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分紅股價下跌靠什麼賺錢
㈠ 股票在除息日分紅後,股價卻下降,那投資者得到了什麼呢
這個主要看投資者是在什麼價位買的,如果買入價股和權登記日的價格差不多,那麼經過除權除息後一般是得不到什麼利潤的,除非股價除權後很快填權這樣就可以獲得相當可觀的利潤。如果投資者在股票分配方案未出台之前的相對低價買入股票(股權登記日時的股價遠遠高於購買時的股價),那麼當除權除息日時投資者實際上就得到了真正意義的「紅包」。所以投資者要想在股票的分紅中得到真正的紅利就應該在有良好業績支撐、有分紅可能的股票在股價相對低位時買入,從而達到價值投資的可能。
㈡ 股票分紅後,股價下跌。 那公司盈利在哪裡體現
股票分紅 體現在凈資產的增加
公司的盈利資金不會直接注入到股票價值中
㈢ 股票一般是通過漲跌獲利,還是通過上市公司的盈利狀況給持股者分紅獲利,哪種獲利渠道佔主要的
上市公司靠發行和融資,就是說申請新股發行及配股的錢都給上市公司了,職工股票佔一部分也可以賣錢。至於股票獲利,大多數是靠漲跌獲利,極少數靠分紅,靠分紅的幾乎都是大股東
㈣ 股票做長線到底是怎麼賺錢的據說是靠分紅什麼的那股價再跌了不也賠錢嗎網上說的那些我還是看的有些
長線主要是看中該股票的資質,就是看中這個公司長遠的發展等以後股票高漲。
㈤ 股票如何賺錢呢是靠分紅嗎
不排除有坐莊的股票,但是股市裡不可能每隻股票都被莊家控盤。說到底股價的漲跌,就是由股市的供求關系決定的。大家都看好一隻股票都去買,自然就把股價抬上去了,反之也一樣,大家都拋售一隻股票,自然就促使股價下跌。因此說股市裡的游戲就是零和游戲,股民賺的錢是從賠錢的人手裡賺來的。
從宏觀看,股市是個零和游戲。社會的資金進出股市,進入多,股市漲;退出多,股市跌。但無論漲跌,社會資金或財富總量是不變的,只是股票和資金的持有人通過交易變換一下位置。
那股票是怎麼漲跌:
股票的價格是通過交易活動確定的。在一個價位只要發生了交易,這個價位就被確定為所有股票的價格。問題是,一次交易的最低額只要一手即可,也就是說,確定價格的行為只需要極小的交易量就能做到,完全不需要所有的股票都以相同價格跑過來交易一遍。這就造成一種錯覺:漲的時候股票的市值增加了,那就要相應的資金在那裡「站崗」等著;而跌的時候股票市值減少了,相應的「站崗」的資金也減少了。增加和減少的資金二者一相減,問題來了,一部分資金不見了!於是我們就會一頭霧水--這不見的資金去了哪裡:
其實是我們的邏輯犯了錯誤。市值的確定只是經由很小量的交易就「完成」了,而實際上,這時完成的根本不是整個市值的交易,只是完成了一個認可--所有股票對這次交易的認可,真正的交易也就是總市值的交易卻尚未發生!在真正的交易尚未發生的情況下,所謂的市值只是一種假設!而作出這個假設的最低成本只是一手股票。
現在引入了假設的成本的概念,市值的假設是需要成本的。這個成本可是真金白銀,所以,社會總資金要分出一部分實量到股市來參加市值假設的活動。這個活動進行的時候,理論上所有的股票都承認某種已經被認可的價格。這樣就有了一種供需關系,股票代表供給方,資金代表需求方。當社會資金流入股市增大時,強烈的需求刺激股票價格上漲。反過來,資金由股市流出回到社會,需求減少,股票價格下跌。當參加市值假設活動的資金進出平衡,供需關系也趨於平衡時,股市牛皮。由此看來,所有的股票價格漲漲跌跌,都與真金白銀的資金進出股市有關,資金多時股票漲,資金少時股票跌。
但是這些資金,
1、它與市值不是一回事,市值只是一種理念上的「值」,因為股市永遠不發生總市值的交易;
2、它不創造市值,它只參加市值的假設,換句話說,它只發現市值;
3、它是社會總資金的一部分,而且它也不參與社會總資金的增加和減少。在這里,社會總資金是一個常量,不發生變化。也就是說,股市市值的變化不會引起社會總資金的變化,能夠引起社會總資金變化的是社會的生產活動,不是股市的市值假設活動。
當然,實際的情況要復雜的多,這個推論過程簡化甚至排除了許許多多的細節。
㈥ 股票分紅的錢從哪來如果從公司利潤里來那股價為何會下跌
股票分紅的錢,是有上市公司從其未分配利潤中支付。
股價下跌,那是流通市場的事。首先是分紅後要除息,這是正常的;所謂下跌,是指股價低於除息價,這是市場所為,也就是說,如果股價要跌,即使不分紅也會跌。股價的漲跌與分紅沒有關系。
㈦ 股票怎麼分紅之後,股價跌了,不等於是沒有分嗎
這是除權。
除權登記日的股東可以收到一筆分紅,除權日之後的股東就沒有這筆分紅。所以除權後一天,不考慮市場自身波動,市場的出價自然會低於前一天。理論上分多少紅就會自然除權多少。
比如除權前20元,每股分1元,稅後0.9元。第二天開盤時,交易所公布的除權基準價19元,但實際開出來應該在19.1元附近。這樣,前一天收盤前的股東與第二天開盤後的股東就站在同樣的起跑線上了。理論上兩者就沒有差異了。
(7)股票分紅股價下跌靠什麼賺錢擴展閱讀
股票送轉以後,公司的總股本增大,每股業績降低,而市盈率卻提高了。上市公司敢於送股,推出高送轉方案,一般都是從發展角度去實施的,對於公司的預期,是可以增加流動性,做大市值。而風險在於,送股以後,如果業績不能跟上,支撐不起股價,那麼股價會下跌。
比如,一個股票總股本是1億,凈利潤是1億,每股收益1元。如果公司股價40元(市盈率60倍),那麼,公司推出10送10以後,經過除權,股價降為20元,總股本變為2億股,但初期業績還沒有提高,這時候每股收益變為0.5元,每股業績便是降低,後續一定要業績增速,才能把每股收益提高。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除權
㈧ 股票分紅後股價卻要下跌,那對持股者有什麼意義
股票分紅股價下跌,從一個方面來說,投資者買入股票,持有的是市值,投資者只要把股票賣出去才能把錢換回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市值是虛擬資產,而上市公司分紅拿出來的確是真金白銀。
從另一個方面來說,投資者分紅之後持股比例是不變的,而專業投資者可以進行紅利再投資,提高持股比例,享受復利。
(8)股票分紅股價下跌靠什麼賺錢擴展閱讀
股票分紅的交付方式:
1、一種以現金的形式向股東支付。這是最常見、最普通的形式。
2、向股東送股,採取這種方式主要是為了把資金留在公司里擴大經營,以追求公司發展的遠期利益和長遠目標。
3、第三種形式是實物分派,即是把公司的產品作為股息和紅利分派給股東。
㈨ 一個關於股票的基礎問題,個人炒股票怎麼掙錢,是靠股息和分紅還是靠轉手投機賺差價。謝謝!
個人炒股票怎麼掙錢,是靠股息和分紅還是靠轉手投機賺差價?
答:靠股息和分紅也可以賺錢(要業績好的公司)。靠轉手投機也可以賺錢,(你一定的經驗技術)
理論上股票是對公司的出資證明,如果是靠股息和分紅的話,買了股票長期持有就可以了,幹嘛要倒來倒去?
答:長期持有是占股權大的股東,利息分紅都不得了,倒來倒去是因為有外部炒作資金,這些資金靠投機賺錢,個個都買了股票不賣,那還有何意義?只有買進沒有賣出的,那股價不升到天上去,而且倒手投機比股息分紅賺得多?(當然分險也高)
假如選定一個前途不錯的公司股票,以後公司效益好了,股價是隨著公司資產壯大而同步提高(這裡面又有怎樣的關系?),
答:如果你是一個散戶。才買幾千股的;公司再好也跟你沒啥關系。頂多配個股給你
在中國的股市裡,公司的業績只能說明公司利好利空。跟股價沒啥關系,股價是靠交易形成的,
如果是靠買賣炒高的價格,那也就是說有可能公司發展了而股價卻下跌了?那股價還能反映公司的市值嗎?
答:既然說價格是交易形成的,那公司發展跟股價的漲跌沒有直接因素,只能說公司未來業績向好,給市場帶來買入的動力,但不一定股價會漲,當然,也有可能漲,比如。房地產中的萬科,他年年都賺好幾千億,但他的股價就不是年年漲啊,去年到今年還不是跌得狗一樣。公司的市值,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從股價上反應的,因為股價越高。公司的市值就越大啊,懂不
如果是短線投機的話,那小白我就更不明白了,股票發行時錢就被公司圈走了,以後的股價和公司還有關系嗎?
答:股市本來就是一個圈錢的地方,股票發行就是為了圈錢,當中有可能是公司的發展需要,也有可能是借上市來提高股東的財富。以後股價跟公司的關系還是一樣的啊,不管你如何炒作,公司會在下一次有利時機再擴股圈錢,也可以說股價跟公司的關系是,公司利用股價來圈錢,
這時的股票既然已經和公司脫了關系,炒股還有什麼意義?
答:股票是不可能和公司脫離關系的,除非公司倒閉破產了,
炒股是零和游戲,有人賺就有人虧,
包賺的就是公司了,因為他一上市,就已經賺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