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股票市場大盤
❶ 股票市場的大盤指數是怎麼算出來的
深證指數和深證成指介紹
發布時間: 2004-01-09
1. 指數種類
深圳證券交易所股價指數有:
(1) 綜合指數:深證綜合指數,深證A股指數,深證B股指數
(2) 成份股指數:包括深證成份指數、成份A股指數、成份B股指數、工業類指數、商業類指數、金融類指數、地產類指數、公用事業類指數、綜合企業類指數。
(3)深證基金指數
2、基日與基日指數
(1)深證綜合指數以1991年4月3日為基日,1991年4月4日開始發布。基日指數為100。
(2)深證A股指數以1991年4月3日為基日,1992年10月4日開始發布。基日指數定為100。
(3)深證B股指數以1992年2月28日為基日,1992年10月6日開始發布。基日指數定為100。
(4)成份指數類以1994年7月20日為基日,1995年1月23日開始發布。基日指數定為1000。
(5)深證基金指數以2000年6月30日為基日,2000年7月3日開始發布。基日指數定為1000。
3、計算范圍
(1) 納入指數計算范圍的股票稱為指數股。
(2) 綜合指數類的指數股是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全部股票。全部股票均用於計算深證綜合指數,其中的A股用於計算深證A股指數;B股用於計算深證B股指數。
(3) 成份股指數類的指數股(即成份股)是從上市公司中挑選出來的四十家份股。成份股中A股和B股全部用於計算深證成份指數,其中的A股用於計算成份A股指數,B股用於計算成份B股指數。成份股按其行業歸類,其A股用於計算行業分類指數。
4、計算方法
(1)綜合指數類和成份股指數類均為派氏加權價格指數,即以指數股的計算日股份數作為權數進行加權計算。
(2)兩類指數的權數分別為:
綜合指數類:股份數=全部上市公司的總股本數
成份股指數類:股份數=成份股的可流通股本數
(3)指數計算公式是
即日指數=(即日指數股總市值/基日指數股總市值)×基日指數
(4)指數股中的B股用上周外匯調劑平均匯率將港幣換算人民幣,用於計算深證綜合指數和深證成份指數。深證B股指數和成份B股指數仍採用港幣計算。
(5)每一交易日集合競價結束後,用集合競價產生的股票開市價(無成交者取昨收市價)計算開市指數,然後用連鎖方式計算即時指數,直至收市。
每日連鎖計算公式:
今日即時指數=上日收市指數×(今日即時指數股總市值/經調整上日指數股收市總市值)
指數股總市值=指數股A股總市值+指數股B股總市值。
指數股A股總市值=∑ (指數股A股股價×指數股A股之股份數)。
指數股B股總市值=∑ (指數股B股股價×指數股B股之股份數)×上周外匯調劑平均匯率。
(6)基金指數的計算方法與成份股指數計算方法相同,以在深交所直接上市新基金單位數(即可流通基金單位數)為權數。
為保證成份股樣本的客觀性和公正性,成份股不搞終身制,深交所定期考察成份股的代表性,及時更換代表性降低的公司,選入更有代表性的公司。當然,變動不會太頻繁,考察時間為每年的一、五、九月。
根據調整成分股的基本原則,參照國際慣例,深交所制定了科學的標准和分步驟選取成份股樣本的方法,即先根據初選標准從所有上市公司中確定入圍公司,再從入圍公司中確定入選的成份股樣本。
1. 確定入圍公司。確定入圍公司的標准包括上市時間、市場規模、流動性三方面的要求:
(1) 有一定的上市交易日期,一般應當在3個月以上。
(2) 有一定的上市規模。將上市公司的流通市值占市場比重(3個月平均數)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並累加,入圍公司居於90%之列。
(3)有一定的市場流動性。將上市公司的成交金額占市場比重(3個月平均數)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並累加,入圍公司居於90%之列。
2.確定成份股樣本。根據以上標准確定入圍公司後,再結合以下各項因素確定入選的成份股樣本:
(1) 公司的流通市值及成交額;
(2) 公司的行業代表性及其成長性;
(3) 公司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考察過去三年);
(4) 公司兩年內的規范運作情況。對以上各項因素賦予科學的權重,進行量化,就選擇出了各行業的成份股樣本。
❷ 股票里大盤是什麼意思
先舉個形象的例子,股市像個大家庭,股市裡的個股像家庭里的各個成員,這些成員都具有自己的個性,互不相同;眾多的家庭成員組成的大家庭體現出的總體概況就是大盤表現。具體的看,可以這樣比喻,這個家裡有10孩子,父母是最具有話語權的,最管事,相當於中石油、大銀行股,有點變臉整個家庭都跟著變;那麼創業板、中小盤就是家裡的小朋友,只是活躍氣氛的作用。因此,大盤的表現主要看銀行、中石油、中石化等權重股。
我們常說的股票大盤通常用指數來表示,雖然指數有很多種,但最為常見的還是滬指和深成指,也是我們常聽說的今年上海股市點位如何,深圳股市點位如何。
那麼樓主一定要問為什麼會有上海和深圳兩個市場。那是因為從股市在我國誕生開始就分別設立兩個市場,基本定位是上海證券市場為市值較大的企業市場服務,而深圳市場主要是服務於中小企業以及創業板企業的上市,如何選擇還要看企業擬發行的股份數。
不知道說的清楚了嗎?夠通俗嗎?
❸ 滬深股市大盤指數是怎樣計算出來的
2021年第一周滬深股市指數大漲,很多股票一地雞毛紛紛攘攘下跌形成不正常不健康滬深股市。股票指數越漲股票越下跌。建議修正制定加權股票指數:
1.設計修正滬深股市各類指數標准,形成加權各類滬深指數,形成股票與指數同步增長(上漲)。
具體是滬深股市指數應該捆綁對應的股票價格,制定各類指數對應對標股票市場動態價格,形成股票加權市場指數,杜絕股票指數大漲,個體股票下跌現象。
2.修正制定加權股票指數之後,達到股票漲指數漲同步共成長,有利於滬深股市市場正常成長,一損俱損一榮俱榮。風險控制共同擔當。杜絕期貨式股票市場偏離發生。
比如:滬深300指數計算時要捆綁300隻股票市場價格,基期指數加權加減300隻股票當日動態價格形成滬深股市300市場指數.這樣,不會出現股票指數暴漲,股票價格下跌現象。同時,股票價格上漲,指數才被股票推動上漲。
又比如上證指數和滬深指數,要加權捆綁指數涵蓋的所有各類優中差,含st等所有股票日價格,股票指數才科學。就不會出現指數大漲,股票價格下跌的指數與股票剪刀差現象了!
俱榮俱損,股票市場指數與股票價格加權捆綁共同成長,也反應出來真正的滬深股市市場經濟運行質量。
3.通過加權股票價格修正上證指數、深證指數、上證50指數、創業板指數、科創板指數、滬深300指數等各類指數,推進中國滬深股市資本市場健康高質量發展。因為,股票價格不漲指數就無法上漲,幅度與趨勢同步升降。
❹ 滬市大盤和深市大盤,不是很清楚,只知道是股票。請知情人詳解。謝謝。
滬市大盤是上海證券交易所所有股票的加權平均值。 大盤指數是運用統計學中的指數方法編制而成的,反映股市總體價格或某類股價變動和走勢的指標。 一般而言,中國股票大盤指數是指:滬市的「上證綜合指數」和深市的「深證成份股指數」。
這兩市的大盤指數計算方法有所不同:
上證綜合指數: 以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的全部股票(包括A股和B股)為樣本,以發行量為權數(包括流通股本和非流通股本),以加權平均法計算,以1990年12月19日為基日,基日指數定為100點的股價指數。
深證成份股指數: 從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的所有股票中抽取具有市場代表性的40家上市公司的股票為樣本,以流通股本為權數,以加權平均法計算,以1994年7月20日為基日,基日指數定為1000點的股價指
❺ 上證指數,滬深指數有何區別。大盤是什麼意思。
上證綜指即「上證綜合指數」-(上海證券綜合指數),英文是:Shanghai(securities)composite index. 通常簡稱:「Shanghai composite index」(上證綜指) 。「上海證券綜合指數」它是上海證券交易所編制的,以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的全部股票為計算范圍,以發行量為權數綜合.上證綜指反映了上海證券交易市場的總體走勢
大盤一般指上證綜合指數。由於股票基金主要投資股票,因此與股市關系密切,需經常關註上證綜合指數。
❻ 深A,滬A,大盤這三個有什麼區別
中國的證券交易所有兩個:一個在上海、一個在深圳。那准上市公司可以選擇在其中任何一地申請上市。那在上海A股市場上市的公司組成了滬A指數。深A的同理可證。
而大盤指數呢,一般就是指所有股票股價經過一定的權值加權之後所獲得的一個值,他的變化與所有股價的變化都有關,也反映整體大勢的變化。
大盤一般指上證綜合指數。