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年7月20日從股票市場
㈠ 會計中關於股票的問題
1,借: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5.8*60000=348000元
投資收益 200
貸:其他貨幣資金-存出投資款 348200
2,借:應收股利 30000
貸:投資收益 30000
A企業持有的F企業股票份額=60000+(60000/10)*2=72000股
3,借:其他貨幣資金-存出投資款 185770
投資收益 230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348000/72000)*30000=145000
投資收益 41000
平均成本為4.833333元/股 股份余額42000股
4,借: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7000【(5-4.833333)*42000】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7000
5,借:其他貨幣資金-存出投資款 180000
投資收益 23000
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7000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203000
-公允價值變動 7000
關於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科目的處理不知道是否正確
㈡ 20208月20號有什麼事情影響股市
未來一個月的事情,誰能知道未來有什麼事情能影響股市呢,你不是在搞什麼八卦和迷信的事情吧。預測未來這種事情誰都做不到。
㈢ 2010年7月20日止中國A股滬深兩個股市有多少家股票上市公司了
截至2010.7.20,已經上市交易的
上證A股859家
深證A股主板453家,中小板452家,創業板93家
老三板的人民幣計價的50家,新三板68家
㈣ 關於交易性金融資產出售的一道題目
第一個208-8是交易性金融資產賬面價值,215出售價格減去賬面價值,即為此項金融資產處置時的投資收益
第二個1、215-212是2013年至出售時應該轉入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的金額,即最後轉入投資收益
2、212-(208-8)是2012年度應該轉入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的金額。
1+2 就是處置時應轉如投資收益的凈額啊。
反正交易性金融資產處置時將以前涉及科目的全部結轉過來就行了。
㈤ 某企業2015年7月20日在市場上購入A公司股票10000股,每股購買價格10元交易
3月1日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A公司——成本 70000
應收股利——A公司 10000
投資收益 4000
貸:銀行存款 84000
3月8日 借:銀行存款 10000
貸:應收股利——A公司 10000
3月30日 借:銀行存款 80000
貸 :交易性金融資產——A公司——成本 70000
投資收益 10000
㈥ 208年是什麼時期,發生什麼事
208;戊子年(鼠年);東漢建安十三年
大事記
中國
1月,曹操至北方還鄴城,遺使送黃金璧玉給匈奴,贖回蔡琰。
1月,曹操於鄴城建玄武池訓練水師。
孫權率軍西征黃祖,成功斬殺黃祖。
6月,漢室罷三公,再次設置丞相、御史大夫。癸巳日,由曹操擔任丞相。
7月,曹操開始南下,進攻荊州的劉表。
8月,劉表病逝,其二子劉琮繼位。至9月,曹軍到達新野,便向曹操投降。
10月,劉備棄城南逃至夏口,與孫權結盟。
11月甲子日(12月7日),周瑜率孫軍火燒曹操船隊,與劉備軍大敗曹操,史稱赤壁之戰。
12月,周瑜乘勢進攻南郡,而孫權則親自圍攻合肥;劉備亦奪取荊南四郡,史稱合肥之戰。
逝世:
華佗,東漢末年著名醫師(145年出生)。
孔融,東漢末年著名文學家(153年出生)。
曹沖,曹操之子(196年出生)。
劉表,東漢末年群雄之一。
黃祖,劉表麾下將領。
陳登
㈦ 中國歷史股市走勢
中國歷史股市走勢
中國股市歷史:
1983年 第一家股份制企業 深圳寶安聯合投資公司
1984年一幫從沒見過股市的窮學生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20多名研究生(其中包括蔡重直、吳曉玲、魏本華、胡曉煉等),發表了轟動一時的《中國金融改革戰略探討》,其中第一次談到了在中國建立證券市場的構想。在1984年第二屆中國金融年會上引起的思想風暴的規模。
1984年7月20日成立 北京天橋百貨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家股份有限公司。
1984年11月 第一家公開發行股票企業 飛樂音響中國第一股——上海飛樂音響股份公司成立。
1985年1月,上海延中實業有限公司成立,並全部以股票形式向社會籌資,成為第一家公開向社會發行股票的集體所有制企業。全流通股票。
1985年、北京的天橋公司、開始發行股票。
1987年5月,深圳市發展銀行首次向社會公開發行股票,成為深圳第一股。
1986年9月26日第一個證券櫃台交易點中國工商銀行上海信託投資公司靜安分公司。
1987-09-27 第一家證券公司 深圳特區證券公司成立。
1988年7月9日,人民銀行開了證券市場座談會由人行牽頭組成證券交易所研究設計小組。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舉行上海證券交易所開業典禮。時任上海市市長的朱鎔基在浦江飯店敲響上證所開業的第一聲鑼 上市交易的僅有30種國庫券、債券和被稱為「老八股」(延中、電真空,大、小飛樂,愛使,申華,豫園,興業)的股票,同日 申銀證券公司開設了上海第一個大戶室出現了中國第一代個人證券投資大戶/股票大戶。
1991年7月11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推出股票帳戶,逐漸取代股東名卡。
1991年7月15日,上海證券交易所開始向社會公布上海股市8種股票的價格變動指數。
1991年7月3日,深圳證券交易所正式開業。 1990年12月1日,深交所「試」開業。
1991年8月1日 第一隻發行可轉換企業債券公司,瓊能源。
1991年10月31日,中國南方玻璃股份有限公司與深圳市物業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向社會公眾招股,這是中國股份制企業首次發行B股。
1992年元月,一種叫「股票認購證」的票證出現在上海街頭,產生大批認購證廣義上講也是一種權證。該權證價格30元,後被炒至幾百元。
1992年1月13日,興業房產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是上證所開業後第一家新上市的股票,也是全國唯一上市交易的不動產股票。
1992年1月19日,鄧小平從即日起視察深圳四天,在了解了深圳股市情況後,他指出:「有人說股票是資本主義的,我們在上海、深圳先試驗了一下,結果證明是成功的,看來資本主義有些東西,社會主義制度也可以拿過來用,即使錯了也不要緊嘛!錯了關閉就是,以後再開,哪有百分之百正確的事情。」鄧小平「堅決試,不行可以關」。
1992年2月2日,發行聯合紡織我國第一張中外合資企業股票。
1992年2月2月21日 第一家B股上市公司 電真空首次向境外投資者發行股票。
1992年3月2日,進行1992股票認購證首次搖號儀式。
1992年5月21日滬市突然全面放開股價,大盤直接跳空高開在1260.32點,較前一天漲幅高達104.27%。滬指當天從616點躥至1265點,僅僅3天,又登頂1420點股票價格就一飛沖天,暴漲570%!其中,5隻新股市價面值竟狂升2500%至3000%!上證指數首度跨越千點。
1992年7月7日,深圳原野股票停牌。
1992年8月5日,深圳市郵局收到一個17.5公斤重的包裹,其中居然是2800張身份證。
1992年8月10日,深圳發售1992年新股認購抽簽表發生震驚全國的「8.10風波」。
1992年10月12日,國務院證券委員會 中國證監會成立。
1992年11月,滬市創出393點新低。僅5個月,滬指就跌去千點。
1992年11月深寶安 第一家境內發行轉債上市公司中國首家發行權證的上市企業。
1992年後股票價格暴漲。糊里糊塗地開始炒股,莫名其妙地發了大財。
1993年2月到1996年3月被稱是中國股市的第一次大熊市,主要是國家宏觀緊縮遏制經濟過熱所致。
1993年第二批認購證 這次投入者幾乎全賠,從此認購證消失。
1993年2月 1558點。
1993年4月13日,深圳證券交易所的股市行情藉助衛星通信手段傳送到北京。
1993年4月22日 《股票發行與交易管理暫行條例》正式頒布實施。
1993年5月3日上證所分類股價指數公首日布分為工業商業地產業公用事業及綜合共五大類
1993年6月1日,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聯合編制的「中華股價指數」
1993年6月29日 青島啤酒 第一家H股上市公司 在香港正式招股上市
1993年7月7日,國務院證券委員會發布《證券交易所管理暫行辦法》
1993年年中的金融整頓,連帶著股市也跟著泛綠。
1993年8月6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所有上市A股均採用集合競價。
1993年8月20日 第一隻上市投資基金 淄博基金
1993年9月30日第一家股權收購中國寶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宣布持有上海延中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發行在外的普通股超過5%,由此揭開中國收購上市公司第一頁。寶安收購延中實業股權通過二級股票市場進行控股的「寶延風波」
1993年10月25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向社會公眾開放國債期貨交易。
1994年4月 棱光股份 第一家國家股轉法人股公司。
1994年6月 哈歲寶 第一家上網競價發行股票。
1994年6月 陸家嘴 第一家國家股減資的公司。
1994年7月28日人民日報發表《證監會與國務院有關部門共商穩定和發展股票市場的措施》。
1994年7月29日 股災
1994年7月30日「停發新股、允許券商融資、成立中外合資基金」三大政策救市行情上證指數從當日收盤的333.92點,
8月漲至9月13日的1052.94點,累計漲幅215.33%。
1995年1月1日,即日起實行T+1交易制度。
1995年2月23日,上海國債市場出現 史稱「327風波」。
1995年3月,當證券市場已經發展四年多以後,才進政府工作報告,拿到了准生證。
1995年5月17日,中國證監會發出《關於暫停國債期貨交易試點的緊急通知》,協議平倉。
1995年5月18日暫停國債期貨交易試點,滬市A股跳空130點開盤,滬指當天漲幅40%多;留下新中國股市上最大的一個跳空缺口成交量也巨幅放大至84.93億元。
1995年5月20日僅過兩天,國務院證券委宣布當年新股發行規模將在二季度下達,滬指瞬間跌去16.39%。
1995年7月11日,中國證監會正式加入證監會國際組織。
1995年 一汽金杯 第一家虧損公司。
1996年的上海股市猶如一個大轉盤,從年初的500多點,一直沖到1250點;深圳股市更是瘋了,從年初的900多點沖到了4200點。
網下認購買新股票需要上門帶現金
1996年4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公告稱,今起不再辦理新的保值儲蓄業務。
1996年4月24日,上交所決定調低包括交易年費在內的七項市場收費標准。
1996年4月25日合並方式組建「申銀萬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
1996年5月29日,道·瓊斯推出中國股票指數,分別為道·瓊斯中國指數、上海指數和深圳指數。
1996年9月24日,上交所決定,從10月3日起分別下調股票、基金交易傭金和經手費標准;同時對證券交易方式作出重大調整,即由原來的有形席位交易方式改為有形無形相結合,並以無形為主的交易方式。自10月份起全面推廣場外無形席位報盤交易方式。
1996年國慶節後,股市全線飄紅。證監會坐不住了,團團冷風朝股市吹來,意圖降溫,但行情仍節節攀高。
1996年12月16日《人民日報》特約評論員文章《正確認識當前股票市場》[第三任證監會主席周正慶組織人撰寫]「最近一個時期的暴漲則是不正常和非理性的。」從而引發市場暴跌。
1996年12月16日,滬、深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交易,實行漲跌幅不超過前日收市價10%的限制。
「12道金牌」
1997年4月10日,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試點拉開序幕。
1997年 5月股市終於在重壓之下進行調整。
1997年6月6日,禁止銀行資金違規流入股票市場。
1997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國務院證券委員會頒布實施《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暫行辦法》。
1997年5月到1999年5月的下跌,是中國股市非常值得玩味的第二次大熊市。
1998年3月23日,金泰、開元、興華、裕陽、安信等五大證券投資基金和南化轉債、絲綢轉債兩個可轉換債券相繼登場。專家理財證券市場金融衍生工具擴大的一種標志。
1998年4月28日 遼物資A 第一家ST公司。
1998年度,人行先後在3月25日,7月1日,12月7日連續三次降息。
1998年6月12日,國家宣布降低證券交易印花稅,從單邊交易千分之五降低到千分之四,
1999年開始,一批批困難企業開始紛紛上市「脫困」,弄虛作假的企業越來越多,後來暴露出來的很多違規造假的企業都是那時上市的,將股市弄得「不倫不類」。
1999年5月7日周末北約導彈襲擊中國駐南斯拉夫聯盟大使館。
1999年5月10日周一,滬深股市跳空而下,「導彈缺口」炸在每個股民心中。
1999年5·19行情 一開盤網路股啟動領頭的是東方明珠、廣電股份、中信國安等滬市上漲51點,深市上漲129點。5月19日後,大盤依然一片大紅
6月1日,國務院宣布降低B股印花稅。
6月10日,央行宣布第7次降息。
1999年6月12日 棱光股份 第一家遭交易所公開譴責的公司。6月14日,證監會官員發表講話指出股市上升是恢復性的。
6月15日,《人民日報》再次發表特約評論員文章重復股市是恢復性上漲,6月25日,兩市成交量竟達830億元,創歷史紀錄。管理層還允許三類企業獲准入市,當天大盤跳空高開,上證指數當日大漲103.52點,漲幅6.59%。政府很快出台了一系列利好火上澆油。中國股市進入了空前的大牛市功利性透支。
1999年7月1日,《證券法》正式實施,而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滬深股市以大幅下挫的方式來迎接中國證券業的第一部立法。
1999年4月16日,廈海發公告其股票將從4月19日起實行特別處理,成為1999年首家的ST公司。
1999年7月9日 農商社、雙鹿,蘇三山、渝鈦白第一批PT公司。
1999年10月,國務院批准實施《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股票發行審核委員會條例》。
1999年後,股市就迎來以網路為首的高科技風暴。上市公司觸網忙,無論真假,只要名字沾上數碼或者網路兩字,股價就會扶搖直上。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2001年。
2000年4月 吳江絲綢 第一家可轉債公司發行股票。
2001年1月初,經濟學家吳敬璉拋出「賭場論」,怒斥股市黑庄接著又引發中國股市「推倒重來」的觀點。旋即招來經濟學家厲以寧、董輔、肖灼基等的反擊,要像對待嬰兒一樣愛護股市國內掀起股市大討論:「學費論」
2001年1月初,經濟學家吳敬璉拋出「賭場論」,怒斥股市黑庄接著又引發中國股市「推倒重來」的觀點。旋即招來經濟學家厲以寧、董輔、肖灼基等的反擊,要像對待嬰兒一樣愛護股市國內掀起股市大討論:「學費論」。6月14日,國有股減持辦法出台財政部部長項懷誠當即表示:「國有股減持是一個利好因素。」,後來股民們認識到,減持就是變相攤派和擴容,而按照新股發行價格減持是殺富濟貧。滬指創下此前11年來新高2245點,直到7月13日,股市仍在高位盤整。7月26日,國有股減持在新股發行中正式開始,股市暴跌,滬指跌32.55點。10月19日,滬指已從6月14日的2245點猛跌至1514點,50多隻股票跌停。當年80%的投資者被套牢,基金凈值縮水了40%,而券商傭金收入下降30%。1500點「鐵底」岌岌可危
10月22日晚9時,中央電視台宣布,國有股減持辦法暫停。由五部委聯合調研,由財政部主持的國有股減持辦法,實行了3個月就被證監會一家宣布暫停了。10月23日,證監會宣布首發增發停止國有股出售。
2001年中國股市彷彿打開了潘多拉魔盒「股權分置也逐漸成了一個筐,什麼問題都可以往裡裝。」「海歸派」官員又陸續推出了「市場化」和「國際化」改革,其中大多「水土不服」,在強力推行中,又在股權分置的框架下被扭曲。
從2001年到2005年,各種政策救市的老辦法悉數用盡之後,股市仍一蹶不振。此前的「國九條」也不敵頹勢,溫總理講話也被視為利空。被套股民比比皆是。「遠離毒品遠離股市」的呼聲成為交響。
2001年後中國股市開始過度擴容,盡管股市一直走跌,但融資額卻達到了近15年來融資額的40%左右。
2001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中國證監會決定境內居民可投資B股市場。
上市企業仍舊千方百計「圈錢」,可謂使盡渾身解數:從整體上市到分拆上市,從信誓旦旦到原形畢露,從欠債不還到以股抵債……而好的企業卻又紛紛海外上市。
2002年6月23日,國務院決定,除企業海外發行上市外,對國內上市公司停止執行關於利用證券市場減持國有股的規定,並不再出台具體實施辦法。國有股減持停止。
2002年6·24行情
2002年12月,中國證監會頒布並施行《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管理暫行辦法》,這標志著我國QFII制度正式啟動。
股市仍義無反顧地走上漫漫「熊」途 ———「5·19」這一生於政策、長於政策的大牛行情,終於還是死於政策失靈的陷坑裡延續多年的政策市終於走到末路:不僅政策的邊際效益遞減,且管理層信用被嚴重透支。
2003年7月 QFII 第一單
2004年1月31日出台了「國九條」《國務院關於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
2004年6月1日 證券投資基金法施行 2003年10月28日,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通過。
2004年,上證 180指數樣本股的成交額超過全部股票成交額的一半以上,上證 50指數樣本股成交額又佔到了上證 180指數的近 60%,資金正毫不猶豫地向藍籌股集中。
2004年有兩個「死亡」標志將被記入歷史:一個是,南方、漢唐、閩發、大鵬等靠「坐莊」為生的券商,資金鏈斷裂後難以為繼,或被接管或被清盤;另一個是,多年來威風八面擎「庄股」大旗的德隆系轟然倒下。
2005年 2月以來,上證指數絕地翻身,一度重返 1300點之上。4月29日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啟動 解決股權分置,就是中國股市必須要打的「遼沈戰役」。股市的「三大戰役」。5月9日,證監會迅速圈定了4家上市公司進入股權分置改革首批試點程序。上證指數重挫28點收於1130.84點,再創6年新低。
原來激進的全流通主張者如韓志國、張衛星等卻表示:試點方案不利於流通股股東,同國資委討價還價也是太難。不是一個「純潔」的過程,是一個利益博弈的結果。
2005年6月6日證監會推出《上市公司回購社會公眾股份管理辦法(試行)》,這天股指跌破千點。上午11點06分,滬市股指跌至988.32點。
2005年6月8日暴漲瘋漲了8%的「人工牛市」股票市場創下了自2002年以來的最大單日漲幅和最大單日成交記錄,滬深兩市共有120隻股票漲停,兩市共成交317億元。「虛弱的井噴」。
2005年8月22日寶鋼權證上市 每日的成交量超過股票的總交易量,達到了七八十億元。
2006年6月19日深交所 IPO第一股中工國際 中小企業板的第51隻股票。
2006年7月5日中國銀行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
2006年10月27日中國工商銀行 全球最大IPO在滬港兩地同日開盤。
2007年5月30日,財政部決定自5月30日起將證券交易印花稅稅率由1‰調整為3‰,受此影響滬指開盤4087點,跌幅5.71%,深成指開盤12651點,跌幅5.99%。
2007年,10月16日,滬指見定6124點。
2008年4月24日,經國務院批准,從即日起證券(股票)交易印花稅稅率由現行的千分之三調整為千分之一。
2008年9月19日,經國務院批准,財政部決定從2008年9月19日起,對證券交易印花稅政策進行調整,由現行雙邊徵收改為單邊徵收,稅率保持1‰。
同日,為確保國家對工、中、建三行等國有重點金融機構的控股地位,支持國有重點金融機構穩健經營發展,穩定國有商業銀行股價,中央匯金公司將在二級市場自主購入工、中、建三行股票,並從即日起開始有關市場操作。
㈧ 尋找練習題............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弧內。
1.會計核算主要是以( )作為計量尺度。
A.勞動 B.價格 C.實物 D.貨幣
2.會計核算的一般原則中、要求企業前後期間提供可比會計信息的原則是( )。
A.可比性原則 B.一貫性原則 C.配比原則 D.權責發生制原則
3.下列賬戶中( )是損益類賬戶。
A.待攤費用 B.預提費用 C.製造費用 D.財務費用
4.按照用途和結構分類、「累計折舊」賬戶屬於( )賬戶。
A.資產類 B.損益類 C.集合分配 D.調整
5.借貸記賬法的試算平衡有( )和余額平衡兩種。
A.發生額平衡 B.總賬平衡 C.明細賬平衡 D.借貸方平衡
6.在借貸記賬法下、「借」、「貸」二字表示( )。
A.記賬方向 B.記賬符號 C.記賬方法 D.記賬規則
7.企業用來核算庫存材料的賬戶是( )。
A.「物資采購 」 B.「在途物資」 C.「原材料」 D.「生產成本
8.「生產成本」賬戶的期末借方余額表示( )
A.期末完工產品的實際成本 B.期末在產品的實際成本
C.本期產品的實際成本 D.企業庫存商品的實際成本
9.待攤費用是指( )。
A.本期已經支付款項、且歸屬本會計期間負擔的費用
B.本期尚未支付款項、但應歸屬本會計期間負擔的費用
C.本期尚未支付款項、但應歸屬後續會計期間負擔的費用
D.本期已經支付款項、但應歸屬後續會計期間負擔的費用
10.預收貨款不多的企業、可以不設「預收賬款」賬戶、直接將預收的貨款記入( )。
A.「應收賬款」賬戶的借方 B.「應收賬款」賬戶的貸方
C.」應付賬款」 賬戶的借方 D.」應付賬款」 賬戶的貸方
11.下列項目中,引起資產有增有減的經濟業務是( )。
A.向銀行取得借款存入銀行存款戶 B.以現金支付職工工資
C.收回前欠貨款存入銀行 D.收到投資者投入的貨幣資金
12.將現金存入銀行這筆業務、按規定應編制( )。
A.現金收款憑證 B.現金付款憑證 C.轉賬憑證 D.銀行存款收款憑證
13.某企業用銀行存款8000元支付短期借款利息、會計人員編制的付款憑證為借「管理費用」6000元、貸「銀行存款」6000元、並已登記入賬。當年發現記賬錯誤、更正時應採用的更正方法是( )。
A.重新編制正確的付款憑證 B.劃線更正法 C.補充登記法 D.紅字更正法
14.庫存商品明細賬一般採用( )格式。
A.三欄式 B.多欄式 C.數量金額式 D.卡片式
15.在永續盤存制度下、平時( )。
A.只在賬簿中登記財產物資的增加數、不登記減少數
B.只在賬簿中登記財產物資的減少數、不登記增加數
C.對各項財產物資的增加數和減少數、都要根據會計憑證在賬簿中登記
D.對各項財產物資的增加數和減少數、都不在賬簿中登記
16.一般說來、單位撤銷、合並或改變隸屬關系時、要進行( )。
A.全面清查 B.局部清查 C.定期清查 D.技術推算盤點
17.在財產清查中、確認為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作( )處理。
A.營業外支出 B.壞賬損失 C.計入產品成本 D.財務費用
18.資產負債表中所有者權益項目正確的排列順序是( )。
A.實收資本、未分配利潤、盈餘公積、資本公積
B.實收資本、資本公積、盈餘公積、未分配利潤
C.實收資本、資本公積、未分配利潤、盈餘公積
D.未分配利潤、資本公積、盈餘公積、實收資本
19.按照我國會計准則的規定、利潤表的編制格式是( )。
A.單步式 B.多步式 C.賬戶式 D.報告式
20.直接根據記賬憑證、逐筆登記總分類賬、這種會計核算形式是( )。
A.多欄式日記賬核算形式 B.科目匯總表核算形式
C.記賬憑證核算形式 D.匯總記賬憑證核算形式
二、多項選擇題(每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計20分)以下各題中至少有兩個選項是正確的,請將題號選出填在括弧內,多選、少選、錯選或未均不得分。
1.會計核算的基本前提有( )。
A.會計主體 B.持續經營 C.會計分期 D.貨幣計量 E.獨立核算
2.會計核算的方法包括( )。
A.設置會計科目和賬戶 B.復式記賬 C.登記賬簿 D.成本計算E.財產清查
3.記賬憑證填制的依據是( )。
A.付款憑證 B.收款憑證 C.原始憑證 D.原始憑證匯總表 E.備查賬簿資料
4.材料采購成本的構成項目包括( )。
A.材料買價 B.材料的運輸費C.材料入庫前的整理挑選費用
D.材料的裝卸費 E.材料運輸途中的一切損耗
5.下列關於調整賬戶的正確表述是( )。
A.調整賬戶與被調整賬戶反映的經濟內容相同
B.調整賬戶與被調整賬戶的用途結構相同
C.調整賬戶與被調整賬戶的用途結構不同
D.調整賬戶不能脫離被調整賬戶而獨立存在
E.調整賬戶與被調整賬戶反映的經濟內容不同
6.總分類賬戶與明細分類賬戶的聯系是( )。
A.二者反映的經濟內容相同 B.二者登記賬簿的原始憑證相同
C.二者反映經濟內容的詳細程度相同 D.二者登記的記賬憑證相同
E.二者作用相同
7.對賬的內容主要有( )。
A.賬證核對 B.賬賬核對 C.賬表核對 D.賬實核對 E.內部核對
8.更換倉庫保管員時的清查屬於( )。
A.定期清查 B.不定期清查 C.全面清查 D.局部清查 E.上級檢查
9.按照財政部統一制定的格式、編制方法編制的會計報表有( )。
A.資產負債表 B.損益表 C.利潤分配表 D.商品產品成本表 E.製造費用明細
10.會計檔案定期保管的期限分為( )。
A.3年 B.5年 C.10年 D.15年 E.25年
三、判斷正誤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正確的在題後的括弧內打「√」錯誤的在題後的括弧內打「×」。
1.「主營業務成本」賬戶用來核算已經銷售的產品成本、是成本類賬戶。( )
2.所有經濟業務的發生、都會引起會計等式兩邊發生變化。( )
3.收益性支出一般形成短期資產或費用、所以在本期損益中直接扣除、資本性支出一般形成長期資產、在多個會計期間受益、所以不得在本期損益中直接扣除。( )
4.為管理和組織本單位的生產經營活動所花費的支出及廣告費等屬於企業的管理費用。( )
5.各種會計核算形式的主要區別在於登記總分類賬的依據和方法不同。( )
四、綜合題(本大題共2小題,第一小題40分;第二小題10分,共50分)
(一).資料:某企業12月份發生下列經濟業務:
1、購入不需要安裝機器一台、價值300000元、增值稅51000元、款項已用銀行存款支付。(2分)
2、購入A材料30噸、單價3000元、增值稅率17%、材料已經驗收入庫、款項尚未支付。(2分)
3、以存款預付下年度報刊訂閱費1200元。(2分)
4、算本月應付給職工的工資總額120000元。其中生產甲產品的生產工人工資50000元、生產乙產品的生產工人工資40000元、車間管理人員工資6000元、廠部管理人員工資4000元、銷售機構人員工資20000元。(4分)
5、按照應付工資總額的14%計提職工福利費。(2分)
6、本月倉庫發出材料如下表:(2分)
領用部門 A材料 B材料 合計
生產甲產品
生產乙產品
車間一般耗用
管理部門耗用 60000
40000
8000 50000
30000
2000 110000
70000
8000
2000
合計 108000 82000 190000
7、預提本月車間修理費2000元。(2分)
8.分配本月發生的製造費用、其中甲產品5600元、乙產品4800元。(2分)
9.銷售甲產品800件、單價600元、增值稅率17%、貨款尚未收到。(2分)
10.企業銷售一批不需要的材料2000元、增值稅340元、款項已收到存入銀行。該批材料購入時的成本為1800元。(4分)
11.結轉本月完工入庫產品的生產成本85000元。(2分)
12、計算本月應交消費稅2000元、應交教育費附加200元。(2分)
13、結轉本月已銷產品的銷售成本25600元。(2分)
14、經批准將盤盈的固定產50000元轉入營業外收入。(2分)
15、將本期收入、費用結轉「本年利潤」。(4分)
16、假定應納稅所得額與利潤總額一致,計算並結轉所得稅費用,所得稅稅率為25%。(4分)
要求:根據上述業務編制會計分錄。
(二)、編制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10分)
某企業20××年5月31日銀行存款日記賬余額為143900元、銀行對賬單余額為152000元、經逐筆核對查明有下列未達賬項:
1.企業於5月27日開出轉賬支票一張、金額4500元、銀行尚未入賬。
2.5月29日銀行代企業收回銷貨款7500元、企業尚未收到收款通知。
3.5月31日、銀行代扣企業借款利息600元、企業尚未接到付息通知。
4.企業在5月31日收到轉賬支票一張、金額為3300元、送存銀行、銀行尚未入賬。
要求:對上述未達賬項進行分析後編制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
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
20××年5月
項目 金額 項目 金額
銀行對賬單余額
加:
減: 企業銀行存款日記賬余額
加:
減:
調整後余額 調整後余額
《會計學基礎》模擬試題第一套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請將正確選項填在括弧內(每題1分共2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D C A B C B D B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B D C C A A B B C
二、多項選擇題:請將正確選項填在括弧內(每題2分共20分)
1.ABCD 2.ABCDE 3.CD 4. ABCDE 5. ACD 6. AD 7. ABD 8. BD 9. ABC 10. ABCDE
三.判斷題
題號 1 2 3 4 5
答案 × × √ × √
四、綜合題
(一)會計分錄
1.借:固定資產351000
貸:銀行存款351000
2.借:原材料9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15300
貸:應付賬款105300
3.借:待攤費用1200
貸:銀行存款1200
4.借:生產成本-甲50000 5. 借:生產成本-甲7000
-乙40000 -乙5600
製造費用6000 製造費用840
管理費用4000 管理費用560
銷售費用20000 銷售費用2800
貸:應付職工薪酬-工資120000 貸:應付職工薪酬-福利費16800
6.借:生產成本-甲110000 7.借:製造費用2000
-乙70000 貸:預提費用2000
製造費用8000
管理費用2000
貸:原材料-A108000
-B82000
8.借:生產成本—甲5600 9.借:應收賬款561600
-乙4800 貸:主營業務收入480000
貸:製造費用104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81600
10.借:銀行存款2340 借:其他業務成本1800
貸:其他業務收入2000 貸:原材料18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340
11.借:庫存商品-甲50000
-乙35000
貸:生產成本85000
12.借:營業稅金及附加2200 13. 借:主營業務成本25600
貸:應交稅費2200 貸:庫存商品25600
14.借:待處理財產損溢50000
貸:營業外收入50000
15.借:本年利潤58960
貸:管理費用6560
銷售費用22800
營業稅金及附加2200
主營業務成本25600
其他業務成本1800
借:主營業務收入480000
其他業務收入2000
營業外收入50000
貸:本年利潤532000
16.借:所得稅費用118260
貸:應交稅費118260
借:本年利潤118260
貸:所得稅費用118260
(二)、編制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
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
20××年5月
項 目 金額 項 目 金額
銀行對賬單余額
加:企業已收銀行未收
減:企業已付銀行未付 152000
3300
4500 銀行存款日記賬余額
加:銀行已收企業未收
減:銀行已付企業未付 143900
7500
600
調節後余額 150800 調節後余額 150800
上一篇文章:會計學基礎期末考試
㈨ A企業發生如下與股票投資有關的經濟業務: (1)2007年7月20日從股票市
(1)借: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司股票—成本270000
(2) 投資收益—200
(3) 貸:其他貨幣資金—存出投資款270200
(4) 借:應收股利—公司15000
(5) 貸:投資收益 15000
(6) 借:其他貨幣資金—存出投資款15000
(7) 貸:應收股利—公司股票15000
(8) 借:其他貨幣資金—存出投資款173880
(9)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司股票一成本135000
(10) 投資收益38880
(11)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15000
(12)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司股票—公允價值變動15000
(13)借:其他貨幣資金—存出投資款10000
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司股票—公允價值變動15000
投資收益40000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司股票—成本15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