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駿科技股票行情
① 中文在線股票為什麼跌
本身大盤調整力度大,個股普跌
中文在線近期又有高管減持,這是利空,因此加重了下跌力量
② 職業教育改革落地 相關概念股應聲走強
2月13日,國務院發布《關於印發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明確要把職業教育擺在教育改革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受此影響,A股和港股市場上的職業教育相關概念股集體大漲,各有精彩表現。其中A股的開元股份強勢漲停,洪濤股份也一度漲停,而港股的中國新華教育、希望教育、民生教育、21世紀教育等也漲超6%。
A股教育板塊漲幅居前
《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指出,隨著我國產業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不斷加快,各行各業對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日趨緊迫,職業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
方案總體要求提出,經過5-10年,由政府舉辦為主向政府統籌管理、社會多元辦學的格局轉變。並在方案第十三條提出,各級政府部門要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推進職能轉變,由注重「辦」職業教育向「管理與服務」過渡。支持和規范社會力量興辦職業教育培訓,鼓勵發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等職業院校和各類職業培訓機構。
受此影響,昨日A股的職業教育指數(880915)漲1.19%,在各大概念板塊中漲幅居前,相關個股也高開高走,吸引了不少資金的目光。其中開元股份一馬當先,開盤即被放量拉升封住漲停板;而洪濤股份盤中一度漲停,尾盤打開漲停,收漲9.84%。
開元股份2017年3月實施完成重大資產重組,完成收購上海恆企教育培訓有限公司100%股權以及中大英才(北京)網路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公司主營業務在原來單一的煤質檢測儀器設備的研發、生產、銷售與服務業務基礎上增加了面向教育的職業教育培訓業務。2018年1-9月,其職業教育業務板塊營業收入的佔比達到86.40%。
洪濤股份旗下有跨考教育、學爾森等職業教育平台,通過收購四川城市職業學院,進入前端學歷職業教育領域。目前以建築裝飾為第一主業,以職業教育為第二主業,雙主業協同發展。
此外,世紀鼎利、華媒控股均大漲超過7%,亞夏汽車也於盤中拉升,收盤報漲3.85%。亞夏汽車去年被職教龍頭中公教育借殼,一度升勢兇猛。中公教育是國內領先的非學歷職業就業培訓服務提供商,主要領域包括公務員、事業單位、教師等。
港股教育股表現出色
近年來,關於職業教育的財政支出不斷增長,支持的政策也密集出台,政府、企業、社會對職業教育的認知度和認可度都在逐漸提升。近年來,港股市場上迎來一批教育公司的密集上市,2017年在港上市的教育股有5隻,2018年更是達到8隻,包括卓越教育、希望教育、天立教育、21世紀教育、博駿教育等。
昨日,受《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出台的影響,港股市場上相關概念股繼續異動。其中中國新華教育大漲10.71%,其為長三角最大的民辦高等教育集團。
希望教育、民生教育、21世紀教育、中教控股、新高教集團等也紛紛走強,漲幅超過5%。瑞信發表研究報告稱,最近的政策表明政府支持以職業為導向的私立高等教育。國務院的全國職業教育改革方案整體目標包括,未來五至十年由政府管理下從主要公立職業學校,過渡至多元形式的社會參與,預期政府將會鼓勵私人資金進一步滲透至職業教育范圍。
花旗則認為,民生教育受惠於政府對高等教育政策放寬,其預期,民生教育旗下主要學校(4家在重慶,1家在內蒙古)2018至2020年收生復合年增長率可達約9%,其中學士學生有單位數增長,職業學校學生有雙位數增長,期內學費復合年增長率或達2.5%。
事實上,今年以來香港教育股表現良好,1月份天立教育累計漲約28%,中教控股、新高教集團、希望教育、民生教育等也漲超10%。
(文章來源:證券時報)
③ 造車新勢力要倒閉了這些概念股要小心啦
汽車 行業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進行著革新。經過2020年的大浪淘沙,新能源 汽車 賽道形成一個全新的局面。
近日,著名投資人閻焱表示,造車新勢力倒閉潮不會太遠,絕大部分會「死」掉,最後能活下來的就那麼幾家寡頭。
縱觀當今行業現狀, 汽車 行業已初步形成了傳統主流車企、造車新勢力、互聯網 科技 巨頭和特斯拉四分天下的新局面。
強者恆強
2014年,新能源 汽車 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政策傾斜,僅國家層面的補貼就超70億,加上地方補貼後更是達到百億級別。
拜騰、蔚來、小鵬、合眾、威馬、綠馳、奇點、前途、游俠等一大批新造車企業如雨後春筍般湧入市場,他們意在顛覆傳統 汽車 行業的統治,徹底改變人們的出行生活。
2021年幾乎全民都在造車,手機、家電、房地產、互聯網巨頭紛紛瞄準造車行業。
華為已在旗艦店賣上了車,賽力斯華為智選SF5兩天時間訂單突破3000輛;小米賭上名譽,10年投入100億美元打響造車之戰;360戰略領投哪吒 汽車 D輪融資正式進軍造車;連愛馳的股東之一滴滴造車的消息也不絕於耳。
而2020年也被認為是行業的大考之年,熱潮退去之後,「裸泳者」相繼出現。據悉,博郡 汽車 、前途 汽車 、綠馳 汽車 和游俠 汽車 等先後被曝深陷資金泥潭之中,也使得造車新勢力的融資環境日益趨緊。
例如最早進入新能源 汽車 行業的奇點 汽車 。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信息顯示,奇點 汽車 的關聯公司智車優行 科技 (上海)有限公司新增一條被執行人信息,案號(2021)滬01執962號,執行標的766.35萬元,執行法院為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此外,安徽奇點智能新能源 汽車 有限公司新增兩則限制消費令,限制對象均為該公司及瀋海寅。此外,奇點 汽車 旗下首款量產車型奇點iS6預覽版經歷過多次「跳票」後,再未有任何官方進展披露出來。
剛剛公布的數據顯示,速達、零跑、國機智駿三家企業上半年累計銷量在1000輛左右;愛馳、金康、雲度3家過百;新特、長江、國金銷量為兩位數;賽麟、天際、奇點、敏安、天美等車企僅為個位數。
由此,可以看出資本對於新造車的熱情已經緊緊集中在少數的幾家頭部企業,行業也逐步呈現出強者恆強的局面。
缺芯危機
2021年以來,功率半導體的供應遠遠無法滿足 汽車 行業的需求,導致大量 汽車 廠商因缺貨而被迫停產。
近期,全球 汽車 行業更是陷入「停產潮」,福特、鈴木、大眾、豐田、本田等 汽車 廠商都陸續發布了暫停工廠生產線的計劃。
據BusinessKorea報道,韓國現代 汽車 於6月16日關閉了韓國牙山工廠和美國亞拉巴馬州的 汽車 生產線,這已經是現代 汽車 第4次因晶元短缺而關閉工廠。
據悉,目前熱門的車型幾乎都需要排隊提車,新車的交付周期短則3-4周,長的可能要等3個月以上。
而目前整個行業還要面臨缺芯帶來的巨大沖擊。
以下為相關概念股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