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影子銀行與股票市場
⑴ 什麼是影子銀行中國的影子銀行主要指什麼
陶冬踏入2012年,中國經濟的硬著陸風險和流動性涸竭風險,已有明顯的下降;但是,房地產市場風險與影子銀行風險依然存在,房地產與影子銀行像兩個定時炸彈,秒針還在跳。
關於房地產市場的困境與開發商的資金壓力,已有許多文章談及,本文將焦點聚在影子銀行身上。
影子銀行,顧名思義就是正規渠道之外的銀行中介業務。它包括銀行發生在資產負債表外的資金中介業務,和非銀行機構、個人的資金中介業務,主要包括信託產品、委託貸款和民間借貸等形式。
信託理財產品是近幾年內地風行的一種集資方式,也是房地產行業吸納民間資金的一條主要途徑。開發商啟動項目開發時,透過信託公司根據該項目的現金流設計信託產品,通過銀行財富管理公司等渠道在社會上集資。信託產品往往有房地產物業作抵押,往往有最低保證回報(遠超過銀行利息),年期一般三至五年。這類信託產品,許多就在銀行分支機構售賣,但是銀行並不擔保違約的風險。官方數據顯示信託產品兌規模為1.7萬億元,這個數字可能有低估的成分,今後兩年是信託產品到期還債的高峰期。
委託貸款是指政府、企業、個人等向銀行提供資金,再通過銀行定向地特定企業或個人發放貸款。這種貸款往往有事先約定的資金用途、利率與償還年限,銀行不過是代理人,負責貸款的發放、跟進、監督與回收,基本不承擔貸款的違約風險。目前的委託貸款總額,約為1萬億元。
民間貸款,是影子銀行中運作最復雜、種類最多變、透明度最低的一種形式。民間借貸完全繞開銀行的中介參與,由民間的資金剩餘方(大型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家及個人)向資金短缺方提供資金(房地產開發商、中小企業)提供借貸資金。民間借貸往往有長長的借貸循環,一環套一環,,由擔保公司或個人穿針引線,利率也十分高,甚至是高利貸。盡管民間借貸本身並不涉及銀行,許多資金的源頭仍出自銀行,只是貸款經過挪用和多次轉手之後,已經脫離了銀行的視野。民間債務鏈如果斷裂,相信許多銀行借貸也可能突然變成壞賬。民間借貸的規模大約在四兆元左右,去年溫州出現「跑路」事件後,民間借貸並未出現恐慌性收縮。
影子銀行乃是正規銀行業務無法滿足經濟、市場的資金需求時,因運而生的「替代銀行中介」。非正規金融中介活動由來已久,在某種程度上是正規銀行業務的補缺,滿足著一部分銀行信貸無法覆蓋的企業與個人的資金需求。不過影子銀行自2010年以來出現了爆炸性增長,時間與中國的貸款政策收縮相吻合。中國人民銀行在短短的一年多中,上調存款准備金率600基點,銀行的可借貸銀根猛然抽緊,被迫收縮貸款戰線。量化緊縮將一批企業與個人推出了銀行的大門,可是他們仍有融資的需要,於是轉向非正規中介與非貸款產品。同時,存款利率又非常地低,根本無法補償通貨膨脹所帶來的資金之貶值,於是,資金湧向非儲蓄金融產品。資金的供應與需求方一拍即合,各得其所,房地產的旺景也讓雙方放低了對風險的警惕。
影子銀行相對於正規銀行,有四個明顯的特徵:
一、資金出路中進入房地產領域的比重畸高。在信託產品和民間借貸中,業者估計起碼六成的資金最終進入了房地產領域,風險集中度極高,因此影子銀行對房市走向、房地產政策、開發商現金流十分敏感。
二、貸款期限與項目現金流之間出現資金年期錯配。大多長期的建設項目通過短期融資資本來支持,靠發新債還舊債來維持資金流。一旦貨幣環境、產業環境或自身信用出現問題,舉新債不果,則資金鏈斷裂的風險較高。
三、出資人眾多,而且通常在債務鏈上有相互影響。一旦一個項目出現違約,受牽連的面積很大,進而直接影響消費,甚至社會安定。債權人結構復雜、透明度低,勢必影響政府危機處理的時效性、有效性。
四、影子銀行多處監管的盲點。對於這些金融活動的監督、追蹤和風險控制均嚴重不足。
美國的影子銀行(主要指按揭牽連的衍生商品),曾經重創美國金融體系,並為全球經濟帶來了一場軒然大波。與美國不同的是,中國的影子銀行沒有杠桿成份,與銀行的直接聯系也小一些。不過影子銀行經營的都是從監管盲區滋生出來的復雜的金融產品,產品之間也有錯綜復雜的牽連和互動。中國的影子銀行,坐在一個尚未爆掉的房地產泡沫上,而且離一般民眾更近。影子銀行出事,估計就是大事;影子銀行出事,勢必造成連鎖反應。
將貨幣政策的重心由數量管理移回價格管理,將表外銀行業務全部回歸表內,將民間借貸納入監管體系並適當控制范圍,將利率水平拉回到適當的水平,是應該的,更是必要的。貨幣環境正常化,刻不容緩。
⑵ 影子銀行概念股有哪些
【影子銀行概念股(相關個股)】
西水股份:持有興業銀行1.3億股以及天安保險股權;
中國平安:持有平安銀行21.6億股、市值461.81億元;
新希望:間接持有民生銀行10.01億股、市值102.65億元;
東方集團:持有民生銀行8.89億股、市值91.21億元;
長江電力:持有建設銀行10.16億股、市值48.56億元;
中信證券:持有北京銀行2.87億股、市值29.59億元;
金豐投資:參股交通銀行6733萬股;
中糧地產:參股招商銀行1060萬股、光大銀行483股;
中集集團:參股招商銀行13708萬股;
金融街:參股招商銀行1325萬股。
⑶ 求解關於影子銀行、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
影子銀行,又稱為影子金融體系或者影子銀行系統(Shadow Banking system),2011年4月金融穩定理事會(FSB)對「影子銀行」作了嚴格的界定,「銀行監管體系之外,可能引發系統性風險和監管套利等問題的信用中介體系。」對歐美來說,主要是圍繞證券化推動的金融創新工具,這些工具在中國的金融市場里多數不存在。
在中國,由於信託、理財等業務完全處於銀監會的監管之下,與金融穩定理事會對影子銀行的定義不符,因而不能將其視為影子銀行。而對國內「影子銀行」的概念至今沒有一個明確的界定。「只要涉及借貸關系和銀行表外業務都屬於『影子銀行』。」
商業銀行(Commercial Bank)是百姓、企業、政府、機構等最常用的銀行。銀行有多種,如中央銀行、商業銀行、投資銀行、政策性銀行、儲蓄所、信用社等等。不同銀行的目的、作用、功能、操作、經營范圍、經營科目、服務對象、對風險的容忍度等等有很大區別,甚至完全不同,不能一概而論。商業銀行的主要業務范圍包括吸收公眾、企業及機構的存款、發放貸款、票據貼現及中間業務等。它是儲蓄機構而不是投資機構。
投資銀行( investment bank,corporate finance)是主要從事證券發行、承銷、交易、企業重組、兼並與收購、投資分析、風險投資、項目融資等業務的非銀行金融機構,是資本市場上的主要金融中介。 在中國,投資銀行的主要代表有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中信證券等。人們平常所說的金融投資主要是指證券投資。證券投資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如下三種:基本分析、技術分析、演化分析,其中基本分析主要應用於投資標的物的選擇上,技術分析和演化分析則主要應用於具體投資操作的時間和空間判斷上,作為提高投資分析有效性和可靠性的重要補充。
採用對沖交易手段的基金稱為對沖基金(hedge fund),也稱避險基金或套利基金。對沖交易的方法和工具很多如賣空、互換交易、現貨與期貨的對沖、基礎證券與衍生證券的對沖等。對沖基金通過對沖的方式避免或降低風險,但結果往往事與願違。由於潛在風險較大,因此對沖基金被界定為私募基金的一種,而不是公募的共同基金。
對沖基金採用各種交易手段進行對沖、換位、套頭、套期來賺取巨額利潤。這些概念已經超出了傳統的防止風險、保障收益操作范疇。加之發起和設立對沖基金的法律門檻遠低於互惠基金,使之風險進一步加大。為了保護投資者,北美的證券管理機構將其列入高風險投資品種行列,嚴格限制普通投資者介入。如規定每個對沖基金的投資者應少於100人,最低投資額為100萬美元等。
人們把金融期貨和金融期權稱為金融衍生工具,它們通常被利用在金融市場中作為套期保值、規避風險的手段。隨著時間的推移,在金融市場上,部分基金組織利用金融衍生工具採取多種以盈利為目的投資策略,這些基金組織便被稱為對沖基金。目前,對沖基金早已失去風險對沖的內涵,相反的,現在人們普遍認為對沖基金實際是基於最新的投資理論和極其復雜的金融市場操作技巧,充分利用各種金融衍生產品的杠桿效用,承擔高風險、追求高收益的投資模式。
經過幾十年的演變,對沖基金已失去其初始的風險對沖的內涵,基於最新的投資理論和極其復雜的金融市場操作技巧,充分利用各種金融衍生產品的杠桿效用,承擔高風險,追求高收益的投資模式。
對沖基金 是根據一種既定程序,通過買賣獲取由於波動帶來的差價收益。是同時賣出和買入的。如同時買入三個月期的空倉和一個月的多倉,兩個一樣的價錢的,可以對沖,對沖之後是有利潤的。
⑷ 影子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一樣嗎兩者有什麼區別近期影子銀行債市風波,我國有什麼具體措施
影子銀行,又稱為影子金融體系或者影子銀行系統(Shadow Banking system),2011年4月金融穩定理事會(FSB)對「影子銀行」作了嚴格的界定,「銀行監管體系之外,可能引發系統性風險和監管套利等問題的信用中介體系。」對歐美來說,主要是圍繞證券化推動的金融創新工具,這些工具在中國的金融市場里多數不存在。在中國,由於信託、理財等業務完全處於銀監會的監管之下,與金融穩定理事會對影子銀行的定義不符,因而不能將其視為影子銀行。
又稱為平行銀行系統(The Parallel Banking System),它包括投資銀行、對沖基金、貨幣市場基金、債券、保險公司、結構性投資工具(SIV)等 非銀行金融機構。「影子銀行」的概念誕生於2007年的美聯儲年度會議。
「影子銀行」是美國次貸危機爆發之後所出現的一個重要金融學概念。它是通過銀行貸款證券化進行信用無限擴張的一種方式。這種方式的核心是把傳統的銀行信貸關系演變為隱藏在證券化中的信貸關系。這種信貸關系看上去像傳統銀行但僅是行使傳統銀行的功能而沒有傳統銀行的組織機構,即類似一個「影子銀行」體系存在。
中國:
中國銀行董事長肖鋼近日也曾表示,中國金融五年內最大的風險是中國式的影子銀行體系。他認為,這個風險既和中國銀行業的風險密切相連,也與現在資本市場的風險相關。據了解,中國式的影子銀行體系主要包括信託、擔保、小貸公司、典當行、地下錢庄等。事實上,自2011年溫州民間借貸危機爆發以來,各地民間金融的風險便已陸續暴露,並牽連當地的銀行系統。由此看來,如何保持中國金融體系的健康,避免系統性金融風險就顯得格外重要。
當然,應當看到,監管層對中國影子銀行體系的監管也付出了努力。比如以各種方式切斷銀行系統與影子銀行的聯系,規范銀信合作、將表外業務盡可能納入表內、加強銀行業與影子銀行、民間金融之間的防火牆建設等。從銀監會年報看,自2009年開始,「影子銀行」字眼頻現。在2010年年報中,「影子銀行」提到了 16次;2011年年報則提到了14次,並特地開設了「影子銀行」專欄。
在高度金融監管下,「影子銀行」依然存在,主要體現在「銀信合作」和地下錢庄等金融形式上。事實上,國內銀行目前存在很多『影子銀行』業務,比如說委託貸款、銀信合作、信貸理財產品等等,銀行起到一個中介的作用,並不佔用銀行的資本金。如果監管要求這部分業務由表外轉為表內,納入銀行業務的管理,本質上和正常信貸是一樣的,並會被計入銀行的信貸規模管理額度,從而銀行總體信貸投放的結構必須進行調整來適應新規。」
運作
「銀信合作」是指銀行通過信託理財產品的方式「隱蔽」地為企業提供貸款。其運作模式為:某房地產商開發房產項目資金短缺,銀行因監管等政策原因貸款額受限而不能直接向其貸款,信託公司以中間人角色出現,以房產商待開發項目為抵押,設計基於該項目現金流的理財產品,其周期一般為1年到1年半,並委託銀行代銷,由投資者購買,房產商獲得項目資金,項目開發完畢並銷售,房產商支付給銀行託管費,信託公司服務費以及投資者收益。
具體來說,通過銀信合作,銀行可以不採用存款向外發放貸款,而通過發行信託理財產品募集資金並向企業貸款。由於信託理財產品屬於銀行的表外資產而非表內資產,可以少受甚至不受銀監部門的監管。銀信合作模式:此前的博鰲亞洲論壇2011年年會上,劉明康曾提出,銀監會對會造成高杠桿率的「影子銀行」和銀信合作高度關注。這些機構提供流動性、提供信貸,就像銀行和保險公司一樣。他們的工資比銀行和保險公司都高,但他們的風險和成本卻沒有得到很好的計量
⑸ 影子銀行的中國情況
「銀信合作」是指銀行通過信託理財產品的方式「隱蔽」地為企業提供貸款。其運作模式為:某房地產商開發房產項目資金短缺,銀行因監管等政策原因貸款額受限而不能直接向其貸款,信託公司以中間人角色出現,以房產商待開發項目為抵押,設計基於該項目現金流的理財產品,其周期一般為1年到1年半,並委託銀行代銷,由投資者購買,房產商獲得項目資金,項目開發完畢並銷售,房產商支付給銀行託管費,信託公司服務費以及投資者收益。
具體來說,通過銀信合作,銀行可以不採用存款向外發放貸款,而通過發行信託理財產品募集資金並向企業貸款。由於信託理財產品屬於銀行的表外資產而非表內資產,可以少受甚至不受銀監部門的監管。銀信合作模式:此前的博鰲亞洲論壇2011年年會上,劉明康曾提出,銀監會對會造成高杠桿率的「影子銀行」和銀信合作高度關注。這些機構提供流動性、提供信貸,就像銀行和保險公司一樣。他們的工資比銀行和保險公司都高,但他們的風險和成本卻沒有得到很好的計量。 通脹持續走高,銀行緊縮銀根、中小企業資金飢渴,2011年,中國金融業的生態正發生深刻變化——越來越多資金「跳」出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以各種渠道進入實體經濟。「影子銀行」,漸漸浮出水面。
「影子銀行」是一個體系,指稱那些脫離銀行資產負債表的借貸平台,比如委託貸款、信託、小額信貸乃至典當行,也包括「灰色」的民間借貸甚至高利貸。「影子銀行」正野蠻生長,一則頑強,民間對它有很大需求及培育它發展的土壤;二來其「看不見」的部分,對現有規則和監管發出了強力挑戰。 但是,「影子銀行」規模到底有多大,迄今難有定論。原因之一是它生長太快,以至於還沒有清晰而統一的概念:有人認為融資擔保不算「影子銀行」,因為其資金本質上是銀行信貸;有人認為私募股權融資、風險投資應納入范疇,有人卻建議只計算借貸、忽略股權投資,因為股權投資對信貸的替代作用不明顯。
SG Research近期在一份研究報告當中指出,要估計出這種放款行為的准確規模是非常困難的,但是估計,大致應該有近3萬億元人民幣(4700億美元)已經從傳統的商業貸款渠道流到了地下銀行業務當中。野村的估計則是,中國的整體影子銀行貸款規模已經達到8萬5000億元人民幣,他們的結論是,市場對此必須予以嚴重關注了。 「錢太多了,銀行裝不下」———這是各國出現「影子銀行」的共同原因。
以民間借貸為例,其蓬勃發展的背景,是民間資金的大量沉澱。資金要尋求保值增值,除了購買資產外,最便捷的途徑就是拆借。
從世界范圍看,「影子銀行」都源於流動性泛濫,但各國金融環境不同,又造成了「影子銀行」形態的分化。
美國金融危機前貨幣寬松,金融創新不斷深入,各類衍生品交易紅火,「影子銀行」以交易證券化房地產貸款為主,也因此被指為危機元兇之一。
中國的情況不同,在金融管制、資金壟斷下,「影子銀行」資金多投向中小企業。大型國企能以低廉利率從銀行獲得大筆貸款,中小民企則普遍通過「影子銀行」獲得資金,形成金融「雙軌制」。
也有分析師認為,影子體系得以發展壯大,是因為正規金融領域的利率受到嚴格管制,並保持在狹窄的區間內。與此同時,擁有過多儲蓄的企業家和其他富裕個人數量正在不斷增多。在實際存款利率為負值之際,他們無意把錢存入銀行。 當前銀行業面臨的三大主要風險包括防範平台貸款風險、房地產信貸風險和「影子銀行」風險。在防控「影子銀行」風險上,要嚴格按照時間表做好銀信合作表外轉表內的工作,加強「影子銀行」問題的調查研究,做好跟蹤分析。
「影子銀行」相當一部分業務被稱「銀行的影子」,好處顯而易見:它們靈活、充滿創新意識,對當地中小企業的了解更透徹,能有效地解決傳統信貸「信息不對稱」的問題———記者采訪過的一些機構,多年來壞賬率、代償率為零。
不過監管層也意識到了「影子銀行」的風險,尤其是時下許多公司「掛羊頭賣狗肉」,做起高利貸生意。今年6月,廈門發生「融典擔保」資金黑洞事件,賬面虧空37億元,已然敲響警鍾。「影子銀行」創新的工具以及隱秘的融資渠道,更讓資金流動量極大增加,這又在很大程度上令收緊銀根的金融緊縮政策效果大打折扣。
實際上,監管部門已開始嘗試出手化解。2011年1月,銀監會發布《中國銀監會關於進一步規范銀信理財合作業務的通知》,要求各商業銀行需在年底前將銀信合作業務從表外轉入表內,受存貸比的限制;未轉入表內的,信託公司則應按10.5%的比例計提風險資本;5月,中國銀監會主席劉明康在會上表示,要重點防控平台貸款、房地產信貸和「影子銀行」風險。
不過,只憑銀監會一家很難把「影子銀行」管住,不少業態存在多頭管理。例如典當行、融資租賃受商務部管理、融資擔保受金融辦、財政部乃至中小企業局的主管。
根據央行的解析,社會融資總量涵蓋了10個單項,但這仍無法覆蓋真實世界的資金渠道,創業投資、私募股權投資均未計算入內,體量龐大的民間借貸也被排除在外。
「除非進行金融改革,讓銀行有足夠的動機貸款給中小企業並實現貸款的多樣化,否則恐怕就難以降低黑市的重要性和生長。」有專家如是稱。 2012年10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為中國境內信貸風險提出警示。「雖然中國銀行業維持了較低的不良貸款率,但市場對其信貸質量,尤其是對小微貸款的擔憂可能會嚴重影響非銀行借貸機構。」GFSR報告顯示,目前,亞洲、中東及拉丁美洲一帶國家的銀行市凈率(PB)均較2010年水平嚴重下滑,其中以中國銀行業的下降幅度最高,市凈率最低。
IMF還提醒投資者需警惕中國的信貸風險、流動性錯配及非銀機構的道德風險。
GFSR報告認為,近年來,中國的「影子銀行」急速膨脹。近期內地經濟放緩,整體信貸受到壓制,非銀行信貸的重要性反而增加。這使得私人企業能得到更多的信貸資源,但也對全國的金融穩定帶來挑戰。
IMF數據顯示,從2011年起,在中國的融資結構中,信託融資急劇增加,從2011年一季度占總體融資額的20%以下,增至2012年二季度的約30%。委託貸款亦快速增長,2011年三季度,此類貸款占國家總體融資額的比例曾高達60%,2012年二季度,上述數字已逐漸降至約25%。
中國影子銀行系統中,非正式貸款者是最不透明的,大約佔了全國GDP 6%至8%的份額,主要服務於中小企業。目前,這些企業正面臨較高的信貸風險,體現在借貸利率高達20%或以上。受中國經濟下滑影響,這些非正式貸款者正面臨急劇上升的不良貸款。
「中國的影子銀行是我們比較擔憂的一個領域。過去幾年,中國的影子銀行通過各種貸款工具和中介機構迅速增長,這的確是一個風險。」IMF負責人表示,通過影子銀行提供的借貸總額佔中國GDP的比率高達40%。目前情況來看,加強影子銀行監管非常重要。 影子銀行的產生是金融發展、金融創新的必然結果,作為傳統銀行體系的有益補充,在服務實體經濟、豐富居民投資渠道等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影子銀行風險具有復雜性、隱蔽性、脆弱性、突發性和傳染性,容易誘發系統性風險。
A面:談「影」色變
由於影子銀行通常接收的是銀行體系不願或無法發放的「次級信貸」,風險控制能力也弱於銀行體系,因此影子銀行的潛在風險也備受關注。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左小蕾曾發文指出,「影子銀行市場呈現的無序狀態讓人憂心」。中國社科院金融試驗研究室主任劉煜輝也曾發出警示,「影子銀行是中國信用風險的『重雷區』。」
B面: 逆光飛翔
影子銀行的快速發展,成為中國金融體系中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銀監會副主席王肇星曾撰文指出「影子銀行體系是整個金融體系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是正規金融體系的重要補充」。
⑹ 什麼是影子銀行及對中國經濟有什麼影響
按照金融穩定理事會的定義,影子銀行是指游離於銀行監管體系之外、可能引發系統性風險和監管套利等問題的信用中介體系
目前國內的「影子銀行」,並非是有多少單獨的機構,更多的是闡釋一種規避監管的功能。如人人貸,不受監管,資金流向隱蔽,是「影子銀行」。幾乎受監管最嚴厲的銀行,其不計入信貸業務的銀信理財產品,也是「影子銀行」。 目前「影子銀行」有三種最主要存在形式:銀行理財產品、非銀行金融機構貸款產品和民間借貸。中國銀監會發布2012年報 首次明確影子銀行的業務范圍:「銀監會所監管的六類非銀行金融機構及其業務、商業銀行理財等表外業務不屬於影子銀行
⑺ 中國的影子銀行有哪些
⑻ 中國的影子銀行是個什麼鬼
影子銀行,又稱為影子金融體系或者影子銀行系統(Shadow Banking system),其概念由美國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執行董事麥卡利首次提出並被廣泛採用,又稱為平行銀行系統(The Parallel Banking System),它包括投資銀行、對沖基金、貨幣市場基金、債券、保險公司、結構性投資工具(SIV)等非銀行金融機構。「影子銀行」的概念誕生於2007年的美聯儲年度會議。
「影子銀行」是美國次貸危機爆發之後所出現的一個重要金融學概念。它是通過銀行貸款證券化進行信用無限擴張的一種方式。這種方式的核心是把傳統的銀行信貸關系演變為隱藏在證券化中的信貸關系。這種信貸關系看上去像傳統銀行但僅是行使傳統銀行的功能而沒有傳統銀行的組織機構,即類似一個「影子銀行」體系存在。
⑼ 現階段中國影子銀行業務有哪些對銀行有哪些影響銀監會近年來對影子銀行業務做了哪些規范
「影子銀行」是信貸市場、資本市場、金融衍生品和大宗商品交易、杠桿收購領域的主要參與者。
這些機構通常從事放款,也接受抵押,是通過杠桿操作持有大量證券、債券和復雜金融工具的金融機構。在帶來金融市場繁榮的同時,影子銀行的快速發展和高杠桿操作給整個金融體系帶來了巨大的脆弱性,並成為此次全球金融危機的主要推手。目前,影子銀行系統正在去杠桿化的過程中持續萎縮,然而,作為金融市場上的重要一環,影子銀行系統並不會就此消亡,而是逐步走出監管的真空地帶,在新的、更加嚴格的監管環境下發展。未來,對影子銀行系統的信息披露和適度的資本要求將是金融監管改進的重要內容。目前,美國已提出要求所有達到一定規模的對沖基金、私募機構和風險資本基金實行注冊,並對投資者和交易對手披露部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