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蒙地產的股票市值最新排名
A. 西蒙國際股票資金有保證嗎
只有國家批準的才是有保證的,自己的資金安全第一。請慎重。
B. 中國2010福布斯排行榜前十名都是誰
西哥電信巨頭卡洛斯-斯利姆·赫魯(Carlos Slim Helu)超越比爾·蓋茨成為今年的世界新首富,其財富為535億美元,這是近三年來世界首富的第三次易主。 斯利姆擁有的財富達535億美元,相比去年上漲了185億美元;富豪榜排名第二的是比爾·蓋茨,其擁有的財富為530億美元,相比去年上升了130億美元;排名第三方的是沃倫·巴菲特,其擁有的財富為470億美元,相比去年上升了100億美元。
在全球經濟復甦的過程中,斯利姆持有的多項電信業資產,例如運營商America Movil大幅升值,這使他的財富總值超過蓋茨和沃倫·巴菲特,成為新的全球首富。斯利姆目前財富約為535億美元,在過去12個月中增長了185億美元。America Movil股價過去一年上漲35%,斯利姆持有該公司230億美元股票。
蓋茨在過去15年中有14年均為全球首富。他的身家目前為530億美元,在全球富豪榜上排名第二。過去一年中,隨著微軟股價上漲50%,他的財富也增長了130億美元。蓋茨個人投資平台Cascade的價值也在增長。
由於伯克希爾·哈撒韋(Berkshire Hathaway)公司股價的上漲,巴菲特的個人財富在過去一年中增長100億美元,達到470億美元。巴菲特目前排名第三。在2008年全球股市的大跌中,巴菲特對高盛投資50億美元,對通用電氣投資30億美元。他近期又以26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鐵路公司Burlington Northern Santa Fe。
在致伯克希爾·哈撒韋股東的年度郵件中,巴菲特表示:「在過去兩年的混亂中,我們投入了大筆資金做准備。現在這些已經開始收益。」
實際上過去一年中,全球許多富豪的資產都大幅升值。今年,進入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的富豪平均身家為35億美元,較一年前上升5億美元。全球目前有1011名身家達10位數的富豪,高於1年前的793名,但仍低於2008年的1125名。在去年進榜的所有富豪中,只有12%身家出現下跌。
美國的億萬富豪仍然最多,但所佔比例正在下降。去年有45%的億萬富豪是美國人,今年這一比例下降指40%。此外,去年美國富豪佔全球富豪財富總值的44%,而今年下降至38%。
在新進榜的97名億萬富豪中,只有16%來自美國。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亞洲新進榜富豪的人數很多。由於一些大公司的上市,以及亞洲股市的大幅上漲,亞洲新增了104名富豪,目前億萬富豪人數僅比歐洲少14人。
在今年的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有27名新進榜億萬富豪來自中國,包括吉利汽車董事長李書福。去年12月,吉利汽車宣布了從福特手中收購瑞典品牌沃爾沃的計劃,這筆交易預計將於今年3月完成。包括香港在內,中國已擁有89名億萬富豪,僅次於美國。
俄羅斯目前擁有62名億萬富豪,其中有28人在去年掉出富豪榜後再次上榜,這主要是由於大宗商品市場2008年表現慘淡。今年重新進入富豪榜的富豪共有164人。此外,11個國家的富豪人數較此前一年翻倍,包括中國、印度、土耳其和韓國。
去年榜單上的30人今年掉出富豪榜,其中包括冰島企業家托爾·比約戈夫森(Thor Bjorgolfsson)、俄羅斯大亨波利斯·別列佐夫斯基(Boris Berezovsky)以及沙特富豪曼恩·阿爾薩尼(Maan Al-Sanea)。
此外,去年富豪榜上的13人在過去一年中去世,其中包括房地產開發商梅爾文·西蒙(Melvin Simon)和玻璃大王威廉·戴維森(William Davidson)。(張楠)
附:《福布斯》富豪榜前十名:
名......
C. 福布斯排行榜
排名 姓名 凈資產(億美元) 國籍
1卡洛斯-斯利姆740墨西哥
2 比爾-蓋茨560美國
3沃倫-巴菲特500美國
4伯納德-阿諾特410法國
5 拉里-埃里森395美國
6拉克希米-米塔爾311印度
7阿曼西奧-奧特加310西班牙
D. 世界資產最大的十大公司
世界總資產排名前十的公司有:貝萊德集團、先鋒集團、道富全球投資管理、富達投資、安聯資產管理、瑞銀集團、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紐約梅隆銀行、法國農業信貸銀行、摩根大通資產管理等,排名不分先後。
溫馨提示:以上解釋僅供參考,不作任何建議。
應答時間:2020-12-09,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E. 王健林主動去地產化 2016萬達銷售目標下調4成
作為國內商業地產龍頭,萬達在2016年初向市場投放了一顆「炸彈」:下調地產銷售目標至1000億,相比去年逾1600億的銷售額,下調幅度近40%。
1月11日,萬達商業公布經營數據,預計2016年整體的合同收入約為1300億元,其中房地產合同銷售預計約為1000億元。而在2015年,萬達商業實現合同銷售額約為1640.8億元。
如果按照這一節奏,2016年或更久之後,萬達地產銷售將可能降至千億以下,萬達將從此退出千億房企陣營;而與此同時,同樣在多元化路上疾行的恆大,在2015年邁進了2000億陣營,龍頭老大萬科2016年將沖擊3000億,對於絕大多數地產商來說,即使轉型,原本的主營業務也依然在擴大規模。
萬達這一次轉舵,是否又一次的獨辟蹊徑?之前的數次轉型,王健林將萬達從一家偏居一隅的房地產開發商帶領至國內商業地產老大的位置。而這一次,他又將引領萬達這艘巨艦駛向何方?
劇烈的輕資產轉型
對於此次下調銷售目標,萬達的解釋是,公司將繼續推進戰略轉型,房地產銷售將不再是公司業績未來的主要增長方向。
隨著房地產告別黃金十年進入「白銀時代」,在利潤率下降、庫存高企的情況下,多數房企都開始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謀劃多元化發展的模式。萬達則是諸多轉型房企中,行動最為迅猛的一家。
下調銷售目標,降低地產業務比重,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王健林發起的「自我革命」、「主動調控」的結果。2015年初,萬達啟動第四次轉型,王健林便聲稱萬達將要大規模輕資產,不再依賴地產銷售業務,並且從此開始撕去「地產」標簽,向國際化的消費服務商轉變。
承載萬達此種轉型的核心手段是輕資產。去年開始,萬達改變了以售養租的模式,未來住宅和公寓不用再先賣掉作為融資手段。
王健林介紹,萬達商業的輕資產路線將是由別人來投資建設萬達廣場,萬達負責選址、設計、建造、招商和管理,所產生的租金收益萬達與投資方按一定比例分成。他指出,這種模式萬達不需投一分錢,但每年獲得的收益可觀,可減少資金壓力,降低企業負債,大幅提升凈利潤率和凈資產收益率。
此外,這種模式的好處是靠租金獲得收入,企業發展不受房地產形勢、房價高低影響,這就把經濟周期熨平了,使收入更加穩定。
從2015年的租金收入看,輕資產化模式初顯成效。數據顯示,去年萬達廣場租賃收入144億元,同比增長30.7%,由於租金大幅增長,租金收繳率及物管費收繳率達到100%,租金利潤占萬達商業利潤比重預計超過35%。
萬達預計,2016年公司物業租賃業務仍將高速增長,因此核心凈利潤也將保持較快的增長。王健林的遠期目標則是,在三年內將租金占凈利潤的比重提升超過50%。
而萬達所持有的物業面積再創新高,使其後續租金收入增長成為可能。業績快報顯示,2015年萬達新增持有物業面積475.5萬平方米,累計持有2632.1萬平方米,在全球不動產企業中排名第一,已經超過美國的「商業地產大鱷」西蒙地產。
2016年萬達也將繼續輕資產化模式的轉型,去年萬達萬科達成戰略合作,萬達將把多個項目的住宅和公寓開發業務交給萬科來做。據萬科董秘譚華傑透露,雙方合作的規模將在千億以上。
萬達還將在全國加快擴張萬達廣場的規模。2016年計劃開業50多個萬達廣場,其中超過20個是輕資產項目。王健林透露,在輕資產模式的支持下,萬達商業的目標是到2020年開業400個至500個萬達廣場;十年後,萬達爭取在全國建1000個萬達廣場。萬達寄望於輕資產的快速擴大規模來產生邊際效應,帶動其旗下其他板塊的業務增長。
嚴躍進認為,萬達的輕資產商業模式在盈利方面有較好前景,為國內其他開發商的轉型提供了樣本。
不過,萬達的租金收入是否可以保持持續增長,還要看其在大量的二三四線城市的運營情況,受累國內經濟低迷,目前很多二三四線城市商業出租已出現了下滑。
萬億萬達想像
商業地產「去重」僅僅是萬達「去地產化」的第一步,萬達的終極目標是,打造一家商業消費服務企業。
基於這一定位,萬達的業務收入和凈利潤來源,也將不再是「賣房子」,而是轉為租金、文化、院線、以及金融的收入,這些板塊的收入在2015年均獲得了大幅增長,彌補了地產銷售收入的放緩。
除了租金收入大增,2015年,萬達文化集團的收入達到了512.8億元,同比增長達到45.7%。其旗下的萬達院線擴張營收情況也相當可觀。數據顯示,萬達院線2015年收入80億元,同比增長49.9%,其中票房63億元,同比增長49.6%;線上票房收入突破40億元,同比增長超過240%。
更亮眼的數據來自於萬達金融集團。這家成立不過半年的金融公司收入達到208.9億元,完成了年度計劃的697%。此前萬達透露將完成多起銀行、證券、保險公司並購。目前,萬達持有百年人壽11.55%,成為後者最大單一股東。
隨著上述業務的收入比重增加, 它們將逐漸取代地產銷售在整個集團中的更多比重,而萬達的轉型,將隨之成功。
「到2016年,萬達服務業將會首次超過房地產。從嚴格意義上講,明年萬達就不再是房地產企業。」在去年的萬達半年內部會議上,王健林表示。
與此同時,萬達將「服務業收入和凈利潤佔比超過65%」的目標提前至2018年完成。
為此,萬達在全球范圍內進行了多項並購,以實現其目標。以萬達院線為例,萬達院線近年來在國內外啟動了多起並購,其中包括美國第二大影院AMC和澳洲第二大院線Hoyts。
萬達從去年以並購切入布局體育領域。年初,萬達以4500萬歐元收購足球俱樂部馬德里競技隊20%股份;2月牽頭並購全球著名體育媒體製作及轉播公司盈方體育傳媒集團100%的股權;緊隨其後收購美國世界鐵人公司(WTC)。
王健林認為,中國的體育產業還處於「嬰兒期」,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接下來體育產業也將會有跨越式的發展。他同時寄望於通過體育產業把旅遊等相關產業做得更大。
實際上,作為萬達文化旗下布局了多年的項目,萬達文化旅遊城目前在全中國已有10個項目,其中3個已經開業,分別是長白山度假區、武漢中央文化區和西雙版納度假區。王健林對於旅遊產業頗具野心,他曾公開表示,2020年萬達將被打造成為全世界規模最大的旅遊公司。
此外,萬達對於金融板塊布局十分明確,就是要打造互聯網+金融的模式。2014年12月,萬達以3.15億美元收購快錢68.7%的股權,獲得了自己獨立的支付系統,去年5月,萬達金融+快錢開始C端布局,推出了首款互聯網金融「寶寶」類理財產品「快利來」,6月份其與快錢共同推出了一款商業地產眾籌、互聯網金融產品「穩賺1號」,這使得萬達金融收入飆升697%。
萬達內部人士透露,萬達今年將提出新的三大產業計劃。業內預計將是文化旅遊、金融產業、電子商務3個產業。
按照王健林的設想,到2020年萬達的資產將超過2000億美元,市值超過2000億美元,收入超過1000億美元,凈利潤超過100億美元。屆時,萬達將可能成為第一家市值超萬億的具有房地產基因的公司。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6-01-12,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買新房,就上搜狐焦點網
F. 基金經理人的全美最佳
新浪財經訊 。 最新一期的美國《財智月刊》雜志於2011年1月11日正式出刊,本期封面文章標題為「全美最佳共同基基金經理人」。藉助業內研究機構晨星公司(Morningstar)的數據,該刊對全美6800多家共同基金進行了篩選,進而評選出近5年來業內表現最優的基金和經理人。
掌管著規模高達170億美元費爾霍姆基金(FairholmeFund)的基金經理,布魯斯-伯考維茨(Bruce Berkowitz)在業界的名聲已接近了大師巴菲特。不管市況如何,他管理的基金在這些年裡每年的收益率都超過了標普500指數的漲幅。費爾霍姆的基金在前10年內的年均收益達12%,而這期間有時的市況相當糟糕。晨星公司對伯考維茨的評價很高。
伯考維茨的表現令眾多經理人望塵莫及。共同基金一直遭到人們的詬病,其原因是多重的。據摩根斯坦利的研究結果顯示,逾25%的主動管理型的股票基金,表現不及各類對應指數,落後於這些指數5%或更多。這是自1998年以來的最糟表現,它解釋了投資者為何選擇像債券和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等其他品種來迴避股票投資的原因。更令人擔心的是,僅7%的主動管理型股票基金業績較對應業績基準好5%,或略高些。
分析師們認為,這類基金錶現的如此之糟,是大多數基金經理人,每年都無法讓基金的收益比指數高出至少2%,以此掙出他們的管理費和交易成本。不確定的經濟形勢讓許多經理人為投資安全而持有更多現金。然而,一旦市場走高,此策略便出現負面效果。對大多數主動管理型的經理人而言,2010年的確是個非常糟糕的年份。
下面的問題是,尋找可在如此糟糕市況下仍能跑贏大市的基金經理人。其實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經驗。要滿足合同規定的基金的良好表現,或想要平巴菲特的投資記錄是一件很難的事,但大幅跑贏各對應業績基準的基金經理人都是多年堅持自己投資策略的行家裡手。獲勝的經理人掌管基金的時間,要比普通基金經理平均多出50%。這讓他們無論是在應對像美國國際集團(AIG )這類垮台巨人,或是新興經濟體的高風險市況時,都顯得信心十足,游刃有餘。他們經營的基金雖不是同類中最廉價的基金,但有著長期優異表現的經理人收獲的絕不僅僅是管理費。
《財智月刊》每年要在全美6800多家基金挑選出很少幾家表現最優秀的基金。為在以下4類基金中選出頂級表現的基金,評選中會充分考慮經理人的經驗,而放棄那些收取極高費用的基金。本刊還利用晨星公司的數據,挑選出在過去5年跌宕起伏的市況下,表現優於同類中所有競爭對手的基金。投資者應注意的是,此次評選中有兩家冠軍基金:費爾霍姆基金和桑伯格國際價值基金()。兩家基金的規模在2010年前9個月內都遠遠地保持在30億美元之上,這在投資者對權益類品種唯恐避之不及,匆忙撤出近100億美元時尤其難能可貴。
外國企業股票投資基金
新墨西哥州的聖達菲雖非國際性的金融中心,但仍有遠至加拿大和巴西企業的CEO來到此地,會見桑伯格國際價值基金經理人。該基金的3位經理人之一,71歲的WilliamFries有著業界近乎完美的業績表現:基金自1998年成立以來,他的業績年年超過業績評價基準。
隨著投資者對該基金的認可,Fries團隊掌握的,投資於股票的資金流在穩定增加。這可是共同基金經理人決不可能想當然就得到的。它還解釋了企業CEO們為何要匆匆趕往聖達菲拜會Fries等人。Fries多年來一直單槍匹馬管理著該基金。但他開始與WendyTrevisani和LeiWang兩經理人合作共同挑選股票。他自稱3人的行事原則是,要麼3人一致贊同某一品種,要麼寧可不買入任何股票。
一些經理人願意堅守在某些特定類型品種上,但Fries表現的很靈活。新興市場國家的投資比重通常占該基金投資組合的20%,是其他涵蓋廣泛的投資外國股票基金的近兩倍。
該基金前期也撤出了一些投資。希臘央行債務曾在2009年表現優異,但因投資者擔心希臘債務負擔出問題而大跳水。希臘央行官員曾到美國覲見桑伯格國際價值基金的3位經理人,但基金還是毫不猶豫地拋掉了希臘債務。
冠軍:桑伯格國際價值基金
經理人:WilliamFries, WendyTrevisani和LeiWang
資產規模:240億美元
每1萬美元投資費用:133美元
5年年均收益率:6.4%
並列亞軍:JanusOverseas
經理人:BrentLynn
資產規模:137億美元
每1萬美元投資費用:87美元
5年年均收益率:13.8%
評論:長期投資的基金經理人不會害怕接觸新興經濟體的股市。這類市場的品種通常會造成整個投資組合波動變大。但與桑伯格國際價值基金一樣,JanusOverseas對自己在長達10年時間內的收益率穩定在8%而感到自豪。
並列亞軍:SelectInternational
經理人:DavidHerro, TedTyson, WilliamFries, JimGendelman, AmitWadhwaney和其他助手
資產規模:15億美元
每1萬美元投資費用:115美元
5年年均收益率:5%
大股本企業股票基金
費爾霍姆基金的伯考維茨常被誤認為是對沖基金經理。與許多傳統共同基金經理不同,他通常投資於經營不善企業發行的債券,或投資於首次公開發行的股票。他通常把投資組合中的品種限制在20多個,因此,僅一個品種的變化就可能對整個組合產生很大影響。因組合持有的品種比例都高,伯考維茨由此對發行股票企業的影響也大。但他認為自己的基金對企業的經營影響微乎其微。
伯考維茨在金融危機後重倉投入了下跌充分的金融類股票。其中一些品種為他帶來了很高收益。他投入的市政債券保險機構MBIA的股票已上漲三分之一,而另一家專門側重小企業貸款的銀行CITGroup的股票上漲幅度更是高達50%。費爾霍姆基金已成為危機時期被政府挽救的AIG的最大投資者。伯考維茨稱,他的目標就是要找出比投資者想像的更好的品種。該基金雖未因投入谷歌和蘋果這類高價股而光鮮亮麗,但他表示,這些品種最終有一天會走到頭。
伯考維茨在投資佛羅里達州的不動產開發商St. Joe失敗。基金以每股32美元價格購入了這家擁有大量未開發土地的開發商的股份,但它們的市價在20美元以下。總部在邁阿密的費爾霍姆基金持有St. Joe的30%股份。伯考維茨只能著眼長期投資,並戲稱該公司是擁有大量有價值土地的有故事的傳奇公司(storied company)。
並列冠軍:費爾霍姆基金
經理人:布魯斯-伯考維茨
資產規模:170億美元
每1萬美元投資費用:100美元
5年年均收益率:8.2%
並列冠軍:Yacktmanfund
經理人:Don和StephenYacktman
資產規模:31億美元
每1萬美元投資費用:93美元
5年年均收益率:8.9%
評論:這是由父子共同管理的大股本企業股票基金,其投資側重點在前景良好,但股價已跌成了地板價的品種。
亞軍:
經理人:DavidIben
資產規模:25億美元
每1萬美元投資費用:143美元
5年年均收益率:11.7%
評論:盡管該基金僅成立6年,經營時期較大多數本刊評選的基金短許多,但其連續5年年均兩位數的收益是值得投資者關注的。
全球不動產投資基金
當Marc Halle於2007年接手稱之為Prudential Global Real Estate基金時,他的目標很清楚,即要把傳統的,側重投資於國內不動產市場的基金轉變為全球化的基金。轉型後的基金經營良好。基金雖在衰退中有大幅虧損,但它還是在過去3年內以年均超過業內對手2%的幅度獲勝。
投資海外不動產業的基金受歡迎,行業資產翻了近三番,達165億美元。Halle直接參與管理基金的時間雖比其他經理人少,但他畢竟是一位有25年投資不動產歷史的經理人。他現利用團隊的經驗在經營,讓自己有更多時間關注全球的不動產市況。
Halle表示自己更看好發達國家,而不是新興經濟體的不動產市場,因為前者的市場和企業治理更透明,市場的流動性也更佳。他從不染指俄羅斯的不動產市場,而僅通過在香港和新加坡的企業投資中國大陸不動產市場。該基金的第二大投資比重是香港的新鴻基地產公司,緊列美國西蒙地產集團(SimonPropertyGroup)之後。
當然,無論何處不動產業的波動總是很大。PrudentialGlobalRealEstate在2008年下跌了44%,僅比整個行業平均47%的跌幅略小。這也是一些分析師為何認為全球不動產投資基金,只能在多元化的投資組合中扮演支持類的角色。有業界人士認為,若美元繼續下跌,全球不動產市場有望再次起飛。
冠軍:PrudentialGlobalRealEstate
經理人:MarcHalle
資產規模:4.75億美元
每1萬美元投資費用:137美元
5年年均收益率:2.2%
並列亞軍:Cohen&SteersInt'lRealty
經理人:MartinCohen和RobertSteers
資產規模:14億美元
每1萬美元投資費用:166美元
5年年均收益率:2.3%
評論:該基金在前5年內的表現優異,但收費高。其持有的最大比重的股票為香港不動產開發商Wharf和澳大利亞開發商Stockland
並列亞軍:INGGlobalRealEstate
經理人:T. RitsonFerguson, StevenD. Burton和JosephP. Smith
資產規模:29億美元
每1萬美元投資費用:149美元
5年年均收益率:3%
評論:該基金投資的不動產開發企業的股票分為美國內和海外兩部份。基金由世上最大不動產企業,荷蘭國際集團(ING)麾下的ING'sRealEstateGroup管理。
小股本企業股票基金
惠特尼-喬治(WhitneyGeorge)負責為Royce&Associates機構管理投資組合。他和他的團隊自稱是食腐類的清道夫。他們擅長投資小企業股票。其投資組合中既無蘋果公司的股票,也沒有其他經理人推薦的最優股。但此投資策略仍獲得成功。他牽頭管理的喬治低價股票基金(George'sLow-PricedStock)在前10年的年均收益超過10%,而此期間的某些時候的大勢收益接近零。
喬治最新的投資品種集中於硬資產,因他認為由於發達國家的大量經濟刺激計劃,以及像墨西哥和中國勞工成本的上升,通脹可能會加速上行。因此他大量投資於在通脹期內往往表現良好的採掘和能源類股票。盡管開采黃金(1364.00,-23.00,-1.66%)企業的股票價格未像黃金那樣大幅飆升,但喬治認為,即使金價維持在當前價格水平,開采企業的股價會繼續上揚。相對黃金,喬治更喜歡投資白銀,因為珠寶和電子工業也使用它。
側重於工業用材料的特點,讓側重於小股本企業投資的基金,喬治低價股票基金的組合看起來有著全球投資的感覺。其20%的資產投資在美國以外的企業。基金持有的許多採掘企業都位於發達國家境內,但這些企業在非洲和拉美有經營項目。若喬治想要在新興經濟體中冒險的話,他更願意選擇醫療保健和消費服務類股票。他的最愛是香港的資產經理ValuePartners和巴西的牙齒保險機構OdontoPrev。喬治稱,自他的組合2009年末添加了該保險機構的股票以來,它已翻了三倍。
喬治擢升為該基金管理公司的共同首席投資官,並被視為是公司CEO的接班人。但有分析人士認為喬治日後會面臨困境,因股價被打壓的大股本企業會表現的比小股本企業更好。但他堅信小股本企業股票會在低收益的環境下表現的更好,因為小企業通常比大企業的靈活性更高。
冠軍:RoyceLow-PricedStock
經理人:WhitneyGeorge
資產規模:42億美元
每1萬美元投資費用:149美元
5年年均收益率:8.4%
並列亞軍:HeartlandValuePlus
經理人:BradEvans和AdamPeck
資產規模:13億美元
每1萬美元投資費用:121美元
5年年均收益率:8.2%
評論:該基金投資側重於分紅型股票。基金持有的最大比重是金融和從制葯到家庭護理類的醫療保健類企業股票。
並列亞軍:GamcoWestwoodMightyMitesAAA
經理人:MarioGabelli
資產規模:4.46億美元
每1萬美元投資費用:155美元
5年年均收益率:8.5%
評論:該基金經理人側重於市值不超過3億美元,但價值被低估的企業股票。他側重於電子和醫療保健類股票。(皖東)
G. 求2014年最新全球商業房產排名,要世界的不是中國排名,而且是商業房地產哦
根據成績進行全球排名,具體排名(1-6名)及成績如下:
1、西蒙公司,成績:持有2450萬平方米商用物業,近400物業,其中奧萊83個,2014年凈資產333億美元,營收51.7億美元,利潤13.2億美元,營收緩步增長,利潤下滑8%。但依然最具全球影響力。
2、西田公司,成績:在澳洲、美國、英國、紐西蘭開發了119個商場,總資產價值達694億美元,總經營面積超過1000 萬平米。
3、凱德公司,成績:亞太開發了105個購物中心,中國有64個。物業總值約1,705億元人民幣,總面積約912萬平方米,2014營業額39.25億新元,凈利潤11.61億新元。在亞太商業地產界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4、大連萬達,成績:已在華開135家萬達廣場,綜合實力稱王,2015年資產達1000億美元,收入500億美元。目前輕資產化及類REITS金融帝國正養成。
5、新鴻基公司:成績:大陸儲備地塊758萬方,發展中物業662萬方,已落成267萬方,2014年租金收入96.35億元,銷售收入95.86億元,凈利潤157億港幣,負債率24%。
6、GGP公司,成績:市值200億美金,管理237家商用物業,營業面積1860萬平方米。
H. 有什麼比較經典的管理學書籍
5本經典管理書籍推薦,首推第1本《管理者必讀12篇》。
身為管理者如何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如何提升領導水平?讀書使人明智,這句話對於管理者和企業的領導人而言更是如此。管理者更要多讀書、讀好書,這樣才能不斷提升管理技能和領導能力。今天推薦的這五本經典管理書籍,每本都能成為你身邊的良師益友,指引管理者朝正確的方向不斷邁進。每天進步一點點,成功最終也將惠顧你!
1《管理者必讀12篇》
(8)西蒙地產的股票市值最新排名擴展閱讀
一、西方管理理論經歷了古典管理理論、行為科學理論、現代管理理論三個階段:
1、古典管理理論在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可以分為科學管理理論、古典組織理論和綜合古典管理理論。
2、能理論。
3、在20世紀50、60年代以後,現代管理理論發展很快,學派很多,主要包括社會系統學派、決策理論學派、系統管理學派、經驗主義學派、管理科學學派和權變理論學派。
二、管理學原理:
1、蝴蝶效應:初始條件十分微小的變化經過不斷放大,對其未來狀態會造成極其巨大的差別。有些小事可以糊塗,有些小事如經系統放大,則對一個組織、一個國家來說是很重要的,就不能糊塗。
2、青蛙現象:一些突變事件,往往容易引起人們的警覺,而易致人於死地的卻是在自我感覺良好的情況下,對實際情況的逐漸惡化,沒有清醒的察覺。
3、鱷魚法則:當你發現自己的交易背離了市場的方向,必須立即止損,不得有任何延誤,不得存有任何僥幸。
4、羊群效應:羊群效應最早是股票投資中的一個術語,主要是指投資者在交易過程中存在學習與模仿現象,「有樣學樣」,盲目效仿別人,從而導致他們在某段時期內買賣相同的股票。
5、刺蝟法則:兩只睏倦的刺蝟,由於寒冷而擁在一起。可因為各自身上都長著刺,於是它們離開了一段距離,但又冷得受不了,於是湊到一起。幾經折騰,兩只刺蝟終於找到一個合適的距離:既能互相獲得對方的溫暖而又不至於被扎。
6、手錶定律:手錶定律在企業管理方面給我們一種非常直觀的啟發,就是對同一個人或同一個組織不能同時採用兩種不同的方法,不能同時設置兩個不同的目標,甚至每一個人不能由兩個人來同時指揮,否則將使這個企業或者個人無所適從。
7、破窗理論:一個房子如果窗戶破了,沒有人去修補,隔不久,其它的窗戶也會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一面牆,如果出現一些塗鴉沒有被清洗掉,很快的,牆上就布滿了亂七八糟、不堪入目的東西;一個很乾凈的地方,人們不好意思丟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現之後,人就會毫不猶疑地拋,絲毫不覺羞愧。
8、二八定律:不要平均地分析、處理和看待問題,企業經營和管理中要抓住關鍵的少數;要找出那些能給企業帶來80%利潤、總量卻僅佔20%的關鍵客戶,加強服務,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企業領導人要對工作認真分類分析,要把主要精力花在解決主要問題、抓主要項目上。
9、木桶理論: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長短不齊,那麼木桶的盛水量不是取決於最長的那一塊木板,而是取決於最短的那一塊木板。
10、馬太效應:《聖經?馬太福音》中有一句名言:「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馬太效應,指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現象,廣泛應用於社會心理學、教育、金融以及科學等眾多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