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電器股票歷史股價
① 老闆電器股票市值多少
老闆電器(002508)AB股總市值:335.7億元
② 老闆電器股票到底怎麼了跌到什麼時候啊還有底嗎什麼時候能回升呢快破產了。
002508老闆電器
還未止跌,建議出局觀望
估值相對偏高
③ 消費板塊有哪些股票
1、比亞迪002594:比亞迪開盤報238.2元,下午3點收盤,該股漲5.73%,報249.51元。2022年市值7138.84億。
公司英文簡稱BYD,非必需性消費股票。
2、新寶股份002705:到2022年,15點,新寶股份報18.37元,漲5.7%,總市值151.87億元。
公司是小家電ODM龍頭,針對國內市場實施「一個平台,專業產品、專業品牌」以及「創意孵化、技術積累、產品創新、客群突破」策略,打造品牌矩陣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在摩飛品牌的基礎上逐步拓展到其他自主品牌業務上。
3、長城汽車601633:收盤消息,長城汽車開盤報價51.42元,收盤於52.6元。5日內股價下跌3.42%,總市值為4858.19億元。
到2022年,中國銀行-大成藍籌穩健證券投資基金持股比例為0.2316%,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嘉實新消費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持股比例為0.1895%,全國社保基金一一一組合持股比例為0.1579%。
4、拓普集團601689:到2022年,15點,拓普集團報36.44元,漲2.07%,總市值401.59億元。
公司配套特斯拉將實現第三次飛躍,伴隨特斯拉國產以及全球放量公司業績將進入兌現期。國產特斯拉Model後續將出口歐洲市場,且價格下調後產品競爭力更強,未來銷量可期。
5、老闆電器002508:老闆電器開盤報價33元,收盤於33.8元。3日內股價下跌1.48%,總市值為320.77億元。
拓展資料:
穩健醫療在流動比率方面,從2017年到2020年,分別為1.27%、1.54%、2.25%、4.53%。穩健醫療總部設在中國廣東省深圳市,是一家以「棉」為核心,通過「winner穩健醫療」及「Purcotton全棉時代」兩大品牌實現醫療及消費板塊協同發展的醫療健康企業。 早盤消息,穩健醫療5日內股價下跌1.69%,2022年來漲幅下跌-109.09%,最新報78.06元,成交額2892.71萬元。穩健醫療主力凈流出875.29萬元,超大單凈流出514.73萬元,大單凈流出360.55萬元,散戶凈流入835.36萬元。
④ 老闆電器002508股票是多少
41.03,這支股可以算是沒潛力的股,沒量,沒換手率。空頭趨勢明顯,如果不是大盤在拉升,這支股遲早跌倒谷底
⑤ 老闆電器股票大跌什麼原因
之前漲幅巨大。業績被股價透支了!需要很長時間的調整!
⑥ 利潤從1億增長到9億的股票是什麼股
利潤從1億增長到9億的股票是老闆股票,
近幾年,在中國股票市場,老闆電器無疑是最耀眼的股票之一。其2010年11月上市,至今上市不足7年時間,股價漲了9倍,年均漲幅129%,復合年增長率為37%。這么一支大牛股,給股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投資收益,那麼,讓我們看看,經歷了7年大漲的老闆電器,現如今業績如何?
先看看老闆電器的凈利潤,16年底凈利潤12.1億,10年(上市那年)凈利潤1.34億,上市7年,利潤翻了9倍。是不是覺得這個9倍有點熟悉,因為上面談到,老闆電器上市7年股價翻了9倍。
接下來,我們再接著看看老闆電器的營業額。2016年營業總收入為57.9億,2010年營業總收入為12.3億,7年時間,營業總收入增幅4.7倍。談到這里,好像我們看到,老闆電器的股價跟凈利潤關聯比較大,跟營業額增長關聯較弱。其實,這也不難理解,如果市場對老闆電器的市盈率估值不變的話,那麼,股價跟凈利潤是完全正相關的,它們的漲幅會高度甚至完全吻合的。
那麼,看來唯一的問題就是:7年時間,總營收增長4.7倍,凈利潤增長9倍,老闆電器是怎麼做到的?讓我們先看看下圖:
⑦ 老闆電器股票 為什麼大跌
經查證核實,002508老闆電器,受原材料上漲及電商渠道拖累 業績表現不及預期(詳見業內點評),受到股民唾棄,導致股票連續下跌,詳情件公告附後:★最新報道:2018-03-05老闆電器(002508)受原材料上漲及電商渠道拖累 業績表現不及預期(詳見業內點評)
⑧ 老闆電器(002508)股票是否還能夠跟進該如何操作
老闆電器(002508)上市首日收漲63.17%,報收人民幣39.16元,雖然第二天有所回落,但是第三天稍作整理又強勢漲停,這和之前所說的眾多機構看好老闆電器的前景基本吻合,因此老闆電器中長線看好,短線還將面臨調整。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⑨ 老闆電器的股票為什麼連續跌停
老闆電器近日連續跌停,主要原因是業績增速沒有達到預期,產生了預期差。
2月26日晚間,老闆電器發布業績快報,2017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20.18%。
從2012年開始,老闆電器的利潤增速都是在40%以上,業內則普遍預計能夠超過30%,但受到去年四季度利潤下滑影響,全年利潤增幅不及機構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