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科技股票 » 關於深圳改革開放股票歷史

關於深圳改革開放股票歷史

發布時間: 2021-04-27 20:37:01

㈠ 有沒有關於深圳改革開放至今的發展歷史的書內容包括政策經濟人文社會等

《辛亥革命》,《武昌起義》,《中國上下五千年》
夠了吧?

㈡ 有沒有深圳改革開放的資料

深圳在30年的歷史上作出了其應有的貢獻:一是殺出了一條血路,積累了創新發展的經驗;二是探索了改革開放的路子,創建了比較健全的市場機制;三是創立了深圳速度的經濟發展模式;四是以鐵的事實證明創建經濟特區的正確性。 1978年:突破思想禁錮 十一屆三中全會突破「兩個凡是」的思想禁錮,作出改革開放的戰略決策,這一政策的效應很快在深圳體現出來。 1979年:深圳建市 3月5日,國務院批復同意廣東省寶安縣改設為深圳市,受廣東省和惠陽地區雙重領導,以寶安縣的行政區域為深圳市行政區域,下轄羅湖、南頭、松崗、龍華、龍崗、葵涌六個區。總面積2萬平方公里,總人口358267人。11月,中共廣東省委決定將深圳市改為地區一級的省轄市。 1980年:經濟特區 8月2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中通過了由國務院提出的《廣東省經濟特區條例》,批准在深圳設置經濟特區。歷史選擇了深圳,深圳成了改革開放的先鋒。 1981年:升格副省級 3月,深圳市升格為副省級市。 1982年:時間就是金錢 「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的標語牌正式聳立在蛇口工業大道路口,震動全國。 1983年:工程兵轉業 9月15日,2萬工程兵指戰員在深圳特區脫下了軍裝———根據中央軍委決定,兩個師7個團的兵力集體轉業到深圳,支援特區建設。 1984年:第一次南巡 2月24日至26日,鄧小平第一次南巡,視察深圳。南巡中,小平同志說,深圳的發展與經驗證明,我們建設經濟特區的政策是正確的。這句評語,給了深圳定海神針,於是,在「不爭議」中,深圳繼續大刀闊斧進行改革開放,「殺出了一條血路」。鄧小平為深圳題詞:「深圳的發展和經驗證明,我們建立經濟特區的政策是正確的。」 1985年:華僑城崛起 1985年11月,華僑城開始建設。4.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崛起了世界之窗、錦綉中華、歡樂谷、康佳集團等一批深圳「名片」,成就了特區的旅遊產業。 1986年:股份制改造 隨著深圳特區經濟的發展,特區企業需要更多的資金擴大生產,深圳市制定了《深圳經濟特區國營企業股份制試點的暫行規定》,一些企業進行了股份制改造,其中個別企業還發行了股票。

麻煩採納,謝謝!

㈢ 關於深圳的變遷

從史料來看 早在1600年前,深圳地區就曾有過移民浪潮,內地人曾為開發新安立下了汗馬功勞。在東官郡所轄六縣中,第一個就是寶安縣,縣治與郡治同在一處,系江海交通要沖,海防軍事重鎮。新安故城開創了深圳城市發展的源頭,成為深圳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的中心。歷史的變遷經常表現在「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新安故城的發展變化也是如此。梁天監六年(507年),東官郡改為東莞郡,陳將郡治移至增城。唐肅宗至德二年(757年),將寶安縣名改為東莞,縣治從南頭移到今天的東莞市。到了五代,宋、元以後,深圳在行政方面的隸屬關系都發生過一些變化。今天我們所看到的南頭城,即明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廣州左衛千戶崔皓在原舊城址上修建的「東莞守御千戶所城」。明萬曆元年(1573年)從東莞縣又分設新安縣,以該所城為縣城。/據近幾年的考古發現,深圳迄今已有6000年的歷史。據有關地下考古挖掘和地面古代遺址的資料表明,深圳的歷史源遠流長。在大黃沙、大梅沙沙丘遺址發現的陶器、石器顯示,早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生息在這片美麗富饒的土地上。 創造了深圳光輝燦爛的歷史文化。目前已查明,深圳有文化遺址103處,古墓葬234處,古建築和歷史紀念建築68處,近現代史跡和革命紀念建築97處,舊海關稅 站和界碑等有12處。經過篩選,市政府已分3批公布了36處文物保護單位。其中的大鵬城和「中英街」界碑於1989年被省政府確認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深圳地處南中國海之濱,椰風海韻,細浪白沙,景色怡人,歷來被視為「華夏南大門、連陲風景線」。自東晉以來,深圳在政治、文化、經濟、交通及海防軍事等方面就有重要的地位。考古材料證明,早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勞動、生息、繁衍在深圳這塊美麗富饒的土地上。

自秦之後,深圳百越族居民已統屬封建中央集權統制,漢在深圳已有鹽官之設,在南頭、西鄉、沙井、大鵬以及香港李鄭屋村等地,均發現漢代墓葬。從葬禮及出土文物看,當時已融合了先進的中原文化。

東晉南朝250多年間,是深圳鼎盛時期,置東官郡,領寶安、興寧等六縣,管轄范圍包括珠江三角洲及惠陽一帶,當時的寶安縣轄地大概為今天的東莞市、深圳市和香港地區。

唐代深圳水域成了海路交通要沖。在南頭設屯鎮,駐有嶺南節度兵;宋代設「巡海水師營」,宋代以來,深圳成了中國南方海路交通貿易的樞紐,經濟上有著重大的發展。

明代是深圳歷史上的中興時期,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築南頭東莞守御千戶所城和大鵬守御千戶所城。稍後立南頭寨,形成寵大的軍事機構,為「虎門之外衛,、省會之屏藩」,抵禦倭冠、海盜以及其他外來侵略者。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南頭軍民在巡海道汪宏的率領下,在南頭海域殲滅了葡萄牙艦隊。

到了清朝嘉慶年間,新安縣居民已達到225979人。人口大增,農業生產和漁、鹽業得到很大的發展。

民國二年(1913年),新安縣復名寶安縣,治所仍設在南頭城。在舊民主主義革命才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深圳人民為民族解放寫下了可歌可泣的篇章。特別是抗日東江游擊縱隊,活躍在惠東,寶一帶,狠狠地打擊了日本侵略者,並將困於香港的文化人士護送到解放區,為中國的文化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

深圳歷史悠久,文化發達,因此文物古跡豐富,風景名勝屯為數不少,如晉、隋時期的「晉績隋園」廟,唐代的海光寺,靈渡寺南唐的懷度寺,宋代的赤灣天後廟,明清兩面代的「新安八景」,以及伶仃山、龍岐澳、七娘山等。

到20世紀80年代,深圳被辟為中國第一經濟特區後,旅遊業發展異常迅猛,新建的旅遊景點及設施獨具魅力,並以其新奇、特、異的風格蜚聲海內外。

深圳金融業的優點和不足
深圳金融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具備了相當的實力和基礎,發展的有利條件很多,潛力很大。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深圳金融業還存在一些深層次矛盾和制約因素。
優點:經過20年高速發展,深圳已經成為初具規模的現代化城市,經濟規模和整體經濟實力位居全國大中城市前列。深圳市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將對金融業發展提出新的更大的需求,同時也將有力地促進和支持金融業進一步走向規范化、市場化和國際化。另外,我國的入世使深圳作為改革開放前沿陣地的地位更加突出,也給金融業帶來了更多的發展機會。入世後,我國金融市場在漸進的全面開放過程中,仍需要一個實驗場進行探索與創新,從而率先實現與國際慣例全面接軌。因為深圳金融業具有市場化、網路化、電子化水準較高,在運作機制、觀念上接近國際通行規則等有利條件,因而具備先行先試的優勢。 更令人振奮的是,未來創業板市場在深圳的設立,必將給深圳創造更多的發展機遇。創業板的設立勢必進一步強化深圳高新技術產業基地的地位,在深圳及全國掀起創業投資的熱潮,這也是深圳金融創新、金融現代化的巨大推動力。相信隨著創業板市場的成功創立和規模擴大,深圳金融業的吸引力、輻射力將日益增強。
不足:應該說是深圳金融業原有政策優勢的減弱相對弱化了深圳金融業的優勢。但這畢竟不是允許缺點存在的理由,重要的是要如何將這種不再有的優勢變為動力。另外,深圳金融制度經營環境也有待改善。現行金融執行機制與國際通行規則還有一定差距,比照國際先進的金融制度與法律體系,健全完善深圳金融制度和法律框架將是一個較長期的過程。其它的不足還包括金融中介服務體系有待完善,對金融人才的吸引力有待提高等方面。隨著改革的進一步推進,這些不足都將會逐漸得到改善。
......

目錄
一 回首 只有總結過去,才會更有效的創造未來
二 展望 只有展望未來,才會可持續發展

簡單介紹
今天的深圳,擁有430多萬人口,綜合經濟實力進入中國大陸城市的前4名,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居首位,已初步成為一個經濟繁榮、法制健全、環境優美、生態優良、文明和諧的現代化城市。深圳的崛起,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現實歷史性變革和取得偉大成就的精彩縮影與生動反映,從一個側面折射出中國在新時期緊跟世界文明進步潮流、大步發展的進程。其中深圳金融仍將充分發揮經濟特區的新時期「帶頭」作用,在金融體制、機制、組織結構、技術和產品創新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保持在規范化、市場化、國際化方面的全國領先地位,使深圳金融成為全國最有創新能力、市場化水準最高、開放度最大市場。

㈣ 深圳的發展歷史

首先說一下,深圳並不是「第一個」經濟特區,而是「第一批」經濟特區,1979年中央同意廣東省的深圳、珠海、汕頭和福建省的廈門試辦出口特區。1980年5月,中央決定將深圳、珠海、汕頭和廈門這四個出口特區改稱為經濟特區。其次「經濟特區」,就是指實行特殊經濟政策和經濟體制的地區。

深圳市,在經濟發展方面確實領先全國,一方面是政策所致,另一方面深圳是移民城市,不排外,有創新意識,所以造就了深圳的今天。不過,深圳市並不完美,在很多方面還無法稱霸全國,如高等教育方面實力就不強,並沒有一所全國知名高校,畢竟大學不僅僅需要「資金」,還需要文化底蘊和人文情懷。

總之,深圳市取得了偉大成就,見證了改革開放,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

㈤ 中國改革開放後A股股票市場的歷史是一部大起大落、暴漲暴跌、驚心動魄的改革開放證券史

股票指數是不是大起大落過?不知道2007~2008年的6100點到1600點是不是大起大落,暴漲暴跌、驚心動魄。

㈥ 關於深圳改革開放的前前後後

改革開放20年來,中國經濟和社會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個十分令人矚目的現象,就是電子信息技術和種類繁多的電子產品,廣泛滲入國防、經濟和社會各個領域,成為人們生產、科研、工作、生活不可缺少的東西。這種現象的出現和日新月異的變化,是與我國電子工業的發展緊密聯系在一起的。

近20年來,電子工業究竟發生了哪些變化?請看下面的幾組數據:

——電子工業總產值:1979年81.3億元,1998年預計實現電子工業總產值4800億元,19年增長了58倍,平均年遞增23.9%;佔全國工業總產值比重,也從1978年的1.4%,上升為6.5%;

電子工業利稅總額:1979年3.4億元,1998年230億元,19年增長66.6倍,平均年遞增24.8%;

——電子產品出口:1980年電子產品出口額只有1000萬美元,僅佔全國出口總額的%,預計1998年出口額可達到300億美元(海關統計),18年增長3000倍, 1996年出口215億美元,佔全國出口總額14.4%,成為拉動我國出口的增長的支柱產品。

——電子產品結構:電子工業投資類、消費類、元器件類三大類的比重:1980年為17:22 :61;1990年為14 :53 :33;1998年10月變化為38.8 :32.6 :28.6。投資類產品成為拉動產業增長的動力,從以元器件為主,到消費者類為主,再到投資類產品為主,樗著我國電子產業結構逐步優化,為四化服務能力大為提高。

——主要電子產品生產與供應:據對當前生產的20種主要電子產品統計分析,1988與1980年相比,有13種是當年不能生產的新增產品,有7種繼續生產的產品,年產量也分別增長了幾十倍到幾百倍(如彩電增長780倍)。當時進入家庭的主要是收音機,單錄機、彩電都是稀罕東西,現在從彩電、冰箱到家用電腦,從VCD、高檔音響和種類繁多的小家電,已成為千家萬戶的日常生活用品。程式控制交換機、高檔微機、集成電路和新型元器件高科技電子產品研製生產,也達到了一定的規模和水平,為四化建設和信息化提供裝備的能力,有了得大提高。

——電子工業在世界的排位:1980年,中國電子工業在規模排在世界國家和地區的第 位,現在已居第 位,成為世界電子工業大國。

㈦ 簡介一下中國股票改革的歷史

1984年8月14日,上海市政府批准了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市分行呈批的《關於發行股票的暫行管理辦法》。
1984年11月18日,中國第一個公開發行的股票——飛樂音響向社會發行1萬股(每股票面50元),在海外引起比國內更大的反響,被譽為中國改革開放的一個信號。
1985年1月, 上海延中實業有限公司成立,並全部以股票形式向社會籌資,成為第一家公開向社會發行全流通股票的集體所有制企業。
1986年9月26日,第一個證券櫃台交易點——中國工商銀行上海信託投資公司靜安分公司。
1987年5月, 深圳市發展銀行首次向社會公開發行股票,成為深圳第一股。
1987年9月27日,第一家證券公司——深圳經濟特區證券公司成立。
1988年7月9日,中國 人民銀行開了證券市場座談會,由人行牽頭組成證券交易所研究設計小組。
1990年11月26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成立。
1990年12月1日,深交所「試開業」,第一天成交安達 股票8000股,採用的是最原始的口頭唱報和白板競價的手工方式。
1990年12月19日,時任上海市市長的朱鎔基在浦江飯店敲響上證所開業的第一聲鑼。滬市的首個交易日以96.05點開盤,並以當日最高價99.98點報收,當日成交金額49萬4千元人民幣。
1991年5月21日,上交所統一實行自由競價交易,滬市股價全部放開。
1991年7月,深圳證券交易所正式開業。
1991年8月28日,中國證券業協會成立。
1991年10月31日, 中國南方玻璃股份有限公司與深圳市物業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向社會公眾招股,這是中國股份制企業首次發行B股。
1992年1月10日, 一種叫「股票認購證」的票證出現在上海街頭,產生大批認購證,廣義上講也是一種權證。該權證價格30元,後被炒至幾百元。
1992年5月21日,當天取消部分個股漲跌價格限制。
1992年7月7日,深圳證券交易所宣布:原野股票停牌交易。這是中國證券市場首家停牌企業。
1992年8月10日,深圳上百萬人冒雨來買認購抽簽表,最後發生著名的「8•10」事件。
1992年10月12日,成立了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
1992年11月,我國國內第一家比較規范的投資基金------淄博鄉鎮企業投資基金(簡稱淄博基金)正式設立。該基金為公司型封閉式基金,募集資金1億元人民幣,並於1993年8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最早掛牌上市。
1993年3月1日,飛樂音響等內部職工股掛牌,這是股份制企業內部職工股首次上市交易。
1993年6月29日,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正式招股上市,成為中國內地首家在香港上市的國有企業。
1993年8月17日,部分地區滬市行情傳輸中斷一個多小時,而未中斷地區照常營業,引起軒然大波。
1994年1月14日,財政部代表中國政府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注冊登記發行10億美元全球債券。這是中國政府發行的第一筆全球債券,也是中國政府第一次進入美國資本市場。
1994年1月26日南方某公司上海證券營業部因「紅馬甲」電腦操作失誤,以20元一股的天價買入廣船股票80多萬股(當日廣船正常價格在6.50元左右)。一筆交易虧損達1000萬元左右。
1994年7月30日,在數月無抵抗的熊途中,上證指數最低到達325.89點時,中國證監會宣布三項「救市」措施。一個半月,上證綜指上漲了223%,成為我國證券史上股指上漲速度最快的一次。
1995年1月1日,即日起滬深股市交易實行T+1交易制度。
1995年2月23日,上海國債市場出現異常的劇烈震盪,327品種成交金額佔去期市成交額近80%。對此,上交所發布緊急通知稱,當日16:20以後的國債期貨327品種的交易存在嚴重蓄意違規行為,故該部分成交不納入計算當日結算價、成交量和持倉量的范圍。稱之為「3•27國債期貨事件」。
1995年5月17日,國債期貨市場關閉,因期貨資金湧入,5月18日股市井噴,滬市單日股指漲幅達30.99%。
1995年8月9日,日本五十鈴自動車株式會社和伊藤忠商事株式會社通過協議購買法人股的形式,成為「北京北旅」的第一大股東。這是我國證券市場的首例外商A股大股東。
1996年5月29日,道• 瓊斯推出中國股票指數。
1996年6月7日,上交所擬選擇市場最具代表性的30家上市公司作為樣本,編制「上證30指數」,並在7月1日正式推出。隨後在30指數的帶領下走出了一波大級別的行情。
1996年10月23日滬市上漲20.5點,收於1010.83點,在闊別千點大關兩年後重新站上1000 點。
1996年12月15日,在市場不理會管理層十二道金牌後,《人民日報》發表評論員文章,指出股市出現過度投機,要求進一步規范。上證綜指自12月11日算起歷時13天,跌幅達31%,單日跌停個股比比皆是。
1997年2月19日,鄧小平去世,第二天兩市眾多股票跌停低開幾分鍾內被拉起到漲停報收,後歷時3個月,指數上漲了74%。
1997年4月18日法人股首次擺上了拍賣台。海南某公司持有的 600萬股海南航空股份有 限公司法人股被依法公開拍賣,開我國股票拍賣之先河。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7月2日泰國發生金融危機,隨後長達兩年的東南亞金融風暴全面爆發。
1998年4月,滬深交易所決定對「財務狀況異常」的上市公司實施股票交易特別處理。4月28日沈陽物質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因連續兩年虧損,被列為首家特別處理的股票。
1998年4月7日,第一批上市的封閉式證券投資基金——基金金泰,基金開元發行。1998 年11 月25日起,股份有限公司公開發行股票一律不再發行公司職工股。
1998年12月2日,中國證監會下發《關於停止發行公司職工股的通知》。
1999年5月9日,發生美軍「誤炸」我駐南大使館事件,上證股指跳空下行逼近千點,十天後引發一場大級別的「5• 19」行情。
1999年6月15日人民日報發表特約評論員文章《堅定信心, 規范發展》「5•19」行情進入高潮。
1999年7月1日,《證券法》開始正式實施。
2000年2月23日 上市公司發行轉債開先例,虹橋機場發行13.5億元5年期可轉換公司債。
2000年7月19日,上證綜指以2000.33點開盤,首次站上2000點關口,當日成交量達149.6億元。
2000年10月30日,新華社播發《假典型巨額虧空的背後——鄭百文跌落發出的警示》,引起各界強烈反響,有關部門和專家學者紛紛就「鄭百文現象」發表看法。並引起國務院領導及有關部門的高度關注。
2000年11月2日,吳敬璉針對針對《財經》雜志2000年10月「基金黑幕」事件發表文章《證券市場不能黑》,引發「股市大辯論」。
2000年12月16日上證所推出包括調整B股交易結算費用,降低交易成本在內的系列舉措,以提高B股市場運行效率。此後B股指數不斷上漲,12月25日滬市B股指數創出三年來新高,以 88.95點報收。
2001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中國證監會決定境內居民可投資B股市場。
2001年4月23日,第一隻退市公司——PT水仙
2001年6月,國務院發布《減持國有股籌集社會保障資金管理暫行辦法》,6月14日,滬市大盤見頂2245.42點,此後一路走低,開始綿綿數載的熊市。
2001年7月23日,社保基金正式入市。
2001年11月16日,證券印花稅下調,上證指數開於1725.45點,跳空高開104.1點,但當天收出長陰,收於1646.76點,僅上漲1.57%。
2002年6月24日,國務院決定停止減持國有股,上證指數跳空高開,全天漲幅高達9.25%,上漲144.59點,收於1707.31點。
2002年9月23日起,上市新股於上市首日即計入指數計算。此前上交所新股上市後股指的計算方式是上市第二天計入指數。
2002年12月1日,中國證監會與中國人民銀行聯合頒布的《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管理暫行辦法》開始正式施行。
2003年2月19日 ,滬深交易所計對封閉式基金存在交易上的缺陷,規定封閉式基金最小報價單位「分」改「厘」, 3月3日起正式實施。
2003年3月,第一家瑞銀華寶申請QFII資格。
2003年4月,「非典」」流行,交易清淡,行情回落。
2003年10月22日,中共中央發布《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受此消息影響,上證指數當日大漲33.71點,收於1398.01點,單日漲幅達2.47%。
2004年2月2日,國九條出台,同年4月為落實國九條,證監會成立六個工作組。
2004年6月25日,中小企業板塊正式登場、首批八隻股票上市,這是落實「國九條」的首項具體措施之一。
2004年6月30日, 濟南鋼鐵上市首日跌破發行價,一級市場新股不敗神話在中國股市正式宣告終結。濟南鋼鐵上市首日跌破發行價,一級市場新股不敗神話在中國股市正式宣告終結。
2005年4月29日,經過國務院批准,中國證監會發布了《關於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試點有關問題的通知》,宣布啟動股權分置改革試點工作。
2005年6月6日,滬市大盤見底998.23點,從而結束了長達四年的熊市。
2005年6月10日, 三一重工股權分置改革方案獲得通過,成為中國證券市場第一個通過股權分置改革實行全流通的上市公司。
2006年5月20日,滬深證券交易所和中國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分別發布關於資金申購上網定價公開發行股票的實施辦法。滬市新辦法將申購上限放寬到當次上網發行總量或9999.9萬股,深市規定申購上限為不得超過本次上網定價發行數量,且不 超過9999.995萬股。
2006年6月19日,新老劃斷後的第一隻新股中工國際在深圳中小板上市,這標志著終止一年多的IPO恢復,由於是一年多以來的首次IPO,該股首日受到市場資金的瘋狂追捧,首日漲幅達到332.03%,最大漲幅更是達到驚人的576%。
2006年12月26日,滬指報收2505.70點,當日成交額457.9億元,首次站上了2500點的高位。
2007年1月9日, 國內保險第一股「中國人壽」成功回歸A股,成為首家A股上市保險公司。這標志著保險公司登陸A股的序幕拉開。
2007年2月26日,滬市大盤首次突破3000點。120隻股票達到10%漲停位,投資者企盼的春節後「開門紅」成為現實。
2007年5月9日,大盤藍籌股推動滬深兩市大幅上漲,滬市大盤突破4000點,滬綜指收報4013.08點。
2007年5月31日,調高股票印花稅,單日震盪320點創15年紀錄。
2007年8月23日,滬市大盤突破5000點.,盤中上摸5050.38點,報收5032.49點。
2007年9月28日,滬市大盤突破5500點,迎接58周年國慶節。
2007年10月16日,黨的「十七」大召開,滬市突破6000點,最高到達6124.04點,成為了歷史以來的最高點位。
2008年1月14日,證券論壇討論資本市場改革發展要以全球視野, 5500不攻而破,滬市又進入了進一步的下跌周期。
2008年3月14日,受國內平安再融資,雪災,大小非解禁和物價上漲等壓力,以及美國次債進一步影響滬市直破4000點。
2008年4月16日,中國第一隻以角為計價單位的股票紫金礦業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網上申購,申購價為7。13元。
2008年4月22日,管理層明確大小非減持的有關規定,上證指數高開低走,次日跌破3000點至2990點。
2008年4月24日,受證券交易印花稅從0.3%降為0.1%影響,上證指數大幅收高。
2008年5月13日,受隔日下午14時28分汶川八級大地震影響,股市低開後返身走好,一度廣大投資者以不拋股票來支撐指數。
2008年8月8日,29屆北京奧運會召開,大盤以「利好」出盡而大跌,次個交易日跌破2500點,收於2470.07點。
2008年9月16日,受美國雷曼兄弟銀行倒閉,美國股市暴跌影響,以及央行下調銀行准備金和貸款利息拖累,金融股大幅下跌,上證指數跌破2000點,9月18日跌至1802.33點。
2008年9月19日,受管理層允許匯金公司對工建中三大銀行護盤等三大利好消息影響,大盤出現了幾乎集體漲停的壯觀。
2008年10月28日,隨著全球證券市場全面殺跌,上證指數又走入下降通道,最低到達1664 .93點。
2009年3月31日,中國證監會發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管理暫行辦法》,辦法自5月1日起實施。這意味著籌備十餘年之久的創業板有望正式開啟。
2009年4月3日,中國證監會決定撤銷寧波立立電子2008年7月公開發行股票的核准決定,同時要求立立電子按照發行價並加算銀行同期存款利息返還證券持有人,這在中國證券市場尚屬首例。
2009年6月10日, 證監會正式公布《關於進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發行體制的指導意見》,指導意見實施之後將隨時向企業發審核批文。這意味著暫停8個多月的IPO重啟。
2009年7月29日,金融危機全面全面爆發以來全球最大一單IPO中國建築在滬市登陸,上海證券市場發生了有史以來3031.75億的最大單日成交量,並出現09年最大的跌幅,盤中連破3400,3300,3200點整數關,報收3266.43點。

㈧ 深圳經濟特區改革開放的歷程

1、1978-1985年,初創奠基和改革開放局部推進階段。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開啟了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決定在深圳、珠海、汕頭和廈門試辦特區。

2、1986-1992年,經濟轉型發展和改革開放全面推進階。1986年開始,深圳特區進入一個探索在計劃經濟體制之外發展外向型經濟和全面進行市場取向經濟改革的新階段。深圳經濟開始起飛,以年均30%左右的速度增長,1987年突破50億元,1989年突破100億元。

3、1993-2002年,增創新優勢與跨越式發展階段。深圳經濟特區也進入到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由過去主要依賴中央賦予經濟特區的優惠政策,轉變為主要依靠提高素質,增創新優勢。

4、2003年-至今,深化改革開放和全面發展階段。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了科學發展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等思想,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進入新階段。

(8)關於深圳改革開放股票歷史擴展閱讀

深圳經濟特區改革開放的背景:

中國從1956年選擇走上社會主義道路,1956年黨的八大對於如何以蘇聯為鑒,探索中國自己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提出了很好的思路。但是,由於「左」傾錯誤的影響,從1957年開始,我們用小平同志的話來說,就是開始了『長達二十年左的錯誤』。

1978年7月6日至9月9日,國務院召開務虛會。會議開了兩個月零3天,提出的新辦法、新路子,集中起來,就是一條:改革開放。這次務虛會,是十一屆三中全會前,中央決策層唯一一次用如此長的時間集中地、大規模地深入研究改革開放的會議,對改革開放決策的形成產生了重要影響。


㈨ 深圳改革開放是什麼時候

1978年12月18日

1979年7月15日,中央正式批准廣東、福建兩省在對外經濟活動中實行特殊政策、靈活措施,邁開了改革開放的歷史性腳步,對外開放成為中國的一項基本國策,中國的強國之路,是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強大動力。改革開放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1992年南方談話發布中國改革進入了新的階段。改革開放使中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1992年10月召開的黨的十四大宣布新時期最鮮明特點是改革開放,中國改革進入新的改革時期。2013年中國進入全面深化改革新時期。深化改革開放需堅持社會主義方向。

(9)關於深圳改革開放股票歷史擴展閱讀:

深圳市在開辟為經濟特區後在短短幾年內,建成一座現代化的繁華城市,成為中國經濟特區的代表,被稱為中國對外開放的「窗口」。

中國的對外開放已從沿海向內地發展,形成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內地,這樣一個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和國家在取得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舉世矚目成就的同時,創造和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

㈩ ,深圳實行改革開放是哪年開始的

1978年。

1978年12月18日,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實現了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偉大征程。

大潮起珠江,深圳用40年時間書寫了一座現代化城市崛起的奇跡。位於深圳市中心區北端的蓮花山公園山巔有一座鄧小平銅像。據介紹,當初設計銅像時取的是鄧小平同志88歲南巡時的照片,用的是站姿。

後來改用走的姿勢,一是增加動感,二是體現了鄧小平同志「改革開放的步子要大一點」的思想。鄧小平銅像屹立於此,俯瞰深圳中心區,見證著深圳的滄海巨變。

(10)關於深圳改革開放股票歷史擴展閱讀:

設計經濟特區———為中國改革開放殺出一條血路。

改革開放、振興中華,是歷史賦予中國共產黨人新時期的新使命。1979年,小平同志對時任廣東省委書記習仲勛說:「還是辦特區好,過去陝甘寧就是特區。中央沒有錢,你們自己去搞,殺出一條血路來。」

由此中央工作會議確定在對外經濟活動中,授權廣東實行特殊的政策和靈活的措施,並醞釀在深圳、珠海、汕頭等地興辦經濟特區。小平同志根據全球化的時代特徵和中國國情,高屋建瓴地設計了深圳等經濟特區的發展模式,傾注了一代偉人的胸懷、智慧和謀略。

熱點內容
軍工要起飛配置哪個軍工基金 發布:2025-05-20 02:25:10 瀏覽:783
股票交易收入要交增值稅嗎 發布:2025-05-20 02:12:55 瀏覽:693
社保卡金融賬戶怎麼在網上查詢 發布:2025-05-20 01:49:17 瀏覽:163
為什麼美國政府提升貨幣供給量能 發布:2025-05-20 01:11:38 瀏覽:801
網上銀行理財產品沒了怎麼理財 發布:2025-05-20 00:33:39 瀏覽:978
三星堆怎麼看貨幣 發布:2025-05-20 00:16:03 瀏覽:149
上海理財保險工資怎麼樣 發布:2025-05-20 00:12:13 瀏覽:651
股票做空就會退市嗎 發布:2025-05-19 23:18:03 瀏覽:847
股市頂級lv2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5-19 22:56:57 瀏覽:928
18大對股票有沒有影響嗎 發布:2025-05-19 22:52:48 瀏覽: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