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科技股票 » 北京零壹空間科技股票

北京零壹空間科技股票

發布時間: 2022-12-20 01:25:47

❶ 2022零壹空間怎麼樣

不好。最近在裁員。來得時間不久的直接拿錢走人,待得久的老員工拖著不給離職費,就等你自動離職。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您。

❷ 重慶零壹空間航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重慶零壹空間航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重慶零壹」),在重慶市政府及重慶兩江新區管委會的大力支持下,由北京零壹空間科技有限公司與重慶兩江航空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共同出資成立,商業火箭項目正式落戶兩江新區。重慶零壹組建了國內卓越的商業火箭研發隊伍,核心技術人員均來自於航天科技、航天科工的總體設計單位以及中航工業、中國科學院等相關單位,擁有豐富的全流程型號研製經驗。同時重慶零壹還聚集了航空、計算機、金融、汽車等各領域的優秀人才,打造了一支復合型火箭研發和運營管理隊伍。不僅如此,重慶零壹還將在重慶打造國內首個商
法定代表人:舒暢
成立時間:2012-12-12
注冊資本:16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500108000119563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地址:重慶市渝北區龍興鎮迎龍大道19號

❸ 月付空間壹零壹空間真垃圾,1010C數據空間千萬別買,受的是怨氣

買達哥網路科技的,我一直在用

❹ 中國首枚民營商業火箭是怎樣的

今晨7時33分 ,中國首枚自主研發的民營商業火箭OS-X型「重慶兩江之星」號,在中國西北某基地點火升空。

該火箭設計製造商零壹空間總裁馬超和航空工業沈陽所副所長林鵬共同宣布,光學測量、雷達測量和遙感測控一切正常,達到預定試驗要求,可靠獲取全部重要試驗數據,試驗成功。

7點38分,火箭殘骸落入落區,落區工作人員已於落區10公里外待命,現正在搜尋回收殘骸中,火箭具體飛行數據正在分析。

上午9時,火箭設計製造商零壹空間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具體情況。

「重慶兩江之星」火箭由北京零壹空間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OS-X系列火箭的首飛箭,也是國內首枚由民間企業自主研製的商業火箭,該火箭總長度大約為9米,與大眾所熟知長征系列火箭相比,個頭小了一半,火箭發動機的推力可以達到350千牛,可以把35噸重的東西送上太空,能夠為客戶載荷實現最高20馬赫飛行速度。

舒暢和他的團隊在認定目標後,便開始了艱苦的在創業之路,不管是招人還是融資,都遭遇了各種質疑和嘲諷。曾經的老師和航天界的前輩都告訴舒暢,由於國情不同,中國不太可能讓民營資本來造火箭。經過反復的推演和縝密的分析,舒暢最終將中國商業航天從「不可能」變成了「可能」。

「中國在這個領域大有作為」舒暢表示,造火箭的國家很少,但衛星需求的國家很多,去年中國有19次火箭發射,今年將達到40次,「國家隊」的發射任務非常繁忙,而想對比較,商業航天效率高、成本低的優點便顯現出來。

業內解析:

民營火箭的發展情況

在我國航天領域長期由「國家隊」主導,歐洲、美國在多年之前就已經將其向市場開放。 2015年前後,國務院先後發布《關於創新重點領域投融資機制鼓勵社會投資的指導意見》等文件,開始鼓勵民營企業進入商業航天領域。國內最早的民營火箭企業北京藍箭空間科技有限公司(藍箭航天)的專家表示,「經過這三年的探索,我們認為目前是我們國內商業航天企業最好的時代。可以說,民營火箭正在經歷被社會認識到認同的過程。現階段,國內主要的民營火箭公司都在為能夠打出真正意義上的商業運載火箭而努力。」(備註:運載火箭:發射高度200km以上,可以攜帶衛星入軌的航天載具;探空/亞軌道火箭:發射高度30-150km,多用於大氣觀測/試驗,不能攜帶衛星入軌。例如:1958年,北航的「北京二號」探空火箭,發射高度97km)

商業運載火箭作為我國商業航天大生態裡面非常重要的一環,有三個關鍵詞能夠表達它的部分特點。第一個關鍵詞是「註定不凡」,運載火箭在整個航天體系裡面是非常基礎性的運載工具,商業運載火箭運載能力的大小甚至決定了航天產業未來發展的空間,進入到太空的能力越強,才能保證後面的包括衛星的製造、衛星的運營這樣一個大的產能釋放出來;第二個關鍵詞是「星火燎原」,因為中國的商業運載火箭還處於探索階段。國內商業運載火箭具備星火燎原的基礎和能力;第三個關鍵詞是「前赴後繼」。在商業航天這個領域裡面,不管是我們所處的運載火箭行業還是商業衛星,包括衛星應用,都是專注於數據端的創業企業,這個領域的進入者前赴後繼、源源不斷。我們可以非常欣喜地看到,原來的一些優勢企業轉型做商業航天的越來越多,這個領域的活力持續增強,也是未來能夠持續更好發展的一個基礎。

與SpaceX差距很大

有現實版「鋼鐵俠」之稱的伊隆·馬斯克的SpaceX公司已經突破了大型重量級火箭發射的技術難題。2018年年初的時候,SpaceX引爆了世界對商業航天領域的關注,中國民營航天企業作為這個領域的創業者,自然也備受鼓舞。SpaceX作為行業的先驅力量,為行業帶來了很多可借鑒的經驗,SpaceX是全球業內民營火箭企業的標桿,中國民營火箭現階段,直言「趕超」SpaceX為時尚早。對於中國民營火箭企業來說,擁有自己的運載火箭核心技術,盡快打出真正意義上的運載火箭是第一階段需要達到的目標。

❺ 民營自研商業火箭是什麼

相信小夥伴們都知道,美國的民營太空發射公司創始人「鋼鐵俠」馬斯克和Space X,重慶兩江新區也有這樣一家「膽兒肥」的民企欲後來居上。5月8日,重慶零壹空間航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零壹空間」)正式宣布,「重慶兩江之星」將於5月17日左右在西北某基地點火升空(最終發射時間根據天氣微調)。這標志著中國首枚民營自研商業火箭發射進入倒計時。

計劃5月17日首飛

零壹空間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舒暢透露,目前火箭完成了發射前所有的測試和總裝合練,分段的部裝已經在北京完成,並開始往中國西北部的試驗場進行分段運輸,正進行最後緊張的發射前准備工作,計劃在今年5月17日首飛。

火箭主體塗裝重慶元素

箭身主體塗裝由「重慶兩江之星」文字和包圍文字的兩部分曲線圖案組成,這上下兩部分曲線圖案分別代表了長江和嘉陵江,也就是重慶兩江,這兩部分選取了重慶兩江新區標識的顏色,讓人能夠直觀感受到這枚火箭是為重慶兩江新區量身打造的。流暢的線型具有速度感和動感,象徵重慶兩江新區和零壹空間奮發向上的勁頭勢不可擋。

研發團隊重慶人佔了一半

作為國內首家從事商業火箭研發的民企,目前,零壹空間的團隊100多人,年底將達到200多人的規模。現在研發團隊佔到一半。

即將首飛的「重慶兩江之星」火箭研發製造團隊里,就有不少來自重慶的工程師。目前零壹團隊里重慶籍員工佔比超過30%,總共11人的總裝團隊里,其中8人都來自重慶。這枚火箭可謂是貨真價實的「重慶造」。

舒暢說,現在公司也在不斷招收優質的應屆生,如重慶大學就是良好的人才儲備基地。加之重慶本來就有雄厚的製造基礎,所以總裝工程師、總裝工人、測試工程師,都是面向重慶本地招聘。

在北京,零壹空間的總部里,重慶籍員工佔到了30%,舒暢說等今年年底重慶的製造基地建成後,重慶籍的人才都會回來。

聯合國內高校發起「飛行聯盟」

零壹空間聯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國內相關領域十多所頂級高校發起了「先進空天技術驗證飛行聯盟」。

該平台是一個創新、共享、開放的前沿科技驗證平台,可為航空航天高新技術研究提供飛行試驗服務,具有快速響應,服務定製化和低成本、高可靠的特點。「飛行聯盟」將以開放合作的態度吸納更多高校,並將向國外擴展,共同提升空天領域的前沿技術水平。

此次與「重慶兩江之星」一同首飛的,還有10所國內航空航天類頂尖高校校徽,以及「飛行聯盟」的標志。

計劃

空間站貨運太空旅遊

都要試一試

舒暢透露,在市場方面,除現場簽約客戶,零壹空間還與多家海內外客戶簽訂發射協議。

目前,M系列火箭訂單已排至2020年,X系列火箭訂單已排至2019年,並與歐洲、亞洲多家衛星公司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系。2020年預計將實現年產30發以上M系列火箭和20發以上X系列火箭的能力。

零壹空間是國內目前唯一能提供衛星組網專享發射服務和快速補網的民營企業,其研發的M系列火箭專注於微小衛星精準迅捷組網發射,計劃將於今年年底前後首飛。

商報記者了解到,位於兩江新區航空產業園的零壹空間研發製造基地,初期投資2.5億元,佔地100畝,將建設研發中心、數字化智能製造總裝中心、測試中心、飛行器控制與模擬中心和專用實驗室等,建成達產後年產值15億人民幣。

基地一期50畝已開工建設,預計年內投用,將形成年產30發運載火箭總裝測試及試驗能力。「今年年底重慶智能製造基地將建成投用,主要承擔火箭總裝工作,同時重慶基地也是整個公司的研發副中心。」舒暢表示。

舒暢還稱,目前已經成立了電子公司,正在跟重慶談合作。預計到2020年,OS-X火箭能達到30~50發的這樣一個規模。屆時相信能吸引更多涉及衛星應用等領域的企業來渝布局。

「我們既然能把火箭送上去,那麼未來我們會有更多的想像空間,例如空間站的貨運,美國的SpaceX公司目前已經在為國際空間站提供貨運,我們國家的空間站是2022年建成,屆時在空間站貨運方面也將有市場空間。再比如現在也有很多公司在研究太空旅遊計劃,這都是我們未來一定會進入的領域。」舒暢說。

❻ 為什麼說中國航天開啟了「超級2018」

中國內陸三大航天發射中心先後迎來了本年度首個航天發射任務,場航天發射活動都取得了圓滿成功。再加上中國航天科工集團計劃實施的發射任務及幾家民營航天公司可能進行的發射活動也表明屬於中國航天的「超級2018」已然開啟。

1月9日、12日、13日,中國內陸三大航天發射中心即太原衛星發射中心、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先後迎來了本年度首個航天發射任務,隨著長征火箭沖天而起,直上九霄,高景一號03、04星,北斗三號工程第三、四顆組網衛星、陸地勘查衛星三號被准確送入預定軌道,3場航天發射活動都取得了圓滿成功。值得注意的是,上述3場發射活動是在短短5天內進行的,甚至其中兩次發射是連續兩天進行的。在如此高密度發射考驗面前,中國航天交出的完美答卷著實令人贊嘆不已。

這接連取得的勝利不僅讓中國航天迎來了新年「開門紅」,而且也昭示2018將是中國航天極不平凡的一年。根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此前發布的信息,在新的一年裡,該集團計劃實施的發射任務將達到創紀錄的35次之多。再加上中國航天科工集團計劃實施的發射任務及幾家民營航天公司可能進行的發射活動,中國航天發射在新年裡將有望超過40次,不僅大大超過自身2016年22次發射的紀錄,而且可能雄踞世界航天大國當年度發射次數之首。種種跡象表明,屬於中國航天的「超級2018」已然開啟。

2017年11月21日12時50分,中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六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吉林一號視頻04、05、06星。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嫦娥四號任務

今年被稱作中國航天「超級2018」,不僅在於中國在本年度計劃實施的航天發射任務多,更在於任務重大和艱巨。其中,探月工程的關鍵步驟即實施嫦娥四號任務和繼續驗證重型火箭長征五號的性能是本年度中國航天發射計劃的重點和難點。嫦娥四號衛星是嫦娥繞月探月工程計劃中第四顆人造繞月探月衛星,主要任務是繼嫦娥三號之後著陸月球表面、繼續從更深層次更全面地探測月球地質、資源等方面的信息,完善月球的檔案資料。

實施嫦娥四號任務的重點和難點在於其著陸點選在月球背面。由於月球背面受到遮擋而無法接收到來自地球的無線電信號,美國與俄羅斯曾多次試圖登陸月球背面均不了了之,這造成了人類到目前為止對月球背面情況知之甚少,這也增加了探測器軟著陸的難度。

為了實施嫦娥四號任務,中國計劃在2018年6月先發射一枚中繼衛星,搭建測控通信、數據傳輸鏈路,來確保與嫦娥四號通信暢通。根據計劃,嫦娥四號將於年底發射,計劃在月球背面南極附近的艾特肯盆地軟著陸。一旦成功,這將是人類探測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軟著陸並進行巡視探測活動。中國科學家們可以藉此更全面地了解月球環境,並利用月球背面沒有地球電磁信號干擾的優勢,進行太空觀測。

  • 商業航天異軍突起

2018年,中國商業航天將可能見證一項新的紀錄的誕生:發射全國首顆以縣域命名的商業遙感衛星。2017年11月,浙江省湖州德清縣人民政府、湖州莫干山高新區與長春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聯合對外發布,德清一號衛星計劃於2018年1月在甘肅酒泉衛星發射升空。德清一號入軌後將與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的吉林一號衛星組網,主要圍繞測繪、交通、水利、環保、農業多行業展開衛星遙感應用開發,打造大數據背景下的地理信息應用市場,為德清打造國際一流地理信息產業園、建設地理信息產業高地提供支持。

對於中國民營航天來說,2018年將可能成為其迎來里程碑發展的真正元年,而標志性事件就是北京零壹空間科技有限公司研製的智能小型運載火箭首次發射。該公司成立於2015年6月,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家掌握固體火箭發動機核心技術的民營企業,專注於智能小型運載火箭的研製,旨在為全球商用微小衛星提供高性價比的發射服務。2017年12月22日,該公司研製的X系列火箭發動機成功進行了點火試驗,為2018年上半年實施首飛計劃奠定了堅實基礎。

中國商業航天在2018年開疆拓土當然離不開航天國家隊。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四研究院副院長張鏑近日表示,該集團研製的快舟十一號火箭計劃於2018年上半年以「一箭六星」的驚艷方式進行首飛,即一次性將伽馬射線暴探測微小衛星等6顆衛星送上太空,展現強大的星座快速構建能力,並大幅提升發射效率、降低成本。

❼ 舒暢的qq(專訪零壹空間CEO舒暢)

目前,國內商業火箭公司的數量約20家,其中何時才能誕生中國版的SpaceX?這一討論持續已久。

日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了零壹空間科技集團有限公司(OneSpace)的CEO舒暢,就目前中國商業火箭公司的發展現狀,與未來發展趨勢做了深入分析。

關於商業火箭企業的現狀,舒暢建議政府鼓勵銀行研發適合商業航天型企業的中長期貸款產品。在談及上一次發射失敗時,舒暢非常坦誠,他認為與之前過於樂觀有關,對於航天系統工程的敬畏之心不夠。

(2018年5月17日,零壹空間研發的OS-X火箭成功點火升空,成為首次民營自研商用亞軌道火箭發射。李果攝)
建議解決火箭企業融資難問題
《21世紀》:我們在比較中美商業航天的過程中,遇到的一個情況是政策環境的不同。如果需要提出一些建議和意見,未來政策方面需要給商業火箭公司哪些方面的幫助,才能更好的推動本行業發展?

舒暢:首先,航天領域在創業前期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但是以目前的經濟和市場形勢,公司面臨著嚴峻的融資難等問題。

希望有關部門可以鼓勵銀行簡化貸款辦理流程,提高對企業貸款需求的響應速度和審批效率,並根據創業型企業生產、建設、銷售的周期和行業特徵,研發適合商業航天型企業的中長期貸款產品。

再次,中國商業航天行業結構失衡。產業鏈的均衡發展才能推動企業的持續創新。但是在下游衛星應用領域,甚至跟不上商業航天行業的發展速度,導致整個產業的規模並不大,同時局限了企業的發展。

建議政府成立相關產業基金,有針對性地加大對衛星應用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填補產業鏈的缺陷,促進對商業航天行業的均衡發展。

《21世紀》:從國內情況看,中國航天的主力是「國家隊」,且短時期內是不會變化的。在與「國家隊」的競爭中,商業火箭公司的出路在哪裡?

舒暢:關於和國家隊的合作競爭關系,我的想法一直沒有變過。那就是中低軌道上,商業開發一定是民營公司來做。而深空探測以及包括這種月球基地,空間站,這些國家任務一定是國家隊為主導。民營企業進入對商業航天是一個很好的補充。

第二個就是在國防軍工市場,一定是國家隊為主導,民營企業做好技術服務的架構。

我們實際上與一些院所都在積極尋求和開展全方位的合作。作為民營企業,我們也會致力於提供優質高效經濟的產品和服務給客戶,另一方面,我們也將繼續建立以民營為主體的配套體系,持續開展技術創新、不斷探索高效管理體制等方式,使得自研火箭和六大火箭技術領域的產品,如發動機,電子產品更具有競爭力。

《21世紀》:商業火箭公司要繼續發展,持續獲得訂單的能力是關鍵。但國內的商業客戶似乎並不多,零壹空間在這一方面的客戶需求情況如何?主要業務分為幾大板塊,目前的營收狀況如何?

舒暢:我一直強調零壹空間是一個火箭技術公司,我們致力於打造信息化、智能化、實戰化的「火箭+」產業服務平台,已開拓火箭和總體設計、無線通信、智能控制、數據採集及試驗測試系統、保障裝備、固體動力六大技術領域。

除了第一個火箭領域投入比較大,其他五個方向基本上都實現了一些收益和訂單。目前已有多項技術及產品參與探月工程、深空探測、國產大飛機等重大戰略工程,服務全球 40 家衛星客戶、100 余家國防軍工客戶,涵蓋航空航天、兵器兵裝、核工業、船舶等軍工集團及其下屬相關院所單位,產品與服務得到客戶高度認可。

《21世紀》:我們注意到,盡管商業火箭公司在國內的發展已經有5年左右,但現在國內大部分火箭公司具備的是探空火箭的能力,而下一步是研發具備入軌能力的火箭,實現這一跨越,究竟難度在哪裡?

舒暢:從技術路徑分析,入軌火箭的難點在於結構更為復雜,作為三級火箭,級間分離和飛行中發動機點燃都需要具備十分關鍵的核心技術。而且,運載火箭既要有強大的動力,又要有控制其運動軌跡的能力。
要對航天工程有更多敬畏心
《21世紀》:與固體燃料火箭相比,液體燃料火箭是否才是未來商業火箭企業的發展重點?

舒暢,首先行業內一直都存有「固液之爭」,固體火箭和液體火箭各有各的優勢和劣勢。

固體火箭優勢在於在響應速度、保存時間等都有明顯優勢,由於發射場費用、燃料加註費用高昂,液體火箭造小不經濟,在1.5噸及以下運載能力上固體火箭更具有成本優勢。

同時,固體火箭發射場要求較低,不需要發射架,只需要選定發射點位後將火箭立於簡易的發射台之上即可發射,佔用發射場資源少,無需等待發射場的排期。

相對於液體火箭來說,固體火箭 「比沖」小,也就是說,與液體火箭發動機相比,單位質量的液體推進劑「能量更高」。這意味著,如果發射相同質量的載荷到相同軌道,固體運載火箭要遠遠大於液體運載火箭,而且載荷質量越大,迭代後的固體火箭相比液體火箭就更重。如果增大固體火箭發動機推力或者直徑,對殼體焊接工藝和隔熱保護材料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液體火箭優勢是能造大,逾1.5噸甚至幾十噸運載能力目前只有液體火箭能實現。也就是說,如大型通信衛星、登月、深空探測、載人飛船等須依靠大推力的液體火箭來實現。

液體火箭劣勢是從進場總裝到利用發射架進行發射前燃料加註等一系列發射前的准備工作,佔用發射場資源多。

正因為固體火箭和液體火箭各自有各自的特點,所以二者都有對方無法取代的優勢。目前,國際上的主要航天強國都是「固液並存」,部分火箭也採用了「固液混合」的方式,因為只有兼顧,才能滿足更多的任務要求。我國研製新一代固體運載火箭,也是為了完善航天運輸系統,使我國的航天技術走上新的台階。

此外,固體火箭和液體火箭也是兩種不同的技術路線。各個公司的技術路線不一樣,我們現在有六大技術領域,實際上就是多條腿在走路。液體火箭在高軌道、大衛星的發射優勢明顯,但在中低軌道小衛星的發射上,固體火箭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我們現階段會一直在固體火箭領域精耕細作。

《21世紀》:目前零壹空間除了繼續推進火箭發射外,也在尋求更多產業鏈的發展。這能否表明,作為一項耗資非常巨大的工程,火箭發射並不能在目前實現盈利,而需要其他產業支持?

舒暢:目前是這樣的。

(2019年3月27日,零壹空間OS-M運載火箭首飛畫面。但火箭姿態失穩,發射失利。圖據零壹空間官網)

《21世紀》:在上一次火箭發射失敗後,公司主要收獲了哪些方面的經驗?如改進了哪些方面的技術?

舒暢:對於上次發射任務的失利,我們感到非常遺憾和惋惜,同時衷心感謝這個時代給了我們民營企業探索與嘗試的機會,也感謝社會各界一直以來對零壹的支持和鼓勵。

這也暴露了我們的一些問題,團隊的技術研製本身、技術管理能力都需要加強。譬如之前為了趕進度,好幾條線平行進行,這邊還在設計,還沒迭代完,那邊已經開始投產了。以後會比較嚴格的按照航天的流程來,設計階段就專門做設計,做完總體方案的閉環以後再做評審,不做到大家心裡都有譜,就不去投產品,減少平行設計。

第一個我們還是要反思就是之前還是有點過於樂觀。對於航天系統工程的敬畏之心不夠。也是可能也跟前面走的相對順利有關系。

第二個是不管是技術研製本身還是技術管理的細致程度還是要加強。這個確實是會有非常切膚之痛,公司這個系統工程的管理還需要再加強。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❽ 民營火箭創始人暢想了什麼

民營火箭創始人暢想:坐火箭從北京到廣州20分鍾

「坐火箭從北京到廣州20分鍾」

中國首枚民營自研商用火箭成功發射 創始人舒暢講述商用火箭從0到1的故事

5月17日7:33,零壹空間科技有限公司OS-X火箭「重慶兩江之星」在中國西北某基地成功發射。這是中國首枚民營自研商用火箭,其首飛成功引起了廣泛關注,也讓創始人舒暢獲得了很多掌聲。

首飛成功後,舒暢比之前更加忙碌,各種調研、考察以及媒體的采訪接踵而至,「首飛成功是商業火箭的從0到1,未來,我們還會有更多的技術更多的創新從0到1」。

舒暢定了個規矩,在公司不允許叫「總」,而是直呼其名,誰稱呼其為「舒總」,就要在公司群里發紅包。作為公司的創始人兼CEO,舒暢沒有給自己單獨設一間辦公室,而是和其他員工一樣,在偌大的辦公區中有一個小小的「格子間」。這名32歲的年輕人有著過硬的技術功底、理科男的縝密邏輯、良好的口才以及毫無架子的真誠。

大學曾創業做外賣平台

「我們要打造的就是平等、有話直說的文化。」舒暢認為,創新是商業火箭公司的生命,而創新從一開始就是容易被質疑的,所以要鼓勵大家把觀點亮出來。因此只有當整個公司形成一種保護「有話直說」的氛圍,大家才會敢把想法說出來。

在2015年創建公司的時候,舒暢年僅29歲,為什麼是他?為什麼要造火箭?這還要從舒暢在大學時期就種下的創業夢說起。

舒暢本科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讀飛行器設計專業,因為覺得設計戰斗機特別酷炫,所以他學的是戰斗機設計。大學時代的他學習很刻苦,那時候他一有時間就泡在圖書館,經濟、歷史甚至包括醫學等各種書籍都看。

「坦白說那時很迷茫,不知道自己以後適合做什麼,所以才天天看書。」舒暢認真剖析自己:有理工男的邏輯思維能力、比較善於言辭、善於跟人打交道,綜合素質較好,最後得出結論:「我是適合創業的。」在大二下學期,舒暢確定了自己要創業,並立刻開始嘗試。

第一次創業是做夏令營,舒暢將高中母校和北京高校的資源聯合起來,做的夏令營活動取得了成功。後來,舒暢又發現了大學生對外賣的需求,很多學生認為外出吃飯浪費時間,如果給他們送餐並加上一些跑腿費,他們是願意接受的。在對大學生外賣需求市場進行了調研之後,舒暢從老家拉來了一些朋友,跟著自己創業送外賣。

「那時候還不懂互聯網,就靠著小靈通,接到訂單再去買去送,每一單加一兩塊跑腿費。」做了一段時間,舒暢發現,做不下去了。他認為,這次創業失敗是輸在了自己能力不足,不懂互聯網,不懂融資。但這次經歷讓舒暢堅定了創業的決心。

本科畢業後,為了彌補自己不懂經濟不懂投融資的「短板」,舒暢進入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攻讀經濟學碩士,在北大讀碩士期間,舒暢熱衷於去報告廳聽企業家們的演講,在激勵自己的同時努力獲得創業所需要的資本和資源。

商業火箭從0到1

碩士畢業後,舒暢進入了航天科技集團,主要負責產業投資。2014年底,國家下發文件允許社會資本進入衛星研製領域,「軍民融合發展」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中國商業航天的政策窗口逐步開啟。舒暢敏銳地嗅到了商業航天的風口,他想要投資一家民營航天企業,但找了一圈後發現,市場上並沒有這樣的公司。「我為什麼不能自己來干?」

2015年8月,舒暢開始組建團隊。如今舒暢公司的總裁馬超是舒暢在北航的師兄,也是他的輔導員,博士畢業後便進入中國運載火箭研究院,一直從事國家重大科研工程,三十齣頭已經是單位重點培養的年輕領導幹部。馬超對舒暢要自己造火箭的計劃很認同,但由於自己手中做的事情也很有成就感,因此一開始拒絕了舒暢。

最終讓馬超下決心加入的反而是困難和挫折,很多人對舒暢要自己造火箭不屑一顧,「不要拿美國來對比,國情不同,中國不可能造出私營火箭」。這刺激了馬超,他跟舒暢說:「以前沒覺得這件事多有挑戰,現在我們非得把這枚火箭打上天不可。」

如今,舒暢的團隊已有120多人,大多數都是85後,舒暢求才若渴,公司仍在大量招人。「我們需要聰明人,因為愛動腦筋的人總是不斷有創新的點子。」讓舒暢最為感動的是,一位同事曾經拉著他的手說,「不管遇到多少困難,我一定會跟著公司走下去。」

走自主研發的路

火箭的研發需要大量的資金,組建團隊後,舒暢最大的難題就是融資。「一聽說我們要造火箭,一些人甚至把我當成騙子」,談起早期融資的經歷,舒暢坦言碰了很多釘子。「那時候我才29歲,還長著一張娃娃臉,說要在中國造商業火箭,別人覺得不靠譜也屬正常」。舒暢坦然回顧著那時的窘迫,「好在我們每個階段都熬過來了」。

公司成立之後,舒暢帶領團隊立刻著手做方案設計然後進行認證。他們認為,「穿新鞋,走老路」將是商業航天的末路,舒暢決定走自主研發的路,這意味著長時間的付出。而首飛火箭上的「黑科技」就是對團隊付出最好的回報,「發動機、綜控機、無線通信、飛控軟體等都是我們自主研發的,可以說,火箭上的心臟、大腦、小腦都是我們自己掌握的。」

首飛前半個月,核心研發團隊已進駐發射基地,開始進行高強度的准備工作,半夜下班甚至通宵都很平常,其間一位同事過生日,當大家把生日蛋糕推出來的時候,這位同事流鼻血了。首飛成功後,研發團隊所有人都哭了,自己造的火箭飛上了天,這種成就感無與倫比。

舒暢對公司名字好不好非常在意。當初在給公司起名時,舒暢左思右想,有一天晚上舒暢躺在床上,手裡有本書,是風靡創投圈的《從0到1》,書中認為,必須要有夢想,要不斷創新,讓未來與眾不同並且更加美好,從0到1,才能創造無限的價值。

舒暢當時就決定了公司的名字——零壹空間,做中國商業火箭的從0到1,做商業火箭創新的從0到1。有了這個想法後,舒暢大半夜興奮地給好多人發了微信,問他們對這個名字的看法,有很多人覺得不錯,也有建議他,蘋果公司這么牛,你不如叫梨公司,很有特點也很容易記住。但舒暢認為,名字原本沒意義,因為公司有價值才得到大家的認可,名字才有價值。「把本來沒有意義的名字變成大家都認可的名字,作為創業者很有成就感。」

讓火箭成為交通工具

首飛成功後,有人稱這是「中國版SpaceX」,舒暢則認為,自己走的是一條和SpaceX差異化發展的路。「我們現在做的小型固體運載火箭,主要是針對500公斤以下的小衛星,SpaceX針對的是一噸級以上的大衛星。」

目前舒暢公司有M和X兩個系列的火箭,M系列運載火箭為小衛星客戶提供發射服務;X系列火箭是為航空航天技術驗證量身打造的專用飛行試驗平台,成功填補了我國在航天飛行試驗專業、開放、低成本的助推火箭的空白,全面助力航空航天前沿技術實踐與轉化。舒暢告訴記者,今年公司至少還有三次火箭發射計劃。

實際上,舒暢更想做航天領域的華為。「這符合中國國情,我們不造夢,我們是實干派,希望能實實在在改變很多人的生活。」

對大眾而言,火箭發射、航空航天神秘而遙遠,發射商業火箭能給大眾帶來便利嗎?對此疑問,舒暢舉例解釋,比如火箭發射衛星信號,解決了飛機、大海中上網的問題,這是目前已經實現的。「再大膽一點設想,一枚火箭從北京飛到廣州大約只需要20多分鍾,如果我們把成本降下來,火箭能不能成為大眾化的交通工具?」舒暢堅信,未來取代飛機的一定是火箭,不斷的創新將帶來變革。

為了實現夢想,作為創始人的舒暢幾乎把所有的時間都放在了工作上,每天18小時,一周六天都是處於工作狀態,還經常飛來飛去出差。在舒暢辦公桌的最顯眼位置上擺放著他們自主研製的火箭模型,在模型旁邊,是一家三口的照片,舒暢抱著女兒,緊挨著太太,笑容燦爛。

「前幾天在天橋下有一個可以上台唱歌的活動,4歲的女兒不敢上去,我就上去唱了,唱完再鼓勵她。」盡管因為工作太忙陪伴女兒的時間不多,但舒暢盡量讓自己能夠成為孩子的榜樣,「有一個為夢想努力奮斗的爸爸,我希望她能感到驕傲。」

對話

5~10年在細分領域成為龍頭企業

廣州日報:怎麼看我國商業航天領域的前景?

舒暢:2015年是我國商業航天元年,這一年成立了若幹家衛星公司、火箭公司,行業現在仍處於起步階段,很多公司的衛星還沒來得及上天,火箭還沒拿出產品,與國外差距很大。

廣州日報:你對年輕人創業有什麼建議?

舒暢:自帶夢想和情懷的創業,能夠激勵很多年輕人做一些看似不可能的事。現在我們的創業氛圍很好,因而年輕人更要做一些看似不可能的事情。未來會有很多新技術,新變革,一定會有大量的人來質疑,希望年輕人能堅持夢想,把科技創新做到新的層次。

❾ 零壹空間現狀

發展強勢。零壹空間是中國領先的火箭技術公司,高性價比、低成本運營、快速響應是商業火箭發射實現長久發展的關鍵要素。

❿ 和SPACEX(馬斯克)相比,零壹空間有什麼優勢和不足

你好,個人認為適合的才是最好的。具體的品牌需要你自己觀察斟酌的。

熱點內容
京東員工股票交易 發布:2025-09-15 12:12:51 瀏覽:732
理財錢沒了判多少年 發布:2025-09-15 11:28:01 瀏覽:568
基金一個點的差價是多少 發布:2025-09-15 11:24:07 瀏覽:336
51過後什麼板塊股市會賺錢 發布:2025-09-15 11:01:30 瀏覽:425
金融行業怎麼下沉 發布:2025-09-15 10:15:21 瀏覽:207
新興電子貨幣怎麼樣 發布:2025-09-15 10:14:02 瀏覽:976
188天理財十萬到期是多少利息 發布:2025-09-15 09:58:21 瀏覽:425
馬爾他海外基金會辦理多少錢 發布:2025-09-15 09:53:12 瀏覽:880
應屆畢業生弄股票交易員怎麼樣 發布:2025-09-15 09:20:08 瀏覽:96
溫氏股票股權激勵有影響嗎 發布:2025-09-15 09:12:41 瀏覽: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