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市值市價 » 股票市場的風險收益率跟股票市場的風險溢酬的關系

股票市場的風險收益率跟股票市場的風險溢酬的關系

發布時間: 2021-05-31 00:46:26

㈠ 市場全部股票的平均收益率和所有證券的風險報酬率是同一個概念嗎

不是一個概念
風險報酬率的計算公式:ΚR═β×Ⅴ式中:KR表示風險報酬率;β表示風險報酬系數;V表示標准離差率。 則在不考慮通貨膨脹因素的影響時,投資的總報酬率為: K = RF + KR = RF + βV 其中:K表示投資報酬率;RF表示無風險報酬率。
平均收益率=無風險報酬率+風險報酬率
我們大學財務管理學過可以完全確定 放心!

㈡ 無風險收益率+風險溢價求整個股票市場的回報率

市場風險溢價 就是市場平均收益率減無風險利率=6%,大盤代表整體市場的表現,那麼大盤的貝塔值為1的話,貝塔值為1.5的股票就是9%*1.5=13.5%,還有一種計算收益公式是個股要求收益率Ri=無風險收益率Rf+β(平均股票要求收益率Rm-Rf)算出來=12%

㈢ 簡述證券投資收益與風險的關系

收益和風險是並存的,通常收益越高,風險越大。投資者只能在收益和風險之間加以權衡,即在風險相同的證券中選擇收益較高的,或在收益相同的證券中選擇風險較小的進行投資。
(一)股票收益
股票投資的收益是指投資者從購入股票開始到出售股票為止整個持有期間的收入,它由股息收入、資本利得和公積金轉增收益組成。
(二)債券收益
債券的投資收益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債券的利息收益,二是資本利得。
二、證券投資風險
一般而言,風險是指對投資者預期收益的背離,或者說是證券收益的不確定性。證券投資的風險是指證券預期收益變動的可能性及變動幅度。與證券投資相關的所有風險稱為總風險,總風險可分為系統風險和非系統風險兩大類。
(一)系統風險
系統風險是指由於某種全局性的共同因素引起的投資收益的可能變動,這些因素來自企業外部,是單一證券無法抗拒和迴避的,因此又叫不可迴避風險。這些共同的因素會對所有企業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不能通過多樣化投資而分散,因此又稱為不可分散風險。系統風險包括政策風險、經濟周期性波動風險、利率風險和購買力風險等。
(二)非系統風險
非系統風險是指只對某個行業或個別公司的證券產生影響的風險,非系統風險是可以抵消迴避的,因此又稱為可分散風險或可迴避風險。非系統風險包括信用風險、經營風險、財務風險等。
三、風險與收益的關系
收益以風險為代價,風險用收益來補償。投資者投資的目的是為了得到收益,與此同時,又不可避免地面臨著風險。
收益與風險的基本關系是:收益與風險相對應。也就是說,風險較大的證券,其要求的收益率相對較高;反之,收益率較低的投資對象,風險相對較小。風險與收益共生共存,承擔風險是獲取收益的前提;收益是風險的成本和報酬。風險和收益的上述本質聯系可以表述為下面的公式:
預期收益率=無風險利率+風險補償
預期收益率是投資者承受各種風險應得的補償。
在短期國庫券無風險利率的基礎上,我們可以發現以下幾個規律:
(一)同一種類型的債券。長期債券利率比短期債券高
這是對利率風險的補償。如同是政府債券,都沒有信用風險和財務風險,但長期債券的利率要高於短期債券,這是因為短期債券沒有利率風險,而長期債券卻可能受到利率變動的影響,兩者之間利率的差額就是對利率風險的補償。
(二)不同債券的利率不同,這是對信用風險的補償
通常,在期限相同的情況下,政府債券的利率最低,地方政府債券利率稍高,其他依次是金融債券和企業債券。在企業債券中,信用級別高的債券利率較低,信用級別低的債券利率較高,這是因為它們的信用風險不同。
(三)在通貨膨脹嚴重的情況下,債券的票面利率會提高或是會發行浮動利率債券
這是對購買力風險的補償。
(四)股票的收益率一般高於債券
這是因為股票面臨的經營風險、財務風險和經濟周期波動風險比債券大得多,必須給投資者相應的補償。在同一市場上,許多面值相同的股票也有迥然不同的價格,這是因為不同股票的經營風險、財務風險相差甚遠,經濟周期波動風險也有差別。投資者以出價和要價來評價不同股票的風險,調節不同股票的實際收益,使風險大的股票市場價格相對較低,風險小的股票市場價格相對較高。
當然,風險與收益的關系並非如此簡單。證券投資除以上幾種主要風險以外,還有其他次要風險,引起風險的因素以及風險的大小程度也在不斷變化之中;影響證券投資收益的因素也很多。所以這種收益率對風險的替代只能粗略地、近似地反映兩者之間的關系,更進一步說,只有加上證券價格的變化才能更好地反映兩者的動態替代關系。

㈣ 股票市場的風險溢價報酬率和市場收益率有什麼區別

市場收益率往往指無風險收益率,一般用市場利率。
股票市場的風險溢價報酬率,指高於無風險收益率的那部分報酬率

㈤ 風險溢酬的股市的風險溢酬比較分析

自現代資產定價理論創立以來,各種理論流派就從不同角度對其進行完善和發展,其中針對公司特質風險的研究就是極具代表性的理論貢獻之一。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和套利定價模型(APT)把投資風險分為系統風險和非系統風險(即公司特質風險),非系統風險可以通過構造多樣化投資組合充分分散,市場對這種風險不會予以補償,只有系統風險才可以得到風險溢酬。而Merton(1987)認為由於各種原因而使得大量投資者只能持有少量的股票,導致非系統風險不能被充分分散,投資者不僅對市場風險也會對非系統風險要求得到相應的風險溢價。而近期卻有研究發現在美國等國家的市場上普遍存在特質風險越高收益率越低的異象。研究特質風險的意義就在於進一步揭示與資產定價相關的風險因素。中國股票市場上A股、B股、H股突出的、持續的定價差異問題,在長時間內引起了很多學者的廣泛關注。但針對市場分割產生的定價問題,絕大多數的研究都集中在折溢價問題上,而缺乏對特質風險及其溢酬的研究。
利用Fama和French(1993)三因素模型的殘差標准差來度量股票特質波動率,首次從特質風險溢酬的角度拓展對特質風險的研究,從而解決當波動率水平整體變化時,資產的絕對波動率並不能很好反應相對的特質風險定價差異的問題。利用A、B、H股市場的投資標的均為中國市場經濟中的微觀主體以及三個市場投資主體遞進變化關系,同時對特質風險溢酬在不同市場間的微觀變化進行了實證研究。
結果表明:
(1)對於持有期為一期的特質風險溢酬而言,其影響因素一部分來源於自身,另一部分來源於相關市場間信息的跨市場流動,而這部分信息流向主要是從H股流向A股和B股。
(2)通過對比不同持有期的特質風險溢酬相對水平的大小關系,發現由於A股市場存在顯著的短期內的反轉效應和中期內的動量效應,導致不同市場特質風險溢酬相對水平的大小關系隨持有期的變化而發生變化。
(3)風險差異假說和流動性差異假說能在一定程度上對特質風險溢酬水平進行解釋,但並不能完全解釋特質風險溢酬在市場分割條件下的相對水平變化關系。由於指標選取的局限性,存在於特質風險溢酬、市場整體風險以及市場整體換手率之間的關系還有待於進一步深入研究。

㈥ 決定股票必要報酬率的是市場風險和可分散風險的總和嗎

必要報酬率=無風險收益率+風險收益率

㈦ 風險收益率和風險報酬率是什麼關系

兩者成正比關系。

風險收益率的主要取決於兩個因素:風險大小和風險價格。在風險市場上,風險價格的高低取決於投資者對風險的偏好程度。

風險收益率包括違約風險收益率,流動性風險收益率和期限風險收益率。風險收益率的計算如下:

一、Rr=β* V 。

1、Rr為風險收益率;

2、β為風險價值系數;

3、V為標准離差率。

二、Rr=β*(Km-Rf)。

1、Rr為風險收益率;

2、β為風險價值系數;

3、Km為市場組合平均收益率;

4、Rf為無風險收益率 (Km-Rf)為 市場組合平均風險報酬率 。

(7)股票市場的風險收益率跟股票市場的風險溢酬的關系擴展閱讀:

平均收益率與平均風險收益率的聯系:

一般針對「市場」的,「風險」後緊跟「收益率」或「報酬率」的,是指(Rm-Rf);市場「平均收益率」或「風險」與「收益率」之間還有字的,是指Rm。

(1)(Rm-Rf)的常見叫法有:市場風險溢酬、風險價格、平均風險收益率、平均風險補償率、股票市場的風險附加率、股票市場的風險收益率、市場組合的風險收益率、市場組合的風險報酬率、市場風險收益率、證券市場的風險溢價率、市場風險溢價、證券市場的平均風險收益率、證券市場平均風險溢價等。

(2)Rm的常見叫法有:平均風險股票的「要求收益率」、平均風險股票的「必要收益率」、平均股票的要求收益率、市場組合要求的收益率、股票市場的平均收益率、市場平均收益率、平均風險股票收益率、證券市場平均收益率、市場組合的平均收益率、市場組合的平均報酬率、市場組合收益率、股票價格指數平均收益率、股票價格指數的收益率、證券市場組合平均收益率、所有股票的平均收益率等。

㈧ 證券投資收益與風險的關系

在證券投資中,收益和風險形影相隨,收益以風險為代價,風險用收益來補償。
收益與風險的基本關系是:收益與風險相對應。
也就是說,風險較大的證券,其要求的收益率相對較高;反之,收益率較低的投資對象,風險相對較小。但是,絕不能因為風險與收益有著這樣的基本關系,就盲目地認為風險越大,收益就一定越高。風險與收益相對應的原理只是揭示風險與收益的這種內在本質關系:風險與收益共生共存,承擔風險是獲取收益的前提;收益是風險的成本和報酬。風險和收益的上述本質聯系可以表述為下面的公式:

預期收益率=無風險利率+風險補償

預期收益率是投資者承受各種風險應得的補償。無風險收益率是指把資金投資於某一沒有任何風險的投資對象而能得到的收益率,這是一種理想的投資收益,我們把這種收益率作為一種基本收益,再考慮各種可能出現的風險,使投資者得到應有的補償。現實生活中不可能存在沒有任何風險的理想證券,但可以找到某種收益變動小的證券來代替。美國一般將聯邦政府發行的短期國庫券視為無風險證券,把短期國庫券利率視為無風險利率。這是因為美國短期國庫券由聯邦政府發行,聯邦政府有徵稅權和貨幣發行權,債券的還本付息有可靠保障,因此沒有信用風險。政府債券沒有財務風險和經營風險,同時,短期國庫券以91天期為代表,只要在這期間沒有嚴重通貨膨脹,聯邦儲備銀行沒有調整利率,也幾乎沒有購買力風險和利率風險。短期國庫券的利率很低,其利息可以視為投資者犧牲目前消費,讓渡貨幣使用權的補償。在短期國庫券無風險利率的基礎上,我們可以發現以下幾個規律:

(一)同一種類型的債券,長期債利率比短期債券高

這是對利率風險的補償。如同是政府債券,都沒有信用風險和財務風險,但長期債券的利率要高於短期債券,這是因為短期債券沒有利率風險,而長期債券卻可能受到利率變動的影響,兩者之間利率的差額就是對利率風險的補償。

(二)不同債券的利率不同。這是對信用風險的補償

通常,在期限相同的情況下,政府債券的利率最低,地方政府債券利率稍高,其他依次是金融債券和企業債券。在企業債券中,信用級別高的債券利率較低,信用級別低的債券利率較高,這是因為它們的信用風險不同。

(三)在通貨膨脹嚴重的情況下。債券的票面利率會提高或是會發行浮動利率債券

這種情況是對購買力風險的補償。

(四)股票的收益率一般高於債券

這是因為股票面臨的經營風險、財務風險和經濟周期波動風險比債券大得多,必須給投資者相應的補償。在同一市場上,許多面值相同的股票也有迥然不同的價格,這是因為不同股票的經營風險、財務風險相差甚遠,經濟周期波動風險也有差別。投資者以出價和要價來評價不同股票的風險,調節不同股票的實際收益,使風險大的股票市場價格相對較低,風險小的股票市場價格相對較高。

當然,風險與收益的關系並非如此簡單。證券投資除以上幾種主要風險以外,還有其他次要風險,引起風險的因素以及風險的大小程度也在不斷變化之中;影響證券投資收益的因素也很多。所以這種收益率對風險的替代只能粗略地、近似地反映兩者之間的關系,更進一步說,只有加上證券價格的變化才能更好地反映兩者的動態替代關系。

熱點內容
年前買的基金什麼時候可以到賬 發布:2025-05-22 12:20:56 瀏覽:340
期貨對沖用什麼軟體好 發布:2025-05-22 12:18:40 瀏覽:138
歷史上股票暴跌 發布:2025-05-22 12:00:12 瀏覽:146
為什麼美國銀行市值那麼低 發布:2025-05-22 11:57:56 瀏覽:827
學投資學可以自己投資股票嗎 發布:2025-05-22 10:52:43 瀏覽:228
曼卡龍股票歷史交易記錄 發布:2025-05-22 10:52:42 瀏覽:422
鋅業股份股票歷史價格 發布:2025-05-22 10:42:16 瀏覽:291
如何看自己在股市總共賺了多少錢 發布:2025-05-22 09:50:45 瀏覽:797
基金投資過程和結果哪個重要 發布:2025-05-22 09:48:23 瀏覽:667
從投資角度對股票分類股票分為 發布:2025-05-22 09:36:17 瀏覽: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