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股票市場效率
1. 如何理解股票市場比喻
這有個恰當的比喻,你可以看一下 假設一個市場,有兩個人在賣燒餅,有且只有兩個人,姑且稱他們為燒餅甲、燒餅乙。假設他們的燒餅價格沒有物價局監管。假設他們每個燒餅賣一元錢就可以保本(包括他們的勞動力價值)假設他們的燒餅數量一樣多。——經濟模型都這樣,假設需要很多。 再假設他們生意很不好,一個買燒餅的人都沒有。這樣他們很無聊地站了半天。甲說好無聊。乙說好無聊。看故事的你們說:好無聊。這個時候的市場叫做很不活躍!為了讓大家不無聊,甲對乙說:要不我們玩個游戲 乙贊成。於是,故事開始了......甲花一元錢買乙一個燒餅,乙也花一元錢買甲一個燒餅,現金交付。甲再花兩元錢買乙一個燒餅,乙也花兩元錢買甲一個燒餅,現金交付。甲再花三元錢買乙一個燒餅,乙也花三元錢買甲一個燒餅,現金交付。......於是在整個市場的人看來(包括看故事的你)燒餅的價格飛漲,不一會兒就漲到了每個燒餅60元。但只要甲和乙手上的燒餅數一樣,那麼誰都沒有賺錢,誰也沒有虧錢,但是他們重估以後的資產「增值」了!甲乙擁有高出過去很多倍的「財富」,他們身價提高了很多,「市值」增加了很多。這個時候有路人丙,一個小時前路過的時候知道燒餅是一元一個,現在發現是60元一個,他很驚訝。一個小時以後,路人丙發現燒餅已經是100元一個,他更驚訝了。又一個小時以後,路人丙發現燒餅已經是120元一個了,他毫不猶豫地買了一個,因為他是個投資兼投機家,他確信燒餅價格還會漲,價格上還有上升空間,並且有人給出了超過200元的「目標價」(在股票市場,他叫股民,給出目標價的人叫研究員)。在燒餅甲、燒餅乙「賺錢」的示範效應下,甚至路人丙賺錢的示範效應下,接下來的買燒餅的路人越來越多,參與買賣的人也越來越多,燒餅價格節節攀升,所有的人都非常高興,因為很奇怪:所有人都沒有虧錢......這個時候,你可以想見,甲和乙誰手上的燒餅少,即誰的資產少,誰就真正的賺錢了。參與購買的人,誰手上沒燒餅了,誰就真正賺錢了!而且賣了的人都很後悔——因為燒餅價格還在飛快地漲......那誰虧了錢呢答案是:誰也沒有虧錢,因為很多出高價購買燒餅的人手上持有大家公認的優質等值資產——燒餅!而燒餅顯然比現金好!現金存銀行能有多少一點利息啊哪比得上價格飛漲的燒餅啊甚至大家一致認為市場燒餅供不應求,可不可以買燒餅期貨啊於是出現了認購權證......有人問了:買燒餅永遠不會虧錢嗎看樣子是的。但這個世界就那麼奇怪,突然市場上來了一個叫李子的,李子曰:有虧錢的時候!那哪一天大家會虧錢呢假設一:市場上來了個物價部門,他認為燒餅的定價應該是每個一元。(監管)假設二:市場出現了很多做燒餅的,而且價格就是每個一元。(同樣題材)假設三:市場出現了很多可供玩這種游戲的商品。(發行)假設四:大家突然發現這不過是個燒餅!(價值發現)假設五:沒有人再願意玩互相買賣的游戲了!(真相大白)如果有一天,任何一個假設出現了,那麼這一天,有燒餅的人就虧錢了!那誰賺了錢就是最少佔有資產——燒餅的人!這個賣燒餅的故事非常簡單,人人都覺得高價買燒餅的人是傻瓜,但我們再回首看看我們所在的證券市場的人們吧。這個市場的有些所謂的資產重估、資產注入何嘗不是這樣在ROE高企,資產有高溢價下的資產注入,和賣燒餅的原理其實一樣,誰最少地佔有資產,誰就是賺錢的人,誰就是獲得高收益的人!所以作為一個投資人,要理性地看待資產重估和資產注入,忽悠別人不要忽悠自己,尤其不要忽悠自己的錢!在高ROE下的資產注入,尤其是券商借殼上市、增發購買大股東的資產、增發類的房地產等等資產注入,一定要把眼睛擦亮再擦亮,慎重再慎重!因為,你很可能成為一個持有高價燒餅的路人。
2. 股票市場的效率分為幾個層次,從這個角度出發說明技分析的合理性
技術分析沒有什麼合理性,更多都是馬後炮,有點像走完走似的,你回顧一樣這個東西沒有什麼用。而且短期突發事件比較多,你也不能預判明天都出什麼事兒啊。
3. 股票市場回報率和股票市場效率的關系
首先,你問的問題有問題。公司效率是什麼?你想問得是不是股票與公司的盈利率有什麼關系吧?
公司的業績好,盈利率高,那麼它漲得可能就很大,反之就很小。
誰都願意買一個公司盈利好的股票,所以,公司效益好就可以吸引資金,引來更多的股民來選擇這支股票。
4. 我國目前股票市場效率如何
股票肯定不會一直上升的,但是面臨即將到來的奧運,有兩種說法,一個是會在之前降溫,一個是說會維持到奧運之後,個人覺得後者可能性更大一點,只是整體會在振盪中前行。泡沫/崩盤等意味著資金的撤出帶來股市的突然崩裂,那後果是很嚴重的,政府在干預的同時也不會過於激進,所以當前炒股只要適當把握風險,還是有很多機會的。
5. 股票市場的建立與發展可以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怎麼理解
人們都把錢放到股市了,不存銀行了,就這點來看可以理解成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
6. 如何理解資本市場效率原則
資本市場效率高反映的是市場能夠快速的對企業的行動作出反映,例如當前的資產市場效率較高,當企業發放股票股利之後並不代表企業的經營業績就好,所以公司的股價不會上漲。
也就是可以理解為資本市場有效,在資本市場有效的情況下,任何投資者獲得的信息都是完全相同的,每個人都可以獲得全部的信息,因此對於投資者來說,每個投資者都無法獲得超額的利益,從而也不會因業一些人為的舉動而使得股價波動。
7. 市場效率理論的現實意義
簡單的說,如果市場強式效率,則不可能有內幕交易,因為股價已經反映了所有已公開和未開的信息。如果一個市場處於弱效率,則內幕交易就會很多。
像我國證券市場則處於無效率與弱型效率之間,內幕交易、老鼠倉很多。
像美國則處於半強式效率與強式效率之間,雖有內幕交易,但是不多。
我國證券市場效率現狀
雖然我國證券市場近些年已取得了飛速發展,但總的說來,我國證券市場效率和仍處在一個較低水平上,有研究表明發達國家和新興工業國家的證券市場效率已達到弱型效率正向半強型效率過渡,而我國證券市場效率是否達弱型效率仍然存在爭議。突出地表現在:
1.股票市場與債券市場的非均衡。中國證券市場的重要缺陷之一,是股票市場與債券市場發展的嚴重非均衡,企業直接融資主要來源於股票市場,企業債和公司債收縮。自90年代以來,在中國證券市場兩種最主要的融資工具中,股票市場的發展速度遠遠快於債券市場。目前,非上市公司偏好於爭取上市募股融資,上市公司則偏好於配股和增發新股。這與國外成熟市場經濟國家企業融資決策次序「內部融資-債務融資-股權融資」相背離。在我國,盡管企業債券的出現比股票早,而且發行企業債券的優勢也相當明顯,但從我國10多年債券發行的情況看,我國企業債券的發展相當緩慢。
2.股票市場內部結構性缺陷。與發達國家成熟證券市場相比,我國證券市場最顯著問題之一就是股票市場內部結構的非均衡性,股票市場被嚴重分割,市場結構不健全,缺乏有效、統一的市場體系。股票市場結構缺陷首先表現為上市公司股權結構的嚴重分割。目前,我國上市公司股權結構較為復雜,既有A股、B股、H股,又有國家股、法人股、內部職工股、轉配股等劃分。A股、B股、H股雖然能夠在證券市場上流通,但三種股票卻因流通市場的不同而彼此處於分割狀態。由於市場上只有社會公眾股可以流通,大量由國家銀行貸款和國家所有股權構成的企業資本不能上市,直接引起了股票市場上的同股不同權、同股不同利問題,這種股權結構被嚴重分割的狀況,不利於資源的有效配置,也降低了證券市場的效率。
3.債券市場內部結構性缺陷。債券市場結構呈現出國債和政策性金融債主導債券市場,企業債和公司債收縮的局面。自從1981年恢復國債發行以來,中國債券市場的發展經歷了迅速的發展階段。中國債券的分類與其他市場經濟國家基本相同,但從其性質而言卻與國外債券差異很大,主要表現為我國債券的政企不分。特別是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發行的國家投資公司債、國家投資債等,均由國家計委和各大專業銀行發行,由國家財政作擔保,除了其用途以外,與國債性質並無二樣。
4.信息披露不完善。我國證券市場在信息披露的充分性、分布的對稱性及時效性與西方發達國家的情況存在較大差距。(1)信息披露不充分性。我國的許多上市公司以自身利益為中心,報喜不報憂,只公布對自己有利的信息,甚至有的公司發布虛假信息。這使投資者無法獲得全面准確的信息,難以做出正確的投資決策,降低了市場效率。(2)信息披露分布的不對稱性。一方面由於缺乏有效的、權威的信息公布和傳遞渠道,使得各種各樣的小報傳播的小道消息、謠言滿天飛,低質量的信息傳播泛濫。另一方面,部分公司對其信息公開化不夠,大多數投資者不能獲得應該獲取的信息,極少數投資者卻能通過採取不法手段獲得公司的內幕信息。(3)信息披露存在的時滯性。有的上市公司故意拖延信息的公布,不按期公布財務報告,不及時公布重大投融資事項、委託理財事項等。 (4)信息開發不充分。信息的開發是費時而又費財的,只有機構投資者才有能力承擔,對個體投資者來講無力承擔。我國的證券市場上機構投資者不僅數量少,而且規模小,存在時間短,缺乏專業的信息開發人員,市場信息開發嚴重不足,大部分投資者依靠各種「小道消息」進行投資決策。
8. 中國股票市場現在是處於什麼市場效率狀態下
中國股票市場從6120點位一口氣跌倒3100點位,短期的跌幅超過50%,這是在世界股票市場少見的狀態,所以毫無疑義現在的中國股票市場是處於嚴重的弱效率市場。
9. 如何判斷股票市場有效率,我國股票市場有效率嗎
關注國信證券浙江分公司,一個有價值的微信公眾號,【投資早知道】【投顧看市場】【國信談股論金】,相信對你投資理財會有所幫助。
10. 如何判斷股票市場是否有效率
我只懂市盈律,凈資產收益律,股票市場有效律偶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