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硬科技2b2g2t
A. 股市中的科技股,究竟是怎麼回事
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投資理財也越來越常見,而炒股票也成為投資理財的主要方式之一。股票的類型也分為很多種,有我們常見的國家股,企業股,個人股等等,分類五花八門,數目頗多。隨著我國科技技術的發展,又興起了科技股。顧名思義,科技股就是和高技術掛鉤的股票,它產生於行業技術領先的企業,近幾年來發展勢頭洶涌。
隨著科技股的發展,市場上也出現了兩種大的分流,那邊是軟硬科技股。從應用和軟體層面定義的科技股稱為軟科技股,運用科學應用的實體生產稱為硬科技股。如果我們准備投科技股來完成理財,我們也要明確雖然科技股發展前景很好,但是它的發展也會存在風險。無論是投哪一種科技股,都不能盲目,而要在精挑細選之後投注。
B. 科技股有哪些
「科技股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軟科技,一種是硬科技。軟科技是指人工智慧技術、雲計算技術、大數據技術等領域的股票,硬科技是指綜合類股票。 電路、國內通信設備行業、新能源汽車、航空航天等領域軟科技股包括中國軟體、恆生電子和金山辦公硬科技股包括中興通訊、梧桐控股、金芯諾和長電科技。
拓展資料
1. 股票不僅是股份公司所有權的一部分,而且是一種已簽發的所有權證書。是股份公司發行給各股東的一種證券,作為所有權憑證,以籌集資金,取得分紅和紅利。股票是資本市場的長期信用工具。它可以轉讓和交易。股東可以與其分享公司的利潤,但也應承擔公司經營失誤造成的風險。每一股代表股東對企業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每個上市公司都會發行股票。同一類別的每一股代表公司的平等所有權。每位股東所擁有的公司的所有權份額,取決於其所持有的股份在公司總股本中的比例。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組成部分,可以轉讓和交易。是資本市場主要的長期授信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出資。
2. 股票是一種有價證券。 它是股份公司在募集資金時向其投資者發行的一種股票。 它代表其持有人(即股東)對股份公司的所有權。 股份的購買也是企業業務購買的一部分,可以與企業共同發展壯大。該所有權是一項綜合性權利,如參加股東大會、投票、參與公司重大決策、收取股息或分享股息差額等,但共同承擔公司經營失誤造成的風險。 獲得固定收益是投資者購買股票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股利分配是股票投資者固定收益的主要來源。
3. 大多數股票的交易價格為:交易時間為4小時,分為上午9:30至11:30和下午13:00至15:00兩個時段。 從周一到周五。從上午9:15開始,投資者可以下單。 委託價格限於前一交易日收盤價的10%,即在漲停板之間。 9:25年前委託的名單在上午9點25分進行配對,得到的價格就是所謂的「開盤價」。 9: 25-9:30之間的委託名單到9:30才會處理。
C. 硬科技報告:2nm晶元為什麼特別
1.IBM推出全球首款2nm製程晶元
我想推薦的第一項進展來自晶元製造領域。提起晶元製造,我們經常會想到台積電、三星、英特爾這種老牌晶元大廠。但是在上周,一位 科技 圈的「掃地僧」讓我們眼前一亮。
5月6號,美國IBM公司正式宣布他們成功開發出了世界上第一個達到2nm水平的晶元製造工藝。我在文稿區放了一張這次IBM公布顯微鏡下的晶元照片,裡面一個個排列整齊的鋸齒狀凸起,就是晶元中負責運算的最基礎結構單元——晶體管的橫截面。可以看出其中結構精巧的程度,可以說令人嘆為觀止。
不過細心的同學可能會注意到,照片裡面晶元最重要的微觀結構,也就是晶體管中電子流動的通道寬度是12nm,跟說好的2nm不一樣!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這就涉及晶元技術里一個大多數人都不太了解,但又很重要的知識點了。那就是晶元使用多少納米的工藝,雖然在很多年以前是代表晶元里晶體管特徵尺寸的真實大小的,但是現如今7nm、5nm晶元中這個所謂的多少納米,其實早都已經不代表晶體管的真實尺寸了,而只是一個技術代號(這就跟蘋果11、12代手機是一個意思)。
甚至,晶元大佬之間還因為每一代製造技術究竟應該叫幾納米吵過架。比如在前幾年,英特爾公司就曾經指責台積電說:「台積電的7nm晶元里晶體管的個頭,比英特爾製造的10nm晶元個頭還大,簡直是技術虛標!」但是沒辦法,台積電在過去幾年中,還是無情地超過了英特爾成為全球市值第一的晶元企業。因此,盡管名稱上存在一定營銷策略的考慮,但是晶元技術從7nm到如今的5nm、3nm,可以說每一代都是很成功的。
聽到這里有些同學可能會問了, 那既然這多少納米已經不代表真實的晶體管大小了,這一次IBM的所謂2nm技術是不是也有虛標的成分呢?
目前看來還真不是。這次IBM宣布的2nm晶元技術,至少在兩個方面是有一些真本事的,很值得對晶元產業感興趣的同學留意。
首先,就是這次IBM在晶元的晶體管密度上確實有比較大的提升 。我們剛剛提到,如今晶元工藝的名字已經不跟晶體管的真實尺寸掛鉤了,但這可並不意味著晶元每一代技術的名字就可以亂叫。事實上,業界有一個默認的規矩,那就是只有當一種晶元的製作工藝,在單位面積上的晶體管數量(或者說晶體管的密度)比起上一代有將近一倍的提高的時候,才有資格叫新的名字。
而這一次IBM的2nm晶元,在每一平方毫米的面積上,可以製造3.3億枚晶體管,這個密度差不多是蘋果手機里5nm晶元的2倍,小米、三星等等手機里5nm晶元的3倍,確實有比較明顯的提高。
要知道,晶體管的密度跟晶元性能基本上是成正比的。引用IBM自己的話來說,這種高密度的晶體管技術,能把如今手機的續航提高到四天,對大型的數據中心、個人電腦,以及自動駕駛 汽車 ,也有很大的性能提升潛力。
為什麼這么說呢?
這里需要簡單補充一點晶元技術發展背景知識。在2010年之前,晶元里的晶體管使用的都是所謂的平面工藝,換句話說,那個時候的晶元即便用顯微鏡去觀察,也還真是一個扁平的「片」。但是,這種扁平的晶體管結構,在28nm左右就遇到了瓶頸,很難再繼續縮小了。
於是英特爾公司,在2011年推出了一種被稱為魚鰭式晶體管的晶元技術。這個技術的具體細節你不用關心,你需要了解的是,這是一種樣子有點像魚鰭的立體結構,成功地讓晶元工藝突破了28nm的難關。從2011年直到今天,所有的高端手機和電腦晶元,使用的全都是這種魚鰭式晶體管的技術。換句話說,如果把你正在收聽得到APP的手機里的晶元放到顯微鏡下的話,看到的就不再是扁平的圖案,更像是一個高樓林立的城市航拍照片。可以說,正是這種晶元的立體結構,引領了過去十年晶元行業基本的技術方向。
但是令人頭疼的是,如今的晶元又到了一個重要的技術節點,那就是工程師們發現對於小於5nm的工藝來說,即便是魚鰭式的晶體管,也不好用了,會出現漏電等等復雜的失效現象。於是,業界就熱切地盼望能有一種新的晶體管結構,能像十年前的魚鰭式結構一樣,繼續帶領晶元製造工藝向前進步。
說到這里,就要提到這次IBM成功實現的新工藝了。從IBM這次公布的2nm晶元照片可以看出,其中晶體管已經不再使用如今的魚鰭式結構,而是採用了一種更加立體,結構也更復雜的全環繞式結構(也就是所謂的GAA晶體管)。
打個比方來說,魚鰭式晶體管就好像是在矽片上造了好多平房,而這個全環繞式晶體管就如同把平房升級成了樓房。由於微觀結構更加立體,也就使得晶體管的密度突破了5nm工藝,向著更小、更先進的晶元前進。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IBM實現的全環繞式結構,並不是它的獨創,事實上包括台積電在內的許多晶元廠商也都在嘗試這種新結構。只不過這一次IBM搶先在2nm這個工藝節點上,公布了自己的成果。因此可以預見的是,伴隨著全環繞式結構,晶元技術很有可能繼續迎來10年的蓬勃。
說到這里我有一個感慨,晶元技術其實是人類 歷史 上極為罕見的一類技術。因為我們人類大部分的技術突破,都不具備時間上的可預測性。大概只有晶元技術,能夠在過去60多年的時間里,持續地兌現性能指數級增長的承諾。這裡面蘊藏了無數科學家的辛勤工作和勇敢嘗試。
這次成功實現的全環繞式晶體管,大概是目前業界普遍認可的未來十年最有希望的技術方向,因此我在本月將它分享給你。很可能未來的幾年,我們就會用上採用這種新工藝的手機和電腦了。
2.中科大團隊將「相干光存儲」時間提升至近1小時,創世界紀錄
我為你推薦的第二項進展,來自我國科學家在光學領域創下的一項新紀錄。
在中文裡,「光陰」和「時間」是一對同義詞。我想這可能是因為在古人的眼裡,時間就像是光線一樣只能流逝而沒法保存。但是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光線真的不能被保存住嗎?
4月22號,《自然通訊》雜志報道了一項來自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新世界紀錄。研究人員成功地將「相干光存儲」技術的存儲時間,提升到將近一個小時的長度,比之前的世界紀錄提高了50多倍。
說到存儲我們都不陌生。比如我們存在U盤里的數據,存上一兩年肯定是沒什麼問題的。為什麼這種「相干光存儲」保存一個小時就很了不起了呢?為了理解這項紀錄的意義,我想還是得先介紹一下什麼是「相干光存儲」技術。
我們知道,光的本質是電磁場的周期性波動。如果把光寫成波動的數學形式,有三個對應的數字是我們比較關心的,分別是與光線亮度相關的振幅信息、與光線顏色相關的頻率信息,以及與光傳播的時間相關的相位信息。
其中,前兩個與亮度和顏色相關的數字,我們比較熟悉。舉個不一定恰當的例子,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張照片,其實都可以理解成一個光存儲設備。它記錄的是一塊區域裡面光的亮度和顏色信息。而我們人眼看照片的過程,就可以理解成一個讀取數據的過程。
我們今天一般意義上的光存儲技術,比如說光碟,只能利用光在一段時間內平均亮度來存儲數據。而剛剛提到的第三個數字,也就是光與時間相關的相位信息,我們其實並沒有記錄。這就好比,圖片或者視頻里的每一個像素,記錄的只是光在快門時間內的平均亮度。而真實世界中發生的情況是,光作為電磁波,它在快門時間內其實振動了上百億次,每一次振動都對應一個極其微小的時間周期,那這些與時間相關的信息,從圖片或者視頻里就是無從得知的。
但是,如果我們貪心一點,想把光的第三個信息——也就是與傳播時間相關的相位信息記錄下來,就會立刻變得非常困難。這是主要是因為, 光的相位信息是一個非常小而且敏感的數字。比如我們日常的可見光,如果要記錄它的相位,大概等價於記錄千萬億分之一秒這個級別的時間信息,這本身就是非常困難的。而且即便能夠保存這部分信息,任何一點環境中的風吹草動,都很可能破壞這個數據。更不要說把它精確地讀取出來了。
而這一次中科大的科學家們研究的「相干光存儲」技術,簡單來說,就是想把這個敏感而脆弱的相位信息,保存下來的技術。
聽到這里,有的同學可能還會好奇,我們為什麼非得保存光的相位信息,這么敏感和脆弱的數據對我們有什麼用呢?
這就要提到「相干光存儲」一個重要的未來應用了,那就是量子通信和量子計算。這裡面的技術原理比較復雜,我只為你介紹一下其中的主要概念。簡單來說,今天量子技術的一個重要的流派,就是利用處於量子態的光來實現通信和計算的效果。
但是具備一定計算機知識的同學肯定會意識到,任何一個計算系統,如果只有通信和計算設備肯定是不行的,還得有對應的存儲設備,才可能實現完整的計算功能。而具體到今天來說呢,不論是現如今的量子計算還是量子通信技術,都還沒有任何一種設備能夠把計算或者通信的中間結果,用光量子本身作為載體保存下來。
這樣的量子設備,就好比一個人腦子特別好用,算數特別快,能瞬間算出100萬之內的加減乘除。但是他的記性特別不好使,算完之後馬上就忘了。如果你問他1秒鍾之前的計算結果,他大概率已經忘了。
所以,我們非常希望有一種方式,能夠把完整的光量子的信息保存下來。這才能夠和今天非常熱門的量子計算,量子通信配合成為完整的量子信息系統。而光量子最重要,也是最難保存的信息就是剛剛提到的,與光傳播時間相關的相位信息。
聽到這里我想你就能明白了,盡管「相干光存儲」技術難度非常大,但是科學家們認為,它很有可能是邁向光量子存儲的必經之路。所以哪怕現在的效果很一般,也要不斷地進行研究和嘗試。
那說到這里很多同學可能還會問,這一次中科大的科學家們是怎麼做的呢?
其實,如果我們忽略掉其中的技術細節,我們會發現這一次中科大的科學家們最重要的技術突破,就是通過一種原子級別的材料挑選技術,找到了一個特殊的晶體材料,能夠有效地把敏感的相位信息保存起來。
具體來說,科學家們找到了一種特殊材料,也就是所謂摻有銪的硅酸釔晶體,這裡面的釔和銪都是比較少見的化學元素,你不用關心具體的材料名稱。你需要了解的是,這種材料中的原子剛好能夠吸收特定波長的光,把光的信息存儲在環繞原子周圍的電子上面,而且穩定地存儲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當我們需要讀取數據的時候,這些電子會通過光的形式釋放能量,相當於把我們剛剛存儲進去的光發射了出來。這也就完整地完成了光的存儲和讀取過程。
上面這個過程聽起來還是比較簡單的,但是操作其實非常的復雜。因為在原子尺度上挑選材料,跟我們在菜市場里挑菜的難度是完全不一樣的。為了准確的地對材料在原子尺度上對光的響應特性進行測試,研究人員從2015年開始,開發了一種設備,叫做光學拉曼外差探測核磁共振譜儀。這種設備的名字聽起來就很復雜,簡單來說它是用來觀測原子周圍電子的能量特徵的。因此才讓科學家有能力對材料進行原子級別的挑選。
利用這種挑選出來的新材料,中科大的科學家們成功地把相干光的存儲時間提高到了將近一個小時的長度,把之前的世界紀錄提高了50多倍。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次中國科學家們實現的是「相干光存儲」技術,距離我們剛剛提到的光量子存儲,還有一定的距離。其中的區別,簡單來說,相干光存儲技術保存的是一束光,而光量子存儲技術則需要再往前走一步,記錄每一個光量子的信息。
我們也期待中國的科學家能夠在量子信息學領域為我們持續帶來好消息。
D. 科技股龍頭有哪些股票
科技股主要有兩類,一種是軟科技、另外一種是硬科技。其中軟科技是指人工智慧技術、雲計算技術、大數據技術等這些領域的股票,硬科技是指集成電路、國產通信設備產業、新能源汽車、航空航天等領域的股票。
軟技術個股有:中國軟體、恆生電子、金山辦公、創業慧康等。
硬科技個股有:中興通訊、吳通控股、金信諾、長電科技,江豐電子等這些科技股票。
拓展資料
科技股為了確立一個能反映資訊科技發展的市場指標,恆指服務公司2000年4月25日宣布推出恆生資訊科技股指數(科技股指數)及恆生資訊科技股組合指數(組合指數)。
所謂科技股,簡單地說就是指那些產品和服務具有高技術含量,在行業領域領先的企業的股票。
比如:從事電信服務、電信設備製造、計算機軟硬體、新材料、新能源、航天航空、有線數字電視、生物醫葯製品的服務與生產等等的公司通稱為科技行業。科技股在市場上魚目混珠,良莠不齊,很難區分。
市場對科技股分類十分模糊,恆指服務公司採納FTSE全球行業分類方法,以其收入主要來源作分類。獲選進入該指數成份股的公司必須屬於以下行業:固網電訊、無線電訊、電腦硬體(不包括鍵盤及滑鼠等)、半導體、電訊產品(不包括家用電訊)、電腦支援、互聯網、軟體、電子商貿。這是根據Classification System的資訊科技及電訊行業分類。
基本面是支撐股價上漲的根本因素,展望未來,科技股具有業績高成長空間。從宏觀面來看,國際金融危機已經觸底,但全面復甦還有待時日,要完全走出困境則必須進行經濟結構調整,而科技則是實現經濟結構調整的必然手段。
股價推升空間大 與其他題材有很大不同的是,科技類股的股價具有巨大的想像空間,在股價定位上往往不受市盈率這類估值指標的限制。
如上一輪1999年科技股飆升的主流是網路股,當時市場甚至以網站的點擊率來衡量企業的未來成長,使得股價炒作起來沒有太大的限制。當前包括物聯網、低碳經濟等科技題材類個股也類似,由於屬於新興行業,未來存在著巨大的發展前景,業績存在幾何級成長的可能性,所以不能按照當前業績來限定其合理的估值價位,股價也就具有了巨大的上漲想像空間。從美國納斯達克市場的情況來看,其個股的市盈率往往明顯高於主板市場。
A股創業板和中小板中的個股市盈率水平也明顯高於主板。此外,在過去一年多的市場行情中,科技題材類個股股價表現並非是最突出的,因此只要業績出現復甦跡象,資金就可能積極參與其中,使其股價出現驚人的表現。
E. 高科技股票有哪些龍頭股
科技股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軟技術,另一類是硬技術。科技股是指某些產品及服務具有高技術含量,在行業領域領先的企業的股票。那麼科技龍頭股有哪些呢?1、科大訊飛;2、紫光股份;3、超圖軟體;4、朗科科技;5、光迅科技;6、中國軟體
一、高科技股票龍頭股有哪些及其代號
1、科大訊飛(002230):它是A股人工智慧的龍頭股票,公司在語音合成、語音識別、口語評測、語言翻譯、聲紋識別、人臉識別等智能語音與人工智慧核心技術上都代表著國際先進水平;
2、紫光股份(000938):它是清華大學為加速科技成果產業化成立的全校第一家綜合性校辦企業,是高科技A股上市公司,公司主營信息產業;
3、超圖軟體(300036):超圖軟體是亞洲最大、技術國際領先的地理信息系統(GIS)軟體與服務提供商;
4、朗科科技(300042):公司於2010年1月在A股創業板成功上市,它被成為是中國移動存儲第一股,公司致力於快閃記憶體應用和移動存儲的產品製作和專利研發。
5、光迅科技(002281):它是國內光無源器件生產規模最大、品種最多的製造廠商,是光通信的龍頭股票。
6、中國軟體
中國軟體與技術服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軟,股票簡稱:中國軟體,股票代碼:600536),是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公司(CEC)控股的大型高科技上市軟體企業,國家規劃布局內重點軟體企業。公司現有員工近7000人,注冊資金1.6億元,總資產超過20億元,工作及配套環境近11萬平米。擁有包括香港上市公司中軟國際(股票代碼:8216)在內的三十餘家控參股公司和境內外分支機構。
F. 坤恆順維是真正硬科技龍頭股票嗎
坤恆順維是硬科技龍頭股票
但是股票市場有漲有跌
G. 硬科技股票有哪些
硬科技個股有:600498烽火通信、000063中興通訊、300292吳通控股、300252金信諾、603083劍橋科技、300750寧德時代、300308中際旭創、002049紫光國微、603019中科曙光、600460士蘭微、600703三安光電、002371北方華創、300604長川科技、600584長電科技、002156通富微電、002185華天科技、300666江豐電子、603078江化微、300236上海新陽等科技股。
科技股目前主要是分為兩類,一類是軟科技、一類是硬科技。軟科技中有人工智慧技術、雲計算技術、大數據技術、國產軟體以及國產操作系統技術這些行業的股票,而硬科技則是那些集成電路、國產通信設備產業、新能源汽車產業以及高精尖的航空航天產業的股票。因此,這些行業中的股票是當前市場上最主要的科技股。
軟科技個股有:600536中國軟體、002153石基信息、600570恆生電子、688111金山辦公、300253衛寧健康、002912中新賽克、300451創業慧康、002230科大訊飛、300188美亞柏科、300271華宇軟體、600845寶信軟體、600588用友網路、000977浪潮信息、300170漢得信息、300663科藍軟體、300311任子行等科技股。
股票(stock)是股份公司發行的所有權憑證,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
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每家上市公司都會發行股票。
同一類別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權是相等的。每個股東所擁有的公司所有權份額的大小,取決於其持有的股票數量占公司總股本的比重。
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構成部分,可以轉讓、買賣,是資本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其出資。
H. 科技股有哪些
科技股都有啥
1、 中興通訊,通信設備國內第一
2、 三安光電,LED晶元國內第一
3、 用友網路,公有雲SAAS國內第一
4、 科大訊飛,翻譯機國內老大
5、 三六零,殺毒第一
6、 深信服,虛擬專用網路連續11年國內第一
7、 中科曙光,超算國內第一
8、 廣聯達,建築信息化第一
9、 大族激光,激光切割第一
10、北方華創,IC設備第一
11、視源股份,交互智能平板第一
12、億緯鋰能,鋰亞硫醯氯電池第一
13、歐菲光,光學器件蘋果華為供應商龍頭
14、深南電路,PCB華為供應商第一
15、寶信軟體,鋼鐵製造信息化第一品牌
16、璞泰來,人造石墨負極材料第一
17、廣電運通,11年銀行設備第一
18、網宿科技,CDN國內第一
19、新大陸,POS機國內第一
20、星網銳捷,16年瘦客戶機第一
21、石基信息,酒店信息化管理系統第一
22、華宇軟體,11年檢察院法院信息化第一
23、四維圖新,汽車導航第一
24、海能達,專網通信終端第一
25、深天馬A,車輛屏幕顯示第一
26、光迅科技,光通信器件第一
27、滬電股份,多層印製電路板第一
28、啟明星辰,堡壘機第一
1、科技股目前主要是分為兩類,一類是軟科技、一類是硬科技。軟科技中有人工智慧技術、雲計算技術、大數據技術、國產軟體以及國產操作系統技術這些行業的股票,而硬科技則是那些集成電路、國產通信設備產業、新能源汽車產業以及高精尖的航空航天產業的股票。因此,這些行業中的股票是當前市場上最主要的科技股。
2、軟科技個股有:中國軟體、石基信息、恆生電子、金山辦公、衛寧健康、中新賽克、創業慧康、科大訊飛、美亞柏科、華宇軟體、寶信軟體、用友網路、浪潮信息、漢得信息、科藍軟體、任子行等科技股。
3、硬科技個股有:烽火通信、中興通訊、吳通控股、金信諾、劍橋科技、寧德時代、中際旭創、紫光國微、中科曙光、士蘭微、三安光電、北方華創、長川科技、長電科技、通富微電、華天科技、江豐電子、江化微、上海新陽這些科技股。
科技是指那些產品和服務具有高技術含量,在行業領域領先的企業的股票。而像電信服務、電信設備製造、計算機軟硬體、新材料、新能源、航天航空、有線數字電視、生物醫葯製品的服務與生產等等,這些行業都屬於科技行業,所以這些行業的公司股票也可以被稱為科技股。
在科技股當中有不少龍頭股都是很不錯的。
比如說紫光股份,股票代碼是000938,它是經國家經貿委批准,主營信息產業的高科技A股上市公司,全稱是紫光股份有限公司。
還有中國軟體,股票代碼是600536,它是國家規劃布局內重點軟體企業,全稱是中國軟體與技術服務股份有限公司。
超圖軟體也很不錯,股票代碼是300036,它是亞洲最大的地理信息系統(GIS)軟體與服務提供商,全稱是北京超圖軟體股份有限公司。
華勝天成,股票代碼是600410,它是國內第一家服務網路覆蓋整個大中華區域及部分東南亞的本土IT服務商,全稱是北京華勝天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還有朗科科技,股票代碼是300042,它被稱為「中國移動存儲第一股」,全稱是深圳市朗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 全面注冊制股票什麼意思
全面注冊制是指股票上市制度全部實行注冊制,當前A股市場有創業板和科創板實行注冊制,它們新股上市前5個交易日不設漲跌幅限制,5個交易日後漲跌幅限制為20%,有盤後定價交易,滬市和深市實行核准制。注冊制是指企業發行股票時,將各種資料提交給相關機構進行申報,監管機構對企業所送報告進行審查,不進行審核,最終企業發行的價值交給市場來決定。
(9)股票硬科技2b2g2t擴展閱讀:
1、股票發行注冊制主要是指發行人申請發行股票時,必須依法將公開的各種資料完全准確地向證券監管機構申報。證券監管機構的職責是對申報文件的全面性、准確性、真實性和及時性作形式審查,不對發行人的資質進行實質性審核和價值判斷而將發行公司股票的良莠留給市場來決定。
2、在中國,科創板、創業板和北交所都是注冊制股票,其中科創板和創業板的個股在上市的前5個交易日沒有漲跌幅限制,5個交易日之後,其漲跌限制為20%;存在盤後交易,盤後交易時間為交易日的15:05-15:30;開市期間停牌的,在停牌期間可以繼續申報;當日15:00仍處於停牌狀態的,不進行盤後交易。
3、北交所競價交易漲跌幅限制比例為前收盤價的±30%,上市首日不設漲跌幅限制,上市首日之後實行30%的價格漲跌幅限制;連續競價階段設置基準價格±5%(或10個最小價格變動單位)的申報有效價格範圍。
4、2005年的股權分置改革,造就了2007年的大牛市,而股權分置改革完成的歷史使命是大股東的股份流通權問題,也就是實現了股票流通的「同股同權」問題,但並沒有解決股票發行制度的問題。
而實行注冊制是成熟市場的重要標志,更是現實時代背景更加迫切需要的根本制度。資本市場要更好的服務實體經濟,實現「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目的,尤其是,發揮資本市場資源配置功能,將社會資本更有效的配置到符合國家戰略的新興產業、科技產業和戰略產業中去,更好的推動實際經濟,尤其是科技創新「硬科技」的發展,那麼就必須要實現注冊制,容忍更多「VIE架構、未盈利,甚至是未實現收入的公司」掛牌上市,從而進一步推動實體企業的直接融資佔比,同時減少間接融資佔比過高帶來的負面影響(風險),如以銀行+地產的模式,導致的「資產泡沫」,進而灰犀牛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