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眾傳媒股票歷史行情
1. 被渾水做空的分眾傳媒:天使還是魔鬼
不確定時就離開
我在11月8日就寫過一篇關於分眾傳媒的文章。我之前就看到過渾水做空的報告,說實話,當時心裡是給它打了折扣的。這次渾水做空瑞幸咖啡實錘,並且瑞幸咖啡還在分眾傳媒投放了廣告,這讓分眾又站在了風口浪尖。
作為普通人,我們既沒有渾水的人力物力,也沒有做空的資金實力。這個時候我們應該靜下心來好好想一想:自己持有的公司是否經得起別人的質疑。那些漂亮的數字背後,是不是真的來自於公司宣稱的競爭優勢。投資一隻股票,就是投資它的確定性。而質疑它的投資價值,則只需要在它無法說服你持有時即可走開。
很多人的思維方式實在清奇。我之前分析認為貴州茅台的醬香型白酒的實際需求並沒有那麼大,很多人就反駁我,要求我提供證據,以證明茅台的實際消費量遠低於茅台的銷售量。我很懷疑這些人是不是上市公司的托。本來這些人在買入時就應該搞清楚這些問題。你自己都不知道到底喝了多少,居然還要問一個看空者。這實在是匪夷所思。而且據我所知,沒有任何一個茅台持有者能回答這個問題。這是很奇葩的地方。很多人洋洋灑灑寫成好幾本書來論證茅台酒不愁賣,貴州茅台股價能到天上去。但卻要求看空貴州茅台股票的人來提供這些數據。
相比較而言,貴州茅台的股票的素質還是不錯的,至少出口成臟的比重不大。我前幾天寫某明星地產股,被噴了300多貼。即便是以網路公關的角度來說,人性的丑惡展現到如此淋漓盡致。也因此我今後永遠都不會碰這種垃圾公司。
股票投資,我喜歡投光明正大的公司。
中國的新冠肺炎處理得是全世界最好的,因為我們從上到下都知道它的隱蔽性的傳播風險。我們根本無從分辨哪些人帶有病毒,唯一可行的方式就是自我隔離,阻斷傳播鏈。而某些自作聰明的西方國家則不然。他們似乎要你證明一定感染了病毒之後才去隔離,否則就可以正常出行。當前疫情全球肆虐,也正是在為某些人的傲慢在埋單。中國人民付出巨大代價為全世界爭取了2個月的緩沖時間,可惜被一些豬頭浪費掉了。
對於股票投資也是如此。我們根本無從知道到底哪個公司在哪個方面有問題。最保守的方法就是當你持有的邏輯無法被證實,而某些質疑也無法被證偽時,離開這家公司。
不確定時遠離,這是我的投資原則。
分眾傳媒做的是什麼生意?
再次分析分眾之前,我需要說一下:我沒有能力和精力去分析分眾傳媒到底有沒有造假。也因此我是基於公司的公開資料是真實性的情況。如果這些數據本身就是假的,那所有的分析就失去了價值。
很多時候我們就在潛移默化中記住了某些廣告。比如昨天還在電梯里看到瑞幸咖啡的廣告,如果不是在電梯里看到,我都要忘了瑞幸咖啡的醜事了。電梯廣告的作用,其實並沒有體現在它的內容如何上,而僅僅是引起了你的注意。這種注意其實是流量引流的基礎。
無論是AIDMA法則還是AISAS,以及後來的新法則,其前兩個環節都是引起注意和引起興趣。在互聯網高度發達的今天,信息爆炸使得人們的注意力被過度分散。電梯廣告設置在人們上下樓必經之路上,必定會吸引相當的注意力,從而為流量引入創造條件。在當前信息爆炸的時代,每個人的注意力都被各種事分散掉,能持續吸引人們的注意力,進而引導他們去消費,這其實就是實體廣告持續存在的基礎。
電梯廣告的市場容量大不大?
2018年中國的廣告業規模達到了8000億左右,在GDP中的比重達到0.8%,相比之下,美國的比重為1.1%。
從過去100多年西方資本主義的廣告發展 歷史 來看,廣告行業的發展與經濟狀況緊密相關。廣告業的市場規模基本同步於GDP的增長。
從上圖中也可以看出,雖然廣告收入與GDP增長基本同速,但廣告收入增長速度卻波動極大,是典型的周期性行業。
在這個總盤子中,電梯廣告有多大的市場空間呢?電梯廣告屬於戶外廣告。如果還是參考美國各廣告類型的佔比,那麼可以看到,互聯網廣告的比重逐步增長,而其他類型廣告的比重在逐步下降。從下面這種圖中也可以看到,互聯網廣告主要搶占的是電視廣告和紙媒廣告的空間,而戶外廣告佔比則基本穩定,但這個比重始終都不大,大約只有3%-4%左右。
我們來看一下各國互聯網廣告的比重。可以看到中國的互聯網廣告的比重還要大於美國,而且其比重還在迅速提升之中。
具體到電梯廣告,還有多大容量呢?如果我們以8000億元的總盤子,4%的比重來計算,那麼戶外廣告的總盤子一共320億元。那麼樓梯廣告又有多少呢?
從上限的圖中,我們按照41%的比重來計算,得到樓宇電梯廣告的總市場為131億元。然而我們看分眾傳媒2018年的收入是多少呢?140多億。
上面的計算多少有些偏差。不過我們基本可以得出結論,即分眾傳媒已經基本壟斷了電梯樓宇廣告。換句話說,分眾傳媒的收入已經到了天花板了。
但我們明明知道,分眾傳媒當前尚未覆蓋國內的所有樓宇電梯,明明還可以有更大的擴展空間,怎麼就說已經到頂了呢?其實我並不知道。因為上面的幾個圖標可能也是互相打架的。數據只能參考,不能盡信。
分眾傳媒的經營業績
分眾傳媒已經公布了它的快報。先來看看主要數據。可以看到,過去幾年以來,營業收入一直在穩步增長,在2019年出現了下滑。
而在凈利潤上,2018年的凈利潤就已經出現了下降,而在2019年出現大幅度下降。
而公司凈利潤的下降主要還是源於毛利潤率的下滑。下面的2019年的數據是三季報數據。
分季度來看看
下面分季度來看看。當前分眾還沒公布年報,只有快報數據,也因此只能看一下營業收入和利潤。
先看看各分季度的營業收入。可以非常明顯地看到,2018年二季度之前,分眾傳媒的營收在快速增長,而進入三季度之後,營收就開始逐步下滑,到了2019年則繼續下滑。三季度之後處於相對平穩期。
再看看分季度歸母凈利潤。2019年時,公司的單季度利潤逐季增長,增長非常好。而到了2018年三季度之後就開始快速下降。一直下滑到2019年2季度。進入三季度之後有所企穩。
那麼之前到底發生了什麼,之後又發生了什麼,讓分眾傳媒的收入和凈利潤突然開始下降了呢?來看看各廣告的收入情況。
這些數據只在半年報和年報中有,也因此我們也無法再區分到底在哪個季度出現了問題。我們大體可以看到,互聯網類廣告在最近幾年增長乏力,而在2019年更是大幅減少,通訊類和交通類廣告在2019年都有較大的下滑。雜類廣告2018年就出現了下滑,2019年繼續下滑。房產家居廣告2018年增長停滯,2019年繼續下滑。日常消費品廣告2018年大增長,2019年仍有增長。
這也大體反映了當前的趨勢。2018年去杠桿去的很多企業都處在生死邊緣,大概是沒有更多的錢再去打廣告了。P2P跑路使得這類廣告主也沒有了。只有日常消費品這種現金流充沛的企業還有錢來打廣告。我印象中經常看到茅台、五糧液之類的廣告。估計酒企給分眾貢獻了不少的收入。當然,還有小罐茶、瑞幸咖啡這種大客戶應該也為分眾貢獻了不少收入。
是不是一筆好生意?
分眾傳媒這個生意好不好?
我們說廣告生意就是將注意力轉化為流量的生意。而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流量也會越來越貴。因此分眾如果能吸引足夠的注意力,那就是可以伴隨人均收入水平而營業收入不斷增長的。由於梯媒受到物理限制,不可能不限增加廣告投放數量。當經濟形勢比較好時,廣告主投放意願比較強烈,這會推升廣告單價。而當經濟形勢不好時,廣告投放比較少,廣告單價自然就下來了。也因此分眾傳媒的收入會伴隨經濟形勢的好壞而波動。
從成本來說,分眾傳媒的成本主要是生產成本和銷售費用。而生產成本中包括了平面媒體成本和多媒體媒體的折舊及運行費用。這些費用是相對固定的。而銷售費用則主要是業務費。這部分實際與營業收入正相關,但也相對剛性。
收入彈性和成本剛性,就使得公司的利潤會伴隨經濟形勢而大幅波動。這是一個典型的周期性行業。換句話說,就是靠天吃飯。
分眾傳媒的結算方式採用先投放後收款的方式,其應收賬款數額也比較大。而且在經濟形勢不好時,應收回款的質量也會變成問題,進而使得公司的利潤更加學上加上。2018年之前,公司一年以上的應收賬款為0,而到了2019年半年報則出現了5.27億元。典型的還有這次的瑞幸咖啡的大額廣告,上個季度剛投放完,最近瑞幸出事,不知道這筆錢還能不能回來。
但這筆生意的好處在於,它是輕資產運作的。如果控制好應收賬款,那麼產生巨額虧損的概率也相對較小。
綜上,分眾傳媒的梯媒生意不算太好,但也不是很差,差強人意。
還有沒有發展空間了?
分眾傳媒的發展空間,取決於兩個方面。
一個是行業空間問題。廣告行業固然可以伴隨經濟增長而增長,但廣告投放形式卻在發生變化。戶外廣告過去在廣告中的比重一直相對平穩,但梯媒只是其中的一個分支。這部分比重後續會不會被壓縮,我無從判斷。即便我們認為保持穩定,那麼至少當前來說,分眾傳媒已經到了天花板附近了。
二是行業內競爭問題。新潮傳媒作為一個攪局者,的確對分眾傳媒稻城了不小的影響。未來呢?未來會不會再次出現攪局者?這個概率仍不能排除。個人覺得潛在的可能有兩種。
一種就是類似於新潮這樣的廣告公司。在分眾已經占據壟斷的情況下,再出現這種攪局者,成功的概率不會太大。
另一種就是類似於萬科物業這種物業管理公司。很顯然,物業管理行業的市場集中度正在迅速提升。以往分眾傳媒作為一個梯媒壟斷者,在樓宇廣告位的租借中有壟斷定價的優勢。但後續情況將出現變化。一方面,物業管理公司是事實上的廣告位壟斷者。物業管理公司的規模越大,相對於分眾的話語權就越強。這會抬高分眾的成本。另一方面,物業管理公司可以以所擁有的廣告位自行運營廣告,並且以此為基礎進入這個行業與分眾進行競爭。而這在美國已經是事實,大的物業管理公司本身就自己經營廣告位。
而分眾傳媒對於後一種競爭方式基本沒有抵抗力。
也因此從長遠來看,我個人認為或許梯媒本身後續還會伴隨GDP而增長,而分眾傳媒未來未必有成長空間。
對於分眾傳媒股票如何看?
按照2019年18.75億的歸母凈利潤,分眾傳媒當前的市盈率為32.5倍。這個估值如果對於像永輝超市這樣的非周期性行業來說還算可以,但對於分眾傳媒這種的周期性股來說,還是很高的。
但有人要說,周期性行業要看一個周期內的平均利潤,而當前剛好是利潤最低的時候。當前的利潤的確比較低,但是不是最低就很難說。比如說今年,一季度收入大減是可以預期的,能否保持盈利都很成疑問。而經過疫情之後,廣告主們的廣告預算可能又要縮減,也因此今年的利潤可能還不如去年。
未來的經濟走勢我根本無從猜測。但從中長期的角度來說,個人認為分眾傳媒過去動輒70%的毛利潤是無法維持的。或許去年的40%的毛利還可能可以維持一段時間。
毛利潤率無法提升甚至還要下降,營業收入上則由於市場佔有率到頂且面臨其他競爭對手侵蝕,進而使得收入增長存在很大不確定性。這使得公司後續的利潤增長很難說很樂觀。
按照這個情況,公司的凈利潤是無法支撐當前的市值的。
也因此結論很容易得出來:短期凈利潤只怕更難看,長期的利潤增長的不確定性依然很大。
結語
上面只是我個人的看法。說實話,對於渾水的做空報告其實我一直挺在意的。雪球上有不少文章都把當年的渾水報告翻出來。這個報告去年我就看過,其實我是真有些遲疑的。這家公司實際上也很喜歡包裝自己,對於喜歡包裝自己的公司,通常我都會對它的所有數據報以懷疑的態度。
這個行業應該會持續存在,但不知道這家公司會不會給投資者帶來持續回報。
2. 分眾傳媒股票怎樣
就現在技術面客觀分析而言,k線是左上右下,均線空頭排列股價處於均線之下的明確下跌趨勢沒錯吧,這次反彈的關鍵量價節點6.82隻要跌破,就反彈結束重回下跌趨勢。
3. 2022分眾傳媒股票怎麼不漲
1、現階段基金持股分眾的股份比例過低:2017年12月31日620家基金持股36.1億股2018年6月30日728家基金持股39.6億股。
2、2018年9月30日202家基金持股32.5億股2018年12月31日79家基金持股4.19億股機構原計劃2018年第四季度解禁前不計成本拋股,解禁後更低的價在大宗交易接回。
3、但從1月到3月大宗交易只接貨5.898億股,並鎖定6個月,計劃很完美,但誰也沒想到過了年股市直接進入牛市,手頭可用的流通持股基本已賣光壓盤,就指望小非股東大宗賣貨來回補倉位,只要沒有大宗交易,基金比誰都急。
4、因為分眾2018年第四季季賣出的加權平均價是6.26,2018年前三季度分眾加權平均價是10.87,屬於血虧賣出。
5、基金原來想在低位做個完美波段,但現在是牛市,要在二級市場更低的價格買回30億股非常困難,只能動用手頭的股份玩命打壓,融資盤與深股通一直在加倉,只能看小非股東上不上當。所以分眾傳媒股票一直不漲。
4. 分眾傳媒的歷史發展
2016年2月22日
七喜發布公告,同意將公司全稱由「七喜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分眾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由「七喜控股」變更為「分眾」。
2015年12月23日
分眾傳媒借殼七喜控股,成功奪中概回歸A股的第一股頭銜。
2012年8月13日
分眾傳媒收到35億美元私有化邀約。
2011年
分眾傳媒推出新一代互動液晶屏及Q卡業務,全面進入互動時代。
2010年
分眾傳媒推出設備高清化、三四線城市倍增化、廣告內容化、娛樂化運動。
2010年1月
Infosys OHH系統正式推出,全球率先建立戶外視頻媒體科學評估模型。
2009年
分眾傳媒攜手新浪、12580展開三屏聯動,向品牌信息綜合傳播平台邁進 。
2007年12月
美國東部時間12月24日,分眾傳媒正式被計入納斯達克100指數,這也是第一個被計入納斯達克100指數的中國廣告傳媒股。
2007年12月
2007年12月10日,分眾傳媒以1.684億美元現金並購賣場數字廣告網路運營商璽誠傳媒,除此之外,如果在交易完成後24個月之內璽誠傳媒達到特定收益目標,分眾傳媒還將再支付最高1.816億美元的現金加股票。通過這一交易,分眾傳媒將進一步擴展旗下數字廣告網路在中國大型連鎖超市的覆蓋范圍。
2007年3月
2007年3月1日,分眾傳媒宣布購並中國最大的互聯網廣告或互動營銷服務提供商好耶廣告網路,全面進軍網路廣告營銷市場. 好耶廣告網路成立於1998年,是中國最大的互聯網廣告發布軟體提供商和第三方實時監測公司。在艾瑞( i Research) 公司的調查報告中,該公司一直保持著在中國互聯網廣告公司廣告營收第一的位置。
2006年8月
2006年8月31日,分眾傳媒宣布收購影院廣告公司ACL,同時,ACL公司的網路將更名為分眾傳媒「影院網路」。
2006年6月
由解放日報集團和分眾傳媒聯合投資的直效傳播平台「解放分眾直效」正式運營。目前已覆蓋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800座高端寫字樓中15000家公司,直接影響150萬商務人群。
2006年4月
分眾傳媒的城市彩屏聯播網(LED)開始在上海投入運營。該網路鎖定中高受眾群體上下班、購物途中的時空,以全新的戶外高清晰影視形式吸引受眾注意力。
2006年3月
分眾傳媒以3000萬美元收購手機廣告商凱威點告,正式進軍手機廣告新領域。目前,分眾無線已鎖定4億手機用戶尤其是7200萬無線WAP用戶,強力覆蓋城市年輕白領、時尚群體。分眾無線已經成為分眾旗下最具發展潛力的新媒體網路之一。
2006年1月
分眾傳媒以3.25億美元的價格合並中國第二大樓宇視頻媒體運營商——聚眾傳媒,從而以75個城市的覆蓋度、約98%的市場份額進一步鞏固了在該領域的領導地位。自合並之日至2006年3月底,公司在分眾、聚眾兩個品牌原有的樓宇聯播平台基礎上將該網路劃分為更加精細分眾化的幾個頻道,包括中國商務樓宇聯播網、中國領袖人士聯播網、中國商旅人士聯播網、中國時尚人士聯播網等。
2005年10月
分眾傳媒以1億美元左右的價格收購框架媒介的100%股權。
2005年7月
2005年7月12日,分眾傳媒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上市,股票代碼:FMCN。
2004年11月
11月16日,分眾傳媒控股有限公司與UCI維眾投資、美國高盛公司和英國3i公司在人民大會堂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UCI、高盛及3i共同投資3000萬美金入股分眾傳媒。
2004年7月
分眾傳媒數字多功能光碟一體化同步液晶顯示播放裝置獲得專利。
2004年5月
分眾傳媒推出風尚傳媒――美容美發機構聯播網業務。
2004年3月
UCI維眾投資、鼎暉國際投資和TDF基金聯手美國知名投資機構DFJ、WI-HARPER中經合以及麥頓國際投資等聯手注資分眾傳媒數千萬美金。
2004年1月
分眾傳媒推出中國高爾夫廣告聯播網業務。
2003年6月
國際著名投資機構SOFT BANK和UCI維眾投資宣布對分眾傳媒投入巨資,推動分眾的中國商業樓宇聯播網的建設與運營。
2003年5月
分眾傳媒控股有限公司公司正式成立,江南春先生任CEO。
5. 比如像分眾傳媒這樣的股票連續三年放大量,最近三年的量超過以前十年的量,為什麼有些股票這樣放量呢
你好,分眾傳媒股票連續三年放大量,最近三年的量超過以前十年的量,是因為分眾傳媒是於2015年12月28日借殼七喜股份完成的上市,當時七喜股份總股本才30233.51萬股,而為了借殼又發行了381355.64萬股,股本一次增加了12.6倍之多,因此成交量自然大幅增多,最近三年的成交量超過以前十年也就不足為怪了。
6. 文化傳媒股票有哪些龍頭股
傳媒股票龍頭股有以下幾個:
(1)分眾傳媒:股票代碼002027;
(2)城市傳媒:股票代碼600229;
(3)完美世界:股票代碼002624;
(4)華誼兄弟:股票代碼300027;
(5)新華傳媒:股票代碼600825;
(6)光線傳媒:股票代碼300251。
【拓展資料】
龍頭股是指某一時期在股票市場的炒作中對同行業板塊的其他股票具有影響和號召力的股票,它的漲跌往往對其他同行業板塊股票的漲跌起引導和示範作用。龍頭股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它的地位往往只能維持一段時間。成為龍頭股的依據是,任何與某隻股票有關的信息都會立即反映在股價上。
龍頭條件:
(1)龍頭股必須從漲停板開始,漲停板是多空雙方最准確的攻擊信號,不能漲停的個股,不可能做龍頭。
(2)龍頭股必須是低價股,只有低價股才能得到股民追捧,一般不超過10元,因為高價股不具備炒作空間,如03年上海梅林,中海發展和深深房都是從4元開始。
(3)龍頭股流通市要適中,適合大資金運作和散戶追漲殺跌,大市值股票和小盤股都不可能充當龍頭。11月起動股流通市值大都在5億左右。
(4)龍頭股必須同時滿足日KDJ,周KDJ,月KDJ同時低價金叉。如上海梅林,中海發展,深深房,海虹控股,青鳥華光等
(5)龍頭股通常在大盤下跌末期端,市場恐慌時,逆市漲停,提前見底,或者先於大盤啟動,並且經受大盤一輪下跌考驗。
炒作龍頭股的注意事項:
(1)弱市中的機會極難把握,漲停後一般進入整理的居多,若沒有明顯的把握寧可放棄。
(2)龍頭股漲停第2日並非全都漲停,甚至可能留下較長的上影線,這並不一定意味著行情已經結束。
(3)強勢市場與弱市或平衡市中龍頭股的表現差別較大,弱市或平衡市中,強勢股的行情比較短暫,不可有過高預期。
(4)強勢股若在3個漲停板後出現長上影線或反復振盪,說明已到行情尾聲,這時要掌握好高拋的機會,並嚴格執行止損(盈)紀律。
7. 分眾傳媒股價連續下跌而業績一直叫好這是怎麼回事
股票的價格是由成交價格決定的,業績好的股票上漲也是有限度的,也許是這股票已經漲過了,也許是股價本身就偏高了,也許是主流資金故意打壓股價,可能性很多
8. 美股,分眾傳媒,是在什麼板上市,怎麼看,
納斯達克
2005年7月13日,分眾傳媒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上市,股票代碼:F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