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科技股票 » 歷史最大單日跌幅股票

歷史最大單日跌幅股票

發布時間: 2023-02-09 05:08:49

⑴ 歷史上股票跌得最慘的是哪一年啊

2008.1.22上證指數單日跌幅超過7%,隨後出現3個交易日的反彈。2008.1.28上證指數單日跌幅超過7%,隨後第五個交易日,出現大陽線反彈。漲跌幅限制是指證券交易所為了抑制過度投機行為,防止市場出現過分的暴漲暴跌,而在每天的交易中規定當日的證券交易價格在前一個交易日收盤價的基礎上上下波動的幅度。

股票價格上升到該限制幅度的最高限價為漲停板,而下跌至該限制幅度的最低限度為跌停板。漲跌幅限制是穩定市場的一種措施。海外金融市場還有市場斷路措施與暫停交易、限速交易、特別報價制度、申報價與成交價檔位限制、專家或市場中介人調節、調整交易保證金比率等措施。我國期貨市場常用的是漲跌幅限制、暫停交易和調整交易保證金比率三種措施。

⑵ 歷史上滬市單日跌幅最高是多少

截止2020年:

2007年2月27日,滬深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二」,盤內股票下跌。滬深兩市暴跌8%,創下當前股市單日最大跌幅,超過700隻股票收於漲停點。上證綜合指數下跌268點,跌幅8.8%。深證成指下跌797點,跌幅超過9%。這兩個城市的1300多隻股票下跌,交易量約為2000億元。

2007年8月20日,上證綜指收於4906.00點,上漲5.33%,至4904.85點,下跌4458.40點。

波動是波動值的描述,用%表示,波動=波動值/昨天收盤*100%。將當前交易日的最新收盤價(或收盤價)與前一個交易日的收盤價進行比較而產生的價值。這個值通常用百分數表示。在中國,股票市場受到日漲停的限制,因此有「日漲停」一詞。

(2)歷史最大單日跌幅股票擴展閱讀:

下跌的幅度,與漲幅相對應,是對漲跌值的描述,用%表示,漲跌幅=漲跌值/昨收盤*100%。如物價、股市等。

跌幅=(現價-上一個交易日收盤價)/上一個交易日收盤價*100%。如果得出的是一個負數,那就是跌幅;如果得出的是一個正數那就是漲幅了。

例子:26日A股重挫,滬深股指分別錄得逾7%和8%的跌幅。創業板指數則失守3000點整數位,以近9%的幅度創下歷史最大單日跌幅。

⑶ 新東方盤中暴跌50%創歷史最大單日跌幅,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

因為教育行業目前已經出現了非常大的改變,我們國家的政策對於教育行業的發展是不利的,新東方作為教育行業當中的龍頭企業,自然而然受到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很多投資者都已經關注到了新東方,在最近一個交易日之內,創造了歷史上單日跌幅最大的一個記錄,在這一天的時間之內,新東方的股票價格已經跌去了50%左右,直接腰斬。

教育行業已經受到了非常大的政策挑戰。

教育行業所受到的政策約束力度是非常大的,我們國家一直非常注重對於教育行業基礎設施的建設,但是最近幾年來教育行業有些是課外輔導機構的發展是非常迅猛的,在發展的過程當中缺乏了監管,這一次新東方只不過是開始而已。

對於這些比較大的公司來說,在轉型的過程當中依然是比較困難的,因為大公司的體量是比較大的,所以在做每一個決策的時候,對於公司的每一個業務都會有所影響的。 只不過是代表了教育行業當中的一個企業而已,這也從一定程度上說明了,更多的投資者對於教育行業目前已經不看好

⑷ 歷史上股市一天漲最多和跌最多分別是多少點上證.

截止2015年10月11日:
跌幅最大2007-2-27
A股單日歷史最大跌幅:漲跌幅8.84%;漲跌額-268.81。
漲幅2007年8月20日,上證綜指開於4773.83點,最高4906.00點,最低4758.40點,收於4904.85點,上漲5.33%。
漲跌幅是對漲跌值的描述,用%表示,漲跌幅=漲跌值/昨收盤*100%。
當前交易日最新成交價(或收盤價)與前一交易日收盤價相比較所產生的數值,這個數值一般用百分比表示。在中國股市對漲跌停作出限制,因此有「漲跌停板」的說法。

⑸ 大跌11%,恆生科技指數創史上單日最大下跌,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除了主力,當然也不排除大股東直接通過二級市場賣股,大股東賣的股份很大,也會造成成交量的下降。由於今年的疫情,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能夠倖免,大多數國家都處於經濟危機之中。在經濟衰退中,貨幣失去了民眾的信任,所以大多數人選擇購買黃金來規避風險。從以往的情況來看。每當出現經濟危機時,黃金就會被人們作為避險工具,防止資產貶值。


所以,在目前的情況下,人們選擇大量購買黃金,金價會上漲,這並不奇怪。這只低價股還在高位,而高位有巨量現金出逃,或者這只股票不值這個價,存在泡沫。比如一隻垃圾股,雖然之前持續下跌,但是股價跌到2元,股價已經很便宜了。但這只股票業績不好,質量不好,真實內在價值1元,股價翻了一倍,不被市場看好,受到市場拋售壓力,大量賣出籌碼套現,導致股價下跌。雖然今年的疫情讓所有人措手不及,但漸漸地人們也知道如何預防,特別是隨著最近疫苗的開發,人們更有信心戰勝疫情。再加上各國經濟逐漸復甦,給了人們信心,恢復了人們對貨幣的信任,黃金的避險功能大大減弱,於是人們大量拋售黃金,導致黃金大幅下跌。

⑹ A股歷史漲跌幅之最

炒股的人,大部分人小心臟都受不了,因為滬指跌7.7%創7年最大跌幅,3萬億市值一日蒸發。
這樣的跌幅確實很少見,不過這仍算不上歷史上最大的跌幅。
a股歷史最大跌幅發生在2007年2月27日,單日跌幅達8.84,到了2007年6月4日,單日跌幅又達了8.26。
數據顯示,2014年初,A股兩融余額為3474億元,在去年12月底,A股兩融余額更是一舉突破萬億。市場普遍認為,融資入市是推動A股「瘋牛」的重要因素,「萬億融資盤調轉槍口,瞬間從強大的多頭變成兇猛的空頭,局面是多麼的可怕。」
從我們國家目前的經濟情況來看,根本支撐不了目前的瘋狂牛市行情。
這輪牛市行情,完全是炒作起來了。

⑺ 中概股雪崩,史上最大的單日虧損

過去一周,雖然A股的抱團股在暴跌之後開始有止跌企穩反彈的跡象,然而大洋彼岸的中概股卻遭到了血洗。

根據一些媒體統計,美股市值前20的中概股在過去一周累計蒸發了1873億美元,折算成人民幣都1.2萬億元。

單純看數據我們可能還沒有直觀的感受。

比如騰訊音樂的走勢。

網路的走勢。

愛奇藝的走勢。

從上圖可以看到,這些熱門中概股上周的走勢普遍特點就是,前期一直漲,但連著3天暴跌,有的甚至3天直接腰斬跌了一半。

大家可能會有一個感受,就是這些中概股的走勢,跟A股抱團股春節前後的走勢很相似。

春節前一直漲,春節後就連續暴跌大半個月。

區別是A股因為有10%的漲跌幅限制,所以是大半個月持續下跌,普遍跌了超過30%,也有跌了一半的極端走勢。

而美股因為沒有漲跌幅限制,所以碰到這種崩盤式走法,直接3天就跌去一半,是一步到位。

我之前在分析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上漲,以及A股抱團股下跌的時候,曾經跟大家分析過這樣一種可能性。

那就是,這是雙方這種金融戰攻勢所造成的結果。

也就是A股抱團股如此極端下跌,是美國這些外資,勾連場內一些內資,來對我們金融市場進行攻擊。

這本來也只是某種可能性的猜測,並不一定如此。。

不過在A股抱團股崩盤式走完後沒多久,大洋彼岸的美股里的中概股也出現這樣的極端崩盤式走法,那這還是巧合嗎?

雖然媒體今天報道披露,本次中概股雪崩走勢里,損失最大的是一個韓國人管理的基金。

但這只是公開數據披露的明面上的損失里能找到的最大單一實體,究竟誰才是本次中概股雪崩的砸盤元兇,目前還不得而知。

不過,雖然不知道具體誰是資金面的砸盤元兇,但毫無疑問美國才是主導這次中概股雪崩的真正兇手,因為導致這一波中概股大幅度下跌的,就是美國近期出台的一個法案。

3月24日美國SEC通過了《外國公司問責法案》最終修正案。

而就是在這一天,騰訊音樂大跌27%、唯品會跌21%,愛奇藝跌20%,小鵬 汽車 跌15%,理想 汽車 跌13%,迅雷跌12%……

也是從這一天開始,中概股開啟連續3天大跌的走勢。

所以,我們即使先不考慮是誰在集中砸盤的情況下,基本也可以推導出一個明面上合理的一個脈絡。

美國通過《外國公司問責法案》,引發中概股拋售潮,導致市場資金出現集中踩踏。

在踩踏過程中,一些基金出現高杠桿運行的風險放大現象,進一步加劇踩踏。

最終一位韓國人管理的明星基金在周五齣現爆倉,導致市場出現天量砸盤,創下罕見的成交量,進而讓中概股里出現一批短短3天就跌去一半的走勢。

並且再這位韓國人管理的基金爆倉後,中概股在上周五才出現探底回升的走勢,出現一波反彈。

在不做進一步猜測的情況下,基本上這就是整個事情的明面脈絡。

即使是公開的事情,毫無疑問美國通過的《外國公司問責法案》是這場中概股暴跌的元兇。

那麼我們先來看看這個《外國公司問責法案》。

在去年瑞幸咖啡財務造假的事情轟動美國資本市場後,當時特朗普政府是迅速提出《外國公司問責法案》。

去年5月份,美國參議院是通過了《外國公司問責法案》,並且特朗普是在去年12月18日簽署了該法案。

之後,《外國公司問責法案》的最終修正案在今年3月24日才被美國SEC正式通過。

所以這個《外國公司問責法案》仍然是特朗普遺留下來的中美關系的負面資產之一,就是奔著破壞關系來的。

《外國公司問責法案》之所以威力這么大,因為裡面內容規定,若美國PCAOB(美國會計監督委員會)連續3年無法對在美上市外國公司進行審計核查,公司也無法證明其不受外國政府控制,可能被要求退市。

這個法案的懲罰力度,就是可以按照其認定的標准,讓特定企業強制從美股市場里退市。

可能有的人認為,既然要在美股上市,那麼接受美國會計監督委員會審計也很正常吧,特別是瑞幸咖啡造假的事情出來後,這樣的聲音也挺多的。

然而問題在於,不同國家的公司,要接受哪家會計公司審計本來應該是企業自身的自由,美國現在要求在美國上市的公司都要接受美國會計監督委員會的審計,本就是比較霸道的事情。

而且最關鍵,這跟我國的法律是有沖突的,涉及到執法權的問題。

此外,最關鍵是在去年7月13日,特朗普政府計劃單方面終止我們和PCAOB簽署的執法合作備忘錄,這意味著進一步打擊美國信披規定下的中概股。

除此之外,這份法案最險惡的地方,就是要求在美股上市的企業證明其不受外國政府控制,並且這也給美國這種「主觀認定」的空間,也就是美國可以單方面認定某個企業是外國政府控制的,就不允許其在美股上市。這給了美國很大這種主觀惡意發揮的空間。

所以這個法案首先最直接打擊的就是在美股上市的國企,而對其他中概股的影響本來照理說應該也沒那麼大。

然而,從過去幾天中概股的崩盤走勢看,市場的解讀似乎要顯得更加悲觀。

市場這種崩盤式走法,完全就是把這些中概股都當作潛在退市對象,才會走得如此極端。

雖然明面上消息沒有表明,中概股可能出現大面積退市的現象。

然而,場內大資金總是先知先覺的,總有一些「聰明資金」是消息比較靈通的。

所以當前中概股這種崩盤式走法,確實已經是某種「金融戰」的表現形式結果。

(2)進一步猜測

我們再來做進一步的猜測。

如果我們把當前中概股的崩盤式走法,只是市場資金自發因為《外國公司問責法案》這個利空而出現的踩踏式崩盤下跌。

但這樣一種說法,解釋不了幾個疑點。

1、《外國公司問責法案》是去年5月份就提出的,並且再去年12月就被特朗普簽署的,其內容早就被人們廣泛所知。照理說,這樣一個大家早有預期的事情,應該產生不了這么大的效果。

去年12月份《外國公司問責法案》被特朗普簽署的時候,也沒看到有中概股出現這樣崩盤式下跌,反而出現大幅度上漲。

2、基金踩踏,出現多殺多走勢,只能是一個結果,而不是原因。也就是只有股價連續大幅度下跌後,才會出現基金爆倉而出現踩踏式崩盤。這屬於火上澆油,但不能把股價一開始大跌的原因,歸結於基金踩踏,或者場內大戶爆倉。

3、找不到最早集中砸盤的神秘資金元兇。

按照美股以往經常出現的一些操作套路來說,通常都是場內資金會利用一些消息面的信息,來對股市做人為操控,屬於資金和消息面的配合。

所以,中概股這次慘遭血洗,除了消息面上的誘因之外,也必然是有場內大資金集中砸盤,才能出現這樣極端走勢的結果。

那麼究竟是誰砸盤呢?

(3)誰在砸盤

下面這個報道,有提到一些關於誰在砸盤的信息。

這篇報道引用彭博和金融時報的一些報道稱,在周五美股開盤之前,市場就有傳言稱一股龐大的拋售資金集中攻擊美國的中概股,這些神秘拋售的資金總額高達190億美元,上千億人民幣。

其中僅僅高盛一家,就賣了105億美元。

當然,不能這樣就說是高盛在砸盤,因為高盛只是作為一個通道,據說是因為周三和周四兩天中概股普遍跌了30%後,有大量這種基金出現大面積爆倉,需要被強平,所以周五中概股才創下一個成交天量。

也就是被強平的這些基金,很多是通過高盛來進行拋售的。

然而問題在於,這篇報道也只是說明周五這種成交天量的來源,但並沒有說明周三和周四這波下跌開始之始,究竟誰是最早在集中砸盤的,這個我是沒有看到有相關報道。

但不管是誰在砸盤,既然是在美國市場,那肯定是美國大資本是最早集中砸盤的,這個想都不用想。

A股的抱團股崩盤式下跌,因為外資還能勾連一些內資,有這些金融木馬當掩護,所以一說起外資在砸盤抱團股,還比較有爭議,很多人不信。

但在美股市場里,中概股這樣崩盤式下跌,砸盤的肯定是美國大資本,這個是毫無疑問的。

在這次暴跌之前,中概股在過去一年裡,普遍都出現大幅度上漲,有的甚至漲了好幾倍,本來就有龐大的獲利籌碼,所以一些大資本砸盤起來,絲毫不手軟。

這種惡意大幅度拉漲形成泡沫化資產,然後藉助利空消息來集中砸盤收割韭菜。

這樣的收割手法,其實跟A股里的抱團股是一模一樣的。

(3)受害者

本次中概股遭血洗,最大的受害者自然是上市公司自己還有一直持有的股東和投資者們。

本文開頭所列舉的,市值最大的前20家中概股,過去一周就蒸發了1.2萬億元的財富,這其中包括上市公司自己,還有上市公司的股東們。

在暴跌前把股票賣掉,或者暴跌第一天就參與集中砸盤的資金,才能把過去這一年暴漲的利潤給賺走。

大大小小的受害者很多,不過今天被媒體廣為報道的時一名韓國人。

這名韓國人叫做Bill Hwang,他也是一名比較有名的基金經理,他以前是老虎證券的亞洲基金創始人。

2010年,Bill Hwang就曾經因為涉嫌內幕交易,被禁止在港股交易。

後來Bill Hwang就在2012年轉戰美股,並以2億美元的自有資金創立自己的基金,隨後只用了8年的時間,Bill Hwang就將其規模擴大到了150億美元。

Bill Hwang是一個激進的杠桿愛好者,一般都是用五倍杠桿在常態化操作,也就是他管理的150億美元的基金,影響著750億美元的市場資金,已經算是體量比較大的一家基金。

然而成也蕭何敗蕭何。

Bill Hwang靠杠桿積累了大量財富後,卻也因為杠桿而一夜爆倉,血本無歸。

本來Bill Hwang在這次中概股暴跌之前,今年因為高杠桿運作,已經有了200%的收益率。

但他並沒有選擇落袋為安來獲利了結,而是選擇繼續高杠桿運行。

然而他重倉的股包括網路、唯品會、騰訊音樂,都是本次暴跌的個股。

除此之外,他還重倉ViacomCBS與Discovery,這兩只非中概股。

而由於Bill Hwang爆倉,ViacomCBS與Discovery這兩只非中概股的純美股,也在最近這3天出現跟中概股一致的暴跌走勢。

Bill Hwang也因為150億美元的資金被一夜強平爆倉,被人們稱為史上單一個體單日虧損最多的人。

不過嚴格來說,他並不是一天虧了150億美元,是3天虧了150億美元,當然,這也是相當多了。

然而,今天報道Bill Hwang的很多外媒,我覺得有點問題。

那就是他們居然把本次中概股砸盤的元兇,把這個黑鍋扣在了Bill Hwang身上。

我覺得這是比較滑稽的甩鍋。

你們見過哪個收割韭菜的大資金,砸盤把自己給砸死的?

Bill Hwang是屬於被收割掉的超級大韭菜,屬於被砸死的對象。

至於誰砸死他的,其實才是真正導致這波中概股暴跌的元兇。

回到本文開頭的結論,雖然我們基於信息的不對等,沒辦法知道在3月24日集中砸盤的這個華爾街大資金究竟都有誰。

但毫無疑問,主導推動《外國公司問責法案》出來的美國政府才是真正血洗中概股的幕後元兇。

而且發生在美股市場上的事情,多多少少基本都會扯到那些華爾街大資本身上,隨便砸個石頭下去,沒有一個資本的屁股是干凈的。

這就是美國有組織、有預謀、有目標的一次針對中概股的血洗劫掠行為,將其引申出來,我們春節後的A股抱團股閃崩走勢,這些華爾街之狼的嫌疑毫無疑問就更大了。

如果我們把視野和格局再放到更高的位置,從當前中美兩國的博弈里去分析的話,就會發現,過去一周針對中概股的血洗,實際上只是中美兩國過去一周激烈博弈交鋒中的一環。

也是我們上周五在阿拉斯加跟美國攤牌式會談之後,雙方更加激烈針鋒相對的其中一個戰場。

所以我是一直說,在當前這個多事之秋,我們一定不要貿然去在雙方激烈交鋒的戰場上隨便晃悠,不然是很容易變成炮灰的。

美股的這些中概股,其實是有很多國內的散戶購買,並且有一些這種追蹤美股的國內基金也是因此損失慘重。

這都是這場宏觀戰場上,被當成炮灰給收割走的。

所以為了我們自己的財富安全,為我們自己的錢包負責,我還是建議大家近期做這種投資決策的時候,還是能夠把風險意識放在第一位,謹言慎行、三思而後行,謀定而後動。

這樣才能避免自己成為炮灰,才有機會成為守株待兔的獵手。

本文來源於「大白話時事」。

作者:星話大白。

我每天都會寫分析文章,歡迎關注!

⑻ a股歷史上的幾次大跌

1996年12月16日,滬深兩交易所發出通知,決定自16日起對在兩交易所上市和交易的股票(含A、B股)和基金類證券的交易價格實行10%的漲跌幅限制。
當時大盤連續暴跌4天,其中兩天的跌幅是5.44%,5.70%,9.91%,9.44%。
2007年2月27日,A股各指數跌幅均超過8%,其中上證綜指和深成指創近10年最大單日跌幅,分別為8.84%和9.29%。兩市1327隻可交易的A股中,1072隻股票跌幅超過7%,800多隻個股跌停。
拓展資料:
A股,即人民幣普通股票,是由中國境內注冊公司發行,在境內上市,以人民幣標明面值,供境內機構、組織或個人(2013年4月1日起,境內港澳台居民可開立A股賬戶)以人民幣認購和交易的普通股股票。
英文字母A沒有實際意義,只是用來區分人民幣普通股票和人民幣特種股票。
A股不是實物股票,以無紙化電子記賬,實行"T+1"交割制度,有漲跌幅(10%)限制,參與投資者為中國大陸機構或個人。中國上市公司的股票有A股、B股、H股、N股和S股等。
A股的正式名稱是人民幣普通股票。它是由我國境內的公司發行,供境內機構、組織或個人(不含台、港、澳投資者)以人民幣認購和交易的普通股股票。A股不是實物股票,以無紙化電子記賬,實行「T+1」交割制度,有漲跌幅(10%)限制,參與投資者為中國大陸機構或個人。
我國上市公司的股票有A股(用人民幣交易在中國境內上市針對國內的股票)、B股(用人民幣標值但只能用外幣交易且在中國境內上市針對外國人或者港澳台地區的股票)、H股(內地注冊、香港上市的外資股)、N股(內地注冊,紐約上市的外資股) 和S股(沒有進行股權分置改革的股票,在股名前加S,日漲跌幅為上下5%)等的區分。這一區分主要依據股票的上市地點和所面對的投資者而定。
A股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在我國境內發行只許本國投資者以人民幣認購的普通股。
在公司發行的流通股中占最大比重的股票,也是流通性較好的股票,但多數公司的A股並不是公司發行最多的股票,因為我國的上市公司除了發行A股外,多數還有非流通的國家股或國有法人股等等。
被認為是一種只注重盈利分配權,不注重管理權的股票,這主要是因為在股票市場上參與A股交易的人士,更多地關注A股買賣的差價,對於其代表的其他權利則並不關心。

⑼ 中國股市跌幅最大的是哪一天

2007年2月27日,滬深股市今日遭遇「黑色星期二」,盤面個股普跌,兩市暴跌幅度達8%,創本輪行情最大單日跌幅,超700隻個股封於跌停。滬上證綜指下跌268點,跌幅為8.8%。深證成指下跌797點,跌幅超過9%。兩市超過1300隻股票下跌,成交量約2000億元。

熱點內容
蕭碧燕如何換基金 發布:2025-09-11 23:51:10 瀏覽:589
理財產品進取型什麼意思 發布:2025-09-11 22:59:06 瀏覽:242
期貨為什麼有的價格沒成交 發布:2025-09-11 22:58:14 瀏覽:22
年輕人怎麼理財不踩雷 發布:2025-09-11 22:35:21 瀏覽:534
白銀期貨會跌到多少錢 發布:2025-09-11 22:34:43 瀏覽:497
股市轉賬出來的錢為什麼扣費了 發布:2025-09-11 22:25:03 瀏覽:524
為什麼股市早上拉高下跌 發布:2025-09-11 22:25:03 瀏覽:519
期貨漲跌幅最大是多少 發布:2025-09-11 22:07:03 瀏覽:802
天天基金怎麼翻倍買入 發布:2025-09-11 21:57:50 瀏覽:11
期貨多少個點補倉 發布:2025-09-11 21:53:42 瀏覽: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