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市值市價 » 有沒有同股不同權的股票市場

有沒有同股不同權的股票市場

發布時間: 2021-08-07 11:48:39

㈠ 同一個上市公司可以在兩個地方都上市嗎

同一個上市公司可以在兩個地方上市,在港股市場,擬上市公司都要根據《上市規則》的要求申請上市。

作為此次上市改革的一部分,港交所在《主板上市規則》新增三個章節並對現行《上市規則》條文作相應修訂,允許未能通過主板財務資格測試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允許「同股不同權」的公司上市;為尋求在香港作第二上市的中資及國際公司設立新的第二上市渠道。

(1)有沒有同股不同權的股票市場擴展閱讀:

並非所有公司都可以享受最受市場關注的同股不同權上市待遇。港交所指出,擬上市公司除必須證明它們有資格及適合以不同投票權架構上市外,還有市值要求。

港交所擬初期只接納上市時預期市值不少於100億港元的不同投票權架構公司申請上市。如不同投票權架構申請人上市時的預期市值少於400億港元,港交所也建議要求該擬上市公司在最近一個經審計會計年度取得不少於10億港元的收入。

㈡ 同股不同權什麼意思

「同股不同權」是對雙層股權架構的通俗說法,採用這類資本架構的公司股份會分為投票權不同的普通股,通常命名為A股和B股。

其中A股為一股一票,在市面上可以正常流通;B股則為一股多票的超級投票股(每股投票權通常有2-20張),不能隨意轉讓,轉讓的話要放棄投票特權、先轉化為普通投票權股票,它通常為管理團隊所持有。

需要說明的是,AB股在分紅上的權利是一致的。

雙層股權資本架構的出現,讓公司創始人或管理團隊可以以少數股份把握對公司的控制權。對他們來說,這種股權架構可以實現擴大融資和不喪失控制權的雙重目的。

此外,對很多投資者來說,他們只關心股票上的收益,並不在意公司的決策權。這種情況下,雙層股權架構得以實施並被市場接受。

(2)有沒有同股不同權的股票市場擴展閱讀:

「同股不同權」的雙層股權架構存在的問題:

在雙層股權架構下,意味著持有少數股份的管理團隊掌握著控制權,股份制度下原有的對管理人員的內部監管機制很大程度上就會失效。

這種情況下,當管理團隊做出損害公眾投資者利益的行為時,很難通過內部機制來遏制。

很多時候,雙層股權架構公司,需要外部司法機關和監管部門來進行監督,並在出現問題時為公眾投資者提供救濟。

也就說,開放雙層股權架構公司上市,對當地的司法系統和監管機制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㈢ 中國允許同股不同權嗎

中國是否允許同股不同權,這個女的去專業的機構去問一下相關的工作人員才懂。

㈣ 非流通股和流通股,這兩類股票形成了「不同股不同價不同權」

大家都知道,中國股市是「股權分置」的,以國有股為主的非流通股不隨股市漲跌。這就是說非流通股沒有進入股市,它只享受上市公司融資的好處,而不承擔任何股市風險,把一切風險都推給了流通股股東。上市公司的2/3是非流通股,公司的決策層、管理層等都是非流股東,上市公司的絕大多數行為都是非流通股東說了算。比如:上市公司的大股東掏空上市公司,流通股東是反對的,可上市公司大股東和上市公司照掏不誤。這是誰的權力大?上市公司任意更改投資方向、任意挪用資金等等,都是流通股東反對的,但是,上市公司照做不誤。這是誰的權力大?上市公司在股權分置情況下再融資,流通股東是反對的,可上市公司照做不誤。這又是誰的權力大?......
「股權分置」造成了同股不同質、同股不同價、同股不同權、同股不同利等。公司法要求股份公司各股東之間要同股、同權、同價。顯然「股權分置」不符合公司法。又由於證券法是以全流通為基礎的,「股權分置」使非流通股不流通,只有流通股流通,也不符合證券法。盡管如此,「股權分置」照樣存在。這是流股東及其反對的,結果怎樣呢?這又是誰的權力大?

這次「股權分置」改革,雖說證監會把表決權給了流通股東,但是否解決「股權分置」問題、什麼時候解決、用什麼方式解決、不都是非流通股股東說了算嗎?不都是國資委說了算嗎?即便是管理層說了算它不也是國有股東之一嗎?它主要的不也是為國有股利益著想嗎?這又是誰的權力大?

㈤ A股同股不同權有什麼好處

對管理層有好處:

  1. 權力沒有被稀釋;

  2. 風險可以轉嫁給其他懵然無知的小股東。

對股東沒好處:

  1. 花了同樣的錢卻沒有公司的話語權,就相當於民主國家交了稅沒有投票權一樣;

  2. 自己也成了韭菜,不是公司主人翁。

對證券市場影響:

  1. 吸引了更多有野心管理層的公司來上市;

  2. 股民不再有什麼股東權益,只將股票當作投資品,進行頻繁交易套利,證券市場中介都吃到了好處;

至於對經濟而言沒什麼影響,美國牛市也不是同股不同權的互聯網公司撐起的,而是美元霸權下美元迴流資金注入帶來的自然結果,互聯網公司同股同權和同股不同權對經濟影響沒有差別。

不要覺得公司經營者有多遠見,利益面前是沒有遠見卓識的,風口上的英明往往在退潮後凸顯真實,不要想不開被表象迷惑。決定一個公司發展好壞的不是決策層,而是執行層,中間管理層越優秀,公司才會越優秀。

㈥ 同股不同權的模式簡介

通常公司的股權結構為一元制,也即所有股票都是同股同權、一股一票,但在發達國家市場的二元制(又稱雙重股權結構、AB股結構)股權結構中,管理層試圖以少量資本控制整個公司,故而將公司股票分高、低兩種投票權,高投票權的股票每股具有2至10票的投票權,稱為B類股,主要由管理層持有;低投票權由一般股東持有,1股只有1票甚至沒有投票權,稱為A類股。作為補償,高投票權的股票一般流通性較差,一旦流通出售,即從B類股轉為A類股。
目前阿里巴巴的合夥制就含有這種雙重股權結構的精髓,追求同股不同權,當然也有其自身的特色。在阿里巴巴的公司股權中,日本軟銀持股36.7%、雅虎持股24%,兩者在阿里巴巴四人組成的董事會各佔一個席次;阿里巴巴有28位合夥人(日本軟銀和雅虎作為外部投資者不是合夥人),馬雲及他的合夥人只擁有阿里巴巴集團約10%的股份(馬雲持有7%左右的股份),他們有權提名董事會的大部分董事,然後阿里巴巴的股東們可以否決合夥人提出的董事候選人,但之後這些合夥人將重新挑選新的候選人以供股東批准。另外,合夥人之間通過合同相互制約,比如合夥制實行一人一票,罷免合夥人需要得到所有合夥人51%的投票支持,等等。
按目前香港聯交所的規定,除特殊情況外,不再考慮公司雙重股權結構;去年阿里巴巴推動在港上市,馬雲曾希望,即便上市之後創始人也依然緊握公司掌控權,為此希望維持合夥人治理制度,不過港交所堅持「所有股東應得到平等對待」,致使香港上市未能成行。之後,阿里巴巴收到紐交所和納斯達克的書面確認書,確認該集團讓其合夥人控制董事會成員提名權的計劃在美國可被接受;2014年阿里巴巴接受了這個提議。顯然,保住了合夥人制度,不管其他大股東有什麼持股優勢,馬雲及其合夥人仍可掌控阿里巴巴 。

熱點內容
年前買的基金什麼時候可以到賬 發布:2025-05-22 12:20:56 瀏覽:340
期貨對沖用什麼軟體好 發布:2025-05-22 12:18:40 瀏覽:138
歷史上股票暴跌 發布:2025-05-22 12:00:12 瀏覽:146
為什麼美國銀行市值那麼低 發布:2025-05-22 11:57:56 瀏覽:827
學投資學可以自己投資股票嗎 發布:2025-05-22 10:52:43 瀏覽:228
曼卡龍股票歷史交易記錄 發布:2025-05-22 10:52:42 瀏覽:422
鋅業股份股票歷史價格 發布:2025-05-22 10:42:16 瀏覽:291
如何看自己在股市總共賺了多少錢 發布:2025-05-22 09:50:45 瀏覽:797
基金投資過程和結果哪個重要 發布:2025-05-22 09:48:23 瀏覽:667
從投資角度對股票分類股票分為 發布:2025-05-22 09:36:17 瀏覽: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