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映科技股票融資
❶ 華映科技國資投入原因
原因有以下幾點:
1、 華映為了提高廣大股民的士氣,提高積極性。
2、 華映最近一直處於虧損狀態,不得不增加投入。
3、 只有投入一定的資本才能取得一定的收益。
拓展資料:
國有資產,是指屬於國家所有的一切財產和財產權利的總和,是國家所有權的客體。具體而言,國有資產包括國家依法或依權力取得和認定的財產,國家資本金及其收益所形成的財產,國家向行政和事業單位撥入經費形成的財產,對企業減稅、免稅和退稅等形成的資產以及接受捐贈、國際援助等所形成的財產。
全民所有制企業即國有企業。其資產不論是國家直接投入的,還是企業通過生產經營活動取得的.均屬國家所有。具體界定辦法有:
1.有權代表國家投資的部門和機構以貨幣、實物和所有權屬於國家的土地使用權、知識產權等無形資產向企業投資,形成的國家資本金,界定為國有資產。
2.全民所有制企業運用國家資本金及在經營中借入的資金等所形成的稅後利潤,經國家批准留給企業作為增加投資的部分,以及從稅後利潤中提取的盈餘公積金、公益金和未分配利潤等,界定為國有資產。
3.以全民所有制企業和行政事業單位擔保,完全用國內外借入資金投資創辦的或完全由其他單位借款創辦的全民所有制企業,其收益積累的凈資產,界定為國有資產。
4.全民所有制企業接受饋贈形成的資產,界定為國有資產。
5.在實行《企業財務通則》、《企業會計准則》以前,全民所有制企業從留利中提取的職工福利基金、職工獎勵基金和「兩則」實行後用公益金購建的集體福利設施而相應增加的所有者權益,界定為國有資產。
6.全民所有制企業中的黨、團、工會組織等佔用企業的財產(不包括以個人交納黨費、團費、會費以及按國家規定由企業撥付的活動經費等結余購建的資產),界定為國有資產。
❷ 華映科技這股票怎麼樣能買進嗎
暫時不買了, 弱勢下跌過程中,可逢高賣出,暫不考慮買進。
中期:
回落整理中且下跌有加速趨勢。
長期:
迄今為止,共5家主力機構,持倉量總計0.18億股,占流通A股7.29%
❸ 同花順炒股軟體的滬深A股華映科技後那個R代表什麼意思
你好,所有的股票交易軟體中一些股票出現相關的R符號,都是代表這只股票是融資融券的一個標的,這樣的股票需要客戶滿足50萬的一個市值然後開通兩融許可權就可以融資買入或者融券賣出了。
❹ 瀕臨退市,虧損卻持續收窄,華映科技能否扭虧為盈
投資家網消息,華映 科技 (000536.SZ)近日發布2020年半年度業績預虧公告顯示,公司上半年凈利潤為-6.5億元至-7.5億元,虧損同比變化於-5.4%至+8.65%之間。
根據A股退市規定,如果公司連續虧損3年將面臨退市風險,而華映 科技 過去兩年,分別出現49.66億元、25.87億元的凈利虧損,並被列入*ST股,也就是說,如果公司2020年無法扭虧,將觸發退市機制。
華映 科技 總經理胡建容認為,原華映 科技 實控人、第一大股東中華映管股份有限公司破產是公司泥足深陷的主要原因,「40多億銷售收入,說沒就沒,我們都得從零開始。」
雖然 歷史 遺留問題讓華映 科技 步履闌珊,但公告中也呈現了一些靚點。華映 科技 上半年積極拓展面板業務初見成效。1-6月份,華映 科技 子公司華佳彩銷售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6倍,僅半年時間實現了2019全年的銷售額。
這就意味著,如果面板業務能在下半年持續發力,那麼華映 科技 整體經營情況會有望改善。
為何2019年受國內面板市場行情遇冷影響,虧損18億元的華佳彩會在2020上半年逆襲?甚至半年銷售額超過2019全年?
胡建容表示,2019年公司投入了5300萬元用於面板模組生產線。眾所周知,面板業務主要由兩部分組成:屏幕與模組。而模組的良率決定了面板終端的產品性能與體驗,華佳彩過去對面板的大幅投入,刺激了其在2020上半年的業績爆發。
不過,他也坦言,「因為疫情影響,整體的完工時間還是延後了2個月,本該在5月份搭建的5條生產線,現在要7月底才能完成。如果生產線落實,我們有信心將產能繼續擴大。」上半年華佳彩產銷兩旺,產能利用率和良率均超過90%。
「目前面板價格已回暖,行業整體上浮10%-15%,同期換算成6寸左右的手機屏幕,華佳彩一個月的產能是700萬片左右,減去補貼和各種非經營性收益,華佳彩面板項目的獲利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5億元,運營情況顯著好轉。」胡建容說。
「作為公司管理層,扭虧為盈是今年最主要的工作方向。」上任總經理職位一年來,胡建容認為,把公司經營好,期待市值能夠隨著經營的好轉並且提升,是他2020年的首要目標。
前些日子,華映 科技 通過公開掛牌的方式,轉讓了子公司華映吳江100%股權,胡建容認為,這只是幫助公司擺脫困境的部分措施,後續公司或進行關聯性收購、增發等操作,引進新利潤來源。「福建國資委對公司傾注了大量的關注,也隨之產生了一些關聯交易,都對改善公司現金流起到了正面推動作用。」
未來,華映 科技 將繼續採用「大面板+小模組」的業務模式,提高自有模組業務在華佳彩面板的銷售佔比,持續提升產能稼動率,擴大主營業務增收並建立起一套「上游玻璃材料-面板-模組」的完整產業鏈,持續改善公司經營業績。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2020下半年,華映 科技 能否「懸崖勒馬」,扭虧為盈,還需拭目以待。
❺ 請問華映科技這個股票。質押了。質押了對代表利好還是利壞
這樣的公告基本上可以忽略。除非股價跌到股東質押給銀行的平倉線才構成重大利空。如最近的樂視網,股價跌到質押平倉線附近,賈躍亭果斷選擇停牌,到處借錢。
❻ 國資為什麼要控股華映科技
由於華映科技經營業績不佳,股票價格跌幅較大,且控制權歸屬仍存在不確定性。為維護華映科技的穩定發展,福建電子信息集團(國資企業)計劃對未轉讓的部分實施以股抵債等方式予以承接。
【拓展資料】
6月10日,華映科技發布關於豁免股東承諾的公告,宣布豁免股東福建電子信息集團在受讓「渤海信託·華映光電集合資金信託」受益權時所做的承諾,即不進行以股抵債、將收益權轉讓給其他非關聯企業。公告顯示,因債務逾期,華映科技大股東華映百慕大質押公司的28,260萬股,占華映科技總股本的10.22%,被法院裁定拍賣,但是多次流拍。
在此期間,福建電子信息集團積極與其他非關聯國有企業接觸協商,但由於華映科技經營業績不佳,股票價格跌幅較大,且控制權歸屬仍存在不確定性,協商中的非關聯國有企業對華映科技未來的經營情況難以預測,也遲遲未能決定予以受讓。為維護華映科技的穩定發展,福建電子信息集團計劃對未轉讓的部分實施以股抵債等方式予以承接,並表示將努力改善華映科技的經營業績,提升管理能力。根據公告,福建電子信息集團將對近日流拍的15,300萬股,占華映科技總股本的5.53%,向渤海信託發出接受以股抵債的指令;對於仍處在拍賣中的12,960萬股,占華映科技總股本的4.69%,待最終流拍後(變賣期至7月23日止),向渤海信託發出接受以股抵債的指令。
據高工新型顯示了解,福建電子信息集團及其相關方合計持有華映科技413,233,534股,持股比例14.94%。若成功通過司法劃轉5.53%股權,福建電子信息集團持股比例將提升至20.47%,而華映百慕大持股比例將下滑至19.32%。
在此基礎上,福建電子信息集團後續如果能順利通過司法劃轉4.69%股權,持股比例將提升至25.16%,華映百慕大持股比例將下滑至14.63%,福建電子信息集團將成為華映科技實際控制人。即使4.69%的股權拍賣成交或受益權被有意向的非關聯國有企業進行受讓,華映百慕大持股比例也將下滑至14.63%,屆時福建電子信息集團亦有可能成為華映科技實際控制人。
❼ 000536股吧
1、華映科技28億元的定增事項最終未通過監管層的審核。受該消息影響,12月7日,華映科技股價下跌6.91%。值得注意的是,受原實控人向法院申請重整及緊急處分的影響,華映科技自2018年起進入困境,2018-2020年,華映科技扣非後凈利潤三連虧,今年前三季度,華映科技虧損1183萬元;同比下降102.02%。隨著定增被否,華映科技擬通過再融資來擴充產能、緩解公司營運資金壓力的願景落空。
2、12月7日,華映科技開盤跌幅達5%,截至9點30分,報2.32元,成交1215.97萬元,換手率0.19%。
拓展資料:
華映科技[000536]
1、經營范圍從事新型平板顯示器件、液晶顯示屏、模組及零部件的研發、設計、生產、銷售和售後服務。(銷售限於自產產品,凡涉及審批許可項目的,只允許在審批許可的范圍和有效期限內從事生產經營)。公司主營電機和房地產。公司與日本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合資創辦福建閩東本田發電機組有限公司,確定了以稀土永磁電動機為核心的戰略目標。該產品市場技術性能指標達到國際先進、國內領先水平,並獲得國家專利。
2、資產重組+液晶模組12010年3月,以4.36元/股定向發行5.56億股(向華映百慕大發行50031.22萬股,向華映納閩發行3004.04萬股,向福日電子發行2548萬股)購買福建華顯75%的股權,深圳華顯75%的股權,華冠光電75%的股權以及華映視訊75%的股權和206基地資產,主營業務轉型為液晶模組製造。購買資產確定為242343.06萬元。參與方承諾36個月內不轉讓。(2010年3月,增發完成)。四家LCM公司的主要客戶為中華映管子公司華映納閩,其中,福建華顯,華冠光電,華映視訊主要採用來料加工的運營模式(即華映納閩向各公司提供液晶面板等原材料,各公司接受華映納閩委託進行液晶模組加工並收取加工費用),深圳華顯採用進料加工的運營模式(即深圳華顯向華映納閩采購液晶面板等原材料,加工成液晶顯示模組後再銷售予華映納閩)。2010年福建華顯實現凈利潤19418.80萬元,深圳華顯實現凈利潤3249.15萬元,華冠光電實現凈利潤10318.10萬元,華映視訊(吳江)公司實現凈利潤14,267.38萬元。
❽ 華映科技為什麼股價不漲
華映科技為股市漲跌平凡 ,最近也不穩定,不是光出現利好消息就能上漲的。
一、華映科技股東戶數增加2.92%
華映於2021年10月25日在深交所互動披露,截至2021年10月20日,公司股東人數為5.67萬人,較上期(2021年9月17日)增加1611人,增幅為2.92%。華映科技股東數量高於行業平均水平。Choice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0月20日,電子行業上市公司股東平均人數為5.33萬人。其中,公司股東人數在1.5萬至3萬之間,佔比最高,佔28.66%。自2021年6月10日起,公司股東人數增加,區間增加1.68%。2021年6月10日至2021年10月20日,股價下跌15.87%。截至2021年10月20日,公司最新總股本為27.66億股,其中流通股本為27.63億股。每戶持有流通股數量由前期的5.02萬股減少至4.87萬股,每戶流通股市值為11.11萬元。
二、2021年前三季度凈利潤虧損
預計2021年前三季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虧損800萬~ 1500萬元,由盈利轉為虧損。每股基本虧損0.0029元~0.0054元。去年同期;基本每股收益為0.212元。業績變動的主要原因是公司於2020年第三季度出售子公司華映光電股份有限公司股權,報告期內無相關類似收入;報告期內,公司繼續堅持「大面板、小模塊」戰略,提高產業協同性,增加產品附加值,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大幅增長;同時,公司進一步加強成本控制,單位成本下降,有效提高了公司盈利能力。毛利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並轉為正數。預計2021年前三季度凈利潤為450萬元至550萬元。
福建省工信部發布《福建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關於印發2021年省級科技創新重點項目的通知》(閩龔欣科技〔2021〕476號),華映科技「中型嵌入式觸控面板模塊器件技術研究項目」通過審核篩選,成功入選工信部2021年度省級重點科技創新項目。
❾ 華映科技什麼時候戴帽的
5月11日,*ST華映正式「摘星脫帽」,證券簡稱變更為「華映科技」。在經歷了兩年多的努力,公司已逐步走出中華映管黑天鵝事件影響。
根據公司2020年報數據顯示,公司2020年度實現營業收入21.94億元,同比增長48.85%;實現歸屬於凈利潤為6.11億元,實現扭虧。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公司計劃通過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進一步擴產,提升盈利能力。
華映科技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表示,公司已確立了「大面板、小模組」的發展戰略,將發展重心放在面板業務上,隨著行業景氣度持續上行,公司將進一步抓住市場機遇,降本增效,持續開拓。
「大面板」戰略下盈利提升
2018年底,中華映管「暴雷」,申請重整、破產,此事隨即波及到位於福州的華映科技。
中華映管系華映科技的原第一大股東、實控人,也是最重要客戶,事發後,華映科技不僅面臨30億元的貨款無法追回,生產經營也一度陷入停滯,公司在2018年、2019年歸屬凈利潤分別為-49.66億元、-25.87億元。
重重危機下,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以下稱「信息集團」)果斷「出手」應對,迅速組成了新的管理團隊接管公司,在業務上確立「大面板、小模組」的發展戰略,重新梳理優化組織架構,並積極籌措資金支持公司經營。
經過兩年多時間的努力,2020年華映科技實現營業收入21.94億元,較上年同期14.74億元增長48.83%;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4.5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86.88%。
華映科技表示,目前公司的主營業務能力已發生了重大實質性變化,持續經營能力不存在不確定性。
華映科技目前已將面板業務作為發展重心,雖然公司2017年才進入面板廠商行列,但公司依託自主研發的MOx金屬氧化物半導體(IGZO)技術等,進入了三星、華為、聯想等知名品牌的面板供應商體系,近兩年內公司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重達13%以上。
公司面板業務主要由子公司華佳彩運營,產能利用率和產品良率均保持在90%以上,根據CINNOResearch統計,華佳彩在2020年智能手機面板出貨量排名全球第八。
另據數據顯示,2020年華映科技主營業務實現營業收入21.63億元同比增長50.41%,其中主營業務產品毛利率由-53%提升至-15%。2021年第一季度主營業務毛利率已提升至11%,公司主要業務盈利能力提升顯著。
擬定增28億元擴產及量產OLED
數據顯示,2020年華佳彩面板業務銷售量7506萬片,同比增長67.79%;銷售收入15.9億元,同比增長110.5%;整體虧損約4.7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虧損約13.4億元。
由於固定資產投資金額大,折舊成本高,雖然公司面板業務同比保持快速增長,但仍較難覆蓋固定成本。因而公司計劃通過擴大面板業務產能,提高規模效應,提升高附加值產品銷售佔比等措施,進一步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
據悉,子公司華佳彩目前擁有第6代TFT-LCD生產線及OLED實驗線,而公司現有產能3萬片/月的面板產品產線已實現滿產滿銷,面板產品供不應求。
據初步統計,公司2020期末及其後的在手訂單金額超過20億元,已與多個客戶簽訂長期供貨協議,達成戰略合作。
隨著公司IGZO技術高階產品已實現量產,2021年公司計劃通過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進一步擴大面板產品產能。
根據公司在4月中旬發布的定增預案顯示,公司計劃募資28億元用於IGZOTFT-LCD生產線擴產及OLED實驗線量產項目等,而信息集團將參與此次定增。通過此次擴產,佳彩LCD面板生產線產能將從3萬片大板/月提升至4萬片大板/月,並將OLED實驗線改造為生產線,形成3.5代線3千片大板/月的OLED面板產能。
行業研究機構迪顯咨詢總經理崔吉龍對《證券日報》記者分析認為,IGZO金屬氧化物技術在功耗和續航等要求較高的產品應用存在一定的優勢,另一方面相關技術儲備或為公司進入下一代OLED技術提供跳板。不過,由於半導體顯示器件下游產品更新換代迅速,對半導體顯示技術提出了較高的發展要求,企業需要持續保持技術優勢,同時不斷提升產品性能或調整產品結構以滿足市場需求。
❿ 2021年借殼上市的公司有哪些股票
很多支股票。其中有:1、台海核電:
在凈利潤方面,從2017年到2020年,分別為10.14億元、3.36億元、-6.43億元、-14.96億元。根據預案,台海核電擬以31億元借殼上市,丹甫股份將變身核電公司。
2、華映科技:
在凈利潤方面,從2017年到2020年,分別為2.05億元、-49.66億元、-25.87億元、6.11億元。華映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映科技或公司)是台資企業在A股成功借殼上市的公司,前身是閩東電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碼,000536。
3、湖南天雁:
在凈利潤方面,從2017年到2020年,分別為-8404萬元、-8894萬元、1175萬元、1020萬元。2014年借殼上市,組建湖南天雁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名稱湖南天雁,A股代碼600698。
4、晶澳科技:
在凈利潤方面,從2017年到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