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科技股票 » 美國股票市場的歷史風險溢價2013年12月31日

美國股票市場的歷史風險溢價2013年12月31日

發布時間: 2023-02-10 11:12:38

㈠ 某公司在納斯達克上市,該公司的β系數為1.5,納斯達克的市場組合收益率8%,美國國債利率2%

1、8%-2%=6% 風險溢價就是預期收益率與基準收益率的差值 美國資本市場是一般用國債利率代表基準收益率 所以納斯達克的這么算
2、1.5*(8%-2%)=9% 公司的就要這么算 β系數反映公司股票收益與市場組合收益之間的變動關系
3、2%+1.5*(8%-2%)=11% 這是基本公式 基礎收益加風險溢價

㈡ 美國股票市場的歷史上30年代和70年代的重要歷史事件

1929年經濟危機:
1929:「黑色星期二」
1929年10月29日,星期二,對於美國的經濟以及股民來說,都是最黑暗的一天。上午10點,紐約證券交易所剛一開市,猛烈的拋單就席捲而來,「拋!拋!拋!」所有股票成了燙手的山芋,不計價格、不計成本,只要拋掉就好,經紀人被「拋」得發暈、交易大廳一片混亂,隨之而來的就是道·瓊斯指數一瀉千里,股指從最高點386點跌至298點,跌幅達22%。這是紐約交易所112年歷史上「最糟糕的一天」,以這個被稱作「黑色星期二」的日子為發端,美國乃至全球進入了長達10年的經濟大蕭條時期。

全民炒股催生股市崩盤

對於這個黑色的夢魘,所有人都陷入恐慌和怨天尤人之中,但他們沒有想到,這個日子的降臨恰恰是他們自己催生的。這一切都要從美國經濟大發展說起。
對於美國來說,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個千載難逢的黃金機會,美國利用戰爭大發橫財,戰爭結束後,美國由債務國一躍成為世界最大的債權國,紐約也取代倫敦成為世界金融中心。美國經濟的突飛猛進,帶來的是股市一派牛氣,對於股民來說,一個黃金時代來到了。
為了吸引更多的游資,美國的券商僱傭大批股票推銷員,在城市的街道,在鄉鎮的小路,在千家萬戶的門前,一遍遍向民眾講述炒股的好處,但他們卻從不提及炒股的風險。民眾的熱情被激發起來,入市炒股成為全民的投機行為。
到1928年,股市幾近瘋狂。在地鐵中,人們紛紛指責地鐵公司沒有在車廂里裝上電傳打字電報機,以致人們在乘車途中無法炒股。在波士頓的一家工廠,所有的車間都安放有大黑板,並有專人每隔一小時就用粉筆寫上交易所的最新行情。在得克薩斯州的大牧場上,牛仔們通過高音喇叭收聽電台的消息,實時了解行情。當乘客乘坐計程車時,司機會和乘客熱情地討論股票行情,就連賓館門口擦皮鞋的小童也會向顧客介紹當天的熱門股。
大多數股民都是炒短線,並非為了長期投資。在瘋狂的投機熱潮刺激下,紐約股市一漲再漲。所有投身其中的人們都未曾想到,泡沫終究有破滅的一天。當時股市的行情遠遠超出了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而且很多炒股者都是以股票作為抵押,進行信用交易,一旦投機人信心下降,就必然要增加更多的保證金,而缺乏資金的投機者就只能拋售更多的股票來彌補,其結果就是股價進一步下跌。
1929年9、10月間,投機者的信心開始下降,股市崩盤開始於10月24日星期四的拋售狂潮,到10月29日,股市徹底崩潰。當天美國鋼鐵公司的65萬股股票以每股179美元出售,卻找不到一個買主,於是其股價開始下跌,就像傳染病一樣,緊接著一個接一個公司的股票都開始下跌,大崩盤終於來臨。股票成為廢紙,數字全無意義,一個煤炭公司的老闆看著正在下跌的指示板,倒地死在了他經紀人的辦公室里。無數昔日的「百萬富翁」一覺醒來便一貧如洗。一些開船出海遊玩的富人們回來後發現,他們已變成了身無分文的貧民。當時跳樓的絕不僅僅是股價。
股市的崩潰不僅使投機者一貧如洗,隨之而來的是銀行業的破產,美國經濟癱瘓,西方經濟的大蕭條。股災徹底打擊了投資者信心,一直到1954年,美國股市才再次達到1929年的水平,股災帶來的黑色夢魘不堪回首。
1973年的經濟危機:
1、主要資本主義國家70年代經濟滯脹的主要特徵是
與以往傳統的周期性生產過剩危機不同,70年代以來的結構性經濟危機,從時間上看比周期性危機要長得多;從表現形式上看,結構性危機往往是生產停滯或低速緩慢增長;從波及面看,結構性危機期間各國不是同步發展,時而伴生美元危機、能源危機,時而伴生貿易失衡、信用危機;從直接導因看,主要由結構失衡而觸發的。
經濟滯脹是這一時期的主要特徵。作為滯脹現象,兼有生產停滯或緩慢發展和通貨膨脹現象。造成滯脹經濟的深層原因是,西方發達國家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對內對外經濟干預政策處於交替調整時期的綜合產物。與滯脹經濟惡化的同時,西方發達國家的社會生產力發展正面臨大調整:舊工業、舊技術、舊工藝、舊產品所體現的「夕陽工業」不景氣,進行改造需要時間,新工業、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所體現的「朝陽工業」取代「夕陽工業」尚需時間;新科學技術革命的發展正面臨新的脫皮轉折期,形成強有力的新的生產力也需時間;勞動力又遇新的調整。以美國為例,1950―1965年進入市場的勞動力增加了9.8%,1965―1980年增加了40.5%,1950―1960年就業人數為690萬,1970―1980年增加到1860萬人,但失業人數和失業比例有增無減。與以往不同,出現了地區性、部門性的結構性失業現象,從而使失業問題的解決面臨新難題。
2、它的導火鎖是石油漲價。
在這期間,西方世界經濟關系的結構發生了新的調整。表現為從1971年起,美元霸主地位的結束,美日歐經濟關系面臨新的調整和從1973年由於中東「石油戰」的結果,西方廉價石油原料時代宣告結束。它打破了長期以來西方列強壟斷世界經濟秩序的局面,並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西方世界70年代以來的經濟。
與此同時,作為西方經濟主流的現代凱恩斯主義經濟學說,面臨難以解決滯脹經濟的嚴重危機,西方世界的強化國家干預政策的某些弊端,追求最大限度利潤和社會嚴重不公矛盾的加劇,對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帶來影響,促使西方國家尋求新的調整對策。

㈢ 風險溢價計算公式是什麼

市場風險溢價=成熟股票市場的基本溢價+國家風險溢價(Aswath Damodaran,2010)。成熟的股票市場具備理性的投資者和規范的市場規則,股票數據有足夠多的樣本且充分分散,同時具有足夠長的可靠的歷史數據。在實際應用過程中,一般認為美國股票市場是一個成熟的市場。

但是由於其選取的是中國股票市場的月數據量,所以樣本數據很少,並且選取的中國股票市場和美國股票市場的研究時段不同,不具有可比性;石一兵(2010)對於國家風險溢價的估測則是採用了公式:國家風險溢價= 國家違約補償額×(σ股票/σ國債),其計算結果受到國債流動性的影響,交易不頻繁的國債的收益率變動相對穩定。

風險溢價注意事項

當二級市場保價活躍,投資者不斷在二級市場大量買入,買入報價遠遠高於一級市場,因此產生了二級市場價格漲幅大於一級市場,由此產生的場內價格溢價;相反,產生場內價格折價。

這類超額收益能夠賠償投資人擔負相對性較高的股權投資基金風險。保險費用的大小在於特殊資產配置中的風險水準,並隨之經營風險起伏而隨時間轉變。

㈣ 風險溢價率是什麼意思

風險溢價是什麼
風險溢價(Risk Premium功:

對於風險資產,投資者要求較高的投資收益從而對不確定性作出補償,這種超出無風險收益率之上的必要收益率補償,就是風險溢價。

風險溢價又叫風險報酬,

風險報酬是投資者因冒風險進行投資而要求的,超過無風險報酬的額外報酬。

風險資產的報酬=無風險報酬+風險溢價。

建議你去借《證券投資學》看一下,裡面有比較詳細的解釋~~

希望能幫到你~~呵呵
什麼是風險溢價?
風險溢價又叫風險報酬,

風險報酬是投資者因冒風險進行投資而要求的,超過無風險報酬的額外報酬。

風險溢價指的是市場的風險補償機制,即如果一個投資項目面臨的風險比較大的,它相應的就需要較高的報酬率,

風險與報酬成正比.市場風險溢價是相對於無風險報酬而言的。

比如國債的收益不高,但是風險

小,所以風險溢價是比較低的,接近0,又比如07年初,有人預測07年金融行業利潤將會獲得大幅增長,導致金融股股價飆升,這里就是金融的風險溢價提高了,因為金融股的盈利只是預測增長,而非確定增長,直到業績公告公布,金融行業利潤確定增長,

風險溢價才降低樂下來。
市場風險溢價什麼意思
市場風險溢價是主要是在投資里的說法,是相對(幾乎)無風險的投資收益而言的,一般無風險收益主要指投資於國債、 *** 債券和銀行儲蓄得到的收益,因為其風險幾乎為零。

市場常險溢價是指進行有一定風險的投資所要求的除無風險收益外的額外收益,風險越大,所要求的市場風險溢價就越高。

假如你投資一年期國債的收益率為3.5%,而你投資企業債券的收益率一般大於3.5%,假設為8%,那麼風險溢價(率)就是8%-3.5%=4.5%,因為投資企業的風險相對較大,所以要求有額外的收益回報。
市場風險溢價什麼意思?
"市場風險溢價是指進行有一定風險的投資所要求的除無風險收益外的額外收益,風險越大,所要求的市場風險溢價就越高。

假如您投資一年期國債的收益率為3.5%,而您投資企業債券的收益率一般大於3.5%,假設為8%,那麼風險溢價(率)就是8%-3.5%=4.5%,因為投資企業的風險相對較大,所以要求有額外的收益回報。"
市場風險溢價是什麼意思?
同學你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您所說的這個詞語,是屬於期貨從業詞彙的一個,掌握好期貨從業詞彙可以讓您在期貨從業的學習中如魚得水,這個詞的翻譯及意義如下:一個投資組合的預期回報率與無風險率之間的差額。

希望高頓網校的回答能幫助您解決問題,更多期貨從業問題歡迎提交給高頓企業知道。

高頓祝您生活愉快!
股票風險溢價是什麼意思呢?
同學你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您所說的這個詞語,是屬於CFA詞彙的一個,掌握好CFA詞彙可以讓您在CFA的學習中如魚得水,這個詞的翻譯及意義如下:股票市場為彌補市場風險,相對無風險率的額外回報

希望高頓網校的回答能幫助您解決問題,更多CFA問題歡迎提交給高頓企業知道。

高頓祝您生活愉快!
股票風險溢價 是什麼意思啊?
同學你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Equity Risk Premium股票風險溢價股票市場為彌補市場風險,相對無風險率的額外回報。

期貨從業報考條件:

1 、年滿 18 周歲;

2 、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3 、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

4 、中國證監會規定的其他條件。

考生一定要注意一下看自己是否能報考。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您解決問題,如您滿意,請採納為最佳答案喲。

希望高頓網校的回答能幫助您解決問題,更多財會問題歡迎提交給高頓企業知道。

高頓祝您生活愉快!
風險溢價的分類
「風險溢價」的兩個不同含義需要注意的是,「風險溢價」一詞有兩個不同的含義:一是事後的(ex-post)或者已實現的風險溢價,這是實際的、通過歷史數據觀察得到的市場收益率(以指數收益率代替)與無風險利率(通常以 *** 債券收益率代替)之間的差值;二是事前的(ex-ante)或者預期的風險溢價,這是一個前瞻性的溢價,即預期未來的。風險溢價或者以當前經濟狀態為條件的條件風險溢價。這兩個風險溢價是不同的,舉例來說,在1989 年末的日本股市,由於經歷了長時間的繁榮,股價相對於其內在價值來說很高,P/E 超過60 倍。顯然,這時的股權成本很低,也就是事前的風險溢價很低,而事後的或者已實現的風險溢價卻很高(接近10%)。相反,在經歷了一次大的股市蕭條之後,事後的風險溢價很低,而事前的風險溢價卻可能很高。這是由於股票收益率存在均值回歸。那麼,對於投資者來說,這兩個風險溢價哪個更重要呢?顯然,這取決於投資周期。投資周期足夠長的話,風險溢價就可能與歷史數據中得到的風險溢價相近。在本研究中,我們使用的風險溢價是第一種含義的風險溢價,即事後的或者已實現的風險溢價。 對於風險溢價的研究,現存文獻主要集中於兩個方面,一是用一般均衡理論解釋兩種資產(股票與無風險資產)之間的內在關系。近年來,大部分關於股票和債券收益的一般均衡研究都受到基於消費的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CAPM)的影響。根據該理論,股票相對於債券的高收益反映了這兩種資產與消費之間協方差的不同。相對於債券收益率,股票收益率更容易與消費同時波動,因此,股票並不是一個好的預防消費波動的保值工具。這樣,要使投資者願意持有股票,就需要一個風險溢價。Kocherlakota(1996)對這方面的文獻作了一個述評,他認為美國股市風險溢價的價值至今仍是一個謎。二是在部分均衡框架下研究這兩種資產收益率與可能的變數之間的實證關系。特別地,這方面研究更多地集中於能否預測或在多大程度上能夠預測股票市場相對於債券市場的波動,因為這對於有效市場假說(EMH)具有重要意義。這方面的文獻表明,一些財務比率,如股利價格比、市盈率以及短期利率、長期利率可能對股權風險溢價具有預測力(參見Lamont, 1998 和Blanchard, 1993)。如果能夠對相對於債券收益率的股票收益率進行預測,那麼這與有效市場假說是相反的,有效市場假說認為證券的價格無法通過其自身的過去值或者其他變數的過去值來預測。在風險溢價研究方面,不能不提到「風險溢價之謎」,這一概念是Mehra 和Prescott(1985)首次提出的。他們指出,採用歷史數據得到的風險溢價(7%左右)遠遠大於採用C-CAPM估計得到風險溢價(1%左右),無法單以高險厭惡來解釋。在過去的十多年裡,大量的文獻試圖對「風險溢價之謎」進行解釋。這方面文獻在以下方面進行了研究:高風險厭惡、市場分割、非標准性效用函數、倖存偏倚、不完全市場和交易費用等。但是這些研究未能給出令人信服的解釋,因此至今「風險溢價之謎」仍是一個未解之謎。近年來,風險溢價研究已經成為主流金融學期刊的一個熱門主題。這里我們做一個簡單的回顧。Claus 和Thomas(2001)採用異常收益模型(或剩餘收入模型),研究風險溢價的一個合理上限。相對於紅利增長模型,異常收益模型能夠更好地利用現有的信息,以降低人為設定的增長率的重要性,同時縮小可允許的增長率的范圍。他們得到的風險溢價僅為3%。Fama 和French(2002)採用紅利增長模型和收益增長模型對美國股市(1951-2000 年)的風險溢價進行估計,這兩......
什麼是風險溢價?
同學你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高頓網校為您解答:

風險溢價(英文:Risk premium),是一個人在面對不同風險的高低、且清楚高風險高報酬、低風險低報酬的情況下,會如何因個人對風險的承受度影響其是否要冒風險獲得較高的報酬,或是只接受已經確定的收入,放棄冒風險可能得到的較高報酬。

作為全球領先的財經證書網路教育領導品牌,高頓財經集財經教育核心資源於一身,旗下擁有高頓網校、公開課、在線直播、網站聯盟、財經題庫、高頓部落會計論壇、APP客戶端等平台資源,為全球財經界人士提供優質的服務及全面的解決方案。

高頓網校將始終秉承"成就年輕夢想,開創新商業文明"的企業使命,加快國際化進程,打造全球一流的財經網路學習平台!

高頓祝您生活愉快!如仍有疑問,歡迎向高頓企業知道平台提問!
請問什麼是風險溢價附加率?
tmd,證監會夠惡心的,CPA和投資分析裡面都叫「市場風險溢價」,他偏偏編一個「風險溢價附加率」,有啥意思啊

㈤ 風險溢價的計算公式

市場風險溢價=成熟股票市場的基本溢價+國家風險溢價(Aswath Damodaran,2010)。成熟的股票市場具備理性的投資者和規范的市場規則,股票數據有足夠多的樣本且充分分散,同時具有足夠長的可靠的歷史數據。在實際應用過程中,一般認為美國股票市場是一個成熟的市場。

(5)美國股票市場的歷史風險溢價2013年12月31日擴展閱讀:
股票(stock)是股份公司所有權的一部分,也是發行的所有權憑證,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
股票是資本市場的長期信用工具,可以轉讓,買賣,股東憑借它可以分享公司的利潤,但也要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每家上市公司都會發行股票。
同一類別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權是相等的。每個股東所擁有的公司所有權份額的大小,取決於其持有的股票數量占公司總股本的比重。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構成部分,可以轉讓、買賣,是資本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其出資。
A股的正式名稱是人民幣普通股票。它是由我同境內的公司發行,供境內機構、組織或個人(不含台、港、澳投資者)以人民幣認購和交易的普通股股票,我國A股股票市場經過幾年快速發展,已經初具規模。
B股的正式名稱是人民幣特種股票,它是以人民幣標明面值,以外幣認購和買賣,在境內(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它的投資人限於:外國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香港、澳門、台灣地區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定居在國外的中國公民。
H股,即注冊地在內地、上市地在香港的外資股。香港的英文是HOngKOng,取其字首,在港上市外資股就叫做H股。N股,是指那些在中國大陸注冊、在紐約(New York)上市的外資股。
普通股是指在公司的經營管理和盈利及財產的分配上享有普通權利的股份,代表滿足所有債權償付要求及優先股東的收益權與求償權要求後對企業盈利和剩餘財產的索取權。

㈥ 簡述美國股市發展歷史。

美國股票市場和股票投資的200年多的發展大體經歷過了四個歷史時期。

一、第一個歷史時期是從18世紀末到1886年,美國股票市場初步得到發展。1811年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的建立標志著嚴格意義的美國證券市場真正形成。1850年代,華爾街成為美國股票和證券交易的中心。

二、第二個歷史時期是從1886年——1929年,此一階段美國股票市場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市場操縱和內幕交易的情況非常嚴重。這一時期,美國逐步發展成為世界政治和經濟的中心。

從19世紀的後期開始,當時為了給鐵路、製造業和礦業融資,企業紛紛發行股票,紐約證券交易所的股票市場成為美國證券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1896年道瓊斯指數成立。

三、第三個歷史時期是從1929年大蕭條以後至1954年,美國股市開始進入重要的規范發展期。

1929年8月美國道瓊斯工業指數最高超過到380點,而1932年該指數最低下跌到42點,跌幅接近90%,道瓊斯指數再次回到380點是在25年之後。1929年到1933年,美國股市下跌的同時,大量的債券被拒付,美國約有40%的銀行倒閉。

這一歷史時期,美國股市真正進入投資時代,價值投資思想是這一時期主流的投資思想。

四、第四個歷史時期是從1954年至今,機構投資迅速發展、美國股票市場進入現代投資時代。

(6)美國股票市場的歷史風險溢價2013年12月31日擴展閱讀

NYSE(紐約證券交易所) 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有名的交易所。於200多年前的1792年,隨著24位股票經紀人和商人簽訂的《梧桐樹協議》而成立。世界上的許多大型公司都在NYSE上市,例如可口可樂、通用電氣和沃爾瑪。

紐約證券交易所是實體交易所,交易都是面對面進行。無論何時您聽到「上市交易所」,指的都是紐約證券交易所。訂單操作是由提交交易的交易所成員和場內經紀人在特定位置(也被稱為交易現場)來完成的。

採用簡單的拍賣法,以買方願意購買的最高價格,結合賣方願意出售的最低價格(被稱為出價和問價)進行。股票要麼是通過上次的售價,要麼是出價和詢價的價格來進行報價。

NASDAQ(納斯達克)市場是一個虛擬的市場 ,如同OTC(場外交易)市場一樣。這里沒有交易大廳,沒有專家,也沒有中心地點。相反,所有的交易都是通過交易商的電腦化網路來進行。這就把電腦癱瘓的可能性降到了最低,因為網路是獨立的(如果一台電腦壞了,其它的則繼續連接)。

納斯達克在以前被認為是次於NYSE的,但自從高科技繁榮,像微軟和Intel這樣的眾多公司快速成長,納斯達克已經被認為是NYSE主要的競爭對手,無論是在聲譽還是成交量方面。納斯達克系統的經紀業務由造市商來執行。

與NYSE的專家不同,造市商只控制他們自己的出價和問價,而不是控制某個股票的整個交易過程。某個股票可以有許多的造市商,都在同一時間交易。

AMEX(美國證券交易所)是美國第三大交易所。在納斯達克出現以前,是第二大交易所。1998年,AMEX被實際上是納斯達克的母公司NASD買下。AMEX主要進行小型股(市值將在下部分進行解釋)和期權的交易。

熱點內容
股票交易軟體不點確定也成交 發布:2025-09-11 20:59:51 瀏覽:371
虧錢還在股市怎麼辦 發布:2025-09-11 20:53:39 瀏覽:440
數字貨幣紅包怎麼弄 發布:2025-09-11 20:33:46 瀏覽:549
期貨考試需要多少錢 發布:2025-09-11 20:17:57 瀏覽:848
期貨有多少種交易模式 發布:2025-09-11 20:17:16 瀏覽:201
普通人如何使用數字貨幣 發布:2025-09-11 20:10:26 瀏覽:930
公司股票可能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發布:2025-09-11 19:51:03 瀏覽:16
減免稅政策對股票的影響 發布:2025-09-11 19:15:44 瀏覽:193
澳門貨幣和什麼掛鉤 發布:2025-09-11 18:51:38 瀏覽:414
商品期貨能漲到多少錢 發布:2025-09-11 18:42:33 瀏覽: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