面,2019年為-0.30億元,同比2018年下降2339.71%。銷量方面,2019 年華菱星馬銷售中重卡16,795 輛,較上年同期下降 17.19%;實現專用車上裝銷售 12,001 台,較上年同期下降 8.35%。2020年第一季度,華菱星馬營業收入10.70億元,同比下降44.1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09億元,同比下降1941.73%。
事實上,吉利控股已經成為業內廣為人知的「大買家」,今年業內的多起資產並購過程中均傳出過吉利或將出手的消息。這背後的原因也不難理解,近幾年吉利控股通過收購、合資、內部孵化等多種手段,已擁有了多達12個汽車品牌,構建起全球罕見的多品牌架構,品牌數量僅次於德國大眾汽車集團。吉利旗下的品牌包括吉利、沃爾沃、領克、寶騰、路特斯、倫敦計程車、遠程商用車、太力飛行汽車、幾何汽車、Smart汽車、極星汽車、楓葉汽車等,覆蓋乘用車、商用車、新能源車、飛行汽車和計程車。而如果華菱星馬成功加入,吉利將完善目前的商用車業務鏈條,並且吉利控股的品牌總數將一舉超越大眾集團。
此外,由於華菱星馬作為一家成熟的上市公司,是一個現成的資本運作平台,這對吉利的吸引力頗大。一直以來,吉利不斷「買買買」的擴張發展,使其資金壓力成為廣受業界爭議的話題。對此華菱星馬表示:「華菱星馬作為全國重要的重型卡車、重型專用車及零部件生產研發基地,相關資質齊備,可以為擬受讓方提供上市公司這一資本運作平台,藉助於擬受讓方的資金、管理、業務等方面的支持,以及華菱星馬現有的製造能力和多年的產業布局,實現擬受讓方與華菱星馬的優勢互補。」
對吉利而言,收購華菱星馬所付出的代價並不算大。華菱星馬確定的轉讓價格擬不低於人民幣5.14 元/股,最終價格將依據相關法規並在擬受讓方報價基礎上綜合考慮各種因素確定。若以5.14元的價格算,8468萬股意味著僅4.35億元的資金。據了解,自4月26日股份轉讓的消息公布以來,華菱星馬股價不斷上漲,已從4月29日的4.98元上漲至6月7日的9.04元,一個多月時間里股價接近翻倍。但即便按照翻倍後的價格計算,收購價也不會超過10億元。
吉利控股曾不止一次表示過要成為世界級汽車集團的決心,而當前其構建的多品牌發展模式,是其實現全球化發展目標的重要支撐。事實上,縱觀全球排名靠前的頂尖汽車集團,如大眾集團、雷諾-日產-三菱聯盟、豐田汽車、PSA集團、福特汽車等等,無一不是有著完善的商用車和乘用車布局,並且在商用車領域競爭力不俗。而吉利通過華菱星馬入局商用車涉足重卡和專用車,將補齊其多品牌架構中尚缺少的一塊重要拼圖。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㈣ 華菱星馬股票上市多少每股
你好。看下圖:
上市開盤價是28元/股、
㈤ 中國汽車業上市公司有哪些
上海汽車
長春一東
航天機電
福田汽車
東安動力
s佳通
亞星客車
全柴動力
曙光股份
*st昌河
星馬汽車
江淮汽車
風神股份
航天晨光
長力股份
貴航股份
迪馬股份
st黃海
金杯汽車
雙錢股份
申華控股
交運股份
金龍汽車
st松遼
一汽富維
東安黑豹
st寶龍
長豐汽車
東風汽車
宇通客車
東風科技
特力a
江鈴汽車
萬向錢潮
海馬股份
黔輪胎a
青島雙星
長安汽車
模塑科技
天興儀表
博盈投資
一汽轎車
金宇車城
安凱客車
山東巨力
三環股份
中鼎股份
一汽夏利
中國重汽
中通客車
金馬股份
巨輪股份
寧波華翔
萬豐奧威
1、汽車股票,是汽車廠家向社會籌集資金的重要方式。汽車廠家自己發行股票或債券,吸收社會上的大量資金,這是國外汽車工業的通行做法。
2、美國的福特公司,就是靠發行股票起家的。日本的汽車廠家,最初也是靠發行股票和債券,大量吸收民間的資金來集資的。
3、目前,國外汽車廠家仍然把發行股票或債券作為企業集資的重要手段。在我國,汽車工業投資過去主要依靠國家撥款或銀行貸款。近年,隨著企業的股份制改造,也相繼有一些汽車廠家的股票上市。
㈥ 2021年換電概念股龍頭有哪些
2021年換電概念股龍頭有:
1、長城汽車(601633),最新股價30.41元,總市值2790.41億:公司間接持有83.65%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股權。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主營業務包括新能源汽車充換電設施建設運營。
2、中航光電(002179),最新股價66.50元,總市值732.09億:公司積極布局充換電產品市場,圍繞吉利、上汽、比亞迪等國內主要自主車廠,實現項目新突破。
3、北汽藍谷(600733),最新股價9.11元,總市值318.27億:公司已完成換電技術、換電平台、換電產品,換電站網路建設、換電商業模式的探索和布局,並保持全球領先地位。
4、亨通光電(600487),最新股價12.96元,總市值306.14億:公司旗下多個子公司業務包括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的投資、設計、安裝、建設、運營。
5、ST力帆(601777),最新股價5.74元,總市值259.90億:生產的新能源汽車採用換電模式進行充電。
6、福田汽車(600166),最新股價3.64元,總市值239.34億:首批福田智藍新能源換電重卡車輛交付儀式近日在北京密雲舉行,換電重卡的交付作為北京新能源發展標桿示範項目推動了北京市新能源商業化發展。
7、江淮汽車(600418),最新股價8.61元,總市值163.01億:7月22日工信部申報了335批《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其中包括2款江淮汽車申報的換電專用車。
8、易事特(300376),最新股價6.44元,總市值148.98億:19年為鐵塔及平台公司、兩三輪電動車運營公司等提供換電櫃、充換電管理雲平台。
9、東風汽車(600006),最新股價6.83元,總市值136.60億:時空網約車主要生產製造商,也是是伯坦科技的主要合作夥伴,旗下擁有6款換電車型。
10、阿爾特(300825),最新股價19.82元,總市值60.58億:炒股吧(www.btltl.com)小編提示,公司的換電技術會根據客戶需求應用到實際項目中。
11、科大智能(300222),最新股價8.25元,總市值59.71億:子公司永乾機電與蔚來汽車曾於18年初簽署《換電站項目戰略合作協議》,蔚來汽車指定永乾機電為蔚來汽車換電站項目的合作夥伴,擁有世界最先進換電系統。
12、東信和平(002017),最新股價10.88元,總市值48.58億:子公司業務涉及新能源汽車充換電設施的開發、設計和投資等。
13、金冠股份(300510),最新股價5.52元,總市值45.74億:基於公司在低速車充換電產品即使具備核心能力,擬與新能源低速車換電領域進行合作。
14、山東威達(002026),最新股價10.66元,總市值45.09億:蘇州德邁科控股子公司斯沃普智能主業包含自動化換電站等電動汽車電力供應設施生產銷售,並開展電動汽車充換電互聯網平台及動力電池梯次利用大數據平台建設,已在北京、上海、蘇州等地建設多處電動汽車快速自動換電站系統並成功投入運營。
15、華菱星馬(600375),最新股價7.59元,總市值42.18億:產品包括純電動換電重卡和換電站。
16、天汽模(002510),最新股價4.28元,總市值40.71億:參股時空能源;時空能源採用側方換電模式,主要運用在網約車、計程車、物流車上。公司是蔚來汽車合作商。
17、英飛特(300582),最新股價18.73元,總市值37.03億:公司於2020年開始與杭州伯坦科技工程有限公司進行首次合作,在換電車型的動力系統以及換電站的出電系統中有相關的合作和應用;公司目前已經與伯坦簽訂訂單,並計劃於7月開始批量供貨。
18、英威騰(002334),最新股價4.88元,總市值36.77億:新能源汽車業務已經涵蓋電機控制器、電機、車載電源和充電樁等產品,充電產品實現全功率覆蓋,快充直流樁實現全國不同地域的應用,換電站與國內標桿車廠及系統集成商建立合作;
19、長高集團(002452),最新股價5.23元,總市值27.88億:公司業務包含配套建設換電站為純電動汽車提供換電服務。
20、中元股份(300018),最新股價5.72元,總市值27.50億:子公司惠合科技主要產品或服務包括電動汽車充、換電技術服務。
21、展鵬科技(603488),最新股價8.39元,總市值24.54億:收購伯坦科技,其主要業務包括換電式純電動汽車零部件業務、換電網路核心設備業務等,並與多家整車廠商、換電站運營方建立了合作關系;2019年度實現營業收入2.64億元,同比增長43.44%
22、通合科技(300491),最新股價13.44元,總市值21.61億:主要產品包括充換電站充電電源系統(充電樁)及電動汽車車載電源電力操作電源等。
23、友訊達(300514),最新股價9.91元,總市值19.82億:公司經營范圍包括:電動汽車充/換電設備檢定裝置、電動汽車充/換電站及充/換電設備和其它汽車電子設備。
24、德威新材(300325),最新股價1.61元,總市值16.19億:業務包括分布式交流充電樁、換電設施的研發、生產、銷售。
㈦ 華菱星馬是國企嗎
不是,屬於上市公司。
華菱星馬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華菱星馬汽車」),是全國重要的重型卡車、重型專用車及零部件生產研發基地,國家重點支持企業,首批「國家汽車整車出口基地企業」,第四批國家科技部科技創新型試點企業,國家倡導發展自主品牌、堅持自主創新的典範。
公司佔地面積5000畝,建築面積40餘萬平米,形成了年產10萬輛重型卡車、5萬台大功率發動機和5萬輛重型專用車的生產能力。
公司總資產80億,員工5000人,工程技術人員1500人。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和博士後科研工作站,與國際一流研發機構有密切的技術合作關系,與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湖南大學、合肥工業大學等國內知名高校建立了長期的產學研合作關系,具有很強的產品開發能力。
(7)股票華夌星馬歷史股價擴展閱讀
華菱星馬的歷史
1970年 馬鞍山市建築材料機械廠(即華菱星馬集團前身)成立。 1979年 第一台散裝水泥車問世。 1980年 開始批量生產散裝水泥車。 1986年 成為散裝水泥車全國定點生產企業。 1994年 更名為馬鞍山專用車製造廠。 1996年 開發出第一台混凝土攪拌車。
1997年 改制為馬鞍山星馬專用汽車有限公司,取得獨立法人資格。 1999年 經安徽省政府批准,公司整體變更為「安徽星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2000年 開發出第一台混凝土泵車。 2001年 入駐馬鞍山市經濟技術開發區。
2003年 星馬汽車股票發行上市,星馬成為汽車行業的上市公司; 組建安徽星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 與日本三菱合作簽署為期10年的技術合作協議,研發生產華菱重卡; 兩大核心子公司之一的安徽華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2004年 第一輛重型汽車底盤下線,並順利投放市場。 2005年 首次走出國門,出口海外市場。 2006年 代表國內整車企業首次參加國際最高水平的漢諾威國際商用車展。 2007年 華菱重型車橋項目奠基。
2008年 第二代重卡新產品星凱馬問世。 2009年 單班年產50000輛重卡項目奠基; 年產5000輛客車項目奠基。 2010年 湖南衡陽年產10000輛重卡及70000套車橋項目破土動工;
華菱汽車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奠基; 首次跨入產銷過百億汽車企業行列; 迎來建廠40周年 2011年 完成重組上市 「單班年產5萬輛重卡項目」總裝車間建成投產 2012年 完成華菱星馬重組後的整合,正式更名為「華菱星馬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㈧ 為什麼華菱簡稱為CAMC
CAMC是CHINAANHUIMA AN SHANCAR的縮寫,即中國安徽馬鞍山汽車的意思。
華菱汽車屬於安徽星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是全國重要的重型卡車、重型專用車及核心零部件生產研發基地,國家重點支持企業,首批「國家汽車整車出口基地企業」,第四批國家科技部科技創新型試點企業。
2009年12月7日,由中國汽車報社主辦、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承辦的「2010年中國卡車年度車型」評選活動揭曉,華菱第二代重卡產品「星凱馬」 摘得 「2010年年度重卡」 桂冠。
(8)股票華夌星馬歷史股價擴展閱讀
歷史沿革
1970年 馬鞍山市建築材料機械廠(即華菱星馬集團前身)成立。 1979年 第一台散裝水泥車問世。 1980年 開始批量生產散裝水泥車。 1986年 成為散裝水泥車全國定點生產企業。
華菱汽車於2003年4月1日上市(股票代碼:600375),2011年完成資產重組上市,2012年3月更名為華菱星馬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總資產100億元,凈資產35億元,固定資產60億元;員工5000人,工程技術人員1200人;佔地面積3500畝,建築面積40餘萬平米。
㈨ 名字中帶馬的股票代碼
603686 龍馬環衛
600993 馬應龍
600810 神馬股份
600808 馬鋼股份
600565 迪馬股份
600375 華菱星馬
002668 奧馬電器
002563 森馬服飾
002453 天馬精化
002276 萬馬股份
002210 飛馬國際
002122 天馬股份
000980 金馬股份
000935 四川雙馬
000766 通化金馬
000572 海馬汽車
000050 深天馬A
㈩ 華菱星馬:吉利商用車意向受讓控股股東擬轉讓的公司股份
6月7日,華菱星馬發布公告稱,控股股東擬轉讓公司股份公開徵集受讓方事項取得進展,公開徵集期內,意向受讓方吉利商用車集團向控股股東星馬集團遞交了受讓意向書及相關申請材料,並支付了認購意向金3000萬元。星馬集團將確定意向受讓方是否符合受讓條件。
此前在4月29日和5月23日,華菱星馬發布《公司關於控股股東擬協議轉讓公司股份暨公司股票復牌的提示性公告》和《公司關於控股股東擬轉讓公司股份公開徵集受讓方的公告》。其控股股東安徽星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星馬集團」)及其全資子公司馬鞍山華神建材工業有限公司(下稱「華神建材」)擬通過公開徵集受讓方的方式轉讓所持公司全部股份。其中,星馬集團本次擬公開徵集轉讓24,136,112股股份,華神建材本次擬公開徵集轉讓60,544,793股股份,合計占公司總股本的15.24%。
公開資料顯示,華菱星馬是一家重卡以及專用車製造企業,前身是成立於1970年的馬鞍山市建築材料機械廠。2003年4月在上交所上市,2004年引進日本三菱技術進入卡車領域。經過50年的發展,華菱星馬主要生產重卡、礦卡以及新能源貨車,同時也為卡車製造商們提供發動機、變速箱以及車橋在內的動力總成產品。
近年來,隨著國內經濟減速,國民經濟出現下行壓力,不少省市的重大工程項目因而延期甚至停工,進而對商用車市場也造成了不小的沖擊。根據華菱星馬過去5年披露的財報顯示,華菱星馬的凈利潤一直在5000萬元左右徘徊。2019年,華菱星馬實現營收63.8億元,同比下滑12.48%;凈利潤4327萬元,同比下滑27.27%。今年一季度,受疫情影響,華菱星馬營收僅為10.7億元,同比下滑44.27%;凈利潤虧損10.96億元。
據了解,星馬集團的實際控制人為馬鞍山市政府。當地政府引入戰略投資者的原因在於,華菱星馬作為馬鞍山汽車生產企業的龍頭企業,近年來受限於下遊行業需求的變化以及所屬行業的競爭和成長空間,財務狀況不佳,資產負債率偏高,資產和業務規模難以繼續做大。
如若本次公開徵集轉讓完成後,該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將發生變更。
因此,現有控股股東對受讓方的資質方面,也提出了一些要求:
一是受讓方或其所屬的企業集團具有乘用車和商用車生產資質,通過業務協同、規模擴大、效率提高等方式,以提升上市公司華菱星馬的市場佔有率和盈利能力;
二是擬受讓方或其實際控制人所控制的企業集團2019年度經審計的合並報表總資產應不少於人民幣2,000億元,凈資產應不少於人民幣500億元;
三是擬受讓方或其實際控制人所控制的企業集團最近三年連續盈利,經審計的合並報表每年利潤總額不少於人民幣50億元。
華菱星馬證券部人士透露,引入戰略投資者是股東方的決策,雖然公告有列出了具體的財務指標,但同時公司也十分關注擬受讓方與公司業務的關聯度,希望有資源一起做大。
從幾項財務指標來看,吉利是能夠符合上述要求的民營企業集團。2018年,吉利控股集團的總資產便邁進了2000億元大關,而在2017~2019年,旗下子公司吉利汽車的凈利潤分別達到106.34億元、126.7億元以及81.9億元。
公告顯示,華菱星馬此次公開徵集轉讓的價格擬不低於人民幣5.14元/股,如果吉利接盤全部8468萬股,至少需要4.35億元。
2016年,吉利以4.07億元收購東風南充公司100%股權,成立吉利四川商用車有限公司,正式進軍商用車領域。而在2017年吉利又豪擲33億美元,獲得沃爾沃卡車8.2%的股份和15.6%投票權,位居最大單一股東地位。從目前來看,吉利四川商用車公司的產品更多專注於增程式動力系統及甲醇動力系統等新能源領域,收購華菱星馬,可以快速的獲得傳統重卡技術領域的資源和技術儲備。
從數據上看,2019年華菱星馬銷售中重卡1.8萬輛,實現營收63.8億元,相較於一汽、東風等集團企業,體量雖然相對弱小,但除了重卡整車生產製造,華菱星馬在動力總成方面深耕多年,擁有自主研發的發動機、變速器和車橋,具備一定的自主技術優勢。此外,作為一家上市公司,其還可以為擬受讓方提供資本運作平台。
如果,華菱星馬有了吉利雄厚資金實力的支持,以及在收購沃爾沃之後取得的技術優勢,或許在商用車市場,華菱星馬新車將會再次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