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石化股票歷史數據
① 93年買上海石化原始股票1000股 現在應值多少錢
你是這么多年都沒管,也沒有去登記嗎?
那中間的增發,你沒參與,紅利也沒領?
好在這個股票沒有進行過配股,也沒有送股。
但你要找到登記機構補領紅利,這么多年它累計每股發了接近12元的紅利(稅前)了。
現在每股價格11.38
你要是當初93年發行時買的,發行價3元,加上紅利每股有23元多了。
1000股的市值11380,紅利有大約12000,即使扣稅也有接近1萬的紅利(因為稅收變動過幾次,你最好還是到登記機構查詢准確的紅利情況)
② 數說A股30年:股價最高、市值最高、股價振幅最大都有誰
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已過「而立之年」。
30年間,A股股票數量從1990年的7隻,已增加到目前的4000餘只。30年征程中,A股也經歷了無數風雲變化。
具體來看,Wind統計顯示,不復權 歷史 股價數據顯示,A股30年來,股價最高的是1992年的飛樂股份,最高至3550.00元/股。最能給投資者賺錢的,為2009年的順發恆業,年漲幅高達2152.63%,也是A股30年內,唯一一隻年漲幅超過2000%的個股。
此外,市值最高的股票,是2007年的中國石油,在2007年年底高達52877.24億元,也是近30年來市值唯一超過5萬億元的上市公司,目前仍是A股上市公司的市值天花板。分紅方面,「宇宙第一行」工商銀行連續13年成為A股年度分紅最多的上市公司。
股民最關心的股票價格漲跌方面,A股30年來,1992年的瓊珠江A年度股價振幅最大,讓股民坐上了最刺激的「過山車」,日波動率高達583.19%。
新股發行數量方面,雖然有反復,但總體上呈現出逐漸增加的趨勢。其中,1993年,新股上市數量正式突破百家。2017年,A股首發上市公司數量達438家,是30年間新股發行數量最多的年份。
股價之最:28年後貴州茅台股價再破千元
Wind數據顯示,不復權的 歷史 股價數據顯示,30年來,股價最高的股票為飛樂股份(600654),1992年最高至3550.00元/股。27年後,貴州茅台(600519)再次成為千元股,2019年最高至1241.61元/股。
具體來看,1990年至1993年,A股歷年股價最高的股票分別為真空電子(600602)、飛樂股份(600654)和G海立(600619),分別為500.10元/股、939.50元/股、3550.00元/股、330.00元/股。其中,飛樂股份(600654)在1992年和1993年,都是股價最高的股票。
進入1994年,A股股價開始進入緩慢上升期。其中,1995年,股價最高的中華企業(600675),近為35.67元/股。及至2000年,方再次出現百元股,億安 科技 (000008)最高達126.31元/股。
不過,從2002年開始,A股連續5年未再出現百元股。2002年至2006年,A股股價最高的股票分別為2002年和2003年的用友軟體(600588),2004年和2005年的蘇寧電器(002024),以及2006年的貴州茅台(600519),股價分別為62.00元/股、56.81元/股、51.98元/股、70.25元/股、93.20元/股。
然而,從2003年開始,A股歷年的最貴股,再沒有低至百元以下。2007年,中國船舶(600150)最高達300.00元/股,2017年貴州茅台(600519)股價突破500元關口,最高至726.50元/股,2019年,貴州茅台(600519)再次成為千元股,最高至1241.61元/股。
值得一提的是,從2009年貴州茅台(600519)再次成為年度最貴股後,往後的12年,A股年度最貴股這一稱號,僅3次旁落。2001年,洋河股份(002304)最高至239.98元/股;2014年,朗瑪信息(300288)最高至223.88元/股;2015年,安碩信息(300380)最高至474.00元/股。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當年的老股票股價能夠突破千元,有一定 歷史 原因。
彼時,國內證券交易所剛設立不久,掛牌交易的股票不多,股票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同時,各股股本較小。此外,政策方面,1992年上海股票交易市場放開了日內漲跌幅限制,大批股民湧入。加之當年市場規則總體比較寬松,曾施行T 0、無漲跌幅限制等規則。因此,上市公司的價格與價值差異較大。
此外,值得關注的是,上海「老八股」中還誕生過萬元股。不過,因為種種因素,Wind並未收錄這一 歷史 數據。
公開資料顯示,1992年5月,全稱上海豫園商城股份有限公司的「豫園商城」,股價突破萬元,創下了中國證券交易史至今未能突破的記錄。
漲幅之最:順發恆業2009年漲幅超2000%,2015年至2017年個股漲幅連續超1000%
30年來,歷年最能給投資者賺錢的股票,分別有哪些呢?
Wind數據顯示,年漲幅最高的股票,為2009年的順發恆業(000631),年漲幅高達2152.63%,也是A股30年內,唯一一隻年漲幅超過2000%的個股。
此外,除了2009年的順發恆業(000631),2007年的ST仁和(000650)、2015年的中文在線(300364)、2016年的海天精工(601882)、2017年的寒銳鈷業(300618)、2020年的萬泰生物(603392),年漲幅均超1000%,分別達1611.92%、1715.37%、1068.52%、1214.95%、1245.24%。
可以注意到,年漲幅較高的個股,近年來較多。2015年至2017年連續三年內,A股均出現漲幅超過1000%的個股。而在A股剛發展的前17年,沒有任何一支股票,年漲幅在1000%以上。
其中,1990年的真空電子(600602)、2001年的PT農商社(600837)、2002年的夏新電子(600057)、2004年的石油濟柴(000617),漲幅均未超過100%,分別為30.23%、80.76%、95.65%和97.69%。
市值之最:2006年A股進入萬億市值年代,中國石油超5萬億元市值仍是天花板
隨著A股的不斷進化發展,A股上市公司的市值同樣不斷突破。
Wind數據顯示,A股近30年來市值最高的公司,為2007年的中國石油(601857),市值在2007年年底高達52877.24億元,也是近30年來市值唯一超過5萬億元的上市公司。
從1990年開始,A股上市公司市值不斷增加。截至1993年底,A股出現首家百億市值的公司,上海石化(600688)市值達204.30億元。截至2010年底,A股出現首家千億市值的公司,中國石化(600028)市值達3370.94億元。截至2006年底,A股再進一步,出現首家萬億市值的公司,工商銀行(601398)市值達19590.03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2007年,A股迎來上市公司市值的巔峰。截至2007年底,中國石油(601857)市值高達52877.24億元,及至目前,仍是A股上市公司的市值天花板。
2008年後,A股市值最高的公司,市值總額徘徊在2萬億左右。其中,2009年底的中國石油(601857)、2017年和2019年底的工商銀行(601398)、2020年的貴州茅台(600519),市值均超過2萬億元,分別達24109.02億元、21279.48億元、20518.10億元、21530.10億元。
分紅之最:「宇宙第一行」連續13年分紅第一,2013年分紅突破900億元
A股30年來,哪些上市公司最能分紅呢?
絕對值來看,2019年,工商銀行(601398)年度累計分紅總額高達936.64億元
億元,是近30年來年度分紅最多的股票,距千億分紅僅一步之遙。
具體來看,1993年,A股上市公司分紅過億,申能股份(600642)全年分紅3.60億元。2001年,A股上市公司分紅突破10億元,中國石化(600028)全年分紅69.36億元。2004年,A股上市公司分紅突破百億,中國石化(600028)全年分紅104.04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從2007年開始,A股分紅正式進入「宇宙第一行」的時代。
從2007年至2019年,13年來,A股年分紅最多的上市公司,均為工商銀行(601398)。其中,2007年突破400億元,達444.25億元;2008年突破500億元,達551.13億元;2010年突破600億元,分紅642.20億元;2011年突破700億元,分紅709.12億元;2012年突破800億元,分紅835.65億元;2013年突破900億元,分紅919.60億元。
股價振幅之最:1992年瓊珠江A年度股價振幅 歷史 最高,年內日波動率超500%
股民最關心的,莫過於股票的價格,一漲一跌均繫心間。那麼,A股30年來,哪些股票最能讓股民坐「過山車」呢?
Wind數據顯示,年度股價振幅最大的股票,為1992年的瓊珠江A(000505),年內日波動率高達583.19%,是A股30年來波動率最高的股票。
同時,1996年的武漢塑料(000665),年內日波動率同樣超過500%,達550.10%。
此外,1993年的四川金頂(600678)、1995年的中國嘉陵(600877)、1998年的四川湖山(600801),年內日波動率均超過200%,分別達308.63%、279.16%、275.36%。
2018年,A股年度股價振幅最高的利通電子(603629),日波動率僅為15.97%,在30年振幅榜上排名最後。此外,2005年股價振幅最大的*ST吉紙(000718)、2017年股價振幅最大的中石 科技 (300684),年波動率均在20%以下,分別為19.59%、19.63%。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A股的不斷發展,A股歷年股價振幅最高的個股,日波動率不斷下降。
從2010年開始,10年間,僅有2012年股價振幅最大的華數傳媒(000156)、2015年股價振幅最大的協鑫集成(002506)、2020年股價振幅最大的瑞豐新村(300910),年內日波動率超過100%,分別為140.31%、101.37%、168.61%
新股之最:2017年438隻新股發行量是30年最高峰,1993年突破百家
總體上,A股歷年的新股發行數量,呈現出逐減增加的趨勢。
1990年與1991年,新股發行數量均在在個位數,分別只有7隻與4隻。1992年,A股首發上市的公司,增至36家。
1993年,A股新股發行數量正式突破百隻,達105隻。並在此後的幾年間,出現一波上市的小高峰。1996年、1997、2000年,新股發行數量均突破百隻,分別達181隻、190隻、130隻。
不過,從2001年開始的往後9年間,A股新股發行數量有8年均未突破百隻。僅在2007年,實現了125隻的新股發行。
進入2010年後,A股新股發行數量開始大幅增加。其中,在2010年、2011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9年和2020年這7年間,A股首發上市的公司數量,均保持在200家以上。2010年、2017年和2020年,新股發行數量更是超過300隻,分別達341隻、438隻、342隻。
其中,2017年,A股438隻的新股上市數量,也是A股30年內新股發行最多的一年。
不過,值得關注的是,A股發行數量最少的年份,也在2010年後。2013年,由於市場低迷,全年僅有美的集團(000333)和浙能電力(600023)兩家企業首發上市。
③ 求一個股票歷史模擬交易軟體
是交易模型測試吧,如圖。如果你想要的是這個,有免費的,到大慶期貨知識普及網的免費下載里,下一個文華財經,它是一個期貨軟體,不但可以看國內外期貨,還可以看國際股票指數與國內股票市場。它的交易模型功能相當不錯。
④ 上海石化股票怎麼樣
這只股票可以等6塊錢附近在買入,第一,目前的大盤不是很樂觀,第二,這只個股是主升浪中的回調,後期應該會洗盤2,3個星期,可以在低點買進,現在不是買入時機。
⑤ 上海石化的歷史沿革
公司簡況 該公司前身為中國上海石油化工總廠,通過20年來的大規模建設,經歷一期、二期、三期三項工程的調整發展,走出了一條以改革求發展的道路,實現了企業三級跳的宏偉發展戰略,形成了令人矚目的金山速度、金山效益,並成為中國現代石油化工、合成纖維聯合基地。按銷售額計,在中國500家最大工業企業中,排名第九名,在石油化工行業中居第一,是中國第一家在全球發行股票的公司。公司的主要產品包括合成纖維、塑料及樹脂、中間石化產品和石油產品四大類。近三年來,該公司通過不斷地擴大生產能力,調整產品結構,實現了銷售收入,利稅大幅增長,技改項目已進入良性循環,同時,該公司還能參與浦東開發,建立了一業為主、多種經營的新機制。 該公司今後的發展規劃是在充分利用現有裝置使用效益的前提下,投資擴大上游產品的生產能力,支持樹脂、塑料及合成纖維生產的增長。
⑥ 我想了解自2000年到現在的石油股價漲幅情況
由於美伊戰雲密布,加上委內瑞拉發生罷工,國際油價在元月21日一舉創
出兩年來新高,達到每桶31.21美元,二月原油期貨合約同時飆升,一舉突破
了每桶35美元的大關。而歐佩克前主席曾警告說,如果美國打響伊拉克戰爭而
伊拉克又放火燒毀其油田的話,國際原油價格可能會升至每桶100美元。
油價居高不下的原因,一是歐佩克增加的產量不足以填補委內瑞拉出口銳
減造成的供應缺口;二是市場擔心美國對伊拉克發動戰爭將影響來自中東地區
的原油供應。只要這兩個因素存在,2月份油價就可能漲到每桶35美元或更高
,而一旦美國對伊動武,油價可能會超過1991年海灣戰爭期間創下的每桶40美
元。
國內產油股企業股價已經聞風而動,元月21日,遼河油田揭竿而起,一度
漲停,中原油氣和石油大明也緊緊跟隨。元月24日,石化股發力, 上海石化
以漲停報收,揚子石化也有6%以上的漲幅。
那麼,國際油價上漲的時間會持續多久?國內成品油價格會否大幅上漲?
相關上市公司所受影響有多大?
大多分析人士都認為,一季度國際油價將持續目前每桶30元左右的價格。
一方面,歐洲與北美目前正處冬季,原油需要量較大,另一方面,由於伊拉克
問題具有很大的不確定因素,各國都在加大石油儲備量,因此,原油價格短期
內回落的可能性不大,一旦戰爭暴發,油價很可能出現瞬間沖破每桶40元的情
形。
不過,這種局面不可能持續太久,歐佩克決定從2月1日起,除伊拉克外的
10個成員國將每天增產原油150萬桶,使日產最高限額從2300萬桶增加到2450
萬桶,不過,這對穩定國際油價將起到積極的作用。另外,現代的戰爭特點是
准備充足,時間不長,比如在海灣戰爭期間,國際油價僅在很短的時間報價達
到了40美元/桶,很快就回落到正常水平,而在伊拉克和科威特戰爭期間,國
際油價也在10多美元/桶之間徘徊。這是因為產油國目前的協調能力很強,能
夠在戰爭期間控制價格。因此,從這種意義上來說,國際油價目前應處於其波
動周期的頂部。
至於國際油價走勢對國內油價的影響,有分析人士認為,國內油價爆漲可
能性不大,根據以往的經驗,即使美伊戰爭爆發,國內油價也未必跟隨暴漲,
如在海灣戰爭期間,國際油價達到每桶40美元,國內油價也沒有很強的反應,
在伊科戰爭期間也沒有出現國內油價暴漲的局面。
這是因為盡管石油價格已經和國際接軌,但是目前還屬於國家可調控管理
范圍。
翻開近3年來國內汽柴油價漲跌記錄,發現90號汽油零售價最低時為2.29
元,最高時為3.10元。跌幅最大時達兩位數,為10.7%,而漲幅最大時僅為9%
。
分析人士認為,這是因為國內已建立分步到位的汽柴油價漲跌調控機制,
且中石油和中石化兩大集團原油和成品油庫存已控制在1000萬噸左右。如果開
春美伊開戰,國內汽柴油價也只可能跳「小步舞」———逐步、小幅調整。
因此,從這種意義上來說,在相關的上市公司中,原油開采企業將成為國
際油價上漲的最直接受益者,如中原油汽、石油大明、遼河油田,中國石化由
於有70%的利潤來源於原油開采,今年一季度業績也將受益。另一方面,原油
價格上漲,會使國內的煉油廠和石化廠感覺到成本壓力,因為原油是作為原料
,如果不將這種成本轉移出去的話,這些煉油廠和石化廠的利潤空間就會減少
。從這種角度來說,煉油與石化類上市公司所受的影響,充滿了不確定性。
(水 木)(證券時報)
美伊戰爭對油價影響深遠
「美國攻伊」是「打擊莊家」 翻開1979年以來的世界油價走勢圖,可以
發現一個現象,這就是近25年來世界油價的幾次大起大落,都與伊拉克有著直
接的關系。 為了謀求對海灣地區———這個「世界油庫」的支配權,
伊拉克先是在1980年9月發動了曠日持久的「兩伊戰爭」,之後又在1990年8月
入侵科威特,引發「海灣危機」。這兩次大規模的戰爭,與目前正在發生的「
美伊危機」,無一例外地造成世界油價的巨幅波動。如果把「世界油價」當作
一隻股票,那麼伊拉克無疑是其中最出名的「莊家」。
今後3年油價重心下移 如果美國戰勝並控制了伊拉克,世界石油市場的
力量對比將發生根本改變,可能形成OPEC、美國利益集團(包括伊拉克、英國
等)與俄羅斯(包括前蘇成員)三強各佔37%、20%與15%的局面。在美國的
控制下,如果伊拉克的原油日產量每增加150萬桶/天,OPEC在世界石油市場的
份額就將下降2個百分點, OPEC成員為了穩定各自的石油收入,可能選擇「價
格戰」。(李 晨)
石油石化股聞風而動
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 李晨
慎買石油股
歐美市場石化股的走勢,不會簡單重現於國內股市。
從市場環境分析,國內股市目前尚處於熊市之後的平衡市,整體略微偏弱
;與此同時,國際石油價格高於30美元/桶,繼續大幅上漲的空間有限,因為
就算上漲到40美元/桶以上,價格變化率也就30-40%,根據對英美市場的歷
史表現分析,在「高位上漲段」買入石油股,就算油價仍有30-40%的漲幅,
油股指數的收益率水平也比較低,並且風險比較高。所以,在目前原油價格處
於30美元/桶以上的高位時,應慎買石油股。
石化股影響各異
中原油汽、遼河油田、石油大明作為原油開采企業,將直接受益於油價上
漲,其近期的股價也有提前反應的跡象。但由於原油價格上漲,中下游石化產
品的價格亦會上漲,其對石化企業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原油價格與中下游石化
產品的價差變化上。
數據顯示,原油價格高時,價差水平未必低;而原油價格低時,價差
水平未必就高。
目前,國內石化企業基本可以分為三類,一類是單純煉油的企業,如茂名
煉廠、石煉化、錦州石化等;一類是純化工業務的企業,如齊魯石化等;還有
一類就是綜合石化,即有煉油又有化工,比如上海石化、揚子石化等。
對於單純的煉油企業而言,影響其效益的關鍵是,原油與成品油價格的價
差,一般可以通過將成品油出廠價,按不同油品產量進行加權平均,減去原油
成本,得出煉油價差。國內煉油價差在2002年逐季走高,預計2002年煉油股業
績將有明顯提升,大煉廠將更為明顯,比如茂煉轉債,2002年中期為-0.044
元/股,三季度為0.06元/股,全年預計為0.20元以上,上升態勢明顯。值得注
意的是今年1月份,由於原油價格上漲,而國內成品油價格未作調整,煉油價
差環比下降明顯,可見油價上漲對煉油企業的影響可能較為負面,當然煉油業
同比仍增長了18%,可繼續謹慎看好。
對於純化工業的企業,影響其效益的關鍵是石腦油與中下游石化產品的價
差,石腦油,又名化工輕油,是煉油的產品、但卻是化工的主要原料。各主要
石化產品與石腦油的差價在2002年下半年以來,逐季增長明顯,2003年1月,
繼續保持明顯增長的態勢,所以,目前可看好純化工業務的盈利前景。值得注
意的是,齊魯石化主營產品聚乙烯(HDPE、LDPE等)的化工價差在2002年2季
度沖高後,3、4季度持續下降,預計2002年公司業績將可能出現虧損,但是
2003年1月,聚乙烯等產品的價差水平迅猛增長,預計公司2003年盈利將有明
顯改觀。
對於綜合類石化企業,2002年主要得益於煉油價差的上漲,業績普遍出現
大幅增長,2003年,預計將主要憑借化工毛利的提升,來推動盈利水平繼續增
長。2002年,上海石化與揚子石化,分別大幅擴張了煉油產量與乙烯產量,大
幅增長的產能,不僅會帶來商品量的增長,而且降低了單位成本,提升了毛利
水平。所以,上海石化、揚子石化等綜合類石化股今年的盈利前景可繼續看好
。
西方經驗油價升不一定帶動股價升
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 李晨
為了研究油價上漲對石油股的影響,我們選取20年內3次油價主要的上漲
階段:「1990年6-10月」、「1999年1月到2000年9月」與最近的「2002年1月
-2003年1月」。
我們將上述三個時間段按照原油價格漲幅的中間值,分別分為「低位上漲
段」與「高位上漲段」兩段,例如,將1999年1月到2000年9月的持續大幅上漲
階段,以漲幅中間值23美元/桶價格分為「低位上漲段」(即從11美元漲到23
美元)與「高位上漲段」(即從23美元再漲到35美元)兩段。
現將這6個上漲階段的原油價格漲幅,以及英國與美國市場石油股指數的
絕對收益率與相對收益率水平,分別列於下表。我們認為上漲中的石油價格與
石油股價格存在以下兩條簡單的規律,即推動石油股價格的是「原油價格變化
率」而非油價本身,此外,不同的市場環境下,石油價格對石油股價產生的影
響也會不同。
原油價格變化率決定石油股價
在上述三個油價上漲階段中,不論英國市場,還是美國市場,不論是絕對
漲幅,還是相對漲幅,「低位上漲段」對應的石油股指數表現,均優於相應的
「高位上漲段」。此結果表明,影響石油股指數收益率的主要是———「原油
價格的變化率」而非實際的原油價格數值。這一點,在比較石油股指數的絕對
漲幅中更為明顯,比如在上表的2組中,低位上漲段與對應的高位上漲段相比
,前者的原油價格漲幅是後者的兩倍,與英美石油股指數絕對漲幅對應的比例
相近,均為2倍左右。
當油價高於28美元/桶以上,英美市場石油股指數普遍出現「滯漲」。比
如1990年的8-10月,以及2002年的11月至今,均出現原油價格在30美元/桶以
上繼續沖高的過程中,石油股指數卻出現「滯漲」的情況,如果原油價格高位
震盪中出現階段性回調,出現負的變化率,石油股指數將會隨之下跌。
市場環境的影響
不同的市場環境,石油股跑贏大盤的表現也不同。
牛市中,油價大幅上漲,輕易的推動石油股跑贏大勢,以2組數據為例,
其中「低位上漲段」由於更高的變化率,石油股指數相對漲幅是「高位上漲段
」的3倍(超過變化率倍數);
在熊市或弱平衡市中,只有油價處於「低位上漲段」時,才能有效的推動
石油股跑贏大盤。以1組與3組數據為例,「低位上漲段」對應的油股指數相對
表現,要遠遠強過「高位上漲段」的表現。
只有在「低位上漲段」買進石油股,才能更有效地跑贏大勢。也就是說,
在平衡市或熊市中,就算預期油價將大幅上漲,在30美元/桶以上高價區買進
石油股的收益率也比較低。
海灣戰爭時期油價與英國油股表現
不論從任何角度衡量,與目前「美伊危機」情形最具有可比性的,無疑是
12年前的那次「海灣戰爭」。
「海灣戰爭」前後,正是歐美市場的熊市,美國市場標准普爾500指數,
從1990年6月的370點左右,一路下跌至1991年1月海灣戰爭爆發時的310點,半
年跌幅16%,這一點,不僅與現時歐美股市相近,而且也與中國股市相近,國
內證券市場亦從2002年6月的1700多點,下跌至目前的1450點左右,跌幅也在
16%左右。
所以,分析1990-91年間的那次「海灣戰爭」前後石油股指數的收益率情
況,對中國市場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為了研究具有一定的可比性,我們選擇英國的石油股指數作為研究對象。
我們假設分別在1991年1月17日「海灣戰爭」爆發前的一周、半個月、一個月
或是三個月、半年等時點買入英國石油股指數,並且分別持有到1991年的1月
10日或者1月24日,即在戰爭爆發前後各一周的時點上,賣出石油股指數。
研究上表,有兩點參考較有價值:買入時機宜早不宜晚。只有在開戰前6
個月以前,即在1990年7月底前,買入石油股指數,可以獲得相對大盤為正的
收益率,而在戰前3個月到戰前一周買入石油股指數,其絕對與相對的收益率
均為負數;介入時,油價水平宜低不宜高。
伊拉克的產量增長將改變世界石油供需關系 單位:萬桶/日
平均增速% 2003F 2004F 2005F 2006F
82-01 92-01
世界需求 1.14 1.46 7750 7860 8050 8250
世界供給 1.16 1.47 7600 7720 7950 8080
伊位克產量* 150 300 500 750
預計世界供給富餘* 0 160 400 580
美伊戰爭三種預期對油價的影響 單位:美元/桶
情形 概率 未來3-5年油價運行區間 油價中樞
A 戰爭沒有發生 25% 18-24 21
B 戰爭了,但美國沒贏 5% 22-28 25
C 戰爭了,但美國贏了 70% 17-21 19
平均期望 17-21 19.8
2002-2006年布倫特原油均價預測 單位:美元/桶
2002F 2003F 2004F 2005F 2006F
原油均價區間 24.9 20-23 17-21 16-20 18-22
四家採油股基本情況
名稱 代碼 簡要點評
遼河油田 000817 公司總股本11億,流通股本2億,年原油產量在80萬噸左右,所
產原油油質偏低,國際參考油價為印尼杜里原油.2001年EPS
為0.32元,2002年預計為0.38元,同比增長18%,由於目前油價
水平遠遠高於2002年1季度的水平,預計公司今年1季度業績
同比仍有明顯的增長
中原油氣 000956 公司總股本8.16億,流通股本2.04億,年產原油60萬噸左右,
所產原油油質較高,國際參考油價為印尼米納斯原油.2001年
EPS為0.624元,預計2002年基本與上年持平.預計公司今年1
季度業績同比明顯增長,而全年業績同比下降
石油大明 000406 公司總股本3.64億,流通股2.66億,年產原油約40萬噸,所產
原油油質適中,國際參孝油價為印尼辛塔或米納斯原油。
2001年EPS為0.55元(送股攤薄後),預計2002年基本與上年持
平或略低.1季度與全年判斷同上
中國石化 600028 公司總股本867億,流通股A股28億,年產原油3800萬噸,而且
具有1.3億噸/年原油加工能力.原油總體品質中等,國際參考
油價為印尼辛塔原油.2002年業績預計為0.165元/股,2003年
預計將受益於化工毛利的上升,業績同比增長10%左右
近20年內油價漲幅較大階段英美油股指數的表現
組別 時間階段 原油價 油價 英國市場指標漲幅% 美國市場指標漲幅%
格起止 漲幅% 大盤 油股指 油股指 大盤 油股指 油股指
數絕對 數相對 數絕對 數相對
1低 90.6-90.8 15to28 81 -6.9 8.3 15.2 -7.5
1高 90.8-90.9 28to41 46 -9.7 -8.7 1 -5
2低 99.1-99.10 11to23 110 4.8 25.4 18.6 -4.4 12 6.7
2高 00.1-00.9 23to35 55 5.8 11.2 6.5 5.5 6 2.5
3低 02.1-02.5 20to26 30 -0.6 7.9 8.3 -6 6.2 12.5
3高 02.5-03.1 26to32 23 -27 -29 -2 -16 -17 -1
注:以上六個時間段,最近20年來主要的幾次油價上漲階段,其中時間階段1
和2為海灣戰爭時期;原油價格指布侖特原油價格,油價漲幅指對應時間階段內
的漲幅
買入點 開戰後一周賣出 開戰前一周賣出
油股指 油股指 大盤指 油價 油股指 油股指 大盤指 油價
數絕對 數相對 數變動% 變動 數絕對 數相對 數變動% 變動
收益率% 收益率% 收益率% 收益率%
戰前一周 -4.5 -3.5 -1 -22
戰前半月 -9.2 -2 -7 -23 -4.9 -3.8 -1.1 -1.3
戰前1個月 -7 -3 -4 -25 -2.7 0 -2.7 -4.7
戰前3個月 -8.5 -8.5 0 -46 -3.9 -5 1.2 -27
戰前6個月 -12.1 2.6 -15 18 -6.7 7.6 -14.3 52
注:上表假設在1991年1月17日海灣戰爭爆發前不同的時間點買入英國石油股指
數,並分別在開戰爭前後一周賣出石油股指數,對應的指數收益率水平,並且包
括石油股的分紅
⑦ 上海石化上市時間,上市股票發行價格
股票代碼:600688
上海石化。
上市時間:1993年11月8日。
股票發行數量:32000,0000(萬股)
股票發行價格:2.40元(每股)
首日開盤價:5.20元
⑧ 中國石化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產品
家用產品
加油卡 加油站查詢 奧運服務 汽車養護品
車用潤滑油
汽車機油 柴油機油 通用內燃機油 摩托車用油
車輛齒輪油 傳動系統油 發動機冷卻液 汽車制動液
乙醇汽車專用油
商用產品
瀝青 石油焦 天然氣 汽油
柴油 潤滑油 化工產品 催化劑
潤滑油
工業用油
工業齒輪油 液壓油 造紙機油 汽輪機油
壓縮機油 電器用油 針織機油 熱傳導油
高溫鏈條油 蒸汽氣缸油
車用油
柴油機油 鐵路內燃機油 車輛齒輪油 傳動系統油
發動機冷卻液 減震器油
合成潤滑劑
合成齒輪油 航空潤滑油 特種精密軸承油 密封潤滑劑
合成壓縮機油、冷凍機油 含氟特種潤滑劑 高低溫軸承潤滑脂 合成液壓油
特種儀表脂 特種用途潤滑脂 特種高溫鏈條油 特種密封脂
特種汽車潤滑脂 特種齒輪潤滑脂
潤滑脂
通用脂 汽車行業專用潤滑脂 冶金行業專用潤滑脂 軸承行業專用潤滑脂
電動工具潤滑脂 防護脂
金屬加工用油
成型加工潤滑劑 油基切削加工潤滑劑 水基切削加工潤滑劑 防銹油脂
清洗劑 熱處理油
船用發動機油
船用氣缸油 船用系統油 船用中速機油 船用高速機油
舷外機油
化工產品
合成樹脂 合成橡膠 合纖原料和聚合物 合成纖維
化肥 化工原料
催化劑
煉油催化劑 聚烯烴催化劑 基本有機原料催化劑 其他催化劑
煉油催化劑
催化裂化催化劑 催化裂化助劑
催化重整催化劑 加氫催化劑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簡稱中國石化集團公司,英文縮寫Sinopec Group)是1998年7月國家在原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基礎上重組成立的特大型石油石化企業集團,是國家獨資設立的國有公司、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和國家控股公司。中國石化集團公司注冊資本1049億元,總經理為法定代表人,總部設在北京。
中國石化集團公司對其全資企業、控股企業、參股企業的有關國有資產行使資產受益、重大決策和選擇管理者等出資人的權力,對國有資產依法進行經營、管理和監督,並相應承擔保值增值責任。中國石化集團公司控股的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先後於2000年10月和2001年8月在境外境內發行H股和A股,並分別在香港、紐約、倫敦和上海上市。2007年底,中國石化股份公司總股本867億股,中國石化集團公司持股佔75.84%,外資股佔19.35%,境內公眾股佔4.81%。
中國石化集團公司主營業務范圍包括:實業投資及投資管理;石油、天然氣的勘探、開采、儲運(含管道運輸)、銷售和綜合利用;石油煉制;汽油、煤油、柴油的批發;石油化工及其他化工產品的生產、銷售、儲存、運輸;石油石化工程的勘探設計、施工、建築安裝;石油石化設備檢修維修;機電設備製造;技術及信息、替代能源產品的研究、開發、應用、咨詢服務;自營和代理各類商品和技術的進出口(國家限定公司經營或禁止進出口的商品和技術除外)。
中國石化集團公司在《財富》2007年度全球500強企業中排名第17位。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石化」)是一家上中下游一體化、石油石化主業突出、擁有比較完備銷售網路、境內外上市的股份制企業。中國石化是由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以獨家發起方式於2000年2月25日設立的股份制企業。中國石化167.8億股H股股票於2000年10月18、19日分別在香港、紐約、倫敦三地交易所成功發行上市;2001年7月16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發行28億股A股。截至2007年底,中國石化股份公司總股本867億股,中國石化集團公司持股佔75.84%,外資股佔19.35%,社會公眾股佔4.81%。
中國石化是中國最大的一體化能源化工公司之一,主要從事石油與天然氣勘探開發、開采、管道運輸、銷售;石油煉制、石油化工、化纖、化肥及其它化工生產與產品銷售、儲運;石油、天然氣、石油產品、石油化工及其它化工產品和其它商品、技術的進出口、代理進出口業務;技術、信息的研究、開發、應用。中國石化是中國最大的石油產品(包括汽油、柴油、航空煤油等)和主要石化產品(包括合成樹脂、合成纖維單體及聚合物、合成纖維、合成橡膠、化肥和中間石化產品)生產商和供應商,也是中國第二大原油生產商。
中國石化建立了規范的法人治理結構,實行集中決策、分級管理和專業化經營的事業部制管理體制。中國石化現有全資子公司、控股和參股子公司、分公司等共80餘家,包括油氣勘探開發、煉油、化工、產品銷售以及科研、外貿等企業和單位,經營資產和主要市場集中在中國經濟最發達、最活躍的東部、南部和中部地區。
中國石化將認真實施資源、市場、一體化和國際化戰略,更加註重科技創新、管理創新和提高隊伍素質,努力把中國石化建設成為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跨國能源化工公司。
中國石化的最大股東——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是國家在原中國石化總公司的基礎上於1998年重組成立的特大型石油石化企業集團,是國家出資設立的國有公司、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和國家控股公司。
中國石化集團商標
根據中國石化統一品牌戰略,股份公司目前主要使用6個注冊商標。
「朝陽商標」「SINOPEC商標」「滿天星商標」「長城商標」「長城油滴商標」「東海瀝青商標」。
該企業在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聯合發布的2006年度中國企業500強排名中名列第一,2007年度中國企業500強排名中名列第一。該企業在2007年度《財富》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排名中名列第十七。
中國石化集團業務與產品
2006年,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共完成二維地震15175千米,三維地震7582平方千米;完成探井495口、進尺130萬米。新增探明石油地質儲量2.32億噸,新增探明石油可采儲量4116萬噸;新增探明天然氣地質儲量1436億立方米,新增探明天然氣可采儲量980億立方米。原油儲量替代率達136%。原油生產突破4000萬噸,達到4016.7萬噸,生產天然氣72.7億立方米,油氣產量創歷史最好水平。新建原油生產能力646.5萬噸,新建天然氣生產能力19.04億立方米。
油氣勘探除川東北地區獲得重大成果外,東部老區探明儲量穩定增長,全年新增探明石油地質儲量1.42億噸,同比增加1907萬噸,為老區硬穩產奠定了資源基礎;東北新區松南深層天然氣勘探獲重大突破,長嶺凹陷腰深1井在營城組火山岩獲得日產近20萬立方米的高產氣流,控制儲量規模約300億立方米;西部塔河等重點地區新層系、新區塊取得重要發現,塔河地區繼續保持儲量快速增長態勢,碳酸鹽岩含油麵積繼續向南向西擴展,白堊系首次在塔759井獲日產70立方米高產凝析油,共新增探明儲量8045萬噸。
油田開發水平進一步提高。東部生產原油3480萬噸,同比增加24萬噸,實現了硬穩定;塔河油田生產原油472萬噸,比上年增產52萬噸,實現了西部快上產。東部老油田開發連續10年實現儲采平衡,西部塔河油田開發連續4年實現上產。油田主要開發指標實現了「兩穩兩增」的運行態勢:自然遞減率穩定在16.1%,綜合含水穩定在88.3%,油水井開井數增加1338口,剩餘可采儲量增加1415萬噸,油田穩產基礎得到進一步加強。
天然氣開發建設進一步提速。普光氣田開發建設全面展開,氣田集輸、凈化廠和系統配套等地面工程建設穩步推進;鄂爾多斯大牛地氣田產能建設規模繼續擴大,2006年新建產能4.6億立方米,已累計建成16億立方米天然氣生產能力,當年產氣10億立方米;本公司內部企業供氣以及北京、山東、河南、四川等重點地區天然氣產銷運行管理工作得到加強,基本保證了市場的穩定。
中國石化集團社會責任
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直接關系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既要重視經濟規模、效益增量、降本減費,還要努力實現安全發展、清潔發展和節約發展,創造一個和諧、安全的友好環境,這是中國石化一貫的目標,也是中國石化對社會負責任的一個方面。
中國石化堅持科學發展觀統領安全環保工作全局,樹立了「一切安全事故都可以避免」的理念,堅持嚴字當頭、嚴格管理,按照「制度執行要嚴、基本功訓練要嚴、設備管理要嚴、隱患治理要嚴、事故問責和處理更要嚴」的要求,努力追求「零缺陷、零事故、零污染、零傷害」,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發生率,減少事故損失率。同時努力做到新改擴建項目增產減污、增產減水、增產節能,規范建設項目環保節水節能「三同時」程序,落實各項環保和節約措施;全面推行清潔生產,開展創建清潔生產企業活動,從生產過程中減少污染物的產生量;積極開展資源綜合利用,認真規劃、積極實施節水減排項目;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做好生產變化的環保配套。不斷強化資源節約意識,加強「三廢」利用,努力做好節水減排工作。
2006年,中國石化安全環保各項指標完成較好,實現了安全生產總體平穩,環境治理水平穩步提高。
2007年,中國石化將繼續堅定「以人為本」、「人命關天」和「安全發展、清潔發展、節約發展」的信念,切實維護企業安全環保的社會責任,努力實現 「五個避免」、「四個減少」和「一個保持」。即以防範重特大安全、環境污染事故為重點,最大限度地避免重大井噴失控事故、重大死亡事故、重大火災爆炸事故、重大責任事故、重大環境污染事故;一般性事故減少30%,死亡人數減少30%;外排廢水中COD量同比降低5%以上;新鮮水用量同比減少5%以上,外排廢水達標率保持在95%以上。 5.12汶川地震後救災捐款1000萬人民幣。
中國石化股份公司所屬上市公司
簡稱 股票種類 主營業務
中國石化 A、H、ADS 控股公司
上海石化 A、H 煉油、石油化工、合成樹脂、合成纖維、有機化工
揚子石化 A 煉油、石油化工、合成樹脂、有機化工
鎮海煉油 H 煉油、石油化工、化肥
北京燕化 H 煉油、石油化工、合成樹脂、合成橡膠、有機化工
齊魯石化 A 石油化工、合成樹脂、有機化工、合成橡膠、氯鹼等
儀征化纖 A、H 合成纖維
湖北興化 A 煉油、石油化工、合成樹脂
中國鳳凰 A 石油化工、合成樹脂
石煉化 A 煉油、有機化工
茂煉轉債 可轉債 煉油
石油大明 A 石油開采、電子元器件
中原油氣 A 石油、天然氣開采
武漢石油 A 成品油銷售
泰山石油 A 成品油銷售
冠德控股 紅籌股 油品及石油氣貿易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投資建設
2006年,公司按照「擴大資源、拓展市場、降本增效、嚴謹投資」的發展戰略,遵循上中下游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和實現效益最大化的原則,加大優化調整力度、突出核心業務發展、加快重點工程建設,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354億元;共有50套煉油化工生產裝置建成投料試車,3條長輸管線建成投產,成為公司歷年來投產項目最多的一年,使中國石化整體實力得到進一步增強,為下一步發展積蓄了強大後勁。
油田地面 「川氣東送」工程前期准備工作全面展開,工程建成後,可將目前國內規模最大、豐度最高的普光氣田天然氣通過管道直接輸送到東部地區。塔河油田產能地面工程建成,勝利埕北26產能建設區塊完成海上平台及配套管線建設並投產。
煉油化工 跟隨國際煉油化工裝置大型化發展趨勢,公司煉油化工裝置單系列規模不斷擴大,新開工的煉油裝置達到1000萬噸/年規模、乙烯裝置達到100萬噸/年規模。2006年,海南大煉油工程和茂名乙烯改擴建工程建成投產,廣州煉油改造工程8套新建主裝置投料試車成功,燕山煉油改造工程6套新建裝置建成中交,青島大煉油工程、福建煉油乙烯工程、洛陽和武漢油品質量升級改造工程開工,天津煉油乙烯一體化工程和鎮海乙烯工程奠基。安慶、湖北、巴陵三套化肥「煤代油」工程相繼建成投產,大大降低了原料成本。
管道儲運 管道運輸作為公司發展戰略的重點之一,近年來投資建設了多條長距離、大口徑的原油、天然氣和成品油管道。2006年,建成投產了儀征—長嶺、臨邑—濟南2條原油管道和珠三角成品油管道;天津一體化原油儲運工程、曹妃甸原油碼頭及配套工程、長嶺—株州成品油管道工程開工建設;北京環城、石家莊—太原、洛陽—鄭州—駐馬店、金山—嘉興—湖州、安慶—合肥5條成品油管道建設繼續順利推進。
川東北地區天然氣勘探形成大場面 普光地區儲量快速擴大,普光氣田成為迄今為止中國國內規模最大、豐度最高的特大型整裝海相氣田。截至2006年底,累計探明地質儲量達3560億立方米。普光氣田的發現將對緩解中國天然氣供應緊張形勢發揮重要作用。通南巴地區河壩構造河壩1井獲日產天然氣166.8萬立方米,展示了通南巴地區良好的勘探前景。元壩地區等一批重點目標鑽探順利,預測圈閉資源量規模比較可觀。川東北海相天然氣勘探開發的大場面已經形成,將對中國石化的發展產生重大影響。
21世紀樣板煉廠 中國石化21世紀整體新建的第一個煉油企業——海南煉油化工有限公司,包括800萬噸/年常減壓在內的15套生產裝置及配套的油品儲運和公用工程系統,經過兩年多的建設,2006年全部建成投產,成為目前國內煉油單系列規模最大、最全的企業,並成為「技術先進、裝備精良、質量領先、效益突出、環境友好、管理科學」的21世紀樣板煉廠。海南煉化公司的建成投產不僅滿足了海南及周邊地區對成品油的需求,還將極大地帶動海南省地方下游加工項目和配套產業的發展。
中國第一個百萬噸乙烯項目 茂名100萬噸/年乙烯擴能改造項目於2006年9月提前12天實現了裝置安全、經濟、一次開車成功的既定目標,創造了國內大乙烯建設工期短、國產化率高、投資成本低等一系列新紀錄。通過新建和改造8套生產裝置,乙烯生產能力從36萬噸/年提高到100萬噸/年,成為中國第一個百萬噸乙烯生產基地。該項目建成投產,對泛珠三角區域的經濟發展有重要的促進作用,社會效益良好。
建設中的煉油化工重點項目 中國石化21世紀整體新建的第二個煉油企業——青島煉油化工有限公司,包括1000萬噸/年常減壓在內,共有15套生產裝置和配套的公用工程系統,工程土建施工全面展開。福建煉油乙烯一體化工程,包括新建800萬噸/年煉油工程和80萬噸/年乙烯工程共18套生產裝置、改造6套生產裝置以及公用配套工程的建設等,項目土建工程全面展開。天津煉油乙烯一體化項目,包括新建1000萬噸/年煉油和100萬噸/年乙烯,年內舉行開工奠基儀式。鎮海煉化100萬噸/年乙烯工程年內舉行開工奠基儀式。天津石化和鎮海煉化的乙烯項目是中國石化單系列規模最大的乙烯裝置,年內設計工作全面展開。上述項目的建設將以節約、綠色環保為標准,建成後,將大大提高我國乙烯生產能力,滿足所在地區及周邊區域的產品需求,並將帶動區域經濟發展。
儀征-長嶺原油管道 儀長原油管道設計全長979千米,是目前國內管線最長、分支最多且不具備反輸流程、運行管理難度最高的一條熱油管道,也是目前國內自動化水平最高的一條原油管道。儀長原油管道年內全線建成投產,從根本上改變了5家沿長江企業的原油運輸方式,消除了原油江運可能帶來的環境污染,對保護長江流域環境和生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珠三角成品油管道 珠三角成品油管道西起湛江東興煉廠,向東經陽江、茂名、江門、佛山、廣州、東莞、惠州到達深圳,並設有佛山支線、中山珠海支線和深圳澤華支線,管道全長1150千米,是國內已建成長距離成品油管道中輸送工藝技術最復雜的管道。珠三角成品油管線年內全線投產,將中國石化在廣東地區三家企業聯接起來,保障了珠三角地區成品油的穩定供應。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企業文化
為適應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和國內外資本市場監管要求,規范企業經營管理行為,規避經營風險,保障會計信息真實可靠,自2003年以來,公司逐步建立、實施了內部控制制度,並不斷加大內部控制的建設和執行力度。截至2006年底,公司建立了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內控制度涵蓋了總部、企事業單位、分(子)公司各業務環節,基本實現了內控制度的全覆蓋;初步形成了學習內控制度、執行內控制度的良好氛圍,內部控制的理念和意識逐步增強,為內部控制制度實施創造了良好的內部環境;狠抓日常工作,確保內控制度執行到位。通過實施內部控制,本公司整體經營管理水平顯著提高,管理行為日益規范,風險防控能力穩步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和對外披露信息的可靠性進一步提升。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企業名錄
油田企業
勝利石油管理局 西南石油局
中原石油勘探局 中南石油局
河南石油勘探局 西北石油局
江漢石油管理局 華東石油局
江蘇石油勘探局 華北石油局
滇黔桂石油勘探局 東北石油局
新星石油有限責任公司 管道儲運公司
上海海洋石油局 西部石油工程技術服務管理中心
煉化企業
北京燕山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石家莊煉油廠
齊魯石油化工公司 濟南煉油廠
上海高橋石油化工公司 武漢石油化工廠
金陵石油化工有限責任公司 滄州煉油廠
茂名石油化工公司 長城潤滑油有限公司
天津石油化工公司 清江石油化工有限責任公司
揚子石油化工有限責任公司 保定石油化工廠
巴陵石油化工有限責任公司 青島石油化工有限責任公司
長嶺煉油化工有限責任公司 杭州煉油廠
儀化集團公司 湛江東興石油企業有限公司
南京化學工業有限公司 中國石化海南煉油化工有限公司
廣州石油化工總廠 湖北化肥廠
安慶石油化工總廠 九江石油化工總廠
洛陽石油化工總廠 四川維尼綸廠
荊門石油化工總廠
成品油銷售企業
北京石油有限責任公司 江西石油總公司
天津石油有限責任公司 山東石油總公司
河北石油有限責任公司 河南石油總公司
山西石油總公司 湖北石油總公司
上海石油有限責任公司 湖南石油總公司
江蘇石油有限責任公司 廣東石油總公司
浙江石油總公司 廣西石油總公司
安徽石油總公司 海南石油總公司
福建石油總公司 貴州石油總公司
雲南石油總公司
設計、施工單位
中國石化工程建設公司 第二建設公司
上海工程有限公司 第四建設公司
洛陽石油化工工程公司 第五建設公司
寧波工程有限公司 第十建設公司
科研單位
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 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北京化工研究院 安全工程研究院
撫順石油化工研究院
專業公司及其他單位
經濟技術研究院(中國石化咨詢公司) 銷售實業有限公司
國際石油勘探開發有限公司 中石化百川經濟貿易公司
國際石油工程有限公司 中國石化報社
中國石化財務有限責任公司 中國石化出版社
石油化工管理幹部學院(中國石化集團人才培訓中心)(中共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黨校)
境外代表處
中國石化中東代表處
電話:00971-4-2288505
傳真:00971-4-2292581
地址:阿聯酋迪拜得拉雙子座大廈1604室
中國石化俄羅斯代表處
電話:007-495-6428982
傳真:007-495-6428984
地址:俄羅斯莫斯科斯摩林斯克廣場3號
中國石化伊朗代表處
電話:0098-21-88729896
傳真:0098-21-88729901
地址:伊朗德黑蘭阿赫邁德·蓋什爾大街30號第9街布加勒斯特大廈10樓
中國石化香港代表處
電話:00852-28242638
傳真:00852-25989366
地址:香港灣仔港灣道1號會展廣場辦公樓20層
中國石化北非代表處
電話:00213-21-920506
傳真:00213-21-920526
地址:阿爾及利亞阿爾及爾艾勒比亞區穆哈穆德呼地45號
中國石化美國代表處
電話:001-212-7595085
傳真:001-212-7596882
地址:美國紐約東52街150號28層
中國石化東南亞代表處
電話:0065-68269794 68202592
傳真:0065-68202590
地址: 新加坡萊佛仕坊9號#56-01 共和大廈
中國石化歐洲代表處
電話:0049-69-66909414
傳真:0049-69-66909422
地址:德國法蘭克福市裡昂街15號
中國石化英國代表處
電話:0044-20-76169841
傳真:0044-20-76169889
地址: 英國倫敦布朗斯頓街55號瑪博爾·阿克大廈20層
⑨ 股市崩盤的歷史大事件都是什麼
股市崩盤的歷史大事件有1990年12月1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開業。上海證券交易所於1990年11月26日經中國人民銀行總行批准,並於同年12月19日正式開業。上市股票只有8隻,被稱為“老八”。當時,交易上限被設定為1%。後來,漲停板調整為0.5%,指數以96.05開盤。到那時,價格已經持續上漲了兩年半。1990年11月1日,深圳證券交易所“試營業”開始。1991年7月3日,深圳證券交易所正式開市。首次牛市:1990.12-1992.5 95-1429點舊8股,取消漲停板。1992年5月21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取消了對15隻上市股票的價格限制,實行了“T+0”交易規則,引發股市大漲。當天,上證綜合指數從617點上漲105%,以1266點收盤,僅3天就突破了1420點。股價飛漲,漲了570%!其中,5隻新股的面值意外上漲250%至3000%,成交量達到創紀錄的3.6億元,隨後達到1429點的高點。
股市低迷,甚至有傳言說,隨著對股市的信心消失,監管機構將關閉股市。為了救市,1994年7月30日,《人民日報》發表了《中國證監會和國務院有關部門發布了三項“救市”措施。這包括年內暫停新股發行和上市,嚴格控制上市公司配股規模,擴大資金入市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