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煌科技股票分析上證指數
❶ 輝煌科技股票能退市嗎
002296目前沒有公告退市風險。不過短線趨勢明顯向下,高管減持。建議換股操作
❷ 求問請幫我找一下,高鐵板塊有什麼股票,謝謝
行業分析師近期加大了對高鐵板塊的研究力度,相繼有券商研究所對輝煌科技(002296)、特銳德(300001)等個股予以積極樂觀的目標價。故在操作中,可以積極關注高鐵板塊,可採取越跌越買的策略。
就目前來看,高鐵產業其實涉及到三方面。一是建設領域,主要有中國中鐵(601390)、中國鐵建(601186)等基建個股,也包括為高鐵提供設備的山河智能(002097)、三一重工(600031)等。二是建設過後的運營設備,主要是機車、信號等,主要有中國南車(601766)、中國北車、鼎漢技術(300011)、特銳德等個股。三是高鐵對相關產業鏈的提振效應。
而就盤面來說,資金似乎對大盤股、傳統產業股並不認同,這可能是因為此類個股的業績對高鐵的投資力度提升信息並不敏感。相反,那些小市值品種則出現了相對強硬的走勢,比如說鼎漢技術、回天膠業(300041)等。
因此,在操作中,建議投資者密切關注小市值品種,尤其是與高鐵相關的主營業務佔比漸次提升的個股。循此思路,鼎漢技術、特銳德、回天膠業、創元科技(000551)、輝煌科技、卧龍電器(600580)、奧克股份(300082)等可關注。
國家對高鐵投資逐年加大,同時相關公司的技術水平已經領先於世界,國外高鐵也將目光轉移到國內,未來國內企業有望取得更多的訂單,相關公司的成長性由此展開,建議投資者關注。
❸ 輝煌科技的股票代碼是多少
輝煌科技的股票代碼是002296
❹ 你覺得哪位基金經理最穩
中歐基金——周應波。
北京大學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專業碩士。2010年2月至2011年8月任平安證券有限責任公司行業研究員,2011年8月至2014年10月任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行業研究員。2014年10月加入中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曾任研究員、投資經理助理、中歐瓏琪恆佳資產管理計劃投資經理,現任中歐時代先鋒股票基金、中歐時代智慧混合基金、中歐明睿新常態混合基金的基金經理。
投資風格:全行業選股,自下而上,持倉主要是大盤價值股和中盤成長股
公募基金的特點是客戶可以隨時申購贖回,每天都是開放的。很多時候基金經理的盈利和持有人的盈利並不一致,這是行業非常大的痛點。周應波非常看重將產品收益和投資者收益相匹配,重視用戶體驗超過了追求高收益。
2016-2019市場上所有的基金中能夠每年跑贏滬深300指數的基金也就在20隻左右,而業績排在第一位的就是中歐時代先鋒。排在其後面的有馮明遠、劉彥春、王崇、楊浩、張坤、蕭楠等人。
招商的王景女士推薦一下。她的基金漲的不算猛,但基本上能讓你賺錢。
最近很多 科技 基金大跌,套了不少人,現在都沒有漲回來。但是她的「招商製造業轉型靈活配置」基金只跌了幾天,很快就又漲回來了。
補充回答中的私募基金經理的排名情況。當然,前提是私募產品僅針對高凈值人士。
從行業排名來看,以五年的長期視角考察基金經理的收益能力和抗風險能力是相對客觀的,畢竟這幾年市場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在私募頭部公司里,基本都有領軍人物,比如明泓的裘慧明,高毅的馮柳等,以下列出截止3月底的基金公司排名,供參考
我們投資基金的時候,選擇靠譜的基金經理真的是最關鍵的因素之一,但問題是在目前的公募基金市場要選出這樣的經理來,困難也挺大的。
01首先我們來看一看2019年到目前所發生的情況,假如一位基金經理業績比較普通,大家自然對他的基金興趣不大,不會買他的基金。
但是假如某一位基金經理的業績表現很好,他所管理的基金排在業績排行榜的前列,那麼最有可能發生的現象是越來越多資金蜂擁而入,這一種情況在這半年來舉不勝舉。那麼下面會發生的,往往是因為基金的規模太大,業績開始慢慢滑落,不再那麼優秀。
其實這一段時間以來業績最好的那一批基金往往都是持倉比較高,持股比較集中,也就是說投資風格比較激進的,這一些基金,在熊市裡面波動也比較大,回撤比較高。只是很多投資者沒有考慮這一點,完全沒想過這種投資風格是否在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范圍之內,一旦出現了虧損時,投資者就會紛紛贖回。
02還有另外一種情況,我們看到一些優秀的基金經理,很有可能在一家公司待三五年,就被挖走了,可能去了另外一家公募基金公司,也有可能被挖去了私募基金公司,甚至有不少人離職之後自己創業開設私募基金公司。
隨著銀行保險等公司不斷的滲透進入資管市場,對人才的需求缺口也非常大,所以也有不少基金經理離開了基金行業,轉向銀行或者保險。
而現在一些第三方的金融平台,尤其是在互聯網方面的發展也非常迅速,所以我們也發現有一些公募基金經理轉向了這些領域。
03因此對於投資者來說,一方面希望選擇一些好的基金經理,另一方面還要同時希望這些經理不要出現太大的變動。在海外成熟的市場里,我們經常看到一些基金經理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長期管理一隻基金,業績穩定,風格穩定,真希望這樣的現象未來在我們這里也出現。
2019優秀基金年報成本分析
微信公眾號:鬱金香的泡沫
投資基金,跟投資公司一樣要分析其年報、半年報、季報,一點也不含糊。結論也很簡單,pass or no,pass則繼續持有或者在合適的時間買進,no,以後再說。
關於基金投資,先說兩點。第一點,管理資金總是三天兩頭犯錯的,連巴菲特都犯錯,我自己也犯錯。所以,要足夠包容,投資的根本是容錯,我們要理解、諒解。第二點,資金管理,某種意義上,大家都是「北境長城」的守夜人,「長夜降至,誓死守望」,大家都會犯錯,但是,根本性錯誤絕對不可以。
第一部分 寬基ETF
運營費用 % = (基金財務報表費用 - 基金財務報表其他收入)/平均規模
這一組選了6隻基金,簡稱採用了「基金公司簡稱+指數簡稱+基金特徵」的方式,比如易方達滬深300ETF。
易方達滬深300ETF(510310) 是一款20BP(0.15%管理費+0.05%託管費)的寬基金,華泰滬深300ETF(510300)是一款老式的60BP(0.5管理費+0.1%託管費)ETF,然而,易方達滬深300ETF在2019年的收益不是領先40BP,而是70BP,不但費用低,扣費前的收益依然領先36BP,這說明了 易方達滬深300ETF的管理不僅成本低,而且效果好,全面領先 。
老派ETF僅選300ETF一隻代表,不請其他的出來難看了。510310的唯一的對手是匯添富的800ETF,那還是未來。
還有一些20BP寬基,有無比510310更優秀的基金?舉個例子,易方達MSCI A股ETF,我們看到,它的管理費和託管費相對510300是降低了,但是,總費用沒有降下來。原來,基金費用里邊有幾項是基本固定的,審計費、信息費、上市費、指數使用費等等,大約在50萬附近。如果基金只有1億資產,其他費用就算全部是0,總費用也是0.5%的樣子。所以, 規模小的基金,降費用的效果不佳 。
拼費用,比管理,易方達滬深300ETF無敵。請問,我們是做什麼的?我們是做投資的!
有一個傳說,選主動基金就是選基金經理,選指數基金不用管誰是經理。真的么?易方達滬深300ETF的基金經理是余海燕,接下來,這個系列還會反復遇到她管理的基金,於是,我忍不住去看看余海燕是誰。結果,她管理的另外一些基金也非常好,比如說,易方達日興日經225ETF。三個日經225ETF,她的最好,硬道理。本系列涉及到的基金及非常多,但是涉及到的基金經理沒有那麼多了。所以, 選指數基金也要選基金經理。
第二部分 指數加強寬基
我做成本分析是為了尋找管理優秀的基金,不是為了尋找便宜的基金。如果有基金說他可以賺更多的錢,同時也收更高的費用,我認為,可以。這相當於大家一起做生意,我出全部本金,我承擔風險,我還給他發工資,如何利潤分成?我覺得至少2:1,否則沒法做。這就是我對指數加強的期望,滬深300指數加強相對300ETF的超額收益,相對300ETF的超額收費,要達到2:1。
實際上,興全300(163407) 達到了7:1,非常優秀的基金!富國滬深300增強(100038) 達到了3.3:1,華寶滬深300增強C(007404) 年度收益達到了驚人的46%。可惜景順長城滬深300、申萬300量化、建信滬深300指數加強沒有及時公布年報。
第三部分 QDII 寬基
QDII的跟蹤誤差,這真是誤差。單純看誤差看不出來,有的是全收益(含紅利),有的是價格收益。
單純從數字看,博時標普500ETF(513500) 和國泰納斯達克100ETF(513100) 是最優秀的QDII基金,標普500ETF還要優秀一點。但是,它們都嚴重溢價了。
我記得朱少醒曾經講說,優秀的基金是基金管理者和投資者一起做起來的。現在港股以外的QDII,全部處於瘸腿狀態,沒有優秀投資者什麼事情了。
QDII基金,沒有一個我可以給出「pass」。我們還是在港股上做點文章吧,我們不要把港股當成人家的孩紙了。
第四部分 分紅
這是我最為看重的一組基金,每一隻都有10年以上的 歷史 ,每一隻都以輝煌業績和對投資者的至誠的回報而贏得了至真的掌聲,不離不棄的紅利ETF,富貴皇後:富國中證紅利指數增強(100032),十年十倍只做一個基金的富國天惠(161005),靜水流深的興全趨勢(163402),至今已經89次分紅的華夏回報混合(002001)。
給興全趨勢(163402)以特別的掌聲,其最近三年的分紅是多少?109.8億! 三年分紅109.8億 ,不是發行爆款100億,也不是累計分紅100億,這是何等的卓越!!!
第五部分 Smartbeta
Smartbeta因子,在我看來,只有兩種,紅利因子和非紅利因子。
從投資的角度,紅利組合可以提供持續的現金流。一個年利5%的債券,取走利息以後本金是貶值的,假設CPI 3%,有效利息只有2%。一個股息5%的紅利組合,取走股息以後本金的長期效應是升值的,有效利息則至少是8%。紅利投資的價值效應非常巨大,具有絕對的優勢。
管理一個紅利組合很瑣碎,以低風險為目標,必然要適當分散化。如果以基金取代組合,不是所有的基金都可以。這就導致分紅型的紅利基金跟不分紅的根本不在一個維度空間里。
下面一共七隻基金,共分為三個小組。第一小組,工銀深紅利(159905)、嘉實深證F120(159910),一如既往的優秀,不僅收益卓越,費用也低,交易費尤其低,但是,都不愛分紅。
第二小組,富國中證價值ETF(512040),華泰紅利低波(512890),華寶標普紅利基金(501029)。華泰紅利低波相對古典款的華泰紅利ETF,富國中證價值相對富國中證紅利都有一定優勢。我們也看到,他們相對深紅利、F120差距明顯。這類基金不分紅,我想不出來投資者為什麼不買深紅利和F120。
華寶紅利基金是一位老師,我得說,她認真教了我們Smartbeta應該注意的一些事情。我想紅利君也不容易,這得自己去體會了。
第三組,南方銀行基金(512700),華寶銀行ETF(512800)。紅利基金是個坑,銀行ETF則是精品,管理優秀,費用是這個系列裡邊最低的。此後發行的 科技 龍頭繼承了標普中國紅利機會指數的優點,同時,克服了其缺點。
第六部分 行業基金
這是權益基金的最後一部分,第七是商品,主要是黃金,有一點油氣,第八是債券。
我前面說到,余海燕的管理登峰造極,易方達滬深300卻不是最頂級的ETF。人家做得那麼好,我那樣講一定會有下文。最頂級的ETF仍然出自她之手,易方達中概互聯50ETF(513050)。由於滬深300不是一個純粹的投資指數,HS300ETF不是頂級ETF。MSCI A股指數是純粹的投資指數,但是,中國最好的公司,至少可以說有一部分,不在A股,MSCI China Index以及SP China BMI才是頂級寬指。中概互聯50算是中國版的納斯達克指數,隨著Alibaba回歸香港,QDII的外匯障礙降低,優秀的管理加上優秀的指數,513050是頂級ETF。
易方達中概互聯50ETF(513050),0.6%管理費+0.25%託管,2019年平均費用開支0.714%,指數(價格收益)跟蹤誤差-0.6%,指數股息率0.3%,運營費用0.7%,運營收益0.114%,在QDII里邊無與倫比。相當於說,扣除管理費、託管費用、交易費、其他基本費用開支,零誤差,她把QDII基金做到了HS300ETF的級別。
易方達滬深300醫葯ETF,收益能力以及管理水準都超越了匯添富中證醫葯、廣發全指醫葯,運營費用只有0.25%,奇跡。余海燕手下沒有一個基金是次品。最近,由於醫葯向生物制葯及創新葯傾斜,更為全面的廣發醫葯,以及新出現的細分行業醫葯基金,比如生物制葯和創新葯,更有投資價值。
這是行業基金與寬基不一樣的地方,做得好的寬基可以持續持有,行業基金即使做到極致,也只會在需要的時候持有。而且,行業基金總是面臨優勢細分行業基金的挑戰,生物制葯相對醫葯、白酒相對消費、半導體相對電子,細分行業、行業、寬基的三級平衡是投資的重要技巧。
消費類基金規模眾多,匯添富中證消費ETF(159928)是王牌。醫葯需要創新,消費不用,我希望貴州茅台永遠不要創新。這樣,只要匯添富保持優良的管理,159928持續是這個方面最優秀的行業基金。
消費行業與眾不同,它具有跨越周期的屬性,優秀的消費基金,可以一直持有,除非市場進入了極端狀態。
信息 科技 方面,南方中證500信息技術ETF(512330)令人驚訝,業績以及控制費用,全面超越了廣發全指信息,而廣發信息已經牛逼得讓科創潮的小字輩找不到北,那些挑挑選選的,大多不如這個什麼都要的老大哥。
下半年的行業基金分析會分為:消費、醫葯、信息及電信、泛科創,至少四個類別。
第七部分 商品基金& 債券基金
商品基金很多,債券基金也非常多,每家基金公司都有幾只債券基金,黃金ETF也有遍地開花的趨勢。非優秀基金我不分析,這兩個方向上的優秀基金的差異要用放大鏡看,所以,我只是確認我投資的基金歲月靜好。
這兩類基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規模越大,風險收益控製得越好。規模最大的華安黃金ETF跟蹤效果最好,其次,博時黃金,其次國泰黃金基金,其次易方達黃金ETF,國泰黃金例外沒有易方達黃金ETF規模大。
債券也是如此,能投資100億以上的,不投資10個億級別的。
關於黃金債券投資,有兩個重點:
第一,前面已有論述,信用債、高息債相對高股息組合全面落後,但是,國債的硬核屬性不可替代。如果選擇高股息權益投資,必然要承受高回撤、浮動高風險。如果不能承擔這些風險,必須配置國債或者黃金,這引出了第二點,環環相扣。
第二,黃金和國債都是負利息資產。這兒的黃金指的是黃金ETF,年年有0.7%的開支,這還是管理良好的ETF,而黃金的價值扣除CPI以後不會增長。這兒的國債指的是國債基金,扣除費用以後的凈收益比貨幣基金好不了多少。國債雖有利息,扣除CPI以後能做到零利息已經很不錯了。
這意味著,長期靜態持有黃金ETF及國債ETF不可取。投資組合中配置黃金國債,一定要在動態對沖中把收益抓回來,配置了這些資產就是為了打運動戰。
也就是說, 投資者要麼承擔回撤風險,要麼打運動戰 。
第八部分 投資組合
最後總結一下,我們的目標是投資優質資產,基金只是載體。當載體合格,也就是說基金的管理合格以後,一隻基金能否進入組合,關鍵是它的投資組合,而投資組合的方向是我的選擇,永遠是基金當前的投資合乎我們的方向而被採納或者繼續持有,而不是因為它的 歷史 數據如何牛逼而被持有,它的 歷史 數據只證明了它曾經是合格的。
第九部分 三隻錨
我們的目標是投資優質資產,基金只是載體。 當載體合格,也就是說基金的管理合格以後,一隻基金能否進入組合,關鍵是它的投資組合,而投資組合的方向是我的選擇,永遠是基金當前的投資合乎我們的方向而被採納或者繼續持有,而不是因為它的 歷史 數據如何牛逼而被持有,它的 歷史 數據只證明了它曾經是合格的。
基金投資有三隻錨:
第一隻,基金管理。基金管理不行,一票否決。指數基金在管理合格的情況下,盈虧與基金管理無關,分析指數基金,一定要先看管理,後看盈虧。先看盈虧很容易站在高高的山崗上,尤其是行業基金。
第二隻,基金當前的投資組合。這是ETF的絕對優勢,大多數指數的成分股是公開的,比如中證、上證、深證、國證、標普,有些沒法,沒法的算了。由於這層透明關系,雖然這些指數基金不是專門為我們而開設,通過合適的基金選擇,能達到同樣的效果,而且——便宜。透明度是ETF的生命。
補充一點,我們無法知道主動基金的組合,等到發布年報早已過了萬重山。但是,一定要熟悉基金經理的風格,並且通過年報確認其風格在持續。
主動基金的分析要難一點,分析指數基金成本和誤差比分析主動基金的風格容易多了。
第三隻,最重要的,自己的投資目標,我們絕對不是為了買基金而買基金,也不是因為一隻基金優秀而買,我們因為它可以達成一定目標而買。就算為了虧錢而買基金,我覺得這可以作為理由,也比為買而買卓越一萬倍。
基金投資抓住這三隻錨就可以了。
這種問題沒法回答,明顯是貨幣基和純債基的最穩,如果是股票型的肯定是醫葯基最穩,和什麼經理沒多大關系。
劉格菘如何?
約翰伯格
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公募基金——先鋒領航集團的創始人,最受人尊敬的基金經理,創建了世界上第一隻指數基金,先鋒領航集團也是世界最大的指數基金管理人。約翰伯格是世界級的投資大師,是指數化被動投資的奠基人和開創者。
約翰伯格同時是:《共同基金常識》和《博格談共同基金》的作者,這兩本書被奉為投資者的聖經。
沃倫巴菲特非常推崇約翰伯格和指數基金。巴菲特曾經有過一次「世紀賭局」:挑戰全華爾街的基金經理,十年之內無論你怎麼做主動管理和投資組合,絕對跑不贏標普五百ETF,賭注一百萬美金。果然在第六年,基金經理們認輸,巴菲特完勝。
你去看看各種知名美股的前十大股東,先鋒領航集團都赫然在列。
經濟學家們做過多次統計,80%左右的專業機構跑不贏指數基金。
Vanguard!
前海開源曲揚
這個問題本身就沒有答案,基金穩不穩定跟基金的風格有關系,整體上說,貨幣基金>債券基金>股票基金,所以說沒有基金經理穩不穩定,只有基金穩不穩定,而且是同類型基金比較得出來的,我們不能拿股票基金跟貨幣基金比穩定性。如果想了解基金穩定性,可以去了解「近一年最大回撤」和「夏普比率」,要綜合來看,近一年最大回撤相同的情況下,夏普比率越大越好,這樣承擔同樣風險的情況下,獲得的收益就越高,具體可以在銀行app或支付寶的基金詳情裡面了解相關數據。
❺ 股市中出現大批除權股 什麼狀況
中國證券市場經歷了十幾年的發展歷程,已經初具規模。在這十幾年發展過程中,最讓投資者興奮的莫過於大幅飆升的牛市行情。近期,股市出現連續上漲的走勢,受此影響,許多人都在高唱牛市到來了。而面對漲聲四起的牛市論,仍有些投資者不敢踏入股市這個「雷池」,繼續悲觀地看待現在的市場。
其實,一輪牛市的產生需要多方面因素的支持和配合,這里我們把中國證券歷史上牛市特徵和歷史背景做一個分析,給廣大投資者以參考。
1994
2個月漲2倍多不是牛市勝似牛市
1994年8月的行情驚心動魄,人稱解放軍叔叔救市行情,其實並非解放軍出面救市,只是行情在8月1日建軍節啟動而已。
在這之前,股市一路陰跌,在跌破777點鐵底後一路下滑到325點,其間沒有稱得上反彈的上漲。就在投資者一片絕望之中,管理層出台三大利好救市:停發新股、允許券商融資、引進國外投資者。1994年7月29日,上證指數(資訊 行情 論壇)收盤333點。
1997年8月1日星期一,投資者眼睜睜地看著股市在394點開盤,漲幅接近20%,所有人都傻了。由於對以前反彈過後更大下跌的恐懼,大量投資者開始賣出股票,股指開始回落,很快屏幕上顯示出378點。正當賣出股票的人沾沾自喜的時候,股指再次被強大的買盤托起,並一路上揚,收盤報445.64點,比前日上漲33%,山東渤海更是漲幅高達108%,兩市沒有下跌的股票。上海股市成交量超過30億元,為前一個交易日的6倍。
隨後股市直線上揚,到8月8日星期五,上證指數收盤683.04點,比一周前上漲105%,連境外投資者都大呼看不懂,行情非常凌厲,僅僅一個半月便達到了巔峰1052點。這次行情可以說是斜率最大的行情,起因為政策利好,但由於時間較短,業內人士並不願意將這波上漲歸結為牛市,而更願意說是一次反彈,但2倍多的漲幅,即使不是牛市,也讓投資者過足了癮,不是牛市勝似牛市。
1996
十三道金牌方能鎮壓的最強牛市
經過連續的下跌,1996年1月股市終於開始走穩,最低點已經探明512點,新股再次發行困難,管理層被迫停發了新股。而政策也開始偏暖,券商資金面開始寬裕,各路資金也開始對優質股票進行井井有條的建倉。
什麼是優質股票?還是那句老話,散戶不要的股票就是好股票,當時新發行的股票肯定沒人要,湖北興化這個大牛股就出現在這個群體。四川長虹(資訊 行情 論壇)因轉配股的紅股上市的丑聞,復牌後也遭到散戶的拋售,成為了沒人要的股票,它也是這次牛市的主要牛股。另外,由於當時投資者偏愛上海的股票,深圳的普遍沒人要,為首的深發展(資訊 行情 論壇)由於流通盤偏大,自然成為散戶拋售的主要對象,而它也成為了整個牛市的領頭羊。
牛市來了,什麼都敢炒,瘋狂程度讓局外人不可想像,1996年4月23日,深科技(資訊 行情 論壇)拔地而起,6天時間從4.9元上漲到20.99元,20.99元買入的投資者會不會像現在的投資者一樣永遠套牢呢?不會,1997年的5月,深科技達到70元,20.99元買入的投資者仍有2.5倍的盈利,這就是牛市。
牛市生命是頑強的,1996年12月12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認為當時的股市出現了泡沫,股市連遭打壓,幾乎是3個跌停板,而就在這期間,交易制度也發生了改變,實行了漲跌停板和T+1。
1997年2月20日,偉人鄧小平與世長辭,股市也以階段性低點870點開盤,經過30分鍾的默哀,股市再次被資金推起。有傳言說,當天管理層要求各證券公司:不管買什麼,只給你們30分鍾時間,所有券商必須建滿倉。牛市再次一發不可收拾,3個月後,上證指數達到1510點。一路上管理層連發13道金牌打壓牛市,1997年新增300億新股發行額度的消息終於讓牛市低下了高昂的頭。
牛市,偉大的牛市終於結束。
1999
轟轟烈烈的5·19行情
1999年的5·19行情是在特定的背景下爆發的一波單邊急升走勢,中間經歷了諸多利好傳聞和消息的推動,場外資金不顧一切地接力買進,造成了32個交易日的輝煌,讓人至今難以忘懷。
在行情啟動前,我國駐南聯盟大使館遭美國導彈襲擊,同時也炸出了中國股市著名的「導彈缺口」。隨後深滬股指連創新低,上證指數跌破1100點。在此危難時刻,證監會先後向國務院提交利好政策:改革股票發行體制、保險資金入市、逐步解決證券公司合法融資渠道、允許部分具備條件的證券公司發行融資債券、擴大證券投資基金試點規模、搞活B股市場、允許部分B股H股公司進行回購股票的試點等六項政策建議獲批,這一系列「政策利好」也成為了奠定5·19行情的基石。
行情正式發動的當天,上午還顯得相當平靜,真正的變化發生在下午,大量湧入的場外資金不斷推高指數,成交量猛烈放大,市場開始驟然升溫。此後連續3天,市場量能梯次推進,從75億元到102億元到145億元。市場的做多信心迅速膨脹,場外資金繼續蜂擁入場,直到放出滬市單日445億的天量,指數上攻至最高1756.18點才戛然而止。
本輪行情的發展過程中,經歷了有線電視網路股、高科技股、銀行股板塊、除權股板塊、權重股板塊、績優股板塊和標購股板塊等多個熱點的猛烈炒作,幾乎整個市場95%以上的股票都上漲超過50%,體現出十足的牛市特徵。這與後來出現的二八現象的局部牛市有著本質的區別,也是5·19被投資者念念不忘的主要原因。
2000
至今無法逾越的2245點
5·19行情力度之強史上罕見,但在見到階段高點後,隨之而來的持續半年的大調整,在1999年的最後幾天,一輪新的牛市在一片觀望中突然爆發。
這波由網路科技股引領的行情,無論在持續時間上,還是個股漲幅上都到了近乎瘋狂的地步。上證指數從1999年12月28日起步,到2001年6月14日上證指數創出了2245.43點的歷史新高,經過1年半的上揚,滬指創造了至今仍無法超越的歷史高點。
2000年初政策利好接踵而來,先是允許券商股票質押貸款,之後實施新股二級市場配售,滬深大盤應聲而起。大盤上漲的過程中,雖然有轉配股流通上市,新股增發定製框架,寶鋼等新股擴容等利空因素出現,但在開放式基金、保險機構、社保機構等增量資金大量入市的背景下,滬深股市大漲小回,一路創造出歷史新高。
2001年,兩市繼續演澤著牛市的行情,但有所不同的是,大盤指數的震盪幅度明顯加劇,「牛勁」已大不如前。滬深指數的綜指也僅從年初的2077點至最高2245點,漲幅僅約8%,而成交量相對2000年已有所萎縮。
2002年中期,「中科系事件」、「億安丑聞」、「基金黑幕」等一系列惡性事件相繼曝光,銀廣夏、三九醫葯(資訊 行情 論壇)、麥科特、藍田股份等一大批上市公司違規遭到立案稽查,投資者信心崩潰,滬深指數反轉向下,一輪牛市宣告結束。
❻ 股票002296輝煌科技今天尾盤放量拉升,請教高手,後市該如何操作
隨大盤下來的,尾盤拉升一般都是為了第二天好做盤的,出貨和拉升都有這種形態,出貨尾盤拉升可以減少成本,拉升同理。主要看股票內在價值吧,走勢不值得研究,漲重勢,跌重質。
❼ 600072東方財富股吧
中船科技(600072.sh)15.32,-0.24,-1.54%,成交量:248370(手),成交額:38568(萬元),流通市值:112.79(億),換手:3.37%,振幅:4.82%,市盈(動):100.3
拓展資料:
1、中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由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稱江南集團)獨家發起,以其下屬的鋼結構機械工程事業部為主體,通過社會募集方式於1997年成立的上市公司。2016年底公司完成改革重組,更名為中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現有股數為736,249,883股,控股股東為中國船舶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稱中船集團),持有本公司股票275,204,726股,占公司股份總數的37.38%,江南集團持有本公司股票28,727,521股,占公司股份總數的3.9%。
2、公司於1997年6月上市之後,共經歷了三次名稱變更,分別為2007年9月公司名稱由江南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中船江南重工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2月公司名稱由中船江南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中船鋼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12月公司完成重大資產重組,2017年2月正式更名為中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自上市以來,運作規范,市場形象良好,分別於1998年7月入選上證30指數樣本股,2003年7月入選上證180指數樣本股; 公司曾以大型鋼結構工程、重型港口機械、特種壓力容器等三大拳頭產品為主導,不斷佔領市場,取得了輝煌的業績。
3、公司目前緊緊跟隨國家發展趨勢大方向,把握好中船集團中長期戰略規劃布局要點,緊密結合貫徹落實中船集團「十三五」規劃,緊密結合中船集團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落實「五個驅動」等中心任務要求,緊密結合中船集團全面從嚴治黨的實際,摒棄舊業務、舊思想,堅持以創新為驅動,堅定信心走轉型發展新道路。通過創新破除制約創新的思想障礙和制度藩籬,促進科技創新與理念創新、制度創新、文化創新等持續發展和全面融合,提出了「創新、合作、包容、共享」的發展理念。在產業布局上,公司將結合國家各大戰略目標、十九大報告精神和中船集團中長期戰略布局,緊緊圍繞公司新發展理念,瞄準與公司未來發展相適應的產業,提出了「以軍民融合為主線,多元產業同發展」的戰略布局。
4、公司將緊緊圍繞「軍民深度融合」和「海洋強國」的戰略思想,在高科技新產業和高端艦船裝備業務上有所突破,在公司領導的帶領下朝著「打造成為中船集團旗下高科技新產業的多元化發展上市平台」的戰略目標努力前進,為中船集團做優做強做大海洋裝備業務的目標和股東價值最大化提供有力支撐。
❽ 輝煌科技會重組嗎
輝煌科技會重組。輝煌科技和成都西南交大驅動技術有限責任公司重組。輝煌科技全名河南輝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1年,法定代表人是李海鷹,股票跌停,在2019年6月宣布和成都西南交大驅動技術有限責任公司重組。
❾ 張坤、葛蘭、朱少醒,最多的一次虧了多少
01
吃個大瓜
前兩天有個大瓜,說某衛視要邀請頂流基金經理上某知名綜藝節目,相信大家都吃過了。
傳得有鼻子有眼,據說邀請完了還要再篩,選四位組成基金經理團,畫風有點像集體出道。
我有點擔心,這樣真的好嗎?
基民里有個說法是「誰敢上就贖回誰」,我覺得還是挺有道理的。
大家把錢給基金經理,是希望他們能理好財,保值增值的。
不是看他們唱、跳、rap的。
展示風采可以理解,但總覺得有點怪怪的。
我理想中的基金經理畫像,應該是:
沉穩老練不浮誇,最好是除了投資茶飯不想,每天早到晚退。
每天不是全國各地跑,調研上市公司,就是一個人在辦公室發呆,因思考如何提高凈值而愁眉苦臉。
還有一點,最好不修邊幅,發際線不能太低,白頭發多少有一點,很重要。
如果打扮像個精神小伙,我總感覺我的錢不安全。
還好,昨天基金業協會發了個倡議:
「嚴禁 娛樂 化,不得與國家相關精神、 社會 公序良俗相違背,各機構不得開展、參與 娛樂 性質的相關活動。」
這事就算是結了。
不過,基金經理的飯圈化跡象,最近還是挺明顯的。
我覺得吧,粉一個人,最好先了解他最慘的時候,考慮清楚再做決定,免得到時候粉轉黑。
賠了感情,又賠錢。
對基金經理來說,最大回撤就算是他們的「黑 歷史 」了,也是他們的至暗時刻。
先了解一下,他們最多的一次虧了多少,是很有必要的。
面對大回撤時,也有個准備。
02
寫在前面
首先,明確一點,在不同的熊市裡,控制回撤的難度是不同的。
就像判斷抗凍能力,也要結合每年冬天的寒冷情況,夏天裡做判斷,是不靠譜的。
對基金經理來說,一般在2008年前從業的, 歷史 最大回撤都很大,而從業一兩年的,都很小,但這能說明後者比前者回撤控製得更好嗎?
要知道,2008年是2007年 史詩級牛市 後的 傳說級熊市 ,整個一冰河世紀,活下來就不錯。
而這兩年,沒風沒雨,即使去年三月的波動,放在 歷史 上,也只是小波浪。
所以,考察基金經理的抗凍能力之前,先回顧一下過去發生過的幾次嚴冬。
第一次是,2007.10-2008.10,瘋熊。難度 十八層地獄級 ,泥沙俱下,寸草不生。
上證指數從6124點一路俯沖到1664點, 縮水72.81% ,滬深300 縮水72.73% 。
第二次是,2009.07-2013.06,慢熊。難度 困難級 ,但對中小創是 普通級 。
原因是當時行情分化,新成立的創業板表現明顯好於大盤。
第三次是,2015.06-2016.02,瘋熊。難度 地獄級 ,尤其對中小創,要還債了。
上證指數從5178點一路俯沖到2638點, 縮水49.05% ,滬深300 縮水47.57% 。
第四次是,2018.01-2018.12,普通熊。難度 困難級 ,創業板從2015年一直還債到這里。
也是離我們最近的一次,持續一年,從業三年以上的基金經理都經歷了。
03
開始點名
那麼,在這些寒冬里,明星基金經理們表現如何呢?
以這五位熱門基金經理為例:
(1)朱少醒, 歷史 最大回撤發生在2007-2008年, 回撤58.91% ,產品富國天惠成長混合(161005)。
「朱少醒曾經腰斬過」被不少基民記在小本本上,不過,有了前面的鋪墊,你是不是有所改觀了呢?
滬深300縮水近四分之三的時候,老朱表現還是可以的。
拿經歷過冰河世紀的倖存者跟沒經過風浪的小年輕比最大回撤,是不公平的。
除此以外:
2009-2013年, 最大回撤34.80% ,滬深300 最大回撤44.89% 。
2015-2016年, 最大回撤45.93% ,滬深300 最大回撤46.70% 。
2018年, 最大回撤33.28% ,滬深300 最大回撤32.46% 。
不難看出,朱少醒在控制回撤方面表現一般,近兩次大熊市表現跟指數差不多,馬馬虎虎,不算差但也不突出。
可以說是控制不住回撤,或者,不喜歡控制回撤的類型。
談專一、長期收益高,老朱算top,控制回撤方面,老朱實在排不上號。
(2)董承非, 歷史 最大回撤發生在2007-2008年, 回撤53.06% ,產品興全全球視野股票(340006)。
同樣是老資格,老革命,從那輪十八層地獄級熊市中活下來的人,老董雖然也被腰斬了,但相比老朱略好一點。
除此以外:
2009-2013年, 最大回撤28.05% ,滬深300 最大回撤44.89% 。
2015-2016年, 最大回撤28.70% ,滬深300 最大回撤46.70% 。
2018年, 最大回撤24.80% ,滬深300 最大回撤32.46% 。
跟老朱我行我素,風格不改不同,老董應該是對「被腰斬」印象深刻,形成了肌肉記憶。
自那次以後,董承非非常注重回撤控制,近十年,最大回撤沒再上過30%。
相對滬深300,優勢不是一點半點。
而且,數據上的優秀也跟前些天他在內部交流中的觀點對上了。
「對我而言樸素的觀點是,當市場不被理解時,少賺點不是大的事情。這種牛熊轉換的時候是市場 最危險的時候,對我而言,寧願做在左邊,做在前面一些。」
「我這段時間比較輕松,路演也不聽,每天就賣點股票。」
「我不對泡沫破滅的時間做判斷,也很難判斷。我的觀點也很明確,心態較好,我寧 願少賺點,我已經做好這個准備了,反而虧的比較多我會比較難受。」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
老董的興全趨勢 上漲10.47% , 最大回撤4.41% ;滬深300 上漲4.62% , 最大回撤8.11% 。
所以說,在控制回撤方面,老董確實有一手。
(3)張坤, 歷史 最大回撤發生在2015-2016年, 回撤42.17% ,產品易方達亞洲精選股票(118001)。
由於這只是港股基金,如果忽略掉,應該是這樣的:
歷史 最大回撤發生在2015-2016年, 回撤30.66% ,產品易方達中小盤混合(110011)。
張坤是2012年開始從業的,最刺激的2008沒經歷過,除了這次,就是:
2018年, 最大回撤29.30% ,滬深300 最大回撤32.46% 。
兩次綜合來看,還不錯,起碼都比指數強。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老朱、老董屬於風格均衡型的,跟滬深300比就行。
而老張,有明顯的行業偏好,那就是白酒。
對這樣的基金經理,他的產品波動,不僅取決於大盤,更取決於重倉的行業。
比如近一年,白酒明顯走牛,產品賺翻,年後,白酒發生踩踏,回撤速度很快。
張坤的中小盤今年來 最大回撤16.15% ,是滬深300的兩倍。
如今,白酒的整體估值依然要比除2007年以外的時間高。
而且,以他目前的基金體量,調倉很難,正所謂船大難掉頭。
假如他的一隻產品開始拋白酒,他的其他產品,甚至於同事的產品凈值都會被砸下來。
之前的停止申購加大額分紅,應該是張坤為數不多能做的了。
所以,對張坤來說,回撤控制能力的最大考驗就是這次。
(4)劉格菘, 歷史 最大回撤發生在2015-2016年, 回撤62.89% ,產品融通領先成長混合A(161610)。
劉格菘的爭議性比較大,2013年從業,只經歷過兩輪大熊市。
2015年,劉格菘在牛市高位接手了幾只產品,表現不佳。
前面說過,那輪熊市對中小創是毀滅級的,而當時的劉就是這種風格。
那輪牛市在6月見頂,而劉格菘在4、5、6月分別接手產品,肉沒吃到,打一頓沒少挨。
尤其是融通新區域新經濟(001152)這只產品,牛市頂接手,兩年後離職,累計虧了49.50%,基本腰斬。
2018年那次,劉格菘到了廣發, 最大回撤45.10% ,滬深300 最大回撤32.46% 。
又一次做得不如指數,而且幅度還挺大,所以劉格菘在控制回撤方面真的很糟糕。
當然,不管是2015-2016年,還是2018年,都是中小創跌最慘的時候,也就是最不適合他風格的環境,這點要強調。
而且,這幾年劉格菘的風格也有變化,從中小盤往大盤風格偏移, 科技 底色不變。
(5)葛蘭, 歷史 最大回撤發生在2015-2016年, 回撤64.70% ,產品中歐明睿新起點混合(001000)。
在中歐醫療成名前,葛蘭還曾經做過混合型基金經理,以中小創的風格,在2015-2016年的熊市中被教育得不輕,比劉格菘的回撤還大。
不過,她在2016年開始專攻醫療,取得了輝煌成就,多數基民認識她,也是從中歐醫療開始。所以,我們重點說說她的第二次大回撤。
作為醫葯行業的基金經理,對2018年應該印象深刻。
那一年,長生生物暴雷,疫苗事件沸沸揚揚。華海葯業曝出產品問題,遭到美國市場消費者集體訴訟。
那一年,雲南白葯「牙膏門」纏身,同仁堂又爆出「蜂蜜門」。
年底,又來了致命一擊,帶量采購落地,葯品降價幅度超出預期,整個醫葯板塊閃崩。
再加上2018持續一年的熊市,葛蘭創下了她醫療投資以來的 最大回撤39.24% 。
跟當年滬深300 最大32.46%的回撤 比,雖然多了些,考慮到行業遍地是雷,也還能接受。
跟張坤一樣,葛蘭這種行業專攻型的基金經理,除了個人能力,行業的牛熊也跟業績息息相關。
2018年那次,醫葯行業情況特殊,整個一雷區,葛蘭回撤做得還能接受。
而現在她正面臨的考驗是,如何在行業整體高估、出現一定泡沫時控制回撤。
篇幅起見,本文挑了五個有代表性的基金經理,如果反饋好,後面可以陸續安排,歡迎在評論區告訴我你想了解的基金經理哦~
最後,我精選了一份從業五年以上,年化20%以上,最大回撤30%以下的基金經理十人名單,是我們會員的專屬福利哦~
❿ 輝煌科技(002296)在經歷股價的長期低迷後,周五沖擊漲停板,請問該股如何,現在是否能夠買入
輝煌科技(002296)公司整體非常值得投資,建議可以持續關注,以下是公司的看點。
(1)鐵路信號通訊行業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未來幾年,我國鐵路投資將保持在8000億左右的高水平,作為高鐵必備設施,信號通訊其必然受益於未來3至5年的高鐵建設高峰,而之後對既有線路的改造升級將繼續維持行業景氣度。
(2)城軌開辟新藍海。根據河南招標信息網中標公示,河南輝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南京南瑞集團公司組成的聯合體中標鄭州市軌道交通1號線一期工程綜合監控系統采購項目,金額8099.6萬元。國內城軌交通總體仍相當落後,隨著城市化的不斷推進,各大中城市將大力發展軌道交通解決城市交通擁擠狀況,未來城軌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公司作為鐵路領域信息化系統的領先者,鄭州城軌建設中標為公司開辟了新的藍海,為公司未來開拓鄭州二、三期乃至全國城軌市場奠定基礎。該標收入確認主要在12年,假設按30%凈利率計,增厚12年EPS約0.13元。
(3)公司防災系統躍居龍頭地位。公司防災系統2010年為三家提供商中跟隨者,2011年開始成為龍頭,顯示公司防災系統安全方面的理解和設計更受鐵路當局的認可。作為鐵路信息系統建設具有資質供應商並有系統長期運行的廠商,公司在既有線路未來防災、視頻系統建設中處於更為有利位置。
(4)行業嚴格執行准入原則,競爭並不充分。由於鐵路信號通訊設備關乎人民性命安危,鐵道部通過頒發認證對進入市場的產品實行嚴格准入制, 每種產品僅有3-5家認證廠商,行業競爭並不充分。在此背景下,行業內公司將能維持較高毛利率,而相比北京上海的主要競爭對手,處於鄭州的輝煌科技從、成本優勢明顯,毛利率能保持在45%以上。
(5)收購增厚盈利。公司擬收購北京國鐵路陽技術有限公司50.87%股權,安全年計可為公司增厚EPS約0.08元。收購完善公司鐵路市場的產品線。
(6)輝煌科技產品鏈完善,未來增長十分明確。與競爭對手相比,輝煌科技產品涵蓋了微機監測、防災、無線調車、視頻監控等鐵路信號通訊較為完整的產品鏈,這弱化了鐵路部門不同年份產品投資差異對業績的影響。我們認為,受鐵路系統復雜化和高速化的驅動,微機監測系統將保持快速增長。同時,高鐵對安全的空前重視使防災系統有望迎來爆發增長。而廠礦鐵路、地鐵市場的開拓又將進一步成為公司新的盈利點。
回答來源於金斧子股票問答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