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工科技的股票市值
『壹』 中日美三國 從2000年到09年GDP與他們股票市值之比
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資料:
年份 匯率(官方) GDP (億人民幣) GDP(億美元)
2000 8.28 99215 11982
2001 8.28 109655 13243
2002 8.28 120333 14533
2003 8.28 135823 16404
2004 8.28 159878 19309
2005 8.07 183217 22703
2006 7.81 211923 27135
2007 7.30 257306 35247
2008 6.83 300670 44022
美國歷年GDP
2000 9,817.0
2001 10,128.0
2002 10,469.6
2003 10,960.8
2004 11,685.9
2005 12,421.9
2006 13,178.4
2007 13,807.5
2008 14,264.6
二戰後日本歷年GDP絕對數
1956 9,422.2
1957 10,858.3
1958 11,538.3
1959 13,190.3
1960 16,009.7
1961 19,336.5
1962 21,942.7
1963 25,113.2
1964 29,541.3
1965 32,866.0
1966 38,170.0
1967 44,730.5
1968 52,974.9
1969 62,228.9
1970 73,344.9
1971 80,701.3
1972 92,394.4
1973 112,498.1
1974 134,243.8
1975 148,327.1
1976 166,573.3
1977 185,622.0
1978 204,404.1
1979 221,546.6
1980 240,175.9
1981 257,962.9
1982 270,600.7
1983 281,767.1
1984 300,543.0
1985 320,418.7
1986 335,457.2
1987 349,759.6
1988 373,973.2
1989 399,998.3
1990 430,039.8
1991 458,299.1
1992 471,020.7
1993 475,381.1
1994 479,260.1
1995 483,220.2
1996 500,309.7
1997 509,645.3
1998 498,499.3
關於股票市值你要下一個各個市場的交易軟體自己算了,我沒有,不好意思
一般而言,股價與GDP之間是正相關關系,即GDP增長較快,股市會向好;反之,GDP回落,股市會回落。但股市與宏觀經濟之間的關系是在時間區間較大(以十年甚至百年為考察期)的情況下才成立的,在短期內是不成立的。股市與GDP之間的關系好像狗如主人的關系,主人帶著狗走路時,主人從A地走到B地,假設走了1公里。狗跟隨主人也從A地走到B地,但期間狗可能走了5公里,因為它總是不停地前後走動。
如果機械地理解股市與GDP之間的關系,則會導致荒謬的結果。比如說,2001年至2005年,我國宏觀經濟非常好,但股市是熊市;同樣的,2005年至2007年,宏觀經濟並沒有出現很大的變化,但股市卻漲了5倍。
可見我國股市的短期(甚至是中期)波動其實都不能用經濟基本面來解釋的,
『貳』 華工科技這只股票走勢如何
1、華工科技 這個股前期已經基本走完一個拉升派發的過程,現在進入階段性調整的階段,從量價關系來看,主力並沒有足夠的空間完全出貨;
2、如果現在是持股的話,可以暫時持有,但是要注意60日均線的支撐,也就是8.5附近,如果空倉的話,上漲趨勢已經確定,近期年報利好,前期有缺口短期會補缺口,目標價格是14元,最新漲停板戰法和中長線100%獲利方法出爐。
『叄』 華工科技股票明天咋樣
000988 華工科技 這個股前期已經基本走完一個拉升派發的過程,現在進入階段性調整的階段,從量價關系來看,主力並沒有足夠的空間完全出貨,如果現在是持股的話,可以暫時持有,但是要注意60日均線的支撐,也就是8.5附近,如果空倉的話,可以繼續觀望一段時間,等待股價放量沖上30日均線。
『肆』 武漢市有總共幾家上市公司發行多少萬股,市值是多少
600005 武漢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000707 湖北雙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600298 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 000783 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000708 湖北新冶鋼有限公司 000952 湖北廣濟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600068 中國葛洲壩集團公司 600498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0785 武漢中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600006 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600168 武漢三鎮實業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600355 武漢精倫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600035 湖北楚天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 000826 合加資源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000971 ST邁亞 600879 航天時代電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000988 華工科技產業股份有限公司 000760 湖北博盈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600743 華遠地產股份有限公司 600801 華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000615 湖北金環股份有限公司 000926 湖北福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0852 江漢石油鑽頭股份有限公司 600345 武漢長江通信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000627 天茂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600769 武漢祥龍電業股份有限公司
600421 武漢國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0520 長航鳳凰股份有限公司
000939 武漢凱迪電力股份有限公司 000665 武漢塑料工業集團股份公司
000553 湖北沙隆達集團公司 600107 湖北美爾雅股份有限公司
600774 武漢市漢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000759 武漢中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600086 湖北東方金鈺股份有限公司 600568 中珠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002194 武漢凡谷電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000821 京山輕機公司
600993 馬應龍葯業集團 000966 國電長源電力股份有限公司
600293 湖北三峽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002281 武漢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0422 湖北宜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600745 中茵股份有限公司
600885 力諾太陽 600260 湖北凱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600141 興發集團 600976 武漢健民葯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600275 ST昌魚 000678 襄陽汽車軸承股份有限公司
000668 榮豐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000501 鄂武商A
000883 湖北三環股份有限公司 002013 湖北中航精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2305 武漢南國置業股份有限公司 600703 三安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002159 武漢三特索道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600079 武漢人福高科技產業股份有限公司
600133 武漢東湖高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600566 湖北洪城通用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600136 武漢道博股份有限公司 300018 武漢中元華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600184 新華光信息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300041 回天膠業股份有限公司
600886 國投電力公司 300161 武漢華中數控股份有限公司
002414 武漢高德紅外股份有限公司
這些都是我找出來的 你可以慢慢去對一下··發行多少萬股 我不知道你說的是每一隻 還是全部綜合··市值至少也是上百億元吧
『伍』 華工科技和伊利股份哪個股票好
華工科技目前股價17.73元,流通市值178.20億元,該股屬於創投,新材料,物聯網,移動支付,深成500,預盈預增,融資融券,3D列印,智能機器,特斯拉,蘋果概念,藍寶石,智能家居,國企改革,IPO受益,全息技術,中證500,量子通信,5G念,3D玻璃,新能源車,華為概念,富時羅素,標准普爾,感測器,半導體概念,湖北自貿,工業母機,F5G概念等概念板塊。2022年前三季度凈利潤7.22億元,每股收益0.72元。
伊利股份目前股價31.75元,流通市值2003億元,該股屬於HS300_,基金重倉,融資融券,央視50_,上證50_,上證180_,嬰童概念,證金持股,超級品牌,MSCI中國,富時羅素,標准普爾,乳業,茅指數等概念板塊。2022年前3季度凈利潤80.61億元,每股收益1.26元。
兩個公司屬於不同的板塊,所從事的業務范圍不同,各有優勢。
『陸』 感測器龍頭股上市公司
感測器龍頭上市公司有:中航電測:感測器龍頭。
9月27日訊息,中航電測3日內股價下跌5.85%,市值為94.99億元,跌3.19%,最新報16.08元。傳統衡器行業市場競爭激烈、發展緩慢,公路、健康、消費、測量與工控領域有進一步拓展的空間;隨著物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和逐漸成熟,感測器智能化、網路化應用趨勢日益明顯;消費行業項目機會多,個性化、定製化需求特點顯著,市場需求基數大,但產品存在生命周期短的風險;公路、測量與工控領域技術日益成熟,智慧物流、新零售、環衛稱重等新興行業整體市場需求規模較大、技術發展較快,但整體技術解決方案、應用場景現階段仍處於市場觀望期和用戶體驗培育期。
<拓展資料>
一、感測器概念股其他的還有:
1、華工科技:公司主業分為激光裝備製造產業板塊、光通信及無源器件產業板塊、激光全息防偽產品和包裝印刷產業板塊、敏感電子元器件和感測器技術產業板塊以及物聯網產業。「
2、盾安環境:公司與Microlux在中國共同投資設立盾安感測科技有限公司。合資企業經營MEMS感測器在汽車領域、製冷空調領域、醫療領域、工業控制領域、能源領域、航天領域及其他領域的設計、研發、製造與銷售。
3、聯創電子:車載光學鏡頭及影像模組的研發,擁有無人駕駛鏡頭和感測器鏡頭;為特斯拉提供車載鏡頭;為京東方提供觸控顯示模組及一體化產品的生產加工。
4、*ST威爾:公司以募集資金5699.66萬元投資新建年產5萬台感測器生產基地,預計年均稅後利潤1095.95萬元,建成後將具備高精度感測器生產能力,在充分滿足未來壓力變送器和電磁流量計產品對感測器需求基礎上,還將提供給國內及國外客戶。公司的核安全級(簡稱1E級)WT3000N、MV2000TN差壓/壓力變送器通過了相關的試驗和鑒定,很好地滿足核電廠等核工業過程高放射性、地震、高溫高壓蒸汽、腐蝕性等特殊場合的精密測量和應用。
5、蘇州固鍀:物聯網感測器測試平台。子公司艾特曼電子科技公司主要從事晶圓級MEMS器件封裝工藝及相關核心技術的開發、代工服務,以及物聯網感測器系統技術的開發和應用推廣,以專業的技術、優質的服務,為客戶提供多領域智能化感測器系統應用解決方案。
6、金智科技:公司控股子公司悠闊電氣研發的UK-R200變電站智能巡檢機器人,集激光雷達導航定位、紅外測溫、智能表計識別、機器視覺、大數據分析與決策系統、自主充電系統核心技術於一體,利用車載紅外、可見光及聲音感測器代替人進行設備溫度、儀表讀數、開關狀態、異常聲音等各類巡檢工作,已成功通過國家電網公司2018年變電站智能巡檢機器人性能檢測集中測試,目前已具備國網投標資格。
『柒』 華工科技怎麼樣
華工科技(10.38,-0.32,-2.99%)近期消息不斷。繼定向增發止步、重組楚天激光失敗之後,公司再曝變賣旗下同濟現代醫葯公司控股權。該公司的一系列舉動引起市場人士對其經營理念和發展模式的反思。
研究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華工科技近年來的發展路徑其實是一種類似於創投的模式,這種發展思路導致公司主業不明晰,企業始終無法沉下心去發展核心產業。這也是該公司一直「長不大」、甚至徘徊不前的重要原因。
多產業迷局
在由眾多子公司和合營公司形成的產業架構背後,華工科技的核心業務在哪裡?
驅車沿華中科技大學正門前行約5公里,即進入武漢東湖開發區大學科技園區。園區偏東角的華工科技園內,聚集了華工科技旗下的正源光子、華工激光、高理電子、華工圖像、海恆存儲等公司,華工科技主營的激光加工、光通信、激光防偽、信息安全與存儲等各類產品均產自這里。
不過,這並不是華工科技的全部。公司最新財務報告顯示,華工科技控股子公司及合營企業一共17家。在這些公司中,規模最大的是正源光子,注冊資本為2.1億元,最小的是南京開目軟體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為100萬元,注冊資本低於1000萬元的有6家。這些公司主要分布在武漢、深圳等地。
另外,其他未納入合並會計報表范圍的作為長期股權投資的公司一共12家,包括長江證券、武漢華工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以及明確定位為高科技企業孵化器的武漢華工大學科技園發展有限公司等。
記者隨後了解到,2000年,華工科技以每股13.98元的價格發行3000萬股募資約4億元後,隨即進行了一系列投資,其中既有激光系列產品開發、計算機信息集成系統以及敏感元器件等計劃內募資項目,也包括部分變更募資項目和自有資金投資項目。其間最主要的一次變資項目是將擬投資控股武漢華中數控系統有限公司的資金,變更為投資生物醫葯項目,包含投資3337萬元改制設立同濟現代醫葯公司,投入500萬元收購湖北華工生化公司50%的股權,投資200萬元設立武漢華中科大納米葯業有限公司等。
同時,在流動資金充裕的情況下,公司還加大了對IT產業的投入:出資900萬元控股深圳賽百電腦工程公司,涉足金融證券企業系統集成和軟體服務;投資2000萬元收購武漢漢網高技術公司,開發高速無線互聯網業務等。另外,公司還控股了一些孵化型企業,也參股了一部分類似華中科大精細華工公司這樣規模不大的科技類公司。不過在這些投資中,單項投資額度均不大,去年6月設立的武漢開目佰鈞成軟體公司,公司僅出資區區25萬元。
令人眼花繚亂的投資形成了公司今天龐雜的產業網路。主業在哪裡?投資者無法釐清公司的核心業務和盈利點。
事實上,據了解公司財務內情的華中科技大產業集團人士透露,華工科技17家子公司和12家參股公司中真正給企業帶來實質利潤的並不多。公司2006年年報揭示了全年排名前三的幾家子公司盈利情況,分別是華工激光920萬元、正源光子578.6萬元、同濟現代364.4萬元,華工科技公司全年凈利潤僅3536.6萬元。
在今年初召開的年度股東大會上,公司董事長馬新強曾告訴與會股東,2007年利潤指標定為4500萬元。但最新的三季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度僅實現2676萬凈利潤,這似乎預告了公司管理層諾言將很難實現,今年又將是一個「清貧」的年份。
類創投模式
如此龐雜又不能產生多少效益的產業布局,究竟反映了公司怎樣的經營思路?
據一位長期跟蹤公司的券商人士分析,作為一家由幾個校辦企業改制組合而成的上市公司,華工科技自身並無直接經營實體,總部做的事情其實就是定戰略、投項目,然後再伺機轉讓,變現之後再孵化新的項目;「這有點類似於創業投資公司的運作模式」。
事實上,馬新強此前也告訴記者,在新項目的選擇上,華工科技早期傾向於「孵化」,「你(子公司)有個想法,我們就讓你去做,研發出來了,再把它產業化」。這種做法不僅回收周期較長,耗費經營資源,而且盈利不穩定甚至無法預測,蘊含著很大的投資風險。
華工科技也曾一度對投資控股的孵化型企業進行了剝離,將其權益增資到武漢華工大學科技園發展有限公司。不過,這樣的調整並未從根本上轉變公司的戰略思路,正源光子和同濟現代的股權轉讓就是例證。
作為國內最大的光通信器件製造商之一,正源光子是華工科技上市以來孵化的最為成功的一個盈利點。但在2006年5月,公司卻突然與外資簽訂協議,擬轉讓其全部控股權;後因外資在盡職調查中對正源光子的某些現狀不予認同而導致該項交易失敗。
出售公司多年培育的核心資產,這項不合常理交易也引起業內嘩然。馬新強在記者采訪時曾解釋說,轉讓成熟的項目是為了公司能繼續孵化另一些儲備項目,為優化公司業務結構創造條件。據公司透露是打算用該項交易的收益投資新的項目即信息存儲系統。
券商人士指出,正源光子事件其實就是典型的創投思維。同樣,在近期的同濟現代股權轉讓中也是如此。與正源光子作為成熟項目轉讓不同的是,同濟現代作為上市當初更改的投資項目,其發展一直不盡如人意,或者說孵化並不成功。雖然公司在今年初仍強調生物醫葯行業是「永續增長的朝陽產業」,「2007年同濟現代面臨戰略機遇期」,但在前三季度虧損400多萬元的事實面前,公司最終還是決定將其凈價轉讓,接盤的是位個人投資者。公司表示,轉讓的理由是盡快收回資金投向其他項目。
不管是成功的項目,還是失敗的項目,公司最終都欲脫手。券商人士給出了這樣的診斷:沒有從根本上摒棄「類創投模式」的經營理念,長期陷入「孵化——轉讓」的怪圈,無法沉下心去做大產業,這是公司一直「長不大」、甚至徘徊不前的重要原因。
學院派思維
為何始終無法確立「做大產業」的思維?
一位已離職的某旗下公司高層告訴記者,華工科技存在很濃厚的「學院派」思維,這樣會產生很多問題,諸如技術至上、缺乏實業思維、戰略上的隨意性等等。
資料顯示,作為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華工科技擁有激光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激光加工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防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教育部敏感陶瓷工程研究中心等國家級科研機構,公司產品和技術創新也屢有收獲。但如此完善的技術創新體系,卻始終未給公司的產業規模和盈利狀況帶來多大突破。
最典型的就是激光產品。在武漢,目前有大大小小50餘家激光企業與華工激光「爭食」,但擁有上市公司融資平台的華工激光一直沒有能取得領先地位,不僅如此,公司與本地其他幾家規模較大的民營激光企業相比也並不佔絕對優勢,以至於在此次激光產業重組中,無法主導同城各路「激光諸侯」而導致定向增發流產。投行人士指出,醞釀達三年之久的武漢激光產業重組以如此局面收場,反映的其實是華工科技產業發展和經營模式的尷尬。
尷尬的境地並不僅僅在武漢。作為曾經的激光擂主,華工激光原本擁有國內最強大的技術資源,但近年來卻未把握好發展良機,被後來者、民營背景的深圳大族激光(26.20,0.88,3.48%)反超。數據顯示,大族激光上市以來獲得快速發展,已迅速取代華工激光成為新的激光霸主。今年前三季度,大族激光因產品銷售收入不斷增長,實現營業總收入10.8億元,凈利潤1.3億元。
此外,「學院派」思維的隨意性在公司經營管理中也不乏案例。去年以來,華工科技有好幾件事情都「黃了」:變賣正源光子、轉讓長江證券股權、定向增發、重組楚天激光等等。一位多次與公司打交道的投行人士告訴記者,感覺公司不少決策都是在沒有經過周密部署的情況下即匆忙動手,結果導致「虎頭蛇尾」。
-記者隨筆
上市公司不是創投公司
⊙本報記者 王宏斌
華工科技這一案例反映的其實是上市公司該不該做創投?事實上,市場的態度很明確。
從監管部門的角度來說,並不支持上市公司直接投身創投,因為這很容易導致企業主業不明晰,無法造就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不利於上市公司的可持續發展和做強做大。監管層的意圖貫穿在再融資項目審核等環節和過程中。
從投資者的角度來說,也不希望上市公司走這一經營模式,因為這種做法回收周期長,盈利不穩定甚至無法預測,同時也會因為不諳創投規律而蘊含很大的投資風險。投資者希望看到的是公司一門心思扎在明確的主業里,想法設法擴大產業規模,提高盈利能力,從而讓其盡快享受到公司不斷成長所帶來的收益和快樂。相信沒有哪個投資者願意看到自己所投資的上市公司永遠折騰在創投領域,「一眼看不到頭」。
按照華工科技自己的宣傳口徑,公司的主營業務可以理解為激光加工、光通信、激光防偽、信息安全與存儲、生物醫葯等。不過從公司的發展狀況來看,投資者很難建立這種認識,在激光領域,公司上市以來由於沒有加大投入,其「江山」正逐漸被對手吞噬,早已失去原來的「霸主」地位;在光通信領域,公司「見好就收」,一度要賣掉正源光子;而在生物醫葯領域,公司已決定轉賣同濟現代。公司報告顯示,17家子公司真正成氣候的並不多。
正如有網友在該公司重組楚天激光失敗後所談到的那樣,如果公司上市後哪怕只集中精力重點發展一個產業,也不至於落入今天這般被動境地。
其實,不僅僅華工科技,其他不少有高校背景的上市公司也或多或少存在這一問題。這似乎很容易理解,就是自覺或不自覺地受到了學院派思維的影響。高等院校一般都有很多研究課題,校辦企業上市後一下子「闊」了起來,常常就會對這些研究項目實施「產業化」,孵化成熟後再轉讓,缺乏一種做大產業和追求可持續發展的思維。這可能是問題的症結。
『捌』 華工科技的基本資料
華工科技成立於1999年7月28日,2000年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是華中地區第一家由高校產業重組上市的高科技公司,股票代碼000988,公司注冊資本8.91億元。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國家「863」高技術成果產業化基地,國家「十一·五」科技計劃(激光技術)項目承擔單位。
『玖』 華工科技股票估值是高還是低
華工科技000988,每股收益0.032,股價18.22,動態市盈率140.2倍,估值偏高。。。
『拾』 華工科技是國企嗎
華工科技成立於1999年7月28日,2000年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是華中地區第一家由高校產業重組上市的高科技公司,股票代碼000988,公司注冊資本8.91億元。
華工科技產業股份有限公司,是經湖北省體改委批准,由華中理工大學科技開發總公司作為主發起人,聯合華中理工大學印刷廠、武漢鴻象信息技術公司、武漢建設投資公司、華中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公司、江漢石油鑽頭股份有限公司五家企業,以發起方式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從事激光器、激光加工設備及成套設備、激光全息綜合防偽標識及包裝材料、敏感電子元器件、光通信器件與模塊等技術與產品的研究、開發、生產與銷售;擁有多家國家級科研機構,並在美國、澳大利亞和以色列等國家設有研發中心,產品出口到世界20個國家和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